年产10万吨锰铁合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16568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199.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10万吨锰铁合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年产10万吨锰铁合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年产10万吨锰铁合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年产10万吨锰铁合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年产10万吨锰铁合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年产10万吨锰铁合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年产10万吨锰铁合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年产10万吨锰铁合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年产10万吨锰铁合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年产10万吨锰铁合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年产10万吨锰铁合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年产10万吨锰铁合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年产10万吨锰铁合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年产10万吨锰铁合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年产10万吨锰铁合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年产10万吨锰铁合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年产10万吨锰铁合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年产10万吨锰铁合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年产10万吨锰铁合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年产10万吨锰铁合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10万吨锰铁合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产10万吨锰铁合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10万吨锰铁合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年产10万吨锰铁合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产10万吨锰铁合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10万吨锰铁合金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附图:

地理位置图

附件:

1、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证

2、某铁业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年产30万吨锰铁合金生产线改建》董事会决议

3、某铁业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年产30万吨锰铁合金生产线改建》项目备案申请

附表

1、投资使用计划和资金筹措表

2、现金流量表

3、损益表

4、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表

5、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6、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7、固定资产折旧估算表

8、借款还本付息计算表

9、流动资金估算表

10、财务敏感性分析表

第一章总论

1.1概述

1.1.1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

年产10万吨锰铁合金项目

项目承办单位:

某铁业有限责任公司

企业法人代表:

项目建设地址:

某村北

1.1.2企业概况

某铁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某村北的塔儿山脚下。

企业始建于1993年,经过十多年的改造的发展,2003年建成125m3炼铁高炉并当年投产。

现拥有固定资产2180万元,有职工126人,其中技术人员25人,企业占地面积20.8亩,现有125m3炼铁高炉1座,32m2盘式烧结机1台,无喷煤系统。

年产生铁10万吨,产值1.6亿元。

公司法人代表张华,总经理姜建敏。

现有车间设置:

炼铁车间;烧结车间;原料车间;机修车间;电仪车间。

1.2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1.2.1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据最新统计显示,2006年我国不锈钢产量突破500万吨,首次位列世界第一。

这一年,随着宝钢、太钢、酒钢等新的不锈钢工程项目的建成投产,不锈钢产能迅速释放,缓解了我国不锈钢热卷坯料市场供应不足的矛盾。

当年进口量比上年下降20%,出口比上年增长75%,国产不锈钢材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程度进一步提高。

不锈钢的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展。

国内不锈钢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合金的需求。

在2005年,我国的不锈钢表观消费量已提高到600万吨,约占世界不锈钢消费总量的24%,连续5年高居全球首位。

当年,我国人年均不锈钢消费量达到4.4公斤,首次超过世界人均不锈钢的4.2公斤年消费量。

而2006年,我国的不锈钢表观消费量达到615万吨,再度成为世界不锈钢消费的第一大国。

今年我国的不锈钢消费量还将继续提升。

国内强劲的不锈钢需求,将成为2007年不锈钢市场总体看好的重大支撑动力,与此同时,将对国内特种合金市场企稳、价格走势产生极大的促进效应。

2006年的不锈钢出口量达到60万吨,我国不锈钢的自给率由2004年的35%,提升到2005年的50%,2006年已突破70%。

预计2007年中国不锈钢自给率将提升至75%左右水平。

无疑,不锈钢产量的增大,自给率提高,也将进一步拉动与不锈钢生产相关的铁合金需求。

因此,锰铁合金产品是钢的主要脱氧剂、脱硫剂和合金添加剂,锰作为合金元素加入钢液中,能改善钢的机械性能,增加其强度、硬度、韧性、延展性、耐磨性等,是炼钢不可缺少的合金剂,几乎所有的钢都含有一定数量的锰。

