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P01检修作业规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823916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CP01检修作业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3CP01检修作业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3CP01检修作业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3CP01检修作业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3CP01检修作业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3CP01检修作业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3CP01检修作业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3CP01检修作业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3CP01检修作业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3CP01检修作业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3CP01检修作业规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3CP01检修作业规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3CP01检修作业规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3CP01检修作业规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3CP01检修作业规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3CP01检修作业规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3CP01检修作业规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3CP01检修作业规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3CP01检修作业规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3CP01检修作业规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CP01检修作业规程.docx

《3CP01检修作业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CP01检修作业规程.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3CP01检修作业规程.docx

3CP01检修作业规程

重油加氢装置

3-CP-01A/B酸性气压缩机检修作业规程

 

 

图示:

[]-作业[]-联检B-检修人员

()-确认[]C-车间工程师

〈〉-安全J-机动部专业工程师

生效

签字

日期

执笔:

王洪英

检修作业单位

年月日

参加编制:

装置(场)

年月日

机动部

年月日

副总工程师

年月日

公司主管领导

年月日

打字:

王洪英

版本

No.001

审核:

计算机编码:

 

状态卡

初始状态M0

压缩机组经置换合格,已具备安全检修条件。

施工作业票等各种票证办理完毕。

 

状态M1

检修前的准备工作

 

100检修人员应熟悉3-CP-01的图纸及相关资料,掌握水平对称平衡式二级往复式压缩的

检修方法。

110压缩机组检修所需的合格配件和材料运至施工现场。

120随机专用工具、量具、起重机具准备齐全。

状态M2

检修前的检查

组装

 

200检查机组与外部系统水、电、气、风、介质的吹扫、排凝、隔断情况,应安全可靠。

210检修前应办好作业票,并附有相应的停电票。

状态M3

压缩机组的拆卸

 

300拆卸前的对中检查

310拆卸气缸及相关件。

320拆卸活塞杆。

330拆卸十字头。

340拆卸进、排气阀。

350拆卸曲轴、连杆。

360拆卸主轴轴承。

370拆卸级间冷却器。

380拆卸润滑油系统。

390拆卸安全阀。

 

状态M4

压缩机组的回装

 

400机体检查。

410曲轴、连杆的检查回装。

420十字头、连杆的检查回装。

430填料函和刮油环的检查回装。

440气缸检查。

450活塞杆、活塞、导向环的检查回装。

460活塞杆与十字头的装配。

470气阀检查回装。

480联轴器的检查回装。

490润滑油、冷却水系统的检查回装。

状态M5

试车与验收

 

500试运转前的准备工作。

510油系统冲洗。

520机组试运转。

530验收。

 

动作

初始状态M0

断开压缩机组与外界系统的联系,并且压缩机组经置换合格,施工作业票办理完毕,现场具备安全检修条件。

 

B-[]-()确认具备检修条件。

C-[]-()确认具备检修条件。

 

初始状态M1

检修前的准备工作

 

100B-[]-()熟悉3-CP-01的图纸及相关资料,掌握水平对称平衡式二级往复式压缩的检修方法。

110B-[]-()检修3-CP-01所需的合格配件及材料运至施工现场。

C-[]-()检修3-CP-01所需的合格配件和材料运至施工现场。

120B-[]准备好检修专用工具、量具、起重机具。

初始状态M2

检修前的检查

 

200B-[]-()-〈〉检查压缩机组与外界系统水、电、气、风、介质的吹扫、排凝、隔断情况,应安全可靠。

C-[]-()-〈〉检查压缩机组与外界系统水、电、气、风、介质的吹扫、排凝、隔断情况,应安全可靠。

J-[]-()-〈〉检查压缩机组与外界系统水、电、气、风、介质的吹扫、排凝、隔断情况,应安全可靠。

210B-[]-()办好合格的作业票,并附有相应的停电票。

初始状态M3

压缩机组的拆卸

 

状态M3-0

拆卸前的对中检查

 

