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口设置标准文件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854513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卡口设置标准文件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卡口设置标准文件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卡口设置标准文件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卡口设置标准文件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卡口设置标准文件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卡口设置标准文件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卡口设置标准文件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卡口设置标准文件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卡口设置标准文件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卡口设置标准文件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卡口设置标准文件doc.docx

《卡口设置标准文件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卡口设置标准文件doc.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卡口设置标准文件doc.docx

卡口设置标准文件doc

青岛海关卡口设置及数据联网标准

1.卡口设置标准..................................................................2

2.集装箱箱号识别系统技术指标......................................3

3.电子车牌识别系统技术指标..........................................4

4.IC卡识别系统技术指标.................................................5

5.电子栏杆系统技术指标..................................................7

6.电子关锁技术指标..........................................................9

7.卡口数据联网方式及标准............................................10

8.卡口验收标准................................................................10

1

1.卡口设置标准

(1)卡口分类

设置卡口的海关监管场所按每月进出场所的标箱

(货运量)分类:

月进出口量1万标箱以上或货运量10

万吨以上的监管场所设置A类卡口;月进出口量3000

至1万标箱或货运量5万至10万吨的监管场所设置B类

卡口;月进出口量3000标箱以下或货运量5万吨以下的

监管场所设置C类卡口。

A类卡口的每条通道包括:

电子地磅、集装箱箱

号识别设备、电子车牌识别设备、驾驶员IC卡识

别设备和电子栏杆;B类卡口的每条通道包括:

电子地

磅、电子车牌识别设备、驾驶员IC卡识别设备和

电子栏杆;C类卡口的每条通道包括:

电子地磅、驾

驶员IC卡识别设备和电子栏杆。

(2)卡口通道设置数量

设置A类卡口的海关监管场所按每月进出场所的标

箱确定通道数量:

月进出口量大于1万标箱、小于5

万标箱的,卡口通道数不少于4道;月进出口量大于5

万标箱、小于10万标箱的,卡口通道数不少于8道;

月进出口量大于10万标箱、小于20万标箱的,卡口

2

通道数不少于12道;月进出口量大于20万标箱的,卡

口通道数不少于18道。

设置B、C类卡口的海关监管场所的通道数不少

于2道。

(3)卡口通道设置要求

海关监管场所要分别设置货车、客车、人员进

出的专用通道,有条件的海关,在进出场所的货车通道

分别设置转关、直通、空箱、空车通道。

专用

通道间有隔离设施,并设有明显标志。

进出卡口的客车、人员通道数不少于1道,有条

件的海关应预留扩展空间,以备在需要的时候,将客车

和人员进、出通道分开。

海关监管场所的通道数量确定后,卡口两侧应预留

2-4道的扩展空间,以备在业务量大幅增长的时候增加

卡口通道,缓解卡口通行压力。

2.集装箱箱号识别系统技术指标

(1)自动记录识别进出卡口的集装箱号,一车两

箱时,能分别记录识别。

(2)能识别出10英尺、20英尺、40英尺、

45英尺以及超高箱箱号。

(3)能判断所记录箱号箱体是否掉包。

(4)通过联网,与报关单、转关申报单或IC卡

中的集装箱箱号以及其他物流数据核对,检验集装箱合

3

法性。

(5)当识别失败时提示人工干预,对经人工干预

的在系统中做不可更改记录,并记录操作人员、操作

时间、集装箱号。

(6)室外环境温度:

-40摄氏度┄┄+65摄氏度

室内工作温度:

-10摄氏度┄┄+45摄氏度

相对湿度:

10%┄┄95%

(7)识别率:

≥96(%双方认可的2000正常标箱,

正常标箱指:

国际标准集装箱,箱面无破损、无油

污、箱号字迹清晰可视)。

(8)识别速度:

≤秒10

(9)设备寿命:

数码像机设备寿命:

≥3年

感应器设备寿命:

≥1年

闪光灯设备寿命:

≥1年

(10)感应器有效感应距离:

5米

(11)采集图像的动态目标速度:

≤k1m0/H

3.电子车牌识别系统技术指标

(1)工作频率应符合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的相

关规定,符合环保要求,避免对长期操作人员造成人身

损害。

(2)具有抗干扰能力,不受邻道或相邻操作人员

使用微波通讯系统的干扰。

4

(3)采用防冲突通信协议。

(4)能够与其他系统和海关业务系统联网,实时

传输数据。

(5)能够在各种车辆上安装、读写,读写速度

低于1秒;

(6)具有不可更改的唯一标识代码,一次安装防

伪、防拆卸。

(7)环境适应能力强,适应温差、湿度、昼

夜、阴晴天气、光照角度等变化,具有加热、散

热、去雾、防水、防雷、防腐及自动除尘功

能。

(8)识别率:

≥.999%(双方认可的2000辆

车)。

4.IC卡识别系统技术指标

(1)通讯速率

读写器与计算机之间通讯接口为RS232或RS485,

通讯速率为9600-115200bps,可硬件设置或自动识

别。

读写器与非接触IC卡之间通讯为射频传输,载波频

率为13.56MHz,数据传输速率为106Kbps。

(2)非接触式IC卡主要参数

卡片与天线之间的读写距离:

