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方法论.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748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0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创新方法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科技创新方法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科技创新方法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科技创新方法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科技创新方法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科技创新方法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科技创新方法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科技创新方法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科技创新方法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科技创新方法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科技创新方法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科技创新方法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科技创新方法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科技创新方法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科技创新方法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科技创新方法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科技创新方法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科技创新方法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科技创新方法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科技创新方法论.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技创新方法论.docx

《科技创新方法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创新方法论.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科技创新方法论.docx

科技创新方法论

《科技创新方法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徐飞

(根据课堂笔记整理)

 

1.创新思维的障碍--从中西观念差异谈起

中西思维基本面对比

创新思维是创新实践,是创造力发挥的前提。

所谓创新思维是指,在客观需要的推动下,以获得的新信息和已储存的知识为基础,综合运用各种思维形式,创造出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新形象,从而使认识和实践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思维活动。

目前在科技创新领域西方国家始终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中西方国家,尤其是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科技创新成果的差异主要取决于二者之间思维的差异。

•中国思维的基本特征:

谦虚、谨慎;圆润、宽容;博大、精深。

•西方思维的基本特征:

骄傲、大胆;严密、尖锐;细致、入微。

上述差异性使得西方更容易出技术创新成果,其技术成果更也更容易形成科学体系。

推荐阅读:

黄玉顺中西思维方式的比较

—对《尚书·洪范》和《工具论·范畴篇》的分析

2.中国的科技文明传统及其对创新思维的影响

 在人类文明的第一个形态——农业文明阶段,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古代“以农为本”的科学技术并促进了中国古代和中世纪科技的发展。

   从先秦诸子《论语》《中庸》的学、问、思、辨、行,《大学》的格物致知,《孟子》的民本和求故,《老子》的道法自然,到清明的实学,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给中国古代科技提供了丰富的养分,促进了农、医、天、算四大传统科学体系的形成和以“四大发明”为标志的技术成就的产生,使中国古代科技在数千年的农业文明中居于世界前列。

在儒家崇尚务实和“经世致用”思想影响下,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强烈的实用性。

这种实用性以满足国家政治需要和满足人们日常生产生活需要二者兼顾为其特征。

2.1农学

中国古代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要使“黎民百姓不饥不寒”,国家兴旺,实施儒家的“王道”政治,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心目中,农业这一行的社会地位仅次于官宦,“士农工商”,“农”排在第二位。

因此,大官研习农学者大有人在,直至明末宰相徐光启,“雅负经济才,有志用世”,不仅有《治蝗疏》、《蕃薯疏》等专业的奏文进上,甚至在上海、天津等地建立试验园地,躬耕农桑,有《农政全书》这样带有总结性的农学著作问世。

至于“不仕则农”,亲自钻研农业生产技术,认真记录和总结农民生产经验的知识分子历代都有。

这是中国农学取得高度成就的一个基本条件。

•农学:

24节气,西汉(前206-公元8)开始沿用至今,耕地的犁耙用了两千多年。

2.2医学

(1)商周:

已有丰富的医药学知识。

(2)战国:

扁鹊是当时的名医,后代医家奉之为“脉学之宗”。

他发明的“四诊法”成为中国中医传统的诊病法。

医学分科。

有著名的医学著作《内经》。

(3)西汉:

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采用阴阳五行学说,(若一定要和西方医学体系比较),则涉及人体生理学、病理学、病因学、诊断学等学科,包括内科、外科、儿科和妇科,并提出“治未病”的哲学思想,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西汉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医方经》记载了几百个药方。

(4)东汉:

《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后人称张仲景为“医圣”。

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誉为“神医”。

他发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

(5)隋唐:

①我国的一些外科手术,如拔牙、血管结扎等,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②隋朝太医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古代医学史上探讨病因、病理内容最丰富的一部著作。

③唐朝杰出医学家孙思邈著的《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学成果,有许多创见,在我国医药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④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四部医典》,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

⑤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布的药典。

(6)北宋:

①医学以小儿科、产科和针灸科最著名。

②《小儿药证直诀》为我国古代重要的儿科著作。

③《十产论》是著名的产科著作。

④针灸学家设计了便于医术学习的针灸铜人模型。

⑤《洗冤录》是南宋法医学家宋慈所著,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法医学书籍。

⑥王安石变法时设太医局,局内办有医学校。

(7)明朝: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药物一千八百多种,方剂一万多个,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2.3天学

(1)夏朝:

历法“夏小正”,载有一年中各个月份的物候、天象、气象和农事情况。

(2)商朝:

