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练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50852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899.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练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练习.docx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练习.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练习.docx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练习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

1.靖城中学在元旦开展文艺节活动,学生社团将为师生奉上书法、古琴、戏曲、木偶戏四个文艺演出专场,你们班为这四个专场各准备了一副对联,对联与演出专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①假笑啼中真面目  新笙歌里古衣冠  ②清新隽永诗书韵   朴素天真翰墨情

③白雪阳春传雅曲  高山流水觅知音  ④开幕几疑非傀儡  舞台虽小有机关

A.①戏曲②书法③古琴④木偶戏

B.①古琴②书法③戏曲④木偶戏

C.①古琴②木偶戏③戏曲④书法

D.①戏曲②木偶戏③古琴④书法

二、基础知识综合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设计师们的智慧和心血塑造了港珠澳大桥的绝妙外观。

根据所跨越的区域,大桥上方的塔楼被设计为海豚、中国结、双塔三种形状。

不仅如此,为了减少驾驶员穿越大桥时的疲倦无聊感,设计师还为桥面主甲板加上了曲线,使其看起来就像一条蜿yán① (A.蜓B.蜒)的蛇。

除了它的美学吸引力,这些设计还能使港珠澳大桥的使用寿命达到120年。

不久前,台风“山竹”以250公里/小时的风速肆虐 ② (A.nüèB.lüè)了香港,让设计师们忧心忡忡,但大桥完好无损。

设计师们没有理由不相信,港珠澳大桥不可以抵御比“山竹”更加极端的天气。

而面对三地不同的驾驶规则,设计师在进行细节处理时也 甲(A.独具匠心B.巧夺天工)。

设计师们经过无数轮论证,最终选择了最为乙(A.稳健B.稳妥)的方法:

内地车开到专门设置的合并点,停下,转换行驶侧面,然后继续开往香港,反之亦然。

(1)根据①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为文中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只填序号。

①处_____________  ②处__________

(2)为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甲___________      乙_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原句:

设计师们没有理由不相信,港珠澳大桥不可以抵御比“山竹”更加极端的天气。

修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古代文化常识填空。

(1)《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这里的“揖”和“拜”,从古代礼仪上说,_____的礼更重。

(2)下列不属于古代见面礼仪的一项是_____

A.打拱

B.再拜

C.握手

D.稽首

三、现代文阅读

御风飞行

①当你在花园里驻足观察那些胖胖的蜜蜂在花丛中起起落落,或者在厨房手拿苍蝇拍对着狡猾的苍蝇无可奈何时,你一定认同以下观点:

把“飞行家”这个名词冠于昆虫身上是恰如其分的,昆虫不仅是地球上规模最大的飞行家族,也是最早掌握这项技术的先驱者。

地球上的第一次飞行是个什么场景?

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早已消失在岩层之中。

不过,当年第一批飞行者的后代仍然活跃在我们的星球上,他们就是蜉蝣。

②蜉蝣这种生物大多数时间生活在水中,以藻类为食,当它们准备好繁殖,便爬出水面,在水边的植物上蜕皮,成为有翅的成虫。

这些获得新生的小虫子并不急于飞行,多数时候会聚集在水面上,伸展双翅,在微风的吹拂下于水面上滑行。

当时机成熟,便风中舞动,在空中完成婚配。

不久,雌虫产卵,刚刚脱离水面不过几十小时的蜉蝣们再次回落水中,这也意味着它们个体生命的终结。

目前,多数昆虫学家认为,最早的昆虫也像蜉蝣一样,是从水面滑行演化到飞行的,最早的翅应该是“风帆”,而非“机翼”。

③昆虫的翅是一个工程学奇迹:

一片几丁质的薄层,没有任何骨骼和肌肉的支撑。

几丁质这种物质本身柔软而坚韧,就连碳纤维复合材料都无法与之相比。

几丁质中贯穿着翅脉,它们是液压管道,正是这些液压管道让昆虫的翅膀有了足够的刚性来应对飞行时巨大的应力考验。

与鸟、蝙蝠翅膀一样,昆虫翅膀的剖面上端弯曲,下端平直,这使得空气流过翼面时产生升力。

④昆虫与其他飞行动物的标志性区别,在于它们扇动翅膀时高得惊人的速度——蜻蜓一般为每秒200次,而蚊子和马蜂则能高达每秒1000次。

不仅如此,如果逐格回放高速摄像机拍摄的昆虫飞行影像,你会惊奇地发现,昆虫扑翼飞行可不简单是上下运动,从侧面观察,昆虫的翅膀其实是在画八字形。

直到最近,人们把昆虫放进风洞好好研究了一番才发现,其实这些小家伙的翅膀是在空气中制造涡流,依靠这些可控的涡流,它们的翅膀在向下和向上拍动时都能产生升力,这是鸟与蝙蝠绝对无法做到的,一只小蜜蜂借助这些涡流,产生达到其体重3倍的开力,而向前的推力则是体重的8倍之多,与之相比,一架战斗机的推力与重力大小之比能达到2就可以“笑傲江湖”了,这样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苍蝇能在空中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急转弯了。

⑤当然,这一切代价也相当高昂,飞行是件十分费力的活儿,一只果蝇飞行1小时就要消耗掉体重的10%,果蝇使用碳水化合物作为动力来源,这有点不太划算,其他很多昆虫直接利用脂肪作为“燃烧”,便让飞行的“经济性”大为改观。

所以你绝对不能小看昆虫的能力,一只小小黑脉金斑蝶能以每天150公里的速度连续飞行3000公里,完成从北美到中美洲的长途迁徙。

4.本文开头提及蝴蝶、苍蝇、蜉蝣这些飞行家族成员,有什么作用?

5.阅读第②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蜉蝣从繁殖到生命结束的整个过程。

6.请根据上下文分析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作用。

(1)一架战斗机的推力与重力大小之比能达到2就可以“笑傲江湖”了。

(2)一只小小黑脉金斑蝶能以每天150公里的速度连续飞行3000公里,完成从北美到中美洲的长途迁徙。

7.文章第③段中提到“昆虫的翅是一个工程学奇迹”,根据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支撑这句话的理由。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欲通大道,绝智弃巧

①今日之世界,科技日新月异,商品层出不穷,崇智尚巧之风可谓大盛。

然而两千多年以前的先哲老子却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这不是在唱反调吗?

老子的言论是不是过时了呢?

在我看来,老子的言论非但没有过时,恰恰相反,在这个科学技术如此发达而人心又如此浮躁的当下,老子这些言论无异于一泓清冽之泉,有给狂热于智、巧者送去清凉,促其猛醒之效。

只因人们在崇智尚巧的同时,逐步远离,甚至丧失了心中的大道——纯粹美好的心灵。

②喜取巧而远道。

《庄子·天地》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孔子的学生子贡曾见一位老人正在田地里挖地道通入井中,抱瓦罐汲水出来灌溉农田,极其用力而功效很小。

子贡就对他说:

“这里有一种叫作桔槔的机械,一天能灌畦一百,用力甚少而功效多,您不想用它吗?

”灌园老人气得变了脸色,并嘲笑说:

“我听我的老师说,有机械的必然有投机取巧之事,有投机取巧之事的必然有投机取巧之心。

投机取巧之心存在胸中,就不具备纯洁的品质;纯洁的品质不具备,就精神不定;精神不定的,大道就不能和他相投合。

我不是不知道那个机械,而是以用它为耻,所以就不用。

”子贡听了羞容满面,低头不语。

我想,庄子之所以反对使用机械是因为它会败坏人心。

的确,机械一方面是能够给人带来很多好处,但那只是蝇头微利;而另一方面,它也带来了相当大的坏处,只因它破坏了德性的源头——人心。

人心既坏,则世界将会是何等世界?

