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866894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12.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市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江苏省苏州市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江苏省苏州市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江苏省苏州市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江苏省苏州市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江苏省苏州市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江苏省苏州市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江苏省苏州市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江苏省苏州市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江苏省苏州市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江苏省苏州市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江苏省苏州市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江苏省苏州市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江苏省苏州市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江苏省苏州市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江苏省苏州市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江苏省苏州市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江苏省苏州市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江苏省苏州市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江苏省苏州市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市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docx

《江苏省苏州市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苏州市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docx

江苏省苏州市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

江苏省苏州市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组成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脂肪、糖原和淀粉都是储能物质

B.胰岛素与血红蛋白的组成元素不完全相同

C.无机盐与神经元产生兴奋有关,与传导兴奋无关

D.水既是细胞代谢所需的原料,也是细胞代谢的产物

2.如图是两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与甲细胞相比,乙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有⑧⑨⑩

B.甲细胞中参与抗体合成和分泌的具膜细胞器有②③⑤⑦

C.乙细胞所构成的组织可作为鉴定还原糖的理想材料

D.甲、乙细胞中的⑦各具有不同的功能

3.右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a可表示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B.b可表示肌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O2

C.细胞膜上与细胞识别有关的物质是①

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③有关,与②无关

4.如图为用同一种酶进行的不同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曲线可以证明酶具有高效性

B.实验结果表明,该酶活性在30℃左右、pH为7时比较高

C.pH=2与温度为20℃条件下酶活性减弱的原因相同

D.本实验研究的酶是淀粉酶

5.右图表示人体内的氢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代谢转移的过程,其中N表示葡萄糖,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①②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

B.②③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C.①④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D.③④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6.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衰老细胞呼吸速率减慢,核体积减小,染色质染色加深

B.恶性肿瘤细胞有无限增殖的特性,其细胞表面糖蛋白多

C.人的造血干细胞是全能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多种细胞

D.体外培养时,儿童的成纤维细胞传代次数多于成人的成纤维细胞

7.下图是同一种生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DNA分子的复制和基因的表达只发生在图⑤所表示的时期进行的

B.基因重组的发生与图②有关,而与图③无直接关系

C.若图②、③均已发生基因突变,该生物体的性状有可能不变

D.在雄性动物的睾丸中能同时观察到上图5个分裂时期的细胞

8.某种植物的花色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红花基因对白花基因为显性。

现将该植物群体中的白花植株与红花植株杂交,子一代中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的比值为5∶1,如果将亲本红花植株自交,F1中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的比值为

A.3∶1B.5∶1C.5∶3D.11∶1

9.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R型活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只能分离出S型活菌

B.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能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存在“转化因子”,并能将无毒的R型活菌转化为有毒的S型活菌

C.在R型活菌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S型菌的蛋白质、多糖,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中都会出现S型活菌的菌落

D.艾弗里将DNA和蛋白质等分开,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10.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均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B.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增加,生物不发生进化

C.共生关系的两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可形成适应对方的特征

D.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11.下图中a、b、c为相应部位的细胞外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中的成分有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三种细胞外液中,b中蛋白质含量较多,渗透压最高

C.健康人体中三种细胞外液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保持稳定不变

D.a、b、c中HCO3-的浓度对维持内环境酸碱度具有重要作用

12.某含有1000个碱基对的环状DNA分子,其中含腺嘌呤300个。

该DNA分子复制时,首先1链被断开形成3’、5’端口,接着5’剪切端与2链发生分离,随后DNA分子以2链为模板,通过滚动从1链的3’端开始延伸子链,同时还会以分离出来的5’端单链为模板合成另一条子链,其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都与两个磷酸基团相连,每个磷酸基团都与一个脱氧核糖相连

B.外链充当了1链延伸时的引物,需要DNA聚合酶、解旋酶的催化作用

C.该DNA复制时,子链都是由5’→3’方向延伸的

D.若该DNA连续复制3次,则第三次复制需要鸟嘌呤2800个

13.决定玉米籽粒有色(C)和无色(c)、淀粉质(Wx)和蜡质(wx)的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上,结构异常的9号染色体一端有染色体结节,另一端有来自8号染色体的片段。

下列有关玉米染色体特殊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1图2

A.异常9号染色体的产生称为基因重组

B.异常的9号染色体的产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发生

C.图2中的母本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这两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不能发生联会

