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练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839624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练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练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练习题.docx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练习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练习题.docx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练习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练习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练习题

一、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里面有()个4个是()18个是()

(2)的分数单位是(),它含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3)======

(4)===()÷12===

二、求最大公因数(需要用短除的用短除)

4和912和624和36

三、求最小公倍。

(需要用短除的用短除)

12和44和924和36

四、把下面各分数约分。

====

五、把下面每组数中的分数通分。

和和和

六、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分数的大小。

和和和

堤田2015年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练习题

(2)

班级:

姓名:

一、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里面有()个3个是()12个是()

(2)的分数单位是(),它含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3)======

(4)===()÷16===

二、求最大公因数(需要用短除的用短除)

3和86和1218和24

三、求最小公倍。

(需要用短除的用短除)

6和183和818和24

四、把下面各分数约分。

====

五、把下面每组数中的分数通分。

和和和

六、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分数的大小。

和和和

堤田2015年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练习题(3)

班级:

姓名:

一、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表示把()平均分成()份,取其中的()份,分数单位

是(),它里面有()个()。

(2)===()÷()=()填小数

二、把下面各分数约分。

====

三、把下面每组数中的分数通分。

和和和

四、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分数的大小。

和和和

五、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

0.80.370.750.320.37

六、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

堤田2015年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练习题(4)

班级:

姓名:

一、填空。

1、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份,每份就是这根绳子的,每份长米。

2、是假分数,是真分数,则x=()。

二、选择题。

1、6是36和48的()。

①因数②倍数③公因数④最大公因数

2、在下列四组数中,两两互质的`是()。

①4,5,6②3,7,12③5,6,7④5,10,20

三、判断题。

1、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大于1。

()

2、分数单位是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2。

()

3、分数的分子、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

4、分子和分母都是合数,这个分数一定不是最简真分数。

()

四、解决问题

1、同学们参与义工活动,男生25人,女生30人,如果每组中男生人数相同,女生人数也相同,最多可以分几组?

每组中男生和女生各有几人?

2、将一块长100cm、宽60㎝的长方形纸板剪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不能有剩余),至少能剪多少块这样的正方形?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渔歌子》说课稿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渔歌子》说课稿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能诵读。

2、通过想象、描述词的画面,理解词意,体会作者寄情山水、淡泊名利的情操。

3、通过对比阅读,感受道家和儒家不同的思想追求。

重点、难点:

通过想象、描述词的画面,理解词意,体会作者寄情山水、淡泊名利的情操。

教学过程:

《江雪》《题秋江独钓图》

一、导入揭题

1、这节课我们再学一首描写渔父生活的词《渔歌子》,{板书课题}。

2、渔歌子是题目还是词牌名?

对,一首词可以没有题目,但一定要有词牌名。

这里“子”读第三声,齐读课题。

3、这首词的作者是唐朝的张志和。

{板书(唐)张志和},谁用简洁的语言给我们介绍作者?

二、初读课文,理解词意

1、一读:

谁来读一读这首词?

相机正音。

二读:

字正腔圆,就是少了点味道,应该读出怎样的味道?

(美丽)指名读;(悠闲)指名读。

齐读。

2、有点感觉了,不过,等你理解了这首词,那时候就能真正地读出味道来了!

3、通过预习,你知道这首词的意思吗?

指名说。

还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

4、让我们把理解到的带入词中,再来读一读。

三、词中赏画,品味意境。

1、张志和不仅是的词人,还是有名的大画家。

他常常把画画的技巧融入到写词当中,他的好朋友大书法家颜真卿是这样夸他的,说他的词是:

词中有画,画中有词。

意思就是说,他写的词就像一幅画。

默读这首词,看看他为我们描画了哪些自然景物?

用笔圈出来。

{出示}

2、他为我们描绘了哪些自然景物?

{出示}

3、这都是什么地方的景色?

在诗人的眼里,这是怎样的西塞山,怎样的白鹭、桃花、流水?

他又会听到了什么?

闻到了什么?

拿起你的笔,选择一两种景物写几句话。

{出示}

4、交流:

西塞山:

郁郁葱葱,不是墨线勾勒,而是绿色渲染的山水画。

白鹭: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多么快乐而悠闲啊!

桃花: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桃之夭夭,烁烁其华。

补充:

春天的花有那么多,为什么作者独独写了桃花呢?

李白呀曾写过这样的诗:

{出示}

山中问答

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师: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那不是人间啊,那是?

