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教案6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教学设计教案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827021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36.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教案6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教学设计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教案6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教学设计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教案6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教学设计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教案6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教学设计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教案6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教学设计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教案6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教学设计教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教案6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教学设计教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教案6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教学设计教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教案6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教学设计教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教案6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教学设计教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教案6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教学设计教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教案6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教学设计教案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教案6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教学设计教案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教案6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教学设计教案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教案6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教学设计教案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教案6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教学设计教案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教案6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教学设计教案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教案6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教学设计教案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教案6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教学设计教案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教案6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教学设计教案1.docx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教案6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教学设计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教案6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教学设计教案1.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教案6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教学设计教案1.docx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教案6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教学设计教案1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识记说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归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措施。

2.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评析不同的发展观,结合实例辩证分析我国现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科学发展观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注社会公平与和谐,增强节约意识和忧患意识,树立环保意识,养成环保行为习惯。

2.  教学重点/难点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2.难点: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1.教学导入

情境介绍:

某地区砍伐大片森林,制作家具,然后投放市场销售,该地区的GDP因此增长了。

但是,砍伐森林导致资源减少、水土流失和洪水泛滥,甚至使人们失去家园和生存空间。

小组讨论:

这种GDP增长,对改善人民生活、国家发展有益吗?

会有什么后果?

   生:

通过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树立全面、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既要看到如此发展,长期看其不利后果,也要看到其短期的实际意义。

板书展示:

片面追求经济(GDP)→导致问题:

(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

     甚至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 

        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后果。

   问题跟进:

思考: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呢?

   生:

【设计意图】

水到渠成导入新课,吸引同学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共鸣。

通过图片对比,对学生视觉和心理形成震撼,引发学生关注环境问题,体会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

2.教学推进

情境构建:

2015年3月1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

专家表示: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7%的发展速度也不算低了,真正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增长速度,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小组讨论】有网友认为:

“GDP增速越快越好。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的降低,预示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衰退期。

”你怎样看待这一观点?

(学生讨论,合作探究)

设计意图:

引入“新常态”概念,让学生关注社会。

教师对学生回答进行点评,归纳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介绍新常态下面临的突出问题:

●科研投入不足,影响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变

●城乡差距大,影响全面小康目标实现

●环境压力较大,影响可持续发展

过渡:

新常态,需要怎样的新作为?

   【观看视频】结合视频,感受浙江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是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影像资料,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发展的魅力,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以及分析、概括与归纳的能力。

【投影展示】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原因

2.基本要求

①第一要义:

发展

明确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②核心立场:

以人为本

结合“东方之星”沉船事故,说明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基本要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

解释:

全面发展——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布局

协调发展——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④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

【总结】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原因和要求,让学生强化“四点要求”,理解其内在的逻辑关系。

【反思视频】互联网撬动浙江产业转型的事实给我们怎样的发展路径启示?

【设计意图】用好视频信息,将研究引入纵深。

生:

教师归纳:

围绕主题主线→转方式、调结构

【投影展示】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题)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

1.原因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问题】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呢?

【情境】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占全球贸易总额的24%,但自主品牌不足1%,且没有一个世界品牌我国彩电、手机、计算机、DVD等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但关键芯片依赖进口。

我国企业不得不将每部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

思考:

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生:

师:

总结展示

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原因: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要求: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小组研讨】当前,制约创新能力的因素有哪些?

你有过创新的尝试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创新,反观创新的困难与意义,增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紧迫感。

【过渡】新常态需要调结构

2.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地位:

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要求:

①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 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

②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新“四化”)

③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难点突破】

“三转变”:

①追 求 速 度→追求质量、效益

②依靠出口拉动→依靠内需拉动

③依靠投入拉动→依靠科技、管理、劳动者素质提高

实质:

粗放型→集约型

“新四化”: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对比“老四化”:

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现代化

【总结】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三转变、一条道路、一个战略

【情境导入】数据显示:

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只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初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整整落后10年,城乡消费差距令人震惊!

【知识拓展】引导学生分析“你所知道的城乡二元结构?

【问题探究】上述数据给我们什么启示?

生:

【投影展示】3.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1)原因

①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②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2)要求

①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②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知识链接】工业反哺农业;多予少取放活

【图片展示】环境形势严峻

【用数据说话】  

   近10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但却对资源和环境带来很大不利影响。

   首先是自然资源利用率低,我国GDP增长的能耗是美国的5.5倍、日本的13倍、英国的4.6倍。

   其次,环境污染严重。

全国70%的河流污染严重,50%的城市的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可以说,中国20年来的经济发展是以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及资源浪费为代价换来的。

【合作探究】以上材料给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生:

【投影展示】4.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要求】        

①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②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③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话题研讨】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

小组讨论,代表观点

【思路归纳】

☆消费者: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企业:

正确的经营战略;依靠科技、管理和劳动者素质提高,提高劳动生产率和

             资源利用率;守法诚信经营,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政府:

