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信用报告详细说明.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819128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信用报告详细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整理信用报告详细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整理信用报告详细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整理信用报告详细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整理信用报告详细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整理信用报告详细说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整理信用报告详细说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整理信用报告详细说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整理信用报告详细说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整理信用报告详细说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整理信用报告详细说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整理信用报告详细说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整理信用报告详细说明.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信用报告详细说明.docx

《整理信用报告详细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信用报告详细说明.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整理信用报告详细说明.docx

整理信用报告详细说明

90、个人信用报告中的信息分为哪些栏目?

个人信用报告的信息包括以下栏目:

(1)个人基本信息,包括个人姓名、地址、工作单位、居住地址、职业状况等,即个人在银行办理信用卡等业务时向银行提供的个人基本信息;

(2)信用交易信息,如个人的贷款、信用卡、为他人贷款担保等信息;

(3)个人结算账户信息;

(4)个人非银行信息:

包括个人住房公积金信息、个人养老保险金信息、个人电信缴费信息等;

(5)特殊交易信息;

(6)特别记录;

(7)查询记录等。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人民银行个人信用数据库与住房公积金中心、社保部门等的信息共享工作正在逐步开展,这部分信息的采集尚不完整。

因此,有部分地区人员的个人信用报告中包含有个人住房公积金信息、个人养老保险金信息或个人电信缴费信息等非银行信息,而有部分地区人员的个人信用报告中则没有此类信息。

91、个人信用报告中“明细信息”是什么意思?

个人信用报告中的明细信息主要是指信用交易信息中的每一张信用卡(包括贷记卡和准贷记卡)的授信额度、每次使用(透支)和还款情况的具体信息以及每一笔贷款的金额、每次还款情况等具体信息。

前者反映个人每张信用卡的活动情况,后者反映个人每笔贷款的活动情况。

92、为什么在个人信用报告中看不到信用记录“良”或“不良”的评价?

个人信用报告是客观全面记录个人信用活动,反映个人信用状况的文件。

它是一个客观记录,个人信用报告中的信用信息均从各家银行或其他机构采集所得,征信中心以客观、中立的原则对信息进行汇总、整合,既不制造信息,也不对信息进行评价。

比如某人有一笔贷款逾期几天未还,信用报告中记载为某笔贷款逾期(主要体现在“当前逾期期数”、“当前逾期总额”、“24个月还款状态”、“逾期31-60天未归还贷款本金”等项目),而不会记载“此人逾期还款,记录不良”。

所以在信用报告中找不到所谓的“不良记录”。

因此,如果你发现商业银行信贷人员或其他报道材料称“信用报告中的不良记录如何如何”,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

有时候,个人申请贷款,银行的信贷人员会说“因为你信用报告中有不良记录,所以不能贷”,这实际上是工作人员根据信用报告中的客观记录,得出的一个判断。

93、负面信息主要出现在哪些栏目?

个人信用报告中的负面信息是指信用报告中反映出来的被征信人没有按约履行合同的信息。

信用报告中出现负面信息可能会影响信用报告使用者对个人做出不良信用评价。

“负面信息”主要出现以下几个地方:

(1)《贷款明细信息》中的“累计逾期次数”、“最高逾期期数”是较常见的负面信息;

(2)《贷款最近24个月每个月的还款状态记录》中出现“/”、“*”、“N”、“C”以外的标记,即表明个人有欠款逾期未还的信息;

(3)《信用卡明细信息》的贷记卡“未还最低还款额次数”出现0以外的情况;

(4)《信用卡明细信息》的“准贷记卡透支180天以上未付余额”出现0以外的情况;

(5)《特别记录》中如果存在诸如“该人曾因不履行担保责任被起诉”、“该人曾因开具大额空头支票被处罚”等信息,也可能形成负面信息。

但是,需注意的是准贷记卡的24个月还款状态几乎很少出现N的状态,这种情况不能视为负面信息,这是由准贷记卡的性质决定的。

客户当月只要有使用准贷记卡,并且没有在商业银行向征信中心报送数据前还清,在还款状态中就被记为透支,可以分为不同的透支期限,最少为透支1-30天,即还款状态表示为“1”。

如果客户在下月还清欠款,同时不在下月透支,则下月的还款状态才为“N”。

94、为什么不能说负面信息就是“不良记录”?