世外桃源。

原来,西塞山前就是一个——世外桃源。

流水:

春来江水绿如蓝。

斜风细雨:

这样的风,这样的雨,在志南和尚的笔下,则成了杨柳风,杏花雨,多美妙啊!

5、西塞山前,白鹭翔飞,自由自在;桃花盛开,流水上涨;鳜鱼肥美,或风和日丽,或斜风细雨,浓妆淡抹总相宜。

你觉得这是一幅怎样的风景画?

(板书:

春意盎然)女孩子们,让我们把这样的美景读出来吧。

四、走进山水,贴近词人。

1、在这样如诗如画的美景里,有这样一叶扁舟,上面坐着——渔翁,这渔翁就是——张志和,就是号称烟波钓徒的诗人,他头戴——青箬笠,身披——绿蓑衣,可惜他留给我们的只是一个背影,此时,他的脸上又会有什么表情呢?

男孩子们,让我们把这种悠闲读出来吧。

2、、在这里,归是指——回去,张志和为什么不须归呢?

一边是世外桃源,悠闲自在,一边是——忙忙碌碌,争名夺利的世俗,他选择的是——

3、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读出不愿归的情感。

4、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渔父?

(板书:

悠闲自在,向往自由)

五、对比阅读,感受不同情感。

1、课前,我们背诵了《江雪》,这首诗的渔父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2、同是渔父,为什么《江雪》中的渔父如此孤独郁闷呢?

有理想却不能实现,只能泛舟江湖。

3、小结:

同是渔父却有着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追求,也让我们在经典里感受、成长。

六、作业

1、习作:

改写《渔歌子》。

2、“渔父”的形象早已在融化在唐诗宋词元曲里,已成为诗意化的形象;在外国的文学作品中也有渔父的形象,那这个形象又有何意义呢?

请同学们课外阅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一书。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渔歌子》说课稿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渔歌子》。

2、想像词中的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3、借助拓展延伸,进一步感受作者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

学会词的吟诵,根据词所描绘的画面,想象意境。

教学难点:

读出词的韵味,感受作者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收集了解有关唐代诗人张志和的资料。

2、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结合课件,欣赏歌曲《渔歌子》。

2、启发谈话:

在这首歌曲中,蕴含着一首流传千古的词,这首词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3、出示课题,强调“渔歌子”是词牌名及读法。

二、初读《渔歌子》。

1、自由读,

(要求:

a、注意每个字的读音。

b、多读几遍,读通顺。

2、指名展示读(纠正读音,强调节奏、韵律)。

3、师生配合读。

4、齐读。

三、细读《渔歌子》,理解词意。

1、读了这首词,你看到了哪些景物?

(学生用笔圈出)

2、如果让你用彩笔把这些景物画出来,你会用上哪些颜色呢?

3、学生汇报,老师随机简笔画板书。

4、那么,看着、想着,这青山、这绿水就成了一幅画,就成了一首绝美的词——《渔歌子》

5、用自己喜欢的词语描绘这些景物。

6、按一定的顺序用几句话描述画面上的景物。

7、借助课件让学生欣赏词中美景。

小结:

是的,置身在这美景中,也难怪词人张志和会情不自禁的吟诵到——西塞山前白鹭飞……(学生接下去)

四、拓展延伸,体会情感。

1、如果你是这位渔翁,在这美景中,你舍得离开吗?

是的,张志和也不愿意离开这儿。

可他的哥哥张松龄却担心弟弟常年在外不归家,也写了一首词劝张志和尽快回家。

2、补充《和答弟志和渔父歌》。

(1)哪两句是劝弟弟回家的?

(2)师生互动对读《渔歌子》和《和答弟志和渔父歌》。

3、讨论:

张志和为何不归?

感受作者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1)顺势引读“斜风细雨不须归”。

(2)拓展延伸:

补充张志和弃官归隐资料。

进一步理解词人“不须归”的深意。

五、想像画面,感受意境。

1、是的,张志和不仅喜欢这里美丽的风景,更留恋这种悠闲自在的生活。

让我们闭上眼睛,像张志和那样,独坐着,任清风拂面,任桃花的芬芳扑鼻而来,感受他沉醉自然,悠闲自在的生活。

(课件播放词朗诵,学生想象画面。

2、你可以摇头晃脑的吟诵,感受大自然的美:

也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感情;还可以用歌声唱出来……

3、同学们,假如你来到浙江湖州,你一定会去哪座山?

(西塞山)来到西塞山,你一定会想起千古词人?

(张志和)想起张志和,你一定会吟诵他的?