D.图2中的亲本杂交,F1出现了无色蜡质个体,说明亲代母本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14.哥本哈根大学研究人员表明,通过剖腹产的小鼠幼崽只拥有较低数量的用于增强免疫系统的细胞类型,此细胞类型在防止反应性免疫细胞对来自机体本身、饮食分子和无害肠道细菌的响应中起重要作用。

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免疫活性物质可以由淋巴细胞产生也可以由吞噬细胞产生

B.吞噬细胞、记忆细胞起作用时均具有特异性

C.无害肠道菌与人体之间的关系为互利共生

D.自然分娩婴儿可能比剖腹产婴儿出生时遇到更多的抗原刺激

15.右图为某生态系统中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能量示意图,其中a表示该营养级食物的摄人量,f表示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b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B.图中e表示生物体内储存的有机物中的能量

C.图中d蕴含的能量均未被第二营养级同化

D.畜牧业中,圈养与放养相比,可提高图中c/b的比值

16.细胞工程中,选择合适的生物材料是成功的关键。

下列选择不合理的是

A.选择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进行培养,有利于获得大量细胞

B.选择胚胎细胞作为核供体进行核移植,可提高克隆动物的成功率

C.选择一定大小的植物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可获得脱毒苗

D.选择植物的愈伤组织进行诱变处理,可获得优质的突变体

17.胚胎工程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不包括

A.在小鼠腹腔中培养杂交瘤细胞生产单克隆抗体

B.进行胚胎移植可以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能

C.采用机械方法将早期胚胎分割可产生同卵双胎

D.移植胚胎干细胞可使退化的组织修复并恢复正常功能

18.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应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腐乳制作中酒精含量过高会延长腐乳成熟时间

B.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制剂的作用都是直接洗去衣服上的污垢

C.若固定化酵母细胞时,CaCl2溶液浓度过低,将很难形成凝胶珠

D.制作果醋时中断通氧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19.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装置图,甲与乙中是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1、2、3、4号试管加入适量水后再滴加2滴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用来鉴定CO2。

对此实验的结果、分析与评价错误的是

A.丙试管与乙试管相连,其作用是为乙试管提供充足的氧气

B.应在甲试管中加1mL石蜡油,制造无氧环境

C.为了适当简化装置,可以将图中的2号或4号试管除去

D.1号试管与3号试管相比,出现黄色的时间要短

20.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中,若经取样并适度稀释后直接显微计数,统计结果比实际值偏大

B.固定化酶常采用物理吸附法或化学结合法,一般不采用包埋法

C.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只需观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两种细胞

D.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提取时若搅拌速度过快,鉴定时蓝色会偏浅

二、多项选择题:

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

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21.下图是有关实验的操作简图。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A是梨,B为水,则得到的滤液C可用于还原糖的鉴定实验

B.若A是梨,B为水,得到的滤液C密封保存一段时间后会有果酒味道

C.若A是菠菜叶,B为无水乙醇,常用定性滤纸过滤研磨液得到色素提取液

D.若A是菠菜叶,B为无水乙醇,则滤液C经纸层析后可能不会出现4条明显的色素带

22.如图为一对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解,其中Ⅱ、Ⅲ、Ⅳ、X、Y表示染色体,基因A、a分别控制红眼、白眼,基因D、d分别控制长翅、残翅。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果蝇体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可以表示为Ⅱ、Ⅲ、Ⅳ、X、Y

B.图中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写成DdXaY,该果蝇经减数分裂可以产生4种配子

C.若这一对雌雄果蝇交配,F1的雌果蝇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是3/4

D.若仅考虑果蝇的翅型遗传,让F1的长翅果蝇自由交配,则F2的长翅果蝇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1/2

23.对下列四图有关生物学意义的描述,错误的是

A.若切断甲图c点,则刺激b点后,a点会兴奋,肌肉会收缩

B.若乙图表示人体内各体液间关系,则体内细胞只与A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C.丙图中,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若茎背光侧为B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侧不可能为C对应的浓度

D.丁图可表示人体骨骼肌细胞线粒体内ATP产生量随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

24.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代表3种不同生物物种,物种A处于第二营养级,物种B处于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而物种C捕食物种A和物种B。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碳在乙、丙、丁之间的传递形式为有机物

B.图中种间关系为竞争和捕食的有物种A和B、B和C

C.在一定时间内,丙中物种C的种群数量增长模型不可能符合“J”型增长模型

D.图中A和B之间信息传递的种类可能有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

25.为研究细胞膜的渗透性及不同物质进入细胞的速率差异,某研究小组利用鸡血红细胞悬液进行溶血(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逸出)实验。

