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8243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Word格式.docx

传记的阅读要:

1.理清作品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2.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3.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4.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

5.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探究)

二、传记阅读主要题型

1.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主人公?

2.主人公具有什么思想、精神、品质或特征?

3.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4.怎样评价主人公?

5.文章在材料的选择与运用上有何特点?

6.文章写作上有何技巧?

表达上有何特色?

效果如何?

……

三、解题思路与规律指津

1.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与小说阅读相似)

⑴简要分析人物主要的性格特征。

⑵揭示人物的典型意义。

2.塑造形象的常用方法(写作技巧):

⑴描写方法:

正面描写(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细节),侧面描写(环境、场面……)

⑵表达技巧:

对比、衬托、首尾呼用、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衬、引用

⑶选材组材:

材料典型、构思巧妙、矛盾冲突激烈、以小见大……

(一)如何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与小说同)

通过阅读梳理出主要事件。

从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来把握其形象。

如果是评传,要区分传记中的叙与评,把握事件与观点的关系。

同时又要注意细节描写。

注意从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传主形象。

“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是理解传记的经纬。

首先要关注时代、社会、家庭背景下的传主。

要理解传主其人其事,就要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家庭生活背景等众多因素。

其次,要理解关系网中的传主。

传主的人际交往是影响他也是组成他人生经历的重要方面,通过传主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传主是阅读传记的一条通道。

这类题目通常是简答题,要注意筛选出文章的主要信息归纳出观点,并举出文中的具体例子加以分析论证。

(二)如何分析传记的语言特色、文本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

首先明确传记类别,了解不同类别传记具有的不同特点。

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文本加以辨别分析。

如,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自然亲切或幽默调侃,通常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

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

了解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结合文本加以判断分析。

传记采用的表现手法与一般记叙文相似,有首尾照应、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

此外,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三)解题思路与规律指津

⑴答题原则:

言之成理,持之有据

①观点鲜明。

“观点”常可从题干中得到,“论据”要注意在文本寻找。

②辩证说理——分要点依次罗列分析。

  外因因素,主客观因素,把个人放在时代中,把伟大放在平凡中,说理婉转留有余地。

  把从文本中找来的论据稍作变通或有所取舍,为我所用,就能体现辩证思考的意识。

⑵如何探究、评价人物——运用辩证分析的方法

①主观思想——客观成就

②先天禀赋——后天历练

③个人——时代(集体、国家)

④平凡人生(不拔高)——伟大人格(不溢美)

(3)不可不记的话

 1.引用材料的作用:

增加真实性与可信度,有利于突出人物及主题。

 2.细节描写的作用:

更客观真实地塑造人物,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使形象更鲜明饱满(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突出文章主旨。

 3.传记中评论部分的作用:

对主题表达起画龙点睛作用。

评论性文字既是对事实的阐释,也是作者自我态度的呈现。

公允的评价对形象刻画或主题表达往往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刚满12岁,我就步入了“考试”这块冷漠的领地。

主考官们最心爱的科目,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我最不喜欢的。

我喜爱历史、诗歌和写作,而主考官们却偏爱拉丁文和数学,而且他们的意愿总是占上风。

不仅如此,我乐意别人问我所知道的东西,可他们却总是问我不知道的。

我本来愿意显露一下自己的学识,而他们则千方百计地揭露我的无知。

这样一来,只能出现一种结果:

场场考试,场场失败。

我进入哈罗公学的入学考试是极其严格的。

校长威尔登博士对我的拉丁文作文宽宏大量,证明他独具慧眼,能判断我全面的能力。

非常难得,因为拉丁文试卷上的问题我一个也答不上来。

我在试卷上首先写上自己的名字,再写上试题的编号“1”,经过再三考虑,又在“1”的外面加上一个括号,因而成了〔1〕。

但这以后,我就什么也不会了。

我干瞪眼没办法,在这种惨境中整整熬了两个小时,最后仁慈的监考老师总算收去了我的考卷。

正是从这些表明我的学识水平的蛛丝马迹中,威尔登博士断定我有资格进哈罗公学上学。

这说明,他能通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

他是一个不以卷面分数取人的人,直到现在我还非常尊敬他。

结果,我当即被编到低年级最差的一个班里。

实际上,我的名字居全校倒数第三。

而最令人遗憾的是,最后两位同学没上几天学,就由于疾病或其他原因而相继退学了。

(节选自温斯顿·

丘吉尔《我的早年生活》)

1、举例分析这段传记的语言特色。

答:

这段自传的语言诙谐幽默,充满轻松的调侃和自嘲。

例如“我乐意别人问我所知道的东西,可他们却总是问我不知道的。

”作者通过对照,显得滑稽可笑。

又如“正是从这些表明我的学识水平的蛛丝马迹中,威尔登博士断定我有资格进哈罗公学上学。

”作者大词小用、庄词谐用,十分幽默。

再如“实际上,我的名字居全校倒数第三。

”作者用委婉的方式写出他倒数第一的事实,让人忍俊不禁。

2、结合选段的叙述,试分析丘吉尔将会如何评价他早年所受到的教育,他的心态怎样?

