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78806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68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docx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docx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

无锡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石油B.煤炭C.核燃料D.太阳能

【答案】D

【解析】

【详解】石油、煤炭、核燃料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只有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故D正确,ABC错误。

2.无锡是我国首个移动物联网连接规模超千万的地级市。

移动物联网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实现远程控制。

手机传递信息是利用了

A.红外线B.电磁波C.超声波D.次声波

【答案】B

【解析】

【详解】手机既是电磁波发射台也是电磁波接收台,所以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B正确。

3.十四个无声世界的孩子在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用一个“啊”字唱出了“整个春天”。

如图是嘉宾和孩子用手指放在对方的喉结附近正在相互感知发出“啊”的情景。

用这种方式让听不到声音的孩子感知到发出“啊”,这是利用了

A.声咅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C.固体传声比气体快

D.声音的音色可以用手感觉

【答案】A

【解析】

【详解】嘉宾和孩子用手指放在对方的喉结附近正在相互感知发出“啊”的情景,根据喉结的振动,用这种方式让听不到声音的孩子感知到发出“啊”,这是利用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故A正确,BCD错误。

4.由稀土原材料与其他金属一起经过熔化、冷却、破碎、烧结等复杂工艺形成毛坯,然后利用强大电流进行磁化制成的永磁体。

在高温下也能产生很强的永久磁场。

这种永磁体已用于制作新能源汽车的电动机。

下列关于这种永磁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耐高温B.磁性弱

C.制作时利用电流的磁场进行磁化D.制作时经历了熔化和凝固过程

【答案】B

【解析】

【详解】AB、在高温下也能产生很强的永久磁场,说明耐高温并且磁性很强,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错误,符合题意;

C、利用强大电流进行磁化制成的永磁体,说明利用电流获得磁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稀土原材料与其他金属一起经过熔化、冷却、破碎、烧结等复杂工艺形成毛坯,说明制作过程中经历了熔化和凝固过程,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5.小明和小红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同时向相反方向匀速行走,lmin后两人相距120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小明为参照物,小红的速度是2m/s

B.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的速度是2m/s

C.以小明为参照物,小红是静止的

D.如果说小明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地面

【答案】A

【解析】

【详解】A、以小明为参照物,1min后两人距离120m,所以小红的速度是v=

=2m/s,故A正确;

B、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1min行走

=60m,所以其速度是v=

=1m/s,故B错误;

C、以小明为参照物,小红的位置不断变化,所以小红是运动的,故C错误;

D、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的位置不断变化,所以小明是运动的,故D错误。

6.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壁上的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

A.水平向左移动

B.水平向右移动

C.竖直向上移动

D.竖直向下移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A、将平面镜水平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入射光线不变,则反射光线也不会改变,不能射中目标,故A不符合题意;

B、将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入射光线不变,则反射光线也不会改变,不能射中目标,故B不符合题意;

C、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则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入射点向右移动,则反射光线也向右移动,光斑会向上移动,能射中目标,故C符合题意;

D、将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则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入射点向左边移动,则反射光线也向左移动,光斑会向下移动,不能射中目标,故D不符合题意。

7.下列现象中,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A.液体很难被压缩B.两个铅块相互压紧后粘

一起

C.美味佳肴香气扑鼻D.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减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A、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相互的斥力,故A错误;

B、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由于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而使两块铅块粘在一起,故B正确;

C、美味佳肴香气扑鼻是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是扩散现象,故C错误;

D、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物质分子间有间隙,故D错误。

8.如图所示,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选质量为10g的卡片作为研究对象。

在线的两端分别挂上等质量的重物,对卡片施加两个拉力。

为探究这两个力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平衡,则所挂重物质量合适的是

A.5g

B.10g

C.200g

D.任意质量均可

【答案】C

【解析】

【详解】质量为10g的卡片作为研究对象;当卡片受到的拉力远大于卡片的重力时,卡片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计,此时卡片可以看作只在两个拉力的作用下平衡,故应选质量大的重物来拉卡片,故C符合题意。

