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866333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49.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docx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docx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

教学标准

 

福建理工学校

2018.6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暂无代码)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工业机器人应用企业、集成商、生产制造等行业企业,培养从事工业机器人设备的操作与编程、设备管理与维护、销售、推广与售后技术支持工作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五、职业范围

序号

对应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专业(技能)方向

1

工业机器人系统装配工

钳工

工业机器人运用与维修

2

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与维护

电工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产业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热爱工业机器人运行岗位,有较强的安全意识与职业责任感;

3.有较高的团队合作意识,能吃苦耐劳;

4.能刻苦钻研专业技术,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提高;

5.有较好的敬业意识,忠实于企业;

6.具有良好的岗位服务意识;

7.严格执行相关规范、标准、工艺文件和工作程序及安全操作规程;

8.爱护设备及作业器具;着装整洁,符合规定,能文明生产。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掌握一定水平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2.掌握机械图样、机械基础等知识和机械加工及装配能力;

3.掌握电工识图、维修电工的基本知识和电器安装能力;

4.掌握液压与气动控制的基本知识和系统装配能力;

5.能构建较复杂的PLC控制系统;

6.掌握传感器和电机驱动等基础知识;

7.掌握机器人的结构与原理等基础知识;

8.能编制工业机器人工程应用控制程序;

专业(技能)方向:

工业机器人运用与维修

1.能读懂机器人应用系统的结构安装图和电气原理图;

2.能理解机器人控制与编程等基础知识;

3.能对机电设备,包括机器人工作站进行安装、装配、检测及维修;

4.能维护、保养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设备,能排除简单电气及机械故障。

5.能根据自动化生产线的工作要求,编制、调整工业机器人控制程序。

七、主要接续专业

高职: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

本科:

机器人工程

八、课程结构

九、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选修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一)公共基础课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职业生涯规划

依据教育部关于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标准开设

36~40

2

职业道德与法律

依据教育部关于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标准开设

36

3

经济政治与社会

依据教育部关于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标准开设

63

4

哲学与人生

依据教育部关于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标准开设

54

5

语文

依据教育部关于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标准开设

184~190

6

数学

依据教育部关于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标准开设

184~190

7

英语

依据教育部关于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标准开设

184~190

8

计算机应用基础

依据教育部关于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标准开设

96

(二)专业技能课

1.专业核心课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电工技术及应用

了解电工专业理论和工艺知识;掌握电工基本操作技能及安全操作规范;会使用常用电工工具与仪器仪表;能识别与检测常用电工元件;能处理电工技术实验与实训中的简单故障。

80~108

2

电子技术及应用

了解电子技术的必要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电子基本操作技能及安全操作规范;会使用电烙铁并进行焊接;能识别和使用常用电子元器件;能识别简单电子电路的原理图和印制电路图。

60~84

3

机械制图

了解国家制图标准,会查阅手册及图册,掌握识图和绘图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为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80~108

4

机械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力学、材料、机构与机械零件、液压与气压传动的相关知识。

从而为学习职业岗位技术,形成职业能力打下基础。

56~72

5

金工实训

懂得车工、钳工、焊接所需的工艺理论知识和实际的操作技能;并能正确地使用、调整和维护本工种的主要设备;并且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的习惯,具备继续将所学知识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6~84

6

机械零部件测绘

能执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和相关行业标准;能运用测绘工具进行尺寸测量及绘制图纸;能懂得机械零部件的测绘过程;能完成所测绘主要零部件的草图;能完成测绘主要零件的零件图;能完成所测绘零部件的装配图。

48~56

7

电气CAD

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原理,电气工程图绘制的基本知识和规范;掌握电气CAD软件的使用以及电气元器件符号及电路图的计算机绘图;能结合实例进行电气控制、电力系统接线等原理图的绘制;会使用电气软件制图工具进行电气工程涉及的常用电气图的设计。

56~80

2.专业(技能)方向课

(1)工业机器人运用与维修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

了解维修电工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电工安全操作规程;掌握维修电工基本操作工艺和工厂电气控制线路的操作工艺;会使用常用电工工具和电工仪表;能够正确进行常用低压电器、三相异步电动机及其控制线路的安装、调试、电路检测以及故障排除。

72~104

2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

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可编程控制器常用的编程指令及其编程方法;会进行简单PLC控制程序的设计、接线和调试演示;能够根据生产实际的需要,设计相应的PLC控制系统,编写相应的程序。

72~90

3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基础

理解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结构,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对控制系统有完整的理解。

培养学生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操作和维护机器人的能力。

64~80

4

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三维建模

初识SolidWorks2016、工业机器人零部件二维草图设计、工业机器人零部件造型设计、工业机器人零部件装配仿真、工业机器人零部件工程图设计、工业产品三维逆向建模设计

60-80

5

工业机器离线编程与仿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工业机器人工程应用虚拟仿真的基础知识;掌握机器人工作站构建、RobotStudio中的建模功能、机器人离线轨迹编程等功能,具备使用RobotStudio仿真软件的能力和针对不同的机器人应用设计机器人方案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他机器人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72~90