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宏观调控,推动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①教师在学生合作探究过程中及时进行归纳总结

②老师提示、点评和补充。

【设计意图】

对教材重难点知识的归纳总结和呈现,学生对知识的生成和升华。

【学生质疑】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这是创新的重要环节。

【诗朗诵】我有一个梦想

【设计意图】在唯美的意境中,引导学生对中国梦的向往和追求,实现教学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

  课后习题

《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测评练习

一、判断题

1.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统筹兼顾。

2.科技创新是提高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攻方向。

4.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5.传统发展观只追求速度,科学发展观只追求质量。

二、单项选择题

6.天津生态城以修复、保护生态为主旨,探索生存发展的新模式,将实现可再生能源广泛利用、节水生活化、城区无垃圾等目标。

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中的  

①以人为本 ②全面发展 ③协调发展 ④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2015年中国GDP增速设定为7%,再次低于8%。

对政府调低GDP增速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经济发展速度取决于国家宏观调控 ②政府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③政府积极引导人们树立科学发展观 ④政府发挥促进协调发展的经济职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8.建大桥,这是GDP,让大桥塌了,拆了又是GDP,再建一次大桥还是GDP,这样干了三次GDP,浪费了大量社会财富,但是真正形成财富的就是那一笔。

这说明

①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真正有效的经济增长 

②要实现经济增长就必须消耗大量的社会财富 

③单纯的GDP不能衡量经济增长的代价和方式 

④GDP是衡量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①③

9.下表显示的是我国几项经济指标占世界的比重。

从经济学角度看,说明我国

①经济发展保持了比较高的发展速度    ②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物质消耗过高 

③必须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④必须正确处理消费、投资和出口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0.经济活动中各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被称为产业关联,关联强的产业发展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如房地产业发展向上可带动建筑业,向下可带动家电业,形成建筑业-房地产业-家电产业协同发展。

下列选项中构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关系的是

①钢铁产业    ②信息产业     ③保险业      ④汽车产业

A.①-②-③       B.①-④-③      C.②-③-④      D.④-③-①

11.安徽探索四化同步、产城一体的新路径,确立了强化产业支撑保障就业、以完善公共服务保障安居、以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保障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

这说明政府

①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理念  ②扩大城市规模,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③加大统筹力度,协调城乡发展  ④坚持速度优先,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要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并重,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下建议符合上述要求的有

①重点发展以高科技为特征的新兴产业 

②经济建设以开发自然资源为主,注重经济效益 

③充分利用丰富的风力资源,发展风电产业 

④把增加物质资源消耗作为其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13.继续保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①促进金融、通讯等服务业发展   ②加大研发投入,推进科技创新

③增加出口补贴,扩大出口规模   ④提高存款利率,刺激居民消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我国18.26亿亩耕地中,中低产田约70%,大量劣质土地效益低。

为此,财政部要求依靠科学技术和综合治理,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4亿亩。

此举有利于

①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②扩大耕地面积,增加产量,降低农产品价格

③实现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     

④保障农民权益,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右图是我国对农村人口的扶贫标准以及对应的扶贫对象数量的柱形图。

对该图的正确解读是   

A.扶贫对象数量的多少,标志着治理贫困成效的大小

B.扶贫对象数量的增加,实现了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C.扶贫标准的提高,有利于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口

D.扶贫标准的提高,促成了合理有序分配格局的形成

16.建设中原经济区,河南正在一条不以牺牲粮食和农业、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这需要

①统筹城乡发展,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②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加强工业基础地位,优化产业结构 

③建立以农促工、以乡带城长效机制 

④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7.珠三角地区家具制造、皮革、服装鞋帽等行业用了全省用工的25%,但是只创造了8.5%的增加值。

对此,下列建议正确的是

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②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③充分利用外资,优化企业内部产业结构 

④实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的转变

A.①②④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8.汶川某镇重建思路:

一是搬走58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二是复原再生禅寿老街、引进两所高校、开发3000亩“企业+基地+农户”的茶园基地,形成汶川生态新城、西羌文化名镇。

该发展路径是

①恢复传统农业经济,促进生态保护 ②注重现代工业发展,实现内涵增长 

③推进第三产业发展,提升旅游商贸 ④着力产业转型升级,优化经济结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如右图所示,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在一些产品上存在着成本剪刀差,尤其是高耗能产品。

这启示国内企业要

①转变发展方式,注重自主创新  ②扩大利用外资,增加就业岗位

③降低能源消耗,注重环境保护  ④降低人力成本,减少贸易摩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上海市碳排放交易启动,200家企业被纳入试点范围。

企业如不能完成减排目标,可通过市场购买不足部分的配额来履行减排责任。

同样,企业如通过努力超额完成减排目标,也可以在市场上出售其剩余配额,从而获得一定收益。

这一做法有利于

①确保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②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③利用市场机制促进节能减排 ④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1.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出现小幅下降趋势