9.在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碘颗粒。

为了能很快的观察到碘的升华现象,又要防止碘熔化,下列加热方式合适的是(碘的熔点是113.7℃,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

A.浸入开水中

B.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C.放入冰水混合物中

D.至于常温下的空气中

【答案】A

【解析】

【详解】AB、酒精灯火焰温度高于碘的熔点和沸点,这样碘容易发生熔化和沸腾现象,不利于研究碘的升华和凝华,用水浴法加热,水的沸点低于碘的熔点,碘不会发生熔化现象,但是可以发生升华现象,所以用水浴法加热而不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可以确保碘不会熔化。

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D、将被密封的碘颗粒放入冰水混合物或在常温下观察碘升华,速度太慢,效果不明显。

故C、D不符合题意。

10.如图所示,用电火花发生器点燃塑料盒内的酒精气体,能将盒盖喷出很远。

此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方式与汽油机的哪一个冲程相似

A.压缩冲程

B.吸气冲程

C.排气冲程

D.做功冲程

【答案】D

【解析】

【详解】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点燃盒内酒精,盒盖被打出去,这是因为酒精燃烧产生的燃气对外做功,消耗燃气的内能,变成盒盖的机械能,故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四冲程热机中的做功冲程就是利用内能来做功的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1.如图所示,在接线柱间接入熔丝和铜丝,熔丝电阻大于铜丝。

接通电源,闭合开关S,依次闭合各小灯泡支路的开关,可以看到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增大;再闭合电炉丝支路的开关时,会发现熔丝被熔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验说明电路超负荷运行会引起安全事故

②实验中通过熔丝的电流大于铜丝

③通电相同的时间,熔丝所产生的热量多于铜丝

④随着支路开关依次闭合,熔丝最终熔断说明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强度有关

A.只有①②B.只有①③④C.只有②③④D.①②③④都正确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由图可知,小灯泡和电炉丝是并联的,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同时工作的用电器越多,干路电流越大,干路导线产生的热量越多,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熔丝熔断,甚至引发安全事故,故①正确;

②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熔丝和铜丝是串联在干路中的,所以通过熔丝的电流等于通过铜丝的电流,故②错误;

③已知熔丝电阻大于铜丝,通过的电流相同,由焦耳定律Q=I2Rt可知,在相同时间,熔丝产生的热量多,故③正确;

④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随着支路开关依次闭合,干路电流逐渐增大,熔丝最终熔断,说明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强度有关,故④正确。

12.我国科学家研发的固体浮力材料已成功用于万米深海探测,为探测器提供浮力,技术水平居于世界前列,固体浮力材料的核心是“微球”(直径很小的空心玻璃球)。

若用质量为60g密度为2.4g/cm3的玻璃材料制成的“微球”后和粘合剂黏合制成一块固体浮力材料,其内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如图所示,粘合剂的密度为1.2g/cm3,粘合剂体积占固体浮力材料总体积的20%,制成后的固体浮力材料密度为0.48g/cm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微球”能承受很大的压强

B.这块固体浮力材料能漂浮在水面上

C.这块固体浮力材料中粘合剂的质量为24g

D.这块固体浮力材料中空心部分的体积为175cm3

【答案】C

【解析】

【详解】A、固体浮力材料成功用于万米深海探测,由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可知,它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强,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固体浮力材料密度为0.48g/cm3,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能漂浮在水面上,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粘合剂的体积V=

,固体浮力材料总体积V总=

,固体浮力材料密度ρ=

=0.48g/cm3,m=60g,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粘合剂的体积V=

50cm3,总体积V总=

=250cm3,微球的体积V球=V总(1-20%)=250cm3×80%=200cm3,微球实心部分的体积V实=

=25cm3,空心部分的体积V空=V球-V实=200cm3-25cm3=175cm3,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二.填空题

13.云是漂浮在空气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等组成,其中小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此过程中水蒸气要________热。

【答案】

(1).液化

(2).放

【解析】

【详解】阳光照射下,水的温度升高,水汽化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升入高空时,遇冷液化成大量的小水珠或凝华成大量的小冰晶,这就是云。

