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第6册第2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60475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4.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第6册第2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小学数学第6册第2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小学数学第6册第2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小学数学第6册第2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小学数学第6册第2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小学数学第6册第2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小学数学第6册第2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小学数学第6册第2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小学数学第6册第2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小学数学第6册第2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小学数学第6册第2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小学数学第6册第2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小学数学第6册第2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小学数学第6册第2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小学数学第6册第2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小学数学第6册第2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小学数学第6册第2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小学数学第6册第2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小学数学第6册第2单元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小学数学第6册第2单元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第6册第2单元教案.docx

《小学数学第6册第2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第6册第2单元教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数学第6册第2单元教案.docx

小学数学第6册第2单元教案

河西小学MS-EEPO教学设计(三上数学)

执教:

韦丽红

概况:

(课型方式:

要素组合)

教学内容:

第二单元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

大目标:

培养学生有顺序地、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在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养成独立思考与善于倾听的习惯。

小目标:

通过对算法的比较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理解“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快速进行连续进位的加法计算

反思评价

内容提要

T

关键项

调控方法策略

反思评价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一)巩固练习:

1、算一算:

(课本16页做一做1题)

2、连一连:

(课本17页练习四1题)

3、赛一赛,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16页做一做2题前两组)

 59+73     83+38   68+52  86+77

(二)自主检测:

1、数学诊所:

(判断并改错)

2、算一算:

66+34=       98+26=          84+47= 

3、解决问题:

①光明小学三年级有男生95人,女生68人,三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②课本练习四3题

(三)课堂作业:

1、笔算。

(16页做一做2题第3组)56+74       58+94

2、小伟跳绳,第一次跳了87下,第二次比第一次多跳了18下,第二次跳了多少下?

3、练习四2题。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4拓展作业:

想一想,填一填。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3'

 

8'

 

5'

 

5'

 

9'

 

5'

一/1、谈话:

同学们,你们认识这几种动物吗?

你知道他们个属于哪一类动物吗?

2、观察“中国部分动物种类统计表”,提问了解相关信息。

(适时补充完成中国特有种数相关信息的板书,并画上表格)

3、师:

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这份表格,根据表格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加法问题?

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进行比赛

二/1、观察板书的算式:

这几个算式是几位数加几位数的?

你能算出25+30的得数吗?

除了口算,还可以怎样算?

2、知识回顾:

师: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应该注意什么?

回忆: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

师:

你能用笔算的方法计算出98+25的得数吗?

试试看。

①学生试算,教师巡视,并指名板演。

②汇报讲解:

大家和这位同学计算的一样吗?

请他来说一说计算过程。

③小结:

在计算这道题时,你认为应该注

④分析比较:

4、及时练习,完成其他问题的解答:

师:

您能用学到的本领计算出98+30的得数吗?

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师:

算完后,和黑板上同学板演的题目对照或同桌交换检查,并说一说做这道题应该注意什么。

 

反馈时可以问一下学生:

做这类题你有什么窍门吗?

渗透一下只计算两个加数的个位数的和来快速选择答案的方法

让学生看图明确题意再解答。

对于⑵题学生可能提出减法问题或者连加问题,应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尝试解答。

注释或说明(板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

中国特有动物的种类   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

98+25=123 65+78=143

河西小学MS-EEPO教学设计(三上数学)

执教:

韦丽红

概况:

(课型方式:

要素组合)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第二课时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

大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数感。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小目标:

进一步理解加法的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教学重点:

能正确运用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掌握的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正确快速计算。

反思评价

内容提要

T

关键项

调控方法策略

反思评价

一、情境导入

二、新课

1.根据统计图上的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怎样列式呢?

2.估算:

 

3.竖式计算

 

三、巩固练习

四、谈收获

5'

 

9'

 

8'

 

8'

5'

一/1、出示复习题目:

39+86=75+48=(请两名同学板演)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2、揭示课题:

3、出示学习目标:

A、知道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B、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二/1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2、同学们同桌合作,交流、讨论一下376+284的结果大约是多少。

说说你是怎样估算的,结果是多少?

教师小结估算方法:

一般可以把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再用口算的方法估计出和的范围。

3、同桌交流、讨论竖式计算的方法,然后用竖式计算出376+284的精确结果。

学生根据自己的算式说出计算过程,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指名说,教师板演: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齐读。

4.看书18页,例2.

仔细阅读18页的内容,来巩固一下所学的知识。

三/出示:

268+452=754+379=194+577=909+158=

2、帮小马虎改错题。

你想知道我早上吃了多少饭吗?

老师吃了109克米饭,吃了93克馒头,老师一共吃了多少克主食?