我国钢的年产量近2亿吨,约需锰铁合金200多万吨,我国锰铁合金企业实际年总产量为100多万吨,缺口较大。

预计锰铁合金使用量随着价格提升,需求不断增加,项目的建设将提高我国不锈钢的自给率,替代进口,满足市场需求。

1.2.2企业发展的需要

2007年,随着我国《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的实施,钢铁工业全面的产业结构调整进入关键时期,钢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时间表已经确定,同时要求,对淘汰落后产能过程中转产的企业,符合产业政策的,各级政府都要大力扶持,对民政福利企业公司来说,锰铁合金项目的建设正好可以为公司的顺利转产提供了大好的发展机会。

在此形势下,某铁业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年产10万吨锰铁合金项目,无论从资源利用角度,还是从市场需要,都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

1.3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和范围

1.3.1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1)某铁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0万吨锰铁合金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委托书。

(2)国家计划委员会、建设部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参数第三版。

(3)中国国际咨询公司编著的投资项目经济咨询评估指南。

(4)某县“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5)承办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

(6)各相关专业现行的国家标准、规范。

1.3.2可行性研究的范围

根据设计委托,设计内容为年产10万吨锰铁合金生产线及生产辅助设施。

(1)原料、燃料和辅助材料的供应条件;

(2)供水、供电、交通运输和外部协作条件及要求;

(3)工厂设计:

包括主车间布置、生产辅助设施安排等部分工艺总图,运输、电力、通信、土建、供热及节能、消防、环保、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办公和生活辅助设施等;

(4)工厂机构设置及劳动定员;

(5)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评价。

1.4工程基本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

(1)采用先进、可靠、适用、经济、成熟的新设备、新技术,使企业生产水平达国内同规模企业的先进水平,实现产品的优质、高产、低耗、安全和长寿运行;

(2)所选工艺设备要力求先进、简单、实用,便于企业消化吸收和利用;

(3)总图布置、工艺流程力求布局合理,物流顺畅,紧凑并留有发展余地;

(4)设计以节约投资为准则,在保证工艺需要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固定资产投入;

(5)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工人劳动保护,加强能源节约和“三废”的综合利用,认真贯彻“三同时”原则,使工程“三废”达标排放,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1.5工程建设条件

1.5.1原料与燃料

1.5.1.1锰矿砂

锰质合金的主要原料是锰矿石。

生产1吨锰质合金需用2~3吨锰矿石。

中国的锰矿资源比较丰富,我国现已查明的213个锰矿区、5.66亿t保有储量分布于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以广西和湖南最为重要,保有储量分别为2.15亿t和1.03亿t,占全国总保有储量的38%和18%。

其次是贵州(0.74亿t)、云南(0.48亿t)、四川(0.27亿t)、辽宁(0.39亿t)、湖北(0.14亿t)和陕西(0.13亿t),这6个省区储量合计2.15亿t,占全国总保有储量的38%。

 虽然我国有21个省、市、自治区查明有锰矿,但大多分布在南方地区,尤以广西和湖南两省、区为最多,占全国锰矿储量的56%,因而在锰矿资源开采方面形成了以广西和湖南为主的格局。

所以,项目锰矿通过价格和质量比选择地采购,原料来源是广泛的。

1.5.1.2辅料

主要指石灰石、萤石、白云石等冶金熔剂。

本区域贮量丰富,汽车运入。

主要指标:

石灰:

主要成份CaO

石灰石:

摩氏硬度值(MOH)为3.0,化学成份CagCO3

萤石:

摩氏硬度3.7,比重2.8,化学成份为CaF2

白云石:

摩氏硬度4,比重3.18。

 成份CaMg[CO3]2

1.5.1.3焦炭

本项目的主要能源消耗为焦炭,某县年产焦炭产量150万吨,质量可靠,汽车运输进厂。

1.5.2供电

由设在距公司4公里的**35KV变电站供电,本项目设一座变电站外,还设有两座10KV配电站,即烧结机配电站和高炉风机配电站。

1.5.3供水

该地区地下含量非常丰富,采用地下水作为本项目给水水源,厂区现有一眼水井,出水量不小于1000M3/D,水质可以满足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要求。

