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修复改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59405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壤修复改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土壤修复改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土壤修复改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土壤修复改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土壤修复改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土壤修复改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土壤修复改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土壤修复改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土壤修复改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壤修复改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土壤修复改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修复改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土壤修复改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土壤修复改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壤修复改良项目可行性

研究报告

、建设内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主要效益、公司简介、项目建设规划及技术支持、项目负责任务分工及管理、保障机制、申请省级财政补助主要用途、预期建设任务及安排

、建设内容

针对长期以来严重影响耕地质量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水平不高,化学投入品使用不科学、不规范,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传病害加重等突出问题,以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组织实施土壤修复改良和农药残留治理工程。

本项目根据当地农业发展水平和经济、资源状况,在加强基础设施、投入要素、农业科技和经营管理体制等方面建设基础上,采取综合有力的措施提升土壤品质,这为种植优质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有利于当地的环境保护

目前农用地的土壤被重金属污染及农药残留污染。

通过项目的实施,能够有效改善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从根本上消除重金属和农药残留污染。

在改良基地上种植出来的农作物品质优良、产量高、是优质的有机食品。

因此,项目的建设对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都有重要意义。

2、有利于促进食品安全

按规定: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通过项目的实施,能够显著改善项目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可以直接将农产品重金属污染控制在国内最低限量。

因此,项目的建设能够从源头上促进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性。

三、项目建设主要效益

、经济效益

预计建设实施一年后,土地利用率在流转前的基础上提高了30%;保证了项目区生产条件和整体生产能力,有效提高土壤肥沃能力、土地利用率,达到增产增收亩地,带动推广周边农户经济发展。

二、生态效益

项目建设和实施后,

项目致力于通过有机药肥和物理措施防控病虫害,大大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最大限度降低了农业污染。

在生态循环种养模式下,各种农业废弃物均可以变废为宝,得到充分回收和循环利用,不对自然环境造成任何污染,为促进农业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社会效益

1)培育新型农民:

原有农民耕作方式技术落后,输出劳

动力收益低,基地雇佣当地劳动力,通过培训方式教会使用操作现代农业机械和新型种植技术,提高农民基础水平,使农民从劳动力输出转变为技术输出。

2)示范带动:

示范基地以现代化、规模化、机械化的种

养模式,引进种植优良品种,用高效农作物代替原始农作物,提高收益。

免费为当地附近农户科普培训推广示范土壤改革新技术,促进当地农业技术提升,优化产业结构。

3)项目建成后,能够使本市农业综合水平显著提高,有

利于实现农业增效。

同时,项目将产业化带动周边居民5000人次,人均增收上万元。

项目的建设将极大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四、公司简介

公司于2003年7月成立,是粤北地区起步早、规模大、实力雄厚的一家专业从事蔬菜、农作物种植、农业技术开发及培训、农业设施制造及安装、农业设施材料、农业机械、蔬菜、农产品销售的企业。

公司于2016年申报韶关市农业龙头企业并获批准。

长期以来,公司引进先进的蔬菜品种、农艺技术和园艺花卉,实行现代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取得快速发展,目前

年均产值达5100多万,是粤北地区最大的蔬菜、农作物、园艺花卉、生产基地及销售基地之一。

公司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实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同时不断加强农业团队建设,高度重视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工作,带动周边近1000多户农民一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五、项目建设规划及技术支持

针对果园、菜地土壤酸化特点,施用土壤调理剂、生物技术肥料和配方肥,增施有机肥,实施水肥药一体化,因地制宜开展园林深翻。

1、生产建设

发展环境良好:

从区域资源来看,浈江区十里亭镇拥有极为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多年发展的农业产业基础。

1996年以来,在区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增加蔬菜种植和其他经济作物种植,并将蔬菜种植作为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

2、土壤改良修复工程

1)主要内容

项目切实贯彻土壤酸化质量、推广有机质提升和精准水肥管理等技术,预计在项目实施耕地土壤提升治理一年后,土地增值可达1.5-3万元/亩,后期带动周边土地改良约1500亩。

规划在原有的土质改良基础上,推广施用土壤调理剂配套增施功能性有机肥料,果园生草,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

3、土壤改良技术模式

1)项目土壤酸化改良主推技术针对示范基地部分pH小于7的酸化土壤,主要推广施用商品有机肥、土壤调理剂、果园生草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相结合的综合

技术。

 

围亩施pH>7.0的商品有机肥500公斤以上。

 

根据土壤酸化程度强弱确定,一般生石灰亩用量100〜150公斤,其他商品类土壤调理剂200公斤。

生石灰要经过粉碎,使用粒径小于0.25毫米。

果园冬、春季施用为好,使用时果树叶片应该干爽,不挂露水。

将生石灰撒于果树树盘地表,再钎翻入土,施入后应立即灌水。

商品类土壤调理剂的使用参照产品说明。

③果园生草:

在果树行间种植鼠茅草等草本植物。

以鼠茅草种植为例,9月上旬至10月上旬,选择土壤墒情适宜时(土壤相对含水量为65〜85%,以撒播形式播种。

播种前将鼠茅草种子和细沙按1:

10的比例混合均匀,每亩播种量1.5公斤。

播种后适当覆土镇压,防止种子吊干,影响出苗。

来年春季结合果树浇水或降雨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促使其返青生长。

9月初,成熟的草种自然发芽生长。

④项目水肥一体化技术:

根据水源类型、水质、地形、种植面积等,选择适当的灌溉施肥模式。

面积较小的面积,一次即可全部灌溉,可采用滴灌或微喷模式,选配适宜的过滤和施肥等设备。

面积较大的面积,一次无法全部灌溉,需分片轮流灌溉,首部可安装恒压变频设备,选配适宜的过滤和施肥等设备。

同时,根据种植面积需水需肥规律,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灌溉施肥制度。

4、设施蔬菜地土壤退化修复技术模式针对设施蔬菜地由于多年连作、肥水不合理投入、土壤消毒等原因导致的土壤次生盐渍化、板结、土壤营养结构失衡和土传病害加重等现象,主要推广水肥一体化和增施功能性有机肥等技术。

1设施蔬菜地水肥一体化技术根据水源、地形、种植面积、作物种类,选择不同的微灌施肥系统。

保护地栽培、设施棚栽培一般选择滴灌施肥系统,施肥装置保护地一般选择文丘里施肥器、压差式施肥罐或注肥泵。

项目选择微喷施肥系统,施肥装置一般选择注肥泵,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选择自动灌溉施肥系统。

2增施功能性有机肥技术根据设施蔬菜地土壤盐渍化程度和施肥现状,增施以秸秆或稻壳等为主要原料辅以畜禽粪便制成的高碳有机肥料,在土壤消毒后,及时通过施用有机肥或微菌剂补充土壤微菌数量,一方面有利于释放土壤固定的养分,提高肥料利用率,另一方面利用微菌在生长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促生长物质、抗生素、胞外溶解酶等,增强作物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减少病虫害对作物的侵害。

3土壤调理等其他配套技术根据不同地区设施蔬菜地土壤类型、退化程度及栽培作物的不同,因地制宜地配套选择推广适合当地实际且易于被农户接受的新型肥料和新型技术。

通过在酸化土壤或石灰性土壤上施用相应的土壤改良剂,改善土壤酸碱度。

通过施用以海藻酸、甲克素、黄腐酸等为主要原料或者含硅元素的水溶性肥料,修复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蔬菜作物抗病抗重茬能力及蔬菜品质。

5、技术基础

公司于科研院校紧密合作,引进现代育种和农艺技术,完善

生产全称监控信息化体系和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条件,建立产品产

后的保鲜和冷链配送体系,运用物联网+等手段不断开拓市场,

为建设本项目高标准温室大棚、标准化农田及配套设施打下良好

基础。

公司计划通过2年的建设将本项目打造成韶关市“五位一

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六、项目负责任务分工及管理、保障机制

姓名

职务

工作职责

XXX

组长、总经理

负责本项目的全面工作

XXX

副组长、副总经理

负责土壤改良修复工程

XXX

副组长、副总经理

负责农药残留治理工程

XXX

副组长、副总经理

负责项目药品、物品米购

XXX

组员、财务总监

负责项目专项资金

XXX

组员、工程总监

负责土壤修复实施

XXX

组员、行政总监

负责“扶贫带动”活动整体策划

及实施

、健全项目管理制度

公司建立项目“层层落实、层层把关”的管理机制,组长亲自

全面指挥,副组长及组员具体落实。

制定了《土地质量提升建设

项目管理实施细则》、《土地质量提升专项资金管理》、《小组成员工作职责》等配套管理制度。

建立项目负责人实施负责制和逐级责任制,形成了“层级管理,责任到人,分解任务,逐个落实”的建设推进思路,明确了各级项目负责人和项目小组成员的责、权、利,建立高效的内部管理运行机制,做到常抓不懈,监督到位,使创建工作真正落地。

为项目建设提供全面的制度保障。

二、实施过程监控管理制度

根据管理办法和不同阶段的建设任务,采取了计划管理,成果

通报,坚持每周有例会,每月有进度汇报,每季度有阶段总结,保证了建设任务的有效实施。

七、申请省级财政补助主要用途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

总投资

(万元)

财政补助

合计

1

土壤改良修复工程

完善滴喷微灌设施,加强水肥一体化技术。

22.8

2

农药残留治理工程

测土配方增施有机肥,土壤微菌剂

20

3

扶贫带动

根据科学的土壤修复科技,帮助并带动周边农户咼产、创收

2.2

合计

45

建设内容

建设规模、标准

单位

数量

单价

总价(万元)

一、土壤改良修复工程

330

1

黑色PE供水管道

5000

34

17

2

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

1

50000

5

3

果园生草

100

80

0.8

二、农药残留治理工程

1

深松机

4

7500

3

2

有机肥

1500

1000

15

3

生石灰

100

50

0.5

4

土壤微菌剂

3

5000

1.5

三、扶贫带动

1

举办培训班

20

50

0.1

2

现场观摩

20

50

0.1

3

印发技术资料

20000

1

2

合计(万元)

45

八、预期建设任务及安排

预计项目实施计划期限为一年。

期,做好工程设计、施工准备。

期-3期,完成土地修复整理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

期-5期,以有机肥和微菌液对土地进行改良修复,试运行并投入正常运行

6期-9期,设施棚建设、输变电线路、变压器;打机井、主干道硬化、维修生产路、排水沟;建设生产资料库、农机库、安装基地四周围栏、网络监控。

10期,完成深松机、太阳能杀虫灯、粘虫板、防虫遮阴网、运输车辆的采购。

11期-12期,对项目进行自查总结完善,做好项目验收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