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园子》课文分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823733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祖父的园子》课文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祖父的园子》课文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祖父的园子》课文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祖父的园子》课文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祖父的园子》课文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祖父的园子》课文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祖父的园子》课文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祖父的园子》课文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祖父的园子》课文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祖父的园子》课文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祖父的园子》课文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祖父的园子》课文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祖父的园子》课文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祖父的园子》课文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祖父的园子》课文分析.docx

《《祖父的园子》课文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祖父的园子》课文分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祖父的园子》课文分析.docx

《祖父的园子》课文分析

祖父的园子》课文分析

  

 

  “祖父的园子”是一幅色彩明丽富有童话色彩的画,这里是“我”童年生活的地方,它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不但仅园子,还有慈爱的祖父,他给了“我”心灵的自由,爱飞了“我”的心灵,舒展了“我”的人生。

 

  一、童年是彩色、流动的画。

 

  文章用独特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艳、动感十足的画面。

第一二小节是一副色彩丰富的画,由白的、黄的、大红的、金粉的蝴蝶,金的蜻蜓,绿的蚂蚱,各色鲜艳的花组成,绚丽而富于生气。

这样的画面,对于身处钢筋混凝土包围的城市人,尤其是城市孩子,无疑是童话般的世界,会令他们无限向往。

第十三节则是一副流动的画,“我”看见黄瓜摘来吃,丢下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蚂蚱,随着作者文字的描述,一个个画面一一体现,在画面自然转换中,不但让读者能够充分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和自由,而且还能唤醒读者潜藏在心灵深处的童年,让它逐渐浮现,让它慢慢清晰,拨动读者的心灵之弦。

读者会自不过然地乐作者所乐,乐读者自己所乐。

 

  二、童年是自由而快乐的,饱含祖父的爱。

 

  课文重点写了作者在“祖父的园子”里自由自在的嬉戏生活。

祖父在园中栽花、拔草、种白菜、铲地、浇水,“我”跟随祖父做着看似相同实则完全不一样的游戏的内容,祖父是劳作,而“我”不是真正的劳作,是“乱闹”。

至于摘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绿蚂蚱,更是孩童的游戏了。

玩闹累了,就在园子里睡下。

“我”所做的这个切都是自由的,祖父没有批评,甚至没有一丝责怪,是完全理解甚至是赞同的。

祖父给与“我”充足的宽松氛围,让“我”自由快乐的,不光是祖父的园子,更有慈爱的祖父。

祖父允许孩子随便玩闹,对孩子倾尽了爱心和耐心,祖父给了“我”心灵的自由,他的爱放飞了“我”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爱的包围下,才有了孩子自由、快乐而又幸福的童年。

 

  三、寄情于景,寄情于物。

 

  寄情于景,寄情于物是古诗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如王维的《红豆》、杜甫的《春望》。

本文也善用寄情于景,寄情于物。

如: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

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

太阳也不知道。

”这段话表面上描写倭瓜上架上房、黄瓜开花结瓜、玉米生长和蝴蝶飞舞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实际却是作者把自己自由快乐的心情寄托在它们身上,通过拟人化的描写表现自己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寄情言外,清新自然。

 

  四、语言轻快灵动。

 

  作者语言选择很有意思,大量使用短句表达情感。

长句和短句是相对来说的,词语多,结构复杂的句子就是长句;词语较少,结构简单的句子就是短句。

长句和短句各有特点,表达效果也各有不同:

长句能使表达严密、精确、细致,使条理贯通,气势畅达,适宜于政论性的文章和文学作品中描写自然景色和心理活动的内容;短句节奏短促,干脆利落,生动明快,活泼有力,适宜于叙述性文章,尤其适宜于表现紧张的气氛,激越的情绪、欢快的心情、坚定的语气等。

文中选择短句营造出轻松欢快的氛围,表达了自由快乐的感情,读来流畅自然,轻快灵动,亲切感人。

再则,语言儿童化,口语化,更显童年的稚气和童言的天真无忌。

 

  如:

 

  “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

‘这是什么?

