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流动重力测量规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20308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6.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流动重力测量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完整版流动重力测量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完整版流动重力测量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完整版流动重力测量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完整版流动重力测量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完整版流动重力测量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完整版流动重力测量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完整版流动重力测量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完整版流动重力测量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完整版流动重力测量规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完整版流动重力测量规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完整版流动重力测量规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完整版流动重力测量规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完整版流动重力测量规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流动重力测量规范.docx

《完整版流动重力测量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流动重力测量规范.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版流动重力测量规范.docx

完整版流动重力测量规范

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技术规程

流动重力测量部分

1测量内容

流动重力测量是利用相对重力仪按一定的周期重复观测固定测点之间重力差的相对重力测量。

2技术要求

a)同一测段往返观测经固体潮、零漂和格值等改正得到每台仪器重力段差,3台仪器所测重力段差的

互差限差为40X10七ms「2。

特殊困难地区可放宽到1.5倍。

b)平差后单程联测精度优于20X10-ms-,点值精度平均值优于15X10七ms「2。

3设备配置

重力相对联测仪器设备见下表。

表3.4重力相对联测仪器设备配置

设备名称

数量

主要技术指标

功能与用途

相对重力仪

3

观测精度:

优于10X10pms’系统的重复性:

10X1048ms「2系统的准确度:

优于20X1048ms「2测程范围:

可调测程7000X10巧ms-零漂:

每天非线性度优于20X10七ms42

分辨力:

静电反馈自动归零系统w3X10%s「2,其它三10X10七ms「2具有仪器本体格值标定结果,其标定结果可以检定

重力野外联测

汽车

1台以上

越野及减振性能较好

联测运输工具

便携式计算机

1

内存2G以上,硬盘200G以上,双核CPU

数据处理、通讯

无线通讯卡

1

1

3G

通讯

手持GPS

1

定位精度10m以内

找点与导航

数码相机

1

10Mga像素,广角

图象信息采集

气压计

1

优于1HPa

获取观测气压

温度计

1

0.1C

获取观测温度

pda

2

支持winCE5.0以上,内存512M,SD卡2G以上

记录测量数据

罗盘

1

专业地质罗盘

指北定向

4测前准备

a)根据工作量、测量地区及交通状况制定实施方案,包括作业推进线路图、作业进度表。

b)人员培训,准备现场记录材料和配备数据处理系统;

c)收集测区环境情况资料:

包括点之记、观测环境情况、重力观测历史情况和测量结果等。

d)仪器检测。

相对重力仪及其附属设备应根据相应仪器说明书或有关规程进行检查或检验。

e)检修车辆,检查和维修仪器箱的固定与减震设备;

f)相对重力仪应每5年应进行一次格值一次项系数的标定,标定区间宜涵盖测区重力仪读数范围。

格值标定有效期检查。

5观测实施

5.1至少采用3台重力仪。

5.2相对重力仪器检验与调整

a)日常检验(见附录1)

b)定期检验(见附录2)

5.3联测方式

a)采用串式对称观测,即AtBtCttC^B—A,或三程推进式对称观测

AtBtAtBtCtBtCtD……;

b)每站需读3次合格读数,LCR-g和Burris仪器每次读数需重新转动度盘,每次读数前需按同一方向逼近;

c)一条测线应在3天内闭合,条件不允许时可延长到5天;

d)一条测线中仪器静置超过2小时,应测定静态零漂并记录。

5.4绝对和台站点的相对重力联测

a)基准站的并置连续重力站比测点必须进行联测,测点周围30km内的其他绝对重力点必须进行联测;地震重力固体潮台站,在交通条件许可时,应进行联测。

b)联测方式可采用环线或支线联测。

c)每期联测的点应相同,点位变更应重做点之记。

5.5观测记录与野外验算

a)观测记录采用陆态网络专用电子记簿;

b)一条测线结束后,及时进行验算,验算时应加入格值、潮汐改正、气压改正、仪器高改正和零漂改正(见附录3),进行数据备份。

c)Burries重力仪观测数据记录与输出为:

大数+FBK数(读数小数)*反馈系数k

6成果整理与工作总结

6.1成果整理

a)外业资料整理

♦电子记簿文档编目

♦外业概算成果整理

b)内业资料整理;

♦测段互差统计

♦内业平差计算

♦成果分析

♦内业成果整理

6.2工作总结,内容包括:

♦任务概述

♦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作业技术依据

♦作业过程概述

♦仪器使用情况

♦主要技术问题与处理

♦建议

6.3上交的成果和资料

♦实施方案(电子、纸质);

♦观测记录(电子);

♦观测计算资料(电子);

♦测点的点之记(补充、修正点)(电子);

♦重力仪检测资料(电子);

