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龙文教育初三第一次中考重点物理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825023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83.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龙文教育初三第一次中考重点物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北京龙文教育初三第一次中考重点物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北京龙文教育初三第一次中考重点物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北京龙文教育初三第一次中考重点物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北京龙文教育初三第一次中考重点物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北京龙文教育初三第一次中考重点物理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北京龙文教育初三第一次中考重点物理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北京龙文教育初三第一次中考重点物理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北京龙文教育初三第一次中考重点物理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北京龙文教育初三第一次中考重点物理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北京龙文教育初三第一次中考重点物理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北京龙文教育初三第一次中考重点物理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北京龙文教育初三第一次中考重点物理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北京龙文教育初三第一次中考重点物理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北京龙文教育初三第一次中考重点物理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北京龙文教育初三第一次中考重点物理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北京龙文教育初三第一次中考重点物理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北京龙文教育初三第一次中考重点物理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北京龙文教育初三第一次中考重点物理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北京龙文教育初三第一次中考重点物理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龙文教育初三第一次中考重点物理试题.docx

《北京龙文教育初三第一次中考重点物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龙文教育初三第一次中考重点物理试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龙文教育初三第一次中考重点物理试题.docx

北京龙文教育初三第一次中考重点物理试题

北京龙文教育2019年初三第一次中考重点物理试题

物理一模试题

学校姓名考号

1、本试卷共8页,共2道大题,36道小题,总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试卷、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和考号。

3、试卷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8分,每题2分〕

1、在国际单位制中,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是

A、焦耳〔J〕B、伏特〔V〕C、欧姆〔〕D、瓦特(W)

2、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子

B、通常情况下,塑料、玻璃、汽油都是绝缘体

C、绝缘体内缺少自由电荷,所以不容易导电

D、好的导体和绝缘体都是重要的电工材料

3、图1所示为自然界中常见的一些现象,以下选项是关于这些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A、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

B、玻璃窗上的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花草上的小露珠是花草叶子上分泌出来的

D、树挂是水蒸气升华形成的

4、如图2甲,一只小狗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看到的全身像是乙图中的

5、图3所示的各种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是〔〕

图3

6、在图4人们日常使用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图4

7、下面是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物品的质量和长度的估计,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学生使用的课桌高度约为150cm

B、篮球的直径约为30cm

C、一支普通铅笔的质量约为500g

D、一块水果糖的质量约为0.3kg

8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使用滑轮组时,增加承受拉力的绳的段数,是为了提高机械效率

B、自行车的转动部分都装有轴承,是为了减小摩擦

C、骑自行车上坡前紧蹬几下,是为了增大惯性

D、拖拉机安装履带是为了增加对地面的压力

9、用结实的绳子把沙袋吊在支架上。

沙袋受到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A、沙袋B、地球C、绳子D、支架

10、图5所示的电路中,开关闭合后,三盏灯属于并联的是

A、图甲B、图乙C、图丙D、图丁

11、如图6所示,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

12、根据表格数据可推知所用凸透镜的焦距f满足

次序

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

像的性质

1

26cm

倒立缩小的实像

2

20cm

倒立放大的实像

3

6cm

正立放大的虚像

A、6cm

13、如图7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电压表示数为U,电流表示数为I;调整电源两端的电压,使电压表示数降低

U,同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流表的示数为

I,那么由此可知调整电路后

A、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

B、电路消耗的总电功率变大

C、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变为原来的

D、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变小

图8

14、如图8所示:

木块浸没在水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1N,剪断细线,待木块静止后,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再在剩余的木块上加0.5N向下的压力,木块有20cm3的体积露出水面,那么木块的密度为〔〕。

A、0.6×103kg/m3;B、0.7×103kg/m3;

C、0.8×103kg/m3;D、0.9×103kg/m3;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各小题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

本大题共12分,每题3分。

每题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5、小明根据下表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c/[J﹒〔kg﹒℃〕-1]