3.老师昨天上街买了一件上衣129元,一条裤子187元,一共要用

多少元钱?

4.拓展延伸

176+459+328=

说一说估算方法:

怎样估算的,结果是多少?

 

注释或说明(板书)三位数和三位数进位加法

376+284=660(种)876+284=1160

哪一位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河西小学MS-EEPO教学设计(三上数学)

执教:

韦丽红

概况:

(课型方式:

要素组合)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第三课时进位加法练习课

教学目标:

大目标:

通过教学,学会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整理知识的学习方法,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

小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熟练准确地计算

教学重点:

巩固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提高计算速度与正确率

反思评价

内容提要

T

关键项

调控方法策略

反思评价

一、设置情境:

 

 二、趣味练习

 

三、发展练习

 

四、课外思考

 

五、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又有哪些收获?

 

 

 

8'

 

8'

 

8'

 

8'

3'

一、海上有许多的帆船,每艘帆船上都装有两箱物品,要知道船上一共装有多少物品应该怎么办呢?

 

1、今天我们来复习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复习,请打开课本19页,在没有准确计算船上的物品数目之前你能不能大概地说出哪艘船转的东西最多?

哪艘船装的东西最少呢?

2、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能不能将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3、请你动手列竖式算一算,这六艘船的排列顺序是不是和你估计的一样?

二/1、练习五第6题,趣味游戏,说说有哪些方法来连线。

A先竖式计算再连;B先估算再连;C计算个位数排除法;D计算最高位排除法

2、练习五第8题,让学生说说方法,再连一连。

三/1、练习五第9题:

A有几条路可以走,请写出来,并在每条路线上标明该路线的总路程;B哪条路最近,说说你的理由

 2、536、915、351、85、464、208、649、873、792、127 上面哪两个数加起来得1000?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四、21页思考题

 

注释或说明(板书)连续进位加法练习

估算

竖式计算

计算时该注意的问题

河西小学MS-EEPO教学设计(三上数学)

执教:

韦丽红

概况:

(课型方式:

要素组合)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第四课时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大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小目标:

初步理解笔算减法中连续退位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及减法的估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估算能力。

教学重点:

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及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反思评价

内容提要

T

关键项

调控方法策略

反思评价

一、创设情境,提出目标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2、提出学习目标:

 

二、展示成果,激发冲突(约24分钟)

1、小组个人展示。

2、各小组在班上展示

 

三、解决问题,扩展延伸

 

四、归纳总结,完善认知(约3分钟)

5'

 

9'

 

8'

 

7'

 

3'

 

3'

 

1-1

(1)(出示:

主题图)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美丽的风景图片。

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

简单介绍:

美丽的云南有三大著名景点。

昆明的石林:

是由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组成的森林。

大理的三塔寺:

由三座塔而得名。

丽江的玉龙雪山:

山峰终年积雪。

(2)收集信息:

(3)根据这两个条件提出了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看清旅行路线。

他们从什么地方出发?

准备怎样走?

他们一共要行多少路程?

他们现在到达了哪里?

已经走了多远呢?

2-1

(1)想一想,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研究?

(2)出示学习目标:

A、知道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B、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二/1-1学生独立自学,完成P22-23页的例1和“做一做”。

师:

用竖式计算前,可先估一估,判定它的值大约是多少?

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交流,寻找学生错例。

2-1

(1)算法展示517-348=

预设:

A这样算,个位上的7减8不够,向十位借1,合成17减8等于9;十位的数不够减,就找百位借1,合成10减4等于4;百位上被借走1个,剩下4减3等于1,结果是169。

B哪一位不够减就找前一位借1,再进行计算.

(2)错例展示

(3)学生自由质疑问难:

在学习中还有什么疑问吗?

请对大家说说。

(4)小结计算方法。

今天学的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用竖式怎样计算?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

三/1、反馈练习:

先估一估,再笔算。

432-157=386-198=

2、今天我当小医生。

824316567

-647-178-48

187248127

 

注释或说明(板书)

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

517-348=169(千米)

517

-348

169

河西小学MS-EEPO教学设计(三上数学)

执教:

韦丽红

概况:

(课型方式:

要素组合)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第五课时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大目标:

良好的合作探究学习习惯

小目标:

三位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三位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三位数减三位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的算理。

反思评价

内容提要

T

关键项

调控方法策略

反思评价

一、自主学习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三、我来闯关:

 

四、谈谈学习收获:

8'

 

8'

 

5'

 

5'

 

9'

 

一/1、阅读教材第24页例2,看不明白的有红笔勾画出来。

2、我来算一算:

402-358=501-157=

3、思考:

当十位上退1时,十位上是0,怎么办?

