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美术《与色彩为友我们的调色板》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856781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美术《与色彩为友我们的调色板》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七年级美术《与色彩为友我们的调色板》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七年级美术《与色彩为友我们的调色板》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七年级美术《与色彩为友我们的调色板》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七年级美术《与色彩为友我们的调色板》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七年级美术《与色彩为友我们的调色板》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七年级美术《与色彩为友我们的调色板》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七年级美术《与色彩为友我们的调色板》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七年级美术《与色彩为友我们的调色板》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七年级美术《与色彩为友我们的调色板》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七年级美术《与色彩为友我们的调色板》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七年级美术《与色彩为友我们的调色板》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七年级美术《与色彩为友我们的调色板》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美术《与色彩为友我们的调色板》教学设计.docx

《七年级美术《与色彩为友我们的调色板》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美术《与色彩为友我们的调色板》教学设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美术《与色彩为友我们的调色板》教学设计.docx

七年级美术《与色彩为友我们的调色板》教学设计

《与色彩为友——我们的调色板》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年级/册次

岭南版美术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8课

参与课题

《我们的调色板》

课例设计

精彩创意

和创新点

精准概括

理清调色板的实与虚,展开本课的教学设计。

调色板的实——理解应用色彩的三要素等基础知识,调和色彩完成美术画作。

调色板的虚——调和内心的色彩,完成能伴随一生的心情的作品。

提取关键词:

关系——朋友,色彩——情绪,色彩——拓展应用,实现调色板——实与虚的学习。

对课堂模式或教学流程的简要描述

(可图示)

教材分析:

《我们的调色板》是岭南版美术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8课内容。

本课为“造型.表现”课型。

对比2002版本教材与2012版本教材来看,《我们的调色板》属于新增内容。

这也突出美术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

以“美术.人文.科技”融为一体的综合创新教育理论为基础,以育人为先导,以美术为本体,适度兼顾美术学习的差异,渗透美术生活经验、美术文化内涵、美术情感体验和道德品格修养。

色彩是造型艺术中最基本的艺术语言之一,学生如能深入地学习并能灵活运用色彩的基础知识,对以后的学习创作至关重要。

但本课涉及色彩基本原理的学习,美术术语相对较多,相关理论文字对于初一的孩子而言不易理解且易乏味。

如何在这两者之间寻找平衡点,是本课顺利开展需要重点解决的难题,也是本课的核心所在。

所以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我提炼了本课抓手——与色彩为友——帮助学生在内心与色彩建立情感体验的关系,为课程开展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对色彩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会用色彩进行简单的配色及基本的绘画练习。

但对色彩基础知识的理论了解相对较少。

作为教师,要搭建学生情感与色彩属性之间亲密联系的桥梁,要巧妙地引导学生能通过自身的体验去理解色彩知识,能应用色彩表达个人情感体验,这应是本课的重点所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

过程与方法:

能通过作品创作表达对色彩的情感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通过色彩的表达调控自己的情绪感受。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术语;

难点:

运用色彩的性质进行不同情绪的表达。

教学准备:

课件、示范图、材料袋(各种色彩的纸张、胶水、粘贴板)

设计思路:

本课采用三段式教学:

歌曲导入,建立和谐关系——课堂发展,感知应用色彩——色彩启示,拓展延伸。

熟读教材,提炼几组关键词:

关系——朋友,色彩——情绪,色彩——拓展应用,调色板——实与虚,定义本课的主题:

与色彩为友。

通过好朋友的主线,唤起他们儿时对色彩的回忆、梳理回顾小学时段掌握的知识、到如今应如何深入的理解与应用。

站在朋友的角度,一步步将色彩的理论知识渗透进整个教学之中。

为何会有此构想?

因为美育的育人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美术的技法,更重要的是具有审美的意识和借用美术知识表达自身心情的能力。

我们的调色板这节课,不仅指教会学生调出一些色彩,完成简单的或深入的画作而已,要再深入一步。

中学生了,面对应试教育的压力,他们应该具有调和内心色彩的能力。

也许经过时间的洗涤,学生会不记得色相是什么,不记得何谓纯度、明度?

但最根本的,他们会应用不同冷暖的色彩,不同深浅的颜色来描绘自己的心情,能在自己内心进行调色,能借助内在的“调色板”把控住自己的情绪色彩。

如此我想,这节课的教学目的,也就真正达到了。

教学过程:

1、歌曲导入,建立和谐关系

1.(教师清唱幼儿园歌曲——找朋友),进行课前暖场。

学生受到感染,一起唱。

但学生忍不住问:

老师,这是我们幼儿园时学习的歌曲啊,现在都上初中了,怎么还唱呢?