如前所述,“不良记录”是一种信用评价,而个人信用报告只做客观记录,不做信用评价。

在实践中,个人使用信用卡或贷款出现偶尔的一两次逾期等负面信息,一般情况下,商业银行在办理信用卡或贷款审查时不会将它作为“不良记录”而拒绝办理业务。

95、个人信用报告中的个人身份信息是怎么来的?

个人信用报告中的个人身份信息是由各商业银行上报的,追溯起来,就是个人在商业银行办理信用卡或贷款业务时填写的相关资料上的个人身份信息。

由于一个人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在不同的商业银行有信用卡或贷款业务,而且不同时候填写的个人身份信息可能不同。

个人信用报告中显示的个人身份信息是各商业银行上报的信息中最新的一条,但有时报送时间是最新的,但信息并不是最新的,从而产生与客户实际的信息不符的情况。

因此,个人应该在个人信息发生变化时及时到所有与其发生业务的商业银行更改客户资料,以保证个人身份信息的准确性。

96、信用报告中“已与公安信息核实”是怎么回事?

信用报告中“已与公安信息核实”是指个人信用报告中的个人姓名、身份证号码信息已与公安部居民身份信息数据库进行过核实。

目前,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与公安部居民身份核查系统已经联网,征信中心可以通过身份证号码对征信系统采集的个人身份信息与公安部个人身份系统进行核对查实。

如果核查实现,则会在个人信用报告的个人信息栏目上方显示“公安部认证结果:

已与公安信息核实”,核查结果具体包括四种情况:

(1)姓名、身份证号一致,并显示身份证签发机关及个人照片;

(2)姓名、身份证号一致,并显示身份证签发机关;

(3)身份证号相符,姓名不符,即公安部数据库中查到此身份证号码对应的是另一个姓名;

(4)找不到该身份证号码。

如果由于各种原因,核查未实现,则显示“公安部认证结果:

未核查”。

97、什么是信用额度与共享信用额度?

信用额度,是发卡机构根据持卡人的资信状况,为其核定的信用卡最高可以使用(透支)的金额。

共享授信额度,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共享同一个授信额度,每个账户的可用额度都是共享授信额度,当任一账户消费一定金额后,这几个账户总的可用额度会相应减少。

对于不存在额度共享的账户,其共享授信额度应与信用额度一致。

举一个例子,某位客户拥有一张双币卡,由账户1和账户2组成。

这两个账户的共享授信额度为5,000元,每个账户的信用额度也是5,000元;账户3是另一张贷记卡,它的共享授信额度与信用额度都为20,000元。

这个三个账户的信用额度与共享信用额度在信用报告中展示如下:

账户

币种

开户日期

信用额度(元)

共享信用额度(元)

账户1

人民币

2003.5.20

5,000

5,000

账户2

美元

2003.5.20

5,000

账户3

人民币

2004.1.30

20,000

20,000

98、如何理解最大负债额?

贷记卡(准贷记卡)的实际使用额度(透支)的最高值,反映持卡人的历史负债情况,即持卡人曾经最多使用过多少额度(或透支过多少金额)。

99、“透支余额”与“已使用额度”是什么意思?

透支余额/已使用额度反映的是持卡人当前的负债情况,通俗的说,就是表明持卡人欠银行多少钱。

透支余额是针对准贷记卡而言,而已使用额度针对的是贷记卡。

要注意的是,此数据项包含本金和利息。

100、什么是“逾期”?

逾期,即过期,指到还款日最后期限仍未还款的行为。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客户认为以下情况不属于逾期行为:

(1)比到期还款日晚一两天还款;

(2)过了到期还款日,银行工作人员电话催缴后,客户还清欠款;

(3)客户已经在到期还款日之前还款,但由于不清楚应还的具体金额数,导致没有足额还款。

实际上,以上三种情况均属于逾期行为。

温馨提示:

不同商业银行还款日规定是不同的,客户应注意在自己贷款的还款日之前及时足额地存入还款金额,或按时到银行柜台办理还款业务,以免造成逾期记录。

101、如何理解“当前逾期期数”、“累计逾期次数”、“最高逾期期数”?

