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练习题备课讲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31755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1.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化学练习题备课讲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生物化学练习题备课讲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生物化学练习题备课讲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生物化学练习题备课讲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生物化学练习题备课讲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生物化学练习题备课讲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生物化学练习题备课讲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生物化学练习题备课讲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生物化学练习题备课讲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生物化学练习题备课讲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生物化学练习题备课讲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生物化学练习题备课讲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生物化学练习题备课讲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生物化学练习题备课讲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生物化学练习题备课讲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生物化学练习题备课讲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生物化学练习题备课讲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生物化学练习题备课讲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生物化学练习题备课讲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生物化学练习题备课讲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化学练习题备课讲稿.docx

《生物化学练习题备课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练习题备课讲稿.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物化学练习题备课讲稿.docx

生物化学练习题备课讲稿

 

生物化学练习题

生物化学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3ⅹ8)

1、蛋白质的变性作用2、酶的活性中心 3、氧化磷酸化4、冈崎片段

5、糖有氧氧化6、Km值7、联合脱氨作用8、糖异生作用

9、解链温度10、盐析11、生物氧化12、活性中心

13、同义密码子14.酮体:

15.基因:

16.启动子:

17.酶活力:

18.糖异生:

19.必需氨基酸:

20.底物水平磷酸化:

21.酶

22竞争性抑制23结构域24遗传密码25氨基酸的氧化脱氨基作用

26中心法则27β-氧化28从头合成29等电点30呼吸链

31必需脂肪酸32维生素33转氨基作用34、增色效应35、SD序列

36、蛋白质的互补作用37、糖酵解38、核不均一RNA(hnRNA)39、衰减子

40、中心法则41、乳糖操纵子42、转录43、氨基酸等电点44、TATAbox

45、呼吸链 46、必需脂肪酸47、tRNA48、填补反应49、分批盐析

50、超二级结构51、冈崎片段

二、填空题(0.5ⅹ24)

1、氨基酸在等电点(pI)时,以______离子形式存在,在PH>PI时以______离子存在,在PH

2、蛋白质结构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层次

3、酮体是由 ______     ______       ______   组成。

4、核苷酸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成分组成。

5、在离体的线粒体实验中测得丁酸的P/O比值为2.5-2.8,说明丁酸氧化脱下来2H是通过______呼吸链传递给O2的,能生成______分子ATP。

6、糖原合成的关键酶是 _糖原合酶_____。

7、依据酶催化的类型,把酶分为六大类: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    ______     。

8、生物合成尿素分子两个N原子,一个来自______ 、另一个来自______。

9、A、B、C、D、E五种氨基酸,其pI由低到高,设溶液pH在C的等电点,则A带电荷,B带电荷,C带电荷,D带电荷,E带电荷。

10、三羧酸循环过程有次脱氢,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循环一次共产生molATP。

 

12、 1分子NADH+H+经呼吸链氧化生成_________ATP,1分子FADH2经呼吸链氧化生成_______ATP。

13、遗传密码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偶数碳原子的脂肪酸经β—氧化后生成的产物为_________________,。

15、糖酵解中的三个调节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缺乏VA引起的病是_______________;缺乏VD引起的病是_____________;缺乏Vc引起的病是_____________;缺乏VB11引起的病是___________。

17、测定酶活力时,底物浓度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温度应选在____________、反应pH应选在____________、反应时间应在反应的______期进行。

18、已知DNA编码链的顺序为5’TCGTCGACGATGACTATCGGC3’,则模板链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合成的mRNA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tRNA的二级结构是______________,三级结构是_____________。

20、在标准条件下,1mg酶在1min内转化了2μmol底物,那么_________mg酶代表一个酶活力单位。

21、证实DNA是半保留复制的经典实验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完成的。

22、生物的DNA的碱基互补规律即_________。

23、蛋白质生物合成时,核糖体沿mRNA的________方向移动,同时肽链从________端向________端方向延长。

24、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它们之间以键相连。

25、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当溶液的pH值大于其等电点时带.