下表为向6支试管的不同溶液中分别滴加一滴红细胞悬液后的实验结果。

试管编号

溶液(3ml)

是否发生溶血

溶血所需时间

1

0.85%氯化钠溶液

-

 

2

0.0085%氯化钠溶液

+

3min

3

0.8%甲醇

+

45s

4

0.8%丙三醇

+(部分)

35min

5

6%葡萄糖溶液

+(部分)

43min

6

2%TritonX—100

+

2min

注:

TritonX—100,分子式:

C34H62O11,常用作洗涤剂。

“-”表示不发生溶血,“+”表示发生溶血。

据表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号未出现溶血的原因是0.85%NaCl溶液与鸡血红细胞渗透压相近

B.3号比4号溶血时间短的原因是丙三醇比甲醇分子量大,不能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C.5号出现溶血的原因是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红细胞,细胞渗透吸水胀破

D.6号出现溶血的原因是因为TritonX—100能够破坏细胞膜而裂解细胞

 

三、非选择题(共8大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

26.(9分)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右图示光合作用过程;下表示不同光照条件下某植物的部分生长指标。

图中的磷酸转运器是叶绿体膜上的重要蛋白质。

在有光条件下,磷酸转运器将

(卡尔文循环)产生的磷酸丙糖不断运至细胞质用于蔗糖合成,同时将释放的Pi运至叶绿体基质。

光照强度

平均叶面积(cm2)

气孔密度(个·mm-2)

净光合速率

(μmolCO2·m-2·s-1)

13.6(100%)

826(100%)

4.33(100%)

20.3(149%)

768(93%)

4.17(96%)

28.4(209%)

752(91%)

3.87(89%)

注:

括号内的百分数以强光照的数据作为参照

(1)图中物质b是▲。

c进入叶绿体后,与▲结合参加

(卡尔文循环),该过程需要光反应提供的▲。

(2)据上表分析:

该植物“应对”弱光光照的生长“策略”有▲、▲。

(3)对强光下生长的该植物适度遮阴,持续观测叶色、叶面积和净光合速率。

这三个指标中,最先发生改变的是▲。

(4)据图分析:

若磷酸转运器的活性受抑制,则

会被▲,可能的机制是磷酸转运器的活性受抑制,叶绿体内磷酸丙糖浓度▲(增加/减少),从叶绿体外转运进的磷酸减少使叶绿体内淀粉▲。

27.(8分)科研人员为了探究吲哚丁酸(IBA)的不同使用方法和浓度对蓝莓组培苗生根的影响,开展了相关的实验研究。

具体方法如下:

①选用生长良好、生理状态相似的蓝莓苗,剪切成2.5cm单苗段备用。

②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对制备好的单苗段进行处理。

方法

是将IBA预先添加到基本培养基中,形成含不同IBA浓度的培养基,再将单苗段接种到相应培养基上。

方法

是将单苗段置于不同浓度的IBA溶液中沾蘸5s,再接种到基本培养基中。

③培养至12d、18d和30d,统计生根率,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方法

组别

IBA浓度(mg/L)

12d生根率(%)

18d生根率(%)

30d生根率(%)

1

0

0

1

1

2

0.05

0

20

74

3

0.1

0

12

50

4

0.2

0

l1

48

5

0.5

0

10

47

6

0

0

1

1

7

200

70

100

100

8

500

4

90

91

9

1000

0

87

88

(1)在本实验中,每组别都要选取多根单苗段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2)在方法Ⅰ中,IBA浓度为0.5mg/L时,对诱导蓝莓生根起▲作用。

若需进一步确定在培养基中添加IBA的最适浓度,则实验设计的思路是▲。

(3)使用IBA诱导蓝莓单苗段生根时,采用方法▲(“Ⅰ”/“Ⅱ”)更好,原因是使用该处理方法时,在▲、▲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4)有人提出单苗段生根可能需要光照,为此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①将用适宜浓度IBA溶液处理过的单苗段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分别接种到基本培养基中。

②甲组置于适宜光照条件下培养,乙组▲。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统计▲。

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28.(8分)2018年7月德国科研者在受精卵形成后的第一次分裂过程发现来自父母双方的染色体并非“携手共进”,如下图:

(1)据图可知,受精作用发生在▲(选答:

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减数分裂完成后),发生的场所是▲,图中的极体中▲(有/没有)染色体(质)。