300B-[]-()拆掉联轴器罩。

301B-[]-()压缩机组拆卸前用三表法复查机组对中情况。

C-[]-()压缩机组拆卸前用三表法复查机组对中情况。

J-[]-()压缩机组拆卸前用三表法复查机组对中情况。

302B-[]-()复查数据做好纪录。

C-[]-()复查数据做好纪录。

J-[]-()复查数据做好纪录。

状态M3-1

拆卸气缸及相关件

 

310B-[]-()打开气缸盖、滑道及曲轴箱盖。

311B-[]-()拆开十字头与活塞杆连接的锁紧装置,取出活赛、密封填料,检查磨损情况。

C-[]-()拆开十字头与活塞杆连接的锁紧装置,取出活赛、密封填料,检查磨损情况。

J-[]-()拆开十字头与活塞杆连接的锁紧装置,取出活赛、密封填料,检查磨损情况。

312B-[]-()拆下检查活塞环、导向环的磨损情况。

C-[]-()拆下检查活塞环、导向环的磨损情况。

J-[]-()拆下检查活塞环、导向环的磨损情况。

状态M3-2

拆卸活塞杆

 

320B-[]-()拆下活塞杆,检查磨损与弯曲。

C-[]-()拆下活塞杆,检查磨损与弯曲。

J-[]-()拆下活塞杆,检查磨损与弯曲。

状态M3-3

拆卸十字头

 

330B-[]-()拆卸十字头销轴,连杆螺栓,取出十字头。

331B-[]-()检查十字头与销轴的磨损。

C-[]-()检查十字头与销轴的磨损。

J-[]-()检查十字头与销轴的磨损。

状态M3-4

拆卸进排气阀

 

340B-[]-()拆卸进排气阀。

341B-[]-()检查进排气阀阀片、弹簧、阀座的磨损。

C-[]-()检查进排气阀阀片、弹簧、阀座的磨损。

J-[]-()检查进排气阀阀片、弹簧、阀座的磨损。

状态M3-5

拆卸曲轴、连杆

 

350B-[]-()拆卸吊出曲轴及连杆。

351B-[]-()拆卸检查曲轴轴承及连杆。

C-[]-()拆卸检查曲轴轴承及连杆。

J-[]-()拆卸检查曲轴轴承及连杆。

状态M3-6

拆卸主轴轴承

 

360B-[]-()拆卸检查主轴轴承,测量顶间隙、测间隙并做好纪录。

C-[]-()拆卸检查主轴轴承,测量顶间隙、测间隙并做好纪录。

J-[]-()拆卸检查主轴轴承,测量顶间隙、测间隙并做好纪录。

361B-[]-()检查测量曲轴。

C-[]-()检查测量曲轴。

J-[]-()检查测量曲轴。

状态M3-7

拆卸级间冷却器

 

370B-[]-()拆卸检查级间冷却器。

C-[]-()拆卸检查级间冷却器。

J-[]-()拆卸检查级间冷却器。

状态M3-8

拆卸润滑油系统

 

380B-[]-()拆卸检查润滑油系统。

C-[]-()拆卸检查润滑油系统。

J-[]-()拆卸检查润滑油系统。

状态M3-9

拆卸安全阀

 

390B-[]-()检查调试安全阀。

C-[]-()检查调试安全阀。

J-[]-()检查调试安全阀。

状态M4

压缩机组的回装

 

状态M4-0

机体检查

 

 

400B-[]-()在机身轴承座及滑道的前、中、后位置测量机体的纵向、横向水平度,

均不应大于0.05mm/m。

C-[]-()在机身轴承座及滑道的前、中、后位置测量机体的纵向、横向水平度,均不应大于0.05mm/m。

J-[]-()在机身轴承座及滑道的前、中、后位置测量机体的纵向、横向水平度,均不应大于0.05mm/m。

状态M4-1

曲轴、连杆的检查回装

 