﹡4、三位数中间有零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注意:

5、阅读教材第24页例2,看不明白的有红笔勾画出来。

6、我来算一算:

420-358=500-157=

﹡3、三位数末尾有零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7、完成课本第25页第一题。

二/1、讨论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组内进行互帮活动。

(不能解答的写到自己组的黑板上)

2、交流、展示:

三/

(1)讨论解决各组出示的不能解决的问题。

(2)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计算应注意什么。

1、算一算,每种商品比原来便宜多少钱?

原价902元原价800元原价203元

现价758元现价546元现价168元

便宜()元便宜()元便宜()元

2、饲养场用800个鸡蛋孵小鸡,上午孵出了517只小鸡,下午比上午少孵出115只。

(12分)

(1)下午孵出了小鸡多少只?

(2)这一天共孵出了小鸡多少只?

(3)还剩多少个鸡蛋?

四、学生自由谈

注释或说明(板书)

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

例2507-348=159例3500-185=315

507500

-348-185

159315

河西小学MS-EEPO教学设计(三上数学)

执教:

韦丽红

概况:

(课型方式:

要素组合)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第六课时退位减法练习课

教学目标:

大目标:

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认真书写、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小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被减数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熟练计算,巩固算理。

正确地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

应用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反思评价

内容提要

T

关键项

调控方法策略

反思评价

一、创设情境,提出目标

 

二、自主探索,整理知识

 

三、展示成果,构建网络

 

四、类化练习,拓展延伸

1、找朋友。

(P26第5题)

2、同学们去爬山,这座山高987米,小明爬了398米,还有多少米就爬到了山顶?

3、停车场原来停车206辆,开走了128辆,还剩多少辆?

又开来47辆,这时停车场有车多少辆?

4、知识延伸。

(P26第6题)

5、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做P26思考题。

3'

 

9'

 

9'

 

9'

 

5'

1、创设情境:

争当计算小能手

2、提出目标

 

二/1、先让学生对学过的连续退位加法的算理进行整理,然后请个别学生在班上交流。

2、基本练习

①用竖式计算。

(先让学生估一估,再计算。

914-876=602-189=900-678=

②填表。

(P25第4题)

③解决问题。

小明的妈妈要买一件478元的衣服,付给售货员500元中,应该找回多少元?

三/1、算理展示。

2、解决问题展示。

(举例说明)

结合题目说说计算方法及要注意的问题。

四、学生做完后,在全班集体交流,并作小结。

 

注释或说明(板书)

三位数退位减法练习

1、正确、快速计算三位数退位减法

2、应用三位数退位减法解决问题

河西小学MS-EEPO教学设计(三上数学)

执教:

韦丽红

概况:

(课型方式:

要素组合)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第七课时加法的验算

教学目标

大目标:

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培养学生认真计算和验算的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小目标:

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实际引用场景引入数学问题,使学生明白加法验算的必要性。

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并通过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

加法验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加法的验算运算方法的多样化

反思评价

内容提要

T

关键项

调控方法策略

反思评价

 

一、准备铺垫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三、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四、巩固练习,提高技能。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呢?

4'

 

8'

 

9'

 

9'

 

5'

一/1、出示计算题计算并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

二/1小明要参加学校运动会,妈妈带他去商店买运动服和运动鞋。

课件出示第27页情境图。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选择问题,独立解决。

笔算:

实际上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多少元?

板书:

135+48=183

3、提出问题,揭示课题

通过估算,我们感觉这次计算很可能对,到底对不对呢?

有什么办法来证明刚才的计算是对或者错了呢。

这就是今天学习的加法的验算方法。

四/1-1请同学们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检验刚才的计算结果?

2、小组合作,交流思考。

和小组里的同学说说你的想法,共同研究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用不同方法验算的同学要让小组内的其他成员听懂你的方法。

3、全班交流,反馈方法。

预设:

①用183-135看得数是不是48.

②还可以用183-48看得数是不是135.

③用48+135看得数是不是183.

4、学习教材,并练习。

翻开课本第27页,看看这些小朋友想出了哪些验算方法?

你最喜欢哪种验算方法?

出示练习题:

检验下列计算有没有出错?

5、引导小结,归纳方法。

讨论,加法的验算有几种方法?

将三种验算方法归纳为两种情况:

①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和是不是相同;②用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看差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

四/1、做一做,计算下面各题,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验算。

84+307=512+394=

你用什么方法验算的?

通过验算看出你的计算结果正确吗?

