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评估课后习题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58912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8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产评估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资产评估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资产评估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产评估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资产评估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资产评估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资产评估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资产评估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资产评估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资产评估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资产评估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资产评估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资产评估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资产评估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资产评估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资产评估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资产评估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资产评估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资产评估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资产评估课后习题答案.docx

《资产评估课后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产评估课后习题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资产评估课后习题答案.docx

资产评估课后习题答案

【二】1.某企业将某项资产与国外企业合资,要求对资产进行评估。

具体资料如下:

该资产账面原值为270万元,净值108万元,按财务制度规定该资产折旧年限为30年,已计折旧年限20年。

经调查分析确定,按现在市场材料价格和工资费用水平,新建造相同构造的资产的全部费用支出为480万元。

经查询原始资料和企业记录,该资产截止评估基准日的法定利用时间为57600小时,实际累计利用时间50400小时。

经专业人员估算,该资产还能使用8年。

又知该资产由于设计不合理,造成耗电量大,维修费用高,与现在同类标准资产比较,每年多支出营运成本3万元(该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假定折现率为10%)。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成本法对该资产进行评估。

解:

采用成本法评估资产的价值接近于元,具体过程如下:

资产的重置成本=元

资产已使用年限=20×(50400÷57600)×100%=20×0.875×100%=17.5(年)

资产实体有形损耗率=17.5÷(17.5+8)×100%=68.63%

资产的功能性贬值=30000×(1-25%)×(P/A,10%,8)=30000×0.75×5.3349=(元)

资产评估价值=×(1-68.63%)-=×0.3137-=(元)

2.评估对象为某企业1998年购进的一条生产线,账面原值为150万元,2001年进行评估,经调查分析确定,该生产线的价格每年比上一年增长10%,经专业人员估算认为,该资产还能使用6年。

又知,目前市场上已出现功能更先进的此类设备并被普遍运用,新设备与评估对象相比,可节省人员3人,每人的月工资水平为650元。

此外,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使该生产线开工不足,由此而造成收益损失额每年为20万元(该所得税税率为25%,假定折现率为10%)。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成本法对该资产进行评估。

解:

采用成本法评估该资产的结果接近于元,具体评估过程如下:

资产评估价值=重置成本-实体有形损耗-功能性贬值-经济性贬值

资产的重置成本=150×(1+10%)3=199.65(万元)=(元)

资产的实体有形损耗率=3÷(3+6)×100%=33.33%

资产的功能性贬值=3×12×650×(1-25%)×(P/A,10%,6)

=23400×0.75×4.3553=76436(元)

资产的经济性贬值=20×(1-25%)×(P/A,10%,6)

=20×0.75×4.3553=65.3295(万元)=(元)

资产评估价值=×(1-33.33%)-76436-

=-76436-=(元)

3.某企业进行股份制改组,根据企业过去经营情况和未来市场形势,预测其未来五年的收益额分别是13万元、14万元、11万元、12万元和15万元。

根据银行利率及经营风险情况确定其折现率和资本化率分别为10%和11%。

试采用年金法确定该企业的整体价值。

解:

(1)首先将未来5年收益额折现求和:

PV=13×0.9091十14×0.8264+11×0.7513+12×0.6830+15×0.6209

  =11.8183+11.5696+8.2643十8.196+9.3135

  =49.1617(万元)

(2)求取年金:

A=49.1617×0.2638=12.9689(万元)

(3)确定该企业评估值:

评估值=12.9689÷11%=117.9(万元)

该企业评估值为117.9万元.

4.被评估对象为甲企业于2000年12月31日购入的一台设备,该设备生产能力为年产100万件,设计使用年限为10年,当时的设备价格为120万元。

甲企业在购入该设备后一直未将该设备安装使用,并使设备保持在全新状态,评估基准日为2003年12月31日。

经评估人员调查获知,目前该设备已经改型,与改型后的设备相比,被评估设备在设计生产能力相同的条件下,需要增加操作工人2人,在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条件下每年增加设备运转耗费4万元。

同时,由于该设备生产的产品市场需求下降,要使产品不积压,每年只能生产80万件。

经调查,根据有关规定,该种设备自投入使用之日起,10年必须报废,该类设备的规模经济效益指数为0.8,评估基准日之前5年内,该设备的价格指数每年递增4%,行业内操作工人的平均人工费用为每人每月1200元(含工资、保险费、福利费),行业适用折现率为10%,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求该设备于评估基准日的评估值。

解:

(1)采用环比物价指数计算设备当前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资产的账面原值×(1+价格变动指数)

=120×(1+4%)×(1+4%)×(1+4%)×100%=120×112.49%=134.99(万元)

(2)资产的实体性贬值

甲企业在购入该设备后一直未将该设备安装使用,并使设备保持在全新状态,

资产实体性贬值=0

(3)计算该设备的功能性贬值:

该设备的功能性贬值=(0.12×2×12+4)×(1-25%)×(P/A,10%,7)

=6.88×(1-25%)×(P/A,10%,7)

=6.88×(1-25%)×4.8684=25.12(万元)

(4)计算该设备的经济性贬值:

经济性贬值=(重置成本-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1-(实际生产量÷设计生产能力)x]

=(134.99-0-25.12)×{1-(80/100)0.8}=17.6(万元)

(5)设备于评估基准日的评估值=重置成本-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经济性贬值

=134.99-0-25.12-17.6=92.27(万元)

5、某资产评估机构对某一厂房进行评估,按现行市价计算,耗费材料费用15600元,人工费14450元,机械使用费用6450元,其他直接费用14450元,按规定间接成本按直接成本的15%提取,求该厂房的重置成本。

解:

重置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15600+14450+6450+14450)*(1+15%)=58592.5元

6、某企业欲评估一台设备,该设备的年生产能力为5000件,经市场调查,有与该设备基本相同的一种设备现正在出售,其年生产能力为6000件,重置成本为3万元,规模效益指数为0.6,求被估资产重置成本。

解:

被估资产重置成本=3×(5000/6000)0.6=2.69(万元)

7、被评估资产于1995年购入,入账总成本为12万元,2001年进行技术改造,投资2万元,若定基物价指数1995年为1.00,2001年为1.35,2008年为2.10,试用物价指数法计算该资产2008年的重置成本。

解:

资产2008年重置成本:

12*2.1+2*2.1/1.35=28.31万元

8、某企业因转让,需对一批数量较大的同类机器设备估算其重置成本,根据厂方提供的资料,这些设备是于1990年、1995年、1998年分批购进,账面成本总值为1000万元。

按购建时间分成三批,各批帐面原值占账面总值的比重分别为60%、30%、10%,三批资产的相应调整系数分别为120%、130%、150%,求重置成本。

解:

1000*60%*120%+1000*30%*130%+1000*10%*150%=1260万

 

【三】1.评估生产线,其年设计生产能力为10000吨,评估时,由于受到政策调整因素影响,产品销售市场不景气,如不降价销售产品,企业必须减产至年产6000吨,或每吨降价100元以保持设备设计生产能力的正常发挥。

政策调整预计会持续3年,该企业正常投资报酬率为10%,生产线的规模经济效益指数为0.6。

要求:

计算生产线的经济性贬值率及经济性贬值额(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解:

(1)经济性贬值率=1-(6000/10000)0.6×100%=26.40%

(2)经济性贬值额=100×10000×(1-25%)×(P/A,10%,3)

=×2.4869=(元)

2.评估机组为5年前购置,账面价值为20万元人民币,评估时该机组已不再生产了,已经被新型机组取代。

经调查和咨询了解到,在评估时点,其他企业购置新型机组的取得价格为30万元人民币,专家认定被评估机组与新型机组的功能比为0.8,被评估机组尚可使用8年。

假定其他费用可以忽略不计。

要求

(1)估测该机组的现时全新价格;

(2)确定该机组的成新率。

(3)确定设备的评估值。

解:

(1)被评估机组的现时全新价格最有可能=30×(1-20%)=24(万元)

(2)该机组的成新率=[8÷(5+8)]×100%=61.54%

(3)设备的评估值=24×61.54%=14.77(万元)

3.被评估设备为1999年从德国引进设备,进口合同中的FOB价是20万马克。

2004年评估时德国生产厂家已不再生产这种待估设备了,其替代产品的FOB报价为35万马克,而国内其他企业2004年从德国进口设备的CIF价格为30万马克。

按照通常情况,设备的实际成交价应为报价的70%~90%,境外运杂费约占FOB价格的5%,保险费约占FOB价格的0.5%,被评估设备所在企业,以及与之发生交易的企业均属于进口关税、增值税免税单位,银行手续费按CIF价格的0.8%计,国内运杂费按CIF价格加银行手续费之和的3%计算,安装调试费含在设备价格中不再另行计算,被评估设备尚可使用5年,年运营成本比其替代设备超支2万元人民币。