6

工业机器人编程与调试

通过对工业机器人的典型任务进行编程与调试,使学生掌握机器人的控制方法。

培养学生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操作和维护机器人的能力。

72~90

3.综合实训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中级维修电工考证

正确掌握中级维修电工必须具备的基本操作技能,学会典型电气线路的安装,学会机床电气控制电路工作原理的故障分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理性思维和分析判断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4~78

2

机电产品安装与调试

了解机电设备的组成与结构,理解机电设备机械传动的常用控制方式,能进行典型机械装配与检测,能进行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能进行气路系统回路连接,初步张望典型机电设备的调试方法。

42~60

3

工业机器人工作站集成与调试

培养学生熟练操作ABB机器人,能够独立完成机器人的基本操作,能够根据工作任务对ABB机器人进行程序编写。

50~70

4

专业技能

本课程针对学业水平考试进行专项强化训练。

32~48

4.选修课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气动与液压传动

学会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理论,熟悉常用液压与气动元件的工作原理,结构性能,能阅读、调试、分析、运用一般的液压与气动系统,并学会液压系统设计计算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继续学习专业技术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形成严谨、敬业的工作作风,为今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72~84

2

电动机器人制作

能根据图纸进行机器人的加工和装配,并进行电路设计和创意设计,将钳工、手工焊接能技能有效地结合起来。

84~96

3

现场总线及技术应用

了解现场总线技术的基本概念、网络模型和基于现场总线的网络构架,了解各种不同的现场总线的特点,要求学生掌握网络模型和各种现场总线的特点;掌握CAN总线的使用方法。

80-90

5.顶岗实习

中等职业学校是面向社会、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育部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教职成[2007]4号)中明确提出“中等职业学校三年级学生要到生产服务一线参加顶岗实习”。

所以顶岗实习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了解社会需求、熟悉和适应将来工作岗位的重要途径,通过岗位实习找出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以便在实践单位和学校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提高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毕业后能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心理特征、技能水平、能力、体力等要求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为尽快适应社会和自己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十、教学时间安排

(一)基本要求

学期实际教学周数计算(含入学教育军训及毕业教育)第一学年:

教学周40周;第二学年:

教学周40周;第三学年:

教学周40周。

其中第6学期顶岗实习,并完成实习总结报告。

(二)教学安排

十一、教学实施

(一)教学要求

1、公共基础课

按教育部颁发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标准实施。

2、专业技能课

(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

(2)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任务引领型项目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本专业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发展趋势,更贴近生产现场。

(4)建议加强挂图、幻灯片、投影、录像、视听光盘、多媒体课件等常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的多媒体资源共享。

(二)教学管理

1、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工作情景,同时应加强操作训练,要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考核模块,在实践实操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常用工具,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2、充分利用本行业典型的生产企业的资源,加强产学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在此过程中进行实验实训课程资源的开发,同时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机会。

十二、教学评价

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目标评价、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评价模式。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实训、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3、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给予特别鼓励,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十三、实训实习环境

本专业应配备校内实训实习室和校外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实习必须具备电控实训室、PLC实训室、机器人实训室、低压供配电实训室、机电一体化实训室、楼宇电气实训室等实训室,主要设施设备及数量见下表。

序号

实训室名称

主要工具和设施设备

名称

数量(台套)

1

电控实训室

电控实训台

YTEWD-1型

25台

双速电机

1台

2

PLC实训室

PLC技能实训考核装置

YTMSM-5A

25台

西门子CPU226CN型可编程控制器成套设备

8台

西门子控制柜

5台

配套电脑

29台

3

机器人实训室

ZKRT-300型机器人综合实训平台

2台

工业机器人PCB异形插件工作站CHL-DS-01

3台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实训系统DLDS-1508

1台

工业机器人基础教学工作站CHL-JC-01-A型

1台

工业机器人电气认知工作站CHL-RJ-02-S型

1台

工业机器人机械认知工作站CHL-RJ-01-S型

1台

人形智能机器人ALPHA1S

5台

模块智能机器人

JIMU发明家

5台

创客机器人

3套

配套工量具

5套

配套电脑

8台

4

低压供配电实训室

内线安装工实训装置

YTZNG-2型

5台

工具

25套

5

机电一体化实训室

机电一体化实训台LB-SY50型

5台

光机电一体化实训台YTGJD-2A型

10台

配套电脑

17台

电梯实训设备

6台

6

楼宇电气实训室

楼宇智能安防布线装置

对讲门禁系统

3套

室内安防与周边防范系统

巡更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

室内照明系统

校外实训基地:

积极开拓校外实训基地,与福建奔驰汽车公司、中铝瑞闽铝板带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十四、专业师资

机电专业教师14人,其中高级讲师4人,讲师4人,助理讲师3人,助理实验师3人,“双师型”教师有12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