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组织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859223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47.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组织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组织方案.docx

《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组织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组织方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组织方案.docx

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组织方案

XXX建设项目

(XXX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案

 

公司logo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XXX有限公司

XXX项目部

二O一六年十一月

第一章编制依据

1.1编制依据

1、本子项合同文件

2、本子项地勘报告

3、施工设计图纸及施工图设计技术交底报告

4、本项目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和总体施工进度计划

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7、《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8、《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

9、《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E60—2008)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工程地点及规模

本项目位于XXX,区内共3条道路,分别是二纵、二横、三横,道路总长1155m,道路等级均为城市支路,红线宽度12m,各条道路具体情况详见表2.1-1。

2.1-1二横、三横、二纵道路一览表

序号

项目划分

道路名称

长度(米)

道路等级

红线宽度(米)

设计速度V(km/h)

交通等级

1

XXX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二纵

696

城市支路

12

20

2

二横

254

城市支路

12

20

3

三横

205

城市支路

12

20

 

本项目线位示意图

2.2地层岩性

本次勘察钻探深度范围内,揭露的地层自上而下为第四系全新统填土层(Q4ml)、第四系冲洪积层(Q4al+pl)。

现对各地层特征描述如下:

(1)人工填土①(Q4ml):

杂色,主要成分为粉质粘土,局部夹碎石和植物根茎,松散,厚度0.2~0.4m,广泛分布。

(2)含块石粉质粘土②:

灰褐色,稍湿,可塑,主要成分为粉质粘土,局部为块石,块石块径20-30cm,含量约30%。

(3)第四系冲洪积块石层③(Q4al+pl):

杂色,湿,稍密~密实,呈次圆形,磨圆度一般,一般粒径20~40mm,最大粒径60cm,块石含量约80%,充填物为粉质粘土。

2.3路面结构组成

拟定路面结构层如下:

行车道:

4cm细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合料AC-10C

5cm中粒式普通沥青混合料AC-16C

0.6cm乳化沥青稀浆下封层

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5%)

20cm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4%)

15cm级配碎石垫层

路面结构图

第3章施工进度计划

三横两纵基层计划施工日期:

2017年3月25日~2017年4月23日。

第4章施工准备及资源配置

4.1项目管理人员配置

序号

姓名

岗位名称

备注

1

XXX

项目经理

2

XXX

安全经理

3

XXX

项目总工

兼技术部主管

4

XXX

施工经理

5

XXX

工程部主管

6

XXX

工程部副主管

兼测量员

7

XXX

主办施工员

8

XXX

主办施工员

9

XXX

质量部主管

10

XXX

主办技术员

11

XXX

主办技术员

12

XXX

主办质检员

13

XXX

主办资料员

14

XXX

主办试验员

15

XXX

安全部主管

16

XXX

主办安全员

17

XXX

主办安全员

18

XXX

经采部主管

19

XXX

主办预算员

20

XXX

财务部主管

21

XXX

主办会计

22

XXX

综合部主管

23

XXX

综合部主办

 

4.2劳动力配置

序号

劳动力类型

人数

工作内容

1

普工

5

生产调度、出料统计

2

普工

5

挂线

3

普工

10

配合机械摊铺碾压、整平

4.3机械配备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备机械设备表

机械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备注

稳定粒料拌和站

WCB600

1

装载机

CLG855

2

摊铺机

95型

2

振动压路机

XS220

2

胶轮压路机

XP302

1

洒水车

10吨

1

自卸车

15m3

5

施工前已对各种机械设备、施工用具,加强维修保养,并经调试处于良好的性能状态。

并在施工期间加强检查,及时维修保养。

4.4材料准备

(1)水泥:

要求使用低标号普通硅酸盐水泥,为减少裂缝的发生,宜采用缓凝型,终凝时间宜大于6小时,初凝时间应大于4小时。

散装水泥进场后存放时间应不小于7天且每罐车水泥经安定性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2)粗集料:

采用石灰岩片石或洁净、坚硬的卵石(卵石粒径不得小于5cm)用大型联合碎石机(反击破或冲击破)轧制成的碎石,压碎值不得大于30%,针片状颗粒的含量应不超过20%。

卵碎石具有破碎面颗粒的含量,一个破碎面不小于70%,两个或两个以上破碎面不小于50%。

(3)细集料:

采用碎石加工过程中的石屑,有机质含量不宜超过1%,水洗0.075通过率不得大于15%。

(4)混合料:

施工时应根据具体材料和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

上基层混合料建议水泥掺量为5%,七天龄期的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3~4MPa;下基层混合料建议水泥掺量为4%,七天龄期的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应不低于2.0MPa。

室内强度试验混合料试件须采用振动法成型。

上基层集料级配采用骨架密实型,下基层集料级配采用悬浮密实型,混合料中集料的级配范围要求见表3-16:

表3-16上基层和下基层混合料中集料的级配范围

层位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31.5

19

9.5

4.75

2.36

0.6

0.075

上基层

100

68~86

38~58

22~32

16~28

8~15

0~3

下基层

100

90~100

60~80

29~49

15~32

6~20

0~5

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和下基层压实度及7天抗压强度要求见下表:

表3-17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和下基层压实度及7天抗压强度

类型

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

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

压实度(%)

≥98

≥97

抗压强度(MPa)

3~4

≥2.0

施工前应根据现场所备材料,进行配合比设计,在满足设计强度的基础上,通过采取限制水泥用量及适当增加粗集料和控制细集料用量调整混合料级配来尽量减少半刚性材料裂缝的产生。

第5章施工工艺和措施

5.1施工工艺流程

路面基层为40cm(20cm厚5%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20cm厚4%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层,根据规范要求二层铺筑,施工方法采用混合料场拌、自卸车运输、摊铺机摊铺、压路机压实的全过程机械化施工。

工艺流程为:

施工放样→上料拌和→运输→混合料摊铺→碾压→养护→封闭交通。

5.2施工工艺及方法

5.2.1施工放样

基层施工前首先对下层进行验收,表面清扫干净,并严格整形压实,使其符合规范要求。

放样采用人工挂钢丝绳控制高程:

每10m左右两边各钉一钢钎,进行高程控制,钢丝绳张紧度应以两桩间(10m)挠度不超过2mm(水准仪进行检测)。

5.2.2混合料最佳含水量控制

在正式拌制混合料之前,必须先调试所用的厂拌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达到规定的要求。

在生产过程中,拌和时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含水量1%~2%,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碾压时,接近最佳含水量。

同时根据集料的含水量及时调整拌和料中的加水量,以免出现过干过湿的现象。

5.2.3拌和

拌和场设在路侧,拌合设备采用一台WCQ-250型稳定土拌和机,工地试验室配合拌和场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主要控制混合料的配合比,既通过调整料斗下面的电机转速和斗门高低来控制各种材料的流量。

同时还要控制好水泥剂量和拌和时的含水量。

拌和场根据施工情况将拌和设备调整到最佳配置,确保运转连续、拌合均匀,设计水泥剂量分别为5%、4%。

5.2.4运输

根据拌和场的生产能力和作业的要求,组织足够的运输车辆,为了防止运输过程的离析现象的发生,运输车在料斗下装料时,可以先装车斗靠前部分,再装车斗靠后部分,最后装中间部分。

5.2.5混合料摊铺

施工时对下承层进行整理,将表面的浮土杂物全部清除。

先洒水,保证垫层表面5~10cm范围内含水量达到5%以上,以免混合料水分散失。

基层摊铺时,高程控制采取摊铺机传感器自动找平装置,即在摊铺机两侧挂钢丝,测量高程作为基准平面,采取这种方法时应用紧线器拉紧钢丝,减少钢丝挠度而造成高程不准确。

具体摊铺时,摊铺机外侧均以钢丝绳为基准控制高程,摊铺机后面应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特别是局部粗集料窝应该铲除,并且用新拌混合料填补。

当铺筑长度有60—80m时,用压路机开始碾压。

一作业段以60~80m为宜,太长则受到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太短则压路机的碾压接头太多,影响平整度。

5.2.6混合料的碾压

(1)18吨及以上的重型单钢轮振动压路机3台,25吨以上的轮胎压路机2台),压路机的振幅和频率应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底基层应采用钢轮压路机稳压(遍数适中,压实度约90%)、轻振动碾压、重振动碾压,最后用胶轮压路机收压的碾压模式。

压路机在路基全宽内进行碾压。

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平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

碾压时,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既为一遍。

应在规定的时间内碾压到要求的密实度。

碾压过程中,水泥稳定土的表面应始终保持潮湿,如表层水蒸发得快,应及时补洒少量的水。

碾压过程中,试验检测员要跟班作业,同时记录每一次碾压后的压实度的数据和碾压遍数,一直进行到设计要求的压实度为止。

上基层的压实度不应低于98%,下基层的压实度不应低于97%。

碾压结束后,人工把两边按设计坡度1:

1进行整修。

碾压成型后立即采用节水保湿养生膜覆盖养生,并根据天气情况洒水,使水泥稳定碎石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

(2)碾压过程的注意事项:

1)碾压段的前端应呈阶梯状,各段间应重叠5~8m,为避免漏压、少压,应在碾压区间插小彩旗予以标示。

2)碾压时的含水量宜控制在最佳含水量±0.5%。

若施工时风大、气温高,拌合站拌合用水较配合比用水增加1%。

3)碾压时不要过振,稳压要充分,振压不起浪、不推移,在第一遍静压时,倒车后尽量原路返回,换档位置应在已压好的路段上,在未碾压的一头,换档倒车位置应错开,呈阶梯状,每碾压段终点的个别拥起用人工铲平,确保平整度。

4)混合料摊铺后应及时碾压,一般以30~80米为一个碾压段。

碾压过程中,表面始终保持湿润,如遇高温和大风天气,水分蒸发过快,应及时通知拌合站,适当提高混合料拌合的含水量或减少碾压段的长度。

5)压路机倒车换档要轻且平顺,不要拉动铺筑层,在未碾压的一头换档倒车位置应错开、呈齿状;碾压时,应及时对压路机的光轮进行清洁,以免混合料粘连后影响基层的表观。

压路机应停在已压好的底基层上,严禁在未完成或正在碾压的工作面上“调头”和急刹车,保证其表面不受破坏。

6)压实后的表面应平整密实,无轮迹或隆起,不出现高低不同的压实面、隆起、裂缝或松散材料,且断面正确,高程、坡度符合要求。

任何混合料离析处均在碾压前挖除,用合格的材料替换。

发现含水量过大或过小的混合料立即废除,不进行摊铺碾压。

7)所有压路机倒车换档要轻且平顺,施工时按“轻启动(5-10m后)--开振--振动碾压--停振--(5-10m后)停机—重起”的顺序进行,不要拉动铺筑层。

严禁在起动或停车时打开振动。

5.2.7接缝的处理

横缝处理:

施工最后,人工整平末端,进行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度。

再次施工前用3米直尺靠量挖除不合格部分,切除面应是一条直线并与线路保持垂直,且无松散离析现象,重新架设摊铺机进行摊铺。

碾压接头可进行横压和斜压,并安排专人用3米直尺进行靠量处理,保证接头处的平整度。

纵缝处理:

在施工中两台摊铺机在工作结束时应保持里程一致,尽量不留纵缝。

在不能避免纵缝时,必须垂直相接严禁斜接。

5.2.8养生

压实度检测合格后,采用节水保湿养生膜覆盖养生,并根据天气情况洒水,使水泥稳定碎石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养生膜上用砂粒压好以免被风吹掉。

5.2.9交通管制

从施工准备阶段到施工完成,在附近有车辆、人员通行的路口、施工现场,放安全标示牌,确保施工安全。

为保证施工后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免受来往车辆的碾压损坏,施工完成后,进行交通管制,禁止车辆通行。

5.2.10注意事项

(1)路面基层施工时技术人员、试验室、拌和厂、运输组、摊铺组、碾压组和质检人员的联合作业。

施工时一定要紧密配合,切实搞好机械人员的调配工作。

(2)机械是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核心,因此,对各种机械要加强维护和检修,提高机械的使用效率,从而减少对施工的影响。

(3)加强施工现场、试验室与拌和厂的通讯联系,混合料出现异常现象应及时反馈到拌和厂。

(4)由于该地区气候多变,因此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情况。

第六章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6.1工程质量目标

严格遵循设计依据,努力达到达到“投资省、效率高”的要求,科学管理、合理组织、优化配置、强化监督,确保全部工程达到国家、建设部等现行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分部、分项工程质量一次验收通过率为100%,整体工程达到合格标准,争创优质工程。

6.2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6.2.1组织保证措施

公司坚决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

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参建职工的教育,不断提高工作责任心和质量意识,对质量问题坚决执行”四不放过“和一票否决制度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

建立以公司总工程师为首的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控制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

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质量管理机构,落实具体质量管理工作,机构与职责分工相匹配。

为了充分发挥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保证工程量优良,协调公司部门与项目经理部的关系,成立公司领导、项目有关人员参加的本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小组控制本工程的质量。