410B-[]-()用渗透法检查主轴径、曲轴径、有无裂纹、气孔等缺陷。

C-[]-()用渗透法检查主轴径、曲轴径、有无裂纹、气孔等缺陷。

J-[]-()用渗透法检查主轴径、曲轴径、有无裂纹、气孔等缺陷。

411B-[]-()检查曲轴的弯曲度,公差值为0.05mm/m。

C-[]-()检查曲轴的弯曲度,公差值为0.05mm/m。

J-[]-()检查曲轴的弯曲度,公差值为0.05mm/m。

412B-[]-()检查主轴镜径向跳动,公差值为0.05mm,最大不超过0.08mm。

C-[]-()检查主轴颈径向跳动,公差值为0.05mm,最大不超过0.08mm。

J-[]-()检查主轴颈径向跳动,公差值为0.05mm,最大不超过0.08mm。

413B-[]-()把曲柄置于0°、90°、180°、270°四个位置上,分别测量其曲拐臂间距离。

C-[]-()把曲柄置于0°、90°、180°、270°四个位置上,分别测量其曲拐臂间距离。

J-[]-()把曲柄置于0°、90°、180°、270°四个位置上,分别测量其曲拐臂间距离。

414B-[]-()检查轴承合金层与轴承衬套的结合情况,不应有脱壳现象,合金层表面不得有裂纹、气孔等缺陷。

C-[]-()检查轴承合金层与轴承衬套的结合情况,不应有脱壳现象,合金层表面

不得有裂纹、气孔等缺陷。

J-[]-()检查轴承合金层与轴承衬套的结合情况,不应有脱壳现象,合金层表面不得有裂纹、气孔等缺陷。

415B-[]-()用渗透法检查主轴承紧固螺栓、连接大小头螺栓,应无裂纹等缺陷。

C-[]-()用渗透法检查主轴承紧固螺栓、连接大小头螺栓,应无裂纹等缺陷。

J-[]-()用渗透法检查主轴承紧固螺栓、连接大小头螺栓,应无裂纹等缺陷。

416B-[]-()检测连杆螺栓的残余变形,伸长不得超过原值的1/1000,直径缩小不得超过原值的2/1000。

C-[]-()检测连杆螺栓的残余变形,伸长不得超过原值的1/1000,直径缩小不得超过原值的2/1000。

J-[]-()检测连杆螺栓的残余变形,伸长不得超过原值的1/1000,直径缩小不得超过原值的2/1000。

417B-[]-()着色检查轴瓦与轴颈的接触状况,每平方厘米有2-4个接触点,且接触面积达70%。

C-[]-()着色检查轴瓦与轴颈的接触状况,每平方厘米有2-4个接触点,且接触面积达70%。

J-[]-()着色检查轴瓦与轴颈的接触状况,每平方厘米有2-4个接触点,且接触面积达70%。

418B-[]-()主轴瓦接触角60°-90°,连杆大头瓦接触角度为60°-70°,轴承衬背应与机座、连杆瓦窝均匀贴合,接触面积为70-80%。

C-[]-()主轴瓦接触角60°-90°,连杆大头瓦接触角度为60°-70°,轴承衬背应与机座、连杆瓦窝均匀贴合,接触面积为70-80%。

J-[]-()主轴瓦接触角60°-90°,连杆大头瓦接触角度为60°-70°,轴承衬背应与机座、连杆瓦窝均匀贴合,接触面积为70-80%。

