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决定成败作文素材大全2作文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60551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节决定成败作文素材大全2作文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细节决定成败作文素材大全2作文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细节决定成败作文素材大全2作文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细节决定成败作文素材大全2作文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细节决定成败作文素材大全2作文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细节决定成败作文素材大全2作文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细节决定成败作文素材大全2作文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细节决定成败作文素材大全2作文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细节决定成败作文素材大全2作文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细节决定成败作文素材大全2作文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细节决定成败作文素材大全2作文素.docx

《细节决定成败作文素材大全2作文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节决定成败作文素材大全2作文素.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细节决定成败作文素材大全2作文素.docx

细节决定成败作文素材大全2作文素

“细节决定成败”作文

(2)_作文素材_99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关于应聘的故事:

 

有家招聘高级管理人才的公司,对一群应聘者进行复试。

尽管应聘者都很自信地回答了考官们的简单提问,可结果却都未被录用,只得怏怏离去。

这时,有一位应聘者,走进房门后,看到了地毯上有一个纸团。

地毯很干净,那个纸团显得很不协调。

这位应聘者弯腰捡起了纸团,准备将它扔到纸篓里。

这时考官发话了:

您好,朋友,请看看您捡起的纸团吧!

这位应聘者迟疑地打开纸团,只见上面写着:

热忱欢迎您到我们公司任职。

几年以后,这位捡纸团的应聘者成了这家著名大公司的总裁。

 

这道显然是专门用来考察求职者细节的试题,使得一些志在必得的应聘者纷纷铩羽而归。

在这里,一个不经意的细节就决定了面试的成败。

 

对于求职者来说,展现完美的自我,是需要靠细节来体现的,所以,时时处处勿忘细节自然是渴望成功的人必须要注意的。

 

22、记住学生名字的应聘者

 

某学校招聘教师,要通过试讲从几名应聘者中选出一名。

几位应试者都做了精心的准备。

因为校方要在最后一关试讲中只选择一个。

 

铃声响了,一个个试讲者分别微笑着走上讲台。

师生互相致意后,开始讲课。

导入新课、讲授正文、总结概括、复习巩固各项工作进行得还算顺利。

为了避免满堂灌,有一个试讲者也效法前面几位试讲者的做法,设计了几次并不高明的课堂提问,但效果一般。

下课时,比较自己与前几名试讲者的效果,这名试讲者估计自己会输。

 

谁知,第二天他即接到被录取的通知。

惊喜之余,他问校长为什么选中了他。

说实话,论那节课的精彩程度,你还稍逊一筹。

校长微笑着说:

不过,在课堂提问时,你叫的是学生的名字,而他们却叫学号或用手指。

试想,我们怎能录用一个不愿去了解和尊重学生的教师呢?

 

叫学生的名字而不是学号或用手指,事情虽小,却反映了讲课者对学生的的尊重,体现了一片爱心。

同时,对于应试者来说,记住学生的名字,也是一种应试准备,而且是更精细的准备。

正是这种细节上的准备,使他与其他应试者区别开来。

 

23、第一位进入太空飞船的加加林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4.75吨重的东方l号航天飞船进入太空邀游了89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

他为什么能够从20多名宇航员中脱颖而出?

 

原来,在确定人选前一个星期,航天飞船的主设计师罗廖夫发现,在进入飞船前,只有加加林一个人脱下鞋子,只穿袜子进入座舱。

就是这个细小的举动一下子赢得了罗廖夫的好感,他感到这个27岁的青年既懂规矩,又如此珍爱他为之倾注心血的飞船,于是决定让加加林执行人类首次太空飞行的神圣使命。

加加林通过一个不经意的细节,表现了他珍爱他人劳动成果的修养和素质,也使他成为遨游太空的第一人。

 

24、我也看到过一个相反的例子:

北京某外资企业招工,报酬丰厚,要求严格。

一些高学历的年轻人过五关斩六将,几乎就要如愿以偿了。

最后一关是总经理面试。

在到了面试时间之后,总经理突然说:

我有点急事,请等我10分钟。

总经理走后,踌躇满志的年轻人们围住了老板的大办公桌,你翻看文件,我看来信,没一人闲着。

10分钟后,总经理回来了,宣布说:

面试已经结束,很遗憾,你们都没有被录取。

年轻人惊惑不已:

面试还没开始呢!

