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提升改造技术指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856861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2.6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公路提升改造技术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农村公路提升改造技术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农村公路提升改造技术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农村公路提升改造技术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农村公路提升改造技术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农村公路提升改造技术指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9页
农村公路提升改造技术指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9页
农村公路提升改造技术指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9页
农村公路提升改造技术指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9页
农村公路提升改造技术指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9页
农村公路提升改造技术指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9页
农村公路提升改造技术指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9页
农村公路提升改造技术指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9页
农村公路提升改造技术指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9页
农村公路提升改造技术指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9页
农村公路提升改造技术指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9页
农村公路提升改造技术指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9页
农村公路提升改造技术指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9页
农村公路提升改造技术指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9页
农村公路提升改造技术指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9页
亲,该文档总共6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公路提升改造技术指南.docx

《农村公路提升改造技术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公路提升改造技术指南.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村公路提升改造技术指南.docx

农村公路提升改造技术指南

省农村公路提升改造

技术指南

(送审稿)

主编单位:

省公路管理局

省嘉维交通科技发展

省临海市交通局

省临海市公路管理局

2015年2月

前言

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是促进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近十年来,我省农村公路发展迅速,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由2003年的3.6万公里提高到2013年的10.4万公里,通乡、通村公路全面实现“双百目标”,行政村班车通村率达到了94%,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随着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全面推进,农村公路面临新的不适应,建设标准偏低、安全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已经显现。

截止2013年年底,我省共有单车道农村公路7.8万公里,其中准四级公路2.9万公里和等外公路0.3万公里。

为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综合服务能力,提高我省统筹城乡交通发展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我省“美丽乡村建设”,根据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关于省创建美丽公路“五个一万”工程实施意见》(办理中),我省计划花三年时间实施农村公路提升“四个一万”工程,即从2015年起到2017年,提升农村公路技术等级1万公里、实施大中修1万公里、实施安保工程1万公里、建设港湾式停靠站1万个,切实提高农村公路发展质量和安全畅通水平,满足农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和农村物流畅通快捷运输的需要,更好地助推统筹城乡发展。

本着“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原则,促进我省农村公路提升改造规化和标准化,省公路管理局联合省嘉维交通科技发展研究单位开展了农村公路提升改造技术的专题研究,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针对省县、乡、村道实际情况,编制了省农村公路提升改造技术指南。

本指南是在总结省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旨在指导全省农村公路的提升改造工作。

指南提出了实施工作必须坚持“统筹城乡、突出重点、提升能力、完善设施”的基本原则,制定了不同情况下的改造措施,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

限于时间和经验,指南中的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各地在使用过程中及时将发现的问题或建议向省公路管理局农村处(地址:

省市上城区梅花碑4号,邮编:

310009,:

00)和省嘉维交通科技发展反映(地址:

省市西湖区天目山路170号12幢5楼,邮编:

310012,:

03),以便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本指南主要起草人:

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

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

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

 

 

1总则

1.1目的

为规我省农村公路提升改造的实施,特制定本指南。

1.2实施原则

省农村公路提升改造应当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原则,针对现状农村公路存在的问题,合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分步实施,提升和改造相结合,不断提高农村公路安全畅通水平。

1.3适用围

本指南主要适用于我省四级公路及以下等级的农村公路提升改造,双车道四级公路提升为三级公路及以上等级的改造按现行规实施。

1.4相关标准

农村公路提升改造的实施,应符合及行业现行有关标准、规的规定。

1.5实施流程

农村公路提升改造一般实施流程为:

立项、设计、施工和验收。

 

2农村公路提升改造基本规定

2.1农村公路适应交通量

2.1.1准四级公路交通量一般能适应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00辆以下。

2.1.2单车道四级公路交通量一般能适应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00-400辆以。

2.1.3双车道四级公路交通量一般能适应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00-2000辆以。

