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程管理规定.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57017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89 大小:77.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课程管理规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学校课程管理规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学校课程管理规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学校课程管理规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学校课程管理规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学校课程管理规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9页
学校课程管理规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9页
学校课程管理规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9页
学校课程管理规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9页
学校课程管理规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9页
学校课程管理规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9页
学校课程管理规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9页
学校课程管理规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9页
学校课程管理规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9页
学校课程管理规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9页
学校课程管理规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9页
学校课程管理规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9页
学校课程管理规定.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9页
学校课程管理规定.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9页
学校课程管理规定.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9页
亲,该文档总共8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课程管理规定.docx

《学校课程管理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课程管理规定.docx(8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校课程管理规定.docx

学校课程管理规定

第一章学校课程管理规定

第二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规定

第三章研究性学习课程管理规定

第四章体育活动课管理要求

第五章大课间活动组织管理管理规定

第六章循环教材使用和管理制度

第七章教学常规管理规定

第八章语文教学管理规定

第九章语文教学标准

第十章数学教学标准

第十一章英语教学标准

第十二章常识技能学科教学常规管理规定

第十三章音乐教学标准

第十四章体育教学标准

第十五章美术教学标准

第十六章品德生活、品德社会教学标准

第十七章科学教学标准

第十八章信息技术教学标准

第十九章劳动与技术教学标准

第二十章校本教研制度

第二十一章集体备课制度

第二十二章教师听课评课制度

第二十三章作业量管理制度

第二十四章学生辅导管理制度

第二十五章学生学业成绩考核制度

第二十六章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管理规定

第二十七章关于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管理规定

第二十八章教科研工作制度

第二十九章课题管理方法

第三十章课题研究制度

第三十一章课题负责人工作职责

第三十二章学籍管理规定

第三十三章控制流生制度

第三十四章调课和代课管理制度

第三十五章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方法

第三十六章清校制度

 

第四部教学管理

第一章学校课程管理规定

学校课程管理原那么:

坚持以学生开展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科学设计课程与教学方案,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积极推进学习方式的改革,实施开展性评价,为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开展在课程上给予保证;尊重学生选择课程的权利,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开展、自我选择课程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开展;校长应明确在学校课程管理中的相应角色,履行所承当的课程职责,确保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合理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立足学校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内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课程资源。

一、学校课程管理目标:

〔1〕严格执行国家的课程文件,开齐开足课程,确保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的严肃性。

〔2〕在正确处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间的关系,保证国家课程质量的前提下,逐步优化学校课程的结构,独立或合作开发有特色的课程,稳步推进课程校本化的进程,以表达学校的办学特色。

〔3〕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改革教与学的方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争取更高更优的教学质量。

〔4〕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组织教师广泛地利用本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

〔5〕根据本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状况,了解学生多样化开展的需要,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灵活安排的课程。

〔6〕确保学生享有必要的课程管理的权利,创造时机使得学生能够在一定的范围与程度内参与课程决策与教学活动。

〔7〕满足教师专业开展的需要,提供适当的培训,给予教师参与开发课程的时机。

二、学校课程实施的管理:

〔1〕教学是学校课程实施的主要方式,建立教学管理网络是国家与地方课程有效实施新课程的重要保证。

学校要完善学校、教科研室和教导处、教研组及年级组三级管理网络,实施对课程的管理。

〔2〕加强对教学过程进行全程管理,把管理的重心从教案管理转移到课堂教学管理,研究制定开展性的学业评价及考试管理制度。

〔3〕备课要实行分层管理,因人而异,注重实效,防止用单一化的备课模式来统一要求教师。

给优秀教师提供广阔的自主设计空间,鼓励他们根据自身的素质特点,设计富有个性的教学方案,尽可能地激发他们的创造性,而对新教师和其他教师需要进行一定的指导或标准的管理.