 

  我说:

‘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

‘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说:

‘是的。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

‘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说:

‘这不是一样的吗?

’”

内容:

我和祖父的园子

时间:

2014年3月13日

执教:

李金梅(仪征实验小学)

实录:

春之曲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飞鸟集》

师:

今天这节课再次走进萧红的《我和祖父的园子》,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生:

我觉得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园子。

生:

我觉得这是一个有趣的园子。

生:

我觉得这是一个充满色彩的园子。

……

师:

老师告诉你们,这还是一个自由的园子。

不信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13自然段,找出中心句,画下来。

师:

画好的举手告诉老师

生: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齐读

师:

13自然段中,哪些语句具体写出了一切都是自由的呢?

找出来跟大家读一读。

生读:

倭瓜愿意爬上……

师:

你觉得这组句子用了一个特别的句式写了倭瓜黄瓜玉米的自由呢?

生:

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

师:

大家不能小看这个词语,有这个自由感觉就出来了。

师生配合读。

师:

我们一起来玉米的自由配合着读一读。

师生配合读

师:

还有哪些语句写出这种自由的感觉?

生:

蝴蝶随意飞……

师:

如果说一组愿意就写出倭瓜黄瓜的自由,你觉得萧红又用什么写出了蝴蝶的自由?

生:

一会儿一会儿

师:

谁能读一读?

把这种随意自由读出来。

生读

师:

还有哪些语句写出了院子里一切都是自由的?

生:

花开了……

师:

你说这里怎么写自由的呢?

生:

什么什么就像什么什么似的

师:

花开了,在萧红眼里就像……

生接读

师:

在萧红眼里一切都是自由的

生齐读

师:

一切都是自由的。

板书“自由”。

为什么在萧红眼里一切都是自由的呢?

不着急,咱们一起看看课文,看看萧红在院子里都做些什么?

出示课件:

祖父……我就……

师:

几件事中,你觉得哪件事情最有趣,你就读哪件事,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生自由读

师:

刚刚我看到我们班最调皮的***读得最认真,你来给大家读一读吧?

指明读。

师:

这么一段,你能给大家说说吗?

哪里有趣?

生:

菜种被我踢飞了,动作有趣。

师:

还有谁认为这段有趣的?

生:

东一脚西一脚瞎闹,调皮。

师:

很顽皮。

看,东一脚,西一脚,动作描写,让我们捕捉到了作者的快乐。

文中像这样的动作描写还有,你能找到吗?

生:

其实哪里是铲……

师:

你能给大家说说嘛?

生:

把能吃的植物弄掉了,留下一片不能吃的东西。

帮倒忙

师:

除了刚刚说的,这段还有哪些有趣?

生:

用哪里,用锄头乱勾一阵,非常有趣。

生:

爬在地上。

师:

爬,乱勾,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真自在!

请同学读读。

生读

师:

听着她的读,李老师忽然听着听着想到了刚刚我们读的下种的文字,感觉特别特别像,请你再来读一读,看大屏幕读。

生再读

师:

很好,哪里,有时,反而,也不过,就是了……再回想一下,刚刚在13自然段中读到的文字。

读着这样的文字,你有什么发现了吗?

有的同学反映可真快。

生:

萧红和园子里的植物一样自由。

生:

用了很多排比拟人句

生:

喜欢用哪里,了,这样的词。

平常说的话。

师:

有人说萧红语言是儿童习语式言,简简单单文字,就把在园子里快乐写出来了。

男生齐读。

师:

再找找看这样的语言

生:

祖父虽然……(13自然段)

师:

你知道哪个字写出了萧红的快乐?

生:

师:

平平常常的“又”,写出了不平常的快乐。

女生齐读。

师:

刚刚老师发现好多同学对浇菜也挺感兴趣,哪些同学读读?

生读

师:

你能跟大家说说吗?

生:

他不是在浇菜,在玩。

在乱闹。

师:

还有哪里写得十分有趣?

