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30911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2019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某些化合物溶液的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课前预习】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⑴镁、铝在常温下就能反应,其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                     。

⑵铜、铁在温度较高时能与氧气反应,其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                。

⑶“真金不怕火炼”是金在高温下也不与    反应,说明了金的    性质非常稳定。

⑷铝抗腐蚀性好的原因是                                           

2.金属与酸的反应

⑴锌和稀硫酸的反应                           ⑵镁和稀盐酸的反应                          

3.置换反应:

一种______跟一种_____反应生成另一种______和另一种_____的反应。

以前我们学过的化学反应,请举例:

                                (请写化学方程式)。

【情境导入】展示“可乐”易拉罐,它是用什么金属制作的呢?

有什么优点?

二、自主探究:

                                                

知识点一: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实验探究】

探究一:

分别把镁条、铝箔、铜丝用砂纸打磨后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实验现象,并按要求完成下表:

实验 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铝箔在空气中燃烧  

铜丝在空气中燃烧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思考:

⑴根据上面的反应,我们可看出金属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

                                     

⑵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跟氧气反应呢?

如果不是,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结论:

    和      比较活泼,     和      次之,      最不活泼

【分组讨论】

1.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为什么通常铝制品却很耐腐蚀?

                                       

2.为什么不宜用钢刷、沙等来擦洗铝制品?

                                                   

知识点二:

金属与酸的反应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完成课本P10-11活动与探究。

探究二:

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金属 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稀盐酸 稀硫酸 稀盐酸 稀硫酸

镁 

  

锌 

  

铁 

  

铜   

【交流讨论】 

1.上述实验过程中,为什么金属颗粒大小要基本相同?

酸的量及酸的质量分数要相等?

2.上述四种金属中能跟酸反应的有几种?

反应剧烈程度如何?

不跟酸反应的有几种?

由此排列出四种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

 3.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角度分析,这些反应有什么特点?

结论:

金属活动性         >        >       >        

【归纳小结】置换反应

1、定义:

一种______与一种_____反应生成另一种______和另一种_____的反应。

2、特征:

A+BC==B+AC(取而代之)

知识点三:

金属与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完成课本P11-12活动与探究。

探究三:

将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铜片、铜丝分别浸入硫酸铜、硫酸铝、硝酸银中,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 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  

【交流讨论】

1.为什么要用砂纸打磨铝丝?

2.上述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特点是什么?

它们属于哪种反应类型?

3.通过上述反应你认为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如何排列?

4.通过以上学习探究,你获得了哪些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

结论:

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         >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回顾反思】想想你有哪些疑惑?

还有什么知识想进一步探究?

                                                                                             

【课堂练习】课本P14.1~5

1.公元二世纪我国炼丹专家魏殃著有《周易参同契》是世界上现在的最早的一部炼丹专著,书中描写道“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

这句话是指黄金的性质在强热条件下(   )

A.很稳定     B.很活泼     C.易氧化    D.易还原

2.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浸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

①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液体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③铁钉的质量减轻;④液体的质量减轻,其中正确的是(  )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黑色固体的一组是(   )

①镁   ②   硫   ③铁   ④磷    ⑤铜

A、①③    B、③            C、③④⑤        D、③⑤

4.下列不能由金属和酸直接反应得到的物质是(   )

A、氯化镁   B、硫酸锌   C、氯化亚铁    D、硫酸铜

5.镁、铁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用途,如:

⑴镁在空气中燃烧时,能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来制作镁闪光灯,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市场上出售的补血麦片中常含有微量颗粒细小的还原性铁粉,铁粉可与人体胃液中的少量盐酸反应,转化为可溶于水的物质氯化亚铁而被人体吸收,从而起到补血的作用,其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

【课前预习】

1.许多金属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与     、      、      、      等因素有关。

2.金属活动性的顺序是                                                                  。

  金属活动性顺序反映了          难易程度,是决定置换反应能否进行的重要依据。

⑴金属与酸的反应,只有      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

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与酸反应就越    ,产生氢气的速率就       。

⑵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排在       金属能把排在       从它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3.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

①铁和稀盐酸:

                                ②镁和稀盐酸:

                             

③锌和稀硫酸:

                                ④铝和稀硫酸:

                             

⑤铁和硫酸铜:

                                ⑥铜和硝酸银:

                             

4.我国劳动人民在古代就发明了    冶金技术,利用      与     发生的置换反应的原理来冶炼金属,并一直沿用至今。

【情境导入】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______,但它的大规模开采、利用仅仅是200多年前的事情。

它以其特有的优良性能,导致现在世界上铝的年产量已超过了铜,位于铁之后,居第二位。

它的开采、利用要比铜和铁晚得多,这其中除了开采技术问题外,还有什么原因?