2.板书主题:

与色彩为友——我们的调色板

教师:

没错,今天咱们一起找的这位朋友——色彩,就是你们幼儿园时就认识的,那时候你们知道色彩最基本的三原色分别是?

学生:

红、黄、蓝

教师:

上小学后,你们又知道红+黄=?

黄+蓝=?

红+蓝=?

学生:

橙、绿、紫

教师:

非常好,色彩朋友让我们在不同的年龄段对它多一些新的认识,并帮助我们学习到不同的本领。

如今你们已经是初中生了,我们要对色彩朋友多一些深入的了解。

请大家打开课本P27页看看色彩朋友又要教会我们掌握哪些本领了呢?

学生:

浏览课本,对色彩的三要素、色彩的纯度变化、色彩色相变化、色彩明度变化等图示有初步的观感。

【设计意图】本环节建立的关系有两种:

一是师生之间通过歌曲互动,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二是学生与色彩之间建立朋友的关系。

初一的学生对于色彩有朦胧而初浅的认识,本课的色彩知识涉及到专业的术语,学生不易理解。

所以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先复习他们已经具有的色彩知识,从情感上与色彩建立联系——他们早就认识,只是今天要认识的更加深入一些。

在温习旧知的基础上,再带领他们一起学习深入的内容。

2、课堂发展,感知应用色彩

(一)看图谈心理感受

图1

学生:

好冷啊!

(开始有人双臂抱身,模拟瑟瑟发抖之感)

教师:

看来同学们对这种冰天雪地的寒冷感受并不陌生,仔细观察图中主要通过哪些颜色传递出了这份寒意?

学生:

灰色、蓝灰色、白色、冷色

图2

学生:

哇,这张图片好温暖

教师:

图中哪些颜色让你们感觉到如此的温暖?

学生:

黄色、橙色、红色、温暖的颜色

教师:

通过图1和图2,我们可以说色彩有冷暖之分,而且可以通过不同色相的颜色呈现吗?

学生:

可以。

图3

教师:

过节啦!

国庆节这天,全国人民好欢庆,谁发现图中用了什么色彩表达这份激动的心情?

学生:

红色系列为主、还有黄色、还有一点蓝色...

教师:

用到了红黄蓝这些明亮又对比强烈的颜色。

尤其是红色最多,表达喜庆之感。

那么心情非常平和的时候,我们会用到什么色彩呢?

图4

学生:

黄色、绿色,有生命感的颜色,比较清爽...

教师:

通过上面4幅图,让我们感受到了色彩的冷暖,色彩的激烈与平和,跟我们人类的心理感受非常吻合。

艺术家用色相环的形式,将大自然中的色彩进行了归类,并依据人的心理感受分为冷暖色系。

由此,我们是否可以得出,当我们想表达温暖的心情的时候,用什么色?

表达寒冷,平静的时候可以选什么色?

学生:

表达温暖的心情,可以用黄色、橙色、红色等暖色系。

表达寒冷,平静的心情,可以选绿色、蓝色、紫色等冷色系。

图5

【设计意图】对于色彩的学习不能仅停留在对理论术语的死记硬背上,应该建立在与学生情感共鸣的应用上。

四幅很有代表性的图片,带着学生一点点感受色彩与心理密不可分的关系。

这种人性化的互动,为解决学生能发自内心地从心理感受出发,主动应用色彩进行创作表达做好铺垫。

(二)看图谈心情色彩

学生:

图1是灰暗、胆怯、沮丧的心理,可以用灰色、白色、黑色等不明亮的色彩表达;图2则是欢快的,可以用红色、橙色、还有明亮的黄色、蓝色等多彩的色彩表达;图3应该是脑子一片空白,可以用浅浅的颜色表达吧?

教师:

同学们真是聪明,一学就会用,还会用语言分析,的确图1和图2比较直观的呈现出沮丧与开心两种强烈对比的心理,大家分析的用色也很符合。

但对于图3则显得不够肯定,这也正是我们要解决的另一个知识点:

色彩的纯度。

请看图!

学生:

明白了,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浅粉色、浅蓝色、浅黄色等不太鲜艳的颜色表达发呆、淡淡的心情。

教师:

是的、我们对色彩朋友的了解不仅局限在会调配几种色彩,还要知道他们跟我们人类一样,也有自己的秉性特点。

如:

我们人类有自己的姓名,色彩有自己的色相。

人类有皮肤白与黑之分、色彩则有明度深浅之分;人类有干净与邋遢之分,色彩有纯度之分;人类有内向外向性格之分,安静、奔放之分,色彩有冷暖之分,有鲜艳、深浅灰之分。

当你从内心接纳这个朋友的时候,你就会对它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啦。

【设计意图】色彩知识的学习,可以通过学生需要的心理,巧妙地渗透进来,让学生感知到是他们需要知道,而不是老师强制要他们知道。

摆正这个先后位置之后,色彩的三要素之色相、纯度、明度,以及色性的理解就简单多了。

(三)主题练习,用色彩表达心情

【设计意图】本课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利用色彩知识创作作品,表达情感体验。

这个环节,按照小组合作的方式,抽取不同的主题,分发相同的材料袋,让学生通过手撕的技法,完成色彩表达心情的主题创作。

为什么不用剪刀而是手撕?