2.2农村公路设计速度

2.2.1四级公路设计速度宜采用30km/h,受地形、地质等条件限制,可采用20km;准四级公路设计速度宜采用20km/h,困难路段可采用15km/h。

2.3农村公路建筑限界

2.3.1四级公路和准四级公路净空H为4.5m,一条公路应采用同一净空。

2.3.2四级公路和准四级公路净宽为L+W+L,W为行车道宽度,E为建筑界限顶角宽度,L为侧向宽度,四级公路和准四级公路的侧向宽度为路肩宽度减去0.25m。

设置护栏时,应根据护栏需要的宽度加宽路基。

 

图2.3二、三、四级公路建筑限界

2.4农村公路提升改造主要容

2.4.1农村公路提升分为整体改造提升和局部改造完善两种。

2.4.2农村公路整体改造提升的实施对象为交通量较大且具备提升条件的四级公路及以下公路,具体容如下:

1现状为单车道的四级公路、准四级公路、等外公路,根据规规定和实际情况,拓宽改造为双车道四级公路或以上标准。

其主要改造容为:

横断面拓宽、平纵面指标提升以及由于横断面拓宽和平纵面指标提升导致的路基、路面、排水、防护和桥隧等改造。

2重载交通量较小的山区单车道的四级公路、准四级公路、等外公路,由于受地形限制,难以拓宽改造为双车道四级公路,经过充分论证,可拓宽老路路基和路面,拓宽后的路面宽度达到5m以上,使小型车辆能够会车。

其主要改造容为:

横断面拓宽、急弯路段改造、增设错车道以及由于横断面拓宽和弯道改造导致的路基、路面、排水、防护和桥隧等改造。

3现状为双车道的四级公路,提升改造为三级公路或以上标准,此类情况不在本指南中具体描述。

2.4.3农村公路局部改造完善的实施对象为交通量偏低但需要改善通行条件的四级公路、准四级公路、等外公路,采取局部拓宽、弯道改善、路肩硬化、增设错车道、完善交通安全设施等措施进行改造。

 

3农村公路整体改造提升技术要求

3.1公路横断面

3.1.1横断面布设

农村公路整体改造提升时需拓宽老路横断面,一般路段拓宽为双车道四级公路,部分山区受地形限制路段路面拓宽至5m以上。

规规定的双车道四级公路横断面布设具体如下:

1设计速度30km/h的四级公路应采用双车道断面,行车道宽度3.25m,土路肩宽度0.5m。

2设计速度20km/h的双车道四级公路行车道宽度3.0m,土路肩宽度0.25m。

3四级公路的路拱坡度不应小于1.5%。

3.1.2横断面拓宽原则

横断面拓宽宜采用单侧拓宽,既保证拼接段施工质量,又节省工程造价;部分路段因控制性构造物、征迁等原因或线形缘故,可选择采用两侧拓宽。

 

图3.1.2单侧拓宽横断面示意图

 

 

图3.1.3双侧拓宽横断面示意图

3.2路线

3.2.1主要改造容

路线主要实施容为提升公路的平纵面指标,使其满足双车道四级公路的技术标准。

3.2.2主要改造原则

1最大限度的利用原有老路是改造提升的基本原则。

2路线提升时应对老路路线现状进行调查和评价,以确定合理利用老路和需局部改线的方案。

3.2.3平面技术指标

1各级公路平面不论转角大小,均应设置圆曲线。

不同设计速度的圆曲线最小半径规定如表3.2.3-1。

表3.2.3-1圆曲线最小半径

设计速度(km/h)

30

20

圆曲线最小半径(m)

一般值

65

30

极限值

30

15

不设超高圆曲线最小半径m)

路拱≤2%

350

150

2回头曲线

回头曲线各部分的技术指标如表3.2.3-2。

表3.2.3-2四级公路回头曲线技术指标

主线设计速度(km/h)

30

20

回头曲线设计速度(km/h)

25

20

圆曲线最小半径(m)