校对后,老师补充:

如果一位同学计算512+394=806,你也用列竖式去验算它是不是有错吗?

(引导学生估算结果比800要大得多,明显出错)如果512+394=905呢,从哪看明显出错(引导发现从个位是6这题是5明显错了)

1、练习七第2题两道加法题。

用验算的方法进行检验。

学生思考并选择计算的方法。

注释或说明(板书)

135十48=183(元)

 13548

+  48验算:

+135

183183

河西小学MS-EEPO教学设计(三上数学)

执教:

韦丽红

概况:

(课型方式:

要素组合)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第八课时减法的验算

教学目标:

大目标:

理解验算意义,养成自觉验算的习惯,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小目标:

在具体的情境中交流减法验算方法,体会验算方法的多样化,学会减法验算,用所学到得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验算方法,能正确进行验算

教学难点:

养成自觉检查验算的习惯

反思评价

内容提要

T

关键项

调控方法策略

反思评价

 

一、准备练习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三、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四、课堂练习,巩固应用。

 

五、课堂小结,情知共融。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5'

 

8'

 

8'

 

6'

 

5'

 

3'

一/1用840、360、480三个数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预计学生不难写出360+480=840、480+360=840,840-360=480,840-480=360

2根据350+123=473写出另外的三条算式。

二/1、出示主题图

师:

上节课我们一起帮小明的妈妈计算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并用多种方法眼算了加法的计算结果。

如果妈妈付给营业员阿姨200元,营业员阿姨找回了17元,营业员阿姨找的钱究竟对不对呢?

2、提出问题,揭示课题。

要知道营业员阿姨找的钱究竟对不对,应该怎么办?

让学生充分说一说后,教师揭示并板书课题:

减法的验算。

三/1、提出问题,独立思考

用估算的方法,说说这个答案对不对?

要知道找回17元究竟对不对,怎样检验?

2、汇报交流

预设:

①用200-17看得数是不是183.这样验算的依据是什么?

②用183+17和17+183看结果是不是等于200.这样验算的依据是什么?

3、做一做,

在学生验算后,引导学生说说验算时注意什么?

提醒学生要注意验算时也仔细,别抄另一个数。

特别是第二小题,

启发:

不用去验算,从哪里你就可以看出这题一定错了。

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去检验,这题从个位就看出有误8-7=2了。

教师指出:

在平时作业过程中,没有要求验算时也要自觉地运用个位等特殊位上的数、估算最大最小值,口头验算来检验计算是否正确。

 防止出现类似的明显错误。

4.小结验算方法。

归纳:

(1)用被减数减去差,看看结果是不是等于减数;

(2)用差加上减数,看看结果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四/1、练习七第二题两道减法题。

2、完成教材第28页思考题。

用0、1、2、……9这十个数字组成一个加法竖式,并且验算。

 

注释或说明(板书)减法验算

200-183=17(元)

200

-183

17

河西小学MS-EEPO教学设计(三上数学)

执教:

韦丽红

概况:

(课型方式:

要素组合)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第九课时加减法的验算练习课

教学目标:

大目标:

通过练习验算,进一步加强加减法互逆关系的认识,逐步养成认真计算和验算的习惯,

小目标:

运用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熟练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

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的多样化及灵活运用。

反思评价

内容提要

T

关键项

调控方法策略

反思评价

一、创设情境,回顾再现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填表格

加数

435

259

加数

259

348

306

700

478

827

被减数

903

700

658

减数

495

298

436

946

567

2.完成课本第4题

(1)学生尝试完成。

(2)说出思考方法和突破口。

3.完成第5题

收集信息:

已知条件和条件分别是什么?

这四道小题有什么共同点?

(都有三种量:

总数量、卖出的数量和还剩的数量。

4.完成第8题:

提出问题并计算。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1.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359-136408-57

2.检验下面各题,把做错的改过来。

3.列竖式计算。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通过这节练习课你又收获了什么?

3'

 

9'

 

8'

5'

5'

5'

一/1出示课本30页第六题,引入课题。

全班交流

 

独立完成,说出填空依据

说一说思考过程

分小组活动,每个小组都提三个问题,然后再由自己本组解答。

总数量=卖出的数量十还剩的数量

卖出的数量=总数量一还剩的数量

还剩的数量=总数量一卖出的数量

汇报交流,集体评议。

注释或说明(板书)加减法的验算练习

205

河西小学MS-EEPO教学设计(三上数学)

执教:

韦丽红

概况:

(课型方式:

要素组合)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第十课时整理复习

教学目标:

大目标:

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的乐趣。

小目标:

通过整理和复习,弄清本单元都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