一是手撕更能让学生随心而自由撕取需要大小的纸张,手撕的不规则效果,更能体现艺术表达的自然、自由、就地取材的特性。

二是节约创作时间。

本课的知识点较多,留给学生的创作时间有限,如果用剪刀,会相对延长创作的时间,而且容易滋生一些偶然的问题。

(四)小组汇报,分享作品

通过三个评价的维度,对本组作品进行分享。

其他的同学作为大众评委,可以发表不同的看法。

小结:

六个小组的同学都体现了自己对色彩的理解并表达了主题的要求,而且能用艺术的语言准确表述,可见,同学们已经对色彩有了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除此之外,生活中色彩还带给我们诸多启示。

我们一起看图感知。

【设计意图】美术育人的关键在于,既能培养学生感知美、发现美的能力,还要能培养学生用作品、用语言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小组合作的作品,让组员自己评述,这是对他们组织美术语言的考验,更是锻炼。

给出可以参考的维度,是关注到全体,尊重个体的差异,让尽可能多的学生都能找到参与美术创作的乐趣,能感受到通过语言表达输出作品创意的魅力,进而提升全体学生的美术素养!

小结:

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了色彩,只剩下黑白灰的世界将会多么地苍白和冰冷。

但如果我们的心情没有了色彩我们的人生将会是?

所以与色彩为友,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才能让我们的人生多姿多彩!

3、色彩启示,拓展延伸

教师:

与色彩为友,不仅可以让我们可以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还会帮助我们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

谁能举例说说?

学生:

服装搭配、建筑设计等

本课总结:

今天,我们找回了这位色彩好朋友,加深了对色彩的认识和理解,学习了《我们的调色板》,这个调色板可以是艺术家手中的工具,也可以是你内心的调剂师。

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在成长之路上都能调出自己人生美好的色彩!

【设计意图】色彩作为造型艺术中最基本的艺术语言之一。

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对人与自然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

本环节的设计引导学生从色彩对个体情绪的影响转移到对学习的影响、转移到更高层次对艺术追求的影响、转移到生活环境的应用等,引导学生从更加广泛的层面拓展了对色彩的认识和理解。

板书设计:

与色彩为友

——我们的调色板

红黄蓝

橙绿紫

四、教学感悟与反思:

《我们的调色板》一课在准备的过程中,一直有几个问题困扰着我。

让我不断剖析教材,分析学生,换位思考,找寻能留给他们难以忘记的“色彩”线索。

1.色彩基础知识专业性强,术语比较理论化,如何巧妙地让学生理解应用?

2.这节课是美术本体比较突出的基础课,对于不是美术专业的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需要掌握的共性是什么?

3.我们的调色板,仅仅指教会学生调出一些色彩,完成简单的或深入的画作而已?

中学生了,面对应试教育的压力,他们的内心色彩如何调和?

4.真实的调色板与虚拟的调色板之间的联系如何建立?

基于上面几个问题的思考,我反复琢磨这节美术基础课的精髓。

最后提取关键词:

关系——朋友,色彩——情绪,色彩——拓展应用,调色板——实与虚。

围绕这几组关键词,定义了本课的主题:

与色彩为友。

通过好朋友的主线,唤起他们儿时对色彩的回忆、梳理回顾小学时段掌握的知识、到如今应如何深入的理解与应用。

站在朋友的角度,一步步将色彩的理论知识渗透进整个教学之中。

最后,通过学生作品的呈现可见,他们理解了,会应用了,会用语言表达了,让人欣慰。

也许经过时间的洗涤,他们会不记得色相是什么,不记得何谓纯度、明度?

但最根本的,他们会应用不同冷暖的色彩,不同深浅的颜色来描绘自己的心情,能在自己内心进行调色,能借助内在的“调色板”把控住自己的情绪色彩。

如此我想,一节课的教学目的,也就真正达到了。

五、专家点评:

基础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教育。

学生应当对美术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且会加以应用,形成自己的审美。

我们的调色板这节课,侧重美术知识学习的课例,教师把学生往深一步引导到心情色彩的学习应用,这是个巧妙的构思和落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