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八校联考理综试题 精品.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19201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48.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八校联考理综试题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最新八校联考理综试题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最新八校联考理综试题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最新八校联考理综试题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最新八校联考理综试题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最新八校联考理综试题 精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最新八校联考理综试题 精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最新八校联考理综试题 精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最新八校联考理综试题 精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最新八校联考理综试题 精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最新八校联考理综试题 精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最新八校联考理综试题 精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最新八校联考理综试题 精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最新八校联考理综试题 精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最新八校联考理综试题 精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最新八校联考理综试题 精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最新八校联考理综试题 精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最新八校联考理综试题 精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最新八校联考理综试题 精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八校联考理综试题 精品.docx

《最新八校联考理综试题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八校联考理综试题 精品.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八校联考理综试题 精品.docx

最新八校联考理综试题精品

姓名

准考证号

西安地区陕西师大附中西安中学西安交大附中西安市83八校联考

中长安一中西安高新一中西安铁一中西工大附中

(八校顺序以校名全称按汉语拼因方案字母表顺序排列)

2018高三年级理科综合试题

第I卷

命题人:

西安中学李萍(化学)亢永平(生物)张旭日(物理)

审题人:

注意事项:

1.

2.

3.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Na-23S-32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小麦、大豆、花生干种子中有机物的含量如右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合成同样质量的种子,小麦需要矿质元素最少

B种子中有机物最终都来自光合作用

C萌发时,三种种子中酶的种类、含量不同

D萌发时,同质量种子需氧量相同

2、为了研究检测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生产的干扰素对癌症的治疗效果,有人计划进行如下实验:

(1)从癌症患者身上取得癌细胞,并培养此种细胞;

(2)给培养中的癌细胞添加干扰素;

(3)观察干扰素是否对癌细胞的生长带来了变化。

上述的实验计划中存在不足。

下列可供选择的改迸方法中,正确的是

①将培养的癌细胞分成两组,一组添加干扰素,一组不添加干扰素,分别观察生长情况

②可以直接招募癌症患者志愿者,给他们注射该干扰素,进行临床实验观察。

③设置一系列不同质量分数的干扰素,分别添加给培养中的癌细胞,观察生长情况

A.①B.①②C.①③D.①②③

 

3、一种新发现的细菌质粒中有a、b、c等基因,右图表示用限制性内切酶处理后得到的片段。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基因a、b、c对该细菌的生长、繁殖是非必需的

B.在完整的质粒中若利用某药物阻止基因a的表达,则基因b、c也不能表达

C.基因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含有m个氨基酸,比水稻中控制合成含有m个氨基酸的蛋白质的基因长度要短很多

D.组成基因a、b、c的基本单位相同,而且基因a、b、c中都有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

4、下表为甲、乙、丙三个病人早晨空腹时血液中的部分指标值。

相关判断不合理的是

指标项

参考值

谷丙转氨酶

5-40U/L

90

30

31

总蛋白

55-85g/L

40

38

60

葡萄糖

3.9-5.9mmol/L

3.6

3.8

10

尿素氮

1.9-7.2mmol/L

1.2

3.0

8.5

A.甲的转氨酶高于正常值上限,可能该病人患有肝病。

B.乙可能会出现水肿并伴有蛋白尿现象

C.丙可能身体逐渐臃肿,反应迟钝,并伴有少尿现象

D.甲、乙、丙的病变器官分别可能是肝、肾、胰

5、动物A和B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现将它们置于某一相对独立的环境并通过实验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如右图表示A、B在120d(d表示天)内的种群变化。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A作为被捕食者,营养级较低,所含总能量多且个体一般较小,故总个体数较多

B.B的突然增加,A会由于被大量捕食而减少,而B由于缺乏食物也会减少

C.物种B在第17天时比在第90天时能量传递效率高

D.在实验条件下两者分别在116天和120天后死亡,这种情况在自然条件下也是如此。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带橡皮塞的棕色试剂瓶存放浓硫酸

B.滴定管经蒸馏水润洗后,即可注入标准液进行滴定

C.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某溶液点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来测定该溶液的pH