③秉拙诚而近道。

既然取巧远离大道,那我们又应该如何呢?

西汉刘向在《说苑·谈丛》中说:

“智而用私不如愚而用公,故曰巧伪不如拙诚。

”曾文正公也说:

“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何谓“拙”“诚”?

一言以蔽之,质朴无华谓之“拙”,光明无欺谓之“诚”。

只因质朴无华,绝智弃巧,内心空明无羁绊,所以待人以“诚”,做事以“恒”。

为人处世,有诚意,有恒心,不成事都难!

④____________________。

拙诚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品质。

然而,通大道仍然要切实去做。

那么,从哪里开始做起呢?

老子有言: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也劝诫道: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显然,先贤们告诉我们,欲通大道需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这件小事也许是将地上的垃圾拾起放进垃圾桶,也许是公交车上见到老人让个座位,也许是捡到贵重的物品物归原主,也许是到饭店用餐珍惜粮食,不铺张浪费……

⑤总之,弃取巧之事,秉拙诚之心,积跬步之路,方可通人生大道。

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9.请简要分析第②段的论证思路。

10.根据上下文,在第④段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使该段语意连贯完整。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红书包

秦文君

20多年前,我还是个小学四年级学生。

有一回,同班的汪丽娜背了一只崭新的红书包,那书包简直美极了,我只看它一眼,心里就发颤,不由得伸出手去摸一摸,大概它美到我心里去了。

那天,我被这美丽的红书包缠绕着,别的一切感受都退得远远的。

我甚至感到,快活与否,就同这书包紧密地连在了一起。

放学时,汪丽娜就走在我的前面,我听见大伙都在议论她的书包漂亮,不觉有点儿生她的气。

在此同时,一个念头从我心里升了起来:

我一定要马上拥有一只这样的书包。

一连几天,只要一放学,我就走上大街,专跑文具店。

终于,我在一家小文具店的橱窗里,找到了这样的红书包。

隔了层光闪闪的玻璃,我发现它更加吸引人了。

我在它跟前站了许久,一会儿()看,一会儿()看,过一会儿(),又一会儿单眼看。

“没有什么能同它比美。

”真的,当时我就那么想。

我又奔又跑地赶到车站,等了三部公共汽车,才等到母亲从车上下来。

她惊讶地看着我,我什么也不说,拉着她的手直奔那家文具店。

到了那儿,就指着红书包说:

“给我买吧,妈妈。

“可你的书包还挺新的,而且也很漂亮。

我不知怎的就想哭,一边死活不肯离开,像是打算在这儿站一辈子。

母亲摸摸我发烫的额头,心就软了。

没想到她摸出钱夹要付钱时,才发觉带的钱不够。

可在这时,店要打烊①了。

夜里,我老做梦,梦见店里的红书包让人用一把大剪刀剪坏了,急得我大嚷大叫起来。

爸爸把我唤醒,小声对我说,明天,他下了班就去把我的红书包买回来。

第二天的整个白天,我都非常快乐,心里涌动着紧张和激动。

见了汪丽娜,我就想:

我马上就可以背上那只红书包,同你的那只毫无差别!

到了傍晚,我突然变得惴惴不安:

万一那店里的书包都让别人买去了呢!

于是,我三番五次往那里跑,弄得店里人都开始皱起眉头来打量我。

晚上,爸爸一手推着自行车,一手高高举着红书包回来了。

我抢过那只鲜红的书包,高兴得打转。

等狂喜过之后,才看见母亲正在给父亲搽松节油。

原来,为了快点赶到店里,爸爸骑车时同一部黄鱼车撞在一起,膝盖上肿起老大一块。

我的心情沉重起来:

我怎么会不顾一切地迷上这红书包的,竟没发现爸爸的膝盖为了它受伤了呢。

爸爸说:

“爱美是件好事,可生活中美的东西太多。

你跟在别人后面,永远也是跟不过来的,能体会美才是最美的事情。

第二天,我背着红书包兴高采烈地去学校,在校门口碰见汪丽娜,谁知她又换了个紫色的新书包,比原来的红书包漂亮不知多少倍。

从那天起,我依然爱一切美丽,美的旖旎②永远能给予我无限的灵感,可是从此就没有再像过去那样焦躁不安了。

能懂得美,懂得美的东西美在何处有时就很知足了,也很快乐,世界上最美的东西莫过于存着的爱美的心。

后来,那个红书包用旧了,而我一直珍藏着它。

不为别的,就为它成了我生活的启示录。

(选自《秦文君文集》,有改动)

(注)①打烊(yàng):

关门停止营业。

 ②旖旎(yǐnǐ):

柔和美好。

11.联系上下文,依次在文中括号里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捂着眼    凑近着     退远点

B.凑近着   捂着眼   退远点

C.凑近着    退远点     捂着眼

D.退远点   捂着眼   凑近着

12.请根据文章的线索、内容及提示,在下面横线处概括出相应的情节。

①____→找到卖红书包的文具店→②_____→我得到了心爱的红书包→③______

13.开头第一段有人认为多余,可以删掉。

你认为呢?

请说出理由。

14.篇末加点的“启示录”应该包含那些内容?

(答出三点即可)

15.本文作者是当代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你还看过她的哪部作品?

请简介其中的内容。

或者也可以写出本学期你看过的其他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写出作品名字并简介其中内容。

(简介内容不超过30字)

四、对比阅读

《出师表》《隆中对》比较阅读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出师表》)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兵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先主曰:

“君与俱来!

”庶曰: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隆中对》)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________) 

(2)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

(3)亮躬耕陇亩(________)        (4)时先主屯兵新野(________)

17.翻译下列句子。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18.回答下列问题。

(1)“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中的两表指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__,“一对”指_______________ 。

(2)甲文着重记叙了刘备和诸葛亮的两件事是________和__________,表明作者高洁志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五、句子默写

19.古诗文默写

(1)客路青山外,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百草丰茂。

(3)_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中。

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4)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

(5)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6)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

(7)《天净沙·秋思》点明主旨的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外阅读

文言文阅读

《论语》十二章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

“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雍也》)

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子夏曰: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20.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     

(2)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

(3)思而不学则殆(________)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

(5)博学而笃志(________)

21.翻译下列句子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2.《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请至少写出四个出自本文的成语。

23.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做人的道理,请任选一则,先说说这则讲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然后结合自身学习生活体会,谈谈你的启示或体会。

七、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小题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4.首句中的        字统领了上阕景物。

25.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为国建功的情怀。

B.这首词通过“塞下”“长烟落日”“霜”等词语写出了边塞秋季的景色特点。

C.“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衡阳的大雁飞去,没有丝毫想留下来的意思。

D.“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26.“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达了此人怎样的心理。

八、名著阅读

27.阅读下面连环画,完成小题

1.蜀国南面,有一个部落,首领名叫孟获,经常侵略边境,掳掠人畜,反抗蜀汉。

蜀汉建兴三年,孟获率领三洞元帅,大起十万兵丁,攻陷了建宁、牂牁、越嶲三郡。

2.孔明调动五十万大军,用赵云、魏延为大将,蒋琬为参军,一齐向南进发,他知道对南军要以收心为主。

3.孟获与蜀军交战,被张嶷与关索两路蜀军围困,他弃马奔逃,被魏延活捉,押进帐中。

孔明道:

“你常侵略边境,如今被我捉了,服也不服?

”孟获大声道:

“我只是中了埋伏,又不曾好好打仗,怎么肯服!