419B-[]-()仔细检查确认曲轴无锈蚀、裂纹,并用煤油清洗干净。

419AB-[]-()用压缩空气吹净油路,保持油路畅通。

419BB-[]-()用140N的力确认曲轴上平衡锤的锁紧装置必须紧固。

419CB-[]-()装好下瓦,水平吊装曲轴,平稳地放入轴承座中。

419DB-[]-()检查确认主轴颈对轴瓦的接触情况,要有90°-120°的弧面接触。

C-[]-()检查确认主轴颈对轴瓦的接触情况,要有90°-120°的弧面接触。

J-[]-()检查确认主轴颈对轴瓦的接触情况,要有90°-120°的弧面接触。

419EB-[]-()采用压铅法检测主轴瓦的间隙值。

C-[]-()采用压铅法检测主轴瓦的间隙值。

J-[]-()采用压铅法检测主轴瓦的间隙值。

419FB-[]-()把紧轴承盖,在主轴颈上检查曲轴的水平度,允许偏差不大于0.1mm/m。

C-[]-()把紧轴承盖,在主轴颈上检查曲轴的水平度,允许偏差不大于0.1mm/m。

J-[]-()把紧轴承盖,在主轴颈上检查曲轴的水平度,允许偏差不大于0.1mm/m。

419GB-[]-()测量连杆大头瓦径向、轴向间隙,应符合机器技术文件要求。

C-[]-()测量连杆大头瓦径向、轴向间隙,应符合机器技术文件要求。

J-[]-()测量连杆大头瓦径向、轴向间隙,应符合机器技术文件要求。

419HB-[]-()将曲轴箱清洗干净。

419IB-[]-()检查曲轴的安装水平度应小于0.1mm/m。

C-[]-()检查曲轴的安装水平度应小于0.1mm/m。

J-[]-()检查曲轴的安装水平度应小于0.1mm/m。

状态M4-2

十字头、连杆的检查回装

 

 

420B-[]-()用渗透法检查十字头上下滑板及连杆大头瓦合金的浇铸质量,不应有脱

壳和磨损现象。

C-[]-()用渗透法检查十字头上下滑板及连杆大头瓦合金的浇铸质量,不应有脱

壳和磨损现象。

J-[]-()用渗透法检查十字头上下滑板及连杆大头瓦合金的浇铸质量,不应有脱

壳和磨损现象。

421B-[]-()用着色法检查十字头上下滑板与中体滑道接触面应接触均匀,接触面积达50%以上。

C-[]-()用着色法检查十字头上下滑板与中体滑道接触面应接触均匀,接触面积

达50%以上。

J-[]-()用着色法检查十字头上下滑板与中体滑道接触面应接触均匀,接触面积达50%以上。

422B-[]-()用着色法检查大头轴瓦瓦背与轴承座孔的结合面应接触均匀,接触面积

达70%以上。

C-[]-()用着色法检查大头轴瓦瓦背与轴承座孔结合面应接触均匀,接触面积达70%以上。

J-[]-()用着色法检查大头轴瓦瓦背与轴承座孔结合面应接触均匀,接触面积达70%以上。

423B-[]-()认真清洗各润滑油孔,用压缩空气吹净,保持油路畅通。

424B-[]-()用塞尺检查十字头销与连杆小头瓦的间隙。

允许数值见附表。

425B-[]-()用压铅法检查连杆大头瓦与曲轴销间隙。

允许数值见附表。

状态M4-3

填料函和刮油环的检查回装

 

