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市贺兰一中重点班学年高一化学上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817644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3.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银川市贺兰一中重点班学年高一化学上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宁夏银川市贺兰一中重点班学年高一化学上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宁夏银川市贺兰一中重点班学年高一化学上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宁夏银川市贺兰一中重点班学年高一化学上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宁夏银川市贺兰一中重点班学年高一化学上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宁夏银川市贺兰一中重点班学年高一化学上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宁夏银川市贺兰一中重点班学年高一化学上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宁夏银川市贺兰一中重点班学年高一化学上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宁夏银川市贺兰一中重点班学年高一化学上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宁夏银川市贺兰一中重点班学年高一化学上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宁夏银川市贺兰一中重点班学年高一化学上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宁夏银川市贺兰一中重点班学年高一化学上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宁夏银川市贺兰一中重点班学年高一化学上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宁夏银川市贺兰一中重点班学年高一化学上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宁夏银川市贺兰一中重点班学年高一化学上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宁夏银川市贺兰一中重点班学年高一化学上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宁夏银川市贺兰一中重点班学年高一化学上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宁夏银川市贺兰一中重点班学年高一化学上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宁夏银川市贺兰一中重点班学年高一化学上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宁夏银川市贺兰一中重点班学年高一化学上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宁夏银川市贺兰一中重点班学年高一化学上学.docx

《宁夏银川市贺兰一中重点班学年高一化学上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银川市贺兰一中重点班学年高一化学上学.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宁夏银川市贺兰一中重点班学年高一化学上学.docx

宁夏银川市贺兰一中重点班学年高一化学上学

2015-2016学年宁夏银川市贺兰一中重点班高一(上)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A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20*2.5=50分)

1.(2.5分)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

A.是否有丁达尔现象B.是否能通过滤纸

C.分散质粒子的大小D.是否均一、透明、稳定

 

2.(2.5分)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漂白粉B.氯水C.液氯D.盐酸

 

3.(2.5分)下列状态的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  )

A.MgCl2晶体B.NaCl溶液C.液态酒精D.熔融的KOH

 

4.(2.5分)下列变化中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H2SO4→BaSO4B.Cl﹣→Cl2C.CuO→CuD.Fe3+→Fe2+

 

5.(2.5分)下列微粒只具有还原性的是(  )

A.FeB.Fe2+C.H+D.Cl2

 

6.(2.5分)能用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

A.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B.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C.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7.(2.5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阳离子只能得到电子被还原,作氧化剂

B.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D.氧化还原反应中,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此元素一定被还原

 

8.(2.5分)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伹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是(  )

A.SO3+H2O=H2SO4B.Cl2+H2O=HCl+HClO

C.2F2+2H2O=4HF+O2D.2Na+2H2O=2NaOH+H2↑

 

9.(2.5分)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K+、H+、Cl﹣、CO32﹣B.K+、Cu2+、SO42﹣、NO

C.H+、Na+、OH﹣、Cl﹣D.Mg2+、Al3+、OH﹣、SO42﹣

 

10.(2.5分)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CO32﹣+2H+=H2O+CO2↑

B.稀H2SO4与铁粉反应:

2Fe+6H+=2Fe3++3H2↑

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H2SO4反应:

Ba2++SO42﹣=BaSO4↓

D.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

Cu2++Fe=Fe2++Cu

 

11.(2.5分)在FeCl3和CuCl2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是(  )

A.Fe2+B.Fe3+和Fe2+C.Cu2+和Fe2+D.Cu2+

 

12.(2.5分)下列关于电解质、非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氯气溶于水得氯水,该溶液能导电,因此氯气是电解质

B.CaCO3饱和溶液导电能力很弱,故CaCO3是弱电解质

C.导电能力弱的溶液肯定是弱电解质的溶液

D.HF的水溶液中既有H+、F﹣,又有大量的HF分子,因此HF是弱电解质

 