20

15

回旋线最小长度(m)

25

20

超高横坡度(%)

6

6

双车道路面加宽值(m)

2.5

3.0

最大纵坡(%)

4.0

4.5

3各级公路当圆曲线半径小于表3.2.3-1中所列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时,应在曲线上设置超高。

超高的横坡度应根据公路等级、设计速度、圆曲线半径、路面类型、自然条件和车辆组成等情况确定。

四级公路最大超高一般不大于8%,积雪冰冻地区最大超高不大于6%。

4四级公路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250m时,应设置加宽,双车道四级公路路面加宽值规定如表3.2.3-3。

 表3.2.2-3双车道路面加宽值

加宽类别

圆曲线半径

加宽值(m)(m)

汽车轴距加前悬(m)

250

-200

<200

-150

<150-100

<100-70

<70

-50

<50

-30

<30

-25

<25

-20

<20

-15

1

5

0.4

0.6

0.8

1.0

1.2

1.4

1.8

2.2

2.5

3.2.4纵段面技术指标

1纵坡

(1)公路的最大纵坡不应大于表3.2.4-1的规定。

表3.2.4-1最大纵坡

设计速度(km/h)

30

20

最大纵坡(%)

8

9

(2)四级公路位于海拔2000m以上或积雪冰冻地区的路段,最大纵坡不应大于8%。

(3)四级公路越岭路线连续上坡(或下坡)路段,相对高差为200~500m时平均纵坡不应大于5.5%;相对高差大于500m时平均纵坡不应大于5%,且任意连续3km路段的平均纵坡不应大于5.5%。

(4)四级公路最大合成纵坡不应大于10%。

2坡长

公路不同纵坡的最大坡长应符合表3.2.4-2规定。

表3.2.4-2不同纵坡最大坡长(m)

设计速度(km/h)

30

20

(%)

4

1100

1200

5

900

1000

6

700

800

7

500

600

8

300

400

9

200

300

10

200

3竖曲线

公路纵坡变更处应设置竖曲线,竖曲线宜采用圆曲线,其竖曲线最小半径与竖曲线长度规定如表3.2.4-3。

表3.2.4-3竖曲线最小半径与竖曲线长度

设计速度

(km/h)

30

20

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

一般值

400

200

极限值

250

100

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

一般值

400

200

极限值

250

100

竖曲线长度

(m)

一般值

60

50

最小值

25

20

3.3公路路基

现状农村公路等级提升或改造完善时,如现状路基不能满足提升改造后的相关路基要求,应对现状路基进行提升改造。

3.3.1一般规定

1农村公路提升改造拓宽路基一般路段以单侧拓宽为宜,但局部因控制性构造物、房屋拆迁等因素制约的路段,可采取双侧拓宽的方式进行。

2路基应根据当地地物、地质水文和材料情况等自然条件,并结合施工方法和设计要求,既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又要经济合理。

3.3.2路基拓宽主要技术要求

1拓宽原有路堤时,应先拆除原有道路的防护工程,并清除坡面松土(挖除清理的法向厚度不宜小于30cm),再沿老路坡面坡脚开挖台阶,并设置向倾斜的坡度。

严禁将边坡清挖物作为新路堤填料。

2拓宽路段对现状道路坡面进行挖台阶、填筑施工是提高路基拼接强度的重要手段,开挖、填筑方式如图3.3.1所示。

为保证路基的压实度,拓宽路基宽度不足一个压实宽度(0.75m)时,可采取超宽填筑或翻挖原有路基等措施。

图3.3.1新老路基拼接台阶开挖方式示意图

3由于老路开挖后情况可能会比较复杂,可因地制宜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但其基本原则是对软弱部位必须进行处理,如采取级配碎石等级配较好的填料进行填筑;或采取逐层填筑,并进行强夯等增强补压处理,以消减新老路基拼接拓宽的差异变形。

