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53904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计算机网络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计算机网络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计算机网络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计算机网络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计算机网络名词解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计算机网络名词解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计算机网络名词解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计算机网络名词解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名词解释.docx

《计算机网络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名词解释.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计算机网络名词解释.docx

计算机网络名词解释

备考川大NET名词解释

1、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总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2、联机系统是由一台中央计算机连接大量的地理位置分散的终端而构成的计算机系统。

3、PDN是公用数据网。

网中传输的是数字化的数据,属于通信子网的一种。

4、OSI是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为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制订的七层网络模型。

5、PSE是分组交换设备。

作为网络的中间节点,它具有存储转发分组的功能。

6、PAD是分组装配/拆卸设备。

在发送方将大的报文拆成若干分组,在接受方将属于同一报文的分组再重新组成报文的设备。

7、FEP是前端处理机。

设置在中心计算机与通信线路之间,专门负责通信控制。

8、IMP是接口信息处理机,是网络中间节点的统称。

二、

1、数据通信:

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或其他数据装置与通信线路,完成数据编码信号的传输、转接、存储和处理的通信技术。

2、数据传输率:

每秒能传输的二进制信息位数,单位为B/S。

3、信道容量:

是信息传输数据能力的极限,是信息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

4、自同步法:

是指接收方能从数据信号波形中提取同步信号的方法。

5、PCM:

称脉码调制,是将模拟数据换成数字信号编码的最常用方法。

6、FDM:

又称时分多路复用技术,是在信道带宽超过原始信号所需带宽情况下,将物理停产的总带宽分成若干个与传输单个信号带宽相同的子停产,每个子信息传输一路信号。

7、同步传输:

是以一批字符为传输单位,仅在开始和结尾加同步标志,字符间和比特间均要求同步。

8、差错控制:

是指在数据通信过程中能发现或纠正差错,把差错限制在尽可能小的允许范围内的技术和方法。

9、FEC:

又叫向前纠错,是一种差错控制方法,接收端不但能发现错误,而且能确定二进制码元发生错误的位置,从而加以纠正。

10、信号:

是数据的电子或电磁编码。

11、MODEM:

又称调制解调器。

其作用是完成数字数据和模拟信号之间的转换,使传输模拟信号的媒体能传输数字数据。

发送端MODEM将数字数据调制转换为模拟信号,接收端MODEM再把模拟信号解调还原为原来的数字数据。

12、信号传输速率:

也称码元率、调制速率或波特率,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信道传输的码元个数,单位记做BAND。

13、基带传输:

是在线路中直接传送数字信号的电脉冲,是一种最简单的传输方式,适用于近距离通信的局域网。

14、串行通信:

数据是逐位地在一条通信线上传输的,较之并行通信速度慢,传输距离远。

15、信宿:

通信过程中接收和处理信息的设备或计算机。

16、信源:

通信过程中产生和发送信息的设备或计算机。

17、全双工:

允许数据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传输,要有两条数据通道,发送端和接收端都要有独立的接收和发送能力。

18、冲击噪声:

呈突发状,常由外界因素引起;其噪声幅度可能相当大,无法靠提高信噪比来避免,是传输中的主要差错。

19、ARQ:

又称自动请示重发,是一种差错控制方法;要求接收方检测出差错时,就设法通知发送端重发,直到正确的数据收到为止。

20、数据:

为有意义的实体,它涉及到事物的存在形式。

三、

1、 网络协议:

为进行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或约定的集合。

2、 语义:

涉及用于协调与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

3、 语法:

数据及控制信息的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等。

4、 定时:

涉及速度匹配和排序等。

5、 网络的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各层次及其协议的集合。

6、 OSI:

开放系统互连,是ISO中的术语,指资源子网中的主机。

7、 端开放系统:

是ISO中的术语,是指资源子网中的主机。

8、 中继开放系统:

是ISO中的术语,指通信子网中的节点机。

9、 DTE:

数据终端设备,是对用户拥有的连网设备和工作站的统称。

10、 DCE:

数据电路终接设备或数据通信设备,是对为用户提供入网连接点的网络设备的统称。

11、 零调制解调器:

当用RS-232C直接连接两台近地DTE时,为使电缆两端的DTE通过电缆看过方都好像是DCE,所采用交叉跳接的信号电缆。

12、 V系列接口标准:

是数据终端设备与调制解调器或网络控制器之间的接口,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接口。

13、 X系列接口标准:

是适用公共数据网的宅内电路终接设备和数据终端设备之间的接口,它制定较晚,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接口。

14、 100系列接口标准:

是DTE与不带自动呼叫设备的DCE(如调制解调器)之间的接口。

15、 200系列接口标准:

是DTE与带自动呼叫设备的DCE(如网络控制器)之间的接口。

16、 X.21建议:

是一个用户计算机的DTE如何与数字化的DCE交换信号的数字接口。

17、 链路管理:

数据链路层连接的建立、维持和释放。

18、 反馈差错控制:

用以使发送方确认接收方是否正确收到了由它发送的数据信息的方法。

19、 ARQ法:

又称自动请求重发,发送方将要发送的数据帧附加一定的冗余检错码一并发出,接收方则根据检错码对数据帧进行差错检测,若发现错误就返回请求重发的应答,发送方收到请求重发的应答后,便重新传送该数据帧。

20、 停发法:

又称空闲重发请求,规定发送方每发送一帧后就要停下来等待接收方的确认返回,仅当发送方收到接收方的正确接收确认后再发送下一帧。

21、 go-back-n策略:

当接收方检测出失序的信息帧后,要求发送方重发最后一个正确接收的信息帧之后的所有未被确认的帧。

22、 选择重发策略:

当接收方发现某一帧出错后,仍然后续来的正确的帧存放在一个缓冲区中暂不向上层递交,同时向发送方要求重新传送出错的那一帧;一旦收到重新传来的帧后,就将其与存于缓冲区的中的其帧一同按正确顺序递交高层。

23、 发送窗口;发送方已发送但尚未被确认的帧的序号队列的界限,其上下界分别为窗口的上下沿,下下沿的距离为窗口尽寸。

24、 异步协议:

以字符为独立的信息传送单位,在每个字符的起始处开始对每个字符内的比特进行同步,但字符间的间隔是不固定的。

25、 同步协议:

以多字节或多比特组成的数据块为传送社交晚会产,仅在帧的起始处同步,帧内维持固定的时钟。

26、 BSC:

面向字符的同步控制协议,又称二进制同步通信,采用字符填充的首尾定界法,属于数据链路层协议。

27、 信息帧:

又叫I帧,用于传送有效信息和数据。

28、 控制帧:

又叫S帧,用于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

29、 无编号帧:

又叫U帧,用于提供链路的建立、拆除以及多种控制功能。

30、 HDLC: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是面向比特的数据链路层协议,采用比特填充的首位标识法。

31、 虚电路服务:

网络层向运输层提供的一种面向连接的,使所有分组序到达目的系统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32、 阻塞:

到达通信子网中某一部分的分组数量过多,使得该部分网络来不及处理,以至引起这部分及至整个网络性能下降的现象。

33、 死锁:

网络阻塞严重,导致网络通信业务停顿的现象。

34、 间接存储转发死锁:

在一组节点之间,某节点的所有缓冲区都装满了等待输出到下一节点的分组,这种情况依次传递构成循环,造成多节点间的死锁。

35、 直接存储转发死锁:

两个节点彼此的所有缓冲区都装满了等待输出到对方的分组,造成两节点既不能接收也不能发送分组的现象。

36、 网络服务质量:

是指在运输连接点之间看到了某些运输连接的特性,是运输层性能的度量,反映了运输质量及服务的可用性。

37、 抽象语法:

是对数据一般结构的描述,是应用层实体对数据结构的描述。

38、 上下文关系:

抽象语法和传输语法之间的对应关系,称上下文关系。

39、 重新同步:

会话层在已经应答发送方正确接收后,在后期处理中发现错误而请求发送方重发。

40、 FTP服务:

是一个用于访问远程机器的协议,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使用户可以在本地机与远程机之间进行有关文件的传输操作。

41、 简单邮件传送协议:

是一个应用层协议,是简单的基于文本的,可靠的,有效的数据传输协议。

42、 地址转换协议ARP:

在网络层将IP地址转换为相应物理网络地址的协议。

四、

1、 令牌:

是一种能够控制站点占有媒体的特殊山帧,以区别数据帧及其他控制帧。

2、 载波监听:

即发送站点在发送帧之前,先要监听信道上是否有其他站点发送的载波信号,若无其他载波,可以发送信号;否则,推迟发送帧。

3、 冲突检测:

即发送站点在发送数据时要边发送边监听信道,若监听到信道有干扰信号,则表示产生了冲突,于是就要停止发送数据。

4、 时槽:

是一个固定长度的二进制位串,对应一个特定的时间片段,每个站点只能在时间片内发送数据。

5、 服务访问点:

简称SAP,是一个层次系统的上下层之间进行通信的接口,N层的SAP就是N+1层可以访问N层服务的地方。

6、 局域网操作系统:

是在局域网低层所提供的数据传输能力的基础上,为高层网络用户提供共享资源管理和其他网络服务功能的局域网系统软件。

7、 传输时延:

是指一个站点从开始发送数据帧到数据帧发送完毕所需要的全部时间,也可是接收站点接收事个数据帧的全部时间。

8、 本地网桥:

指在电缆允许的长度范围内互连网络的网桥。

9、 比特环长:

当数据帧的传输时延等于信号在环中和上的传播时延时,该数据帧的比特数就是以比物度量的环路长路。

五、

1、 ISDN:

是由综合数字电话网演变发展而来的的一种通信网络,它提供端到端的数字连接以支持广泛的业务,支持语音和非语音的通信业务,它为用户连网提供了一组少量的标准多用途网络接口。

2、 数字位管道:

指的是用户设备和ISDN交换系统之间传输比特流的接口。

管道中双向传输的比特流是由多个独立信道的比特流采用时分多路复用形成的。

3、 信元:

ATM的信元是具有固定长度的帧,共53字节。

其中5个字节是信元头,48个字节是信息段。

信息段中可以是各类业务的用户数据,信元头包含各种控制信息。

4、 帧中继:

是一种新型快速分组交换方式,它在继承了X.25的特点之后,简化了其网络层协议功能而发展起来的。

5、 ISP:

internet服务提供商。

6、 URL:

即统一资源定位器,WWW上的每个网页都按URL格式命名惟一的地址。

7、 子网掩码:

是一个32位二进制数,对应IP地址的子网主机标识区域全为"0",其余部分全为"1"。

用于两台主机是否在同一子网中。

8、 万维网:

又称WWW,是Interner上集文本、声音、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于一身的全球信息资源网络,是Internet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9、 intranet:

表示一组在特定机构范围内使用的互连网络,它们沿用的internet协议,采用客户/服务器结构,也叫内联网。

10、 防火墙:

是一种安装在网间连接设备上的软件,在被保护的intranet和internet之间坚竖起的一道安全屏障,用于增强intranet的安全性。

匿名服务器:

是指不需要专门的用户名和口令就可以进入的系统。

网络的异构性:

指传输介质、数据编码方式、链路控制协议以及不同的数据单元格式和转发机制。

网络的互联:

指将两个以上的计算机网络通过一定的方法,用一种或多种通信处理设备相互连接起来,构成更大的网络系统。

路由器:

是一种具有多个输入输出端口的专用计算机,其任务是连接不同的网络并完成路由转发。

静态路由算法:

指由网络管理人员手工配置的路由信息。

动态路由算法:

指路由器上的路由表项通过互联的路由器之间交换信息,然后按照一定的算法优化出来的,而这些信息在一定时间间隔内不断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网络,随时获取最优的寻路效果。

无差别分类编址:

是在变长子网掩码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消除了传统的a类、b类和c类地址划分,并且在软件的支持下实现超网构造的一种ip地址划分方法。

域内路由:

自治系统内部使用的路由协议。

移动IP:

支持移动性的因特网体系结构与协议。

地址转换协议ARP:

在网络层将IP地址转换为相应物理网络地址的协议。

逆地址解析协议rarp:

在网络层将物理地址转换为相应ip地址的协议。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主要用于网络设备和结点之间的控制和差错报告报文的传输,可以反映数据报的投递情况,提高ip数据报交付成功的机会。