干支纪日法是商朝历法最大成就,它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纪日方法。

商朝甲骨文保留了我国最早的日食、月食和新星记录。

(3)春秋:

留下世界公认的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比欧洲早670多年。

历法已经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统,基本上确立了十九年七闰的原则,比欧洲早160年。

(4)战国:

《甘石星经》是世界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人们还测定了一年的季节。

(5)西汉:

武帝时制定“太初历”。

前28年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是世界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

(6)东汉:

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

(7)隋唐:

①隋朝天文学家刘焯编制的《皇极历》,创立了计算日月运行的新方法,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

②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在《皇极历》的基础上制定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系统周密,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

③一行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

(8)元朝:

元初设立太史局编制新历法。

郭守敬改进了简仪和圭表,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授时历》年周期与现行公历同,但早于现行公历300年问世。

历史记录的奇迹

•古代中国的天象记录更是连续、准确、完备。

从《史记》(前104年—前91年)开始,国家记录几千年不间断。

《史记》本身的奇迹,一本书写了三千年,从黄帝开始,夏、商、周、秦、汉武帝。

•100多年前,当甲骨文发现后,上古的历史大多从甲骨文中得到印证。

2.4算学

(1)西周:

商高讲过“勾三股四弦五”这一勾股定理特例,载于《周髀算经》。

(2)春秋:

九九乘法表。

(3)西汉:

刘歆推算圆周率为3.1547。

(4)东汉:

《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

(5)三国:

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

(6)南朝:

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一成果比欧洲早一千年。

他还为《九章算术》作注。

又著《缀术》等书。

(7)唐朝:

著名数学家王孝通撰写的《缉古算经》,首次提出三次方程式正根的解法,能解决工程建设中上下宽狭不一的计算问题,是对古代数学理论的卓越贡献,比阿拉伯人早三百多年,比欧洲早六百多年。

(8)明代:

数学家程大位编著《算法统宗》,奠定了后世珠算法基础。

(9)清代:

蒙古族数学家明安图推出“割圆九术”,将其研究成果整理成《割圆密率捷法》。

他用解析几何方法把三角函数和圆周率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除了农、医、天、算这四大学科外,在地学方面,《汉书·地理志》开创了按行政区划记述各地山川地形的地方志的先声,以后历朝历代,都重视编修地方志,内容扩大到各地的物产、户口、贡赋、沿革、古迹等,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有机结合,其内容之广博,数量之庞大,历史之悠久,也居世界之首位;而其动因,当然是为了社会管理、发展生产和文化交流的需要。

下面还将说到对世界文明进程有巨大影响的“四大发明”,则更是国家和人们日用需要的直接和间接产物。

英国著名科学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Bacon,1561—1626)在其名著《新工具》(1620)中写道:

“发明的力量、效能和后果,是会充分看得到的,这从古人所不知且来源不明的俨然是较近的三项发明中表现得再明显不过了,这就是印刷术、火药和磁针。

因为这三项发明已经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事物的状态。

第一项发明表现在学术方面,第二项在战争方面,第三项在航海方面,从这里又引起无数的变化,以致任何帝国、任何教派、任何名人对人类事务方面似乎都不及这些机械发明更有力量和影响。

请注意,这是在17世纪初,弗朗西斯•培根并不知道印刷术、火药和磁针这些发明——当然还有造纸术,因为印刷离不开纸——来自中国的情况下所说的话,应该是非常客观的,它们“已经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事物的状态”!

   19世纪中,马克思(KarlMarx,1818—1883)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1863)中进一步指出: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在这里,马克思是从科学复兴、社会革命和文化传播的角度高度评价了中国的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的发明。

请阅读:

王渝生中国古代科技与传统文化

2.5中国科技文明传统的特点

•传统中国心理文化的特点:

实用性、与人相关性、模糊综合性以及哲学层面的系统综合性(没有经过分析的原始综合性);

•在认识自然世界细致规律性,特别是揭示具体的因果环节的时候,渐渐表现出某种无力感。

•唯求简单实用的价值观在稳定发展阶段一般较为忽视技术创新。

3.重新认知理性思维

3.1什么是数理思维?

所谓理性思维,主要是指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方式把握认识对象,建构理论。

•举例

•1、2、3、4、5。

•1、3、5、7、9。

上述两组数,那一组更多?

