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有趣的七巧板6 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819964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有趣的七巧板6 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有趣的七巧板6 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有趣的七巧板6 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有趣的七巧板6 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有趣的七巧板6 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有趣的七巧板6 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有趣的七巧板6 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有趣的七巧板6 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有趣的七巧板6 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有趣的七巧板6 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有趣的七巧板6 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有趣的七巧板6 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有趣的七巧板6 教案.docx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有趣的七巧板6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有趣的七巧板6 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有趣的七巧板6 教案.docx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有趣的七巧板6教案

《有趣的七巧板》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苏教版)第三册第二单元综合与实践第18、19页。

二、教材解析

《有趣的七巧板》是一次综合与实践的活动课,本课是学生在直观认识了三角形、四边形(含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以及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安排的。

七巧板设计科学、构思巧妙、变幻无穷,能启迪儿童智慧,是我国著名的智力拼图玩具。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图形的变换(平移、旋转),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动手操作、乐于动脑思考、勤于合作交流的优秀的数学素养。

三、学情分析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认识图形的主要途径还是以用眼观察、直观体会、实物感受为主。

另一方面,低年级的学生对于新生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本课我突破“学具实物化”的特点,让学生通过鸿合平板设备进行七巧板的“拼搭”,让师生在高科技教学设备帮助下进一步体会七巧板拼搭图形过程中平移、旋转等几何学习方法,鼓励学生个性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通过拼图活动,进一步感知有关平面图形的特征,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了解七巧板各部分组成,体会七巧板中多种图形的变换,发展初步空间观念。

2、运用与发展:

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七巧板进行拼图,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新能力,培养学生对于图形知识的初步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与态度:

了解认识七巧板的发展经历,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感悟七巧板的“巧妙性”,体会七巧板的“趣味性”,珍惜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五、教学重点

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运用七巧板拼出不同的图形,体会七巧板各个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拼图形过程中图形平移与旋转方法,能运用七巧板拼出不同的、有特色、有创意的图形。

七、教学用具

鸿合学生平板、磁性七巧板教具、多媒体课件、七巧板视频

八、教学过程

(一)比比想想,认识七巧板

1、旧知引入,由简单到复杂

①问:

小朋友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平面图形?

(选用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板书:

简单)

说明:

是的,这些比较“简单”的图形,通过“拼搭”可以“组合”成许多非常有趣的图形,请看。

(出示七巧板拼的图案“鱼”“羊”“猫”)

(板书:

简单多样)

②问:

你知道下面这些图形是由什么工具拼成的吗?

(揭示“七巧板”)

问:

说到七巧板,首先你可以知道七巧板由几块板组成?

(板书:

七块板)

追问:

咦,那七巧板为什么不叫“七块板”呢?

说明:

是的,其实七巧板更重要的是非常巧妙,通过拼搭可以拼出多样的图形。

(板书:

巧)

过渡:

今天我们就要来研究七巧板巧在哪里呢?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视频。

2、欣赏引入,初识七巧板

①欣赏七巧板“不断变化”视频

问:

老师想考考你,你还记得视频中出现了多少种图案吗?

②出示七巧板拼出的图形

说明:

是的,确实图案非常多。

七巧板非常巧妙,组合多样,十分有趣,用七巧板其实可以拼出1600多种图案。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学习“有趣的七巧板”

(板书:

有趣的)

【设计意图:

环节1、2的设计,由平面图形引入七巧板,让学生直观上从“简单”图形向“复杂”图形自然过渡,又从七巧板的名字和七巧板变化多样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巧”的重要性,】

3、认识七巧板中各图形形状、大小、数量

①请学生打开小平板,点击(737文件),操作并思考

出示并观察一副七巧板(挂在黑板上)

问:

七巧板里有哪些你已经认识的图形?

请学生在小平板上为七巧板分类

(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②问:

七巧板里的三角形都是一样的吗?

还可以怎样分分类?

请学生在小平板上为七巧板中三角形继续分类

(大三角形、中三角形、小三角形)

问:

大三角形有几块?

(2块大三角形)

说明:

为了区分方便,我们给两块大三角形进行标号。

(板书标号:

大三角形①,大三角形②)

问:

中三角形有几块呢?

小三角形有几块呢?

我们也来给它们标上号码。

(板书标号:

中三角形③,小三角形,小三角形)

问:

除了三角形还有什么图形?

