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番禺区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75792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17.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番禺区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广州番禺区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广州番禺区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广州番禺区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广州番禺区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广州番禺区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广州番禺区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广州番禺区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广州番禺区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广州番禺区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广州番禺区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广州番禺区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广州番禺区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州番禺区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docx

《广州番禺区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番禺区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州番禺区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docx

广州番禺区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

广州市201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模拟试题(番禺卷)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部分1至3页,第二部4至6页,共6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8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Na23K39Cl35.5Fe56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注意:

每道选择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请用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

选错.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1.下列方法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市场出售的净水器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水中杂质

B.在食品包装中,常用生石灰作干燥剂

C.石油分馏得到多种产品

D.用98%的浓硫酸配制20%的稀硫酸

2.下列关于空气中各组成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B.空气中的氧气体积分数最大

C.空气中的N2化学性质不如O2活泼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3.下列关于氧气(O2)和过氧化氢(H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含有氧元素B.都含有氧分子

C.都含有氧离子D.都是氧化物

4.下列物品是用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制造的是

A.木制家俱B.塑料雨衣

C.羊毛毛衣D.纯棉T恤

5.锰酸钾(K2MnO4)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是

A.+7B.+6C.+4D.+2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C.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7.下列物质能与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是

A.HClB.NaOHC.AgD.Fe

8.金刚石和石墨两种物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小圆圈均代表碳原子。

据此,下列关于金刚石和石墨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物质中的碳原子大小不相同

B.两种物质中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相同

C.两种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

D.两种物质的导电性能都好

9.铅蓄电池中装有硫酸。

如果不慎将硫酸洒到大理石地面上,会发出嘶嘶声并有气体产生。

这种气体是

A.C02B.COC.H2D.02

10.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煮沸水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B.根据水的用途选择不同的净化方法

C.水(H2O)和过氧化氢(H2O2)都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无限的

11.小烧杯中盛有含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中性,烧杯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A.紫色——红色B.蓝色——紫色

C.红色——无色D.无色——红色

12.下列关于CO和CO2说法正确的是

A.CO2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B.CO能溶于水生成碳酸

C.用闻气味的方法能够区别CO2和COD.CO可以使黑色CuO变红色

13.下列原子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A.B.

C.D.

.

14.精盐(NaCl)和纯碱(Na2CO3)是家庭厨房中两种常见物质。

下列能区别精盐和纯碱的物质是

A.白酒B.醋酸C.水D.酱油

15.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合理的是

A.用酒精浸泡捣烂的某些植物的花瓣可制酸碱指示剂

B.用燃烧木炭的方法制备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

C.用稀盐酸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铜粉

D.点燃的木条可区分N2和CO2

16.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

A.CaOB.CaCO3C.Ca(OH)2D.Ca

17.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100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配制氯化钠溶液的实验过程需要经过计算、称量、溶解、装液等步骤

B.配制氯化钠溶液的实验过程需要过滤

C.配制氯化钠溶液的实验过程需要蒸发滤液

D.配制氯化钠溶液时必须用的仪器是漏斗

18.春耕生产期间,各地都在保障农业生产所需的化肥供应。

下列物质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A.草木灰K2CO3 B.磷酸氢二铵 (NH4)2HPO4

C.尿素CO(NH2)2 D.磷矿粉有效成分Ca3(PO4)2

19.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测定白磷燃烧前后质量加热液体量取液体滴加液体

ABCD

20.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

H2

通入水中,干燥

B.

NaCl

MgCl2

溶解、过滤、蒸发

C.

KOH溶液

K2CO3

加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D.

Cu(NO3)2溶液

AgNO3

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

二、本题包括5小题,共31分

21.(4分)

(1)在水、铜和氯化钠3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酒中含有乙醇(CH3CH2OH)。

乙醇由____种元素组成。

(3)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

A的蒸气和红热B在高温下反应生成C和D,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反应类型是     。

物质

A

B

C

D

——氢原子

——碳原子

——氧原子

微观示意图

22.(2分)下图表示的是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pH,回答下列问题:

 

(1)酸雨的酸性比正常雨水的酸性(填“强”或“弱”);

(2)在少量厨房清洁剂中加入水,溶液pH值__12(填“>”“=”“<”)。

23.(10分)铜和铁是生产、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金属。

(1)用盐酸可以除去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它的化学方程式是。

(2)有两种铜合金(Ⅰ)Cu-Zn,(Ⅱ)Cu-Ag,将两种铜合金分别放入稀硫酸溶液中,能够与稀硫酸溶液发生的铜合金是 (填Ⅰ,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将一严重锈蚀而部分变成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的铜块研磨成粉末,在空气中充分灼烧,生成物为CuO,水和二氧化碳。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磁铁矿(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冶炼生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冶炼2000t含杂质3%的生铁,需要90%的磁铁矿的质量是   t。

24.(2分)在当今社会,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1)甲烷是常用的化石燃料,甲烷的化学式为。