D.用坩埚盛NaCl溶液加热制取NaCl晶体

7.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00ml0.1mol/LCH3COONa溶液含CH3COO-的数目是0.01NA

B.通常状态下,NH4+和NH2-各1mol含有的电子数均为10NA

C.标准状况下,11.2L溴乙烷中含0.5NA个溴原子

D.已知熔融条件下的反应:

Fe2O3+3Na2O2==2Na2FeO4+Na2O,则234gNa2O2发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12NA

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硫氢化钠水解:

HS-+H2O≒S2-+H3O+

B.用铂作电极电解MgCl2溶液:

2Cl-+2H2O==H2↑+Cl2↑+2OH-

C.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

Fe3++3H2O(沸水)=Fe(OH)3(胶体)+3H+

D.铝粉与NaOH的D2O溶液反应:

2Al+2OH-+2D2O=2AlO2-+H2↑+2D2↑

9.按下图装置,持续通入X气体,可以看到a处有红色物质生成,b处变蓝,c处得到液体,则X气体可能是

A.CH3CH2OH(气)     

B.CO和H2

C.NH3

D.H2

10.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由水煤气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

CO(g)+H2O(g)≒CO2(g)+H2(g);⊿H=-43KJ/mol对于上述反应,下列措施中能提高CO转化率的是

A.增大压强B.升高温度

C.增大水蒸气的浓度D.增大CO的浓度

11.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有气体生成,最终又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

A.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铝溶液B.少量电石和过量碳酸氢钠溶液

C.钠和硫酸铜溶液D.过氧化钠和少量氯化亚铁溶液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其单质的熔点越高

B.位于短周期的X元素的阳离子与Y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两元素的最高化合价X

C.晶体熔化时,化学键不一定发生断裂

D.将PH=2,体积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均稀释100倍后,分别加入足量的相同颗粒大小的锌,产生H2的起始速率相同,醋酸放出的氢气多

13.有机物的结构可用“键线式”简化表示。

如CH3―CH=CH―CH3可简写为

有机物X的键线式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C8H8

B.有机物Y是X的同分异构体,且属于芳香烃,则Y的结构简式:

―CH=CH2

C.X能使酸性的高锰酸钾溶液退色

D.X与足量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环状的饱和烃Z,Z的一氯代物有4种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然后变轨,使其沿椭圆轨道运行,当卫星沿椭圆轨道运行到远地点时再次变轨,使卫星进入同步圆轨道.卫星在同步圆轨道与近地圆轨道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变小,周期变长,角速度变小,势能增加.

B.速度变大,周期变短,角速度变大,势能增加.

C.速度变小,周期变长,角速度变小,势能减小.

D.速度变大,周期变短,角速度变大,势能减小.

15.某质点在坐标原点O处做简谐运动,其振幅为5.0cm,振动周期为0.40s,振动在介质中沿x轴正向直线传播,传播速度为1.0m/s。

当它由平衡位置O向上振动0.20s后立即停止振动,则停止振动后经过0.20s的时刻的波形是下图中的

16.如右图所示,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直立圆筒形导热的气缸中,活塞上堆放细砂,活塞处于静止状态.现对气体缓慢加热,同时逐渐取走细砂,使活塞缓慢上升,直到细砂全部取走.若活塞与气缸之间的摩擦可忽略,则在此过程中

  A.气体对外做功,气体温度可能不变

  B.气体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减小

  C.气体压强可能增大,内能可能不变

  D.气体的密度减小,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增大

17.用α粒子轰击金箔,α粒子在接近原子核时发生偏转的情况如下图所示,则α粒子的路径可能的是

A.a是可能的B.b是可能的

C.c是可能的D.a、b、c都是不可能的

 

18.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所需的光子最小的能量为2.60eV.已知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4的激发态,如图所示.这些氢原子能够自发地跃迁到较低的能量状态,并向外辐射多种频率的光.那么,若用这些氢原子辐射的光照射这种金属,能够使这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光有几种不同的频率

A.一种    B.二种

C.三种   D.四种

 

19.在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放置两个电子,即正电子+e和负电子-e,它们都被控制静止,它们的质量都为m,它们的连线平行于电场线,它们之间的距离为L,如图所示。

现同时放开两个电子,于是它们开始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运动并撞击,之后发生湮灭现象,即质量消失并产生两个相同的伽玛光子。

设匀强电场很强、两电子之间的作用力可忽略不计,光速为c.那么释放出的伽玛光子的波长为

A.