这三个项目是很容易混淆的,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假设2006年1月某客户申请了一笔住房贷款,按合同每月需还2,000元。

但因暂时的资金周转不灵,3至7月连续5个月未还款。

下边我们来计算该客户7月份的当前逾期期数、累计逾期期数和最高逾期期数。

当前逾期期数是一个连续的概念,是指当前连续未还最低还款额或者贷款合同规定的金额的次数。

由于该客户连续5个月也就是5期没有还款,所以当前逾期期数是5期。

累计逾期期数是一个累计数,只要逾期1次,它就累加1次,所以它也是5次;最高逾期期数是“当前逾期期数”的历史最大值,即在3至7月的“当前逾期期数”中取最大的一个数字,不难理解它也是5。

假设2006年8月该客户把前5个月应归还的贷款共10,000元还上,此时这三个数据项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首先看当前逾期期数,虽然8月之前已经没有欠款,但该客户没有还8月份的2,000元,即8月份逾期一次,所以当前逾期期数等于1。

再看累计逾期次数,由于前5个月已经累计到5,第6个月再逾期一次,累计逾期次数要相应增加到6次。

至于最高逾期期数,取3至8月“当前逾期期数”的历史最大值,即7月份的5次。

102、“当前逾期总额”就是我目前该还没还的钱吗?

“当前逾期总额”是截止结算月应还未还的款项。

对贷记卡而言是指当前未归还最低还款额的总额;对贷款而言是指当前应还未还的贷款额合计,应还款额的构成(是否包括本金和利息)应视具体合同规定而定。

当信用卡类型为准贷记卡时,显示为0。

温馨提示:

除“当前逾期总额”之外,本期应还款款项等也应该列入目前应归还款项之列,合理安排还款计划,避免形成新的逾期记录。

103、为什么要单独把“准贷记卡透支180天以上未付余额”标识出来?

准贷记卡透支180天以上未付余额,是该张准贷记卡透支180天以上未还的余额。

从该张准贷记卡首次透支日开始计算的透支天数超过180天(不含180天)时,透支180天以上未付余额为全部透支余额及其产生的利息之和;如果从首透日开始计算的透支天数未超过180天,则透支180天以上未付余额=0。

实践中,多数商业银行视准贷记卡客户在60天内还款为正常还款,不会影响客户新的授信申请。

但当持卡人超过180天未还款,则说明其还款能力有问题或还款意愿不强。

将此余额标识出来,有利于银行判断持卡人的信用状况,控制信用风险。

104、逾期1天与180天有什么区别?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个人信用报告是一个客观记录。

不管是逾期1天还是逾期180天,都会如实体现在信用报告中。

假设还款方式为按月还款,且在此之前从没有过逾期记录,那么,当逾期1天时,信用报告中相应的“当前逾期期数”体现为1,而逾期180天时,“当前逾期期数”为6。

个人信用报告对此不做信用评价,只是如实记载,但是,信用报告使用者可以对此做出不同的判断。

2.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内容105、什么是信用卡的“最低还款额”?

(3)生产、储存烟花爆竹的建设项目;最低还款额是针对贷记卡而言的,是银行在账单日计算出的最低还款额。

一般来说,作为一种短期融资工具,使用贷记卡额度后,银行在当月不会要求客户归还全部金额,而是允许客户归还使用额度一定比例的金额,比如10%,这就是最低还款额。

这是银行向贷记卡客户提供的一种短期融资手段。

另外,环境影响评价三个层次的意义,环境影响评价的资质管理、分类管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环境价值的衡量还可能是将来考试的重点。

但需注意的是,已使用额度与已偿还的最低还款额之间的差额是从消费之日开始计算利息的。

106、“贷记卡12个月内未还最低还款额次数”是什么意思?

是指客户的该张贷记卡在结算月往前数的最近12个月内未还最低还款额的次数。

贷记卡按月结算,“贷记卡12个月内未还最低还款额次数”是“几”,就是有几个月没有还信用卡的最低还款额。

(1)内涵资产定价法107、信用卡按期只还最低还款额算负面信息吗?

不算,只要归还最低还款额,就不算逾期。

因为银行发放信用卡时与客户的协议规定客户可以按最低还款额还款,所以,按期归还最低还款额是正常履约的表现,不构成负面信息。

相反的,由于该客户可能给银行带来更多的利息收入,倒可能成为银行信用卡的营销对象。

对于不同的评价单元,可根据评价的需要和单元特征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

108、“信息获取时间”与“结算年月”两个时间点有什么不同?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与管理体系、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和技术导则的应用信息获取时间是征信中心获取该记录信息的时间,也就是该记录信息加载到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时间。

结算年月是该信息记录在商业银行的数据发生时间,是最近24个月还款状态记录的参照时间点。

举例说明,下面列出某个账户24个月的还款状态,结算年月是2005年8月,这就表示编号1是2005年8月,编号2表示结算年月往前推的一个月,即2005年7月,依次往前类推;同时结算年月也反映出该条记录最新更新到哪一个月。

109、“24个月还款状态”是什么意思?