♦测量成果表(电子);

♦工作总结(电子、纸质);

♦检查、验收或监理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7质量控制

为保证工程质量,陆态网络建设实施2级检查、1级验收和2级监理质量控制体系。

务实施单位进行抽查验收,编写验收报告;

7.2承担任务的各法人单位对下属各作业单位完成的任务质量进行二级监理,并编写监理报告。

7.3工程中心监理组对各法人单位的工程完成质量进行一级监理,并编写监理报告。

7.4质量验收、监理的办法见附录4。

重力仪日常检验

1.1LCR-G型仪器的日常检验:

每天测量前,应对重力仪进行光学灵敏度和纵横气泡的检验。

1.2CG5型仪器的日常检验:

每天测量前,应对重力仪进行纵横气泡检验。

1.3BURRIS型仪器的日常检验:

每天测量前,应对重力仪进行纵横气泡的检验。

定期检验

2.1检验内容

2.1.1LCR-G型仪器的定期检验:

约1个月或大跨度转移测区时应对重力仪进行光学灵敏度、纵横水准气泡、正确读数线三项检验。

2.1.2CG5型仪器的定期检验:

约1个月选择安静稳定点按1分钟采样率进行12小时连续测量,剔除突跳观测值后给出线性漂移率和非线性度,以检查静态零漂曲线稳定情况。

2.1.3BURRIS型仪器的定期检验:

a)出测前、出测后进行FBK反馈系数标定,测量过程中约1个月进行1次。

每次标定结果与前次结果

相差在0.0004以内,不用替换FBK反馈系数。

否则再标定一次予以确认。

经确认后采用两次标定均值。

b)约1个月或大跨度转移测区时应对重力仪进行纵横水准气泡细调。

2.2BURRISFBK反馈系数标定方法:

1

-ms-以内;

a-20和a+20对应的FBK数(即读数小数)b1,b2,b3,-,b

找出平衡大数a,使反馈读数在^2X10

2

11・

按5次往返读出

3

d10

⑥得到大数经格值表换算的相应重力值f1和f2

格值表换算

a-20tf

a+20t

⑦得到反馈系数k

相对重力联测各项改正

3.1重力仪读数转换

根据仪器厂家给定的格值表,将仪器读数R(三个读数的平均值)换算成相应的毫伽值。

换算按下式

进行:

g=F1+(R—R1)>df1

式中:

R――仪器读数,小数点前为计数器读数(格数),小数点后为测微轮读数;

g――相应于仪器读数R的毫伽值;

LCR-G:

R1――在仪器出厂格值表中,读数的表列间隔为100格分划,故R1为(R/100)后的整数

的100倍,如,R=3457.653,则R1=3400;

Burris:

R1――在仪器出厂格值表中,读数的表列间隔为50格分划,故R1为(R/50)后的整数的

50倍,如,R=3457.653,则R1=3450;

F1――仪器出厂格值表中与R1相应的毫伽值;

df1――出厂格值表中,与F1相应的格值间隔因子。

3.2格值改正

格值改正包括格值一次、二次和周期误差项。

3.3固体潮改正

3^3th

式中:

3固体潮改正值,单位110-8ms-2;

3th重力潮汐因子,采用区域实测平均值,或3th=1.16;

G(t)――固体潮理论值,利用下面的直接法公式计算:

G(t)=-65.17F()(C/R)3(cosFz-/3)-1.37F2()(C/R)4cosZ(5coWz-)-J76.08F()(Cs/Rs)3(coWzs-/3)

F()=0.998327+0.00167cos2

式中:

R――为地心与月心之间的距离;

1/C——为1/R的平均值;

Rs——为地心与日心之间的距离;

1/CS――为1/RS的平均值;

Z――为月亮相对测点的天顶距;

ZS――为太阳相对测点的天顶距;

地理纬度

3f――永久性潮汐对重力的直接影响,用下式计算:

3C=—4.83+15.73sin2—1.59sin4

式中:

测点地心纬度。

经过改正后得到的重力为零重力系统的重力(零重力);

3.4气压改正

g=0.3(p—pn)(10-ms「2)

式中:

p――测点实测气压值,单位为百帕(hPa);

pn――标准气压值,单位为百帕(hPa),利用下式计算:

pn=1.01325103(1-.0065H/288.15)^559其中:

H――海拔高程,单位为米(m);

(4.7)

3.5仪器高改正

Gp=Go+SghMl

式中:

Gp墩面重力值;

Go――仪器表面高度处的观测重力值;

迫h测点实测重力垂直梯度或理论值;

h――仪器高度。

3.6零漂改正

两点间往返观测采用线性零漂方式改正。

重力联测质量监理办法

4.1质量监理内容

4.1.1上交成果及资料

♦实施方案(电子、纸质);

