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小升初语文期末试题A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49433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2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洛阳市小升初语文期末试题A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洛阳市小升初语文期末试题A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洛阳市小升初语文期末试题A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洛阳市小升初语文期末试题A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洛阳市小升初语文期末试题A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洛阳市小升初语文期末试题A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洛阳市小升初语文期末试题A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洛阳市小升初语文期末试题A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洛阳市小升初语文期末试题A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洛阳市小升初语文期末试题A卷.docx

《洛阳市小升初语文期末试题A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洛阳市小升初语文期末试题A卷.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洛阳市小升初语文期末试题A卷.docx

洛阳市小升初语文期末试题A卷

洛阳市小升初语文期末试题A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13题;共26分)

1.(2分)给句子中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

A.能达到一定的重量或长度标准

B.脚

C.值得

(2)伯牙破琴绝弦。

()

A.断

B.尽,穷尽

C.极,极端的

D.一定的,肯定的

(3)今乃掉尾而斗。

()

A.减损,消失

B.摇摆

C.遗失,遗漏

D.落下

2.(2分)(2018·浙江模拟)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走头无路   蜂拥而至   美不胜收    

B.一版三眼   再接再厉   宾致如归    

C.刻不容缓   淋漓尽致   豪情满怀    

D.天涯海角   余音绕粱   见微知著    

3.(2分)(2019·安徽模拟)给下面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独在异乡为异客()

A.有分别,不相同

B.另外的,别的

C.惊奇,奇怪

D.分开

4.(2分)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文物鉴定家通过()得出结论,这幅画是宋代作品。

A.欣赏

B.观赏

C.鉴赏

5.(2分)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冰心写的?

()

A.《繁星》

B.《春水》

C.《飞鸟集》

D.《寄小读者》。

6.(2分)结合课文和资料,下列对作者详写闰土少年时、中年时的外貌的目的说法错误的是()。

【资料一】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A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

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

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选目《故乡》

【资料二】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军阀官僚和帝国主义统治中国,他们掌握着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命脉。

这双重的压迫,使中国的广大民众日益贫困,尤其是农民,不仅生活饥寒交迫而且毫无人权。

《故乡》的创作背景

A.外貌描写是小说的常用写法,闰土长什么样,作者就写什么样,没有别的目的

B.这样对比,引发读者去思考闰土为何会产生这样大的变化,进而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

C.这样对比,反映了当时劳苦大众的生活和精神状态,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

7.(2分)对下面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

“不要了就烧掉。

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A.父亲因为太忙,没有时间认真地回答“我”,所以才这样说。

B.因为涉及党和革命的机密,父亲需要谨慎地对待,不能告诉还是小孩子的“我”。

8.(2分)(2018五下·盐田期末)下列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两个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形同陌路。

B.放学后下起了大雨,我因为没有带伞而发愁。

小明把伞借给了我,真是雪中送炭啊。

C.小姑娘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D.双休日,妈妈答应我,只要我认真完成作业,剩下的时间就可以随心所欲地玩了。

9.(2分)选择下面的关联词语,填在句子中。

妈妈()工作,()参加进修学习。

A.一方面……一方面……    

B.只有……才……    

C.与其……不如……    

D.如果……就……    

10.(2分)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选择一个正确的释义。

()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A.满足    

B.讨厌    

C.厌倦    

11.(2分)中医四诊:

望闻问切。

“切”是指()

A.诊脉    B.做手术    

12.(2分)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

A.这句话赞扬了搭石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默默无语的品格。

B.这句话实际是赞扬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C.这句话含义深刻,不仅写了搭石任人踩踏、默默奉献的精神,而且赞扬了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搭石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

13.(2分)把句子补充完整。

(1)盛年不重来,________。

________,岁月不待人。

(2)________,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3)少年易老学难成,________。

(4)多少事,从来急;________。

一万年太久,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共3题;共35分)

14.(18分)课外阅读轩。

母亲河,你带走的是什么

一位美国朋友说:

“黄河流失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

平均每年泥沙流失量高达16亿吨,这不是微血管破裂,而是主动脉出血。

”这难听的话刺到了我们的痛处。

可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美国朋友的这番话有一定道理。

黄土高原曾经郁郁葱葱,黄河的水也曾经清澈碧绿。

随着“坎坎”的伐木声,河畔的森林植被越来越少,河水由清变浊,由浊变黄,河改名叫黄河。

黄土高原被人们无情地剥去外衣,裸露在风雨之中。

近58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失的表层土有0.07厘米厚。

若筑起高和宽均为1米的土堤,至少可以从地球到月球一个来回,长期的水土流失,使黄土高原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水土流失了,每年随之而去的氮、磷、钾约3000万吨,相当于100座年产20万吨化肥厂产量的总和。