430B-[]-()检查研磨每组填料盒,密封圆端面和内圆表面,应光洁无划痕,表面粗糙度不得大于0.002。

C-[]-()检查研磨每组填料盒,密封圆端面和内圆表面,应光洁无划痕,表面粗糙度不得大于0.002。

J-[]-()检查研磨每组填料盒,密封圆端面和内圆表面,应光洁无划痕,表面粗

糙度不得大于0.002。

431B-[]-()测量每组密封圈的径向厚度,检查其磨损程度,若超过使用极限,必须更换。

C-[]-()测量每组密封圈的径向厚度,检查其磨损程度,若超过使用极限,必须更换。

J-[]-()测量每组密封圈的径向厚度,检查其磨损程度,若超过使用极限,必须更换。

432B-[]-()测量每组密封圈与填料盒的端面间隙,每组密封圈的周向接口缝隙,应符合机器技术文件规定。

C-[]-()测量每组密封圈与填料盒的端面间隙,每组密封圈的周向接口缝隙,应符合机器技术文件规定。

J-[]-()测量每组密封圈与填料盒的端面间隙,每组密封圈的周向接口缝隙,应符合机器技术文件规定。

433B-[]-()检查密封圈与活塞杆的接触面积,需达70%以上,接触点每平方厘米不少与4-5点。

C-[]-()检查密封圈与活塞杆的接触面积,需达70%以上,接触点每平方厘米不少与4-5点。

J-[]-()检查密封圈与活塞杆的接触面积,需达70%以上,接触点每平方厘米不少与4-5点。

434B-[]-()检查刮油环与活赛杆的接触面,不允许有沟痕,接触线应均匀分布,且不大于圆周长的70%。

C-[]-()检查刮油环与活赛杆的接触面,不允许有沟痕,接触线应均匀分布,且不大于圆周长的70%。

J-[]-()检查刮油环与活赛杆的接触面,不允许有沟痕,接触线应均匀分布,且不大于圆周长的70%。

435B-[]-()按顺序装配各个部件,在拧紧填料箱压盖螺栓时,必须对称均匀的拧紧。

C-[]-()按顺序装配各个部件,在拧紧填料箱压盖螺栓时,必须对称均匀的拧紧。

J-[]-()按顺序装配各个部件,在拧紧填料箱压盖螺栓时,必须对称均匀的拧紧。

436B-[]-()组装完后应检查各通道是否畅通。

437B-[]-()组装后对水腔进行水压试验。

438B-[]-()刮油环安装时,必须注意楞边向十字头侧。

状态M4-4

气缸检查

 

 

440B-[]-()对各级气缸水套进行水压试验。

441B-[]-()外观检查气缸镜面有无擦伤、拉毛、裂纹。

C-[]-()外观检查气缸镜面有无擦伤、拉毛、裂纹。

J-[]-()外观检查气缸镜面有无擦伤、拉毛、裂纹。

442B-[]-()检查缸套内表面,如有拉伤超过圆周1/4,并有严重沟槽、台阶时应更换。

C-[]-()检查缸套内表面,如有拉伤超过圆周1/4,并有严重沟槽、台阶时应更换。

J-[]-()检查缸套内表面,如有拉伤超过圆周1/4,并有严重沟槽、台阶时应更换。

443B-[]-()测量气缸内径尺寸,检查气缸圆柱度。

C-[]-()测量气缸内径尺寸,检查气缸圆柱度。

J-[]-()测量气缸内径尺寸,检查气缸圆柱度。

状态M4-5

活塞杆、活塞、导向环的检查回装

 

 

450B-[]-()将活塞杆、活塞、活塞环、导向环等清洗干净。

451B-[]-()外观检查活塞杆表面及其螺纹部分有无裂纹、拉上、变形等缺陷。

C-[]-()外观检查活塞杆表面及其螺纹部分有无裂纹、拉上、变形等缺陷。

J-[]-()外观检查活塞杆表面及其螺纹部分有无裂纹、拉上、变形等缺陷。

452B-[]-()如有必要需进行探伤检查。

C-[]-()如有必要需进行探伤检查。

J-[]-()如有必要需进行探伤检查。

453B-[]-()测量活塞杆的圆柱度、直线度,外观检查活塞表面油无毛刺、擦伤、变形、活塞环涨圈有无断裂缺口。

C-[]-()测量活塞杆的圆柱度、直线度,外观检查活塞表面油无毛刺、擦伤、变形、活塞环涨圈有无断裂缺口。

J-[]-()测量活塞杆的圆柱度,外观检查活塞表面油无毛刺、擦伤、变形、活塞环涨圈有无断裂缺口。

454B-[]-()检查导向环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455B-[]-()把润滑油加热到100℃,把导向环、活塞环放在容器中,加热30分钟。

456B-[]把通过加热的导向环迅速装配,用压力机将导向环镶入,注意观察三分割的垫板徐徐扩展,在压力机加压进行镶入的过程中,当听到“叭叽”一声时,立即停止压力,两侧的导向环镶入后,把石棉布缠绕在导向环的周围,在放入150℃度的润滑油中加热30分钟,然后自然冷却到常温,把隔环套入活塞杆放入导销,然后插入活塞,保证各部件无间隙后,拧紧螺母进行止转。

457B-[]-()检查确认活塞杆、活塞组装后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

C-[]-()检查确认活塞杆、活塞组装后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

J-[]-()检查确认活塞杆、活塞组装后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

458B-[]将活塞杆组件清理干净,在活塞杆端部的螺纹部位套上保护套,吊起活塞杆组件,小心的通过填料密封环,将活塞大部分推入气缸,测量确认活塞环、导向环的径向厚度。

