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考信息交流化学试题四 1 答案和解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42849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0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中考信息交流化学试题四 1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安徽中考信息交流化学试题四 1 答案和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安徽中考信息交流化学试题四 1 答案和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安徽中考信息交流化学试题四 1 答案和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安徽中考信息交流化学试题四 1 答案和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安徽中考信息交流化学试题四 1 答案和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安徽中考信息交流化学试题四 1 答案和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安徽中考信息交流化学试题四 1 答案和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安徽中考信息交流化学试题四 1 答案和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安徽中考信息交流化学试题四 1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安徽中考信息交流化学试题四 1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安徽中考信息交流化学试题四 1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安徽中考信息交流化学试题四 1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安徽中考信息交流化学试题四 1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安徽中考信息交流化学试题四 1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安徽中考信息交流化学试题四 1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安徽中考信息交流化学试题四 1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安徽中考信息交流化学试题四 1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中考信息交流化学试题四 1 答案和解析.docx

《安徽中考信息交流化学试题四 1 答案和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中考信息交流化学试题四 1 答案和解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中考信息交流化学试题四 1 答案和解析.docx

安徽中考信息交流化学试题四1答案和解析

【最新】安徽中考信息交流化学试题(四)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方面有省辉煌的历史。

下列变化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烧制生石灰

B.雕刻根雕

C.粮食酿酒

D.古代造纸

2.【最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

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焚烧垃圾,净化环境

B.乘坐公交,低碳出行

C.回收金属,节能减污

D.处理废水,达标排放

3.在新冠病毒疫情阻击战中,小明一家的做法中合理的是

A.小明爸爸:

吸烟、喝酒可以防止病毒

B.小明妈妈:

吃“补药”增强免疫能力

C.小明自己:

使用95%的酒精做消毒液

D.小明爷爷:

用稀释后84消毒液擦地板

4.磷化铝(AIP)常用作粮仓杀虫剂。

铝、磷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的原子质量是26.98

B.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C.磷化铝中磷元素化合价为+5价

D.磷原子核外电子数为5

5.近日,我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催化剂。

将甲烷和二氧化碳催化重整,对缓解能源危机、改善环境意义重大。

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C.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H2

D.该反应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6.高氯酸锂(LiClO4)常用作火箭喷气燃料、锂电池原料等。

下列关丁高氯酸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一种氧化物

B.由六个原子构成的

C.高氯酸锂由三种元素组成

D.Li、C1、O的质量比为1:

1:

4

7.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实验上证实了水结冰过程中“临界冰核”的存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水、冰化学性质不同

B.水凝固成冰,分子间隔发生改变

C.冰核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D.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

8.下列实验操作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

闻气体气味

B.

加锌粒

C.

熄灭酒精灯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9.近年来,我省强力推进“城乡公交—体化”这一民心工程建设。

让广大农村群众享受城市公交待遇,达到“便捷、安全、高效、舒适“出行的目的。

下列与公交车有关说法中,正确的

A.图上标注的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B.公交车表面烤漆主要是为了美观

C.汽车尾气主要污染物中的有害气体是CO2

D.汽车轮毂一般采用铝合金是因为铝合金耐用

10.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或除杂方案可行的是

A.鉴别BaCl2、MgCl2、K2CO3—加入稀盐酸

B.除去CaCO3中的少量Na2CO3—溶解、过滤、蒸发

C.除去CO2中的HCl气体—将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和浓硫酸

D.鉴别四种无色溶液Na2CO3、H2SO4、HCl、BaCl2—两两相互混合后观察现象

11.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

A.金属能够导电,所以能够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B.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就是酸

C.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所以金属腐蚀过程中一定有能量变化

D.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因此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12.KCl、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0g的KCl和NaCl固体,再分别加入100g80℃蒸馏水,充分溶解。

再将两支试管降温至30°C。

由80°C到30°C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80℃时,得到的NaCl溶液的质量是150g