丘吉尔轻松调侃的叙述,在好笑之余又引人深思,从中可以体会出丘吉尔对那种教育方式的否定。

一个拉丁文和数学很差的学生并不就是“差生”,只是他的兴趣可能在历史、诗歌和写作方面。

如威尔登校长那样宽容地对待他们,他们将来也会有成就。

丘吉尔对待过去的心态是坦然乐观的,这从文章的语言特色中能体会出来。

重点文体之访谈

一、访谈常识

1.访谈对象:

具有话语权(见解正确、独到、深刻)的杰出人物、明星人物或其他公众人物。

2.访谈容:

时政热点、焦点或其它公众关注的问题。

3.访谈目的:

展示人物重大成就、独到见解、成长经历、品德修养等。

4.访谈提问的形式:

访谈是以问答的方式展开的,成功的访谈往往与记者巧妙得宜的提问方式有关。

①紧扣重大成就,不蔓不枝,由果溯因,逐层展开;

②追问成长经历,设疑引导,适时应和,环环相扣;

③探求心世界,由浅到深,步步设问,层层深入。

④紧扣焦点热点,抓住要害,由主到次,呈倒金字塔推进。

二、访谈的阅读及考查要求

1.阅读方法:

  将提问者和访谈对象的文字分开读。

先读提问者的问题,把握有哪些主要问题;

再阅读访谈对象的文字,大致把握其阐述分析。

2.考查容

 ⑴把握主题;

⑵理清线索;

⑶归纳主要容;

⑷分析访谈技巧;

⑸评价访谈效果。

三、访谈的表现手法

1.文体特征:

具有互动性的连环问答。

2.表现手法:

主要是提问的艺术技巧。

常用的提问方法:

①趣问:

诙谐有趣、形象生动,可以消除陌生感,拉近双方的距离。

②直问:

不转弯抹角,直截了当提出问题。

③旁问:

有意岔开,先谈别的事情,以营造轻松的气氛。

④推问:

运用逻辑推理,提出问题。

3.常用的调控方法:

  访谈中要及时根据对象回答中出现的新情况进行调控,使访谈顺利、深入地进行下去。

常用的调控方法有:

①追问:

就对方述中的疑点或没有充分说明的地方进行追问,使访谈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推进。

②延伸:

就对方没有涉及的领域进行引导,以拓宽领域,避免片面性。

③对比:

就对方在某一问题上前后不同或与众不同的回答进行对比提问,也可以引入其他人对同一问题的观点进行对比提问。

四、解题思路与规律指津

1.筛选整合访谈信息要注意的问题

⑴筛选时切不可忽视记者提问中包含的信息。

⑵整合时要包括“问”和“答”两方面的信息。

2.鉴赏提问艺术要注意的问题

⑴提问是否围绕中心有步骤地展开。

⑵提问容是否明确,指向清晰。

⑶提问方式是否能根据不同情境灵活变通。

⑷提问语气语调语言是否得宜。

⑸提问者是否善于适时简单点评对方的话,或适当发表自己的理解,以引出对方进一步的阐述。

3.鉴赏评论文本的某种特色要注意的问题

  文本特色主要体现在文本的思想情感、文本风格、语言特色、设问技巧等方面。

分析鉴赏分三步走:

⑴指出有什么特色;

⑵联系文本容简要分析,深入思考为什么要营造这一特色。

⑶指出这种特色的好处、效果或不足。

针对不足进行深入思考时可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4.探究评价访谈容要考虑的问题:

⑴基本思维:

辩证分析

⑵具体角度:

灵活综合

①主观因素—客观因素 ②个人因素—社会因素

③积极因素—消极因素 ④主要矛盾—次要矛盾

⑤个别利益—公众利益 ⑥眼前利益—长远利益

⑦传统文化—现代观念 ⑧继承传统—扬弃革新

⑨人文思想—科学精神 ⑩零和思维—双赢战略

⑾竞争时代—合作意识 ……

高考典型例题分析:

访钢琴演奏家傅聪

 

傅聪,钢琴演奏家,生于1934年,著名翻译家傅雷之子。

1955年获得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的第三名和“玛祖卡”演奏最优奖。

他以“钢琴诗人”的称号闻名于世。

你很小就开始学习钢琴了吗?

