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现浇混凝土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施工工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871871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93.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现浇混凝土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施工工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7现浇混凝土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施工工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7现浇混凝土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施工工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7现浇混凝土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施工工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7现浇混凝土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施工工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7现浇混凝土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施工工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7现浇混凝土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施工工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7现浇混凝土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施工工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7现浇混凝土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施工工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7现浇混凝土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施工工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7现浇混凝土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施工工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7现浇混凝土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施工工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7现浇混凝土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施工工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7现浇混凝土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施工工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7现浇混凝土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施工工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7现浇混凝土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施工工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7现浇混凝土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施工工法.docx

《7现浇混凝土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施工工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现浇混凝土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施工工法.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7现浇混凝土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施工工法.docx

7现浇混凝土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施工工法

后张法有粘接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法

1.前言

定义:

为了避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过早出现,充分利用高强度钢筋及高强度混凝土,设法在混凝土结构或构件承受使用荷载前,预先对受拉区的混凝土施加压力后的混凝土就是预应力混凝土。

目的:

预压应力用来减小或抵消荷载所引起的混凝土拉应力,从而将结构构件的拉应力控制在较小范围,甚至处于受压状态,以推迟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和开展,从而提高构件的抗裂性能和刚度。

在工程结构构件承受外荷载之前,对受拉模块中的钢筋,施加预拉应力,提高构件的刚度,推迟裂缝出现的时间,增加构件的耐久性。

对于机械结构来看,其含义为预先使其产生应力,其好处是可以提高构造本身刚性,减少振动和弹性变形。

这里依据泰达现代服务产业区G2地块工程(以下称G2地块)预应力施工实例,编制现浇混凝土后张法有粘接预应力施工工法。

2.特点

2.0.1有粘结预应力筋与混凝土的可靠粘结可使预应力筋能很好地发挥其力学性能,为所建立的预应力提供保障。

2.0.2有粘结预应力筋可根据受力的需要设计成多种曲线形式,使其能满足各种受力要求。

2.0.3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有着良好的抗裂性能和抗变形能力,耐久性高,可有效地降低结构高度,节约材料,节约能源,使用性能优越。

3.适用范围

适用于大跨度、大空间的房屋建筑工程,如大跨度的混凝土梁、大偏心的框架柱、大柱网的混凝土楼板、大悬臂梁、转换梁或转换板、抗拔桩、基础地梁、地下室底板等混凝土结构中的各种构件。

其它土木工程中的有粘结预应力构件也可参照使用。

4.工艺原理

通过张拉预应力筋,在混凝土构件中产生预压应力,张拉完后灌浆,使预应力筋与混凝土可靠粘结,充分发挥材料强度并使所建立的预压应力有更好的保障。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工艺流程

见下页。

5.2预应力筋下料、装配及运输

预应力筋的下料长度应考虑设计曲线长度、张拉端外伸预留长度、弹性回缩值、张拉设备、钢材品种和施工方法等因素,对采用夹片式锚具与穿心式千斤顶进行张拉的构件上的钢绞线,其下料长度L按下式计算:

⑴一端张拉时L=L0+L1+L2+L3+L4

⑵两端张拉时L=L0+2(L1+L2+L3)

式中:

L0——构件的孔道长度

L1——张拉端锚垫板厚度

L2——夹片式工作锚具厚度

L3——张拉端外露预留长度

L4——锚固端长度

预应力筋的下料应在平整的场地上直线定出下料长度,并在下料场地两端设置固定标志,每端有专人负责;切断前应将预应力筋拉直;用砂轮切割机切断,不得用电弧切割。

在预应力筋下料同时制作装配固定端,当固定端采用P型挤压锚时应采用专用设备对挤压套与锚垫板进行二次挤压以保证挤压套紧固在锚垫板上。

对所下的预应力筋做好分区及类型编号,必要时在其两端做出同颜色的标志并标明长度,以便布束张拉时识别,再用放线盘分别盘成直径约为2.0m的圆盘。

预应力筋运至施工现场后要分区、分类堆放。

露天堆放时,需覆盖防雨布,并用垫木垫起,不与地面接触,防止锈蚀、死弯。

在堆放期间严禁碰撞踩压。

5.3预留管道埋设

绑扎构件的普通钢筋时,可同时进行预应力筋管道埋设。

采用金属波纹管时,可将金属波纹管按设计的曲线定位在非预应力钢筋笼中。

具体的做法是根据矢高沿构件方向每隔约0.8m设置相应的马凳钢筋(根据具体工程情况马凳钢筋间隔可适当调整,保证设计曲线为宜),马凳钢筋宜采用Φ10~Φ12钢筋,在马凳处用铁丝把波纹管与马凳钢筋绑紧,使波纹管形成曲线。