13.(2.5分)重金属离子具有毒性.实验室中有甲、乙两种重金属离子的废液,甲废液经化验呈碱性,主要有毒离子为Ba2+,如将甲、乙两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毒性明显降低.则乙废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

A.Cu2+和SO42﹣B.Cu2+和Cl﹣C.K+和SO42﹣D.Ag+和NO3﹣

 

14.(2.5分)只用下列试剂中的一种,就能将FeCl3、NH4Cl和NaCl三种溶液区别开的是(  )

A.KSCN溶液B.BaCl2溶液C.AgNO3溶液D.NaOH溶液

 

15.(2.5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金属与电解质溶液的导电微粒不相同

B.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属于电解质

C.摩尔质量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不因为物质质量的多少而改变

D.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和氯化钡与硫酸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相同

 

16.(2.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否电离

B.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其水溶液导电性的减弱

C.酸、碱和盐类都属于电解质,其他化合物都是非电解质

D.常见的强酸、强碱和大部分盐都是强电解质,其他化合物都是非电解质

 

17.(2.5分)根据反应式:

(1)2Fe3++2I﹣=2Fe2++I2,

(2)Br2+2Fe2+=2Fe3++2Br﹣,判断下列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Br﹣、Fe2+、I﹣B.I﹣、Fe2+、Br﹣C.Br﹣、I﹣、Fe2+D.Fe2+、I﹣、Br﹣

 

18.(2.5分)某溶液中只含有Na+、Al3+、Cl﹣、SO42﹣四种离子,已知前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3:

2:

1,则溶液中Al3+和SO42﹣的离子个数比为(  )

A.1:

2B.1:

4C.3:

4D.3:

2

 

19.(2.5分)在3Cl2+6KOH═KClO3+5KCl+3H2O的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比为(  )

A.2:

1B.5:

1C.1:

1D.1:

5

 

20.(2.5分)如图所示,纵坐标表示导电能力,横坐标表示所加溶液的量,以下各组反应,符合该图的是(  )

A.氨水中滴加与其浓度相同的盐酸

B.NaOH溶液中滴加与其浓度相同的稀盐酸

C.CH3COOH溶液中滴加与其浓度相同的KOH溶液

D.Ba(OH)2溶液中滴加与其浓度相同的H2SO4溶液

 

 

二、填空题

21.

(1)下列物质中:

①Na②Na2O③CO2④NH3⑤H2SO4⑥Ba(OH)2⑦NaCl⑧蔗糖⑨NaCl溶液.属于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能导电的是      .(用序号填写)

(2)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①Cu(NO3)2      

②NaHCO3      

(3)在Na2O2与CO2的反应里,每消耗1mol过氧化钠,则生成      升O2(标况)时,转移电子数为      .

 

22.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

一个体重50Kg的健康人,体内约含有2g铁,这2g铁在人体内不是以单质的形式存在,而是以Fe2+和Fe3+的形式存在.正二价铁离子易被吸收,给贫血者补充铁时,应给予含Fe2+的亚铁盐,如硫酸亚铁.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还原成Fe2+,有利于人体吸收.

(1)在人体中进行Fe2+

Fe3+的转化时,①中的Fe2+作      剂,②中的Fe3+作      剂.

(2)“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还原成Fe2+”这句话指出,维生素C在这一反应中作      剂,具有      性.

(3)市场出售的某种麦片中含有微量的颗粒细小的还原铁粉,这些铁粉在人体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的作用下转化成亚铁盐.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实验室配置氯化亚铁溶液时,为了防止其氧化,通常向里面加入还原性铁粉,这样操作的原因是(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      .

 

23.

(1)某溶液中可能含有大量下列阴离子:

OH﹣、SO

、CO

、Cl﹣.

①当溶液中存在大量H+时,则溶液中不可能有      .

②当溶液中有大量的Ba2+存在时,则溶液中不可能有      .

