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部分七八九.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80644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部分七八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部分七八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部分七八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部分七八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部分七八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部分七八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部分七八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部分七八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部分七八九.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部分七八九.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部分七八九.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部分七八九.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部分七八九.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部分七八九.docx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部分七八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部分七八九.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部分七八九.docx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部分七八九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部分(七)(八)(九)

简答题

论述题

作品阅读题

(七)简答题

1.古代神话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为什么会发生演变?

2.古代神话对后世文学有何影响?

3.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学艺术起源问题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4.原始歌谣的特点?

5.《吕氏春秋·古乐篇》所记载的“葛天氏之乐”的内容是什么?

6.在中国古代神话中,鲧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7.《诗经》中的史诗指哪几篇作品?

其基本内容如何?

8.《诗经》中的政治讽刺诗包括哪两类作品?

各有何代表诗篇?

9.简述《王风·君子于役》的写作特点。

10.《卫风·氓》是怎样表现出女主人公的思想感情的?

11.《诗经》中哪些作品反映了西周农业生产的情况和规模?

12.何谓“兴”?

“兴”与“比”有何区别?

13.《诗经》里有哪些语言现在还在人民口头上使用?

14.《诗经》对后世文学有何影响?

15.先秦诸子散文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概述各个阶段代表性作品的文体特点。

16.简述先秦诸子散文的共同特点。

17.简述先秦诸子散文繁荣的原因。

18.《论语》一书的艺术特色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中有哪些反映请具体说明。

19.孟子在哪些方面继承、发展了儒家学说?

20.《孟子》文章运用比喻有何特点?

21.简述《庄子》一书中的形象系列。

22.简述《庄子》散文的主要艺术特色。

23.什么是《墨子》文章的“三表法”?

24.指出《孟子》和《庄子》散文风格不同。

25.指出荀子在文体发展方面的贡献。

26.简析《荀子》文章的特点。

27.简析《韩非子》文章的特点。

28.谈谈《尚书》的今、古文之分。

29.何谓“春秋笔法”?

30.“春秋三传”有什么质的异同?

31.《左传》描写战争的着眼点在哪里?

32.《左传》中的“引诗”“赋诗”有什么特点?

33.谈谈《战国策》的反秦倾向。

34.《战国策》的寓言作用何在?

35.《国语》的记言有何艺术性?

36.先秦历史散文有几种体例?

37.何谓楚辞?

它有哪些显著特点?

试举一例简单说明。

38.一般认为屈原作品有哪些篇?

哪篇是他的绝命辞?

39.鲁迅《彷徨》扉页题词引用了《离骚》中哪些句子?

40.《九歌》是什么性质的作品?

为什么有十一篇?

除末篇类似尾声外,其余十篇分别祭的哪些神?

41.《九章》包括哪九篇作品?

一般认为哪些篇是屈原被谗放逐之前写的?

有什么根据?

42.《桔颂》反映诗人哪些高贵品质?

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

43.举例说明《九辩》在写作手法上具有艺术的独特性。

44.《招魂》作者是谁?

作者招的是谁的魂?

理由何在?

45.《吕氏春秋》是一部怎样的书?

46.贾谊《过秦论》(上)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特点?

47.晁错的作品艺术上与贾谊有何不同?

48.汉代散体大赋在形式上有什么独特之处?

49.枚乘的《七发》有何特点及影响。

50.司马迁生平哪些事件与他写作《史记》有密切关系?

51.《史记》人物传记的文学价值何在?

52.司马迁写作《史记》的目的是什么?

53.王充有何进步的文学主张?

54.《淮南子》是一部怎样的著作?

55.乐府、乐府诗和乐府民歌有什么异同?

56.汉乐府民歌有哪些重要思想内容?

57.《十五从军征》有何思想艺术特色?

58.辛延年《羽林郎》刻划了一个怎样的妇女形象?

59.《古诗十九首》的名称是怎样来的?

其基本内容与产生的时代关系如何?

60.简述“建安”与“建安文学”的区别。

61.简述“建安文学”繁荣的原因。

62.概述曹操诗歌的主要特点。

63.《短歌行》与《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的思想内容有何共同性。

64.简述曹丕《燕歌行》在形式上的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65.概述曹植诗歌的主要艺术风格。

66.曹植《白马篇》表现了什么思想内容?

67.曹植前后期诗歌创作有何不同?

68.蔡琰《悲愤诗》的艺术特色。

69.简述《胡笳十八拍》与《悲愤诗》的异同。

70.建安诗风与正始诗风的对比。

71.简述诸葛亮《出师表》的风格特点及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72.简述阮籍《咏怀诗》在诗歌发展史上的作用。

73.阮籍诗风及其成因。

74.左思《咏史》是一组什么样内容的诗?

75.什么是“左思风力”?

76.怎样理解“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

77.什么叫游仙诗?

78.概述刘琨代表作《扶风歌》的内容。

79.简述陶渊明的归隐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80.陶诗可分几类?

各有哪些代表作?

