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科技创新园总体规划2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29109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晋中科技创新园总体规划2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晋中科技创新园总体规划2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晋中科技创新园总体规划2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晋中科技创新园总体规划2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晋中科技创新园总体规划2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晋中科技创新园总体规划2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晋中科技创新园总体规划2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晋中科技创新园总体规划2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晋中科技创新园总体规划2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晋中科技创新园总体规划2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晋中科技创新园总体规划2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晋中科技创新园总体规划2稿.docx

《晋中科技创新园总体规划2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晋中科技创新园总体规划2稿.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晋中科技创新园总体规划2稿.docx

晋中科技创新园总体规划2稿

晋中市科技创新园总体规划方案

晋中市科技创新园是太榆科技创新城核心区的主要建设内容之一,是晋中市转型综改实验的重大标杆项目。

晋中市人民政府决定,在晋中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科技创意产业园建立晋中市科技创新园。

科技创新园总体规划方案如下:

一、基本情况

晋中市科技创新园(以下简称创新园)采用中心区和特色园区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创新园中心区规划面积0.33平方公里(合500亩),发展区规划面积1.67平方公里(合1600亩),示范辐射区57.87平方公里。

示范辐射区范围内的高校园区一期(6.2平方公里)、北部新城(7.67平方公里)、新能源汽车机械装备制造区(9.8平方公里)、榆次工业园(20平方公里)、经济开发区(5.2平方公里)和晋中国家农业科技园(9平方公里)已完成规划或部分建成。

创新园中心区将充分利用榆次东西纵穿、南北通衢的公路、铁路和航空交通枢纽优势,以及太榆同城化的历史机遇,用一到两年时间基本建成,并带动纺机、液压、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材料、现代物流、科技农业、大学生创业等八个特色园区的快速发展,用三到五年时间将创新园建设为高端技术、高端产业、高端人才三大集聚平台,驱动全市产业转型和经济跨越式发展。

二、规划背景

1、“十二五”期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国家“十二五”规划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科技创新园作为培育自主创新企业和企业家的平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载体,是解决经济社会进步、科技进步与创新、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升级以及促进增长方式转变等问题的有效模式之一。

要贯彻落实好国家“十二五”规划、实现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建设晋中科技创新园是必然选择。

2、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推动高新技术园区和产业集聚区大突破。

把产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作为产业转型的主要载体,创新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加大规划和建设力度,推动各资源型城市从实际出发建设各具特色的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

建设具有晋中特色的科技创新园是山西转型综改试验区“先行先试”的必然结果。

3、晋中市委、市政府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确立了实现“四化”率先发展、再造一个新晋中的宏伟目标。

围绕此目标开展科技创新园建设,对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优化自主创新环境、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进而实现晋中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和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意义重大,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三、功能定位与发展目标

(一)功能定位

创新园将以科技研发为主导,体现“创新、集聚、孵化、辐射”四大功能,在把晋中现有科技资源有效导入科技创新园、集中整合发展的同时,加快吸引、集聚省内外研发机构、科技研发型企业进驻创新园区创业发展。

1、创新功能。

引导创新资源合理配置,实现创新要素互动融合,成为全市乃至全省重要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的基地。

2、孵化功能。

通过建立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孵化出一批科技型企业,培养出一批创业者、企业家,加速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3、集聚功能。

吸引知识和技术要素汇集,成为山西中部地区人才、技术、信息、资本等要素的汇集中心之一。

4、辐射功能。

为全市产业园区提供优质、高端产业化大项目,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科技、产业、创新型经济的辐射中心之一。

(二)发展目标

1、总体发展目标

创新园以建设晋中自主科技创新内核为根本,以市场为导向,人才、技术、资本集聚为重点,着力打造高端技术、高端产业、高端人才三大集聚平台,促进创新资源的配置和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大幅提升全市自主创新能力和智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高端技术集聚平台:

汇聚一批大院大所、大公司研发总部等为代表的科研机构。

高端产业集聚平台:

促进研发创新成果就地转化,形成对全市乃至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带动、支持和辐射作用。

高端人才集聚平台:

集合大量研发创新人才创新创业,打造科技人才高地。

2、近期目标

2012年底,完成创新园中心区建设总体规划,全面启动创新园建设。

2013年底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园中心区初具规模。

四、总体规划

晋中科技创新园按功能划分为中心区、发展区和辐射区三个部分,晋中科技创新园中心区规划面积0.33(合500亩)平方公里,发展区规划面积1.67平方公里(合1600亩),示范辐射区面积57.87平方公里,形成“中心区和特色园区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同步规划,分别实施。