(2)用同浓度的AgNO3溶液分别与同浓度等体积的NaCl、MgCl2、AlCl3溶液反应时,所用AgNO3溶液的体积比为      ;

如用同浓度等体积的AgNO3溶液分别与等浓度的NaCl、MgCl2、AlCl3溶液反应时,所用三种溶液的体积比为      .

(3)已知0.1mol/L的NaHSO4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也为0.1mol/L,请写出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若将NaHSO4与Ba(OH)2在溶液中按物质的量之比1:

1混合,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4.实验室通常用MnO2和浓盐酸共热制取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1)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      .

(2)当有146.0克HCl完全参加反应时,有      摩尔氧化剂被还原;有      克还原剂被氧化;生成的氧化产物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升.

(3)在图中表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单双线桥法均可)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2015-2016学年宁夏银川市贺兰一中重点班高一(上)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A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20*2.5=50分)

1.(2.5分)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

A.是否有丁达尔现象B.是否能通过滤纸

C.分散质粒子的大小D.是否均一、透明、稳定

【考点】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

【专题】溶液和胶体专题.

【分析】溶液、浊液、胶体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为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据此即可解答.

【解答】解:

A.胶体具有有丁达尔现象,是胶体中胶粒(1nm~100nm)在光照时产生对光的散射作用形成的,微粒直径小于1nm的溶液和微粒直径大于100nm的浊液、没有该现象,该现象是由微粒直径决定的,丁达尔现象不是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故A错误;

B.胶体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是由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决定的,所以,该现象不是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故B错误;

C.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来分类,把分散系划分为:

溶液(小于1nm)、胶体(1nm~100nm)、浊液(大于100nm),所以,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故C正确;

D.溶液均一、透明、稳定,胶体较稳定,浊液不稳定,是由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决定的,所以,该现象不是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散系溶液、浊液、胶体的区别,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题目难度不大.

 

2.(2.5分)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漂白粉B.氯水C.液氯D.盐酸

【考点】混合物和纯净物.

【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

【分析】从纯净物的概念分析理解,由同一种物质组成的为纯净物,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

【解答】解:

A、漂白粉的成分是次氯酸钙和氯化钙的混合物,故A不符合;

B、氯水是氯气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混合物,故B不符合;

C、液氯是氯气的液态存在形式,是纯净物,故C符合;

D、盐酸是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混合物,故D不符合;

故选C.

【点评】本题利用几种常见物质来考查了纯净物的概念运用和理解.

 

3.(2.5分)下列状态的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  )

A.MgCl2晶体B.NaCl溶液C.液态酒精D.熔融的KOH

【考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分析】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能导电的物质含有自由电子或自由离子,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

A、MgCl2晶体是电解质但不能导电,故A错误;

B、虽然氯化钠溶液能导电,但氯化钠溶液是混合物不是化合物,故B错误;

C、液态酒精不导电,不是电解质,酒精属于非电解质,故C错误;

D、熔融的氢氧化钾是能导电的电解质,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电解质的概念,难度不大,注意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

 

4.(2.5分)下列变化中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H2SO4→BaSO4B.Cl﹣→Cl2C.CuO→CuD.Fe3+→Fe2+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说明题中物质应具有还原性,被氧化,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应升高,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

A.元素化合价不变,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Cl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应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故B正确;

C.Cu元素化合价降低,被含有,应加入还原剂,故C错误;

D.Fe元素化合价降低,被含有,应加入还原剂,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明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为解答该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5.(2.5分)下列微粒只具有还原性的是(  )

A.FeB.Fe2+C.H+D.Cl2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粒子只具有还原性,则元素的化合价应处于最低的状态,在反应中只能失去电子被氧化.

【解答】解;A.Fe元素化合价为0价,最低状态,只具有还原性,故A正确;

B.Fe元素化合价为+2价,处于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故B错误;

C.H元素化合价处于最高价态,只具有氧化性,故C错误;

D.Cl元素化合价为0价,处于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认识物质具有的性质,学习中注意把握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规律.