有几块?

(板书标号:

正方形⑥,平行四边形⑦)

【设计意图:

环节3的设计,主要让学生通过平板操作,对七巧板进行初步的分类,在分一分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思考,进一步认识七巧板中各类图形。

同时,在三角形的分类过程中更进一步体会分类的“层次性”,感受分类的有序思考和分类的合理性。

(二)想想拼拼,变换七巧板

1、选用2块,尝试拼搭,由“无序”到“有序”

(1)问:

选2块,拼一拼,你能拼出哪些学过的图形?

(2)点击(390文件)请学生在小平板上七巧板中三角形任选两块拼一拼。

(3)交流拼的结果与发现

情况①:

“无序”拼

(可以拼成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情况②:

“有序”拼

 

过渡:

刚才同学们都用2块七巧板拼出了已经认识的图形,但是由于选取的2块七巧板不一样,拼出的图形比较杂乱无序。

(板书:

无序)

问:

怎么可以有序的拼一拼呢?

(先选取固定的2块七巧板)

过渡:

接下来我们“有序”地来拼一拼、比一比,老师选用小三角形④,小三角形⑤。

(板书:

无序有序)

问:

小三角形④,小三角形⑤可以拼出哪些图形?

请学生在黑板上板演

【设计意图:

在数学中从“无序”思考到“有序”思考,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学习意识培养过程,有序思考能让解决问题的过程更清晰、更有层次、更富有逻辑性。

在这个环节,学生一开始用平板的拼搭图形肯定是无序、杂乱的,而通过老师平板的互动,能让学生通过对比感受有序思考的重要性和高效性,也为今后的数学思维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2、联系与发现(重点研究小三角形④,小三角形⑤)

(1)问:

小三角形④,小三角形⑤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你有什么发现?

(拼成的大三角形和七巧板中的中三角形③一样大)

(2)问:

你还能找到两块小三角形与七巧板中图形的关联吗?

(小三角形④,小三角形⑤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和七巧板中的正方形⑥一样大)

 

(小三角形④,小三角形⑤可以拼成一个大平行四边形,和七巧板中的平行四边形⑦一样大)

 

过渡:

小朋友们非常厉害,发现了七巧板两块板与七巧板其他板之间的小秘密,让独立的两块七巧板和七巧板中的一块产生联系,你们说七巧板巧不巧妙?

(板书:

无关联有联系巧妙联系)

【设计意图:

承接上一环节,本环节重点找出两块七巧板与原来七巧板之间的联系,这个一开始是比较困难的,由于学生已经第一印象集中在“两块拼好的组合图形上”,因此很少再去观察七巧板中剩下的图形。

在这个环节老师的“引导”尤为重要,突出“拼好的图形”与“七巧板剩下图形”的对比,可以通过“重叠”观察的方法,内化两块七巧板之间的联系,为下一环节“三块板的拼搭”做好铺垫。

3、选用3块,尝试拼搭,发现规律。

(1)问:

刚才我们用了2块七巧板拼出了不同的图形,现在请同学们选3块,试一试、拼一拼,能拼出哪些学过的图形?

(2)问:

在拼之前,刚才老师说了要“有序”地拼,那你先要怎么做?

(3)先选择好3块七巧板,再尝试去拼图形

(4)点击(390文件)请学生在小平板上七巧板中三角形任选3块拼一拼。

(5)交流拼的结果与发现(重点研究小三角形④,小三角形⑤,正方形⑥)

(6)发现并分析(根据学生第一种拼法进行过渡)

问:

这三块板可以拼成长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请你思考一下,你能挪动其中一块七巧板,拼出另一种图形吗?

追问:

拼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方法?

(平移、旋转)(板书:

巧妙变换)

梯形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三角形

(7)对比发现,寻找规律

①出示之前2块七巧板拼成的三个图形

 

②再出示3块七巧板拼成的四个图形

 

③出示问题,同桌交流

问题一:

观察2块七巧板、3块七巧板拼成的图形,你有什么发现?

问题二:

如果选4块七巧板,拼出的图形种类会怎样?

选5块,6块,7块呢?

(预设一:

用相同的七巧板,可以拼出不同的图形)板书

(预设二:

选的七巧板块数越多,能拼出的图形越多)

(8)点击(文件556),请学生在小平板上七巧板中三角形任选多块拼一拼。

(将最后一排3个图形,照样子拼一拼)

问:

你是用哪几块拼的?