B.装有NaCl的试管中剩余的固体增多

C.30℃时,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两支试管里剩余的固体质量相同

二、实验题

13.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制取气体装置,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是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实验室使用另一套发生装置可以制取____________(填一种气体的名称)。

(3)若用C装置收集氢气应从__________(填“a”或“b”)口进入。

(4)若用C装置干燥氢气,则装置中放入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三、流程题

14.金属元素钼(Mo)通常用作合金及不锈钢的添加剂。

利用钼矿(主要成分为MoS2)制备金属钼的主要流程如下。

(1)灼烧钼矿通常会将矿石粉碎成小颗粒,其目的是___________。

(2)写出流程中所涉及的氧化物是______________(填1种即可)。

(3)反应①属于___________(填反应类型)。

(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5)上述流程中操作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如果在实验室模拟操作a时,发现得到的钼酸铵溶液有少量浑浊,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四、科学探究题

15.易拉罐是生活中常见的饮料包装用品,下图为某品牌饮料易拉罐,其含有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其制作材料有什么性质?

(1)小明思考:

易拉罐制作材料应具______、__________等化学性质。

(2)小明探究:

易拉罐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该款易拉罐主要成分可能含有铜、铁、铝中的一种或几种。

[查阅资料]铜、铁、铝三种金属中,只有铝能和NaOH溶液反应:

_______

(请将横线补充完整)

[实验探究]

实验编号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取两片易拉罐碎片,打磨

碎片呈银白色

取一片打磨过的易拉罐碎片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碎片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为无色

取一片打磨过的易拉罐碎片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

有气泡产生,碎片消失,溶液为无色

[实验结论]由实验①②可知,易拉罐中肯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②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16.碳酸氢钠,一种白色固体,属于_____(填“酸”、“碱”或“盐”)。

某兴趣小组对NaHCO3有关件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1)取适量NaHCO3粉末加入a试管中,加热现察到a试管口有大量小水滴。

b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有水和___________生成。

持续加热直至两只试管均不再发生变化时,发现a试管中仍残留有较多白色固体粉末,向该粉末中滴加稀盐酸,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该残留粉末是______________。

(2)发现问题:

若将NaHCO3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

理论认知:

两种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不能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查阅资料:

NaHCO3即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做与碱反应,

讨论设计:

如何设计实验,验证两者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了,小组的同学根据Ba(HCO3)2易溶于水,而Ca(OH)2微溶于水及上图实验事实,设计下表方案。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及现象

A

先在NaHC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NaOH溶液,溶液变浑浊

B

取质量比为2:

1的NaHCO3和NaOH固体分别配成溶液,混合振荡,将其加热蒸干后继续加热,将实验过程中得到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澄清石灰水一直未变浑浊

反思交流:

①写出实验A导致溶液变浑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实验中不宜将BaCl2溶液换成CaCl2溶液的原因是_____。

②实验B是从_____,(填“检验反应物”或“检验生成物”)角度来证明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的。

(3)研究小组又做了将CO2持续通入一定浓度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并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结果如图。

资料:

a碳酸钠在二氧化碳过量的条件下继续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

b本实验条件下,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的pH分别约为11和8.5。

①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②P点时的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写化学式)。

③分析以上曲线,你认为使用排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方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是否可行?

_______(填“是”或“否”)。

五、计算题

17.高级轿车常配置一种汽车安全气囊,其内部贮有硝酸铵,当汽车受到猛烈撞击时,安全气囊会在瞬间弹出,防止驾驶员受伤。

撞车时,约在0.01s内引发安全气囊内发生下列反应:

请计算:

(1)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2)产生22g一氧化二氮,理论上需要硝酸铵的质量。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烧制生石灰是高温煅烧石灰石,碳酸钙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生成新的物质,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雕刻根雕只是物质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粮食酿酒有酒精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古代造纸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A

【详解】

A、焚烧垃圾,会产生废气,造成污染,不建议焚烧,应该分类处理,A选项错误;