〔4〕作业管理要立足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防止重复劳动。

各学段都要严格控制作业量,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作业,中、高年级每天书面1小时家庭作业。

教科研室和教导处应根据教学质量管理的要求,标准教师作业检查的行为,并倡导多样化的、富于实效的作业检查或批改方式。

〔5〕考核要着眼于改良教师的教学与促进学生更好的开展,反对把获取分数作为教与学的目的。

考核方式要多样化,可采用闭卷、开卷等书面方式,也可采取口试、操作、表演、展示等方式。

考试命题要依据课程标准,侧重能力与素质的立意,注重选择现实生活的材料,杜绝设置偏题、怪题。

〔6〕提倡教师教学创造性的理解和运用教科书,给学生留有自主学习和积极思维的空间。

启发学生质疑、探究,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需要。

三、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课程管理的组成局部,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开发的课程,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开发课程的模式是实践—评估—开发。

同时对自己所面对的情景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要作出评估,确定目标,选择与组织内容,决定实施与评价的方式。

四、实施课程管理制度

 〔一〕实施课程备课管理制度

1、每学期第一周进行学校校本课教学例会,由担任校本课教学任务的教师制定学期教学方案,并上交教导处。

2、任课教师必须认真完成教学活动设计、课堂教学、教学反思、课后作业的检查。

〔1〕活动设计中要确立活动目标,制定活动方式,突出学生活动。

〔2〕课堂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

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开展动手动脑及合作能力。

3、担任校本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每月集中进行一次集体备课。

 〔二〕课堂教学管理制度

1、教导处负责学校课堂教学管理和评价工作。

2、教学中要积极动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效利用学校课程资源开展教学活动。

3、教师应严格按照课表上课。

4、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遵照课程评价方案实施教学。

5、成立教研组,确定教研组长,由教研组长组织教师定期开展教研活动。

6、每学期定期开展校本教研组活动,交流讨论校本课经验。

7、如课堂教学需在校外进行,教师必须事先上报学校并负责学生活动中的平安。

 

〔三〕课程的评价制度

1、课程课堂评价参照京口区实验小学课堂评价标准实施。

2、任课的教师要认真做好评价工作,对学生参与学习情况做出适当的并能表达课程特点的评价〔学生评价表〕结合学生自评、师评一同进行,并定期将评价情况反响给学生和家长。

3、课程实施小组成员每月要对任教课的教师活动设计方案,进行综合评价,与月考评挂钩。

4、课程实施小组定期对评价方案进行研究,探讨,结合教学实际、学生实际不断修定完善评价方案。

5、 每学年对已有课程进行评估,尤其对校本课程文本进行修订、完善,使之成为正式教材。

从学生、家长、社会、效益和学校规划及培养目标等多角度出发,对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和开展提出改良方案。

6、学校对教师的工作进行定期评价。

第二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规定

一、课程开设

根据教育局的要求,我校三至六年级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

中年段每周开设一节信息技术课、一节劳动与技术课和一节班队活动课,列入课表,配备专任教师。

高年段“综合实践活动〞课那么由劳技课、班队课和研究性学习构成。

研究性学习要求每月围绕一个主题或工程开展研究实践活动,由语文教师负责组织实施。

1、课程目标。

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效劳和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使学生具有根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美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2、课程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必学习、社区效劳与社会与劳动技术教育等。

这是国家为了帮助学校更好地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而特别指定的几个领域,而非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全部,四大指定领域不是并列的关系,更不能相互割裂。

3、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工作应注意的根本原那么。

〔1〕综合性。

综合实践活动在目标上,不是单纯从知识上着眼,而是从人的开展着眼,应通过活动,使学生在情意、能力和认识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和谐开展;在内容安排上,应与社会生活、社会开展紧密结合,强调跨学科、跨领域,强调学科间的渗透;在方法上,提倡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与形式,重视知识、经验、技能的综合运用。

〔2〕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是要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亲身感受和直接经验,并养成实践意识,形成综合实践能力,是一种体验教育,必须充分挖掘利用各种可供实践的教育资源,让学生进行有方案、有成效的实践活动。

〔3〕活动性。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针对学生年龄特点,以活动作为教育的载体,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努力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

〔4〕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中强调遵循“开放〞的原那么,努力做到教育时空的开放,组织形式的开放,教学要求与内容的开放,教育资源与教师队伍的开放,以及教育管理与教育评估的开放。

二、师资培训

学校加强对师资的培训。

通过培训和辅导,让教师较好地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目标、根本原那么及教学评价,不断提高教师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能力。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必须发生转变,教师将成为学生活动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三、课程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评价以形成性、开展性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评价应注意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可以自评、生评和师评相结合。

不采用书面考试的方法,可采用作品〔手工、劳技作品、调查报告、研究性小论文等〕评价、展示与交流、成果汇报活动、技能比赛等多种方法进行。

                 

 

第三章研究性学习课程管理规定

一、学习的根本组织单位

按一定人数编成班级,每班数十人,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根本上在固定的班级内活动。