被评估设备所在企业的正常投资报酬率为10%,评估时马克与美元的汇率为1.5马克:

1美元,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为8元人民币:

1美元。

根据上述数据估测进口设备的价值。

解:

根据题意有:

(1)被评估设备的C1F价格取同年其他企业从德国进口更新换代型设备的CIF价格最为合理.即被评估设备的CIF价格为30万马克,或20万美元,或160万元人民币。

(2)被评估设备的重置成本为:

银行手续费=20×8×0.8%=1.28(万元人民币)

国内运杂费=(160+1.28)×3%=4.84(万元人民币)

进口设备重置成本=160+1.28+4.84=166(万元人民币)

(3)设备的成新率;5÷(5十5)×100%=50%

(4)设备的功能性贬值为:

20000×(1—33%)(P/A,10%,5)=5.0797(万元人民币)

(5)进口设备的评估值为:

166×50%-5.0797=78(万元人民币)

【四】1、代估建筑物为砖混结构单层住宅,宅基地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全部出租,每建筑面积的月租金3000元,土地本金化率为7%,建筑物本金化率8%,取得租金收入的年总费用为7600元,评估人员另用市场比较法求得土地使用权价格每平方米1000元,试用建筑物残余估价法估测建筑物的价值。

解:

总收入=200x3000x12=720万元

土地建筑物总价值=720-0.76=719.24万元

建筑物价值=

=8964.75万元

2.有一宗“七通一平”待开发建筑用地,面积为1000m2,使用期限为50年,容积率为5,拟开发建设写字楼,建设期为2年,建筑费用为3500元/m2,专业费用为建筑费用的10%,建筑费和专业费在整个建设期内均匀投入,写字楼建成后拟对外出租,租金水平预计为每日2元/m2,管理费用为年租金的2%,维修费用为建筑费用的1.5%,保险费用为建筑费用的0.2%,税金为年租金的17.5%,贷款利率为6%,房地产综合还原利率为7%,开发商要求的利润率为地价和开发成本(建筑费用+专业费用)之和的20%,试评估该宗地地价。

解:

(1)年总收益:

2×365×1000×5=(元)

(2)年总费用:

×2%+3500×5000×(1.5%+0.2%)+×17.5%=(元)

(3)年纯收益:

-=(元)

(4)房地产总价:

/7%×[1-1/(1+7%)50-2]=(元)

(5)测算建筑费及专业费:

3500×(1+10%)×5000=(元)

(6)利息:

地价×[(1+6%)2-1]+×[(1+6%)-1]=0.1236×地价+

(7)开发商利润:

(地价+)×20%=0.2×地价+

(8)地价=房地产总价-建筑费用-专业费用-利息-利润

=--0.1236×地价--0.2×地价-

地价=(元)

3、某写字楼的土地面积为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0000平方米,建筑结构为钢筋混凝土。

土地使用权年限为50年,从2004年1月起计。

通过调查研究收集到如下资料:

(1)可供出租的使用面积为32000平方米。

(2)月租金按使用面积计算,为每月每平方米200元,出租率为90%。

(3)建筑物的年折旧费用为800万元,经常费用为每月80万元。

(4)房产税每年按336万元交纳,每年的其他税费为年总收入的6%。

(5)社会上的无风险利率为10%,该房地产的风险报酬率为2%。

根据以上资料,用收益现值法计算该写字楼2009年1月的转让价格。

解:

写字楼年收入32000x0.9x200x12=6912万元

年费用800+80x12=1760万元

年税费336+6912x0.06=750.72万元

∴2009年该写字楼的评估值为:

(6912-1760-750.72)x(P/A,12%,45)=36453.27万元

4.被评估设备购于1995年,原始价值30000元,2000和2003年进行两次更新改造,当年投资分别为3000元和2000元,2005年对该资产进行评估,假设从1995年至2005年,每年该类机器设备的价格水平同上一年相比平均递增10%,设备尚可试用6年,计算该设备的成新率。

投资日期原始投资额价格变动系数现行成本投资年限加权投资成本

1995300002.67800010

200030001.614830524150

200320001.21242024840

合计35000——85250——

∴设备综合已使用年限=

=9.49年成新率=

x100%=38.73%

 

5.有一待估宗地G需评估,现收集到与待估宗地条件类似的6宗地,具体情况如表5-10所示。

表5-10宗地交易修正表

宗地

成交价(元/m2)