项目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如图6.2.1-1。

6.2.1-1项目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

6.2.2技术保证措施

1、施工前,技术负责人组织工长、内业、质安员认真学习有关规范,施工工艺及操作规程,熟悉图纸,做好图纸会审工作,有针对性的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2、针对该工程的施工难点,建立QC小组,制定详细的施工工艺流程卡,严格按卡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3、严格按图施工。

凡因施工或业主要求变更的,必须办理设计变更通知或核定单,经设计单位同意后,才能施工。

4、严格技术复核制度。

轴线、标高测量员施测后,应由工长、质量员复核无误后,才能作出标记。

隐蔽工程应由质检站、设计院、业主共同检查合格签字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

5、技术负责人要经常检查各种记录、报告,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内业员要整理好各种资料,工长作好施工日记,现场施工管理和各种施工技术资料全部采用计算机管理。

6、最大限度地提高施工机械化程度,加大科技含量,发挥公司的技术优势,充分利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选用先进、合理、经济的施工方案,提高施工的科技水平,确保多、快、好、省地完成业主交给的施工任务。

7、在项目运营过程中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

6.2.3施工保证措施

1、施工操作者是工程质量的直接责任者,工程质量的好坏,施工操作者是关键。

2、施工操作者,必须具有相应操作资格,特别是重点部位工程以及专业性质很强的工种工程,操作者必须具有相应的工种岗位的实践技能,对一些专业技术工种,必须考核持证上岗。

3、施工操作中,要坚持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所有工程必须坚持样板制,坚持做到不合格的工序不交工。

项目质量“三检制”职责划分表

“三检制”内容

责任人

参与人

备注

工序自检

XXX

XXX

工序交接检

XXX

XXX

分项工程专检

XXX

XXX

4、在整个施工操作过程中,要贯穿工前有交底,工中有检查,工后有验收,做到施工操作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确保施工质量。

5、坚持按程序合理组织施工,做到紧张有序,忙而不乱。

上道工序未检查合格,不得作下道工序。

6.2.4制度保证措施

(1)健全质量管理规章制度,主要是技术管理制度、质量责任制度、制定经济责任制度。

(2)确定各职能部门主管人员和施工人员,在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中所承担的任务、职责和权限,做到各尽其职、各负其责。

(3)定期开展项目部及班组人员的质量教育活动并组织对项目人员工作及班组施工质量的考核。

(4)建立奖惩制度,每月底组织各标段工程质量检查评比,对于评比结果优良者给予奖励,评比不合格者予以适当处罚。

(5)项目质量部不定期组织质量评定分析会。

6.2.5材料保证措施

1、对原材料材质标准严格把关。

材料员对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应先检验后收料,不合格的材料不准进场。

2、原材料要具备出厂合格证或法定检验单位出具的合格证明。

钢筋、水泥还应注明出厂日期、批号、数量和使用部位,抄件应注明原件存放单位和抄件人并签章。

3、对材质证明有怀疑或按规定需要复检的材料,应及时送检,未经检验合格,不得使用。

4、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型号的材料分类堆放整齐。

水泥、钢筋在运输、存放时需保留标牌,按批量分类,并注意防锈蚀和污染。

6.3施工质量检测检验

(1)压实度、厚度

按频率目测压实度薄弱点在复压结束后,用灌砂法跟踪检测,压实度不合格则继续碾压至检测合格;并在检测压实度的同时进行厚度检测,也可用测量基准线的高差进行厚度的控制。

(2)平整度、宽度

每完成一工作段及时用3米直尺检测平整度和钢尺检测宽度。

(3)高程、横坡度

在每个断面打两个钢桩(带托架),一个桩打在中线处,另一个打在边线处,然后根据基层设计高程为基准抄平、挂钢丝,每段长度为80m,钢丝两头固定,用紧绳器将钢丝绳崩紧。

(4)无侧限抗压强度

每天上、下午分别取样检测水泥剂量,并制取试样,以检测无侧限抗压强度,同时把水泥剂量的检测结果及时反馈至拌和厂,以便及时调整。

(5)弯沉值

碾压完成后宜在养生完后14天内完成顶面的弯沉的检测。

采用后轴重100KN的标准车进行弯沉检测,检测频率为每车道每20米两点,非不利季节的弯沉代表值(弯沉代表值=测量弯沉的平均值+2倍标准差)不得超过规范的要求,对弯沉值过大的点,应进行局部处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上一层的施工。