液化和凝华都是放热过程。

14.如图所示,用尺快速打击最下面的棋于,棋子被击打后飞出去。

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上面的棋子由于具有________会落在原处。

【答案】

(1).运动状态

(2).惯性

【解析】

【详解】受到打击的棋子飞出去,该棋子受力后由静止变为运动,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上面的棋子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由于下方的棋子飞出,所以上面的棋子在重力的作用下会落在原处。

15.劣质橡皮较硬,擦字时易打滑,导致字擦不干净,这是由于物体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________的缘故。

小明用橡皮轻轻擦字没擦干净,然后它稍加用力就擦干净了,这是通过增大压力来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橡皮与纸间的摩擦。

【答案】

(1).越小

(2).增大

【解析】

【详解】劣质橡皮质硬,擦字时打滑,由于物体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字擦不干净;小明用力擦,增大了橡皮对纸的压力,从而增大了摩擦力,字就擦干净了。

16.如图是一种手摇发电的手电筒,当沿图中箭头方向来回摇动时,灯泡就能发光。

这个手电筒壳体透明,可以清晰地看到里面有线圈,摇动时,可以感受到有一个物块在来回运动,小明猜想这个物块是磁体,依据是:

物体运动时,闭合线圈切割磁感线产生________,线圈相当于电路中的________。

【答案】

(1).感应电流

(2).电源

【解析】

【详解】该手电筒有线圈,使用时将它来回摇晃,线圈在磁场中就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此时线圈中有感应电流产生,所以手电筒里面的物块应该是磁铁,此手电筒发电是电磁感应现象,线圈可以提供电能,相当于电路中的电源。

17.如图所示,将钢锯条固定在桌面边缘,将棋子放在钢锯条的右端,然后用手将锯条的右端压下一段距离,松手后,棋子会被弹起一定的高度,此过程中,钢锯条的弹性势能转化为棋子的________势能,增加钢锯条被下压的距离,发现棋子被弹起的高度增加,实验表明,物体的________越大,它的弹性势能越大。

【答案】

(1).重力

(2).弹性形变

【解析】

【详解】松手后,棋子会被弹起一定的高度,钢锯条的弹性势能减小,棋子的重力势能增大,钢锯条的弹性势能转化为棋子的重力势能。

增加钢锯条被下压的距离,钢锯条形变更大,棋子被弹起的高度增加,表明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越大,它的弹性势能越大。

18.用煤气灶将质量为4kg的水从25℃加热到50℃,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J,若水吸收的热量等于煤气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则需要完全燃烧________的煤气。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气的热值为4.2×107J/kg]

【答案】

(1).4.2×105

(2).0.01kg

【解析】

【详解】水吸收的热量Q吸=cmΔt=4.2×103J/(kg•℃)×4kg×(50℃-25℃)=4.2×105J;

水吸收的热量等于煤气燃烧所放出的热量,Q吸=Q放=4.2×105J;

由Q放=mq可得,煤气质量m=

=0.01kg。

19.小明让家中某用电器单独工作0.5h。

观察到家中电能表的示数由

变为

则该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为________kW•h,实际功率为________kW。

【答案】

(1).1

(2).2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用电器消耗的电能:

W=28.5kW•h-27.5kW•h=1kW•h,该用电器的实际功率:

P=

=2kW。

20.如图所示,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面的朝向不同。

(1)要观察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相等,必须控制金属盒面的中心在液体的________相等,由上述实验可知:

液体内部某一点,来自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是________的。

(2)不增加器材,用这套装置还可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________

关系。

【答案】

(1).深度

(2).相等(3).深度

【解析】

【详解】

(1)如图比较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仪器名称是U形管压强计,实验中判断压强大小是通过观察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实现的;由图所示现象可知,压强计的探头处于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但朝向不同,而U形管压强计两管液面高度差相等,故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均相等;

(2)液体密度相同,如果改变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即只改变深度的大小,故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21.小明和小红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小明将一把木质刻度尺的一端支于水平地面上,观察尺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不断调节刻度尺,使其在地面的影子________。