B.

C.

D.

20.等离子气流(由高温高压的等电量的正负离子组成)由左方连续以v0射入P1和P2两板间的匀强磁场中,ab直导线与P1、P2相连接,线圈A与直导线cd连接.线圈A内有随图乙所示的变化磁场,且磁场B的正方向规定为向左,如图甲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1s内ab、cd导线互相排斥B、1~2s内ab、cd导线互相吸引

C、2~3s内ab、cd导线互相吸引D、3~4s内ab、cd导线互相排斥

21.如图所示,两光滑平行导轨水平放置在匀强磁场中,磁场垂直导轨所在平面,金属棒ab可沿导轨自由滑动,导轨一端跨接一个定值电阻R,导轨电阻不计,现将金属棒沿导轨由静止向右拉。

若保持拉力恒定,经时间t1后速度为v,加速度为a1,最终以速度2v做匀速运动;若保持拉力的功率恒定,经时间t2后速度为v,加速度为a2,最终也以速度2v做匀速运动,则:

A.t2=t1B.t2<t1

C.a2=2a1D.a2=3a1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22.(18分,每空3分)

(一)、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用精度为0.1mm的游标卡尺测量直径相同的入射球与被碰球的直径,测量结果如图甲所示,该球直径为________cm.

(2)实验中小球的落点情况如图乙所示,入射球A与被碰球B的质量比为MA∶MB=3∶2,则实验中碰撞结束时刻两球动量大小之比为pA∶pB=________.

(二)、用以下器材测量一待测电灯泡Rx的阻值(900~1000Ω):

电源E,具有一定的内阻,电动势约为9.0V;

电压表V1,量程为1.5V,内阻r1=750Ω;

电压表V2,量程为5V,内阻r2=2500Ω;

滑线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为100Ω;

单刀单掷开关K,导线若干。

(1)测量中要求电压表的读数不小于其量程的1/3,为了较好地测得灯泡电阻Rx,实验中要多测几组数据,试在图中虚线框内画出进行实验的最佳电路原理图(部分元件已画出,原理图中的元件要用题图中相应的英文字母标注)

(2)若电压表V1的读数用U1表示,若电压表V2的读数用U2表示,则由已知量和测得量表示Rx的公式为Rx=

(3)利用这个实验的装置和电路原理图进行实验,并对测得的数据进行适当的整理,能否描绘出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答:

(4)若灯泡就在额定电压下工作,计量光学中要测量灯泡的发光强度I,下图为一测量的装置,待测灯泡Rx取作灯泡b.AB是一个有刻度的底座,两端可装两个灯泡,中间带一标记线的光度计可在底座上移动,通过观察可以确定两边灯泡在光度计上的照度是否相同,已知照度与灯泡的发光强度成正比、与光度计到灯泡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现有一个发光强度为I0的标准灯泡a和待测灯泡b.分别置于底座两端(如右图).

结合图中给出的数据,测定待测灯泡的发光强度Ix=.

23.(14分)下表是一辆电动自行车的部分技术指标,其中额定车速是指电动车满载情况下在平直道路上以额定功率匀速行驶的速度。

额定

车速

车质量

载重

电源

电源输

出电压

充电

时间

额定输出

功率

电动机额定工作电压和电流

18km/h

40kg

80kg

36V/12Ah

≥36V

6~8h

180W

36V/6A

请参考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g取10m/s2):

 

(1)此车所配电动机的内阻是多少?

 

(2)在行驶过程中电动车受阻力是车重(包括满载重)的K倍,试计算K的大小。

 (3)若电动车满载时在平直道路上以额定功率行驶,且阻力大小恒定,当车速为3m/s时,加速度为多少?