我的父亲钟情于法国文学,还把巴尔扎克等人的作品翻译介绍到中国来,他是罗曼·

罗兰和其他许多法国艺术家的密友。

在我只有5岁的时候,他就影响乃至强迫我学习钢琴。

不过,到我17岁去波兰学习钢琴的时候,我已经真正爱上弹奏钢琴了。

你最喜爱的作曲家是谁?

喔,太多了。

像肖邦、贝多芬、舒伯特、瓦格纳……他们的每一部作品都是流传后世的杰作。

我们永远不能用“完美”来形容音乐上的造诣,每种探索都是阶段性的,每个新的时期对杰作都有新的定义。

我觉得,肖邦呢,就好像是我的命运,我的天生的气质,就好像肖邦就是我。

我弹他的音乐,我就觉得好像我自己很自然地在说我自己的话。

莫扎特是什么呢?

那是我的理想,就是我的理想世界在说话,他是我追求的理想。

舒伯特像渊明,舒伯特的境界里头有一些我觉得就像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文人传统上特有的那种对人生的感慨。

我听说现在数量惊人的中国家庭送孩子去学钢琴,你怎么看这件事?

假如他们觉得这是一个成名成家的捷径,那他们是不可能做到的!

假如他所追求的就是这些的话,他所得到的价值就不是我认为的音乐艺术里面的价值,而是世俗观念里面的价值,那是一种很危险的价值。

假如不具备对音乐那种“没有它就不能活”的爱,那还是不要学音乐,学电子、学医、学法律成功的机会都要大得多!

学艺术一定要出于对精神境界的追求,有“大爱之心”,然后愿意一辈子不计成败地献身。

假如有这样一个出发点,即使孩子不能够成为一个专业的音乐家,可是他有了一个精神世界让他可以在那儿神游,这也是一种很大的幸福!

你认为追求音乐更高境界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我在各国讲学时经常举个例子,那就是黄宾虹说的“师今人,师古人,师造化”。

他拿庄生化蝶做一个比喻,说“师今人”就好像是做“虫”的那个阶段,“师古人”就是变成“蛹”那个阶段,“师造化”就是“飞了”,也就是“化”了……伟大的作曲家写的作品完成后还会不断地发展,它会越来越伟大越深刻越无穷越无尽,所以“造化”跟自然一样生生不息,不断复活、再生、演变。

真正的“造化”是在作品本身。

对一个艺术家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天分?

勤奋?

一颗敏感而善良的心?

还是思想?

可能这些都需要……但是现在我觉得,也许最重要的是勇气,能够坚持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永远表里如一:

这在音乐上也很难做到。

你经常提到“赤子之心”这四个字,这是不是你做人、弹琴的原则?

是呀,如果你的琴声很纯洁地发自心,就会天然有一种感染力。

我父亲经常说,真诚第一。

感人的音乐一定是真诚的,有的人可以弹得很华丽很漂亮,你也会欣赏,但被感动是另外一件事。

科尔托就是这样,他有很多毛病,但是他真实感人。

什么是你说的好的音乐?

对音乐涵有真正的理解,而且真正有个性,有创造性。

这种创造性并不是随心所欲,而是有道理的,是真正懂了音乐之后的创造?

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辈子的学问。

(节选自[法国]多米尼克·

夏代尔《音乐与人生》)

19.统观这篇访谈,采访者所提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哪几个方面?

本题考查考生掌握访谈文本的特征以及整合信息的能力。

1.你很小就开始学习钢琴了吗?

2.你最喜爱的作曲家是谁?

——被访者的基本情况

3.我听说现在数量惊人的中国家庭送孩子去学钢琴,你怎么看这件事?

4.你认为追求音乐更高境界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怎样成为一个艺术家

5.对一个艺术家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天分?

勤奋?

一颗敏感而善良的心?

还是思想?

6.你经常提到“赤子之心”这四个字,这是不是你做人、弹琴的原则?

7.什么是你说的好的音乐?

——对音乐的认识和追求

20、傅雷曾对傅聪说:

“做人,才做艺术家。

”从全文看,傅聪认为艺术家应该怎样做人?