测量确认好的活塞环、导向环装在活塞上。

459B-[]-()检查活塞环外径与气缸的接触线不得小于周长的60%,其间隙见附表。

C-[]-()检查活塞环外径与气缸的接触线不得小于周长的60%,其间隙见附表。

J-[]-()检查活塞环外径与气缸的接触线不得小于周长的60%,其间隙见附表。

459AB-[]-()测量活塞环的开口间隙及在槽内的侧间隙见附表。

C-[]-()测量活塞环的开口间隙及在槽内的侧间隙见附表。

J-[]-()测量活塞环的开口间隙及在槽内的侧间隙见附表。

459BB-[]-()各级各个活塞环在槽内对口位置应彼此相错1200。

459CB-[]-()检查测量活塞环、张力环、导向环开口间隙见附表。

C-[]-()检查测量活塞环、张力环、导向环开口间隙见附表。

J-[]-()检查测量活塞环、张力环、导向环开口间隙见附表。

459DB-[]检查全部活塞环、张力环导向环安装完成后,在槽内运转应灵活,同组各活塞环开口位置应相互错开,并应避开气缸阀空腔的位置,活塞环装完后,将活塞杆推入气缸内。

状态M4-6

活塞杆与十字头的装配

 

 

460B-[]将紧固法兰、紧固螺栓、填充塞子、填充环、隔板清洗干净,将清洗后的紧固法兰、紧固螺栓、填充塞子、填充环、隔板安装在活塞杆上,把调整衬垫插入紧固法兰与紧固螺母之间并贴紧后,用四条螺栓均匀紧固,直至能够插入正规的调整衬垫为止,拆下调整衬垫,插入正规衬垫,把四条螺栓拆下,把紧固螺栓,通过调整板用螺栓装配到十字头上,检查确认活塞杆连接完成后,用压铅法测量气缸与活塞的前后止点间隙,具体尺寸见附表。

状态M3-7

气阀检查回装

 

 

470B-[]-()检查一、二、三级气缸的进、出口阀座结合面,不合格需修复。

C-[]-()检查一、二、三级气缸的进、出口阀座结合面,不合格需修复。

J-[]-()检查一、二、三级气缸的进、出口阀座结合面,不合格需修复。

471B-[]-()检查全部阀片有无变形、裂纹、划痕等缺陷。

C-[]-()检查全部阀片有无变形、裂纹、划痕等缺陷。

J-[]-()检查全部阀片有无变形、裂纹、划痕等缺陷。

472B-[]-()检查阀座密封面有无腐蚀、麻点、划痕,与阀片接触线应连续封闭。

C-[]-()检查阀座密封面有无腐蚀、麻点、划痕,与阀片接触线应连续封闭。

J-[]-()检查阀座密封面有无腐蚀、麻点、划痕,与阀片接触线应连续封闭。

473B-[]-()检查阀片弹簧的弹力,在同一阀片上各弹簧直径及自由高度应均匀一致。

C-[]-()检查阀片弹簧的弹力,在同一阀片上各弹簧直径及自由高度应均匀一致。

J-[]-()检查阀片弹簧的弹力,在同一阀片上各弹簧直径及自由高度应均匀一致。

474B-[]-()检查气阀连接螺栓、螺母有无松动、变形、裂纹。

C-[]-()检查气阀连接螺栓、螺母有无松动、变形、裂纹。

J-[]-()检查气阀连接螺栓、螺母有无松动、变形、裂纹。

475B-[]-()气阀清洗组装,测量阀片的升程高度进行煤油试漏,在5min内不得渗漏。

C-[]-()气阀清洗组装,测量阀片的升程高度进行煤油试漏,在5min内不得渗漏。

J-[]-()气阀清洗组装,测量阀片的升程高度进行煤油试漏,在5min内不得渗漏。

476B-[]-()将阀座清洗干净,放上阀垫,将试压合格的气阀平稳的安放在阀座上,检查确认气阀安装到位后,将气阀压套装入,检查确认气阀压套安装到位后,将阀盖装上。

状态M4-8

连轴器的检查回装

 

480B-[]-()检测油封径向间隙,应符合机器技术文件的规定。

C-[]-()检测油封径向间隙,应符合机器技术文件的规定。

J-[]-()检测油封径向间隙,应符合机器技术文件的规定。

481B-[]检查曲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