项目的主要用水为设备冷却和高炉排渣冷却,可以实现水的循环利用,日补充水量有限,除生活用水外,没有污水排放。

项目建设地水、电、气等设施齐备,交通方便,且供应条件较好。

1.6拟建规模及产品方案

拟建年产10万吨锰铁合金生产线一条。

产品为GfeMn68锰铁合金产品。

1.7建设内容

项目通过对现有建筑物重建或改扩建以满足需要,总建筑面积约10116M2,,公用工程使用企业现有建构筑物。

项目购置烧结、炼铁设备和其他设备共计221台(套)。

原料车间:

长度60m,宽度12m×3=36m,柱距6m,面积2160m2,砖混结构,屋架下弦高6.6m。

炼铁车间:

长度102m,宽度15m×3=45m,柱距6m,面积4590m2,排架结构,装有桥式起重机1台。

烧结车间:

长度78m,宽度15m×2=30m,柱距6m,面积2340m2,排架结构,轨顶标高6m,装有桥式起重机4台。

机修车间:

长度36m,宽度15m,柱距6m,面积540m2,砖混结构。

电仪车间:

长度54m,宽度9m,柱距6m,面积486m2,砖混结构。

1.8环境保护、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1.8.1环境保护

锰铁合金生产严格遵循“三同时”的原则,配备了完善齐全的环境保护措施,使环境治理与工艺水平相适应。

除尘及气体的排放,采用了国内目前技术比较先进的脉冲式反吹自动化除尘系统,噪声设置了完善的降噪措施,将噪声污染严重的工序尽可能布置在厂区中部,减少噪声对职工、周围居民的影响。

厂区绿化按25%考虑,设计中尽可能利用道路两旁、闲置空地种植花草,美化环境,减少污染。

预计本工程建成后,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不大。

1.8.2安全与工业卫生

新建的建筑物严格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进行设防;各种动力、电缆设施等按粉土、粉质粘土地区设计,并设有防雷防静电接地保护安全措施;电缆绝缘防放火、高温作业防辐射,人员和设备防机械伤害,安全用电,噪声防止、安全与工业卫生的管理等都有较完善的措施,为安全生产提供了物资基础,能有效地保证工人的身心健康。

1.9消防

本设计严格遵循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及国家有关部门安全防火方面的规定、规范,立足自防自救,做到安全使用、技术可靠、经济合理。

设计中严格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进行,主要生产设施有完善的安全防火措施,能确保生产安全。

1.10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

工作制度为三班四运转制,劳动定员为280人。

1.11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11.1投资估算

本项目估算依据某铁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0万吨锰铁合金生产线的建设内容进行编制。

项目总投资为13343.3万元。

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0905.4万元。

项目流动资金8126万元,其中:

铺底流资2438.6万元。

1.11.2资金筹措

项目所需资金13343.3万元,其中:

1、企业自筹7000万元。

2、融资及贷款6500万元。

1.12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年销售锰铁合金1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0000万元,利润总额正常年为3688.2万元。

所得税为1217.1万元。

盈余公积金、公益金为370.7万元。

全部投资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6.8%,财务净现值为15303万元;所得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为44.6%,财务净现值为26998万元。

财务内部收益率远大于行业基准收益率,财务净现值较大,说明盈利能力超过行业要求,项目在财务上是可行的。

全部投资所得税后投资回收期4.9年(含建设期),全部投资所得税前投资回收期3.3年(含建设期),远小于行业基准回收期,表明项目投资回收时间很短,投产一年后就可收回投资。

投资利润率为20.5%,投资利税率为26.7%。

从上述指标来看,该项目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1.14建设进度

建设周期为1年。

1.15结论

⑴拟建的年产10万吨锰铁合金生产线,生产工艺符合国家及山西省产业政策的要求,规模合理。

⑵设计中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对环境基本没有污染。

⑶原料品质优良、来源充足;交通运输、供电条件优越。

⑷经济效益预测表明,该项目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工艺合理,技术先进、成熟可靠,产品优良,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

应抓紧实施,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表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