26、DNA的二级结构是;DNA的三级结构是;tRNA的二级结构是。

27、蛋白质平均含氮量为,今测得1克样品含氮量为10毫克,其蛋白质含量应为%。

28、蛋白质是稳定的亲水胶体,其稳定因素是和。

29、酶活性中心包括和两部分,酶的专一性分为、和三大类。

30、丙二酸是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剂。

31、动物体内ATP的生成方式有和两种。

32、1分子葡萄糖经过糖酵解和有氧氧化途径分别生成、ATP。

33、动物体内最重要的两种转氨酶是和。

34、氨是有毒物质,体内解氨毒的主要器官是、解氨毒的主要途径是生成无毒的。

35、遗传密码共有个;起始密码是,终止密码是、、。

36、DNA的生物合成叫、RNA的生物合成叫、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叫。

37、酶的活性中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部分。

全酶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部分组成。

38、1分子乙酰COA经三羧酸循环可生成_________分子NADPH+______分子FADH2_________分子ATP。

1分子葡萄糖经有氧氧化以底物水平磷酸化的方式能生成________分子ATP;以电子传递水平磷酸化的方式生成_________分子ATP,净生成________分子ATP。

40、酮体包括_乙酰乙酸,丙酮,β-羟丁酸_三种物质,合成酮体的原料是_乙酰COA。

41、鉴定蛋白质产用的方法是:

_两性解离与等电点;蛋白质的胶体性质;蛋白质的紫外吸收;蛋白质的变性。

42、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有_ 氧化脱氨,转氨基,联合脱氨_三种方式,解氨毒的主要器官是__肝脏__。

43、在脂肪酸氧化过程中,脂肪酸活化产生的脂肪酰CoA由_肉毒碱_携带通过线粒体内膜。

44、酶的专一性可分为:

_绝对专一性,相对专一性_和_立体异构专一性_三类,

45、核黄素和硫胺素在体内形成的辅酶分别是_FMN_和_TPP_。

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疾病是_坏血病。

46、动物体内ATP生成的方式有_底物水平磷酸化_和_氧化磷酸化_。

47、1分子18碳硬脂酸经β-氧化完全分解,可生成_9_分子乙酰_8_FADH2_8_分子的NADPH+,净生成_120_分子ATP。

48、多肽链中氨基酸之间通过_肽健_相连,核酸分子中核苷酸之间通过_磷酸二酯键_相连;糖原分子中葡萄糖之间通过_糖苷键_相连。

52、沉淀蛋白质的方法有盐析法,有机溶剂法,重金属和加热。

53、 碱基互补规律DNA中是_A与T_和_G与C_;RNA中是_A与U_和_G与C。

54、当氨基酸溶液的pH=pI时,氨基酸以_两性_离子形式存在;当pH>pI时,氨基酸以_负_离子形式存在。

56、磷酸戊糖途径中5-磷酸核糖作为中间产物用于核苷酸的合成和NADP用于合成反应的还原剂。

57、肝脏内由乙酰COA合成的乙酰乙酸,丙酮,β-羟丁酸叫做酮体,但由于肝内缺少利用酮体的酶,因此必须转移到肝外组织内进行氧化。

58、体内肌肉组织中高能磷酸键的储存形式是磷酸肌酸,而能量释放、利用都以ATP为中心。

59、谷胱甘肽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构成的。

61、 酶催化反应的特点是:

_高效,专一,可调节_,酶的活性中心包括_结合部位,催化部位_两部分。

全酶由_酶蛋白,辅助因子_两部分组成。

63、 分子软脂酸经-氧化完全分解,可生成_7_分子FADH2_7_分子的NADPH+,净生成_106_分子ATP.

66、 Jacob和Monod提出的操纵子模型,酶的_诱导_和_阻遏_是在调节基因产物阻遏蛋白的作用下,通过操纵基因控制_结构基因_或基因组的转录而发生的。

67、 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有_氧化脱氨,转氨基作用,联合脱氨基作用_三种方式,体内解氨毒的主要方式是生成_谷氨酰胺_和_尿素_。

68、动物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病是_夜盲_;缺乏维生素D引起的病是_佝偻病_;缺乏维生素B12引起_巨幼红细胞贫血_。

74、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有_底物浓度,酶浓度,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_。

79、一分子葡萄糖经糖酵解途径和有氧氧化净生成_2_和_30_分子ATP。

1分子乙酰COA经三羧酸循环可生成_3_NADPH+_1_FADH2_2_CO2_4_H2O_10_分子ATP。

81、动物体内最重要的两种转氨酶是_GPT_和_GOT_。

82、氨是有毒物质,体内解氨毒的主要器官是_肝脏_,解氨毒的途径是生成无毒的_谷氨酰胺、尿素和_尿酸_。

83、遗传密码共有_64_个,起始密码是_AUG,UAA_,终止密码是_UAG,UGA_。

84、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氨基酸_,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核苷酸_,DNA的合成过程叫做_复制_,合成方向是___________,RNA的合成过程叫做_转录_,蛋白质的合成模板是_信使RNA_。

85、原核生物主要的DNA聚合酶有3种,分别是:

_polI_、_polII_、_polIII_。

87、TCA循环中有两次脱羧反应,分别是由_异柠檬酸脱氢酶_和_а-酮戊二酸脱氢酶_催化。

88、DNA合成时,先由引物酶合成_RNA_,再由_聚合酶III_在其3′端合成DNA链,然后由_聚合酶I_切除引物并填补空隙,最后由_连接酶_连接成完整的链。

89、氨基酸脱下氨的主要去路有_合成氨基酸、谷氨酰胺_和_尿素_。

90、一个碳原子数为n(n为偶数)的脂肪酸在β-氧化中需经_n/2-1_次β-氧化循环,生成_n/2_个乙酰CoA,_n/2-1_个FADH2和_n/2-1_个NADH+H+。

92、尿素分子中两个N原子,分别来自_NH3_和_天冬氨酸_。

93、缺乏维生素B11和B12可引起_巨幼红细胞贫血_,缺_维生素B5_可引起糙皮病。

94、COA汉语名是_3’,5’-ADP以磷酸酐键连接4-磷酸泛酰巯基乙胺_,含有维生素_泛酸_。

 三、选择(1ⅹ16)

 1、呼吸链中的递氢体是( B )

A.氧化酶 B.NAD  C.铁硫蛋白  D.细胞色素 

2、以NADPH的形式贮存氢的一个主要来源是( C ) 

A、糖酵解   B、氧化磷酸化C、磷碱戊糖途径  D、脂肪酸合成 

3、下列氨基酸中,哪一种含氮量最高?

(  D)

A、Gly  B、Ala C、Glu  D、Arg

4、ATP的生方式成主要有(  B)

A、生物转化  B、氧化磷酸化C、转氨基作用D、脱羧作用

5、下面哪一个不是糖酵解的限酶( D  ) 

A、已糖激酶B、磷酸果糖激酶C、丙酮酸激酶D、果糖二磷酸酶 

 6、乳酸在心肌细胞内氧化,其中胞液脱下的2H生成NADH+H+后经哪种机制进入线粒体呼吸链最后生成水 ( D ) 

A、三羧酸循环B、α-磷酸甘油穿梭C、乳酸循环 D、苹果酸穿梭 

 7、肌糖元不能直接补充血糖,是因为肌肉组织中不含( A )

A、6—磷酸—葡萄糖酶 B、已糖激酶 C、6一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D、磷酸化酶 

8、合成糖原时,葡萄糖的供体是( C )

A、G-1-P B、G-6-P  C、UDPG    D、CDPG  

9、多晒太阳可预防下列哪种维生素缺乏( B  )

 A、维生素A B、维生素D  C、维生素E  D、维生素K 

 10、蛋白质变性后可出现下列哪种变化( D )

  A、一级结构发生改变  B、构型发生改变  C、分子量变小 D、构象发生改变 

 11、有机磷农药所结合的胆碱酯酶上的基团是:

( A  ) 

 A、-OHB、-COOHC、-SHD、-CH3  

 12、如果要求酶促反应V=Vmaxⅹ90%,则[S]应为Km的倍数是:

( B )

 A、4.5B、9C、8D、5 

 13、从糖原开始,1mol葡萄糖经糖有氧氧化可净产生ATP摩尔数为:

(D) 

 A、12B、13C、37D、37--39 

 14、糖酵解过程中NADH+H+ 的去路:

( A  )

 A、使丙酮酸还原为乳酸 

 B、经a-磷酸甘油穿梭系统进入线粒体氧化 

 C、经苹果酸穿梭系统进入线粒体氧化 

 D、2-磷酸甘油酸还原为3-磷酸甘油醛 

 15、测定酶活性常用的方法是:

(C) 

 A、分离提纯酶蛋白,称取重量核算酶活性。

 

 B、测定酶在280nm的光吸收,计算酶活性。

 

 C、测定最适条件下,完成酶促反应所需的时间。

 

 D、测定最适条件下,一定量的血清中酶单位时间内产物的生成量或底物的减少量。

 

 16、在一个DNA分子中,如A所占摩尔比32.8%,则G的摩尔比为:

( C )

 A、67.2%B、32.8%C、17.2%D、65.4% 

17、糖异生过程经过下列哪条途径:

(B) 

A.     磷酸戊糖途径 B.丙酮酸羧化支路C.三羧酸循环D.乳酸循环 

18、人体内不能合成的脂肪酸是(B)

A.油酸     B.亚油酸  C.硬脂酸   D.软脂酸    E.月桂酸

19、下列哪一项不是呼吸链的组成成分()