如下图所示。

 

金属波纹管连接采用比主管大一号的金属波纹管作为连接管,连接管长约200~300mm。

在连接管的两端缠上塑料胶带以防漏浆,预埋管道要求曲线流畅,水平顺直。

 

跨中预应力筋位置示意

5.4预应力筋穿束

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可采用逐根穿束或集束穿束。

逐根穿束是将预埋管道内的预应力筋逐根穿入;集束穿束是将管道内所需的预应力筋先绑扎成束后一次性穿入预埋管道内。

集束穿束前宜将预应力筋端部用胶布包扎以减小摩擦力并防止穿破波纹管。

5.5端部预埋安装

5.5.1固定端端部预埋安装

固定端采用P型挤压锚时,在保证固定端锚垫板、挤压套筒不外露的前提下,按设计要求的高度固定好预埋件并安装好网片筋或螺旋筋。

5.5.2张拉端端部预埋安装

张拉端部有外凸和内凹两种形式。

张拉端部预埋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预应力筋应与锚垫板保持垂直。

采用外凸式张拉端部时,将锚垫板紧靠构件端部固定;采用内凹式张拉端部时,将锚垫板固定在离端部约90mm处,调整锚垫板周围的钢筋以保证张拉时千斤顶有足够的张拉空间,然后在承压板外安装穴模,按设计要求焊接好网片筋或螺旋筋。

采用分段搭接张拉时,张拉端部的预埋安装在锚垫板等预埋件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预应力筋与锚垫板应保持垂直,保证张拉千斤顶有足够的张拉空间及张拉完后锚具不露出构件表面。

5.6排气管埋设

有粘结预应力的灌浆孔与排气孔(泌水孔)是可通用的。

在预应力筋铺设完后进行排气管埋设。

排气管的压板与金属波纹管应连接牢固,并用塑料胶带缠紧密封以防漏浆,将排气管与构件的面筋绑紧。

5.7混凝土浇捣

为确保工程质量,混凝土浇捣前,应由建设单位会同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设计单位等对预应力工程进行隐蔽工程验收,主要内容包括:

  

(1)原材料是否验收合格;

(2)有粘结预应力筋的数量、规格、控制尺寸是否按照图纸要求;

(3)波纹管有无破损,接头是否牢固可靠;

(4)排气管及端部的预埋处理是否恰当等;

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时应避免踏压撞碰波纹管、预应力筋、马凳、灌浆管以及端部预埋件,浇注时派专人监管,混凝土浇捣完毕后,构件侧模宜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支撑拆除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张拉前不可拆除底模;侧模拆除后,若发现张拉端或固定端部混凝土有外观质量缺陷,应在张拉前进行处理,待处理后的混凝土达到要求的强度后方可进行张拉。

5.8预应力筋张拉

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可进行张拉。

设计文件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值的75%。

张拉控制应力按设计文件要求,且不应大于钢绞线强度标准值的75%。

预应力构件的张拉顺序,应根据结构受力特点、施工方便、操作安全等因素确定,应遵循对称、均匀原则。

预应力筋的张拉方法应根据设计和施工计算要求,确定采取一端张拉或两端张拉。

采用两端张拉时,宜两端同时张拉,也可一端先张拉,另一端补张拉。

同一束预应力筋,应采用相应吨位的千斤顶整束张拉,直线形或扁管内平行排放的预应力筋,当各根预应力筋不受叠压时可采用小型千斤顶逐根张拉。

张拉工艺如下:

工作锚具安装→千斤顶安装→千斤顶进油张拉→伸长值校核→持荷顶压→卸荷锚固→记录

预应力张拉施工中,质量控制以应力控制为主,测量张拉伸长值作校核。

预应力筋张拉理论计算伸长值:

ΔL=

式中:

N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取张拉端拉力扣除孔道摩擦损失后的拉力平均值;

LT——预应力筋实际长度

AP——预应力筋截面面积

Es——预应力筋实测弹性模量

由多段弯曲线段组成的曲线束,应分段计算,然后叠加,结果较准确。

预应力筋张拉伸长值的量测,在建立预应力后进行,其实际伸长值:

ΔL=ΔL1+ΔL2+ΔLC

式中:

ΔL1——从初应力至最大张拉力之间实测伸长值;

ΔL2——初应力以下的推算值,可根据弹性范围内张拉力与伸长值成正比的关系推算确定;

ΔLC——施加预应力时,后张法预应力构件的弹性压缩值和固定端锚具楔紧引起的预应力筋内缩值,初应力宜为0.10~0.15σcon。

张拉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与实际伸长值的允许偏差值控制在±6%以内,如超出范围,应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方可继续张拉。