在宁夏南部黄土高原区,每个劳动力耕种着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七倍以上的农田。

他们早出晚归,累死累活,即便是苍天保佑,风调雨顺,一亩地才打三四十公斤粮,收二三十公斤油籽。

黄河浑浊不堪,因此有了“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之说。

黄河的年径流量为432亿立方米,远比世界上的一些大河少,但平均含沙量为每立方米38公斤,每年输沙量达16.4亿吨,两项指标均高居世界各大河之首。

黄河的流域面积不及密西西比河的1/4,但年输沙量却是密西西比河的5倍。

注入黄河的泥沙使黄河的河床每年增高5-10厘米。

在黄河下流的一些地区,河床已高出两岸十多米,成为一条空中“悬河”,真的如李白所说的那样,“黄河之水天上来”。

多少年来,这条悬河成为架在人们头上的长剑,历史上曾发生过1500多次大决口。

黄河成为一条害河,人们望黄兴叹,谈黄色变。

据研究,形成一厘米厚的表土,约需100年到400年时间,而若无植被的保护,风雨在短短的几个季度就可把这些沃土冲光。

在这样的田野上,我们为子孙后代播种的是美好的希望吗?

(1)笫四自然段中列举了一系列的数据,这些数据说明________。

(2)“黄河之水天上来”本来的意思是________,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3)黄河成为“悬河”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各是什么?

(4)“在这样的田野上,我们为子孙后代播种的是美好的希望吗?

”作为结束句,有什么作用?

15.(7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奇妙的舌头

动物的舌头,无奇不有。

猫的舌头上有肉刺,它经常用舌头梳理身上的毛。

狗的舌头在天热时总是伸出来的,帮助散发体内的热量。

长颈鹿的舌头,能把树上的嫩枝嫩叶卷住,这样吃起东西来就方便多了。

啄木鸟的舌头是细长的,舌尖长着着倒刺,能把害虫从树洞里钩出来吃掉。

动物的舌头是多么奇妙啊!

(1)这篇文章一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写了动物的舌头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的序号填空。

①卷住树上的嫩枝嫩叶

②把害虫从树洞里钩出来

③梳理身上的毛

④帮助散发体内的热量

猫舌头的作用是________,狗舌头的作用是________,长颈鹿舌头的作用是________,啄木鸟舌头的作用是________。

16.(10分)课外阅读。

杯弓蛇影

晋朝有个当官的名叫乐广,性情恬淡,非常好客。

他有个朋友常到他家来喝酒、聊天。

可是有很长时间,不见那个朋友来家做客了。

乐广很思念他,便前去看望。

登门后,只见朋友卧在病床上,样子很憔悴,便关心地问道:

“你怎么病得这样啦?

好些了么?

”那朋友有气无力地回答说:

“前次去你家做客,刚端着酒杯喝酒时,见杯中有条蛇,心中十分厌恶。

可是当时有好几个朋友在座,不便说出,也不好不喝,只得硬着头皮把酒喝了下去。

回家之后,总觉得恶心,不知怎么就病倒了。

乐广觉得奇怪,想来想去,终于记起在他家墙上挂有一张弓。

他料想这位朋友所说的蛇一定是弓的影子(①)在酒杯中了。

看罢朋友,乐广回家。

为了医治朋友的病,便在原地置酒招待那位朋友。

当他把那位朋友请来时,乐广便扶他坐在那天喝酒的位置上,斟上满满的一杯酒,( ②)地请客人喝。

那朋友连连摆手说:

“杯里有蛇,我不喝!

”这时乐广哈哈大笑,指着墙上的弓说明原委,那朋友豁然明白,眉头舒展,疾病顿时痊愈。

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概括为“杯弓蛇影”,用来比喻疑神疑鬼,神经过敏,自相惊扰。

(1)文中所括号位置选择合适的词语。

①()A.倒影   B.倒映

②()A.崇敬    B.恭敬

(2)朋友很久没去乐广府是因为________。

(3)乐广再次请客,那朋友又看到________,实际上是________。

乐广用________的办法治好了他朋友的疾病。

这真是“心病还得________,解铃还需________。

(4)跟“杯弓蛇影”意思相近的成语有________,都用来比喻________。

三、作文(共1题;共5分)

17.(5分)题目:

________的除夕夜

要求:

①补全题目,可填上如“难忘”…“快乐”……②写清发生的事情。

③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13题;共26分)

1-1、

1-2、

1-3、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3-2、

13-3、

13-4、

二、阅读理解(共3题;共35分)

14-1、

14-2、

14-3、

14-4、

15-1、

15-2、

16-1、

16-2、

16-3、

16-4、

三、作文(共1题;共5分)

1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