当路堤高度超过3m时,可在新老路基间横向铺设土工格栅,以提高路基的整体性。

3.3.3路基填料

路基填料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填料宜选用水稳性好的材料填筑,并控制填筑材料的最大粒径。

路基填料粒径控制应符合表3.3.2所示。

表3.3.2路基填料最大粒径一览表

路槽底面以下深度(cm)

最大粒径(cm)

四级公路

准四级公路

0~30

10

12

30~80

10

20

80~150

10

30

>150

10

对于四级公路,路基填料不仅粒径要满足表3.3.2所列的规定外,其填料还应符合《公路路基设计规》(JTGD30-2004)中表3.3.1对四级公路填料最小强度的规定。

1若采用废渣或建筑垃圾填筑路基时,其路基最小填筑厚度为70cm。

建筑垃圾填筑需满足以下条件:

(1)废渣的最大粒径≤10cm。

在施工过程过人工翻捡控制,并对掺杂的木料及塑料垃圾予以清除。

(2)对于填筑路基的建筑垃圾,应控制含量≤60%,保证有充足的良性土(粘土,容重≥1.78g/m3)含量。

施工中可通过良性土用量(5%)来调整比例,每层最大厚度≤25cm。

(3)由于建筑垃圾含水量小,故施工碾压前需提前24h闷料,并提高洒水量。

此外,建议进行试验分析,以明确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2若采用石料填筑,路堤填筑石料粒径应不大于50cm,并不宜超过层厚有2/3,不均匀系数宜为15~20。

施工前,应先修筑试验段,以确定满足各种石料孔隙率和最大压实干密度的松铺厚度、压实机械型号及组合、压实速度及压实遍数、沉降差等参数。

3.3.4路基压实度

1路基应有足够的压实度,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水稳性和一定的耐久性。

路基填实度应符合表3.3.4-1的规定。

表3.3.4-1路基压实度标准一览表

路基

部位

路床以下

深度(m)

一般材料路基

宕渣路基

压实度(%)

固体体积率(%)

四级公路

准四级公路

四级公路

准四级公路

上路床

0~0.3

≥94(≥95)

≥93

≥85(≥86)

≥83

下路床

0.3~0.8

≥94(≥95)

≥93

≥85(≥86)

≥83

上路堤

0.8~1.5

≥93(≥94)

≥90

≥84(≥85)

≥81

下路堤

>1.5

≥90(≥92)

≥90

≥80(≥82)

≥78

注:

①表列压实度数值以重型击实试验法为准。

②表中四级公路压实度括号中的数值为四级公路修筑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路面时所要求的值。

2四级公路填石路堤压实质量应符合表3.3.4-2的规定,准四级公路可参照执行。

表3.3.4-2填石路堤压实质量标准一览表

路槽底面以下深度

(cm)

硬质石料

孔隙率(%)

中硬质石料

孔隙率(%)

软质石料

孔隙率(%)

80~150

≤23

≤22

≤20

>150

≤25

≤24

≤22

3.3.5边坡坡率

1路堤边坡

路堤基底情况良好时,路堤边坡坡率可结合现状公路的实践经验,参照表3.3.5-1所列数值采用。

表3.3.5-1路堤边坡坡率一览表

填料种类

边坡最大高度(m)

路堤边坡坡度

全部

上部

下部

全部

上部

下部

一般粘性土

20

8

12

1:

1.5

1:

1.75

砾石土、粗砂、中砂

12

1:

1.5

碎石土、卵石土

20

12

8

1:

1.5

1:

1.75

不易风化的石块

20

8

12

1:

1.3

1:

1.5

2路堑边坡

路堑边坡坡率,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土石种类及结构、边坡高度和施工方法等因素综合确定。

地质条件好、土质均匀时,可参照表3.3.5-2所列数值围并结合现状公路的实践经验采用。

表3.3.5-2路堑边坡坡率一览表

土石种类

边坡最大高度(m)

路堑边坡坡率

一般土

20

1:

0.5~1:

1.5

碎(砾)石土

20

1:

0.5~1:

1.0

风化岩层

20

1:

0.5~1:

1.0

一般岩层

1:

0.1~1:

0.5

坚石

1:

0.1~直立

3.3.6路基防护

路基应根据当地水文、地质及筑路材料等情况,采取挡墙、护坡等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治路基病害和保证路基稳定。

老路拓宽改造时,路基防护一般采用与现状原的路基防护形式相同的方式进行。

1填方路堤防护

一般填土不大于3m的路段,一般采用放坡植草进行路基边坡防护。

当填土大于3m小于12m的路段,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选用各种边坡防护类型,常见的型式可参见表3.3.6-1。

表3.3.6-1路堤边坡坡率一览表

防护形式

适用围

三维网植草护坡

适用于填方路堤高度>3m的正常路段边坡防护,尤其适用于石料却乏路段。

网格植草护坡

适用于路基高度>3m的正常路段边坡防护及土质挖方路段边坡防护。

浆砌片石满铺防护

适用于沿河路堤、侵水路堤、桥头锥坡、挡墙锥坡的边坡防护。

2路堑边坡防护

路堑边坡防护型式需根据当地水文、地质及筑路材料等情况进行确定,常见的路堑边坡防护型式可参见表3.3.6-2。

表3.3.6-2路堑边坡坡率一览表

防护形式

适用围

浆砌片石护坡

适用于坡度缓于1:

1的易风化岩石和土质路堑。

护面墙

适用于防护易风化或风化严重的软质岩石或较破碎岩石的边坡,边坡不宜陡于1:

0.5。

客土喷播

适用于风化岩石、土壤较少的软质岩石、养分较少的土壤、硬质土壤、植物立地条件差的高大陡坡面和受侵蚀显著的坡面。

湿法喷播

适用于土质边坡、土夹石边坡、严重风化岩石且坡率缓于1:

0.5.

3公路因用地受限等因素制约,可采用挡墙进行收脚。

挡墙的常见类型如表3.3.6-3,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表3.3.6-3各类挡墙适用围一览表

挡墙类型

适用围

重力式挡土墙

适用于一般地区、浸水地区和地震地区的路肩、路堤和路堑等支挡工程。

墙高不宜超过12m,干砌挡土墙的高度不宜超过6m。

悬臂式挡土墙

宜在石料缺乏、地基承载力较低的填方路段采用。

墙高不宜超过5m。

扶壁式挡土墙

宜在石料缺乏、地基承载力较低的填方路段采用。

墙高不宜超过15m。

3.4公路路面

农村公路路面的提升改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现状农村公路路面进行改造时,应按本指南要求进行改造,以达到相应等级公路路面的要求。

2现状农村公路路面为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路面时,需根据现状路面的路状先判断是否需对现状路面进行大中修,然后再实施拓宽路面,拓宽路面类型原则上应与现状老路路面类型相一致。

3.4.1标准轴载

四级公路路面设计标准轴载为双轮组单轴100KN。

3.4.2路面结构组合及其类型

1农村公路路面类型要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

拓宽部分的路面结构宜与原路面结构一致,厚度不应小于原路面厚度。

现状道路路面需经检测来判断路面状况,以确定现状道路是否需要进行路面大中修。

2拓宽部分的路面结构一般由面层和基层组成,其路面类型宜采取水泥混凝土路面或沥青混凝土路面;其基层铺筑材料常见的有泥(灰)结碎石、级配碎砾石、水泥稳定碎石、低标号水泥混凝土、二灰碎石等,原则上应优先采用水泥稳定碎石。

3各路面结构层厚度,有条件时按相关路面设计规计算确定,受条件限制的,可适当降低,但不应小于表3.4.1规定的最小厚度。

表3.4.1各类型路面结构层最小厚度一览表

结构层

结构层类型

最小厚度(cm)