中心区:

规划面积0.33平方公里(合500亩)。

集技术攻关、技术交易、科技培训、专利服务、评估咨询、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等功能于一身,主要由综合服务片区、科技研发片区、企业孵化片区。

发展区:

规划面积1.67平方公里(合1600亩)。

以国家、省产业政策为导向,鼓励产业积极承接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产业化,吸引具有较强的产品研发团队和较强的资金实力的企业来投资。

辐射区:

规划面积57.87平方公里。

主要包括:

纺织机械科技产业园、液压元器件科技产业园、新能源汽车科技产业园、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新材料科技产业园、物流产业园、大学生创业园和晋中国家农业科技园八个具有晋中特色的产业园。

五、产业布局

创新园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科技创新资源,以山西工业技术研究院和其下属技术中心为平台,开展多领域合作,推动产学研联合,重点在煤化工、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现代农业、节能减排和生态治理等领域建设一批具有同行业带动效应和示范作用的专业技术创新平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先进制造业。

依托太原理工大学、山西交通职业学院和晋中学院的机械制造类专业,发展纺机设备、专用车改装、煤机设备、机械加工设备、工程机械、新型仪表及元器件、精密仪器设备、液压气动元件、精密模具制造、机电一体化产品。

带动辐射园区:

晋中经济开发区、榆次工业园、新能源汽车机械装备制造园、纺织机械科技产业园、液压元器件科技产业园。

新能源产业。

依托太原理工大学电器工程和矿业工程类专业进行开发利用的相关研究,发挥资源优势,发展太阳能、风能、煤层气、地热、生物质能,加快培育新能源汽车项目的应用示范和产业化进程,促进光伏电池等高性能高水平的研发成果转化,借助政策推动,实现新能源产业快速集聚。

带动辐射园区:

新能源汽车机械装备制造园和晋中国家农业科技园。

节能环保产业。

依托太原理工大学的环境与工程类专业,发展清洁生产环保产业、能源高效利用和节能产业、污染治理环保产业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培育发展智能电网、供热计量等节能低碳示范项目。

带动辐射园区:

晋中经济开发区、榆次工业园、新能源汽车机械装备制造园、新材料科技产业园和晋中国家农业科技园。

生物医药产业。

依托山西医科大学、山西中医学院和山西职工医学院的药学等相关专业,改造提升现代中药,支持中药和生物医药新产品、新方剂、新制剂的研发转化。

大力推动生物农药、生物饲料、生物兽药等绿色农用生物制品的产业化开发。

带动辐射园区:

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和晋中国家农业科技园

新材料产业。

依托太原理工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化学化工学院及其他院校的相关学科,促进产业链高端延伸,生产高性能、低能耗、绿色环保的终高端产品以及拓展特种功能材料开发及应用领域,加强高性能低成本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及成套设备制造等新材料的研发转化。

带动辐射园区:

新材料科技产业园

科技中介服务业。

依托太原理工大学等学校的管理类、经贸类、物流类等相关专业,发展管理、决策、技术和工程等咨询服务业。

开展数字化信息服务,引入有影响力的大型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物流仓储、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和电子图书馆等科技交流与信息服务平台,逐步形成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中介组织体系。

带动辐射园区:

物流产业园、大学生创业园和晋中国家农业科技园

六、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

1、建设规模

晋中科技创新园采用“中心区和特色园区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中心区规划面积0.33平方公里(合500亩),发展区规划面积1.67平方公里(合1600亩),示范辐射区面积57.87平方公里。

2、中心区用地面积

晋中科技创新园中心区的建设用地面积为0.33平方公里(合500亩),其中综合服务区60亩,科技研发区280亩,企业孵化区100亩,发展预留60亩。

总用地面积统计表

序号

项目

用地面积(亩)

备注

1

综合服务区

60

 

2

科技研发区

280

 

3

企业孵化区

100

4

发展预留

60

 

 

合计

500

 

3、建筑规模

本项目总建筑面积为209200㎡,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01200㎡,地下建筑面积8000㎡。

综合服务区内主要建设综合服务楼,金融服务中心,会展中心和后勤服务中心。

科技研发区包括科技研发楼和专家公寓。

企业孵化区包括标准厂房和公共试验室

建筑物统计表

序号

建筑物

建筑面积(㎡)

层数

建筑高度(m)

备注

地下

地上

合计

综合服务区

 

 

 

 

 

 

1

综合服务楼

2000

20000

22000

10

40.8

 

2

金融服务中心

2000

20000

22000

10

40.8

 

3

会展中心

2000

20000

22000

10

40.8

 