(2)与图中纺锤体形成相关的细胞器是▲。

(3)下列对图中受精卵第一次正常分裂时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描述及排序是▲。

①不同来源的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②不同来源的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③在两个纺锤体的牵引下,染色体分离④在两个纺锤体的牵引下,同源染色体分离

⑤细胞分裂,不同来源的染色体随机分配在两个子细胞中

⑥细胞分裂,不同来源的染色体均分在两个子细胞中

(4)图中的两种异常分裂现象表现为▲。

A.两个纺锤体牵引不同步B.两个纺锤体方向不一致

C.形成了两个纺锤体D.着丝粒不分裂

(5)请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比较上图中异常子细胞与正常子细胞的异同点?

不同点是▲,相同点是▲。

29.(9分)如图1为人体在病毒(毒素)刺激下体温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若体温偏离这个值,人体会通过一定的调节过程使体温恢复到调定点体温。

图1

(1)如图1,当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能刺激机体细胞产生致热性细胞因子作用于下丘脑,使体温调定点上调至38.5℃,导致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兴奋,通过传出神经传出兴奋,并分泌激素甲是▲。

此调节过程与直接刺激▲(冷感受器/温感受器)引发的全部调节过程接近,相关的体温调节方式为▲调节。

(2)流感患者体温持续维持38℃,此时机体产热量▲(小于/等于/大于)散热量。

科学家发现人体中有一种与肥胖有关的物质——瘦素。

通过小鼠实验发现,瘦素可以通过血脑屏障,然后与下丘脑特异性受体结合,把人体相关物质含量的信号传递给下丘脑的体重调节中枢,调节摄食行为。

图2表示瘦素通过下丘脑发挥作用的过程,其中a-h表示神经元,图3为图2中某局部模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3)图3中结构④称为▲,兴奋在图3所示结构④中的传递方向是▲(单向/双向/无方向)的。

(4)瘦素通过血脑屏障到达下丘脑,通过一系列调节,从而抑制食欲,减少能量的摄取,达到减重的效果。

此时饱中枢和摄食中枢的兴奋性依次是▲(增强/减弱)。

(5)若当图2中c神经元释放物质A,并引起图3中③的抑制,则此时③处的膜电位是

▲。

(6)突触易受化学因素影响,如:

毒扁豆碱可使突触间隙中的Ach(乙酰胆碱)酯酶失去活性;肉毒杆菌毒素可阻断Ach释放;箭毒可与Ach受体强力结合,却不能使离子通道开放。

上述物质中可导致大脑皮层无感觉的是▲。

30.(8分)下图中①~⑧表示蛋白质合成并转运到内质网的过程:

信号肽是能启动蛋白质转运的一段多肽,SRP是信号肽识别粒子,它与信号肽结合后,再与内质网膜上的SRP受体结合,使得多肽分子进入内质网腔(ER腔)内。

请据图回答。

(1)mRNA分子上的“AUG”代表起始密码,其中“A”代表▲。

连接信号肽基本单位的化学键是▲。

(2)图中所涉及的过程在基因表达中称为▲,完成这一生理过程除需要图中所示物质或结构外,还需要▲(至少两点)。

(3)由图示可知,在核糖体中合成的多肽链经内质网出来后其长度▲(变长/不变/变短)。

(4)若图中所示多肽是抗体的组分,在内质网腔中经初步加工的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多肽转运出细胞的途径是▲(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层生物膜,该过程体现了生物膜▲性。

31.(8分)某种羊的有角和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

多对纯合亲本进行交配得到F1,F1自由交配得到F2,结果如表所示。

请据此分析并回答问题:

P

F1

F2

雄性

有角(基因型相同)

有角

有角∶无角=15∶1

雌性

无角(基因型相同)

有角

有角∶无角=9∶7

注:

一对等位基因用A、a表示,两对等位基因用A、a和B、b表示,三对等位基因用A、a,B、b和C、c表示,以此类推。

(1)羊的有角和无角性状的遗传遵循▲定律。

(2)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有▲种,F2无角雌羊中纯合子概率为▲,用F2中有角雌羊和无角雄羊随机交配,子代出现有角雌羊的概率为▲。

 

(3)现有一羊群中的部分遗传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若Ⅱ1为雌性个体,其表现型是▲,其为纯合子的概率是▲。