•答案一:

1、2、3、4、5。

更多,是1、3、5、7、9的两倍。

•答案二:

一样多。

这就涉及到无穷比较法证明。

•无穷比较法证明:

“部分等于整体”

•AB<CD

但AB上的每一点都和CD上的每一点对应。

因此,AB=CD。

因此“部分AB=整体CD”

    --伽利略悖论

•解:

有限集合与无穷集合之间有本质的差别。

•“有限”的经验不能简单推广到“无限”

•光度学佯谬

德国天文学家奥尔伯斯1823年提出一个问题:

夜晚的天空为什么是黑的?

•可能的答案:

当考虑大尺度宇宙结构时,现有的物理规律可能不再适用。

•任何宇宙模式必须能够解释:

夜空必须是黑的。

3.2数理思维逻辑的成果

•在无穷集合中,一个集合可以与它的子集合等价。

•即:

“部分”等于“全体”

•于是:

人们形成了关于无穷集合的定义:

凡是能同其至少一个子集合等价的就是无穷集合。

•由此而论:

自然数就是一个无穷集合,其特点:

整体等于部分。

3.3什么是非数理思维?

非理性思维则指不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而进行的非逻辑的思维活动,主要运用感觉、知觉、表象、情感、直觉和顿悟等形式把握认识对象。

•“爱”的反义词是什么?

通常人们认为爱的反义词就是恨,曾经在读者文摘上看到过爱的反义词也可能是忘却。

•关于“儿子”的用法。

“雷锋是人民的好儿子”

“我是人民的一分子”   

“雷锋是我的?

3.4数理逻辑思维的魅力

•哥尼斯堡七桥问题:

哥尼斯堡是位于普累格河上的一座城市,它包含两个岛屿及连接它们的七座桥.该河流经城区的这两个岛.岛与河岸之间架有六座桥,另一座桥则连接着两个岛.星期天散步已成为当地居民的一种习惯,但试图走过这样的七座桥,而且每桥只走过一次却从来没有成功过.但直至引起瑞士数学家欧拉(LeonhardEuler,1707—1783)注意之前,没有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如何不重复也不漏掉地通过全部七座桥?

学生们请教数学家欧拉,以下是欧拉的抽象:

将左边的七座桥结构转化为右边的网络问题,四处地点浓缩成四个小点,七座桥表示成七条线,这样问题转化成:

能否一笔划出左上方的图形?

•欧拉解决的思路

一个网络由顶点和弧线组成.一个可以遍历的网络是指它可以准确一次地穿经所有的弧线,但顶点却可以通过任意次数.哥尼斯堡七桥问题的网络顶点,有如上图所示的A,B,C,D.注意每个顶点发出的弧线数——A为3,B为5,C为3,D为3.由于这些数全是奇数,这类顶点我们称之为奇顶点或奇点.如果一个顶点发出的弧线数为偶数,我们则称之为偶顶点或偶点.欧拉发现,对于一个可以遍历的网络,其奇、偶点具有许多性质.特别地,欧拉注意到:

一个奇顶点在这种遍历式的旅行中,要么是起点,要么是终点.由于一个遍历的网络只能有一个起点和一个终点,因而这种网络的奇点数不能多于两个.然而在哥尼斯堡七桥问题的网络中却有四个奇点,因而它是不可能被遍历的.

•欧拉解决的思路--拓扑学的发端

 那时,欧拉正在圣彼得堡为俄国女皇凯瑟琳服务.在解决该问题的过程中,欧拉创立了一个数学分支,即后来人们所熟知的拓扑学.他在解哥尼斯堡七桥问题时,采用了今天人们称之为网络的拓扑学知识.运用网络,欧拉证明了要走过哥尼斯堡的七座桥且每桥只通过一次是不可能的.

  这一问题及欧拉的解答,开创了拓扑学研究的先河.拓扑学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19世纪,数学家们才开始对它以及其他的非欧几何开展研究.论述拓扑学的第一篇论文,写于1847年.

请参考:

《数学趣闻集锦》,T·帕帕斯

4.创新文化的比较

两种创新文化的简单对比

4.1中医和西医。

中医药学与西医药学应该是平起平坐、相互补充而又不能相互取代的两大医疗保健体系。

二者理论与实践完全不同,不能相互作为证伪的标准,更不能拿西医药当作中医药的“历史审判庭”。

•看问题角度不同

中医药学从宏观角度看问题,将人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机体的各部分相互影响。

中医药有宏观准确性,缺少微观精确性;而西医药学则从微观看问题,采用分析法,不把人当成人,而视为各零件的组合,有微观精确性,却无宏观准确性。

认识论告诉我们,宏观可以统帅、包括微观;微观只能说明和解释宏观,而不能统帅和包括宏观。

因此中医药可以同化西医药,西医药不可能同化中医药。

也可以说,中医药博大精深,再有200年,西医药也赶不上、也理解不了中医药。

在这一点上,我们要有民族自信心。

•依靠对象不同

西医给人找病,中医给人找健康。

西医以药为依靠对象,用药对抗疾病,如用药消炎灭菌。

中医则是依靠病人的自我康复能力,虽然有时也用药直接对抗一些疾病,但用药主要是借以调动人这一复杂、开放的巨系统的自我组织能力而已。

西医是对抗医学,中医是中庸医学。

•毒副作用问题

西药是纯而又纯的单体,结构清楚,作用靶点单一。

有人提出,中药是多靶点作用,其实是不合适的:

中药用于调整而非对抗。

西药由于作用单一,局部对抗,毒副作用很大,历史上多次重大药害事故说明了这一点,近年淘汰的PPA又是一例。

西药之毒副作用是其不可克服的一大弱点:

食至精则有害,药至精则有毒。

只要辨证论治,配伍得当,中药几乎没有什么副作用;中医认为是药三分毒,讲究“中病即止”,“效必更方”,从不主张长期大量用药,几千年来,没有哪种中药因毒副作用被淘汰。

请参考:

月影读书频道

4.2中餐和西餐。

•选料的区别

由于我国多数人在饮食上受宗教的禁忌约束较少,而人们在饮食上又喜欢猎奇,讲究物以稀为贵,所以中餐的选料非常广泛,几乎是飞、潜、动、植,无所不食。

而西方自中世纪后在精神文化上一直受到宗教的约束,加之由于现代营养学的建立,与中餐相比,西餐在选料上局限性较大,常用的原料有牛、羊、猪肉、和禽类、乳蛋类等,对内脏的选择很少。

•原料加工的区别

中餐厨师非常讲究刀工,可以把原料加工成细小的丝、丁、片、末等刀口。

而西餐橱刀的种类非常多,干什么用什么刀也很讲究,但很少把原料加工成细小的刀口,大都是体积较大的排、卷、块等形状,讲究造型。

•烹调的区别

中餐做菜一般使用的圆底锅、明火灶非常适宜炒菜,所以中餐炒的烹调方法非常多。

而西餐做菜是用平底锅、暗火灶,并带有烤箱,还要有扒板、面火炉等设备,所以烹调方法主要是煎、烤、焖、烩、铁扒等。

•口味的区别

中餐菜肴大都有明显的咸味,并富于变化,多数菜肴都是完全成熟后在食用。

西餐菜肴很少有明显的咸味,口味变化相对没有中餐多,但追求菜肴鲜嫩的效果,像牛排、羊排等菜肴多熟人喜欢吃五成熟的,有些海鲜还喜欢生吃。

再有,西餐非常讲究制作沙司,且种类繁多,几乎所有菜都配有沙司,用来增加菜肴的口味。

•主食的区别

中餐有明确的主、副食概念,主食有米、面等多种制品。

而西餐并无明确的主、副食概念,面包及其他面食、米饭经常作为配菜放在盘子旁边,用量也较少。

•上菜的区别:

中餐上菜顺序应是:

先上冷菜、饮料及酒,后上热菜,然后上主食,最后上甜食点和水果。

宴会上桌数很多时,各桌的每一道菜应同时上。

上菜的方式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一是把大盘菜端上,由各人自取;二是由侍者托着菜盘逐一给每位分让;三是用小碟盛放,每人一份。

西餐上菜程序通常是:

面包黄油→冷菜→汤斗海鲜→主菜→甜点心→咖啡和水果。

冷菜、汤,同时就着面包吃。

冷菜也叫开胃小菜,作为第一道菜,一般与开胃酒并用。

汤分渍汤和奶油浓汤。

主菜有鱼、猪肉、牛肉、鸡等。

甜食常有冰淇淋、布丁等。

然后是咖啡或红茶。

至于水果,可上可不上。

5.中华文化精华举要

•老子思想(大国小鲜、牙齿舌头)

老子(前571年左右~前470年左右),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任守藏吏,相传晚年著成五千言《道德经》后,骑青牛出函谷而去,飘然不知所终。

以“道”为本的天道观

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他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认为一切由道生出。

关于道,《老子》有多种解释:

其一,道的特征是“无状之状,无象之象”。

《老子》第二十一章说: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第十四章又说:

“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惚恍。

”其二,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第二十五章说: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其三,道是无。

