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卷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52517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37.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卷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全国通用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卷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全国通用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卷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全国通用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卷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全国通用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卷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全国通用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卷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全国通用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卷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全国通用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卷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全国通用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卷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全国通用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卷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全国通用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卷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全国通用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卷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全国通用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卷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全国通用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卷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全国通用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卷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全国通用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卷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全国通用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卷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全国通用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卷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全国通用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卷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全国通用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卷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卷2.docx

《全国通用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卷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卷2.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通用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卷2.docx

全国通用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卷2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一、单选题

1.下面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没有线粒体的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B.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C.绿藻细胞中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

D.细胞呼吸中有机物的分解必须有水和氧气参与才能释放储存的能量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些细菌没有线粒体也能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产生酒精,导致水果腐烂,B错误;绿藻属于真核生物,细胞中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中,C正确;细胞呼吸中有机物的分解若发生于细胞质基质中,则没有水和氧气参与也能释放储存的能量,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原理及其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2.在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室内各放置一盆长势相似的甲、乙两种植物幼苗,在充足的水分、光照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下,用红外线测量仪定时测量玻璃室内的CO2含量,结果如下表(假设实验期间光照、水分和温度等条件恒定不变)。

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记录时间(min)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甲种植物(mg/L)

150

113

83

58

50

48

48

48

48

48

乙种植物(mg/L)

150

110

75

50

30

18

8

8

8

8

A.在0~25min期间,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CO2浓度

B.在0~25min期间,甲和乙两种植物光合速率都逐渐减小

C.在30~45min期间,甲、乙两种植物仍然在进行光合作用

D.上表数据说明,甲植物比乙植物固定CO2的能力强

【答案】D

【解析】

3.下列有关实验探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和PH值是自变量

B.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并与DNA结合促进DNA水解

C.将重铬酸钾溶解在体积分数为95%的浓硫酸溶液中,配制成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来鉴定呼吸作用中产生的CO2

D.盐酸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的作用相同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温度为自变量,pH为无关变量,故A错误;在观察DNA和RNA的分布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并能促进染色质中的DNA和蛋白质分开,便于DNA与染色剂结合,故B错误;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可以用来鉴定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故C错误;盐酸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都是解离液的成分,促进植物细胞分离开来,故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生物实验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4.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

B.蓝藻内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C.叶肉细胞利用光能合成的ATP,可用于一切生命活动

D.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中都有ATP生成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故A错误;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和叶绿体,故B错误;叶肉细胞利用光能合成的ATP,用于暗反应,而不能用于各种生命活动,故C错误;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中都有ATP生成,故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ATP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5.下图是真核生物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②③表示有关物质。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②③在细胞膜上都不是静止的

B.③既有亲水性又有疏水性

C.由②参加的物质运输不一定为主动运输

D.③的单分子层面积等于该细胞内所有膜面积的2倍

【答案】D

【解析】②为蛋白质,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大多数是可以运动的,③是磷脂双分子层,具有流动性,A正确;组成③的磷脂分子既有亲水性又有疏水性,B正确;由②参加的物质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C正确;真核生物细胞,除了具有细胞膜外,还具有细胞器膜和核膜,因此③的单分子层面积小于该细胞内所有膜面积的2倍,D错误。

6.单位质量的脂肪与淀粉相比,其所含元素与氧化时耗氧量的特点是前者( )

A.含C;H多,氧化时耗氧多  

B.含C;H多,氧化时耗氧少

C.含C;H少,氧化时耗氧多  

D.含C;H少,氧化时耗氧少

【答案】A

【解析】脂肪含有C、H原子比例特别高,所以耗氧、产水量、产能量均最多,所以A选项正确。

7.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A.叶绿体B.线粒体C.核糖体D.中心体

【答案】B

【解析】考查有氧呼吸知识。

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第二、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

8.下列关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CO2是人体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

B.丙酮酸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同的中间产物

C.乳酸菌和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物相同

D.苹果果实可进行无氧呼吸,其场所与有氧呼吸时相同

【答案】B

【解析】有氧呼吸的特点是:

需要氧气;有机物彻底分解;产生大量能量;能量彻底释放.无氧呼吸的特点是:

没有氧气参与反应,有机物不能彻底分解,而是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乳酸,A项错误;丙酮酸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同的中间产物,B项正确;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物为酒精和二氧化碳,C项错误;苹果果实可进行无氧呼吸,其场所为细胞质基质,而有氧呼吸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D项错误;故选:

B。

【考点定位】细胞呼吸。

【名师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有氧呼吸过程和反应物、产物,无氧呼吸的方式,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和作用,对于相关知识点是理解和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9.下列生理活动中,要消耗ATP的是

A、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B、根毛细胞吸收水分

C、肌肉细胞从内环境中吸收K+D、叶片蒸腾水分

【答案】C

【解析】略

10.细胞内ATP—ADP循环可用下面的反应表示,①②表示两个不同的化学反应,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TP分子中有3个高能磷酸键

B.ADP分子中戊糖是脱氧核糖

C.①反应释放能量可以用于吸能反应

D.②反应所需能量只能来自细胞呼吸

【答案】C

【解析】ATP分子中有2个高能磷酸键,A错误;ADP分子中戊糖是核糖,B错误;ATP为直接能源物质,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C正确;②反应所需能量可来自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D错误。

【考点定位】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

【名师点睛】ATP既是贮能物质,又是供能物质,因其中的高能磷酸键中储存有大量能量,水解时又释放出大量能量;ATP在活细胞中的含量很少,因ATP与ADP可迅速相互转化;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普遍存在于生物界中,是生物界的共性;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分解相联系,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11.将新鲜苔藓植物叶片放入有少量红墨水、浓度为30%的蔗糖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后显微镜下观察到苔藓细胞如图所示,请据图判断,错误的是(  )

A.苔藓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低于30%,发生了质壁分离

B.①处为红色,②处为绿色,③处为无色

C.高温加热后的苔藓细胞重复实验,观察的结果不同

D.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代替蔗糖溶液,观察的结果相同

【答案】D

【解析】由于苔藓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低于30%,所以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A正确;①处充满了蔗糖溶液,为红色,②处是细胞质,含有叶绿体,为绿色,③处为无色,B正确;高温加热后的苔藓细胞重复实验,细胞死亡,细胞膜变为全透性的,蔗糖和墨水都可以进入细胞,所以观察的结果不同,C正确;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代替蔗糖溶液,观察的结果不同,发生质壁分离后会自动复原,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

【名师点睛】细胞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因此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一大液泡.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了质壁分离。

12.图甲、图乙、图丙为不同条件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密闭装置)图,图中A、B、C和D是曲线上的四点,其中不能代表图1的点是(  )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图1中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被线粒体利用,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正好被叶绿体利用,表明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图甲中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故A符合题意;图乙密闭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时的点为B、C两点,此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故B不符合题意;图丙纵坐标表示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真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当净光合速率=0时,真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故D点不合题意。

考点:

本题考查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关系,意在考查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3.一项来自康奈尔大学的研究揭示了体内蛋白分选转运装置的作用机制,即为了将细胞内的废物清除,细胞膜塑形蛋白会促进囊泡(分子垃圾袋)形成,将来自细胞区室表面旧的或受损的蛋白质带到了内部回收利用工厂,在那里将废物降解,使组件获得重新利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塑形蛋白在合成过程中,场所由核糖体提供,动力可由叶绿体提供

B.“分子垃圾袋”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该结构具有流动性

C.“回收利用工厂”可能是溶酶体,“组件”可能是氨基酸

D.人体细胞内能形成囊泡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答案】A

【解析】细胞膜塑形蛋白在细胞的核糖体内合成,合成所需要的能量由线粒体或细胞质基质提供,而叶绿体形成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A错误;根据分泌蛋白形成过程等知识,可判断囊泡(分子垃圾袋)由生物膜构成,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具有生物膜流动性的特点,B正确;溶酶体中水解酶可以水解细胞中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等,可以作为“回收利用工厂”,蛋白质水解的产物为氨基酸,故“组件”是氨基酸,C正确;内质网、高尔基体有生物膜结构,能形成囊泡,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器的功能

14.右图为绿色植物体内某次代谢过程中物质变化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的代谢过程,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水参与C中第二阶段的反应,产生于第三阶段,测定叶片的C的强度一定要将装置放在黑暗中

B.B在叶绿体基质上进行,且只有在黑暗中才可以进行

C.A中产生的O2用于C的第二阶段,生成CO2,释放出少量能量

D.在叶绿体中X代表的物质从叶绿体的基质移向叶绿体的囊状结构

【答案】A

【解析】

15.下列实验中,不需要染色的是()

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B.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C.低温或化学物质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D.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观察DNA和RNA在口腔上皮细胞中的分布,需要用甲基绿-派洛宁染色液染色,A错误;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由于洋葱表皮细胞的液泡有色素,便于观察,B正确;观察低温或化学物质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需用龙胆紫或者醋酸洋红使得染色体着色,C错误;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用健那绿染成蓝绿色,D错误。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相关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6.人体不会发生的物质运输过程是