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和评价被访者的主要观点的能力。

思路:

傅雷的话讲到“做人”与“做艺术家”之间是必要条件关系。

原文中哪些地方讲到这些意思呢?

 第一步“划定区域”:

明确③⑤⑥三问是回答这个问题的。

第二步“摘录词句”:

找出所有谈到“做人”与“艺术家”的词句。

第三步“整理答案”:

相同意思的合并,零散的意思归拢,具体的表现提升。

⑴针对访问者提出的“怎样看待中国许多家庭送孩子去学钢琴的事”,傅聪认为,“假如不具备对音乐……的爱,那还是不要学音乐,……学艺术一定要出于对精神境界的追求,有“大爱之心”,然后愿意一辈子不计成败地献身。

”(3分)

⑵针对访问者提出“对一个艺术家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傅聪认为“也许最重要的是勇气,能够坚持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永远表里如一。

”(1分)

⑶针对访问者提出“你经常提到“赤子之心”这四个字,这是不是你做人、弹琴的原则?

”傅聪认为“真诚第一。

感人的音乐一定是真诚的”(1分)

根据傅聪的观点,演奏家如何才能使伟大作曲家的作品“不断地发展”,“不断复活再生、演变”?

此题考查考生从不同层面深入挖掘作品意蕴的能力,要求考生探究文本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

解题指津:

解答这类题要注意全面思考问题,既要考虑到傅聪对演奏家的观点,又要想到对作品的理解,进而想到二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⑴演奏家要经历“师今人,师古人,师造化”的过程才能使伟大作曲家的作品“不断发展”“不断复活、再生、演变”。

⑵要深入理解作品的涵,了解作曲家的生活经历,领悟作曲家的精神世界。

⑶演奏家要把个体经验和追求融入作品,使作品具有个性和创造性。

不断地对作品进行演绎、阐释和再创造.

新闻体裁之新闻常识

知识清单——新闻常识

1.新闻的定义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狭义的新闻即指消息。

新闻以记叙为主,适当穿插描写、抒情、议论等。

2.新闻的基本特征

⑴真实性

⑵时效性

⑶客观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时效性体现新闻的价值。

时效性求快,但对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探寻事实的真相需要时间。

求快应该建立在真实基础上。

3.新闻的要素

五要素(五W):

何事(What)?

何人(Who)?

何时(When)?

何地(Where)?

何故(Why)?

4.新闻的结构

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和背景组成。

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导语,一般指“电头”(交代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和时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

5.新闻的两种主要写法结构

⑴倒金字塔式结构。

把最重要的材料放在篇首,最不重要的材料放在篇末,从导语至结尾按重要性程度递减的顺序来组织安排新闻材料。

好处:

能迅速地把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开门见山地告诉读者,使读者一目了然,迅速掌握全篇的精华,满足读者尽快获取最新消息之需求。

常用于写非事件性新闻,不太适合写故事性强的新闻。

⑵金字塔式结构。

按时间顺序安排事实,先发生的放在前面,后发生的放在后面。

叙事条理清晰,现场感强。

适合写故事性强、以情节取胜的新闻,尤适合写现场目击记。

缺点:

开头平淡,难以一下子吸引受众;

新闻的精华也可能淹没在长篇的叙述之中。

新闻体裁之通讯

一、文体常识

1.通讯的含义

 通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以叙述描写为主),具体生动地报道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新闻体裁。

2.通讯的类型

 ①人物通讯②事件通讯③工作通讯④风貌通讯

3.通讯的文体特征

⑴新闻性

⑵典型性

 通讯的典型即生活原型(不容许虚构),文学作品的典型是在生活原型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有虚构)。

⑶形象性

 “四有”:

有栩栩如生的人物活动、有生动的场面描写、有感人的情节和细节、有富于文采的语言。

二、主要类型及写作特点

1.人物通讯

以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人物作为报道主体的通讯。

⑴运用细节表现人物的独特个性。

⑵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及其心世界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⑶通过人物自然形态的语言表现人物的语言特征。

2.事件通讯

以典型的新闻事件作为报道主体的通讯。

⑴通过典型事件体现时代的新气象、新变化。

⑵清晰的叙述主线。

⑶灵活穿插背景材料。

⑷通过典型细节和关键性场面,揭示事件的本质意义。

⑸善于寓情于事、寓理于事。

重点文体之三科普文章

一、知识清单——科普文常识

1.定义:

通过通俗易懂的方法和深入浅出的语言,传播和普及科学知识和技术技能的文章。

2.分类:

科普说明文、科技小品、科技常识等。

3.文体特征:

科学性、知识性、通俗性。

(文学性)

写作目的:

采用各种通俗易懂的方法和深入浅出的语言,传播和普及科学知识和技术技能,提高大众的科学素质。

4.阅读方法

⑴当作科技说明文来阅读(容具有科学性)

⑵作为散文式的文学作品来阅读(文笔具有生动性)

绝妙的错误[美]易斯·

托马斯

2008年卷

大自然迄今取得的唯一最伟大的成就,当然要数DNA分子的发明。

我们从一开始就有了它。

它装在第一个细胞之中,那个细胞带着膜和其它东西,在大约30亿年前这个行星渐渐冷却时出现在某个地方的浓汤似的水中。

今天贯穿地球上所有细胞的DNA,只不过是那第一个DNA扩展和惨淡经营的结果。

从某种本质意义上说,我们不能声称自己取得了什么进步,因为生长和繁衍的技术基本没有变。

可是,我们在其它方面却取得了进步。

尽管今天再来谈论进化方面的进步已经不时髦了,因为如果你用那个词去指称任何类似改进的东西,会隐含某种让科学无能为力的价值判断,可我还是想不出一个更好的术语来描述已经发生的事情。

毕竟,从一个仅仅拥有一种原始微生物细胞的生命系统中一路走来,从沼地藻丛的无色生涯中脱颖而出,演进到今天我们周围所见的一切——巴黎城,依阿华州,剑桥大学……我后院里的马栗树,还有脊椎动物大脑皮层模块中那一排排的神经原——从那一个古老的分子至今,我们真的已经走得很远了。

我们绝不可能通过人类智慧做到这一点。

即使有分子生物学家从一开始就乘卫星飞来,带着实验室等等一切,从另外某个大阳系来到这里,也是白搭。

没错!

我们进化出了科学家,因此知道了许多关于DNA的事,但假如我们这种心智遇到挑战,要我们从零开始,设计一个类似的会繁殖的分子,我们是绝不会成功的。

我们会犯一个致命的错误:

我们设计的分子会过于完美。

假以时日,我们终于会想出怎样做这事,核苷酸啦,酶啦等等一切,做成完美无瑕的一模一样的复本,可我们怎么想也不会想到,那玩意儿还必须能出差错。

能够稍微有些失误,乃是DNA的真正奇迹。

没有这个特有的品性,我们将至今还只是厌气菌,也绝不会有音乐。

一个个地加以单独观察,把我们一路带过来的

每一个突变,都是某种随机的全然自发的意外。

然而,突变的发生又绝不是意外,因为DNA分子从一开始就命中注定要犯些小小的错误。

假如由我们来干这事,我们会寻求某种途径去改正这些错误,那样,进化就会半路停止了。

试想,一些科学家正在专注地从事于繁殖文本完全正确的、像细菌一样的无核原生细胞,而有核细胞却突然出现,那时,他们会怎样地惊慌失措。

我们讲,犯错误的是人,可我们并不怎么喜欢这个想法。

而让我们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犯错误也是所有生物的本性,那就更难了。

我们更喜欢立场坚定,确保不变。

可事情还是这样的:

我们来到这儿,就是由于纯粹的机遇,也可以说是由于错误。

在进化路上的某处,核苷酸旁移,让进了新成员;

也可能还有病毒迁移进来,随身带来一些小小的异己的基因组;

还有来自太阳或外层空间的辐射在分子中引起了小小的裂缝,于是就孕育出人类。

不管怎样,只要DNA分子有这种根本的不稳定性,事情的结果大概只能如此。

说到底,假如你有个机制,按其设计是用来不断改变生活方式的;

假如所有新的形式都必须像它们先前那样互相适配,结成一体;

假如每一个即兴生成的、能对个体进行修饰润色的新基因,很有可能为这一物种所选择;

假如你也有足够的时间,那么,这个系统注定要迟早发育出大脑,还有知觉。

生物学实在需要有一个比“错误”更好的词来指称这种进化的推动力。

或者,“错误”一词也毕竟用得。

只要你记住,它来自一个古老的词根,那词根意为四处游荡,寻寻觅觅。

(选自《水母与蜗牛——一个生物学观察者的手记(续)》,有删改)

20.科普文的语言除准确严谨外,还具有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语言特色。

请在文中加点词任选两个,结合文章简要分析这些不同的语言特色。

答题思路(从词语分析语言特色):

 ⑴解词⑵分析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