总经理说:

我不在期间,你们的表现就是面试。

本公司不能录取随便翻阅领导人文件的人。

年轻人全傻了。

 

忽视细节的代价

 

白蚁确实可以造成长堤溃决的后果,必须进行科学、细致的观察和研究,才能防患于未然,任何麻痹和对细节的忽视都会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

 

细节的实质

 

看不到细节,或者不把细节当回事的人,对工作缺乏认真的态度,对事情只能是敷衍了事。

这种人无法把工作当作一种乐趣,而只是当作一种不得不受的苦役,因而在工作中缺乏工作热情。

他们只能永远做别人分配给他们做的工作,甚至即便这样也不能把事情做好。

而考虑到细节、注重细节的人,不仅认真对待工作,将小事做细,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细节中找到机会,从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

 

密斯凡德罗是20世纪世界四位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在被要求用一句最概括的话来描述他成功的原因时,他只说了五个字魔鬼在细节。

他反复强调的是,不管你的建筑设计方案如何恢弘大气,如果对细节的把握不到位,就不能称之为一件好作品。

细节的准确、生动可以成就一件伟大的作品,细节的疏忽会毁坏一个宏伟的规划。

 

微利时代要求精细化管理纵观国内的的强势企业,都是在细节的比拼上下过很大功夫的。

企业靠战略就能挣大钱的想法是极其幼稚的,正是不注意细节的大企业病拖垮了许多大企业,诸如浪费巨大而熟视无睹,人浮于事相互推诿,对市场信息不敏感,内部各部门之间沟通障碍,员工创新动力不足等,每一个问题都会在细节上找到其理由。

 

细节决定成败》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海尔总裁张瑞敏先生在比较中日两个民族的认真精神时曾说:

如果让一个日本人每天擦桌子六次,日本人会不折不扣地执行,每天都会坚持擦六次;可是如果让一个中国人去做,那么他在第一天可能擦六遍,第二天可能擦六遍,但到了第三天,可能就会擦五次、四次、三次,到后来,就不了了之。

有鉴于此,他表示: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与日本人的认真、精细比较起来,中国人确实有大而化之、马马虎虎的毛病,社会上差不多先生比比皆是,好像、几乎、似乎、将近、大约、大体、大致、大概等等,成了差不多先生的常用词。

就在这些词汇一再使用的同时,生产线上的次品出来了,矿山上的事故频频发生着,社会上违章犯纪不讲原则的事情也是屡禁不止。

 

与差不多的观念相应的,是人们都想做大事,而不愿意或者不屑于做小事。

但事实上,正如汪中求先生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所说的:

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总还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础。

 

随着经济的发展,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也要求人们做事认真、精细,否则会影响整个社会体系的正常运转。

如,一台拖拉机,有五六千个零部件,要几十个工厂进行生产协作;一辆上海牌小汽车,有上万个零件,需上百家企业生产协作;一架波音747飞机,共有450万个零部件,涉及的企业单位。

如我国前些年澳星发射失败就是细节问题:

在配电器上多了一块0.15毫米的铝物质,正是这一点点铝物质导致澳星爆炸。

 

所以,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

我们的古人就提倡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已故总理周恩来就一贯提倡注重细节,他自己也是关照小事、成就大事的典范。

 

在中国,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管理规章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

我们必须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提倡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

 

宋代有个大教育家,叫朱熹,被称为孔子之后的又一个大儒,大的学问家,他为儿童的好习惯培养,专门写了《童蒙须知》。

我给大家读一段,看看他关于生活习惯是怎么说的:

大抵为人,先要身体端正。

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凡脱衣服,必整齐折叠箧(qi音切,即小箱子)中。

勿令散乱顿放,则不为尘埃杂秽所污,仍易于寻取,不致散失。

著衣既久,则不免垢腻,须要勤勤洗浣(hun音焕)。

破绽,则补缀(zhu音坠)之凡为人子弟,当洒扫居处之地,拂拭几案,当令洁净。

文字笔砚,百凡器用,皆当严肃整齐,顿放有常处。

取用既毕,复置元所。

 

衣服脱下来,要放在固定的位置。

我们现在大家想想看,咱们多少孩子早上起来,要大叫:

我的袜子呢?

我的鞋子呢?

每天早上找袜子,找不着,不知扔哪儿去了,这就是不良的习惯。

都是要好好矫正的。

 

我们在北京有一个子课题学校,叫北京府学小学,这个老校长李熟熙非常的用心,他对学生有一个非常具体的要求,凡是我们学校的学生,每个人上学期间,要有两双袜子,每天回家要洗袜子。

第二天要穿一双干净的袜子上学。

就这么个要求,每天洗袜子,要穿一双干净的袜子上学。

 

我们想想看,这对一个小学生意味着什么?