6.4质量控制点及控制措施

基层施工的难点及要点主要是对压实度、平整度的控制,需特别注意混合料离析的控制和处理。

(1)压实度的控制

首先要保证原材料按照配合比的要求固定料场和料源;混合料的拌合严格按照配合比的要求进行配料;混合料摊铺后,专人负责指挥,在最佳含水量的状态下进行碾压,严格按拟定的方案进行压路机组合、碾压方式及遍数进行碾压,以便总结出最佳压路机组合、碾压方式及遍数。

压路机调配应合理,碾压要及时,碾压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压路机振幅、速度、错轮等参数。

(2)平整度的控制

影响粒料摊铺平整度的因素很多,首先要保证混合料的级配在规定的范围内;摊铺时,摊铺机应缓慢、连续、匀速前进,卸料过程中运料车挂空档,靠摊铺机推动前进;压路机初压时速度尽量减慢,以免推移过大。

在施工过程中,派专人用3米直尺跟踪检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于局部平整度不合格的地方,用人工铲平或洒补新料,然后继续碾压,直到达到规范要求为止。

(3)混合料离析的控制

因配合比设计为骨架密实型结构,大料较多容易产生离析。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各相关工序,以减少离析。

拌和站产量控制在标准产量的80%以内,拌和时应连续均匀,不得出现混合料空料现象;拌和站出料时应在备满一储存仓后才进行卸料,装车时运输车应前后移动,以减少混合料离析;卸料时料斗应慢慢升起,升到一半时先停下,等把料基本摊完后再上升,减少卸料产生的离析;摊铺机的混合料高度几乎要没过螺旋叶片,且全长一致;螺旋布料器在全部工作时间内低速、匀速转动,避免高速、停顿和启动;对摊铺后出现的窝、条、带等离析现象及时进行铲除、换料、撒料处理。

第7章安全施工措施

7.1安全方针及目标

7.1.1安全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7.1.2安全目标

主体责任生产安全事故为0,责任事故重伤人数为0,杜绝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为0,火灾事故为0,职业病新发病例为0。

7.2安全管理体系

(1)项目部成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以项目经理为项目部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由公司委派具备从业资格、专业能力强、现场管理经验丰富的安全工程师,并按照建设部和成都市的规定配足、配强专职安全员。

同时要求各分包单位按专业和范围配置专职安全员;各班组设安全协管员。

(2)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

施工现场逐级建立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明确从项目经理到各班组长组成的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环扣一环,并对上一级、上一环负责”的管理网络,并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落实安全责任考核和追究机制,促使安全责任有效扎实地落实到各岗位、各工种、各工序、各班组中,形成共抓共管的氛围。

7.3安全保证措施

7.3.1安全制度保证

根据工程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工程项目安全责任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各类机械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用电制度;施工现场值班制度;防洪、防火、防风等措施;起重作业安全制度;各项安全标志的设置及维护措施等。

7.3.2安全技术措施保证

(1)安全生产技术管理

1)技术部门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的要求编制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同时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对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新设备,要认真编制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具有针对性的逐级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后由项目部安全员负责监督检查、落实。

2)对持操做证的特种工种按期进行复审,方能继续从事特种作业。

3)实施严格的机械安全管理和安装验收制度。

在机械安装前,按照规定的安全技术标准进行检测,确认机械状况良好,能安全运行时,再投入使用。

加强对设备的检查、保养、维修,保证安全装置完备、灵敏、可靠,确保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转。

4)施工用电必须符合用电安全规程。

施工现场内电线与其所经过的建筑物或工作地点保持安全距离,同时加大电线的安全系数;各种电动机械设备,必须有可靠有效的安全接地和防雷装置,严禁非专业人员操作机电设备。

5)生活办公区设置门卫,做好防盗、防火、防破坏工作;施工现场入口及危险作业部位设定安全生产标志、宣传画、标语,

随时提醒职工注意安全生产。

6)生产、生活设施的现场布置要结合防汛考虑,并要汛期到来前,购置完全满足安全生产的设备和设施,做好各项防范措施。

7)文明施工,对施工便道的定期维护,尤其在雨季加强养护整修,杜绝交通事故。

(2)现场安全用电措施

1)施工现场内不架裸线。

现场架空线与建筑物水平距离不小于1m,跨越临时设施时垂直距离不小于2.5m。

2)每台电气设备设开关和熔断保险,严禁一闸多机,各种电气设备均要采取接零或接地保护。

3)凡是移动式设备和手持电动工具均在配电箱内装设漏电保护装置。

4)照明线路按标准架设,不准采用一根火线与一根地线的做法,不借用保护接地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