二、自主探究:

                                                

知识点四:

金属活动性顺序

【归纳小结】金属活动顺序表

1.金属活动顺序表(请根据金属活动性依次写出元素符号):

2.规律:

⑴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______________

⑵位于   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稀盐酸,稀硫酸中的__________

⑶位于    的金属能把位于    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里______________。

■注意:

1.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置换出酸中的氢(指氢元素)而不是氢气

2.强氧化性的酸如浓硫酸及硝酸与金属不是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而是产生水等

3.金属与其他金属的化合物溶液反应时需注意是“前换后,盐可溶”。

4.钾、钙、钠等金属的活动性较强,与化合物溶液的反应比较复杂,一般不用其直接置换比其不活泼的金属。

【学以致用】应用金属活动顺序表解决下列问题:

1.金属活动性顺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应用。

请你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回答:

⑴解释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波尔多液(配制原料是硫酸铜溶液和熟石灰)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即:

                                       (属于    反应)

⑵验证镁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应选用的溶液是            

⑶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2.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是重要的化学学科思想。

用镁粉制作的烟花在夜空中发出耀眼的白光,其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铝常用来制做“铝合金门窗”,原因是                         。

3.“祥云”火炬长72厘米,重985克,在工艺上采用轻薄高品质合金和中空塑件设计,十分轻盈。

制作流程:

a、在金属表面上镀一层防酸材料;

b、在防酸材料上刻出“祥云”图案;

c、再用稀盐酸对表面进行处理,盐酸能“吃掉”金属;

d、除去防酸材料层,金属板上显现出“祥云”图案。

根据以上上信息回答:

⑴制作火炬的金属可选用     合金(选填”铝”、“铁”或“银”)

⑵“祥云”图象是如何在金属材料上显现出来的?

                        

【小结】

从“问题1~问题3”分析可知“金属的化学性质”是:

①                                      

②                                      

③                                      

【例题解析】

一、关于金属与酸的反应

[例1]等质量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别与质量相同,质量分数也相同的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放出氢气的情况如下图所示,判断:

1.产生H2质量最多的是         2.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       

3.活动性最弱的金属是       4.反应不再发生时,最先用完的一种物质是    

思考:

通过该题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二、关于金属跟盐溶液的反应

[例2]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验证Fe、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多种方案,每种方案所需的试剂如下:

①Fe、CuSO4溶液、Ag;  ②FeCl2溶液、Cu、AgNO3溶液;  ③Fe、Cu、AgNO3溶液;   

④Fe、Cu、稀盐酸、AgCl;⑤FeSO4溶液、Cu、Ag

认为可行的方案是________(填序号)并说明理由。

[例3]在CuO和Fe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H2SO4并微热。

当反应停止后,滤出不溶物,再向滤液中放入一粗铁丝,片刻后取出铁丝,发现粗铁丝无任何变化。

据此,你认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提示CuO+H2SO4=CuSO4+H2O)

A.不溶物一定是铜                      B.不溶物中一定含有铜,也可能含有铁

C.滤液中一定含有H2SO4,也可能含有CuSO4  D.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也可能含有CuSO4和H2SO4

思考:

通过[例2][例3]你知道了“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哪些规律?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回顾反思】想想你有哪些疑惑?

还有什么知识想进一步探究?

三、自我测评

【课堂练习】课本P14.6~8 

1.将甲、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甲表面析出金属铜,乙没有发生反应。

据此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甲>铜>乙 B.铜>甲>乙C.乙>铜>甲D.甲>乙>铜

2.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

A、Mn+H2SO4═MnSO4+H2↑      B、Mg+MnSO4═MgSO4+Mn

C、Fe+MnSO4═FeSO4+Mn      D、Mn+CuSO4═MnSO4+Cu

3.某金属单质R,不能跟稀硫酸发生反应,但能与硝酸汞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则R可能是(  )

A.铁    B.镁   C.银   D.铜

4.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人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而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和z的金属活动顺序正确的是 (   )

A.X>y>Z   B.X>Z>y   C.Z>y>X   D.Z>X>y 

5.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可选用的药品是(  )

A.稀盐酸  B.稀硫酸   C.硫酸锌溶液  D.硝酸汞溶液

6.请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能发生的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能反应的请说明理由。

(1)银和稀硫酸                                                

(2)铁和硫酸锌溶液                                                

(3)铜和硝酸银溶液                                                

(4)镁和氯化银                                                

(5)铝和硫酸亚铁溶液                                                

(6)锌和硝酸汞溶液                                                

7.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丹麦沦陷,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章获得者玻尔巧妙地用“王水”(盐酸和硝酸的混合物)把金质奖章溶解:

Au+HNO3+3HCl==AuCl3+NO↑+2H2O,并保存在一个容器中。

战后玻尔向该容器中投入金属铜就使黄金从溶液中析出,并重新铸造成与原来十分相仿的诺贝尔奖章。

根据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这个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

 

8.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

信州(今)××有一苦泉,将苦泉水熬煎,得到一种兰色晶体。

此晶体常用作游泳池或者浴池消毒剂。

试回答:

(1)此晶体的化学式为          ,

(2)熬煎苦泉水的铁锅用久了就会在表面析出一层红色固体物质,其原因是                         。

9.除去括号中的杂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⑴Cu(Zn)                                                          

⑵ZnSO4(CuSO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