(2)二甲醚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

由合成气(CO和H2)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制二甲醚(CH3OCH3)和水。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5.(13分)下表是KNO3和NaCl在一定温度(t℃)的溶解度(g)。

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溶解度(g)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38.4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1)根据上表数据绘制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

 

(2)在   ℃KNO3和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95℃时,在248g溶液中含有110g的KNO3和38g的NaCl,溶液中水的质量为   g。

将95℃的溶液降温到70℃,过滤。

保持过滤液温度仍为70℃,过滤液中的阳离子是  。

过滤出的固体是    ,质量约为    g。

(4)将上述70℃的过滤液再冷却到20℃,过滤。

保持过滤液温度为20℃,则过滤液中的溶质是    。

过滤出的固体是   ,质量约为     g。

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29分

26.(5分)将下列各组中的两种反应物混合,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事实完成下表(没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一栏划“/”):

编号

反应物1

反应物2

现象

化学方程式

1

碳酸钙

盐酸

有气泡产生

2

碳酸钠

硫酸

有气泡产生

3

碳酸铵

硝酸

有气泡产生

(2)分析上述实验,反应能够发生的共同原因是:

反应物1中都含有(填化学用语,下同),反应物2中都含有。

27.(10分)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AB C D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

①;②。

(2)实验室可用  装置制取氢气,收集氢气的装置是。

(填字母代号)

(3)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可用 装置制取氧气,收集氧气的装置是 。

(填字母代号)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4)某同学在实验前称得24.5g的氯酸钾,0.5g的二氧化锰。

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冷却。

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0.2g。

计算:

①反应放出氧气的质量为    g。

②氯酸钾(KCl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③反应后剩余氯酸钾的质量为        g。

28.(8分)研究小组设计分离NaCl和CaCl2混合物样品方案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甲是。

固体乙是。

(2)“操作1”是。

(3)Na2CO3溶液与样品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用离子符号表示滤液中含有的离子。

(5)过量的B溶液与沉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9.(6分)有三瓶无标签的无色透明液体,分别是碳酸钠溶液、澄清的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除了空气和水之外,没有提供任何其他试剂,只有试管、胶头滴管、饮料管。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把这三瓶液体区分开来,并将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填写在下表中。

提示:

碳酸钠俗称“纯碱”,其水溶液显碱性。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1、

2、

 

番禺区2012年九年级化学综合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注意:

每道选择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请用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

选错.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B

A

B

B

C

D

C

A

D

C

D

B

B

A

C

A

B

B

D

二、本题包括5小题,共31分

21.(共4分,每空1分,错误得0分)

(1)H2O

(2)3(3)H2O+C

CO+H2置换反应

22.(2分)

(1)强

(2)<

23.(10分)

(1)6HCl+Fe2O3=2FeCl3+3H2O(2分,化学式错误0分,未配平扣1分)

(2)IZn+H2SO4===ZnSO4+H2↑(2分,每空1分,化学式错误0分)

(3)Cu2(OH)2CO3

2CuO+CO2↑+H2O↑2Cu+O2

2CuO

(2分,每空1分,化学式错误0分)

(4)4CO+Fe3O4

3Fe+4CO2(2分,化学式错误0分,未配平扣1分)2977(2分)

24.(2分)

(1)CH4

(2)2CO+4H2=CH3OCH3+H2O(共2分,化学式错误0分,未配平扣0分)

25.(13分)

(1)(2分)

(2)23℃(1分)(3)100(1分)K+Na+(2分)NaCl(1分)0.2(1分)(4)NaClKNO3,(2分)NaClKNO3,(2分)80.2(1分)

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29分

26.(5分)

(1)

化学方程式

1.CaCO3+2HCl=CaCl2+CO2↑+H2O

2.Na2CO3+H2SO4=Na2SO4+CO2↑+H2O

3.(NH4)2CO3+2HNO3=2NH4NO3+CO2↑+H2O

(2)CO32-H+

27.(10分)

(1)①试管②长颈漏斗

(2)B,D(2分)(3)AC或D2KClO3

2KCl+3O2↑(4)①4.8②122.5③12.25

28.(8分)

(1)NaCl。

CaCl2。

(2)过滤(3)Na2CO3+2HCl=2NaCl+CO2↑+H2O

(4)Na+Cl-CO32-(3分)

(5)CaCO3+2HCl=CaCl2+CO2↑+H2O

29.(6分)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1、分别将三瓶无色透明液体编号,然后分别取对应的溶液于三支试管中。

(1分)

用饮料管分别向试管中鼓入呼出的气体。

如果试管中能够出现混浊沉淀,则溶液是澄清的石灰水。

如果试管中不能出现混浊,则溶液为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2分)

2、另取未鉴别出对应的二种溶液于二支试管中,用确定的澄清的石灰水,分别滴加到试管中。

(1分)

(或另取未鉴别出对应的一种溶液于一支试管中,用确定的澄清的石灰水,分别滴加到试管中。

如果试管中能够出现混浊沉淀的是碳酸钠溶液。

无明显现象出现的是氢氧化钠溶液。

(2分)

其它答案合理的同样得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