【设计意图:

本环节将“三块板的拼搭”与上一环节“两块板的拼搭”有效衔接,又充分进行对比,并通过观察、分析、思考等过程,归纳总结出七巧板拼的“规律”,探究并思考随着七巧板的板数增多会有怎样的变化,同时运用平板学生自己操作,拼一些比较多七巧板组成的图形,为下面的发现和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4、举一反三,逆向思考

(1)出示刚才拼的部分图形

 

(2)问:

仔细观察这两个用七巧板拼成的正方形,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一:

两个正方形正好用了七巧板里的7块板)

(预设二:

这两个正方形大小一样)

(预设三:

不同的七巧板,可以拼出相同的图形)板书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的设计比之前“先有序确定几块板”,“再进行拼搭组合”逻辑上更难一些,由于上个环节学生已经能初步体会“同样的七巧板,可以拼出不同的图形”,但是反过来思考的话,学生无法一下子感受到“不同的七巧板”的拼搭特点,因此我借用了上一环节中的部分例图,让学生有更直观的体验,在对比、观察中有自己的小发现、小想法,从而引出“不同的七巧板”的拼搭特点。

(三)拼拼说说,创意七巧板

1、过渡:

同学们真的非常厉害,今天发现了七巧板很多数学秘密,也慢慢在拼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七巧板的巧妙。

让我们回到课一开始的三个图形。

2、出示三幅七巧板拼成的图形,学生点击文件390,尝试拼其中一个图形。

3、你还能用七巧板拼出什么图形?

【设计意图:

本环节“承上启下”,这环节既是本课第一环节出现的三幅例图,为本课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在学生操作平板拼搭的过程中,也让学生慢慢增强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逐步建立合理、有序的七巧板拼搭技巧。

(四)想想说说,文化七巧板

1、出示“你知道吗?

”(七巧板的介绍)

过渡:

七巧板非常有趣,而且变化多样。

其实七巧板就是我国发明的一种智力玩具,又叫作“七巧图”,七巧板流传到国外,又叫作“唐图”

2、观看七巧板发明视频

过渡:

七巧板这么好玩,但是实际上七巧板一开始并不是一种玩具,而是一种叫“燕几”的桌子演变而来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了解一下七巧板的历史。

【设计意图:

七巧板是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本环节通过两个部分:

1.了解七巧板的名称和变化多样;2.边看边思考七巧板的演变过程,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也为七巧板的“巧”增加了历史文化色彩。

(五)回顾反思,梳理七巧板

1、回顾今天我们的学习过程,你觉得七巧板“巧”在哪里?

2、课后活动一:

同学们还可以继续用七巧板拼出各种图形,比一比,谁拼的图形多?

(见附件《有趣的七巧板活动单》)

3、课后活动二:

制作“七巧板”(见附件《有趣的七巧板活动单》)

工具:

一支笔、一把尺、一把剪刀和一块纸板(纸张),几只彩笔。

制作流程:

①首先,在纸上画一个正方形,把它分为十六个小方格。

②再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画一条线。

③在上面的中间连一条线到右面的中间。

④再在左下角到右上角画一条线,碰到第二条线就可以停了。

⑤从刚才的那条线的尾端开始一条线,画左上与右下的对角线的四分之三,另外,在左上右下这条对对角线的四分之一处画一条线,与上边的中间相连。

⑥最后,把它们涂上不同的颜色并沿着黑线条剪开,你就有一副全新的七巧板。

请把你的作品贴在活动单的反面噢!

【设计意图:

回顾反思是学好数学的重要环节,只有在反思中能找出学习中不足,在回顾中体会本课的脉络。

在本课的回顾反思中,我启发学生围绕“巧”字进行畅所欲言,大胆说出自己对于七巧板的见解和认识。

同时,我安排了两项课后活动,第一项活动补充了课上拼搭七巧板时间不足的缺憾,给予学生充分玩好七巧板的时间和机会,第二项活动考验学生的动手操作、空间想象力等综合素质,通过自己制作七巧板,更贴近数学化的生活,提高学生在课后进一步认识、了解七巧板的兴趣。

九、板书设计

有趣的七巧板

巧妙联系巧妙变换

三角形中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