穿着一双干净的袜子上学,不仅脚丫子很舒服,他还有一种新的开始的愉悦,向往整洁清洁的一天,新的生活。

而且,洗袜子能养成劳动的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所以说对年龄越小的孩子,要求要越具体。

有一次,府学小学组织学生去亚运村玩,其中一项是跳蹦蹦床。

别的学校学生一脱鞋,臭气熏天,特别是男孩子脚最容易臭。

可是,府学小学的学生脱了鞋,却闻不到一点儿异味。

这让管理人员大为感动,特别欢迎府学的学生。

这就是行为习惯的差异。

 

北京实验一小的一位老师,对学生有个要求,写字之前要洗手,把手洗干净了,才能看书写字。

我觉得这也很有意义。

小孩子的手总喜欢东抓西抓的,脏乎乎地马上又拿着笔写字,本子上污迹很多,这就是不良习惯。

要求先洗手,洗的过程从心理学上来讲,就是一个心理准备的过程:

我要写作业了,写作业是一个很神圣的事情,我要把手洗干净了,才能好好写作业。

 

从儿童教育来说,幼儿园和小学是一个人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

我们说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良好的习惯正是健康人格的牢固基础。

 

伊拉克战争有个特点,由于失误,美国兵打死英国兵挺多的,但是英国兵打死美国兵并不多,你说这美国兵怎么回事?

这美国兵真的对英国兵刻骨仇恨?

那恐怕不是。

这个跟他们的教育有关系,美国老师对学生采取比较鼓励的态度,比方说,老师问:

五加一等于几?

学生回答:

五加一等于七。

老师会说:

差不多,差不多。

他很少批评,而是鼓励,五加一等于六,跟七差不多,所以这个美国人马马虎虎,马马虎虎的事情特别多。

英国就比美国严谨的多,德国人那就更严谨。

德国的父母教育孩子就非常有意识,孩子心血来潮:

爸爸,我明天想去爬山去。

爸爸不会说NO或YES,他会说:

你的计划呢?

你准备怎么去呀,跟谁去呀,带不带午餐,到哪个地方去?

我还没有想过。

父亲就会说:

你没想过的事不要说。

德国人特别讲究孩子作计划,老问你的计划呢?

你不能心血来潮,哇,我要上山,我要下海。

这些习惯就使得德国人非常的严谨。

所以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关于细节的作文材料

 

1、李振福:

《尾数的哲学》

 

一个年轻人到某公司应聘临时职员,工作任务是为这家公司采购物品。

招聘者经一番测试后,留下了这个年轻人和另外两名优胜者。

面试的最后一道题目为:

假定公司派你到某工厂采购2000支铅笔,你需要从公司带去多少钱?

 

一名应聘者的答案是120美元。

主持人问他是怎么计算的。

他说,采购2000支铅笔可能要100美元,其他杂用就算20美元吧。

主持人未置可否。

 

第二名应聘者的答案是110美元。

对此,他解释道:

2000支铅笔需要100美元左右,另外可能需用10美元左右。

主持人同样没表态。

 

最后轮到这位年轻人。

他的答卷写的是113.86美元。

这位年轻人说:

铅笔每支5美分,2000支是100美元。

从公司到这个工厂,乘汽车来回票价4.8美元;午餐费2美元,从工厂到汽车站为半英里,请搬运工人需用1.5美元,还有因此,总费用为113.86美元。

 

主持人听完,露出会心的一笑。

这名年轻人自然被录用了。

这名年轻人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卡耐基。

 

尾数看起来不起眼,其实,它能够说明你的认真程度和处世哲学。

注重尾数的人能够给人工作严谨的印象,那些忽略尾数的人,常常给人留下随便、马虎的印象。

(摘自《祝你幸福》2003年第8期)

 

2、不值一提抹去生还希望

 

晨报讯据中国日报报道,美国宇航局6月30日公布了一封地面控制人员写给坠毁前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宇航员的电子邮件。

这封邮件谈及了后来很可能导致航天飞机解体的外部燃料箱泡沫材料脱落,不过却说这一事故不值一提。

 

这封邮件的作者是地面指挥史蒂夫斯蒂克,发送日期为1月23日,内容是让宇航员回到地面后准备好回答记者关于泡沫材料脱落的问题。

 