这时尺的方向就与太阳光的方向平行,小明保持尺不动,小红将光屏和凸透境按照图甲所示均垂直于刻度尺摆放,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2)将此凸透镜、点燃的蜡烛、光屏置于光具座上如图乙所示的位罝时,光屏上呈现烛焰的到立、________的实像;保持图乙中蜡烛和光屏的位罝不变,将凸透镜移到光具座上________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蜡烛清晰的像。

【答案】

(1).最短

(2).10.0(3).缩小(4).35cm

【解析】

【详解】

(1)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可知,光与物体的影子最短时,刻度尺与光线平行;保持尺不动,将光屏和凸透镜按照图甲所示的方式均垂直于刻度尺摆放,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f=10.0cm-0=10.0cm;

(2)由图可知,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蜡烛到凸透镜距离大于光屏到凸透镜距离,即物距大于像距,所以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由图乙可知,蜡烛在刻度尺的20cm处,u=50cm-20cm=30cm,v=65cm-50cm=15cm,根据折射中光路可逆性可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当u=15cm时,即凸透镜移动至35cm刻度线处,在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22.小红利用杠杆制成一种多功能杆秤,使用前,杠杆左端低,右端高,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直到扛杆处于水平平衡。

她取来质量均为100g的实心纯金属块a和b、合金块c(由a、b的材料组成),她将a挂在A处,且浸没于水中,在B处挂上100g钩码,杠杆恰好处于水平平衡,如图所示,测得OA=50cm,OB=40cm,则a的密度为________。

接下来,她分别将b、c挂于A处并浸没于水中,当将钩码分别移至C、D处时,杠杆均水平平衡,测得OC=30cm,OD=34cm;则金属块c中所含金属a和金属b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

(ρ水=1.0×103kg/m3)

【答案】

(1).右

(2).5g/cm3(3).2:

3

【解析】

【详解】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右端偏高,平衡螺母应向上翘的右端移动;

将a挂在A处,浸没于水中,在B处挂上100g钩码,杠杆恰好处于水平平衡,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G×OB=Fa×OA,0.1kg×10N/kg×0.4m=Fa×0.5m,Fa=0.8N,a受到的浮力F浮a=Ga-Fa=0.1kg×10N/kg-0.8N=0.2N,a的体积Va=V排=

=2×10-5m3=20cm3,a的密度ρa=

=5g/cm3;

将b挂在A处,浸没于水中,在C处挂上100g钩码,杠杆恰好处于水平平衡,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G×OC=Fb×OA,0.1kg×10N/kg×0.3m=Fb×0.5m,Fb=0.6N,b受到的浮力F浮b=Gb-Fb=0.1kg×10N/kg-0.6N=0.4N,b的体积Vb=V排=

=4×10-5m3=40cm3,b的密度ρb=

=2.5g/cm3;

将c挂于A处并浸没于水中,当将钩码移至D处时,杠杆均水平平衡,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G×OD=Fc×OA,0.1kg×10N/kg×0.34m=Fc×0.5m,Fc=0.68N,Gc-F浮c=Fc,(ma+mb)g-ρ水g(Va1+Vb1)=(ma+mb)g-ρ水g(

)=0.68N,ma+mb-

=68g①,ma+mb=100g②,由①和②得到ma=40g,mb=60g,ma:

mb=40g:

60g=2:

3。

三、解答题

23.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拉动木块,请画出木块所受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

()

【答案】

【解析】

【详解】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拉力水平向右,作用点在木块重心上,如图所示:

24.请在图中的括号中标出通电螺线管右端磁极的极性。

()

【答案】

【解析】

【详解】电流方向从螺线管的左端流入,右端流出,根据安培定则,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指向电流方向,大拇指指向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如图所示:

25.请在电路图中补画一根导线,使卧室灯L1和客厅灯L2都能独立工作。

()

【答案】

【解析】

【详解】要使卧室灯L1和客厅灯L2能独立工作,两灯并联,图中已将开关接在火线和灯之间,经过卧室灯和客厅灯后共同接到零线上,如图所示:

26.在更换家用轿车的轮胎时,剪式千斤项是一种常用工具,图中是某型号剪式千斤顶的结构示意图。

使用时,将底部支撑台置于水平地面,保持千斤顶竖直,将顶升置于汽车车身下,用手摇动板手使板手绕O点不断旋转,带动丝杆转动。

通过杠杆水平拉动左端铰链,使支架向内收缩,顶升升高,从而将汽车车身顶起,丝杆上刻有梯形扣,图乙是梯形扣的实物图。

(1)该型号的剪式千斤顶是由一些简单机械组合而成的,在顶起车身的过程中,丝杆上的梯形扣属于下列哪一种简单机械?