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一次张拉端锚固程序可采用:

0→10%σcon→105%σcon(持荷2min)→σcon→锚固或0→10%σcon→103%σcon→锚固

5.9后张有粘结预应力孔道灌浆

灌浆前先打通灌浆孔,用清水清洗孔道,直到张拉端部出水较大,各处均畅通时,方可安排灌浆。

灌浆用水泥浆的水泥宜用不低于32.5等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浆水灰比不应大于0.45,拌制后3h泌水率不宜大于2%,且不应大于3%。

泌水应能在24h内全部重新被水泥浆吸收。

水泥浆要严格按配合比配料,搅拌时间应保证水泥浆混合均匀,一般需2-3min。

灌浆过程中,水泥浆搅拌应不间断,水泥浆用筛网过滤,以免灌浆时堵管。

灌浆时将灌浆机出浆口与灌浆管相接,并确认连接处紧密后,开动灌浆泵加压灌入水泥浆,从近至远逐个检查出浆孔,各出浆孔出浓浆后逐一封闭,待最后一个出浆孔出浓浆后,封闭该出浆孔,继续加压至0.5-0.7MPa,保持1~2min,封闭进浆阀门,待水泥浆凝固后,再拆卸连接接头,并及时清理现场浮浆及杂物,如发现管内有空隙应仔细补浆。

构件的底模支撑在无具体设计要求时,应在预应力筋张拉及灌浆浆体强度达到15MPa后拆除。

5.10预应力端部封锚

张拉、灌浆后,用砂轮切割机切掉张拉端多余的预应力筋,预应力筋的外露长度不宜小于其直径的1.5倍,且不宜小于30mm,用环氧树脂涂封锚具及外露预应力筋,封闭前应将锚具周围的混凝土凿毛、冲洗干净,凸出式的锚头宜配置钢筋网片,用微膨胀细石混凝土进行封闭。

6.材料与设备

6.1预应力筋

常用后张有粘结预应力筋的规格及力学性能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公称

直径

(mm)

直径允许偏差

(mm)

公称

截面积(mm2)

每米参考重量

(g/m)

抗拉强度Rm

(MPa)

整根钢绞

线最大力

Fm(kN)

规定非比例延伸力

Fp0.2(kN)

最大力总伸长率Agt(%)

(L0≥500mm)

应力松弛性能

初始负荷相当于公称最大力的%

1000h应力松驰率(%)不大于

不小于

12.7

+0.40

-0.20

98.7

775

1720

170

153

3.5

60

 

70

 

80

1.0

 

2.5

 

4.5

1860

184

166

1960

193

174

15.2

140

1101

1720

241

217

1860

260

234

1960

274

247

15.7

150

1178

1770

266

239

1860

279

251

17.8

191

1500

1720

327

294

1860

353

318

后张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施工采用其它规格、级别的钢绞线时,应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的要求;采用其它形式、标准的预应力筋时,应按相应标准执行。

6.2预应力锚固体系

现浇后张预应力端部锚具分为张拉端锚具和固定端锚具。

G2地块张拉端采用多孔夹片锚,由多孔锚锚具、喇叭口、钢筋网片(或螺旋筋)组成。

如下图:

 

 

锚固端采用P型挤压锚,由挤压锚具、锚板、螺旋筋组成。

挤压锚包括挤压套筒和内衬套,如下图:

 

 

预应力锚具应符合《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00及《预应力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2002的规定。

6.3孔道成型材料

常用的孔道成型材料是金属波纹管。

金属波纹管质量必须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螺旋管》JG/T3013-1994的规定。

根据设计要求,施工中需采用钢管或塑料波纹管作为孔道成型材料时,钢管或塑料波纹管的质量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G2地块采用波纹管型式如图:

 

6.4灌浆材料

灌浆用水泥应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宜低于42.5。

水泥中宜掺入高性能外加剂,如8%的膨胀剂、0.05%~0.1%的铝粉或0.25%的木质素磺酸钙减水剂,严禁掺入各种含氯盐或对预应力筋有腐蚀作用的外加剂。

6.5机具设备

6.5.1下料机具

波纹管及钢绞线的下料均宜采用砂轮切割机,不得采用电弧切割。

6.5.2张拉设备

张拉设备由穿心式液压千斤顶、高压电动油泵、压力表等组成,当预应力筋预留长度较短时宜使用前卡式千斤顶。

张拉采用千斤顶吨位的大小应根据设计要求选用。

6.5.3挤压机

用以配套高压电动油泵制作P型挤压锚固定端。

6.5.4灌浆设备

灌浆设备主要包括高压灌浆泵和灰浆搅拌机。

灌浆泵必须能满足连续工作条件,并根据灌浆高度、距离、形态等选用,灌浆泵应配备计量校验合格的压力表。

7.质量控制

7.1质量要求

除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及《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等有关规定及设计文件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类别