A.NADH  B.NADPH  C.FADH2D.FMNH2

20、关于生物膜,下列说法是错误的是(D)

A、膜的功能越复杂,含蛋白质的种类及数量越多

B、组成膜的脂质分子均是双亲性分子

C、动物膜甾醇主要是固醇

 D、膜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方式是内吞作用和外排作用

21、下列哪一种是磷酸化抑制剂:

(C)

A.鱼藤酮   B.抗霉素A  C.寡霉素D..NaNO3

22、非竞争性抑制剂的动力学特点是(D)

A.Km值变大,Vmax不变  B.Km值变大,Vmax增大

       C.Km值变小,Vmax增大  D.Km值不变,Vmax变小

23、有关酶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正确:

(A)

A、Km值是酶的特征常数,酶有几种底物,就有几种Km值。

B、所有的酶都遵循米氏方程,其反应速度对底物浓度的曲线均为双曲线。

C、提取酶时缓冲液的pH要选在其等电点附近。

D、酶活力随反应温度升高而不断加大。

24、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A)

AL-α-氨基酸B、D-β-氨基酸C、L-β-氨基酸D、D-α-氨基酸

25、关于尿素循环,下列哪句话是错的(A):

A.丙氨酸提供尿素的一个氮 B.反应过程发生在细胞质中

C.反应有部分在线粒体中进行D.与肝脏密切相关

26、关于β-氧化进行部位,下列哪个是错的:

B

A、在动物中,β-氧化在线粒体和过氧化物体中均进行

B、在植物中,β-氧化在线粒体、乙醛酸体和过氧化物体中均进行

C、油料种子萌发时,β-氧化全部在线粒体中进行

D、脂肪酸在乙醛酸体中进行β-氧化时勿需转运

27、反密码子是位于(D)

A.DNAB.mRNAC.rRNAD.tRNA

28、Km值是指(B)

 A、.酶促反应达到最大速度时所需底物浓度的一半

B、.达到1/2Vamx时所需的底物浓度  

 C、.酶促反应的底物常数

 D、.酶与底物的亲和常数

29、下列哪一种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A)

A.酪氨酸B.苯丙氨酸 C.亮氨酸

D.异亮氨酸E.赖氨酸

30、逆转录酶催化(A)

A、以RNA为模板的DNA合成

B、以DNA为模板的RNA合成

C、以mRNA为模板的蛋白质合成

D、以DNA为模板的DNA合成

E、以RNA为模板的RNA合成

31、一分子葡萄糖经有氧氧化可产生多少分子ATP?

A

A.36(38)   B.2(3)  C.24(26)  D.12(15)

32、有关葡萄糖酵解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D)

A.1克分子葡萄糖净生成2克分子ATPB.ATP的生成部位在胞浆

C.ATP是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的

D、ATP是通过H在呼吸链传递生成的

E..ATP的生成不耗氧、

33、蛋白质和DNA的最大吸收峰分别是(B)

A.260nm和280nmB.280nm和260nm

C.340nm和620nmD.540nm和260nm

34、蛋白质变性时不应出现的变化是(E)

A.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B.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

C.蛋白的天然构象破坏D.蛋白质分子中各种次级键被破坏

E.蛋白质分子个别肽键被破坏

35、对DNA双螺旋结构的描述(B)

A、两条链反向平行旋转     B、维持双螺旋结构稳定的主要力是氢键

C、碱基平面和假想中心轴垂直D、螺距为3.4nm

36、转氨酶的辅酶来自(C)

A.维生素B1 B.维生素B2C.维生素B6D.维生素B12 E.维生素C

37、 氨基酸与蛋白质共同的理化性质是:

B

A、 胶体性质B、两性性质C、沉淀反应D、双缩脲反应

38、蛋白质变性不包括:

C

A、 氢键断裂B、盐键断裂C、肽键断裂D、疏水键断裂 

39、琥珀酸脱氢酶的辅酶是:

 B

A、FMNB、FADC、NAD+D、NADP+ 

40、在竞争性抑制剂存在的反应中,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度:

 A

A、增加B、减小C、不变D、停止 

41、磺胺类药物的抑菌原理是:

A、不可逆抑制B、竞争性抑制C、非竞争抑制D、反馈抑制 

42、下列氨基酸既是必需氨基酸、又是生糖兼生酮氨基酸的是:

A

A、苏B、亮C、酪D、赖 

43、羧化酶的辅酶是:

 D

A、硫胺素B、核黄素C、吡哆素D、生物素 

44、下列哪种辅酶不含维生素:

A、NAD+B、FADC、CoQD、CoA 

45、参与糖原合成的高能化合物是:

A、CTPB、GTPC、UTPD、ATP 

46、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作用力是:

A、氢键B、范德华力C、疏水相互作用D、盐键 

47、在蛋白质合成中转运氨基酸的物质是:

 C

A、mRNAB、rRNAC、tRNAD、hnRNA 

48、与mRNA中密码子CGU相对应的tRNA的反密码子是(5→3)D 

A、UGCB、TGCC、CTGD、ACG 

49、经脱氨基酸作用直接生成a-酮戊二酸的氨基酸是:

A、苏氨酸B、甘氨酸C、丝氨酸D、谷氨酸

50、在一个肽平面中含有的原子数为:

 B

A、5B、6C、7D、8 

51、磷酸戊糖途径中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辅酶是:

C

A、NAD+B、FADC、NADP+D、FMN

52、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作用属于(B)

A不可逆B竞争性C非竞争性

53、羧化酶的辅酶是(D)

A硫胺素B核黄素C吡哆素D生物素

54、下列哪一种辅酶不含维生素(D)

ANAD+BFADCCOADCOQ

55、既能以NAD+为辅酶,又能以FAD为辅基的酶是(A)

A磷酸甘油脱氢酶B脂酰COA脱氢酶C乳酸脱氢酶D苹果酸脱氢酶

56、下列氨基酸既是必需氨基酸,又是生糖氨基酸的是(D)

A赖氨酸B丙氨酸C色氨酸D苏氨酸

57、含稀有碱基较多的核酸是(C)

ADNABmRNACtRNADrRNA

58、磷酸戊糖途径中,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辅酶是(B)

ANAD+BNADP+CFADDFMN

59、在转氨基作用中,大多数氨基受体是(C)

A丙酮酸B丙二酸Ca-酮戊二酸D草酰乙酸

60、糖有氧氧化、糖酵解和糖原合成的交叉点是在:

(D)

A.1-磷酸葡萄糖 B.6-磷酸果糖  C.3-磷酸甘油醛   D.6-磷酸葡萄糖

61、人体内不能合成的脂肪酸是(B)

A.油酸     B.亚油酸    C.硬脂酸    D.软脂酸

62、 在琥珀酸脱氢酶所催化的反应体系中,加入丙二酸可使反应速度(B)

A增大B减小C不变

63、 磺胺类药物是下列哪种酶的抑制剂(A)

A二氢叶酸合成酶B四氢叶酸合成酶C一碳基团转移酶

64、 三羧酸循环在细胞的哪个部位进行(C)

A细胞液B细胞核C线粒体D微粒体

65、 反刍动物体内糖异生的主要原料是(B)

A丙酮B丙酸C乳酸D丙酮酸

66、 1分子甘油彻底氧化为CO2和H2O,净生成多少分子(C)

A18B19C20D21

67、 在解氨毒的过程中,氨的储存和运输形式是(C)

A尿素B尿酸C谷氨酰胺D直接排氨

68、既能以NAD+为辅酶,又能以FAD为辅基的酶是(A)

A磷酸甘油脱氢酶B脂酰COA脱氢酶C乳酸脱氢酶D苹果酸脱氢酶

69、糖有氧氧化、糖酵解和糖原合成的交叉点是在:

(D)

A.1-磷酸葡萄糖 B.6-磷酸果糖  C.3-磷酸甘油醛   D.6-磷酸葡萄糖

65、测某一生物样品含氮量为4g,则该样品中所含蛋白质为(E)

A.18gB.24gC.10.25gD.64gE.25g 

66、 稳定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化学键是:

(B)

A.肽键B.氢键C.二硫键D.疏水键E.盐键 

67、 蛋白质变性是由于:

(C)

A.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改变B.蛋白质亚基的解聚

 C.蛋白质空间构象的破坏D.辅基的脱落E.蛋白质的水解 

68、核酸的基本组成成分是(E)

A.组蛋白和磷酸B.核糖和磷酸C.核糖

D.果糖和磷酸E.碱基、戊糖和磷酸

69、核酸变性发生那种效应?

(B)

A.减色效应B.增色效应C.失去对紫外线吸收能力

D.最大吸收峰波长发生转移E.溶液粘度增加

70、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的80%时,Km等于:

(C)

A.[S]B.0.5[S]C.0.25[S]D.0.4[S]E.0.8[S]

71、关于非竞争性抑制剂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B)

A.酶的Km值与抑制剂浓度呈反比 

B.由于抑制剂结合于酶活性中心以外的部位,酶与底物结合后,还能与抑制剂结合 

C.当抑制剂与游离酶结合后,活性中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