水4.2×103

冰2.1×103

酒精2.4×103

砂石0.92×103

煤油2.1×103

铝0.88×103

水银0.14×103

铜0.39×103

A、同一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不变

B、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热量后,煤油温度变化大

C、液体的比热容一定都比固体大

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16、掉在水平地面上的弹性小球会被弹起,而且弹跳的高度会越来越低。

图9所示是小球弹跳的频闪照片,MN为等高线,小球在3、5位置的高度一样。

下面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小球在位置4时的势能最大

B、小球3和5比较,它们的机械能相同

C、小球从位置1到位置2的过程中,势能主要转化为动能

D、小球3和5比较,在位置5时动能较小,机械能也较小

17、一架飞机飞行时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平方成正比,即f=kv2(式中k为量)。

某时刻飞机的总质量为m,在空中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

A、飞机机翼设计成上部凸起的流线型以获得升力

B、机翼上表面气流的速度大于机翼下表面气流的速度

C、该飞机机翼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约为f=kv2

D、该飞机机翼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约为mg

18、在图10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R1=2R3,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压表V1、V2的示数之比为5∶3,那么

A、R1与R2电阻比为2:

3

B、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V1、V2的示数之比3:

2

C、S1、S2都闭合与S1闭合、S2断开时电路中电流之比为5:

6

D、S1、S2都闭合与S1闭合、S2断开时R1消耗功率之比为6:

5

【三】填空题〔共12分,每空2分〕

19、经验证明,只有________________V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

20、如图11所示,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之间的距离应为5m。

现因屋子太小而使用了一个平面镜,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为3m,

那么人到镜子的距离应为m。

21、如图12所示,赛艇的桨可看成一个杠杆。

那么赛艇的桨属于杠杆。

〔选填“省力”或“费力”〕

22、用燃气灶将一壶质量为2㎏的冷水加热,水温从10℃升高到100℃,那么壶内的水吸收的热量是。

【c水=4.2×103J/(㎏·℃)】

23、质量相等的两个实心小球A和B,它们的密度之比A∶B=1∶2,现将A、B放入盛有足够多水的容器中,当A、B两球静止时,水对A、B两球的浮力之比FA∶FB=8∶5,那么

B=________kg/m3,

24、如图13所示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不变,设灯的电阻不随温度变化。

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灯L正常发光,R1消耗的功率为18W;当开关S1、S2都断开时,灯L的功率为其额定功率的1/9,R2消耗的功率为2W,那么灯L的额定功率为W

【四】实验探究题〔共35分〕

25、图14所示的各种实验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只填字母〕

26、读出图15所示各测量工具的测量值,并将结果填在相应的空格处:

弹簧测力计示数温度计示数量筒示数电能表读数

N℃cm3kW·h

27、在图16中,画出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根据图中给出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方框内画出一个适当类型的透镜。

在图中画出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15

图18

18cm

15cm

图17

28、如图17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为确定橡皮泥通过反射面A所成像的位置,图中A应选用〔选填“生活中的平面镜”或“透明薄玻璃板”〕,橡皮泥经A所成的像是〔选填“实”或“虚”〕像。

29、一束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18甲所示,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当把烛焰放在此凸透镜左侧15cm处时,如图18乙所示,那么从该凸透镜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________、放大的虚像〔填:

“正立”或“倒立”〕。

30、小文设计了如图19甲所示的实验研究电磁现象,当他闭合开关S后,发现小磁针发生了偏转,这说明___________的周围存在着磁场。

接着小文又找来了一个小铁钉,把导线的一部分绕在上面,制成了一个电磁铁连在电路中。

当再次闭合开关S后,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如图18乙所示。

据此他判断出电源的________端是正极〔选填“a”或“b”〕。

31、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当水温升到80℃时,小文开始计时,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

然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20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由图20可知,把水从80℃加热到开始沸腾所需时间为min。

〔2〕小文测出的水的沸点比物理课本上给出的水的沸点低些,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3〕小文还发现自己实验中的水比同时开始实验的邻组同学的水先沸腾,分析水提前沸腾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种即可)。

32、如图21所示,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小龙和小文用同样的滑轮,却连成了甲、乙不同的滑轮组并测出了各自的实验数据。

次数

钩码

重/N

钩码上升

的高度/cm

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N

弹簧测力计

移动的距离/cm

小龙

2

10

1.0

30

小文

2

10

0.8

40

图21

〔1〕小文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2〕实验后小文想:

对于同一个滑轮组,它的机械效率是否不变呢?