生:

我并不往菜上浇……

她很顽皮,直接把水瓢直接往天空里一扬;

师:

扬出了快乐,还喊了

齐读“下雨了,下雨了”。

师:

这里还有无声的文字,你找得到吗?

这份自由,这份快乐。

生:

感叹号。

师: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喊出了萧红的快乐,萧红的自由。

文中像这样简单的语言,简单的对话,文中还有呢,你找得到吗?

出示:

当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满留着……

师:

祖父这个时候什么样子的?

生:

很慈祥

生:

很快乐

生:

很自由

师:

你是萧红,告诉我你事什么样的?

生:

快乐的、自由的……

指名读对话

师:

小萧红真可爱,嗲嗲的。

祖父呢?

你评论

生:

带着点慈祥

师:

这段文字中,还有祖父的神情描写,你找得到吗?

生:

祖父大笑起来……

师:

在萧红眼里,祖父总是在笑,总是对着她在笑。

指名读祖父的笑

师:

祖父的笑包含着什么呢?

生:

对萧红的爱

对萧红的疼爱

对萧红的疼爱

……

师:

一个笑包含了许很多多的东西,当然最多的是爱。

祖父的爱给了萧红快乐自由的童年,所以萧红回忆起了她和园子里的那些事情。

齐读祖父……我就……

师:

一件件小事,包含了萧红对童年的回忆,也包含萧红对祖父的怀念,这种写作方法我们称之为“叙事抒情”。

齐读。

放背景音乐

师:

因为祖父,萧红的童年是幸福的,祖父的爱给了萧红自由的童年,所以他在院子里愿意

生接读

师:

她愿意……

生接读

师:

因为萧红一生都向往自由生活,她向往院子里……

生接读倭瓜愿意……

师:

因为萧红一生都追求自由生活,她渴望院子里。

生接读:

蝴蝶……

师:

像这样作家借身边景物来表达感情,这样的方式我们称之为“借物抒情”。

萧红文笔朴实自然,活泼自由,不拘一格,她用自己平时自由的语言,紧扣人物动作神情,写出了快乐的童年。

你身边一定也有许很多多的趣事,你能够像萧红那样用普世自由的语言叙事抒情,也能够尝试借物抒情。

生练笔。

师:

看到好多同学都已经写了好多了,请同学们把笔放一下,请同学来交流一下,写多少交流多少。

刚刚看到有几个同学写得特别快。

生上台读。

杨同学:

下午,太阳高高的,暖洋洋的,外公坐在藤椅上睡着了,我一脸坏笑地走到外公身后没,手上拿着几根橡皮筋,准备……

师:

其实写作文就是这么简单,简简单单的文字,真真实实的感情,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写出了自己想说的话。

他们的雪花都有了生命了。

生读:

初冬的一天,雪花洋洋洒洒,漫天飞舞。

它们,愿意在大地上跳舞,就在大地上跳舞;愿意在田野里……

崔同学:

挖红薯。

这个天,天气十分晴朗,我的心情也十分快活。

我和爸爸下乡挖红薯。

爸爸带一个大锄头……我也跟在后面铲,说是铲,就是乱闹一阵,常把好好的红薯切成两半……

生读:

从此奶奶给菜浇水,我就给我的那块“钱地”浇水。

奶奶给菜是非,我就给我的那块钱施肥……

师:

简简单单的文字,真真正正的感情,就是好作文。

如果你能写出与别人不同的感情,像萧红一样,就非常了。

今天我们学的《我和祖父的园子》如果想真正想了解萧红,你们就要去读《呼兰河传》。

下课!

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

指导:

大丰市第三小学陈飞

执教:

大丰市第三小学仇海涛

教学重点:

在作者质朴、欢愉、反复的语言特色中细细咀嚼,体验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和自由,感悟祖父给作者那深深的爱和温暖。

教学理念:

崇简、务本、求实。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同学们,你们会走路吗?

咱们就坐在座位上走走看(学生在座位上轻轻地试着走),走路有趣吗?

同学们,你相信吗,其实你们每天在走路的时候,就不知不觉间走出了一首首快乐的诗,不信?