学生可以班级为根底,也可跨年级、跨斑级自由组合成课题研究小组,每组假设干人。

随着课题的变化,课题组人员可增减调换。

二、学习地点

学校统一安排和指定相对固定的教室、专用教室或场地,根本在校内。

学习场所不限于班级固定的教室和校内其他场所,学生根据课题需要自己决定学习的地点。

三、学习内容

根据国家制定的课程方案、标准、大纲、教材等,由各学科教师决定教学的内容、进度、阶段、方法等。

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学校自行拟订课程实施方案,规定教学阶段步骤和学生学习的范围与目标;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步骤等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决定。

研究的是现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

四、学习载体

在收集各种信息的根底上,由学生和老师共同讨论后产生的问题、工程等。

五、学习形式

学习自己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途径和方法;多渠道收集信息、做实验、进行社会调查和访问等。

六、学习周期

原那么上以一个月为一个固定的学习周期,根据研究的需要可适当延长。

不管学习周期长短,均按提出问题、研究实施和总结展示等分为三个阶段。

七、对学生表现的了解

学生活动超出教师视野所及范围,教师只能从学生提供材料中(口头和文字)间接地了解整个课题组活动的大致情况。

八、学习评价

多方面、全过程地评价学生;评价的主体是学生本人、学生小组和校内外指导教师:

评价标准多元:

评价的内容侧重在学生的共通能力。

九、教师

教师由各班语文教师和校内校外相关人土共同组成;既提供专业知识,更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只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一个来源。

十、师生关系

师生在课题研究方面处于同一起点,教师平等参与学生课题研究,更像教

练。

第四章体育活动课程要求

1、准备充分:

体育活动课老师根据体育活动安排表,提醒学生带好活动小器具或到体育组借活动器材。

2、组织有序:

体育活动课教师带着学生安静地到达活动地点,指导活动内容,教育学生注意平安,防止活动中意外事故的发生。

在活动课结束仍然要整队,清点人数,回收体育器材然后交还体育器材室。

3、提高质量:

围绕?

体质健康标准?

,积极开展达标工程训练。

体育教师负责器材出借及技术指导。

4、密切关注:

组织好学生活动,密切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注意平安。

5、保护场地:

教育学生在活动中要保护场地、器材和设备。

如有人为损坏,那么要照价赔偿。

6.平安保障:

课上假设出现伤害事故,教师及时处理,及时上报医务室。

 

第五章大课间活动组织管理规定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我校在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过程中,把开展快乐大课间活动作为作为重要途径之一,在原来的做操的根底上融入了其他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学生得到各种形式的锻炼,切实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水平。

二、活动安排:

冬春季:

开展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

通过开展冬季长跑活动,磨练我校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特别是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掀起阳光体育运动的新高潮。

夏秋季:

确立大课间活动的特色:

一操一舞一专项活动。

做操结束,各班老师根据学生的喜好分组带他们去“玩〞:

在老师的带着下,进行户外运动。

校级活动有踢毽、形体操、跳绳等;各年级组均设置自己的活动套餐。

学生专项活动结束以后,在活动点上跳集体舞,整理放松。

三、活动要求

〔1〕注意有序开展活动,平安第一。

班主任必须强调大课间活动纪律与平安,鼓励学生参加活动,适时进行平安教育,杜绝伤害事故的发生。

〔2〕负责每次大课间活动的教师要提前到位,各工程活动限在规定的活动区域进行。

〔3〕对于开展大课间活动有特色的班级,年级,学校将予以表彰。

四、管理措施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充分发挥宣传阵地的作用。

采用教师集中学习、黑板报和红领巾播送站等形式,大力宣传大课间活动对学生教育意义和健体的作用,使师生到达共识:

大课间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可以带动学校的其他工作健康和谐的向前开展。

〔二〕完善制度,强化管理

为使大课间活动真正的落实到实处,高质量的进行,我校除了在时间和课程方案给予保障以外,还要在制度上为大课间活动给予保障。

〔领导督导制、体育组负责制、教师量化管理制、课间操评比制〕。

第六章循环教材使用和管理制度

一、教师的责任

   1、各科教师在课堂内外都有对学生护书培训的任务,做好督检查工作。

   2、按照使用的频率和方式,可以将教材分为两类: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为一类,要求学生为课本包上书皮,?

音乐?

、?

美术?

、?

品德与生活?