交易时间

交易情况

容积率

区域因素

个别因素

A

680

2005年

+1%

1.3

0

+1%

B

610

2005年

0

1.1

0

-1%

C

700

2004年

+5%

1.4

0

-2%

D

680

2006年

0

1.0

-1%

-1%

E

750

2007年

-1%

1.6

0

+2%

F

700

2008年

0

1.3

+1%

0

G

2008年

0

1.1

0

0

表5-11城市地价指数表

时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指数

100

103

107

110

108

107

112

据调查,该市此类用地容积率与地价的关系为:

当容积率在1~1.5之间时,容积率每增加0.1,宗地单位地价比容积率为1.0时的地价增加5%;超过1.5时,超出部分的容积率每增长0.1,单位地价比容积率为1.0时的地价增加3%。

对交易情况、区域因素、个别因素的修正,都是案例宗地与待估宗地比较,表中负号表示案例条件比待估宗地差,正号表示案例宗地条件优于待估宗地,数值大小代表对宗地地价的修正幅度。

试根据以上条件,评估该宗土地2008年的价值。

解:

A:

B:

C:

D:

E:

F:

评估结果:

案例D的值为异常值,给予剔除。

其他的较为接近,取其平均值作为评估结果。

所以G得评估结果为:

(620+627+623+638+633)/5=628(元/m2)

【五】1.A公司因销售货物,于2004年2月5日收到甲公司开出的一张带息商业汇票,面值为120万元,期限为6个月,票面利率为8%,贴现率为9%,2004年5月10日,某评估公司接受委托对A公司进行评估(每月按30天算)。

试估算该商业汇票的评估值为多少万元?

解:

(1)票据到期值=120+120×8%×6÷12=124.8(万元)

(2)贴现期为180-95=85(天)

贴现息=124.8×9%÷360×85=2.652(万元)

(3)该商业汇票的评估值=124.8-2.652=122.148(万元)

2.某评估公司对甲公司进行评估。

评估基准日,甲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合计金额为256万元,坏账准备余额为12.8万元。

应收账款总金额中包括未到期的应收账款60万元,1年以上的应收账款75万元,2年以上的应收账款80万元,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41万元.根据相关资料分析,预计未到期的应收账款的坏账损失率为2%,1年以上的坏账损失率为13%,2年以上的坏账损失率为18%,3年以上的坏账损失率为51%。

要求:

该应收账款的评估值是多少万元?

解:

(1)预计未到期应收账款的坏账损失为:

60×2%=1.2(万元)

(2)预计一年以上应收账款的坏账损失为:

75×13%=9.75(万元)

(3)预计两年以上应收账款的坏账损失为:

80×18%=14.4(万元)

(4)预计三年以上应收账款的坏账损失为:

41×51%=20.91(万元)

(5)预计该公司应收账款的坏账损失总额为:

1.2+9.75+14.4+20.91=46.26(万元)

(6)因为应收账款评估值不必考虑坏账准备数额,所以

应收账款的评估值=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已确定的坏账损失-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

=256-46.26=209.74(万元)

3、某企业向甲企业售出一批材料,价款为500万,商定6个月收款,采用商业承兑汇票结算,该企业在4月10日开出汇票,汇票到期日为10月10日,现对该企业进行评估,基准日为6月10日,评估该票据价格,贴现率按月息千分之6计算.

解:

票据价值500-500x6‰X4=488万元

4.某企业某项低值易耗品原价750元,预计使用1年,现已经使用9个月,该低值易耗品现行市价为1200元,确认该低值易耗品的评估值.

解:

评估值=1200x(1-9/12)x100%=300元

5.某企业产成品实有数量60台,每台实际成本58元,根据会计核算资料,生产该成品的材料费用与工资合其他费用的比例为60:

40.根据相关资料确定材料综合调整系数为1.15.工资和其他费用综合调整系数为1.02,确定生产成本评估值.