81.“平淡自然”能否反映陶诗全貌?

82.简述“桃花源”的社会意义。

83.陶潜的《归去来兮辞》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84.简述陶潜《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的艺术特点。

85.陶渊明在《咏荆轲》中刻划了一个什么形象?

86.陶渊明有哪些散文名作?

87.南朝乐府民歌的内容是什么?

88.简述《木兰辞》中的木兰形象及其意义。

89.南朝山水诗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90.鲍照诗歌的突出成就是什么?

91.简述《敕勒歌》的思想内容。

92.“四声”“八病”的得失。

93.谢灵运在文学史上有何贡献?

94.为什么说“庾信文章老更成”?

95.谢朓诗歌的风格特点是什么?

96.魏晋南北朝小说分几类?

各自的代表作?

97.《典论·论文》突出成就。

98.《文选》选文标准是什么?

99.在诗歌形式上魏晋南北朝有哪些新成就?

(八)论述题(提示要点)

1.如何理解文学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

试结合早期歌谣分析之。

2.马克思说,福话是“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试结合我国古代神话加以论述。

3.《诗经》是怎样结集和流传的?

4.《诗经》民歌主要反映了古代哪些方面的社会生活?

各有哪些代表作?

5.试析《卫风·氓》中男女主人公的形象及全诗的写作特点。

6.试述《豳风·七月》所描写的周代农权劳动和生活的情况。

7.结合具体作品,论述《诗经》的艺术成就?

8.概述楚辞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9.分析《离骚》的主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10.试析“天问”二字的含义并概述屈原《天问》一诗的内容?

11.概述屈原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

12.试析《九辩》的积极因素和消极成分?

13.试论《论语》和《孟子》的文学特点及其在我国散文发展史上的地位。

14.庄子哲学核心“道”的基本内容。

15.分析《庄子》散文的精神实质和风格特征。

16.试析先秦诸子寓言的特色。

17.试述先秦诸子散文对后世的影响。

18.试论先秦历史散文发展的文学走向。

19.概述《左传》的文学因素。

20.试析《战国策》的论辩艺术。

21.以苏秦、冯谖、鲁仲连等为例,说明《战国策》一书刻划人物性格的艺术手段。

22.李斯《谏逐客书》的思想艺术特色。

23.汉赋的兴起和发展演变情况如何?

24.怎样理解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5.从《史记》的褒贬角度看,它表现了哪些进步倾向?

26.论述《史记》的艺术成就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27.《汉书·苏武传》是怎样表现苏武的民族气节?

28.比较《史记》和《汉书》在文学方面的异同。

29.汉乐府民歌的现实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30.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和影响是什么?

31.分析《陌上桑》的思想艺术特色。

32.试析《孔雀东南飞》的思想意义和艺术成就。

33.汉乐府民歌和《诗经》相比,在艺术上有哪些发展?

34.五言诗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

35.为什么说“古诗十九首”是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36.东汉后期抒情小赋的成因及特色。

37.概述建安诗歌的主要特色。

38.曹植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成就。

39.三曹诗风的异同。

40.分析王粲《七衰诗》(“西京乱无象”)的思想内容。

41.试论阮籍《咏怀诗》“多用比兴,隐而不显”的艺术特色。

42.试论左思《咏史诗》的艺术特色。

43.结合具体作品,论述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风格。

44.概述南朝山水诗的艺术成就?

45.评析“永明体”诗歌的得失。

46.结合具体作品,比较南北朝乐府民歌艺术特点的异同。

47.《世说新语》的艺术成就。

48.《文心雕龙》对文学理论的发展有何贡献?

(九)阅读作品,回答问题

1.《诗经·卫风·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湛,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即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①本诗凡六章,扼要概括各章大意。

②下列诗句反映出女主人公哪些性格特征:

A.“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B.“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C.“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③译释“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④本诗比喻贴切生动,试举一例说明。

2.《诗经·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 犹之故。

不遑启居, 犹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 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也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

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

君子之车。

戎车即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

一月三捷。

      驾版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戎?

 犹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①此诗写作时代说法不一,据你所知,当作于何时?

②诗中反映了周代戍役士卒的生活及其情感,试就下列内容写出有关诗句:

A.深明大义,保邦卫国;B.战则必捷,居则必戒;C思归念亲,悲已悯家。

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东晋谢玄目为三百篇最佳诗句,你认为好在何处?

④此诗一、二、三章采用了复沓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3.《孟子·梁惠王上》(节录)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

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

“不为者与不能之形,何以异?

      曰:

“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

‘我不能‘。

是诚不能也。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

’我不能。

‘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诗云: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

      ①用现代汉语解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的意思。

②孟子用了两个比喻说明“不能”与“不为”的区别,请你再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这两个词的概念。

③“王之不王”出现了两个“王”字,请分别指出它们的词性及含义。

④上述文字体现了孟子怎样的政治主张及对国君怎样的态度?