经过思考后他认为:

即使像图乙那样已绕好的滑轮组,机械效率也不是固定的,还应该与________有关。

〔3〕小龙认为:

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人提升动滑轮所做的功是没有用的,所以,________也应该是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

〔4〕小文用滑轮组乙在t秒内匀速提起重为G的物体升高h米〔不计绳重和摩擦〕,假设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小文的功率P=。

33、小林利用定值电阻R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表中I为通过电阻R的电流,P为电阻R的电功率。

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电功率P与电流I的关系:

在的条件下,P=。

I/A

0.2

0.3

0.4

0.5

0.6

0.7

P/W

1.2

2.7

4.8

7.5

10.8

14.7

34、请利用图22中所示的器材,测出小金属块的密度。

补充完成实验步骤〔用字母表示测出的物理量,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及金属块的密度表达式。

实验步骤:

(1)让小容器漂浮在水槽中的水面上,量出这时水面到槽上边沿的距离h1。

(2)量出时水面到槽上边沿的距离h2。

(3)将金属块从小容器中取出用细线系住没入槽内水中,量出这时水面到槽上边沿的距离h3。

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

ρ金属=。

35.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

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如图23所示,抽掉玻璃板后,二氧化氮气体会进入到上面装着空气的玻璃瓶中。

小红认为二氧化氮气体进入到上面的瓶子中,不是因为气体分子的运动造成的,而是由于空气受到重力,在重力的作用下,部分空气会向下运动,挤压底下瓶中的二氧化氮气体,使二氧化氮进入到上面瓶中的,并不能说明气体分子是无规那么运动的。

请你仅利用如图16所示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红的观点是错误的。

36.实验桌上有如下实验器材:

稳压电源〔使用时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一个、电阻箱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块,开关一个,导线假设干。

请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实验,证明“当电压一定时,电阻消耗的电功率P跟电阻R的关系为:

P=k/R〔k为常量〕”。

画出实验电路图,写出实验步骤,并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

【五】计算题〔37题6分,38题7分〕

37、如图24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1、S4闭合,S2、S3断开时,滑动变阻器滑片P滑到B端时,电灯消耗的电功率为其额定功率的

,电压表示数为U1,R2的功率为4.8W;保持开关状态不变,将滑片P滑到中点,同时适当调节电源电压旋钮,使电灯消耗的功率是其额定功率的1.2倍〔电灯没有损坏〕,电压表示数为U2;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P不动,适当调节电源电压旋钮,当S1、S2、S3闭合,S4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6A。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1=20Ω,RL:

R2=1:

3,U1:

U2=5:

6。

设灯丝电阻不变,求:

〔6分〕

〔1〕电阻R2的阻值;

〔2〕当S1、S2、S3闭合、S4断开时,电流通过滑动变阻器比电流通过电阻R2做功快多少。

38、如图25甲所示,正方体A边长0.2m,作为配重使用,杠杆OE:

OF=2:

3,某同学用这个装置和一个密闭容器D提取水中的圆柱体B,圆柱体B的体积是密闭容器D的

;旁边浮体C的体积是0.1m3,该同学站在浮体C上,总体积的

浸入水中;该同学用力拉动滑轮组绕绳自由端,手拉绳的功率P和密闭容器D匀速被提升的距离关系如图24乙所示;密闭容器D上升速度0.05m/s保持不变,密闭容器D被提出水后,圆柱体B从密闭容器D中取出放在浮体C的上面,同时手松开绳子时,浮体C露出水面的体积减少总体积的

;在提升全过程中,配重A始终没有离开地面。

两个定滑轮总重10N.〔绳的重力,滑轮与轴的摩擦及水的阻力不计。

g=10N/kg〕,求:

〔7分〕

〔1〕圆柱体B的重力;

〔2〕密闭容器D离开水面时,滑轮组提升重物B的机械效率;〔百分号前面保留整数〕;

〔3〕圆柱体B的密度;

〔4〕在提升全过程中配重A对地面的压强的最大变化量。

物理〔答题卡〕〔2018年4月〕

39.