备注

1

生产规模

万吨/年

10

2

总投资

万元

13343.3

3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10905.4

4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2438.6

8

劳动定员

280

9

全年生产天数

330

10

主要原材料用量

395800

11

用水量

万m3/年

10

按回用率95%计

12

装机容量

KW

7320

14

运输量

万吨/年

75

其中:

运入量

万吨/年

60

运出量

万吨/年

15

15

本工程占地面积

M2

13867

16

本工程建筑面积

M2

10116

19

年总成本

万元

46212

21

年销售收入

万元

50000

22

年利润总额

万元

3688.2

23

税后利润

万元

2471.1

24

所得税

万元

1217.1

25

增值税

万元

997.9

销售税金及附加

万元

99.8

26

投资回收期

4.9

税后

27

投资利润率

%

20.5

28

投资利税率

%

26.7

29

财务内部收益率

%

26.8

税后

30

财务净现值

万元

15303

税后

贷款偿还期

1.9

盈亏平衡点

%

44

第二章市场分析和生产规模

2.1市场分析

不锈钢的消耗方面,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的不锈钢理事代表李龙在第二届亚洲金属和五金市场的不锈钢调查会议上指出,1990年,中国不锈钢消耗量为25万吨,1995年为75万吨,2000年为200万吨,2004年为450万吨,2005年超过600万吨。

2006年中国的不锈钢需求量将达到650万吨。

如果中国不锈钢需求发展速度依照中国国家经济发展计划进行(经济增长率为7%),到2010年,中国将消耗842万吨/年的不锈钢,2015年1180万吨/年,2020年1655万吨/年。

中国连续4年保持世界第一消费大国的地位,超过了美国和日本消费之和,逼近欧盟的消费量。

不锈钢的生产方面,目前,中国是不锈钢的净进口国,每年大约进口250万吨,但随着国内新产能的陆续上马,进口量会大幅下降。

中国的冶炼能力在三年内翻了一翻,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国。

中国不锈钢的年量为375万吨,但在2007年之前会有300万吨产能投产,产能将达到675万吨。

据最新统计显示,2006年我国不锈钢产量突破500万吨,首次位列世界第一。

这一年,随着宝钢、太钢、酒钢等新的不锈钢工程项目的建成投产,不锈钢产能迅速释放,缓解了我国不锈钢热卷坯料市场供应不足的矛盾。

当年进口量比上年下降20%,出口比上年增长75%,国产不锈钢材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程度进一步提高。

据了解,宝钢开发成功汽车用不锈钢、铁路用不锈钢、精密不锈钢带和冲压制品用不锈钢等27个牌号产品系列;太钢研发了Cr13型TKJF-2和奥氏体TKJA-1抗菌不锈钢。

与此同时,一批国产不锈钢产品已进入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五棵松体育馆等建设工程。

不锈钢的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展。

国内不锈钢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合金的需求。

据业内人士分析,不锈钢是由铁与铬、镍、锰、钼、钛等金属元素合成的高合金钢。

不锈钢生产离不开铁、铬、镍、锰、钼、钛等主要原料和废不锈钢、废钢、焦碳、石灰等炉料。

因而,随着国内不锈钢产能的不断扩大,对铬、镍、锰、钼、钛等金属需求增大,成为这些合金市场企稳,价格走强的强大支撑动力。

 一些经营者认为,与不锈钢生产相关的合金材料市场价格趋升,这与我国不锈钢生产快速发展,产量不断递增有着密切关系。

据了解,在2005年,我国的不锈钢表观消费量已提高到600万吨,约占世界不锈钢消费总量的24%,连续5年高居全球首位。

当年,我国人年均不锈钢消费量达到4.4公斤,首次超过世界人均不锈钢的4.2公斤年消费量。

而2006年,我国的不锈钢表观消费量达到615万吨,再度成为世界不锈钢消费的第一大国。

今年我国的不锈钢消费量还将继续提升。

专家从世界不锈钢人均年消费量分析:

2005年,中国不锈钢人均年消费量为4.4公斤,比世界不锈钢人均年消费量4.2公斤高4.8%,但比台湾地区、意大利、日本、德国、韩国、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与地区的不锈钢人均年消费量15公斤相比,仍有巨大的差距。

如果中国的不锈钢人均年消费量达到这几个发达国家与地区的一半(7.5公斤),中国的不锈钢年表观消费量也可达到1000万吨。

由此来看,国内强劲的不锈钢需求,将成为2007年不锈钢市场总体向好的重大支撑动力,与此同时,将对国内特种合金市场企稳、价格走势产生极大的促进效应。

与此同时,国产不锈钢出口量在不断增加。

2001年,我国不锈钢出口量仅为2.47万吨,2002年出口不锈钢8.57万吨,2003年出口量增至15.4万吨,2004年出口量上升到38.57万吨,同比增幅达150%。

2005年出口量又增加到46.57万吨,同比增幅20%,出口品种开始以板材为主。

2006年的不锈钢出口量达到60万吨,我国不锈钢的自给率由2004年的35%,提升到2005年的50%,2006年已突破70%。

预计2007年中国不锈钢自给率将提升至75%左右水平。

无疑,不锈钢产量的增大,自给率提高,也将进一步拉动与不锈钢生产相关的铁合金需求。

再有,国际不锈钢市场价格坚挺,而且仍在继续向上攀升,进口不锈钢价格居高不下。

业内人士,今年国内不锈钢产业持续快速发展,预示部分铁合金和特种合金市场向好,价格稳中趋升。

锰铁市场价格亦小幅上涨,市场需求趋好,现南方地区高锰出厂价在550-4600元/吨,涨50元/吨;北方地区市场销售价在4800-4850元/吨;西南产硅锰(Mn65Si17)出厂价在4950元/吨左右,高碳锰铁(65#)和中碳锰铁(C2.0)出厂价分别为4500元/吨和7400元/吨左右,北方钢厂接受价格略有上调。

锰铁合金使用量随着价格提升,需求不断增加。

2.2生产规模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结合某铁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和某县经济发展的需要,拟建厂规模为:

年产10万吨锰铁合金。

 

第三章建厂条件及厂址选择

3.1厂址选择

工程拟建区选在某村北的塔儿山脚下,占地面积13867.36平方米(约20.8亩),距离县城20公里。

厂门前有**辛下二级公路直通大运一级公路,距离霍侯二级公路8公里。

向东15公里有公路直达翼城县。

厂址距离**火车站15公里,公路和铁路运输十分便利,便于今后的进一步发展。

3.2项目区位环境

某县位于山西省南部**盆地。

北部与襄汾县接壤,西与侯马市毗邻,东与翼城相连,东北与浮山、东南与绛县为界,汾河由北向南自县界西流过。

某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北距省会太原327公里,南距西安市320公里,南同蒲铁路、侯月铁路贯穿全境。

大运公路、晋韩公路从县内通过,是山西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

3.3厂址自然条件

3.3.1气象条件

某县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春季长而夏季短。

年平均气温12.60C,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3.30C,最低气温-210C,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6.40C,最高气温400C;年降水量在500mm左右,年最大降雨量900mm;全年无霜期190天,初霜期出现在10月中旬,初冻约在12月下旬,最大冻土层深度56cm。

长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年平均风速2.6m/s。

年平均气压920mmHg,相对湿度65%。

3.3.2工程地质

工程拟建区为Ⅱ级非自重湿陷性黄土,覆盖厚度10~20m左右,地基承载力在120~140KPa之间。

3.3.3地震烈度

工程拟建区属7级地震区,厂房建筑物均应按地震烈度8度设防。

3.3.4水文地质

工程拟建区域的地下水属中层潜水、孔隙水。

3.4交通运输

工程拟建区门前有**辛下二级公路直通大运一级公路,距离霍侯二级公路8公里。

向东15公里有公路直达翼城县。

厂址距离**火车站15公里,公路和铁路运输十分便利。

3.5供电、电讯

工程拟建区距**500KV变电站10公里,距**35KV变电站4公里,距里村110KV变电站8公里,电力资源充足、有保证。

某县程控电话线路、移动通讯网已覆盖全县,通讯联络方便快捷。

第四章资源、能源和原材料的供应

山西省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全省已发现的矿产有120多种,其中煤炭储量居全国之首,国家将山西确为全国的能源重化工基地。