(渔歌子)

学生吟诵《渔歌子》。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渔歌子》说课稿三

一、说教材

《渔歌子》是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古诗诵读。

作者是唐代诗人张志和,张志和不仅是诗人,也是一位画家,因此他笔下是一片诗情画意。

这首词描绘了江南秀丽的山光水色,表达诗人寄情山水,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二、说目标

1、体会词的内容,体会诗人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词。

3、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诗词内容,想像诗句所描绘的图景,体会诗人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读懂词,体会诗人思想感情。

三、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上,在根据词作内容简短易懂的特点,以突破教学重难点为重要目的,采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意境的方法,让学生充分表达,展现自我,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学法上采用听、想、说、品、唱等多种感官互动的学习方法,调动学生一切积极因素,达到学习目的。

四、教学过程这首词词中有画,具有形象性、可感知性。

根据这一特点,我设计配乐示范朗读,想象、和词、唱词。

创设情境,师生角色对话,体会诗人情感,突破难点。

一、讲故事,走入《渔歌子》。

利用学生好奇心,为学生讲张志和直钩垂钓的传说。

张志和直钩垂钓到底在钓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去寻找答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词——《渔歌子》由作者自然引出本课要学的词《渔歌子》(板题)。

渔歌子是词牌名,对于词牌学生已有所了解,所以这里不再重复。

只是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词牌,巩固对词牌的了解。

二、品画意,吟诵《渔歌子》。

(一)读出节奏美

1、(出示整首词)谁来读给大家听?

(指导正音)这首词比较简单,读来朗朗上口,多读几遍,孩子自然就能读通读顺。

有几个生字,根据学情不同,着重正音。

两个平舌音“塞、蓑”,一个翘舌音“箬”,再有“斜风细雨”可能也有部分孩子念不准。

借助注释、插图指导理解“箬笠、蓑衣”。

利用课件指导观察“塞”的写法,指导写生字。

2、指导吟词。

诗词的读法和文章不一样,诗词在古代都是用来唱的,所以,词句本身就含有很强的音乐感,这就要求我们读的时候要注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

(师配乐配画范读)古诗词是十分讲究音韵的文体,诗歌与音乐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渊源,为了让学生真正领悟古诗词的情韵,增强古诗词的教学效果,我借助音乐把他们带到诗词所创设的意境中,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与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诗画合一”的观念在中国文学中源远流长。

一首好的诗词,就是一幅耐人寻味的图画。

因此,在指导学生学习古诗词时,我尽可能减少理性的分析,而通过再现与作品相应的立体画面,使学生进入诗词所描绘的境界中,与诗词的意象融为一体,与诗人同歌同吟,同悲同乐,从而更好地领悟到作者寄寓于诗词中的情感,以达到的欣赏效果3.生练读、指名读。

(二)读出意境美

1、读了这么多遍,你从这首词中读出了什么?

作者描述的是一幅怎样美丽的画面呢?

我们来看看画中都有什么?

2、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这山、这水、这白鹭、这桃花,你想用上什么呢?

3、好一幅江南的景色!

用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这里的景色?

4、谁再来读?

用你的朗读,带大家一起走进这幅画。

生配乐配画朗读,读出意境美。

5、短短的27个字,我们品出了一幅美丽的画,这就是读诗词的好方法。

读懂了词中画,我们再来品品词中人。

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想象词人的神态、心情。

6、“不须归”的意思是——?

“不须归”的理由是——?

潇潇春雨洒江天,渔人垂钓好悠闲。

这位陶醉在青山绿水间的渔翁是个怎样的人呢?

三、悟诗情,和唱《渔歌子》。

1、出示张志和的介绍。

2、探讨“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个“归”字还仅仅是回家么?

他的哥哥张松龄怕弟弟隐居不回家,就作了一首词:

《和答弟志和渔父歌》:

这首词也是采用渔歌子的词牌写的。

(课件出示词:

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全班读)对比欣赏,初识和词。

形象感悟词牌的作用。

师生和词:

师:

兄弟啊,听说你是直钩垂钓,不放鱼饵,你钓到了什么哪?