参考样题答案

说明:

1、提供的答案除选择题外,不一定是唯一正确的,对于那些与此不同的答案,只要是正确的,同样给分、

2、评分标准只是按一种思路与方法给出的、在阅卷过程中出现各种不同情况,可参照本评分标准的精神,定出具体处理办法,并相应给分,但不能与评分标准有较大偏离。

3、计算题是按分步方法给分的,对没有写出任何表达式子或画出相应示意图或文字说明的,只给出最后结果的,不能给分;不带单位计算(解方程组除外)或结果没有写上单位或单位错误的,全题只扣1分。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

答案DABDCCBBBCABDB

【二】多项选择题

题号15161718

答案BDCDABDAB

【三】填空题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9

不高于36

20

2

21

费力

22

7.56×105

23

1.6×103

24

18

【四】实验探究题〔共35分〕

题号

答案

分数

说明

25

C

2分

26

3.82960931.6

4分

每空1分

27

3分

每图1分

28

透明玻璃板虚像

2分

每空1分

29

18正立

2分

每空1分

30

电流(或通电导线)a

2分

每空1分

31

(1)4

(2)气压低于一标准大气压(3)水少初温高火焰大

3分

每空1分

32

①62.5%

②提升重物的多少

③动滑轮个数(或质量或动滑轮重)

4分

每空1分

33

电阻为30Ω不变〔1分〕

(或P=30ΩI2)

2分

34

(2)将金属块放入小容器中与小容器一起漂浮1分

2分

3分

35

将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玻璃瓶和装有空气的玻璃瓶水平放置,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抽掉玻璃板后,二氧化氮气体会进入到装着空气的玻璃瓶中。

说明气体分子是无规那么运动的,小红的观点是错误的。

3分

每空1分

36

36、〔5分〕

⑴电路图〔见右图〕:

··········〔1分〕

⑵实验步骤:

1调节电流表、电压表使指针在零刻线位置,按照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断开开关S,滑动变阻器滑片P在阻值最大处;闭合开关S,调节电阻箱阻值R,记录此时电阻值,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至某位置,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电压表的示数U,并把R、I和U的数值记录在表格中;〔1分〕

2调节电阻箱阻值R,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仍为U,读出电流表的数值I,并把R、U和I的数值记录在表格中;

3仿照步骤②,再做4次,把对应R、U和I的数值记录在表格中;〔1分〕

4根据公式P=IU及I、U的数据计算出电阻箱的电功率P,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1分〕

实验记录表格〔1分〕

R/Ω

I/A

U/V

P/W

5分

【五】计算题

37、解:

S1S4闭合,S2S3断开,滑片P滑到B端时,等效电路如图〔1〕

滑片P滑到中点,等效电路如图〔2〕

S1、S2、S3闭合,S4断开,滑片P滑到中点,等效电路如图〔3〕……〔1分〕

〔注:

画对2个等效电路可给1分〕

〔1〕由图〔1〕得

……

由图〔2〕得1.2

=

……

………〔1分〕

………〔1分〕

解得R2=30Ω………〔1分〕

〔2〕由题意

,又

解得

………〔1分〕

……=1.35W………〔1分〕

38、

解:

〔1〕由图象可知D完全露出水面时F1的功率P1=12W,P1=F1υ

解之

………〔1分〕

B放在C上,且放开手后,

………〔1分〕

〔2〕

………〔1分〕

〔3〕

GD+

=3F1-GB=3×80N-200N=40N

D未出水面时的功率为P2=6W,拉力

………〔1分〕

又F2=

所以D受浮力

解得VD=0.012m3,VB=0.004m3

所以

………〔1分〕

〔4〕定滑轮对杠杆右端的最大拉力

定滑轮对杠杆右端的最小拉力

………〔1分〕

由杠杆平衡条件,有

………〔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