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借鉴小学拓展性课程实施方案docx.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843838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参考借鉴小学拓展性课程实施方案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参考借鉴小学拓展性课程实施方案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参考借鉴小学拓展性课程实施方案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参考借鉴小学拓展性课程实施方案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参考借鉴小学拓展性课程实施方案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参考借鉴小学拓展性课程实施方案docx.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参考借鉴小学拓展性课程实施方案docx.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参考借鉴小学拓展性课程实施方案docx.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参考借鉴小学拓展性课程实施方案docx.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参考借鉴小学拓展性课程实施方案docx.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参考借鉴小学拓展性课程实施方案docx.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参考借鉴小学拓展性课程实施方案docx.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参考借鉴小学拓展性课程实施方案docx.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参考借鉴小学拓展性课程实施方案docx.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参考借鉴小学拓展性课程实施方案docx.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参考借鉴小学拓展性课程实施方案docx.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参考借鉴小学拓展性课程实施方案docx.docx

《参考借鉴小学拓展性课程实施方案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参考借鉴小学拓展性课程实施方案docx.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参考借鉴小学拓展性课程实施方案docx.docx

参考借鉴小学拓展性课程实施方案docx

前店小学拓展性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新课程形成了“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为主干的课程体系。

拓展型课程是义乌市进一步深化课改课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着眼于学生发展、学科发展、社会发展,重在体现学生个性特长,真正让课程适应每一位学生的需求。

拓展型课程作为二期课改的一大亮点,拓展了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也为教师提供了自我发展的舞台。

跟据我校以“关注生命成长”为主题的办学特色和“学会生存、幸福生活、激扬生命”的核心办学理念,我们努力挖掘校本潜力,决定通过“阳光德育”和“阳光阅读”两条途径来开发本校的拓展性课程,以构建多元化、系列化的学校自主拓展型课程体系,从而促进教师课程观念的转变、主体意识的深化;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全面实施以德育为核心,以关注学生生命成长需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二、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地理位置较偏僻。

学生多为本村农民的孩子或外来民工子女,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问题多数是不关心,不重视,不过问。

少部分即使重视,也只是针对基础型课程,尤其是考试学科成绩,对于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培养意识较淡薄。

长期以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导向使学生缺乏学习自主性与探究意识,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2.教师情况分析

学校教师队伍年轻化,平均年龄31.75岁,教学能力相对较弱。

用哲学的眼光审视这种现象,一方面年轻有利于接受新生事物,对新课程改革是有利的,但年轻缺乏教育教学的切身体验,容易陷入盲人摸象的尴尬困境,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3.学校情况分析

前店小学是“活雷锋”金正洪的母校,学校于二OOO年开展以“做太阳的一缕光精神”为主线的学正洪德育活动,曾编写过《可敬的一缕光》校本课程阅读材料,形成了“个个学正洪,人人当雷锋”的良好德育氛围。

学校还前后花了两年半的时间,于20RR年5月出版了《打开童书学写作》系列教材,(由全国优秀出版社——浙江少儿出版社出版)在全国推广。

近年来学校力行以“生命成长”为主题的办学特色,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前提下,学校开设以“学会生存、幸福生活、激扬生命”为理念,通过“阳光阅读”和“阳光德育”活动实践为导向,努力开发“阳光德育,书香满园”的特色校本教育课程体系,把学校打造成广大师生生命成长的阳光校园和精神家园,成为一所具有自己办学特色的农村学校。

三、课程总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能根据各自的喜好选择学习内容;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能积极参与适合自己的健康有益的活动;

3.培养学生的创新欲望,在学习与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较为浅显的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尝试自己动手操作,亲身体验,认识自然和社会;

4.懂得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意义,基本掌握生活中的各种文明礼仪、以及有关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养成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5.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感受生活中的美和快乐;

6.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学会交往、合作,使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生活,适应社会。

四、课程内容:

根据本校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从“阳光德育”和“阳光阅读”两个维度开发课程。

本着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在课程的设置以及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力求体现门类的多样性,趣味性和适应性。

我校拓展型课程由限定拓展课程和自主拓展课程两部分组成。

(一)限定拓展课程:

1.专题教育:

是学校依据国家要求设置专项教育内容的教学科目。

如消防安全教育、环境与卫生教育、国防教育、法制教育、交通安全教育以及健康教育等。

2.综合实践活动:

主要包括校园文化活动、自我服务与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少先队等活动。

3.体育锻炼:

由体育组老师和班主任老师共同带领学生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4.阳光德育:

(1)行为规范教育:

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2)文明礼仪教育:

升旗集会礼仪、穿着行走礼仪、称谓及问候礼仪、餐桌及待客做客礼仪、尊师重孝礼仪、公共场所礼仪……

5.阳光阅读:

由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带领开展的班级学生晨读、午思、晚诵等相关的经典诵读活动,以及将学生领进学校阅览室、图书室开展的阅读活动。

6.一年级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

由一年级老师对学生开展幼小衔接工作,帮助学生在身心各方面做好充分的小学学习准备的活动。

(二)自主拓展课程:

自主拓展课程是学生自主选择修习的课程。

主要由基础型课程延伸的学科课程内容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其他学习活动组成,是学校根据国家教育培养目标及本校的办学理念,为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发展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共同开发的适合学校特点和条件的拓展型课程。

分为校级兴趣小组和各年级开设的学生自主选择走班制的“缤纷课程”。

1.兴趣小组

主题类别 

组别

适合对象

艺术类

星光合唱团

全校音准、嗓音、表现力较好的学生。

小天鹅舞蹈队

全校具有舞蹈基础,爱好舞蹈的学生,以女生为主。

儿童画

全校有绘画基础,喜爱绘画的学生

素描

具有一定绘画功底,有绘画兴趣的学生

书法

学校三、四、五年级爱好书法的学生

科学类

无线电测向

四、五、六年级学生

航模

四、五、六年级学生

电子制作

四、五、六年级学生

机器人

四、五、六年级学生

小发明小制作

全校

科幻画

全校

体育类

足球

二-五年级

篮球

四-六年级

田径

三-六年级

2.“缤纷课程”

每位老师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选定一个项目,开设一门课程,学生根据公布的课目和任教的老师,自由选择喜爱的课目,在每周固定的时间采用在年级组内走班选课的方式进行。

附表一:

(缤纷课程推荐课目)

课程类别

推荐科目

文明园

国旗故事

龙的传人

家乡历史

民族节庆

校史探究

军训营地

礼仪长廊

求知窗

小小书迷

小青蛙讲故事

诗歌乐园

文学天地

儿童唱唐诗

校园剧场

练字坊

软笔书法

硬笔书写

生活数学

趣味奥数

科技OM

英语角

电脑小报制作

生活吧

小小厨师

编织

十字绣

剪纸

手工

面点制作

收纳整理

安全讲坛

校园剧场

旅游地理

电影博览

小摄影师

节日文化

美食天地

曲苑杂坛

义乌方言

天南海北

拥抱大自然

隐性课程

校园环境

励志名言

文化长廊

教师行为文化

校风校训熏陶

五、组织与实施:

拓展型课程的全面实施,使学校拥有了一定的课程自主权,但同时也是对学校领导和教师课程能力的考验。

我校加强学校内部与学校外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培养学生“五自”(自学、自理、自立、自护、自强)为特色课程突破口,加强学校自主拓展型课程的整体规划、框架设计。

以“资源课程化——活动系列化——课程生活化”的平实发展步伐追求学生兴趣的拓展、视野的拓展、能力的拓展。

校内外的教育资源、人力资源虽然具有教育的价值,但是缺乏选择性、序列性与科学性。

要让丰富的多元资源生成为课程资源需要学校的统一管理、整体规划与有序管理。

我校通过以下步骤优化资源、生成能量。

(一)课程实施原则

1.精确定位原则

学校拓展型课程建设需突出拓展型课程自身的定位特点(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认知结构、改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选择学习的能力为宗旨,体现不同基础要求的、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与其它版块课程形成有效互补,共同支撑学生培养目标的达成。

限定拓展活动与自主拓展科目需在明确其各自定位、特点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实施的优势,为其目标的准确设计、过程的整合实施奠定基础。

2.目标分解原则

拓展型课程支撑学校办学目标、学生培养目标的达成。

拓展型课程目标衔接上位目标与下位各活动、科目目标,并为拓展型课程整体内容选择、实施要求、评价操作的设计提供依据。

各活动、科目目标设计必须衔接、分解拓展型课程目标,同时应关注到实施过程设计体现课程目标、课程实施中对学习过程的要求。

3.整合实施原则

以发挥课程整体实施效应,体现课程对于学生发展的合力作用为出发点。

同时,为教师的实施、学生的学习减负、增效。

在课程的规划与实施中关注可以统整的目标、活动形式、活动资源,加强拓展型课程与探究型课程、限定拓展活动与自主拓展科目间的整合。

(二)课程实施过程:

●步骤一:

开展整体规划、设置课程

学校在综合考虑学校现有特色、学生实际需求、二期课改理念、落实德育需要的基础上,对于学校原有的自主拓展型课程进行了评定、筛选,以①传承地方特有的民族传统;②发展学校原有的特色活动;③发挥教师自身的兴趣特长为依归。

整体设置了“文明园、求知窗、生活吧”四类课程,积极开发和利用教材以外的课程教育资源,充实和完善拓展型课程设置。

增强课程的可选择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自主拓展系列课程。

●步骤二:

教师自主报名、设计课程

学校组织教师分析个人特长及兴趣,采取自主报名的形式拟定所将要开设的拓展活动内容。

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需要和年龄特征进行筛选,形成了本校的拓展课程内容。

附表二:

2015学年前店小学拓展型课程项目辅导意向书

申报者

年龄

学科

特长

申报科目

拟招收年级

拟招收学生数

是否愿意与其他老师合作

科目目标描述

 

教学内容简要阐述

 

预计达到的成果

 

●步骤三:

深入挖掘资源、充实课程

全校教师要形成合力,发挥潜力,积极投身建设“五自”特色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学生、家长、社区等多方面的资源,寻求多方的合作和帮助,不断充实课程资源,努力开发具有学校和地方特色的拓展性教材。

●步骤四:

学校综合评定、优选课程:

附表三:

2015学年前店小学拓展型课程科目汇总表:

课程

名称

活动

时间

年级

班级

课程内容

指导老师

负责人

 

(1)

 

(2)

一(3)

一(4)

(1)

 

(2)

二(3)

二(4)

(1)

 

(2)

三(3)

三(4)

(1)

 

(2)

四(3)

四(4)

(1)

 

(2)

五(3)

五(4)

(1)

 

(2)

六(3)

六(4)

●步骤五:

实施明确要求、管理课程:

学校对每个科目方案的设计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要有明确的课程目标、内容安排、课时安排与评估要求,并通过分工巡视加强课堂常规管理与课程运作指导,保障了各项科目教学的正常、有序开展。

1.课程实施采用“二下二上”过程:

“一下”由教导处下发课程项目意向书征求表格,了解梳理教师特长资源;“一上”教导处依据学校课程理念与教师个性特长设置学校拓展型课程项目;“二下”由班主任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向,整理上报教导处;“二上”教导处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的个性特长、学校的课程目标体系,研制与设置学校的拓展型课程体系,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需要,每学期选择1~2个科目,参加拓展型课程学习的学生占全校学生比例为100%,每班落实一到两名教师负责班级管理和拓展课教学。

2.拓展型课程建设采用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方式,既有每周安排2节课作为学校统一的拓展型课程教学固定时间,又有依照教育需要灵活性安排的时间,可以是以学年、学期、一月、星期等这种长期课程与微型课程兼并的形式,也可以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科知识能力学习、过程情感价值观的熏陶,还可以是借助每周升旗仪式、红领巾广播、专题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等的学习、实践,多方面的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指导学生学会选择、学会学习。

同时,在点面开花的同时,注重学校特色项目的课程建设,形成“阳光德育”与“经典诵读”等特色课程,学校成立一个课程开发研究小组,负责拓展型课程的教材编写,并组织实施。

3.拓展型课程科目申报、退出机制

(1)科目申报机制

①新科目实施前必须填写《前店小学拓展性课程科目申报表》,每学期开学三天内提交“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审批。

②审批通过,允许实施的科目。

③新科目第一轮实施允许边实施,边建设,学期末必须提供详细的“科目设计”。

(2)科目退出机制

①学校鼓励并支持教师参与拓展型课程的开发、实施,科目一旦申报获准实施不得无故撤销。

②若学生选课人数少于20人则停止该科目实施,科目可于下学期经调整作为新科目申报。

(三)教师管理

1.教导处层面

教导处将统一安排上课地点,将每周一次的自主拓展课程排入课表。

2.班主任层面

班主任工作是其它部门所无法替代的,学校对课程进行目标管理,学生实现学习目标的相关情况,与班主任的管理有一定关系,主要体现在:

①进行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工作。

班主任要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工作,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拓展型课程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

②配合辅导老师按时完成拓展课的报名工作。

③教育班级学生按时到达学习地点。

拓展型课程是走班制的学习活动,因此,班主任也要协助学校,做好教育和组织工作,经常过问学生的出勤情况。

3.辅导教师层面

拓展型课程的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兴趣,重新组合而成的新的教学集体,所以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是非常重要,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