这个指标记录了持卡人在过去24个月内每个月的还款情况,一般而言,商业银行用这个指标判断个人还款意愿或还款能力

(1)结合评价对象的特点,阐述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的目的。

信用卡24个月还款状态:

代码

准贷记卡

(1)建设项目概况。

贷记卡

/

2)规划实施可能对环境和人群健康产生的长远影响。

未开立账户

未开立账户

对于安全预评价的内容,要注意安全预评价的目的、时间,安全预评价报告的内容等知识点。

*

上个月余额为0,本月又没有透支

上个月余额为0,本月没有使用

N

透支后还清

当月的最低还款额已被全部还清或透支后处于免息期内

1

透支1-30天

未还最低还款额1次

2

透支31-60天

连续未还最低还款额2次

3

透支61-90天

连续未还最低还款额3次

4

透支91-120天

连续未还最低还款额4次

5

透支121-150天

连续未还最低还款额5次

6

透支151-180天

连续未还最低还款额6次

7

透支180天以上

连续未还最低还款额7次以上

C

销户

销户

G

核销

核销

#

暂时表示还款状态未知

暂时表示还款状态未知

个人贷款24个月还款状态:

代码

说明

代码

说明

/

未开立账户

#

暂时表示还款状态未知

*

本月没有还款历史,还款周期大于月;还款频率为不定期,当月没有发生还款行为;开户当月不需要还款

D

担保人代还(表示借款人的该笔贷款已由担保人代还,包括担保人按期代还与担保人代还部分贷款)

N

正常(借款人已经按时归还该月应还款金额的全部)

G

结束(除结清外的,其他任何形态的终止账户)

1

逾期1-30天

5

逾期121-150天

2

逾期31-60天

6

逾期151-180天

3

逾期61-90天

7

逾期180天以上

4

逾期91-120天

Z

以资抵债(表示借款人的该笔贷款已通过以资抵债的方式进行还款。

仅指以资抵债部分)

C

结清(包括正常结清、提前结清、以资抵债结清、担保人代还结清)

需注意“C”和“G”,C表示正常结清的销户,即正常情况下的账户终止;而G表示结束,指除结清外的其他任何形态的终止账户,如核销等,这两个要加以区别。

此外,也需注意“#”号,表示账户已开立,但当月状态未知。

110、什么是特殊交易信息?

特殊交易信息记录在信贷业务过程中发生的展期(延期)、担保人代还、以资抵债等此类交易的有关信息。

111、“个人结算账户”就是我在银行的所有账户吗?

不是。

它不包括个人在银行开立的储蓄账户。

个人结算账户是人民币活期账户的一种,与单纯的储蓄账户不同,结算账户具有使用支票等信用支付工具的功能,可以用于办理汇兑、转账等业务,传统意义上的借记卡即属于个人结算账户。

112、“个人结算账户开户银行代码”是什么意思?

由于个人结算账户的开户行名称、账号及金额属于敏感信息,出于保密个人隐私的考虑,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没有采集这些信息,而是用代码来代表开户银行。

113、“异议标注”与“本人声明”有什么不同?

异议标注有两种类型。

第一种是在异议受理人员接受异议申请后,在该异议申请人的信用报告中添加的异议标注,表示这份信用报告中可能存在有误的信息。

在异议处理没有结束前,异议标注所指出的记录内容有可能是正确的信息,也可能是错误的信息。

第二种是商业银行提供的异议回复函证明异议申请人的信用报告中的信息确实有误,但因技术原因商业银行无法及时报送更正信息或征信中心暂时无法更正的,异议受理人员对该异议信息做出有别于其他异议信息的特殊标注,说明异议事项的调查实情,以及暂时不能更正的原因。

对应信息的内容应以异议标注的说明为准。

对此类异议标注,商业银行会加以关注,并作为判断个人信用状况的参考。

对于无法核实的异议信息,征信中心允许异议申请人对有关异议信息附注100字以内的个人声明,即本人声明。

一般是异议申请人对异议回复有不同见解或者认为存在需要说明的特殊情况时提出,其真实性由异议申请人负责。

征信中心的异议受理人员负责检查异议回复函、身份证件及声明内容是否符合规定,但不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相应的,本人声明对商业银行判断信用状况的参考作用比较有限。

114、什么是“特别记录”?