 

6.(2.5分)能用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

A.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B.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C.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盐和水的一类反应.

【解答】解:

A、氢氧化镁是难溶于水的碱,它和盐酸反应不能用H++OH﹣=H2O来表示,故A错误;

B、Ba(OH)2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钡是难溶于水的,该反应不能用H++OH﹣=H2O来表示,故B错误;

C、氢氧化钙是强碱,硝酸是强酸,二者反应能生成可溶于水的盐,能用H++OH﹣=H2O来表示,故C正确;

D、二氧化碳不是强酸,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不能用H++OH﹣=H2O来表示,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离子反应的实质,可以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难度不大.

 

7.(2.5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阳离子只能得到电子被还原,作氧化剂

B.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D.氧化还原反应中,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此元素一定被还原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A、阳离子是否还原性取决于化合价是否处于最高价态;

B、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C、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能为同种元素,也可能为不同元素;

D、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分析.

【解答】解:

A、阳离子是否还原性取决于化合价是否处于最高价态,如Fe2+离子具有还原性,而Fe3+只具有氧化性,故A错误;

B、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特征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故B错误;

C、反应2H2S+SO2═3S↓+2H2O中,H、O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只有S元素发生变价,则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故C正确;

D、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元素的化合价可能升高被氧化,元素的化合价也可能降低被还原,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分析.

 

8.(2.5分)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伹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是(  )

A.SO3+H2O=H2SO4B.Cl2+H2O=HCl+HClO

C.2F2+2H2O=4HF+O2D.2Na+2H2O=2NaOH+H2↑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反应中含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但水中H、O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则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

A.SO3+H2O=H2SO4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

B.Cl2+H2O=HCl+HClO只有Cl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故B选;

C.2F2+2H2O=4HF+O2,水中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F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水为还原剂,故C不选;

D.2Na+2H2O=2NaOH+H2↑Na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水中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水为氧化剂,故D不选;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判断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9.(2.5分)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K+、H+、Cl﹣、CO32﹣B.K+、Cu2+、SO42﹣、NO

C.H+、Na+、OH﹣、Cl﹣D.Mg2+、Al3+、OH﹣、SO42﹣

【考点】离子共存问题.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A.氢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反应;

B.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够大量共存;

C.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

D.镁离子、铝离子都与氢氧根离子反应.

【解答】解:

A.H+、CO32﹣之间发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K+、Cu2+、SO42﹣、NO3﹣之间不发生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B正确;

C.H+、OH﹣之间发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Mg2+、Al3+与OH﹣之间发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明确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常见离子不能共存的情况,如:

生成沉淀、气体、弱电解质等,试题培养了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

 

10.(2.5分)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CO32﹣+2H+=H2O+CO2↑

B.稀H2SO4与铁粉反应:

2Fe+6H+=2Fe3++3H2↑

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H2SO4反应:

Ba2++SO42﹣=BaSO4↓

D.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

Cu2++Fe=Fe2++Cu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A.碳酸钙为沉淀,应保留化学式;

B.不符合反应客观事实;

C.漏掉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

D.二者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

【解答】解:

A.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

CaCO3+2H+=H2O+CO2↑+Ca2+,故A错误;

B.稀H2SO4与铁粉反应,离子方程式:

Fe+2H+=Fe2++H2↑,故B错误;

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H2SO4反应,离子方程式:

Ba2++2OH﹣+2H++SO42﹣═2H20+BaSO4↓,故C错误;

D.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离子方程式:

Cu2++Fe=Fe2++Cu,故D正确;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书写,明确反应实质及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1.(2.5分)在FeCl3和CuCl2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是(  )

A.Fe2+B.Fe3+和Fe2+C.Cu2+和Fe2+D.Cu2+

【考点】铁的化学性质;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变.

【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分析】根据铁的化学性质,可以与氯化铁和氯化铜反应,利用反应后的溶液中的溶质来分析.