等教材,可分年级直接存放在专业教室,或由科任老师负责整理保存,并给教材编号,按学生的学号统一发放,下课时再由老师统一收回保管。

   3、每学期开学之前,各教研组长组织本学科教师对教材中变更的内容,做一插页,参加旧教材,注明变动的地方及变动内容;对于变更的有关练习,也要做成插页,参加?

练习?

中。

   4、定期引导学生对所使用的教材进行维护,经常在班级开展教材维护展评活动。

   5、学期结束时,由各科老师协助图书室,作好有关教材的检查回收工作。

   6、图书室管理人员负责对收回的教材消毒整理,确保教材的整洁、统一、有序。

 二、学生的责任

   1、拿到教材后,先在书签上写下自己的姓名、性别、自己喜欢的格言警句。

   2、使用教材时,做到不乱写、不乱划、不标记、不折角,做课堂笔记和课堂练习时,要听从任课教师的安排。

   3、经常对所使用教材进行维护,如:

把折卷的书角伸展压平等。

   4、在教材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不慎,造成教材严重破损直接影响下次正常使用者,要自费购置一本新教材,并在书签上写清破损的原因;如造成教材丧失者,也要重新购置一本新教材,并在书签上写上丧失的原因。

   5、期末,教材交给图书室统一管理验收。

如发现教材破损较为严重,影响到教材使用年限的,学生要按照教材定价赔付。

赔付金作为教材维护基金,由图书室统一管理使用。

第七章教学常规管理规定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开展新课程实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现根据?

镇江市中小学教学五认真实施细那么?

,制定我校落实教学五认真的具体要求。

一、备课

1.超前性。

每位教师的备课要有一周的超前量,不提倡超前备课量超过两周以上。

2.完整性。

备课要经历资源化备课—集体备课—个性化备课这一完整的备课流程。

3.标准性。

〔1〕工程齐全。

〔2〕资源化教案必须是详案;个性化教案8年以内的教师必须写详案,主讲人要认真钻研教材,认真作好集备的指导工作。

课后要及时记录教后感想。

每学期交一篇教后反思、个性化教案,每个教研组推荐两篇资源化教案参加学校评审、汇编教学文集。

4.研究性。

每周至少进行一次集体备课,鼓励及时性研讨,严禁未经个人消化和思考直接用集体备课教案上课,严禁无教案走上讲台。

5.创造性。

教案要表达自己的教学风格,注重在集体备课的根底上写出个性化教案,资源人教案主备人在集体备课根底上写好调整意见。

二、上课

1.提前候课,关闭。

2.准备充分,备教一致。

3.精讲多练,渗透德育。

4.运用媒体,恰当有效。

5.组织有序,活而不乱。

6.扎实课堂,提高质量。

7.平安有责,处理妥当。

三、作业

1.堂堂有。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每堂课要精心设计或选择有助于学生稳固和加深理解、拓宽所学知识的作业。

2.次次改。

作业要及时批改。

3.天天清。

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要认真讲评,不让一名学生带着问题回家。

4.周周测。

各班和教研组根据教学情况每周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过关检测,以及时了解教学状况,查漏补缺。

5.月月查。

学校每月对各年级学科教学进行检查。

四、辅导

1.充分利用早、中、晚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进班提优补差〔学期初以班为单位,早晚安排表,教导处汇总统一检查〕。

2.建有提优补差学生档案,期初、期中、期末检查。

3.数学教师建有错题集,每学期组织一次错题集展评。

五、考试

1.牢记质量,自我过关。

2.出卷科学,指导考试。

3.细心批改,评分公正。

4.逐项统计,分析有据。

5.及时反响,完善措施。

六、校本教研

1.坚持读与本学科有关的教育教学杂志。

2.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校本教研活动,并积极讨论,勇于发表自己意见,无特殊情况不得缺席。

3.注重积累,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实战水平。

2.听课到达学校所规定的要求。

〔见?

学校听课评课规定?

第八章语文教学管理规定

1、加强自身学习,做到“五个一〞。

即每位语文教师每学期至少读一本语文教学方面的著作,一本文学著作和一本儿童文学作品,写一篇论文和一篇读书笔记,既保持自己对语文学科敏锐的感觉,又为学生做好表率。

学校每学期将组织教师读书沙龙活动,把各位教师自己提交的阅读书目做成签条,被抽中的老师面向全校教师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

2、重视朗读训练,确保两个“10分钟〞。

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通过朗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还要充分利用早晨,要求每班每周至少两次有教师进班指导的语文早读,做到早读10分钟时间有保障、内容有安排、要求有布置,过程有指导。

合理安排学生在家学习时间,原那么上每天在家读书时间不少于10分钟。

请各教研组长每学期整合各班语文早读时间制成表格交教导处,由每天值日行政按表检查。

3、注重听说训练,锻炼学生能力。

教师不但要精心组织好课本?