♦观测记录(电子);

♦观测计算资料(电子);

♦测点的点之记(补充、修正点)(电子);

♦重力仪检测资料(电子);

♦测量成果表(电子);

♦工作总结(电子、纸质);

♦检查、验收或监理报告(电子版,纸质版)。

4.1.2计划完成情况

4.1.3计算方法、参数选用情况。

4.1.4各级验收情况。

4.2质量监理依据

质量监理的依据为: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技术规程、细则、范例和附录;

♦经工程中心审核同意的设计书和技术文件;

♦随任务下达的补充规定和相关的其它技术文件。

4.3监理检查项目及质量评定标准

4.3.1质量评定等级及划分办法

质量总评按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级别。

质量评定记分按百分制,总得分》90分为

优秀,90分>总得分》80分为良好,80分>总得分》60分为合格,总得分<60分为不合格。

4.3.2监理检查项目及计分细则

1)实施方案(满分为10分)

实施方案内容全面(包括作业路线图)者,计10分;其余6〜9分;缺实施方案者计0分;

2)实际联测图(满分5分)

实际联测图内容齐全,清楚,计5分;其余3〜5分;缺实际联测图者计0分。

3)野外观测记录(满分10分)

野外观测项目齐全、规范、计算正确者,计10分;以上各项出错率不大于5%者为良,计8分;不大

于15%者为及格,计6分;大于15%者为不及格,计4分。

4)外业计算结果(满分5分)

外业计算方法、计算结果正确、零漂改正符合规范规定要求,计5分;某一项或几项略差者为良好或

及格,计4〜2分。

5)室内计算结果(满分5分)

内业平差计算结果及各项参数选用正确者,计5分;某一项或几项略差为良好或及格,计4〜2分。

6)仪器检验调整资料(满分5分)

用于基本网测量的所有仪器在规定基线上进行过检定,并有仪器纵、横水准器、灵敏度读数线等检验调整资料者,计5分;未检定、有检验调整资料者为及格,计3分;两者均无为不及格,计0分。

7)技术总结(满分5分)

技术总结内容全面、叙述清楚、技术方法正确,对非正常情况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有利于削弱误差,计

5分;某一项或几项略差,计4〜3分;无技术总结计0分。

8)验收报告(满分10分)

各级检查验收达到或超过规定抽查百分比者,计10分;某一级验收低于抽查百分比者,计8分;两级

均低于规定抽查百分比者,计6分;缺少任何一级验收报告者计0分。

9)点之记(满分5分)

对重做的测点点之记,按填写内容正确、项目完整、绘图美观程度计5、4、3分;缺必要的点之记,

计0分。

10)互差(满分30分)

互差全部符合规范规定要求者为优,计30分;超过规定要求的总个数不大于5%者为良好,计25分;

超过规定要求的总个数不大于10%者为及格,计15分;超过规定要求的总个数大于10%者为不及格,计

10分。

11)计划完成情况(满分10分)

按计划完成、因故未按计划完成但经请示工程中心同意的为优,计10分;因故未按计划完成,且未请

示的为及格,计0〜6分。

4.4质量总评

2.3.1得到质量评定等级。

成员中包括每个施工单位的1〜2名专

观测质量的总得分(满分为100分),由总得分所处范围,根据

4.5监理小组组成

监理小组由7〜11人组成。

小组负责人和成员由工程中心委派。

家。

4.6监理执行过程

♦监理小组设组长及副组长各一名;

♦由被监理单位有关人员作情况介绍;

♦监理组进行必要的检查和验收;

♦监理组讨论,打分,并编写监理报告;

♦组长和副组长公布结果。

4.7编写监理报告

监理报告应包括如下基本内容:

♦监理内容及依据;

♦监理组成员及实施情况;

♦监理结果及评价;

♦监理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改正意见;

♦建议。

4.8质量监理计分登记

质量监理根据监理检查项目及计分细则进行计分登记,其结果以登记表的形式作为监理报告的附件正式提交。

重力联测观测质量监理计分登记表见下表。

基准网、基本网重力联测质量监理计分登记表

施工单位:

施工日期:

年_月至年_月

监理组组长:

副组长:

成员:

监理项目

评分范围

得分

序号

项目

1

实施方案

0〜10

2

实际联测图

0~5

3

野外观测记录手簿及磁盘

0〜10

4

外业计算结果

0~5

5

室内计算结果

0~5

6

仪器测前检验调整资料

0~5

7

技术总结

0~5

8

验收报告

0〜10

9

点之记

0~5

10

互差

0〜30

11

计划完成情况

0〜10

总评分

0〜100

监理组组长(签名)副组长(签名):

监理日期: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