A.C02通过线粒体膜和细胞膜扩散到细胞外B.葡萄糖分子顺浓度梯度进入红细胞内

C.蛋白质通过核孔细胞质进入细胞核D.葡萄糖进入线粒体彻底氧化分解

【答案】D

【解析】CO2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线粒体膜和细胞膜扩散到细胞外,A正确;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是顺浓度梯度进入红细胞内,B正确;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蛋白质能通过核孔细胞质进入细胞核,C正确;葡萄糖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的,丙酮酸进入线粒体进一步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解题关键能理清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的方式和特点:

名 称

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

实  例

自由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不需

不消耗

水,CO2,甘油

协助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需要

不消耗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

需要

消耗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

17.ATP的分子简式和18个ATP所含的高能磷酸键数分别是

A.A-P~P~P和18个B.A-P~P和36个

C.A-P~P~P和36个D.A-P~P~P和54个

【答案】C

【解析】ATP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

可见,一个ATP分子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所以18个ATP分子含有36个高能磷酸键。

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18.(2015秋•长春校级期末)在研磨绿叶过程中,为防止色素被破坏,应加入()

A.二氧化硅B.CaCO3C.无水乙醇D.层析液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二氧化硅破坏细胞结构,使研磨充分,A错误;

B、碳酸钙可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B正确;

C、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液,可溶解绿叶中的色素,C错误;

D、层析液用于分离色素,D错误.

故选:

B.

考点: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19.食品等保存的方法有很多,其原理不完全相同。

下列哪项方法的原理与其他三项不同

A.地窖保存蔬菜B.鱼肉腌制保存

C.种子晒干保存D.水果低温保存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地窖保存是利用低温抑制酶的活性,鱼肉腌制是利用高渗让微生物失水死亡,种子晒干是降低自由水的含量,降低新陈代谢,水果低温也是降低新陈代谢,故B和其它三个不同。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代谢的应用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0.Ⅰ图甲是某同学“探究在温度为25℃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

图乙表示该植物某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叶肉细胞CO2释放量和叶绿体O2产生总量的变化。

试回答:

(1)图甲装置中在灯与试管之间放了盛水玻璃柱,目的是吸收灯光的热量,排除的影响。

(2)图甲中,可通过改变改变光照强度。

(3)光照强度为d时,光反应产生的并能够为暗反应所利用的物质是。

(4)图乙中光照强度为b时,该叶肉细胞光合作用速率(填<、=、>)呼吸作用速率,光照强度为c时,单位时间内该叶肉细胞可释放单位的氧气。

(5)已知该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30℃,则乙图中c对应的柱状体高度将。

Ⅱ某科研小组研究了没浓度CO2对绿萝幼苗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

请回答以下问题:

(1)随着CO2浓度升高,绿萝幼苗还原糖的含量也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

(2)较高CO2浓度有利于绿萝幼苗度过干旱环境,据图分析其原因是。

(3)Rubidco酶催化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过程,提取该酶,在体外一般通过测定来表示其活性。

在测酶活性时,反应液应加入,以维持其酸碱度稳定。

(4)下图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CO2浓度对Rubidco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如果自A点开始温度,升高5℃,曲线会发生变化,请画出变化后的曲线。

【答案】Ⅰ

(1)排除光照对试管内温度的影响

(2)改变试管与光源之间的距离(或相同距离用不同功率的灯泡照射)

(3)ATP、[H]

(4)<0

(5)下降

(1)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会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

(2)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使气孔开度下降,减少水分的散失

(3)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缓冲物质

(4)

【解析】

试题分析:

(1)图甲装置中在灯与试管之间放了盛水玻璃柱,目的是吸收灯光照射的热量,排除光照引起的温度变化对实验的影响。

(2)图甲中,可通过改变试管与光源之间的距离来改变光照强度。

(3)光照强度为d时,光反应产生能够为暗反应所用的物质是ATP和【H】。

(4)图乙中光照强度为b时,该叶肉细胞CO2,释放量大于0,说明此时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光照强度为c时,单位时间内该叶肉细胞产生O2量为6单位,由a点对应的状态分析可知,细胞呼吸需要的O2量也为6单位,则可释放0单位的氧气。

(5)已知该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30℃,c对应条件下,植物O2产生总量为6单位,将温度由叶肉细胞光合作用最适温度25℃升高到30℃后,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变弱,对应O2产生总量会减少。

(1)随着CO2浓度升高,绿萝幼苗还原糖的含量有所增加,是因为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能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同时CO2是呼吸作用的产物能抑制呼吸作用的进行。