练习?

中的口语交际,而且要在课堂教学和各种活动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倾听并思考别人的发言,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学会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

4、保证阅读总量,培养阅读习惯。

一二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三四年级不少于40万字,五六年级不少于100万字,争取到六年级毕业时课外阅读总量超过200万字。

教师每学期在本班级组织两次以上课外阅读交流活动,指导学生根据学校推荐的读书篇目和自己的阅读实际选择阅读内容,让学生交流读书成果,以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学期结束将两次阅读交流活动方案、过程资料和学生阅读成果交教导处。

学校还将每学期进行校“读书大王〞的评选。

5、重视古诗积累,进行文化熏陶。

从一年级开始,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背诵、默写?

课程标准?

中规定小学生必背的70首古诗文,并向学生推荐更多的适合学生背诵的古诗文,让学生从小多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学校每学期将对各班古诗积累情况进行调研检测。

6、关注学生书写,端正学习态度。

一二年级以练习铅笔字为主,三至六年级以练习钢笔字为主,树立“提笔即是练字时〞的观念,强化对作业书写态度的评价。

每班作业字迹工整的学生不得低于班级人数的百分之九十五,学校将在作业检查时统计数据,进行反响。

7、鼓励学生表达,夯实作文教学。

教材上规定的每学期7至8篇习作,教师要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教学,必须人人达标。

每次大作,教师至少要为三分之一的学生写总批,为一半以上的学生写眉批,为四分之一的学生面批。

鼓励学生多练笔,多写日记。

一二年级每学期练笔四次以上,三至六年级学生每学期至少安排十次小作练笔。

教师要通过眉批、总批、面批、小组互阅、佳作赏析、张贴、编集、出小报等多种形式的批改和交流,让学生互相学习,提高写作的兴趣和信心。

鼓励学生向有关报刊投稿,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作文比赛,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学校要加大对作文课的听课力度和学生习作批改的检查力度。

8、执行默写制度,夯实语文根底。

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要让学生过好拼音关、字词关、课文关。

要求一到六年级语文每天都有默写内容,从课文中出现的字词到需要背诵的文章段落课课默写、个个过关。

每次默写正确率低于90%的学生,不仅要求订正,必须进行第二次、第三次默写,直至全对。

每周三学校将组织力量对各班默写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反响。

9、整合教学资源,注重学科渗透。

语文教学要与其它学科相互渗透,与学校开展的德智体美劳等各种教育活动相结合,与建设书香校园和平安校园的各项举措相结合,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10、加强集体备课,积极参与研讨。

集体备课要人人按时参与,主讲人精心准备,详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每个语文教师每学期听语文课不少于10节〔具体数据以教科室教师培训方案为主〕,其中作文课至少占五分之一,本年级教师的互相听课不少于三分之二。

第九章语文教学标准

目的要求:

一是加强教学管理,标准语文教师教学工作中的教学行为;

二是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开展;

三是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具体内容:

一、语文教师素养

1、加强自身学习,做到“五个一〞。

即每位语文教师每学期至少读一本语文教学方面的著作,一本文学著作和一本儿童文学作品,写一篇论文和一篇读书笔记,既保持自己对语文学科敏锐的感觉,又为学生做好表率。

学校每学期将组织教师读书沙龙活动,把各位教师自己提交的阅读数目做成签条,被抽中的老师面向全校教师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

2、整合教学资源,注重学科渗透。

语文教学要与其它学科相互渗透,与学校开展的德智体美劳等各种教育活动相结合,与建设书香校园和平安校园的各项举措相结合,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备课工作要求

1.按学期制订教学方案。

各年级备课组长在每学期开学初组织本备课组教师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把握本册教材的总要求,对各单元教材进行简析,根据备课组教师的集体讨论意见,由教研组长综合在一周内制定出本学期教学方案,经教导处批准后实施。

教学方案必须包括以下内容:

〔1〕各班级情况分析。

〔2〕教学内容分析。

〔3〕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和单元教学的重难点。

〔4〕明确质量提高措施,内容包括“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具体方法〞、“培优补差工作〞等。

〔5〕教学进度安排。

包括“教学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