①要求任课教师准时到岗,下课铃未响,学生不得提前脱离活动状态。

②在课前点名,对学生做好考勤记录,并加强对课堂纪律的管理,对纪律较差的学生,任课教师要及时与班主任联系,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

③不坐堂批改作业或干其它有碍于指导的事。

④专用活动室负责老师要做好活动室内物品保管、门窗关锁工作。

⑤教师如有请假、外出参加教研活动等特殊情况,须报教导处,经批准后由任课老师安排好本组所有学生,再告知教导处。

⑥重视对拓展型课程的学习成绩的管理,每学期末任课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情况的评价,填写好学生《学生成长手册》的评语和成绩。

⑦认真写好科目设计和具体的实施方案。

六、课程评价:

根据拓展型课程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与标准,以及具体的操作办法,力求对组织课程学习的每一位老师和参与课程学习的每一个学生做出恰当的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

主要依据授课教师的记录数据,包括学生出勤情况,学生参与热情,团队合作意识,能力锻炼,学习体会以测试等第。

另外从学生学习小组的记录评价每个学生,包括团结合作精神,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等方面。

具体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评价:

①是否在知识或技能的某些方面获得进一步的拓宽或提高。

②兴趣爱好和潜能得到进一步开发和发展。

③是否学会选择并做出决策,能根据自身的基础、兴趣爱好和社会发展需要选择拓展内容与方向。

④在综合实践能力方面是否得到提高。

⑤在自学能力、合作能力、批评性思维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是否得到增强。

⑥勇于探索、积极创新、自觉钻研、进取向上的精神是否得到培养。

附表四:

前店小学学生拓展型课程学习评价单

班级姓名

指标

序号

评价标准

评价等第

★★★标准

★标准

自评

互评

师评

参与

程度

1

主动、积极参与

能与大家一起玩

2

有拓展资料(作品)

(三篇以上)

拓展资料(作品)仅有一篇

3

有浓厚的拓展兴趣

有拓展兴趣

合作精神

4

能大胆表明自己的想法

有时能表明自己的想法

5

能服从分工并完成任务

尚能服从分工

6

能热心帮助别人

有时也能帮助别人

拓展能力

7

有观察和思考能力

有一定的观察能力

8

有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有一定的发现问题的能力

9

有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有收集信息的能力

其他

10

11

12

定性评价

自评:

互评:

教师评:

说明

1、定量评价等第设三星级、二星级、一星级等。

在三星级与一星级之间评二星级,若低于一星级则画一个“○”。

2、定性评价指对主要问题、突出问题或某些特长写出描述性评论。

3、本评价属于对课程参与者基本表现的评价,若是项目拓展或小制作或有个性表现的,可参考此标准,或在表中“其他”栏另加标准。

4、本评价适合于中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仅供参考,或选择其中几条标准。

对教师的评价:

主要依据计划完成记录,备课情况,学生反馈效果,工作态度和学生反映等。

具体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评价。

①教学计划对发展学生个性的合理性。

②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时代性、层次性和综合性。

③对所教班级每一个学生的关注程度。

④教师在实施拓展型课程中的投入程度;

⑤教师在开发和建设拓展型课程过程中其专业水平的提高程度;

⑥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方面。

附表五:

前店小学教师科目设计评价表

课程名称

评价

评价指标

主题设计

课程实施

教学满意率

学习成效

资源共享

一星级

科目

有科目目标有主题

有科目

设计

50%以上

一般

课程能在校内共享

二星级

科目

目标较适切

主题较明确

科目设计较合理

60%以上

较好

课程能在校内共享

三星级

科目

目标适切

主题明确

科目设计合理

70%以上

良好

(有作品展示)

课程在校内有影响

四星级

科目

目标适切

主题明确

设计合理形成方案

80%以上

优良

在校内有较大影响

五星级

科目

目标适切

主题鲜明

设计合理方案具体

90%以上

显著

(市级以上获奖)

课程在市内有影响

七、保障措施

1.时间保证:

保证每周两节拓展型课程活动时间。

2.人员保证:

选择有特长、乐意者为指导老师,期初拟定课程科目方案和实施计划,自编微型教材,制定拓展目标和课程实施方案;认真实施课程方案,有授课记录。

3.经费保证:

4.制度保证:

面对新的教育形势,学校教育必须注入新的活力、新的理念和新的方法,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将不断完善和改进,为我校的拓展型课程的开发和推进,开辟一个更美好、更广阔的前景。

2015年8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