点明主旨,升华感情。

能不能钓到鱼,张志和已不在乎了,他在乎的是如诗如画的美景,在乎的是无拘无束,心志平和的田园生活。

3、投放诗词画境(音乐、书法、国画),营造诗词教学的情境此词一出即被中国的诗人奉为词宗,这首词后来流传到日本,当时日本天皇、皇亲国戚、学者名流争相仿效渔歌子,从此日本一些喜爱中国诗歌的人开始学着填词。

可以说,这首诗宛如架在中日之间的一座桥梁——齐诵:

渔歌子(画家用画笔描绘,书法家用书法诠释,音乐家用歌声传唱)

4、古词新唱,欣赏学唱。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作品中的瑰宝,古诗词的教学对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能充分引导学生领悟古诗词的意韵,使学生由声入情,由情入景,学生的听觉、视觉得到了充分的调动,能力的培养就有了保证。

而且,教学过程直观、生动、形象、感染力强,可以满足学生各感官的需要,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的调动,他们学得轻松,学得有趣,其效果必然事半功倍。

最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5分。

1.一个合数至少有()。

A、一个因数B、两个因数C、三个因数

2.一瓶眼药水的容积是10()。

A、LB、mlC、dm³

3.下面三个数中,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的是()。

A、1B、2C、3

4.两个自然数相除,不能整除的时候,它们的商可以用()来表示。

A、分数B、整数C、自然数

5.58的分数单位是()。

A、5B、1C、18

二、判断题:

(正确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5分。

1.一个因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

2.长方形的两条对称轴相交于点O,绕点O旋转长方形180°后与原来图形重合。

()

3.a³=a+a+a。

()

4.两个质数的和一定是偶数。

()

5.妈妈给了我一个苹果,我一口气吃了43个。

()

三、填空题:

(每空1分,共18分)

1.4.09dm³=()cm³5800ml=()L

800dm³=()m³7300cm³=()L

886ml=()cm³=()dm³

2.某超市,要做一个长2.3m,宽50cm,高1.2m的玻璃柜台,现要在柜台各边都安上角铁,这个柜台需要()米角铁。

3.下面的现象中是平移的画“√”,是旋转的画“○”。

(1)小红在拉动抽屉。

()

(2)运动中直升飞机的螺旋桨。

()

(3)石英钟面上的秒针。

()

4.用分数表示图中的白色部分。

()()()

5.先观察右图,再填空。

(1)图A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到达图()的位置;

(2)图B绕点“O”顺时针旋转()度到达图D的位置;

(3)图C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到达图()的位置;

6.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

7.用5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减少24平方厘米,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四、算一算。

(40分)

1.直接写出得数。

(16分)

40×1.2=25×0.4=6³=29÷18=——(结果为带分数)

2.4×0.5=1.25×80=3.6÷0.06=1÷3=——

2.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计算出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13分,每空2分,问题1分)

3.把下面的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8分)

(1)80/16=

(2)51/19=

(3)69/13=(4)79/20=

新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

2015新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

一、基础知识。

(37分)

1、看拼音写词语。

(5分)

pòzhànchuānsuōhuīhuángfēngsāoqìpài

2、读拼音,用汉字回答。

(1分)

qǐngxiěchū“guīláibǎofànhuánghūnhòu”dēxiàjù。

2、用“——”划出下列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3分)

气氛(fēnfèn)渲染(xiànxuàn)撵走(niánniǎn)

强占(qiángqiǎng)薄弱(bóbáo)语塞(sèsāi)

3、比一比,组词。

(4分)

郎()延()扳()遭()

朗()诞()版()糟()

4、按要求写四字词语。

(4分)

⑴写出含有“手”的成语。

①形容医术高明。

()②形容十分喜爱。

()

⑵含有人物器官的四字词语,如:

肝胆相照:

、。

5、给下列各句的“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2分)

a、扰乱b、发泄c、弄d、发生e、喧哗

⑴这里闹得很,无法看书。

()⑵你不要再闹情绪了。

()

⑶前几年,这里总闹水灾。

()⑷孙悟空大闹天空。

()

体会破折号的用法(3分)

a、表示解释说明b、表示声音延长c、表示意思的递进或转折

(1)40秒——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久了。

()

(3)街上飘着烤鸭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

6、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3分)

⑴、销烟、姹紫嫣红、和氏璧、美轮美奂这一组词是正确的。

()

⑵、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舞台表演艺术。

()

⑶、《水浒传》书中塑造了108个英雄好汉,有豹子头林冲、浪里白条李逵、智多星吴用等。

()

7、按要求写句子。

(6分)

⑴河南省的人口是我国最多的省份。

(修改病句)

⑵白杨树那么直,不软弱。

白杨树那么坚强,不动摇。

(用关联词合并成一句话)

⑶例: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仿照例句写一个句子)

⑷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

(仿写一个排比句)

⑸“新鲜”有“出现不久,还不普遍”的意思。

用它写一个含有这种意思的句子。

⑹想想牺牲了的战士,我们没有什么困难不克服。

(换个说法)

7、用所学知识填空。

(6分)

⑴王小力在学习上碰到一点困难就选择放弃,我会用名言“

”来劝他。

⑵在公共场所,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提示语和广告词。

有的比较生硬,令人反感。

如:

“禁止浪费水资源”,你能试着把这句改写一下使它变得有情趣,能打动人吗?