________

A.滑轮B.滑轮组C.杠杆D.斜面

(2)现使用该剪式千斤顶更换轮胎,顶起汽车车身后,若顶升受到车身竖直向下的压力大小始终为10000N,且等于顶升对车身的支持力,千斤顶自身重量忽略不计。

①若底部支撑台与地面接触面积为0.04m2,顶起汽车车身后手不再用力,则千斤顶对地面产生的压强是多大_____?

②顶起汽车车身后,为了方便更换轮胎,需要继续摇动扳手,使顶升继续升高一段距离,若人摇动扳手使顶升在lmin内升高12cm,用千斤顶顶起车身时

机械效率为80%,则人做功的功率是多大______?

【答案】

(1).D

(2).2.5×105Pa(3).25W

【解析】

【详解】

(1)丝杆上的梯形扣呈斜坡状,属于斜面;

(2)①千斤顶自身重量忽略不计,千斤顶对地面的压力大小F=10000N,

千斤顶对地面产生的压强p=

=2.5×105Pa;

②有用功W有=F支持h=10000N×0.12m=1.2×103J,

人做的功W总=

=1.5×103J,

人做功的功率P=

=25W。

27.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实验时,用同一器材分别加热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

每隔一定的时间记录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

(1)调节好天平后将空铝桶放罝在天平左盘中。

在天平右盘中加入砝码,并移动游码,天平再次平衡时,天平所加砝码的位罝如图甲所示。

空铝桶的质量为________。

(2)砝码盒里盛有100克,50克,20克,10克、5克砝码各一个。

为了测量90克的水,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铝桶中加水,直至天平再次平衡。

(3)再组装成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时,为保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应先调节好________的高度。

注意调节温度计的高度,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液体________。

(4)正确组装好器材后给水加热,当水温度达到35℃时开始计时。

每隔0.5分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将数据记入下表。

将铝桶中的水换成等质量的煤油,重复以上操作。

加热时间/min

0

0.5

1.0

1.5

2.0

2.5

温度/℃

35

38

41

44

47

50

煤油

35

41

47

53

59

65

 

①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水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图像。

请在图丙中补画出煤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

()

②由图像可知,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升髙相同的温度________吸收的热量多。

③进一步分折图像发现质量一定的水,吸收的热量与升高温度的比值是相等的,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上述比值大小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答案】

(1).23.6g

(2).详见解析(3).铁圈(4).充分接触(5).

(6).水(7).不相等

【解析】

【详解】

(1)天平再次平衡时,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标尺的分度值为0.2g,则铝桶的质量为:

20g+3g+0.6g=23.6g;

(2)根据砝码盒里剩有的砝码结合标尺的刻度,为了称量90g的水,将50g、20g、10g、5g砝码放入砝码盘中,将游码移到5g处,向铝桶中加水,直至天平再次平衡;

(3)为保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应先调节好铁圈的高度,注意调节温度计的高度,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液体充分接触;

(4)①根据表中数据,画出煤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下图所示:

②由图象可知,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加热时间长,故水吸收的热量多。

③使用相同的酒精灯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水和煤油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为过原点的直线,即质量一定的水(煤油)吸收的热量与升高温度的比值是定值,因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即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上述比值大小不相等。

28.小明和小红做测量小灯泡的功率实验,实验目的是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器材有:

电压恒为4.5V的电源,额定电压为3.8V的小灯泡,滑动变阻器(20Ω2A)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

(1)小明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准备将电压表连接在小灯泡两端,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小红认为这样连接电压表不妥,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和小红讨论后,选择0~3V的量程,将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的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