第四十章说: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在这里生于“无”即是生于“道”,“道”就是“无”。

“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法思想

老子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变动不居的。

他观察到天地间万物万事存在着互相矛盾的两个对立面,例如有无、刚柔、强弱、祸福、兴废等等,它们都是互相依存、互相联结的。

所以说: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还说: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表明了对立面双方的同一性。

老子还认识到对立面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在向相反的一面转化,他说: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老子承认转化,但强调“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在军事战略战术的运用方面也很突出。

在战术上,他主张“以奇用兵”,还要注意“将欲弱之,以固强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在战略上,他提出“柔弱胜刚强”的指导思想,他说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但攻坚的力量莫过于它。

这种战略思想有防止盲目骄傲的一面,但也具有极大的片面性。

“虚静”“玄鉴”的认识论

老子否认人的认识来源于感觉经验,“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知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他还宣扬“涤除玄鉴”的直观方法,教人们洗心内照。

他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反对启迪民智,要人们做到“绝圣弃智”,“绝学无忧”。

他认为,“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因此,主张“常使民无知无欲”。

“小国寡民”的社会历史观

老子主张“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他向往结绳记事的原始社会,认为在这种社会中人民会“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表现出复古倒退的消极思想。

•孙子兵法(不战而屈人之兵)

一般认为,《孙子兵法》成书于专诸刺吴王僚之后至阖闾三年孙武见吴王之间,也即前515至前512年。

全书分为十三篇,是孙武初次见面赠送给吴王的见面礼,事见司马迁《史记》:

“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吴王阖闾。

阖闾曰:

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

《孙子兵法》全书共十三篇。

《计》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

这是全书的纲领。

《作战》主要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

《谋攻》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

《形》、《势》讲决定战争胜负的两种基本因素:

“形”指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势”指主观、易变、带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气的勇怯。

《虚实》讲的是如何通过分散集结、包围迂回,造成预定会战地点上的我强敌劣,最后以多胜少。

《军争》讲的是如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夺取会战的先机之利。

《九变》讲的是将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

《行军》讲的是如何在行军中宿营和观察敌情。

《地形》讲的是六种不同的作战地形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九地》讲的是依“主客”形势和深入敌方的程度等划分的九种作战环境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火攻》讲的是以火助攻。

《用间》讲的是五种间谍的配合使用。

书中的语言叙述简洁,内容也很有哲理性,后来的很多将领用兵都受到了该书的影响。

•36计(机不可设,设则不中)。

  《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

—公元436年),据《南齐书.王敬则传》:

“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

”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

此语后人赓相沿用,宋代惠洪《冷斋夜话》: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

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

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

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

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

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

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

在正确认识三十六计的问题上,通常有两个比较极端的倾向。

一是强调“无常形,无常势”。

然而,此说等于什么也没说。

人类天生具有分类的倾向,是在实践过程中所累积的实践习惯和方法。

大约等于道和术的差别。

中国人自古崇尚道重于术,重高度归纳不习惯重演绎推理,是这个极端的文化根源。

二是认为随时可对书取用。

三十六计取六六之数,是古人对于数字的崇拜。

它开始“量化”真理,但完全以数字来涵盖万物,形式漂亮却流于简陋。

如果在今天还以此来严格给各种情势下框框,那么已经落后于博弈论了。

故,三十六计的认识,应重视“术中有数,数中有术”的观点和用阴阳运行规律来进行解释的方法。

唯此,三十六计才能是具有东方思维和东方哲学基础的计谋之术,不致落伍。

•儒家道德伦理(中庸之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中国传统道德的一个基本内容是爱人修己,一个有道德、有品格、有德行的人,首先必须爱人重人,所以爱人是为人、成人的主要关键和第一要义。

爱人必须修己行道,亲仁爱众,独善其身,兼善天下,不能只顾自己享乐,不顾他人死活。

爱人与修己是中国传统道德论的双轮,两翼,缺一不可,偏废不得,故中国历代先贤先哲对此极为重视,语焉而详,论焉而精。

义和利的问题,是中国传统道德论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先秦儒、墨显学的论争中,儒、墨两家及其他各家学者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论争。

义和利主要是指道德行为和物质利益而言;同时亦包涵动机与效果之义。

利有公利和私利之分,为国家、民族谋利为公利,为一身、个人求利为私利。

儒家学者历来重视义利之别,力倡公利,反对私利。

义和利作为一对伦理道德哲学的范畴,最初由孔子提出来的。

他说:

”君子以义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阳货》)以义为人的道德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