(出示加拿大诗人的儿童诗),有意思吧?

生活里一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动作,在一个儿童的眼里竟变得这么有趣,竟成了一首有趣的诗,难怪有人说:

儿童就是天生的诗人。

其实,生活本身就是一首诗,只要你永存这份童心,你就会发现,这首诗里到处都是快乐,今天我们要阅读的这篇课文里,就处处洋溢着这样的快乐,就等着你们这群天生的诗人去发现呢!

二、复习导入,品“趣”。

1、生齐读课题。

上节课,我们初步阅读了第一段,能说说这个园子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吗?

(色彩斑斓、美丽、充满生机、鸟栖虫居、童话般的……)

2、那在这样一个童话般的园子里,我跟着祖父都做了些什么呢?

(栽花、拔草、种菜、铲地、嬉戏、浇菜……),是呀,作者写了这么多的事情,有趣吗?

那你觉得哪个自然段写得最有趣呢?

(出示自读要求)

三、进入文本,品味“有趣”。

1、学生按要求自读。

思考:

哪一自然段写得最有趣?

(时间4分钟)

2、汇报交流,相机实行读书方法的指导。

(看到你们好多同学边读,脸上边露出会心的微笑,相信你们一定读出了自己的乐趣,来,把你的感受跟大家分享)

●预设小节3:

1、学生汇报过程中,指导学生抓住体现动作的词来读,来体悟乐趣。

(相机板书:

快乐)

2、指导学生抓住“东一脚西一脚”、“踢”等词体会并读出我的淘气和快乐;

小结:

是呀,踢出的是泥土和种子,可飞出的却是快乐!

●      预设小节4:

1、         学生汇报过程中,指导学生用边读边想象的方法读书。

2、         你们也像他一样边读边想象这段话,读完交流想象到的乐趣。

3、乐趣一:

拿着祖父给我的锄头;二:

动作;三:

我铲过的地的样子。

●      预设小节12:

1、学生汇报过程中,指导学生采用边读边去体验作者心情的读书方法。

2、指导学生读出我的快乐,尤其是我的动作和“喊”的语句。

小结:

是呀,我扬起的不但是水滴,更是我的无忧无虑

●      预设11小节:

1、         学生汇报过程中,指导他们采用边读边联想的读书方法读书。

2、         学生再读,汇报自己读时联想到的。

有想到《小猫钓鱼》这个故事的,有想到《猴子下山》这个故事的,还有的想到《学棋》这个故事的。

3、         是呀,小猫钓鱼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能三心二意,但这里谁又会去在意一个四五岁孩子的三心二意呢,唯一让你们感受到的是什么?

(板书:

自由)

4、         谁来用你的朗读表现我的自由?

指导学生抓住四个“又”

●      预设14小节:

1、         表扬找到的学生:

你感受到我这是课文的最后一小节,你能注重到每一个角落,的确,读书就是不能放过一字一句,值得大家学习。

2、        是呀,都玩得累了,都玩得睡着了,瞧,我玩得多尽兴呀!

●      预设第十三小节。

指导学生感知反复写法的作用。

◆    当学生说不出时处理方案:

同学们,我发现你们选的这些自然段,都是从萧红做这些事中体会到一种新鲜感,所以觉得有趣,有没有哪位同学独具慧眼,发现课文中还有一个自然段在表达上跟其他小节相比真的是与众不同、非常独特的?

(出示)→→看看这三句话写的什么?

萧红是怎么写的?

反复地读、品、比较(其余同下处理)

◆    学生主动说出来处理方案:

1、       学生说出有趣在哪里?

把物当作人来写的方法把植物和小昆虫们写活了!

(师点出三年级《石榴》这个课学体会到这种写法的好处了。

2、       反复大声品读,跟刚才大家找的那些句子比较一下,这段话还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句式一样,一些词重复出现)(适时点出红字)再读,从这样的句式中体会出什么?