路由选择:

是网络层功能的一部分,负责确定所收到的分组应传送的外出路线。

基本的路由算法:

距离向量算法和链路状态算法。

路由协议和路由算法只针对动态路由。

距离向量路由算法:

一种自适应路由算法,路由器通过向邻居扩散它所知道的路由使得所有路由器找到到达其他路由器的最短路径。

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一种自适应路由算法,所有路由器在整个网络扩散它的邻居信息,路由器根据这些信息构造出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再根据一定的算法算出最短路径。

rip:

是一种采用距离向量路由算法的协议。

ospf:

是一个内部网关协议,用于在自治系统内决策路由。

与rip相对,ospf是链路状态路由协议,而rip是距离向量路由协议。

自治系统:

从选路的角度来说,处于一个管理机构控制之下的网络和路由器群组称为一个自治系统。

在一个自治系统内的路由器可以自由地选择寻找路由、广播路由、确认路由以及检测路由的一致性的机制。

传输层的复用:

指发送方不同的进程都可以使用同一个传输层协议传送数据。

分用:

指接收方的传输层在剥去报文的首部后能够把这些数据正确的交付给目的应用进程。

网络层的复用:

指发送方不同协议的数据都可以封装成IP数据报发送出去。

分用:

只接收方的网络层在剥去首部后把数据交付给相应的协议。

确认号:

期望接收到对方的下一个报文段的数据的第一个字节的序号。

拥塞窗口:

发送方根据其对当前网络拥塞程序的估计而确定的窗口值。

接收窗口:

接收方根据目前接收缓存大小所许诺的最新窗口值。

Tcp:

传输控制协议,tcp协议将数据分成可被ip层传输的数据包交ip层传送,或者将从ip层收到的数据包重新组合为完整的消息并进行校验,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安全协议。

Udp:

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是一种非面向连接的协议,它不能保证网络程序的连接是可靠的,但由于它速度快,在要求速度和效率的场合可能会使用udp协议。

套接字:

是使用ip地址、协议号和端口号的组合唯一标识。

一个连接由连接两端的套接字标识,本地的套接字可能和不同的外部套接字通信,这种通信是全双工的。

端口号:

被表示为ip地址后冒号后面的十进制数字,套接字的地址集成了主机的ip地址和与某进程有关的端口号。

tcp和udp采用16位的端口号来识别应用程序。

FTP:

文件传输协议,一种在基于tcp/ip协议的网络中远程传送文件或从远端取回文件到本地机器的协议。

该协议允许用户对远程文件使用ftp命令。

DNS:

域名系统,因特网使用的命名系统,用来把便于人们记忆的含有特定意义的主机名转换为便于机器处理的IP地址。

包括层次域名空间,域名服务器,解析器。

域名服务器:

因特网的域名系统被设计成一个联机分布式的数据库系统,并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型。

域名解析:

指把域名映射成IP地址或是把IP地址映射成域名的过程。

控制连接:

服务器监听在21号端口,等待客户连接,建立在这个端口之上的连接称为控制连接。

数据连接:

指用来连接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数据传送进程数据传送进程实际完成文件的传送,在传送完毕后关闭“传送链接”并结束运行。

万维网:

又称WWW,是Interner上集文本、声音、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于一身的全球信息资源网络,是Internet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HTML:

超文本标记语言是一种文档结构的标记语言,使用一些约定的标记对页面上的各种信息、格式进行描述。

HTTP:

超文本传输协议。

用于在internet上访问信息的客户机/服务器协议。

URL:

即统一资源定位器,负责万维网上的各种文档,并使每个文档在整个万维网的范围内具有唯一的标识符。

即WWW上的每个网页都按URL格式命名惟一的地址。

EMAIL:

电子邮件,指在计算机或终端机之间通过网络(局域网或internet)进行消息和文件的交换。

SMTP: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是tcp/ip协议的一种,用于在网络上从一台计算机向另一台计算机发送消息。

该协议典型地用于internet上对电子邮件进行路由传送。

MIME:

多用途网际邮件扩充。

POP3:

邮局协议,是一个非常简单、但功能有限的邮件读取协议。

ISP:

internet服务提供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