四级公路

准四级公路

面层

水泥混凝土

18

16

沥青混凝土

5

2.5

基层

水泥稳定类

15

石灰稳定类

15

工业废渣类

15

柔性基层

8

4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度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不小于96%标准执行。

水泥混凝土路面强度以28d龄期的弯拉强度控制,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不低于4.0Mpa。

3.4.3路基回弹模量

当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时,其土基回弹模量值应大于30MPa;当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时,其路床顶面的综合回弹模量值不得低于40MPa。

若回弹模量值不满足要求时,应采取更换填料、增设粒料层或低剂量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等措施。

采取这些措施后的结构层,仍应归属于路基畴,不宜算作路面的结构层次(如垫层)。

3.4.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相关技术要求

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压实度应不小于97%,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为2.5~3.5MPa。

水泥剂量一般为3%~5.5%,当达不到强度要求时应调整级配,水泥的最大剂量不应超过6%。

在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采用振动成型法设计,通过采用振动压实成型试件的方法确定材料组成比例、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量,以及各项性能指标的检测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

采用振动成型法施工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相关要求按《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振动成型法施工技术规》(DB33/T836—2011)执行。

2材料要求

(1)水泥:

宜选用标号较低(R42.5及以下)而初凝时间(宜在3小时以上)和终凝时间(宜在6小时以上)较长的水泥,不得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泥。

采用散装水泥,在水泥进场入罐时要停放七天,鉴定合格后才能使用;夏季高温作业时,水泥温度不能高于50℃,否则应采取降温措施。

水泥其他指标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水泥剂量一般为3%~5.5%,当达不到强度要求时应调整级配,水泥的最大剂量不应超过6%。

(2)集料:

碎石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宜按粒径9.5-31.5mm、4.75-9.5mm、2.36mm-4.75mm和0~2.36mm四种规格备料。

碎石压碎值不大于28%,0.075mm以下颗粒含量宜不大于4%,粗集料针片状含量应不大于18%(宜不大于15%);碎石中小于0.6mm的颗粒必须做液限和塑性指数试验,要求液限小于28%,塑性指数小于9。

基层及底基层集料级配分别符合表3.4.4-1级配围表的要求。

表3.4.4-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级配围要求

筛孔尺寸

31.5

26.5

19

9.5

4.75

2.36

0.6

0.

通过率(%)

100

90-100

72-89

47-67

29-49

17-35

8-22

0-7

注:

表中级配围供施工单位生产时参考,实际工程施工时采用的配曲线应根据工程所采用的具体材料及达到规的指标要求进行调整。

(3)水:

凡饮用水皆可使用,遇到可疑水源,应委托有关部门化验鉴定。

3.4.5水泥混凝土面层拼宽的相关技术要求

1为保证路面拓宽后的整体承载力,拓宽部分水泥砼面层与老路水泥砼面层之间应设置拉杆。

拉杆应采用螺纹钢筋,设在板厚中央,并应对拉杆中部100mm围进行防锈处理。

2当现状道路路面为水泥混凝土路面,且不对老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全部挖除时,采取以下处理方式。

即在拓宽路基填筑施工完成后,如有损坏应在浇筑混凝土板前采用相同材料修补压实,严禁用松散粒料填补。

对老路板块出现病害应及时处理,破碎板块采取更换处理;纵、横、斜向裂缝,根据裂缝的损坏程度、施工技术等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修补材料和方法。

先清除缝杂物,并灌缝粘结。

然后再进行拓宽水泥混凝土的浇筑施工。

3行车道水泥混凝土面层宜宽出外侧车道边缘线0.6m。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表面构造深度应控制在0.5~1.0mm(一般路段)、0.6~1.1mm(急弯、陡坡、交叉口或集镇附近等特殊路段)。

4一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宽度时,应设置纵向施工缝。

一次铺筑宽度大于4.5m时,应设置纵向缩缝。

缩缝均应设置拉杆。

5两条道路正交时,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