名称

编号

国家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GB/T14370-2007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GB/T5224-2003

行业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

JGJ85—2002

7.2质量控制措施

7.2.1根据设计文件要求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严格按技术要求进行施工,每道工序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作业。

7.2.2所有原材料按规范要求进行外观检查和性能检验。

7.2.3预埋孔道、预埋件、铺束的质量应专人检查,严格控制其尺寸及偏差。

7.2.4加强张拉过程质量控制,严格遵守张拉设备的配套校验制度和灌浆质量保证措施。

7.2.5认真做好施工记录。

7.2.6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应及时处理。

①预应力筋张拉过程中出现断裂或滑脱,其数量应不超过同一截面上预应力筋总根数的3%,且每束钢丝不超过一根,同一截面应按开间计算,同时应及时进行处理,先退锚,然后根据断丝或滑脱的预应力筋情况,换上可靠锚具,断丝的预应力筋可加假丝协助工具锚夹持,相应降低张拉力,重新张拉。

②张拉过程中出现塌孔或张拉后发现构件张拉端部出现有害裂缝,应及时退锚,对塌孔或开裂的混凝土进行补强处理,待处理后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时,重新张拉。

③张拉过程中,因混凝土浇捣时孔道漏浆造成张拉异常时,应及时凿开构件清除漏浆部分,修补完整后,重新张拉。

④灌浆过程中,发生孔道阻塞、串孔或中断灌浆时,应及时冲洗孔道或采取其它措施重新灌浆。

8.安全措施

张拉作业一般容易发生滑丝而使夹片飞出伤人,压浆时浆液飞溅伤人的事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具体应对措施如下:

8.0.1千斤顶、油表在张拉前,须配套检验。

8.0.2张拉作业区,应设警告标志,无关人员,严禁入内。

8.0.3锚环和夹片使用前应认真仔细检查及试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8.0.4高压油泵与千斤顶之间的连接点个接口必须完好无损,螺母应拧紧。

油泵操作人员要戴防护眼镜。

8.0.5在张拉作业过程中,应对高压油管进行保护,防止砸破油管,高压油喷出伤人。

8.0.6张拉前,操作人员要确定联络信号,张拉两端应设便捷的通信设备。

8.0.7在已浇筑的梁上进行张拉作业,应事先搭好张拉作业平台,并保证张拉作业平台拉伸机支架要架设牢固,平台四周应加设护栏。

张拉时,千斤顶的对面及后面严禁站人,作业人员应站在千斤顶的两侧。

8.0.8张拉操作中如出现异常现象(如油表震动剧烈发生漏油、电机声音异常发生断丝滑丝等),应立即停机进行检查。

8.0.9预应力钢筋冷拉时,在千斤顶的端部下非张拉端部均不得站人以防钢筋断裂螺母滑脱张拉设备出现事故而伤人。

8.0.10管道压浆时操作人员戴防护眼镜和其他防护用品。

关闭阀门时作业人员应站在侧面以确保安全。

9.效益分析

9.0.1有粘结预应力技术的应用使建筑实现大跨度、大柱网的结构形式,增加建筑平面使用的灵活性和使用面积,改善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9.0.2有粘结预应力技术的应用能有效减小混凝土构件的截面尺寸,减小层高,降低能耗,减轻建筑物重量,节省工程造价。

9.0.3有粘结预应力技术的应用能节约建筑材料(包括钢筋、混凝土、模板等),减少用工量。

9.0.4楼板中采用有粘结预应力技术比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技术有更良好的结构性能,可节约预应力筋、普通钢筋及约占预应力造价5%~10%的锚具和承压板,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9.0.5与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因减少模板、钢筋和混凝土的用量,且有粘结预应力的埋管、穿筋可与普通钢筋铺设同时进行,张拉、灌浆不占主工期,采用有粘结预应力技术不会增加施工工期。

10.应用实例

泰达现代服务产业区G2地块工程,设计为12根跨度为15.6m大跨度梁中配置了有粘结预应力。

预应力筋采用fJ15.2高强1860级低松弛钢绞线,其标准强度

=1860N/mm2。

设计张拉控制应力为0.70

=0.70*1860Mpa=1302Mpa,控制伸长值为ΔL=NpL/ApEs。

张拉端采用多孔夹片群锚,固定端采用挤压锚具。

预应力筋的张拉采用单端张拉。

张拉端根据构件部位,分别采用外露和不外露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