原煤、焦炭、电石的产量居全国第一位。

某县地处山西南部资源、能源的供给相对更加丰富,这为某铁业有限责任公司的锰铁合金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证。

4.1锰矿石

锰质合金的主要原料是锰矿石。

生产1吨锰质合金需用2~3吨锰矿石。

中国的锰矿资源比较丰富,我国现已查明的213个锰矿区、5.66亿t保有储量分布于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以广西和湖南最为重要,保有储量分别为2.15亿t和1.03亿t,占全国总保有储量的38%和18%。

其次是贵州(0.74亿t)、云南(0.48亿t)、四川(0.27亿t)、辽宁(0.39亿t)、湖北(0.14亿t)和陕西(0.13亿t),这6个省区储量合计2.15亿t,占全国总保有储量的38%。

 虽然我国有21个省、市、自治区查明有锰矿,但大多分布在南方地区,尤以广西和湖南两省、区为最多,占全国锰矿储量的56%,因而在锰矿资源开采方面形成了以广西和湖南为主的格局。

所以,项目锰矿通过价格和质量比选择地采购,原料来源是广泛的。

4.2辅料

主要指石灰石、萤石、白云石等冶金熔剂。

本区域贮量丰富,汽车运入。

主要指标:

石灰:

主要成份CaO

石灰石:

摩氏硬度值(MOH)为3.0,化学成份CagCO3

萤石:

摩氏硬度3.7,比重2.8,化学成份为CaF2

白云石:

摩氏硬度4,比重3.18。

 成份CaMg[CO3]2

4.3焦炭

本项目的主要能源消耗为焦炭,某县年产焦炭产量150万吨,质量可靠,汽车运输进厂。

4.4供电

由设在距公司4公里的**35KV变电站供电,本项目设一座变电站外,还设有两座10KV配电站,即烧结机配电站和高炉风机配电站。

4.5供水

该地区地下含量非常丰富,采用地下水作为本项目给水水源,厂区现有一眼水井,出水量不小于1000M3/D,水质可以满足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要求。

 

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

5.1烧结工艺

5.1.1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按照公司年10万吨锰铁合金需要,配套需新建一台90m2环式烧结机,年产优质成品烧结矿31.25万t/a,可满足一座450m3高炉生产需求。

高炉入炉熟料率达100%,其中高炉入炉烧结矿27.5万t/a,经高炉槽下筛分返矿量为3.75万t/a,返回烧结料场。

烧结矿粒度5-150mm

<5mm<5%

烧结矿强度转鼓指数(+6.3mm)≥70%

成品烧结矿温度<150℃

烧结矿碱度R1.74(CaO+MgO/SiO2)

表5-1合格烧结矿成份指标

Mn

Fe

P

CaO

MgO

SiO2

AL2O3

R

27.18

8.68

0.122

14.74

9.18

13.75

4.06

1.74

5.1.2工作制度及作业率

工厂为连续工作制,每天三班,每班8小时,主机年工作330天,作业率90.4%。

5.1.3工艺流程及物料平衡

本工艺流程从燃料破碎开始至成品烧结矿输出为止,包括燃料破碎、配料、混合与制料、烧结与冷却、整粒、铺底料、成品贮存等系统。

5.1.3.1工艺流程简述如下

1)原料准备

各种含铁料分别堆存于料场,根据生产配料要求,配合成单一品种混匀料,经皮带机送往配料室混匀矿仓贮存。

烧结矿经过整粒筛分后,≤5mm的返矿及高炉槽下筛分后<5mm的返矿一同返回配料室返矿仓内贮存。

熔剂使用石灰石、生石灰,由外部加工为0-3mm成品后入厂,采用吊罐直接加入配料室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