(园子里植物和小昆虫的自由和快乐)。

3、       再找一找,在13小节中还有像这样的句式(本段共有三句反复的句子),找到读读,体会到的什么(还是园子里的自由和快乐)

4、       引导学生再从全文中找找看(三处,分别是2、3、11小节),(有时像这样相同的句式作者会让它们连续出现,有时会让他们分散在课文中,再找找看)

5、       (出示全文中出现的类似“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的句子)引导学生读出这些句子时,从而一幅幅有趣的画面接二连三的浮现在作者的眼前,口味出她写作时享受的快乐和自由。

师小结:

是呀,快乐是没有重复的,自由是不嫌罗嗦的!

三、再入文本,品“爱”

1、出示自读要求。

思考:

我不仅得到了自由和快乐,还得到了什么?

2、学生从文中感悟,同桌交流。

3、集体交流:

(1)、学生汇报交流结果,老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祖父的“爱”。

答案可能一:

拥有生机勃勃的园子;

答案可能二:

拥有快乐自由的童年;

答案可能三:

拥有祖父的爱。

……

(2)、指导学生从紧扣文中句子,发现细节感受到祖父对我的爱。

(拔下锄杆→→为了我“玩“方便,对我的宠爱;我闯祸了,不骂,反而笑→→对我宽容的爱,让学生联系自己犯错;教我认谷子→→对我有耐心)

(3)师:

是呀,大家都关注到了文中的细节来体会,其实,我想,品悟了这些细节后,祖父有一个让人觉得亲切的表情就在大家眼前——“笑”,从笑中,我们完全明白了,我除了拥有快乐和自由,还拥有了祖父的爱(板书:

爱)

(4)、出示插图,指导学生用“当……时,祖父笑了!

”的句式进行说话练习。

“当我东一脚西一脚的瞎闹,把菜种都踢飞的,祖父笑了!

”(师:

这是开心的笑)

“当我从祖父手抢手水瓢,把手扬到空中时,祖父笑了!

”(师:

这是宽容的笑)

……

5、再入文本,读书体验。

(出示句段)让我们带着祖父的笑,轻轻地在嘴里读着这首爱的小诗,在心里暖暖地与萧红分享祖父那浓浓的爱吧。

6、体会作者反复句式的妙处。

(1)、想象作者写这一段时的表情和心情。

(指导学生感受相同句式一次次的出现,作者就一次次的在回味着祖父的爱,像涓涓细心,甜甜地滋润着心田)

(2)、是呀,快乐和自由是不怕罗嗦的,爱更是不怕被重复的,只有拥有了爱的快乐和自由,才是最快乐的,最自由的,最让人难以忘怀的。

(3)、出示说话练习的填空。

先自已品读,再试着填空。

师引说,重点引导学生更进一步地思考“我对着天空,大声地说自由的。

”还可以怎么说(也、最、更、不、要、想)?

并说出自己这样填的理由,(因为我自由,所以在我眼里看什么才都是自由的,用其它的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真是一种巧妙的方法)

7、美读13小节。

是呀,正是因为拥有了这份温暖的爱,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祖父那甜甜的笑时,萧红的心中的园子,就立即成了一个爱的园子,一个充满快乐和自由的园子,让我们再次走进13小节聆听萧红的心声,指名配乐读,读出我的自由,读出快乐,更读出祖父对我的爱。

四、走出文本,找“爱”、写“趣”

1、品读十四小节。

就这样,在这个充满着快乐、自由和爱的园子,我玩累了……此刻,这份爱、快乐、自由化成了一首诗(出示14小节)来,我们轻轻地读一读,静静地走进萧红的梦中,去和她一起分享这份刻骨铭心的爱。

生轻轻的齐读14小节。

2、总结延伸。

祖父的爱在萧红心中化成了一首诗,又化成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呼兰河传》。

(出示茅盾的语句)。

萧红就这样,在祖父无微不至的爱中睡着了,她做着一个梦,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梦呢?

这个答案你们就自由地到《呼兰河传》中去寻找吧。

3、分享快乐。

课后回忆自己儿时的趣事,美美地写下来,读给同学听,一起分享你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