B、乘坐公交,减少私家车出行,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燃料的排放,B选项正确;

C、回收金属,资源重复利用可以,C选项正确;

D、处理废水,将污水中的重金属、有毒物质等进行处理以后,再进行排放,D选项正确。

故选A。

3.D

【详解】

A、吸烟、喝酒有害身体健康,A项错误;

B、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能力,B项错误;

C、消毒液的浓度不是越浓越好,使用75%的酒精做消毒液,C项错误。

D、用稀释后84消毒液擦地板,有利于杀死病毒,选项正确。

故选D。

4.B

【详解】

A、铝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而不是其真实的质量,故A错误;

B、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故B正确;

C、磷化铝中,铝元素化合价+3价,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磷元素化合价为-3价,故C错误;

D、磷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5,故D错误。

故选:

B。

5.A

【分析】

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CH4和CO2反应生成CO和H2

【详解】

A、由图可知,该反应是CH4和CO2反应生成CO和H2,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是置换反应,选项A错误;

B、从图中可知,反应前后都是C、H、O三种原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选项B正确;

C、图中D是H2,是由氢元素组成的单质,选项C正确;

D、反应中消耗掉CH4和CO2,CH4和CO2属于温室气体,因此该反应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选项D正确。

故选A。

6.C

【详解】

A、高氯酸锂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而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A项错误;

B、高氯酸锂是一种化合物,是由该物质的分子构成的,每个分子里含有6个原子,B项错误;

C、高氯酸锂由Li、Cl、O三种元素组成,C项正确;

D、高氯酸锂中Li、Cl、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

35.5:

(16×4)≠1:

1:

4,D项错误。

故选:

C。

7.B

【详解】

A、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化学性质相同,选项错误;

B、水凝固成冰,分子间隔变小,选项正确:

C、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选项错误;

D、氢、氧两种元素除了可以组成水,还可以组成过氧化氢,选项错误。

故选B。

8.C

【详解】

A、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地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以防止中毒,故A不正确;

B、往试管中装锌粒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锌粒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故B不正确;

C、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冒盖灭,故C正确;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为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集气瓶的底部应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故D不正确。

故选C。

9.D

【详解】

A、钢铁外壳属于金属材料,挡风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A不正确;

B、公交车表面烤漆主要是为了防止生锈,故B不正确;

C、汽车尾气主要污染物中的有害气体是NO和CO等,故C不正确;

D、铝合金造型好看,重量轻,不会腐蚀等特点,汽车轮毂一般采用铝合金,故D正确。

故选D。

10.D

【详解】

A、稀盐酸与BaCl2、MgCl2均不反应,不能鉴别两种物质,稀盐酸和碳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可以鉴别碳酸钾,故A不正确;

B、碳酸钙不溶于水,除去CaCO3中的少量Na2CO3,溶解、过滤即可,不需要蒸发,故B不正确;

C、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把原物质除去了,故C不正确;

D、四种物质两两混合,产生两次气泡和一次沉淀的是碳酸钠,产生一次气泡和一次沉淀的是稀硫酸,产生一次气泡的是稀盐酸,产生两次沉淀的是氯化钡,可以鉴别,故D正确。

故选D。

11.C

【详解】

A、金属能导电,但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金属,例如石墨可以导电,故A不正确;

B、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不一定是酸,例如硫酸铵溶液呈酸性,属于盐,故B不正确;

C、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金属腐蚀属于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能量变化,故C正确;

D、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比如水,故D不正确。

故选C。

12.A

【分析】

由KCl、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

【详解】

A、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8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小于40g,50g的氯化钠在100g水中溶解的质量小于40g,得到的NaCl溶液的质量小于150g,故A不正确;

B、80℃降温至30℃时,NaCl的溶解度降低,降温有固体析出,装有NaCl的试管中剩余的固体增多,故B正确;

C、30℃时,氯化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同,两种物质均达到饱和状态,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C正确;