【解答】解:

因铁的化学性质,可以与氯化铁和氯化铜反应:

2FeCl3+Fe=3FeCl2,CuCl2+Fe=FeCl2+Cu,

由于铁粉过量,两个反应完全进行到底,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FeCl2,溶液中的金属离子Fe2+,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铁的化学性质,需要强调的铁可以与氯化铁发生反应.

 

12.(2.5分)下列关于电解质、非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氯气溶于水得氯水,该溶液能导电,因此氯气是电解质

B.CaCO3饱和溶液导电能力很弱,故CaCO3是弱电解质

C.导电能力弱的溶液肯定是弱电解质的溶液

D.HF的水溶液中既有H+、F﹣,又有大量的HF分子,因此HF是弱电解质

【考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A.电解质必须为化合物,氯气为单质,所以氯气不是电解质;

B.电解质强弱与溶液的导电性强弱没有必然关系,与在水溶液中能够完全电离有关;

C.电解质强弱与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有关,导电性弱的电解质溶液不一定为弱电解质,如碳酸钙、硫酸钡;

D.氟化氢溶液中存在HF分子、H+、F﹣,说明氟化氢在溶液中部分电离.

【解答】解:

A.氯气为单质,不是化合物,所以氯气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

B.碳酸钙溶于水的部分完全电离,所以碳酸钙为强电解质,电解质的导电性与其溶液的导电性强弱无关,故B错误;

C.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有关,与电解质强弱没有必然关系,如硫酸钡在溶液中导电性较弱,但是硫酸钡所以强电解质,故C错误;

D.HF的水溶液中既有H+、F﹣,又有大量的HF分子,证明氟化氢在溶液中部分电离,所以氟化氢为弱电解质,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质月非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及溶液的导电能力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及判断方法,明确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有关,与电解质的强弱没有必然关系.

 

13.(2.5分)重金属离子具有毒性.实验室中有甲、乙两种重金属离子的废液,甲废液经化验呈碱性,主要有毒离子为Ba2+,如将甲、乙两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毒性明显降低.则乙废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

A.Cu2+和SO42﹣B.Cu2+和Cl﹣C.K+和SO42﹣D.Ag+和NO3﹣

【考点】离子共存问题.

【分析】常见的重金属离子:

Cu2+、Ag+、Hg2+、Ba2+、Pb2+,甲中有OH﹣、Ba2+,乙中有Cu2+、SO42﹣,它们发生如下反应:

2OH﹣+Cu2+=Cu(OH)2↓,Ba2++SO42﹣=BaSO4↓,将甲、乙两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毒性明显降低,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

甲废液经化验呈碱性,则溶液中含有OH﹣,主要为有毒离子为Ba2+,

将甲、乙两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毒性明显降低,则甲乙发生反应使重金属离子生成沉淀,

则乙中应含有SO42─,发生反应Ba2++SO42﹣=BaSO4↓,

乙中的重金属离子与甲中的OH﹣反应生成沉淀,根据选项中离子的性质可知,只有A符合,

发生反应为2OH﹣+Cu2+=Cu(OH)2↓,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问题,为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离子的性质以及题目的要求,题目中的信息为解答该题的关键.

 

14.(2.5分)只用下列试剂中的一种,就能将FeCl3、NH4Cl和NaCl三种溶液区别开的是(  )

A.KSCN溶液B.BaCl2溶液C.AgNO3溶液D.NaOH溶液

【考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实验方案设计.

【专题】物质检验鉴别题.

【分析】FeCl3、NH4Cl和NaCl三种溶液,阳离子不同,加NaOH溶液的现象分别为红褐色沉淀、刺激性气体、无现象,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

A.NH4Cl和NaCl与KSCN溶液均不反应,不能区别,故A错误;

B.三种溶液均不与BaCl2溶液反应,不能区别,故B错误;

C.三种溶液均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区别,故C错误;

D.FeCl3、NH4Cl和NaCl三种溶液,阳离子不同,加NaOH溶液的现象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