4.屈原《离骚》(节录)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

      同余身之惮殃兮,恐后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 怒。

余固和春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曰黄错以为期兮, 中道而改路。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矣,伤灵修之数化。

①关于《离骚》的题义,你是怎样理解的?

②这两段文字中有哪几个词是用来称代楚王的?

③翻译“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岂余身之惮殃兮,恐后舆之败绩”。

④上述文字表达了屈原怎样的心情、体现了怎样的情操?

5.汉乐府民歌《战城南》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

“且为客豪!

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

禾黍不获君何食?

愿为忠臣安可得!

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

朝行出攻,暮不夜归!

      ①在古代诗歌中往往出现“互文见义”的现象,请你结合本诗解释一下这种现象?

②“为我谓乌”的“我”,“且为客豪”的“客”,“去子逃”的“子”,分别指的是谁?

③这首诗在思想性方面有何意义?

④这首诗在构思上有何独到之处?

6.赵壹《刺世嫉邪赋》(节录)

于兹迄今,情伪万方。

佞诌日炽,刚克消亡。

舐痔结驷,正色徒行。

妪 名势,抚拍豪强。

偃蹇反俗,立致咎殃。

捷慑逐物,日富月昌。

浑然同惑,孰温孰凉?

邪夫显进,直士幽藏。

原斯瘼之攸兴,实执政之匪贤。

女谒掩其视听兮,近习秉其威权。

所好则钻皮出其毛羽,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

虽欲竭诚而尽忠,路绝队而靡缘。

九重既不可启,又群吠之狺狺。

安危亡于旦夕,肆嗜欲于目前。

奚异涉海之失拖,积薪而待燃!

荣纳由于闪榆,孰知辩其蚩妍?

故法禁屈找于势族,恩泽不逮于单门。

宁饥寒于尧舜之荒岁兮,不饱暖于当今之丰年。

乘理虽死而非亡,违义虽生而匪存。

①翻译下列句子:

A.“佞诌日炽,刚克消亡”;B.“安危亡于旦夕,肆嗜欲于目前”;C.“原斯瘼之攸兴,实执政之匪贤”

②解释下列词语:

A.妪             B.偃蹇

③根据上述一段文字概括此赋的主题思想。

④该赋与司马相如、班固、扬雄等人创作的汉大赋有何区别?

7.曹操《短歌行》

对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幽思难忘。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辍?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下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①划分段落(段与段之隙用“‖”号分开)

②指出这首诗的主题思想。

③指出哪四句诗集中揭示了全诗的主旨(用“~~~”号画在这些诗句的下面)

④“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两句,是借用《诗经》中的爱情诗《子衿》里的原句,诗人在这里是用来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感情?

⑤结合全诗来着,诗人“幽思难忘”的“幽思”因何而起?

8.曹植《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妈,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①《白马篇》是因何而得名。

②本诗从内容上可分为几个部分?

在原诗上将各部分之间用“‖”号分开。

③分别概括出各部分的大意。

④解释下列四个词:

“去”、“垂”、“的”、“骑”。

⑤将诗末四句翻译成白话。

9.陶渊明《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①“问君何能尔”采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

其中“尔”字具体是指什么?

②解释“心远地自偏”这句话的意思。

③诗从所说的“真意”,你是怎样理解的?

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对此二句,苏东坡、王国维等人均曾高度赞赏,你认为妙在何处?

10.谢灵运《登池上楼》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作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 对空林。

衾枕昧时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 。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幽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徵在今。

①此诗题为《登池上楼》,该楼当在何处?

②这首诗从内容上可分三个层次,请用“‖”将各层次划开,并概括各层大意。

③解释“薄悄愧云桴,栖川作渊沉”。

④“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被后人赞赏为写景名句,请略析之。

11.孔稚珪《北山移文》(节录)

      其始至也,将欲排巢父,拉许由,傲百氏,蔑王侯,风情张日,霜气横秋。

或叹幽人长往,或怨王孙不游。

谈空空于释部, 玄玄于道流。

务光何足比,涓子不能俦。

      及其鸣驺入谷,鹤书赴陇,形驰魄散,志变神动。

尔乃眉轩席次,袂耸筵上,焚芰制而烈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

风云凌其带愤,石泉咽而下怆,望林峦而有失,顾草木而如丧。

……

      今又促装下邑,浪拽上京,虽情投于魏阙,或假步于山肩。

岂可使芳杜厚颜,薛荔蒙耻,丹崖重滓,尘游躅于蕙路, 绿池以洗耳?

宜扃岫幌,掩云关,敛轻雾,藏鸣湍,截来辕于谷口,杜妄辔于郊端。

于是丛条 胆,叠颖怒魄,或飞柯以折轮,乍低枝而扫迹。

请回俗士吧,为君谢逋客!

①题目中的“北山”具体是指哪座山?

“移文”是怎样一种文体?

②该文揭露和嘲讽了假隐士的丑态,这位假隐士是谁?

③解释“焚芰制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

④本文属于骈文,骈文的特点是什么?

试结合该篇文字予以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