特别记录是指数据报送机构上报的,应引起特别关注的信息(特别是负面信息),如欺诈、被起诉、破产、失踪、死亡等信息。

核销后还款等非负面信息也可以在“特别记录”栏记录。

115、什么是“查询记录”?

查询记录记载个人信用报告在过去2年内被查询的情况。

包括查询日期、查询者和查询原因等内容。

通俗的说,就是一个人的信用报告何时因何原因被何人查询过的历史记录。

一般情况下,个人信用报告被查询有以下几种原因:

贷款审批、信用卡审批、担保资格审查、贷后管理、本人查询和异议查询。

116、为什么要特别关注“查询记录”中记载的信息?

查询记录中记载的查询日期、查询者、查询原因等信息,由此提供了追踪查询记录的依据。

对个人而言,可以据此看出有没有他人违反规定未经本人同意查询本人信用报告,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需要说明的是,贷后管理查询并不需要经过本人授权,但商业银行对贷后管理查询需进行登记。

实践中目前尚未发现未经同意违法查询个人信用报告的情况,但如果个人发现本人信用报告被越权查询时,个人可以向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举报,人民银行可以根据《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给予处理;造成个人实际损失的,可以向法院起诉。

117、如何理解“个人住房公积金信息”中的各项信息?

个人住房公积金信息采集了个人住房公积金缴纳单位、缴纳时间、月缴存额、缴存比例等方面的信息。

住房公积金信息的核心是反映了个人缴纳住房公积金的单位名称,以此判断个人的工作单位,同时可以通过月缴存额、缴存比例等信息来判断个人的收入状况

代码说明

/

未开立账户

*

当前已开户,但尚未开始缴纳

M

账户已开始缴纳,但当月没有缴款(包括正常缴纳和补缴)

N

正常(缴款人已经按时缴纳该月应缴纳金额的全部)

S

补缴(缴款人当月没有按时缴纳当月应缴公积金,但之后月补缴了当月的欠缴公积金)

K

封存

需要说明的是,什么是住房公积金账户的封存和启封。

住房公积金账户封存是指职工因各种原因致使住房公积金缴存中断,其住房公积金账户无法转移且又不符合销户条件时所处的一种状态。

封存的住房公积金账户为封存户。

住房公积金账户的启封是指恢复原封存的住房公积金账户的行为。

住房公积金账户被封存的职工重新就业或者与原单位恢复工资关系时,职工及其所在的单位应按规定缴存住房公积金。

职工恢复缴存住房公积金时,其住房公积金账户恢复正常状态。

118、如何理解“个人养老保险金信息”中的各项信息?

个人养老保险金信息分为缴存和发放两种。

缴存信息采集了养老保险缴纳单位、缴费状态、缴费基数、实际缴费金额等方面的信息,可以通过养老保险缴纳单位及缴费基数来判断个人的工作稳定性及收入状况。

发放信息采集了个人原工作单位名称、离退休类别、本月实发养老金合计等信息。

个人养老保险金信息也反映反映了养老保险金最近24个月的缴存(发放)状态,说明如下:

缴存

发放

代码

说明

代码

说明

0

未参保

1

养老保险正常发放

1

参保缴费

2

养老保险暂停发放(中断)

2

暂停缴费(中断)

3

养老保险终止发放

3

终止缴费

#

未知,没有此期数据

#

未知,没有此期数据

119、个人电信缴费信息中的“欠费”指什么?

个人电信缴费信息中的“欠费”是指电信用户从电信企业月末账单日算起超过两个月(60天)仍未缴纳而产生的欠费。

例如,对在6月份使用电信业务而产生的费用来说,只要在7、8月两个月足额缴纳了相应费用,就不会在个人信用报告中留下欠费记录。

因此由于外出等原因无意造成的短时间欠费不会影响当事人的信用记录。

同时,进入个人信用报告的电信用户缴费信息,不包括缴纳电信增值业务费用信息,因此,对增值业务费用有疑义造成的该项业务欠费也不会对本人的信用记录造成影响。

我们将“欠费”定义为超过60天仍未缴纳的费用,主要是考虑到个人可能因为出差等原因不能及时缴费,留有充足的补缴时间。

同时,我们提醒大家,要注意到个人在使用电信服务时已经与电信企业签订了服务合同,应当树立尊重合同,履行合同的信用意识,及时缴纳电信费用。

当自己要长期外出时,应当及时委托他人代缴或通过电话、银行代缴等多种自助方式及时缴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