⑶我在五年级积累了些歇后语,如:

⑷《舟过安仁》的作者是诗人,诗句“”写出了渔船小童的调皮。

⑸,吾将上下而求索。

二、口语交际。

(5分)

同学们,你们在学习中一定结识了不少名著的人物,如:

诸葛亮、周瑜、武松、王熙凤……你最喜欢或最不喜欢那部名著的谁?

请结合事例说说理由。

三、阅读天地。

(28分)

(短文一)

红花草,也叫紫云英。

这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草本植物,南方的水稻种植区里,到处都有它的身影。

还在早春时节,倔强的红花草就从隔年的稻茬周围争先恐后的钻出来。

不久,嫩茎上开出一朵朵小红花,宛如一支支小火把,美极了。

然而,我对红花草的喜爱,还不只是因为她那顽强的生命力,更在于她那朴实、崇高的情怀。

数九隆冬,万物萧疏,她却顶风冒雪,破土抽芽:

春暖花开,百花吐艳,红花草又无争意,默默无闻地扎根生长。

她的品格是多qiānxū().红花草到了茂盛时期,

香气mímàn(),无数的蜜蜂终日绕着她采蜜。

一到插秧季节,红花草又慷慨地翻近土里,抛入水中,变成了肥沃的绿肥,为迎接丰收而牺牲自己。

1、按要求写词语。

⑴在文中拼音后面的括号里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

⑵照样子,写词语。

(2分)

争先恐后:

默默无闻:

2、用“——”在文中划出一个比喻句。

作者把()比()这样比,是为了突出。

我也会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3分)

3、找出文中表示红花草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句子,写下来。

(2分)

4、我能用四字词语概括红花草的品格:

(不少于2个)(2分)

短文

(二)

一个初冬的夜晚,解放军某部奉命追击一股(①)的敌人,眼看快要追上敌人了,却被一条河挡住了去路。

这条河有十米宽,水流湍急,河上没有桥,我军过不去,连长命令三班架桥,二班负责掩护。

三班战士立即行动,没有架桥的器材,他们就利用仅有的两架木梯架桥。

班长和战士们跳进冰冷的急流中,把木梯扛在肩膀上,人身当桥腿,木梯当桥面,一班长看到“桥”还不稳,说:

“还缺桥腿,我们来当!

”战士们纷纷跳进急流。

有的用胳膊抬,有的用肩膀扛,一座平稳的人桥架成了。

架桥的战士们向岸上的战士喊:

“放心过吧!

同志们,过吧!

机枪连迅速踏上人桥。

有的同志滑倒了,架桥的同志就用头把他顶住;有的同志踩着架桥同志的肩膀了,架桥的同志就咬紧牙顶着;有的同志滑到河里了,架桥的同志就赶紧把他扶上去。

同志们(②)在十一月的寒流里,冻得牙齿咯咯地响,桥面渐渐低下去了,一班长大喊:

“同志们,咬紧牙,挺起胸,保证完成任务!

”有的战士唱起来:

“野战军什么也不怕,艰苦和困难吓不倒咱……”大家也跟着唱起来。

进攻的部队踏着这座人桥,冲上对岸,消灭了敌人。

1、请给短文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

(1分)

2、“湍”字是()结构,音序是(),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共()笔。

(2分)

3、用“√”给文中标有①②的地方选择最恰当的词。

(2分)

3、①a、逃跑b、逃窜c、逃脱

②a、浸b、站c、走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个小标题(3分)

追击敌人→()→()→()

5、用“__”画出文中的排比句。

这句话表现了战士们______________

(3分)

6、这是一座什么桥?

是怎样架起来的?

(3分)

7、读完短文,你有什么感受?

(3分)

四、习作平台。

(30分)

同学们,你们肯定遇到过形形色色的人,有诚实的、有虚伪的、有坚强的、有爱哭的、有蛮横不讲理的、也有讲起来道理头头是道的……选择印象最深的人来写,要表达真情实感,语句通顺,内容通顺,400字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