24.(20分)A、B、C三个物体的质量都为m、且都静止,其中A、B为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两个木板,长度均为L,它们之间的距离也为L,水平地面光滑。

今用水平向右的恒力,作用于可以看作质点的物块C上,若C、A间的动摩擦因数为µ,经过了一段时间。

当木板A与B碰撞时,物块C也刚好滑到了A板的最右端,此时刻立即撤去水平拉力,且刚发生碰撞的木板A与B也立即粘合在一起。

求:

(1)水平拉力F的大小.

(2)为了使运动的物块C不滑下B板,C、B间的动摩擦因数应满足什么条件?

并写出ABC三个物体的最终速度的表达式。

25.(20分)如图所示,经电压U加速的电子(加速前电子静止),从电子枪T射出,其初速沿直线a的方向。

若要求电子能击中与枪口有一定距离的靶M点,且有如图所示的θ夹角。

第一次用磁感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覆盖电子所经过的空间就可以达到此目的,磁场方向与纸面垂直;若第二次在该空间只加匀强电场,场强方向与aT垂直,电子同样能打中M点,设电子质量为m电量为e,求匀强电场的场强E=?

(用题中所给条件量表示)

26.(15分)有A、B、C、D、E六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位于不同的三个短周期,其中B与D可形成DB2、DB3化合物,在同周期元素中,C的金属性最强,E的非金属性最强;请回答:

(1)写出A、C、E三种元素的名称

A         CE

(2)A、B形成的化合物与DB2反应生成一种强酸的化学方程式为

(3)已知DB2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DB3,1molDB2充分反应,放出98.3KJ的热量。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工业上进行这一反应的设备是,反应的适宜条件为。

(4)用铂作电极电解由C、E形成化合物的饱和溶液时,检验阳极产物的实验方法为;电解一段时间后,将阳极产物和阴极溶液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若改用铁棒做阳极材料,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7.(14分)A、B、C、D、E、F六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图所示的相互转化关系,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己给出。

(1)若反应①、②、③均为溶液中的置换反应,A、D、E为第ⅦA族元素单质。

则A、D、E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用字母表示)_______________,其中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2)若B是某元素R的氢化物,B的沸点大于与R同主族的其他元素氢化物的沸点,且B在常温下为液态;C是一种有磁性的化合物;E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

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B由短周期元素X、Y组成,且X、Y原子个数比为1:

1,B晶体中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实现自然界中D、E的循环。

则B的电子式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反应③中,若生成1molD,则转移电子数目为_____________。

28.(16分)通常羟基与烯键碳原子相连时,已发生下列转化:

已知有机物A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原子个数比为2∶3∶1,其蒸气密度为相同状况下H2密度的43倍,E能与NaOH溶液反应,F转化为G时,产物只有一种结构,且G能使溴水退色。

现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所属反应的基本类型:

②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2)写出A、B的结构简式:

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5分)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实验时将分液漏斗中A逐滴加入烧瓶B中。

(图中铁架台、铁夹已略去,要求填写的试剂均填化学式)

(1)若A为浓硫酸,B为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单质,其在常温下难与水反应;C为品红溶液,实验观察到C中溶液褪色,则B是_______,简述判断B的理由,若使C试管溶液恢复原来的颜色,可采取的操作为_____。

(2)若B为块状大理石,C为饱和Na2CO3溶液,实验中观察到小试管内溶液变浑浊,则C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B是生石灰,实验中观察到C溶液中先形成沉淀,而后沉淀溶解,当溶液恰好澄清时,关闭E,然后将C放入盛有沸水的烧杯中,静置片刻,观察到试管壁上出现光亮银镜。

则A是__________,C是__________与葡萄糖的混合液。

仪器D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4)利用此套装置设计实验证明碳酸、醋酸、苯酚的酸性强弱,则A、B、C中放的试剂分别是、、,B、C的实验现象分别为BC。

若使现象明显,放入C中的溶液应是稀溶液还是浓溶液。

(填浓或稀)

30、水是生命之源,生命离不开水。

(1)水在生物体中的主要作用是()

A.参与新陈代谢B.参与营养物质、代谢废物的运输

C.良好的溶剂D.贮藏能量E.影响动植物的生存、形态和分布

(2)将一棵小青菜培养在含有H218O的培养液中培养,并用钟罩将其罩住。

将此装置放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很快在钟罩的空气中发现了H218O和18O2,同时在植物体内发现了H218O。

请解释:

①钟罩的空气中发现的H218O的来源。

②钟罩内空气中18O2的来源。

③植物体内的H218O除了从外界吸收的外,还可以通过哪些生理作用产生?