解:

产成品评估值=(58x0.6x1.15+58x0.4x1.02)x60=3821.04元

【七】1.某企业拟转让其拥有的某产品的商标使用权,该商标产品单位市场售价为1000元/台,比普通商标同类产品单位售价高100元/台,拟购买商标企业年生产能力100000台,双方商定商标使用许可期为3年,被许可方按使用该商标的产品年销售利润的30%作为商标特许权使用费,每年支付一次,3年支付完价款。

被许可方的正常销售利润率为10%,折现率按10%计算。

要求:

根据上述条件计算该商标使用权的价格。

解:

(1)年销售利润=1000××10%=(元)

(2)年使用费=×30%=(元)

(3)商标使用权价格=×(P/A,10%,3)=×2.4869=(元)

2.企业转让彩电显像管新技术,购买方用于改造年产10万只彩电显像管生产线。

经对无形资产边际贡献因素的分析,测算在其寿命期间各年度分别可带来追加利润100万元、120万元、90万元、70万元,分别占当年利润总额的40%、30%、20%、15%,假定折现率为10%,试评估无形资产利润分成率

解:

各年度利润总额及现值之和为:

100÷40%×0.9091+120÷30%×0.8264+90÷20%×0.7513+70÷15%×0.6830=1214.653(万元)

追加利润现值之和=100×0.9091+120×0.8264+90×0.7513+70×0.6830=305.505(万元)

无形资产利润分成率=追加利润的现值之和÷各年度利润总额现值之和

=305.505÷1214.653×100%=25.15%

3.试用超额收益法评估一项技术:

该技术为一项新产品设计及工艺技术,已使用3年,证明技术可靠,产品比同类产品性能优越。

经了解,同类产品平均价格为150元/件,该产品价格为180元/件。

目前该产品年销量为2万件。

经分析,产品寿命还可以维持8年,但竞争者将会介入。

由于该企业已较稳固地占领了市场,竞争者估计将采取扩大市场范围的市场策略,预计该企业将会维持目前的市场占有,但价格将呈下降趋势。

产品价格预计为:

今后1~3年维持现价;4~5年降为170元/件;6~8年降为160元/件,估计成本变化不大.故不考虑其变化(折现率为12%,所得税率为15%)。

解:

因为成本没有变化,因此,超出平均价格的收入视同为超额利润(未考虑流转税因素)。

评估值=30×20000×(1-15%)×(P/A.12%.3)+20×20000(1-15%)×(P/F.12%.4)+20×20000×(1-15%)(P/F.12%,5)+10×20000×(1-15%)×(P/F.12%.6)+10×20000×(1-15%)×(P/F.12%.7)+10*20000×(1-15%)×(p/F.12%.8)=(元)

4.甲企业以某项专利技术与乙企业建立联营公司。

该技术的重置成本为100万元。

乙企业计划投入联营的资产重置成本8000万元。

甲企业无形资产成本利润率为500%。

乙企业计划合作资产利润率12.5%。

评估无形资产投资的利润分成率

解:

无形资产利润分成率=无形资产约当投资量/(购买方约当投资量+无形资产约当投资量)

无形资产约当投资量=无形资产重置成本×(1+适用成本利润率)

购买方约当投资量=购买方投入总资产的重置成本×(1+适用成本利润率)

利润分成率=

=6.25%

5.某企业为了整体资产转让,需进行评估。

经预测该企业未来5年净利润分别为100万元、110万元、120万元、150万元、160万元,从第6年起,每年收益处于稳定状态,即每年均为160万元。

该企业一直没有负债,其有形资产只有货币资金和固定资产,且其评估值分别为100万元和500万元,该企业有一项可确指无形资产,即一个尚有5年剩余经济寿命的非专利技术,该技术产品每件可获超额净利润10元,目前该企业每年生产产品8万件,经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分析预测,在未来5年,每年可生产10万件,经预测折现率和资本化率均为6%。

请评估该企业的商誉价值。

(1)技术评估思路。

该企业商誉价值评估应采用割差法进行。

首先运用收益法评估企业整体价值,再运用加和法计算企业各单项资产价值之和,最后运用企业整体价值减掉企业单项资产评估值之和得到企业商誉价值。

(2)计算企业整体价值。

估算出该企业整体资产评估价值=100/(1+6%)+110/(1+6%)2+120/(1+6%)3+150/(1+6%)4+160/(1+6%)5=2524.18(万元)

(3)计算企业各单项资产价值。

单项有形资产评估值为600万

估算出非专利技术评估值=100×(0.9434+0.8900+0.8396+0.7921+0.7473)=421.24(万元)或=100*(P/A,6%,5)=421.24

(4)评出商誉价值。

商誉=整体资产评估值-(有形资产评估值+非专利技术评估值)

=整体资产评估值-有形资产评估值-非专利技术评估值

=2524.18-600-421.24=1502.94(万元)

6.某企业预期年收益额20万元。

该企业各单项资产的评估价值之和为80万元。

企业所在行业的年平均收益率为20%,并以此作为本金化率。

确定企业商誉价值。

解:

商誉价值=(预期年收益额-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