斯蒂克说:

有一件事我希望你们知道。

这件事根本不值一提,我希望你们不会在记者提问时对这个问题感到惊讶。

他说,起飞时从外挂燃料箱上脱落的绝缘泡沫材料砸到了航天飞机左侧机翼前部接近机头的位置。

 

斯蒂克说,专家们分析了航天飞机起飞时的高速摄影记录,他们认为撞击主要发生在机翼下面,而上表层根本没有受到损害。

他认为根本没有必要担心航天飞机受损。

尽管斯蒂克认为没有必要担心,哥伦比亚号仍然在返航途中解体爆炸。

 

事故调查人员认为,哥伦比亚号解体坠毁的主要原因是左翼前缘的隔热瓦受到损伤并形成孔洞,导致超高温气体进入。

这一位置同航天飞机被泡沫材料击中的位置一致。

 

3、陈屹:

《无声胜有声》

 

人们的经验于观察,而观察无声中的表现。

一位CEO朋友喜欢与智慧的人交往。

我问:

你怎么能分辨一个人的智慧与否呢?

他说:

对方的眼神足以证实我的判断。

如果你在讲话时,即使对方不做声,但他眼神的变化如果与你的内容节奏合拍的话,说明你和他站在一个平台上沟通。

 

我曾请教一个酷爱教学的美国中学老师:

你怎么能知晓学生快乐与否?

她说:

从他们走进我课堂的第一瞬间起,我就了解得八九不离十了。

美国有些中学选修课上的座位没有固定安排,上课铃声响后,有的学生兴致勃勃地挤进座位,期待地望着前台站立的老师;也有的学生慢慢地走进来,谁都不愿意答理,找个最不显眼的位置。

也有的学生一进教室,对着老师微笑,然后没完没了地跟别人打招呼,那么学生的心态已经一目了然。

 

平日里对于朋友的选择,不要看他对你多好,而是看他在一个与你无关的情形下如何表现。

曾经在无意中看到一位女士,在自认为没有人观察的情况下,把一大瓶原本几个人可以一起享用的矿泉水,自己举瓶对嘴喝下后,再把剩下的大半瓶水原位放在桌子上,即使一次性纸杯就在她的面前摆着。

当时大家在山上度假,下山采购不是很方便。

记得她八岁的儿子说:

妈妈你这样做,别人还怎么喝?

妈妈对孩子不客气地说:

别傻,你不说,别人哪里会知道!

几年后听说她过得很孤独,丈夫离异,与旧友们也闹翻了,问题何在?

不言而喻。

 

4、刘燕敏:

《别让那只鸟飞了》

 

《别让那只鸟飞了》是加拿大一张针对成人而开发的大型游戏软件。

游戏打开之后,映入眼帘的是一栋具有皇家风范的豪宅。

这栋豪宅里有一只鸟在飞,它嘴巴上叼着一只篮子。

这只鸟有一个特点:

不论你是外出还是在家,你都不能忘记往这只鸟的篮子里放东西。

假如你忘了,到了一定的时间,它就会从某个窗口里飞出去,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屏幕上就会出现这么一个画面:

豪宅倒塌,野草丛生;夕阳下,一个孤独的身影慢慢地消失在黑暗中。

 

向那只篮子里放些什么东西才不会使鸟儿飞走、豪宅倒塌呢?

游戏里有一份菜单,那上面有包括金钱、花朵、微笑、哭泣、亲吻在内的152种日常用品和日常行为。

它是赫利克斯公司耗时3年,从全球50万对金婚老人那里征集的,每一件东西,每一个行为都按得票的多少,被赋予了不同的时间价值,有的代表一个月,有的只代表3分钟。

至于哪种代表一个月,哪种代表3分钟,上面没有明说,完全由游戏者根据自己对它们的认识来判定。

 

自从打开这个游戏,我就被它迷住了。

只要有空,我就要玩上一阵。

 

起初,由于不知该向鸟儿的篮子里放些什么,那栋豪宅经常被我弄得从屏幕上消失。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只鸟儿呢?

我送它金钱,它只在家里呆3分钟,我送它一枝花朵,它竟可以呆上3个小时。

后来我终于发现,它不再是一个游戏,而是50万对金婚老人在婚姻生活中的感悟和发现。

它在告诉我,一句微不足道的赞许,一杯顺手递去的热茶,一枝3角钱的玫瑰,这些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东西,具有滋养婚姻的神奇力量。

共3页上一页123下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