②我国经济增长乏力,需实行大规模刺激经济政策

③适度控制经济增速有利于实现科学发展 

④我国产业结构渐趋优化,调整已见成效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2.从下表可以推断出

我国近五年GDP(国内生产总值)及财政收入统计表

①财政收入是影响GDP增长的重要因素

②我国GDP增长速度不断下降,国民经济不断下滑

③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性因素    

④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目前,一些知名外资企业或计划推进制造基地回迁本国,或纷纷在东南亚开设新厂,加快了撤离中国的步伐。

导致外企撤离中国的原因可能有

①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提升         ②中国经济结构转型

③中国立足于扩大内需             ④中国应该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由于设施简陋,装卸运输过程遗漏,粗放式加工等,造成我国每年粮食浪费3500万吨以上,是我国粮食年进口量的一半,相当于两亿人两年的口粮。

下列措施中不符合题意的是

A.加强宏观调控,引导粮食加工向集约型转变 

B.加大财政投入,支持粮食企业完善设施

C.扶持我国粮食生产发展,减少粮食进口    

D.转变经营战略,加快粮食加工技术创新

25.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

在“新常态”下,要求经济发展进一步转方式,调结构。

下列措施符合“新常态”要求的是

①经济发展方向进一步向要素、资源驱动型转变

②经济发展进一步由制造业主导逐步向服务业转型

③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将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进一步转到扩大外部需求上来

④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6.未来一段时间内物价可能持续走低,通缩压力明显增大。

这一趋势可能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合理增长,其传导路径是

①企业生产增速放缓   ②劳动者收入增长乏力

③国内消费需求不足   ④压缩企业的盈利空间

A.②→①→④→③B.②→③→①→④C.④→②→③→①D.④→①→②→③

27.右图的正确解读是 

A.环境污染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代价

B.E点是治理环境污染的最佳时期

C.两难就难在人类与自然难以和谐相处

D.经济发展是治理环境污染的有力支撑

28.中国高铁不仅遍布华夏大地,还走向了世界,俨然已经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金名片。

高铁建设将会为我国带来的影响是

①百姓享受出行便利      ②带动区域协调发展

③调整国际经济秩序      ④优化对外贸易结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9.下列有助于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是

①针对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机械化程度偏低,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②加快土地所有权自由买卖和流转,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

③使农业由单纯农作物生产向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及休闲等领域延伸

④引导农民在家乡就地打工,减少“空心村”和农村医疗保险总额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0.科技创新引领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下列选项正确反映这种变化顺序的是

①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幅提高  ②大批高新技术的突破 

③经济社会的重大发展需求  ④高新技术被广泛应用

A.③②④①     B.②③①④     C.②④①③      D.④②③①

三、简答题

31.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达9.9%,2010年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

中国在短短30余年创造了西方200多年才有的经济奇迹。

西方经济学界以苏联、东欧为参照,不能合理解释中国改革与经济高速增长并行的独特现象,将比称为“中国之谜”。

材料二:

中国经济在创造奇迹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盲目扩张产能和忽视流通的重要作用,导致了重生产、轻消费的倾向;居民收入增幅赶不上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的增幅,造成了重效率、轻公平的矛盾;以高能耗、高投入所维持的增长模式,形成了重速度、轻结构的局面。

⑴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简析“中国之谜”的原因。

⑵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二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32.材料一             2005-2013年中国创新指数图

注:

单位GDP能耗指每产出万元国内生产总值(GDP)所消耗的以标准煤计算的能源,反映创新对降低能耗的效果。

材料二 浙江省委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创新驱动两大战略,主动适应新常态,支持省人大进一步完善促进创新的相关法律法规,领导、支持省政府依法推动创新引领转型,做优企业创新主体,做强各类创新平台,健全技术要素市场,完善市场准入,鼓励支持民营资本进入创新领域,构建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源,加快推动浙江经济向增长速度和质量效益中高端迈进。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阐明上述材料对浙江转型升级的启示。

            《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测评练习参考答案

31.

(1)①得益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②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③我国充分利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以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充分发挥了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2)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③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④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⑤促进社会公平,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32.

(1)2005-2013年中国创新指数及其分指数创新环境指数、创新投入指数、创新产出指数和创新成效指数都持续增长。

表明我国创新环境持续优化,创新投入力度继续加大,创新产出能力不断提高,创新成效显著增强,其中劳动生产率指数值最高、增速最快,单位GDP能耗指数持续提高,创新对降低能耗的效果明显,科技进步贡献率指数不断提高,创新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效果显著。

 

(2)省政府要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制定相应创新政策和规划,加大财政、货币等创新投入,推动创新引领转型。

做强各类创新平台,健全技术要素市场,完善市场准入,鼓励支持民营资本进入创新领域,构建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发挥市场对创新的决定性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