0-100mm。

天线馈线长度不小于1.8m;读写天线面积不小于

5

120mm,在天线规范范围内,非接触IC卡均能被正确读

写。

天线下部使用铁氧体保护减少干扰,天线外形密封

可靠、美观。

天线场强分布均匀,误差不超过

20%。

整机采用全密封设计,无外露电路部分,有效防止

烟雾和汽车废气。

读写装置封装坚固可靠,并有合适的安装于机柜的

连接件。

卡的识别、验证、读写数据等主要工作在读写

器中完成,尽量减少RS232通信量,减少干扰和提高可

靠性。

误码率:

≤0.1%

(3)处理时间

可兼容读写Mifare1和MifarePro非接触式IC卡

(双界面型非接触式CPU卡)。

Mifare1典型交易时间:

≤100ms;MifarePro典型

交易时间:

≤300ms(包括SAM卡认证和和名单检

索)。

可满足直接对IC卡数据块操作方式,同时兼容符合

MifareMAD推荐规范的应用数据格式。

正常工作条件下非接触IC卡的典型处理时间为:

识别一张非接触IC卡:

3ms(包括复位应答和防

冲突)

读取一个数据块数据:

2.5ms(不包括认证过

6

程)

4.5ms(包括认证过程)。

写入一个块+控制读取时间:

12ms(不包括认证

过程)

14ms(包括认证过程)。

非接触IC卡识别+6个数据块读取(768bits,2

个区确认)+2个带备份管理块写入(256bits)

的时间:

≤100ms。

实际读取处理时间:

≤300m。

s

(4)安全措施

非接触IC卡与读写器之间采用三重双向认证,数据

通讯符合ISO/IECDIS9789-4的要求。

安全模组:

程序下载安全模组方式,内置SAM卡

方式。

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为50000h,平均维护时

间MTTR为10分钟。

(5)工作条件

工作环境温度为-20℃~+70℃,工作环境湿度为

RH30%~95%不结露,储存温度为-30℃~+80℃。

电源:

12VDC±5%,200mA。

5.电子栏杆系统技术指标

(1)电子栏杆

设计先进、性能稳定、工作可靠。

7

车辆检测器具备防砸保护。

防撞保护:

当汽车误撞栏杆时栏杆水平转动弹

出。

落杆时间:

0.8秒-3秒的10种速度供选择。

杆件材质:

铝合金。

结构设计:

外露机件全不锈钢,内部机件镀铬。

减震系统:

杆件缓冲消震,无抖动。

控制电路:

防潮、防磁、防雷、抗震、温

度适应范围宽。

电源保护:

短路保护,漏电保护,10秒堵转保

护。

适应范围:

计算机自动控制,或手动控制。

环境温度:

-30度+45度。

电压:

220V。

功率:

370W。

重量:

92kg/74kg。

(2)通行信号灯

安装于电动档杆基座之上。

控制电路装于箱内,与电动档杆协调动作。

超亮度发光二极管显示。

视距:

50米。

电源:

220VAC/10W。

显屏面积:

200*200mm。

箱体尺寸:

240*360*120mm。

智能车辆检测器,提供车辆通过检测线圈时的准确

8

信号,采用差额测量技术,提高检测精度。

对复杂的物理环境有适应能力。

自动补偿温度漂移。

自适应线圈本底变化。

适用多种测量线圈尺寸。

截面0.1-3平方米,匝数3-4匝。

检测结果输出可适用多种用户接口。

正/负电位信号。

正/负脉冲信号。

6.电子关锁技术指标

信道频率:

2.4GHz

调制方式:

FSK

频移:

15KHz

数据传输率:

20DBm

最大输出功率:

+10Kbit/s

接收灵敏度:

-105DBm

工作电压:

3.3V

工作电流:

1mA

数据的传输数率:

9600

加密位数:

24Bit

识别率:

≥99.9%(双方认可的2000个关锁)

9

7.卡口数据联网方式及标准

海关监管场所的卡口设备采集到的数据要及时准确

的传送给海关。

海关驻站监管的(已开通海关运行

网),卡口设备采集数据直接向海关物流平台传输;海

关不驻站监管的,卡口设备采集数据先传输至青岛海关

数据分中心,再传输至海关物流平台。

海关监管场所向海关传输的卡口设备采集数据主要

包括以下内容:

车牌号码、集装箱号码、通过时间、卡口代

码、通道编号、地磅称重、车辆自重、识别成

功标志、图像、进出监管场所标志等。

8.卡口验收标准

(1)设备运抵安装现场后,供货方向收货方提交

交验报告,双方开箱检验后海关在交验报告上签字确

认。

当发现短缺、破损等问题由供货方无条件免费

补发或负责更换。

(2)收货方在系统安装调试结束,进入试运行阶

段,试运行3个月如系统正常运转,进入系统验收工

作。

(3)供货方提供经收货方认可的验收测试文件,

双方按照测试文件进行系统验收,双方签署最终验收报

10

告。

(4)设备安装调试完毕,供货方负责完成卡口设

备的集成工作。

系统能准确读取箱号、车牌号,并

读取相关硬件(车牌、地磅、栏杆、IC卡)数

据,将其显示于同一界面,以能够实现卡口设备联网功

能为验收标准。

(5)如果系统未集成,不能进行设备最终验

收。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