④除了水和氧气外,植物体内还有哪些物质还可能含有18O?

(3)人体内水的平衡,对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是很重要的。

人体维持水平衡的激素主要是,它作用的靶细胞是。

当人得胃肠炎,造成严重脱水时,却没有明显口渴的感觉,同时尿量变化不大,是因为,必需及时补充生理盐水,来维持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稳定。

(4)含水量不同的玉米种子的呼吸速率(mg/100g.h)

是不同的,如右图所示。

请回答:

①玉米种子的呼吸速率与含水量的关系是

②为了使种子能安全贮存,种子的含水量应控制在

以下。

③呼吸速率高的粮仓会出现发潮发热现象,原因是

④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就“如何降低种子的呼吸速率”这个问题提出两条具体措施。

(5)水作为生物生存环境重要的的非生物因素,由于长期的自然选择作用生物表现出多种多样的适应现象。

以A、B两种体重和年龄都相似的哺乳动物作为实验材料,将它们分成等量的2组作以下实验:

每天每只动物消耗100g大麦种子(含65%淀粉和35%脂肪),并且已知每克淀粉和脂肪完全氧化分解时产生水的量分别是0.55g和1.18g,两者在相同的环境下持续实验10天,统计数据如下表所示:

 

失水量(g/天)

尿中尿素浓度(mmol/L)

尿液

粪便

汗液

物种A

15

5

55

3500

物种B

30

15

75

2000

  ①为维持水分代谢平衡,每天应给两组动物中的每个动物各提供多少水分?

____________。

 ②10d后A物种健康存活,而B物种全部死亡(无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B死亡的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研究表明物种A活动强度远不如物种B,产生这种行为差异的原因是:

___________。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并推断哪种动物可能是肉食性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卫生部已发布的《苏丹红危险性报告评估》,提到苏丹红是一种人工色素(工业染料),它在人体内代谢生成相应的胺类。

但最近还发现含苏丹红Ⅳ号的红心蛋,某校学生拟对苏丹红的致癌作用进行探究试验。

有两组同学草拟了各自的实验方案。

如下:

第一组实验方案:

I、实验材料和用具:

大鼠若干只;普通饲料;三种不同剂量的苏丹红Ⅳ溶液A、B、C(分别为低、中、高浓度);其他所需条件均满足。

Ⅱ、实验目的:

探究苏丹红Ⅳ号能否诱导大鼠肝癌的发生。

Ⅲ、方法步骤。

选身体健康,发育正常、体重相同的老鼠若干,随机均分甲乙丙丁四组,分别饲养。

四组鼠每天饲喂等量普通饲料,甲乙丙三组分别添加苏丹红Ⅳ号溶液A,溶液B,溶液C。

在适宜相同条件下饲养2年。

两年后,检查大鼠的健康状况,统计各组大鼠肝癌的发生率。

Ⅳ、请你写出该组同学试验的可能实验结果预测与分析:

(至少写出三种情况)

第二组同学只有想法和思路,还没有形成具体的实验方案:

请你帮助完成:

实验思路:

以小鼠离体细胞为实验材料,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对其毒害性进行了检测。

原理如下图

 

如果

过程表示的是离体细胞正常的有丝分裂,

过程表示的是该离体细胞不正常的分裂,其结果是产生了细胞,这些细胞的特点是:

如果按照你的设计思路,应该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鉴别苏丹红是否引起动物细胞癌变的依据。

为此,你要进行的具体操作是:

第一步:

取大小相同的六只培养瓶依次编号为1~6,分别加入等量动物细胞培养液,剪取一定量的小鼠肝脏活体组织细胞。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取样制作临时装片进行显微观察,记录形态变异的细胞数目。

假如结果统计如下表:

培养瓶编号

1

2

3

4

5

6

添加剂中苏丹红浓度(mg·L-1)

10

50

100

300

900

变异细胞比例

0

0

1/118

1/118

2/118

8/118

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