②Ⅱ3的基因型是▲。

若Ⅱ3与Ⅱ4交配,产下无角后代的概率是▲。

32.(8分)牛奶是微生物生长的良好培养基。

牛奶在饮用前都要经过巴氏消毒,以杀死有害微生物。

为检测自制酸奶是否被杂菌污染,进行如图所示操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牛奶用巴氏消毒的好处是▲。

(2)图中所用培养基在灭菌过程中,需用到高压蒸汽灭菌锅。

下面是关于高压蒸汽灭菌锅使用过程中的操作,正确的先后顺序是①②▲⑨。

(有的操作可以重复)

①装入待灭菌物品②加盖③加热灭菌锅

④打开排气阀⑤关闭排气阀⑥切断电源

⑦压力表的压力降到零⑧打开盖子⑨取出灭菌物品

(3)取最终的牛奶稀释液0.1mL滴在培养基上进行涂布,应选择的工具是下图中▲。

(4)图中所示方法为稀释涂布培养法,理想情况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菌落。

若用该方法培养设置了3个培养皿,菌落数分别为65个、63个、64个,则可以推测酸奶中每毫升含细菌数为▲个,运用这种方法统计的结果往往较实际值▲(偏大/偏小),如果培养基上出现▲的菌落,说明自制酸奶已被杂菌污染。

(5)已知酸奶中的有益菌主要是乳酸菌,要进一步分离纯化乳酸菌采用下图所示的划线分离操作,正确的是▲,其正确操作过程中,培养基在划线时划线工具至少要

灼烧▲次。

 

33.(7分)亨廷顿舞蹈病是由单基因(HTT)突变导致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科院利用基因编辑(CRISPR/Cas9)技术首次成功培育出亨廷顿舞蹈病的基因“敲入”猪模型,为制备其它神经退行性疾病大动物模型提供了技术范本和理论依据。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图:

 

(1)基因编辑技术所使用的CRISPR/Cas9系统需要对特定的DNA序列识别并切割,其功能类似于基因工程工具中的▲。

(2)过程②所利用的生物技术是▲。

过程①~⑥体现的生物学原理是▲。

(3)根据图1中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基因编辑技术与转基因技术所利用的遗传学原理

是▲。

(4)图1中成纤维细胞中的目的基因是▲。

(5)在此研究之前,研究人员已建立转基因亨廷顿舞蹈病的猪模型,但出生不久后即死亡。

由图可知,与转基因猪模型相比,基因“敲入”猪模型优势在于▲。

A.操作过程更简单B.致病基因可遗传给后代

C.培育的时间较短D.发生突变的概率更高

(6)假如上图中目的基因用J表示,其所在的DNA片段如下图2所示,图3示所用质粒的部分碱基序列。

(现有4种限制酶:

MspⅠ、BamHⅠ、MboⅠ、EcoRⅠ,能识别的碱基序列和酶切位点分别为:

C↓CGG、G↓GATCC、↓GATC、G↓AATTC)

据图2、3分析,构建重组质粒的过程中,能(宜)使用的限制酶是▲。

高三生物试卷答案

一、单选题

1-5CDCBD6-10DADDC11-15DABBD16-20AABDC

二、多选题

21.ABD22.BCD23.ABD24ABCD25.AD

三、非选择题

26.(9分)

(1)O2五碳化合物(C5)[H](还原剂氢)和ATP

(2)植物叶面积增加以吸收更多光能气孔总数增多吸收更多二氧化碳

(3)净光合速率(4)抑制增加积累(增加)

27(8分)

(1)减少实验误差(排除偶然因素对该实验结果的影响或排除无关变量影响)

(2)促进在IBA浓度为0~0.lmg/L范围内,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进行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3)Ⅱ起始生根时间早生根率高(或生根率达到最高的时间早)(顺序可换)

(4)②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③甲、乙两组的生根率

28.(8分)

(1)减数第二次分裂输卵管有

(2)中心体(中心体和线粒体)

(3)①③⑥(4)AB

(5)异常子细胞有两个细胞核,正常子细胞一个细胞核正常细胞与异常细胞中的遗传物质相同

29.(9分)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冷感受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2)等于(3)突触单向(4)增强、减弱(都对得分)

(5)外正内负

(6)箭毒、肉毒杆菌毒素(或箭毒、肉毒杆菌毒素、瘦素)

30.(8分)

(1)腺嘌呤核糖核苷酸肽键(-CO-NH-)

(2)翻译tRNA、氨基酸、能量(ATP)等(至少两点)

(3)变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