(2)据图分析可知,较高CO2浓度下绿萝幼苗的气孔开放度降低,能减少水分蒸腾,有利于度过干旱环境。

(3)Rubidco酶催化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过程,在测酶活性时,应在提取该酶后在体外一般通过测定其对CO2的吸收速率表示其活性,反应时,为维持反应液的酸碱度,应加入相应的缓冲物质。

(4)图18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CO2浓度对Rubidco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如果自A点开始,升高5℃,Rubidco酶的活性降低,同样CO2浓度下,催化反应的速度会降低,曲线如下图所示:

考点: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意在考查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1.下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的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图甲中T0为淀粉酶的最适温度

②图甲中Ta、Tb时淀粉酶催化效率极低的原理不同

③图乙中Tb~Tc麦芽糖积累量相同说明此时酶活性最高

④图乙A点对应的温度为T0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图1表明,T0是酶的活性最高,为淀粉酶的最适温度,①正确;图1中Ta时淀粉酶催化效率极低的原因是低温较低酶的活性,Tb时淀粉酶催化效率极低的原因是高温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变性失活,②正确;图2中Tb~Tc麦芽糖积累量最多但保持不变说明此时底物已经完全反应,③错误;图2中A点对应的温度不一定为T0,④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酶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曲线中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2.22.下列是有关生物实验的四幅图,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A.图①由物镜由甲转换为乙时,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变大

B.图②中牛蛙剪去头部是为了除去脑对脊髓反射的控制

C.图③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是细胞液浓度要小于外界溶液浓度

D.图④是长期培养在缺镁培养液中的番茄,其叶片色素提取分离后的结果

【答案】A

【解析】物镜的放大倍数越大,镜筒越长,离装片的距离越近,因此图①物镜由甲转换为乙时,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变小,A项错误;图②中牛蛙剪去头部是为了除去脑对脊髓反射的控制,以研究脊髓的功能,B项正确;图③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是具有中央液泡的成熟植物细胞,其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C项正确;镁是合成叶绿素的原料,长期培养在缺镁培养液中的番茄,因无法合成叶绿素,所以其叶片色素提取分离后的结果是:

只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两条色素带,D项正确。

【考点定位】:

显微镜的使用、脊蛙反射、质壁分离、叶绿素的元素组成及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23.ATP是细胞内流通着的“能量货币”。

下列关于ATP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①参与ATP形成的元素包括C、H、O、N、P

②ATP的生成与水解分别与细胞内的吸能与放能反应相联系

③1mol的葡萄糖完全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大部分储藏在ATP中

④ATP是各种活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ATP的组成元素有C、H、O、N、P,故①正确;细胞内的反应分为吸能反应(耗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产能反应),吸能反应总是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产能反应总是伴随ATP的合成,故②错;1mol的葡萄糖完全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只有少部分能量储藏在ATP中,故③错;ATP是各种活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故④正确。

故选A

考点:

本题考查ATP的相关知识。

点评:

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24.已知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最适宜温度为25℃,某兴趣小组利用该植物的叶绿体进行了图1、图2和图3的相关实验。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1装置中叶绿体消耗的C02可来自碳酸氢钠的分解和细胞呼吸

B.在C02浓度等适宜的条件下,图2中温度改为20℃更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C.若图3装置中的叶绿体依然能合成少量葡萄糖,说明叶绿体内有ATP和[H]

D.在光照和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图1装置中离体的叶绿体也不能持续合成有机物

【答案】A

【解析】A、图1装置中不是完整的细胞,只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呼吸作用,故叶绿体消耗的CO2来自碳酸氢钠的分解,A错误;

B、由题意可知,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最适宜温度为25℃,故在CO2浓度等适宜的条件下,图2中温度由10℃改为20℃更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B正确;

C、叶绿体合成葡萄糖需要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若图3装置中处于黑暗中,其叶绿体依然能合成少量葡萄糖,可说明叶绿体内有ATP和[H],C正确;

D、在光照和温度适宜的情况下,离体的叶绿体缺少其他营养物质来源,不能维持长时间的活性,故不能持续合成有机物,D正确。

考点:

光合作用的过程

25.如果一分子的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个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那么,这个CO2分子共穿过膜的层数至少是()

A.4B.6C.8D.12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个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此过程中CO2首先要从线粒体的双层膜中出来,再穿过一层细胞膜从细胞中出来,再穿过一层细胞膜进入另一个相邻细胞,最后再穿过叶绿体的两层膜。

由此可见此过程至少穿过6层膜。

考点: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