D、30℃时,氯化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同,两种物质均达到饱和状态,两支试管里剩余的固体质量相同,故D正确。

故选A。

13.锥形瓶B

氧气b浓硫酸

【详解】

(1)仪器①的名称是锥形瓶,便于添加液体试剂;

(2)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是固液常温型B,反应原理是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另一套发生装置是固固加热型,实验室使用该装置可以进行氯酸钾法制取氧气;

(3)若用C装置收集氢气,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应从b口进入;

(4)若用C装置干燥氢气,根据装置特点,则装置中放入浓硫酸,如果是氧化钙等固体干燥剂,装置一般是球形干燥管或U型管。

14.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提高钼矿利用率MoO3(或SO2或H2O)复分解反应

过滤滤纸破损(答案合理即可)

【详解】

(1)灼烧钼矿通常会将矿石粉碎成小颗粒,其目的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提高钼矿利用率。

(2)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流程中所涉及的氧化物是MoO3(或SO2或H2O)。

(3)根据流程图可知,反应①是钼酸铵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和钼酸,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4)根据流程图可知,反应②是氧化钼与氢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钼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上述流程中操作a能将固体与液体分离,其名称为过滤。

如果在实验室模拟操作a时,发现得到的钼酸铵溶液有少量浑浊,可能的原因是滤纸破损,液体从破损处流下或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液体从滤纸与漏斗之间流下。

15.耐腐蚀无毒(答案合理即可)2H2OCuFe

【分析】

铜是红色的,取两片易拉罐碎片,打磨,碎片呈银白色,说明不含铜,铁和稀盐酸反应的生成氯化亚铁为浅绿色,取一片打磨过的易拉罐碎片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碎片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为无色,说明不含铁,铝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铝和氢气。

【详解】

(1)易拉罐要长时间保存,要耐腐蚀,没有毒性,故易拉罐制作材料应具耐腐蚀、无毒等化学性质。

[查阅资料]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反应前有2个铝原子,2个钠原子,2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反应后有2个钠原子,2个铝原子,4个氧原子,6个氢原子,则横线处是2H2O,故

2H2O

[实验结论]由实验①②可知,取两片易拉罐碎片,打磨,碎片呈银白色,说明不含铜,铜是红色的,取一片打磨过的易拉罐碎片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碎片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为无色,说明不含铁,铁和稀盐酸反应的生成氯化亚铁为浅绿色,故易拉罐中肯定不含有Cu、Fe,②中发生的反应是铝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铝和氢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睛】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16.盐CO2(或二氧化碳)Na2CO3(碳酸钠)

氯化钙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会生成微溶的氢氧化钙,也会有白色沉淀,对实验产生干扰检验反应物

Na2CO3、NaHCO3是

【详解】

碳酸氢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1)取适量NaHCO3粉末加入a试管中,加热现察到a试管口有大量小水滴,说明有水生成。

b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故说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向该粉末中滴加稀盐酸,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该残留粉末是碳酸钠,因为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

反思交流:

①先在NaHC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NaOH溶液,溶液变浑浊,因为

,碳酸钠又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中不宜将BaCl2溶液换成CaCl2溶液的原因是氯化钙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会生成微溶的氢氧化钙,也会有白色沉淀,对实验产生干扰;

②实验B是通过检验碳酸氢钠是否存在来证明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发生了反应,故是通过检验反应物角度来证明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的。

(3)①由图可知,BC段pH由11变为8.5,故是碳酸钠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P点时,碳酸钠未完全反应,故溶液中的溶质为Na2CO3、NaHCO3;

③使用排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方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可行,因为由图可知,pH=8的碳酸氢钠溶液不能继续吸收二氧化碳。

17.

(1)35%

(2)40g

【详解】

(1)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2)设:

产生22g一氧化二氮,理论上需要硝酸铵的质量为x。

x=40g

答:

(1)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5%。

(2)产生22g一氧化二氮,理论上需要硝酸铵的质量为40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