4

后勤服务中心

2000

20000

22000

5

23.1

 

 

小计

8000

80000

88000

 

 

 

科技研发区

 

 

 

 

 

 

1

科技研发楼

 

51200

51200

4

16.2

 

2

专家公寓

 

25000

25000

4

12.6

 

 

小计

 

76200

76200

 

 

 

企业孵化区

 

 

 

 

 

 

1

标准厂房

 

40000

40000

1

7.8

 

2

公共试验室

 

5000

5000

2

7.8

 

 

小计

 

45000

45000

 

 

 

 

合计

8000

201200

209200

 

 

 

4、建筑功能及面积分布

(1)、综合服务区

综合服务区内主要建设综合服务楼,金融服务中心,会展中心和后勤服务中心。

•综合服务楼

建筑物地上部分功能为核心区内科技服务用房;科技成果交流、评估服务;专利申请服务;信息检索服务及商务服务等。

建筑物地下部分功能为库房及设备用房。

•金融服务中心

建筑物地上部分功能为协助核心区企业融资搭建平台,考虑约25家银行、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每家融资机构约占用500㎡使用面积。

建筑物地下部分功能为库房及设备用房。

•会展中心

建筑物地上部分功能为区内外科技研发中心的成果展示、专家会议交流及周边地区的科技文化传播活动场所。

建筑物地下部分功能为库房及设备用房。

•后勤服务中心

建筑物地上部分功能为员工餐厅、生活超市等后勤服务用房。

建筑物地下部分功能为库房及设备用房。

(2)、科技研发中心

•科技研发楼

科技研发楼拟按单体建设,3200㎡/单体设计,建设功能主要为企业的科技研发。

•专家公寓楼

专家公寓楼按最多200名专家,125㎡/人的建筑面积标准建设,拟采用酒店式公寓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

(3)、企业孵化区

•标准化厂房

标准化厂房主要为已经完成科技研发及试验的企业产品提供中试场地,实现企业产品由科技专利向市场化的过渡。

•公共试验室

公共试验室主要功能为产品小试。

七、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

(一)、组织模式

成立晋中市科技创新园领导组。

领导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科技局、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局、国土局、规划局、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局、教育局等部门正职为成员。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科技局,主任由科技局局长担任。

科技创新园领导组对园区的规划建设实施领导和决策,及时研究、解决建设中所遇到的重大问题。

办公室负责科技创新园建设具体管理工作事宜,按照领导组的决策,协调各方力量,抓好各项工作的具体落实。

设立“晋中市科技创新园筹备委员会”,负责科技创新园建设的具体实施运作。

(二)、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遵循“政府启动,统筹规划;面向企业,强化服务;营造环境,鼓励创新”的原则,依托新组建的“晋中市科技创新园筹备委员会”进行运作。

1、政府启动,统筹规划。

在园区运行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布局、设施配套、科技服务、政策扶持等方面的主导作用,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环境,把科技创新园建设作为我市跨越赶超发展,“四化”率先发展的重大标杆工程。

2、面向企业,强化服务。

科技创新园成立的主要目的是加快培育科技型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打造新的增长点。

围绕八大产业园发展共性需求,通过整合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创新资源,为企业搭建技术研发(设计)、技术交易、成果转化、信息咨询、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等服务平台,积极开展创业培训、辅导、咨询,提供研发、试制、经营的场地和共享设施,以及政策、法律、财务、投融资、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服务。

3、优化环境,鼓励创新。

科技创新园将开设“绿色通道”,实行一站式服务,制定科技投入、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知识产权保护、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等政策,优化科技创新园的局部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的创新创造活力,推动园区的快速健康发展。

八、保障措施

晋中科技创新园的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诸多相关部门。

为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园建设,必须加强组织保障、资金保障和政策保障。

1、强化组织保障。

成立一个统一的、强有力的领导决策机构,对科技创新园建设中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

明确各有关部门工作职责、任务分工,细化保障措施,形成部门协作的良性工作机制,全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强化资金保障。

设立科技创新园发展财政专项资金,综合应用财政拨款、贴息等政府引导手段和风险投资等科技金融方式,同时吸引社会富余资本参与,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模式。

3、强化政策保障。

制定出台科技创新园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融资政策和引进高端人才的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经验、信息等创新要素向创新园集聚,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九、实施步骤

1、2012年2月成立晋中市科技创新园领导组,全面开展科技创新园建设的筹备工作。

2、2012年底完成科技创新园建设总体规划,全面启动科技创新园建设。

3、2013年底完成科技创新园中心区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园初具规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