”孔明释放了他。

4.孟获回到部落。

南部酋长知道后暗与董荼那商量说:

“索性把孟获绑了,献给孔明,免得再动刀兵,伤害百姓了。

5.他们便缚了孟获,送给孔明,押进帐中,孔明笑问道:

“你上次说,再被我捉住,就心服了,今天怎么样?

”孟获道:

“这不是你的本领,乃是我手下之人自相残害,如何肯服!

6.孔明给他松了绑,又摆酒相待,笑问:

“我再放你回去怎么样?

”孟获说:

“我深通兵法,丞相倘敢放我,一定要与你大战一场,如果阵上遭擒,方才心服。

7.孟获想好破蜀计策,在船上却被假扮成南军的蜀军抓获,孔明大笑道:

“你已三次被擒,这回你心服了吗”?

孟获说:

“虽然被擒,还是不服,如果阵上交锋,力尽被擒,才能使我心服。

”孔明略略沉思,又把他放走。

8.孟获发现孔明退军,想要抓住机会,便下令追赶,掉入陷坑被魏延抓获,孟获毫不惧怕,回头道:

“你敢再放我回去,才算有胆量!

”孔明大笑,吩咐把他放走。

9.孟获用诡计却被孔明识破,又被抓获。

孔明道:

“你六次就擒服也不服?

”孟获连连摇头道:

“你可以杀我,但是我心里不服。

10.孔明叹道:

“我要与你们永结和好,教你们种稻植棉,让百姓各安生计。

你竟这样执迷不悟屡次造反!

”孟获红着脸说:

“我要再战一次。

”孔明长叹一声又放了他。

11.在山凹里蜀军将孟获围住,这时,拥出一辆小车,车上端坐孔明。

孟获大惊,急忙回马,旁边闪出马岱,拦住去路。

孟获措手不及,被马岱擒了。

12.看着眼前下跪的孟获,孔明问道:

“我已差人放你,为什么不去?

”孟获垂泪道:

“__________”孔明连忙下座,把他们一一扶起。

(1)上面的连环画,讲述的是《三国演义》中一个著名的故事叫①__,这个故事发生在刘备②__之后。

(2)根据前面各幅画的内容,为第12幅画补写一句话。

(3)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有什么特点?

请再举出两个有关诸葛亮用兵的经典故事。

28.名著阅读

①《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_》,作者______,题目中“红星”象征着___________。

②他惊奇地发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竟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华。

作为美国的新闻记者,他在华采访的主要地点应是(______)

A.西安

B.吴起镇

C.瑞金

D.延安

九、综合性学习

29.学校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德育活动,你班参与其中。

(1)(树民族自信)

为树立同学们的民族自信,老师拟写了上联:

迎祖国七十华诞。

请你结合教材中“长城”这一专题的学习感受,对出下联。

(2)(学身边楷模)

你推荐晓峰同学担任“学身边楷模”活动采访组组长,晓峰担心自己不能胜任。

你鼓励晓峰说:

    。

(3)(抒奋进豪情)

采访后,你班准备评选优秀学习心得,班长发现某同学的表述中有两处语病,请你修改。

通过这次采访,激发了我勤奋进取的热情和报效祖国的志向。

你修改后的句子:

十、作文

30.阅读下面一首现代诗,写一段100字左右的赏析性文字。

要求:

(1)正确理解诗意;

(2)抓住诗歌的感情基调和意象;(3)语句连贯。

母亲

洛夫

母亲卑微如青苔

庄严如晨曦

柔如江南的水声

坚如千年的寒玉

举目时

她是皓皓明月

垂首时

她是莽莽大地

31.在你的学习、生活中,一定有过苦和乐的体验,请以“是苦也是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紧扣主旨,传递学习、生活中的正能量。

(2)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4)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二、基础知识综合

1、

2、

三、现代文阅读

1、

2、

3、

四、对比阅读

1、

五、句子默写

1、

六、课外阅读

1、

七、诗歌鉴赏

1、

八、名著阅读

1、

2、

九、综合性学习

1、

十、作文

1、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