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 试题调研必修3 第二章 第.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81238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8.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图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 试题调研必修3 第二章 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图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 试题调研必修3 第二章 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图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 试题调研必修3 第二章 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图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 试题调研必修3 第二章 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图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 试题调研必修3 第二章 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中图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 试题调研必修3 第二章 第.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中图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 试题调研必修3 第二章 第.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中图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 试题调研必修3 第二章 第.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中图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 试题调研必修3 第二章 第.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中图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 试题调研必修3 第二章 第.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中图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 试题调研必修3 第二章 第.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中图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 试题调研必修3 第二章 第.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中图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 试题调研必修3 第二章 第.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中图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 试题调研必修3 第二章 第.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中图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 试题调研必修3 第二章 第.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中图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 试题调研必修3 第二章 第.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中图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 试题调研必修3 第二章 第.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中图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 试题调研必修3 第二章 第.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中图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 试题调研必修3 第二章 第.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中图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 试题调研必修3 第二章 第.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图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 试题调研必修3 第二章 第.docx

《中图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 试题调研必修3 第二章 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图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 试题调研必修3 第二章 第.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图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 试题调研必修3 第二章 第.docx

中图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试题调研必修3第二章第

第4讲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最新考纲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知识

考纲解读

1.分析区域内能源、矿产资源的优势与开发的条件。

2.理解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原则与开发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及综合治理的对策。

3.学会并掌握对一个地区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思路和方法。

考点一 鲁尔区的区位条件及衰退

1.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区位因素

区位分析

资源

煤炭资源丰富;离法国东北部的铁矿较近;水资源丰富

交通

水陆交通便利:

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有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等天然河流以及人工运河

市场

市场广阔:

德国及西欧是主要市场

2.鲁尔区的衰退

(1)产业结构单一。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①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所占比重逐渐减少。

②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世界煤炭需求量下降。

③煤炭开挖深度的增加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使所产煤的价格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3)世界性钢铁过剩。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5)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1.区域能源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

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和方向由区域能源开发条件所决定,具体如下图所示:

2.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

20世纪50年代~80年代,鲁尔区的发展经历了较大的危机。

衰落原因

影响

工业结构单一

采煤、钢铁、化学、机械制造为主的单一重型工业经济结构成为经济发展障碍

煤炭、钢铁工业危机

石油成为世界主要能源,煤炭地位下降;钢铁工业向外转移

新技术革命影响

新兴工业部门出现,传统工业的生产方式不适应现代工业

环境污染严重

用地紧张、环境污染等,新兴企业不愿到此设厂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13·重庆文综)下图为美国与巴西两国城市的土地、淡水、能源产出效益图。

两国相比能源产出效益相等。

(×)

解析 由图中柱状图可以看出能源产出效益美国高于巴西。

(2)(2012·大纲全国文综)下图示意2008年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四个国家的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

借助图示资料可以大致推算出相应国家的能源进出口量。

(×)

解析 能源进出口包括石油等多种能源,仅凭本图不能准确推断出相应国家的能源进出口量。

(2013·安徽文综)下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

完成第2题。

2.图中所示石油、天然气(  )

A.与伏尔加河水能的能量来源不同

B.直接形成于伏尔加河的沉积作用

C.开发得益于伏尔加河水资源丰富

D.输出主要通过伏尔加河运往西欧

答案 C

解析 石油、天然气与水能都是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石油、天然气是地质时期低等生物沉积在湖泊或海洋中形成的,在伏尔加河沉积平原之下。

伏尔加河南流入里海,沿该河运油不可能到达西欧。

3.(2012·浙江文综)2011年11月4日,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酒泉启动建设。

该地建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有(  )

①可利用周围未利用土地 ②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 ③人口众多,经济发达 ④能源短缺,需求量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 A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酒泉的自然环境特点。

酒泉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地区,周围有大量未利用土地,为风电基地的建设提供了场所。

同时酒泉位于西北内陆地区距冬季风源地近,强大的冬季风是风电基地建设的重要条件。

而本区人口少、经济相对落后,能源需求量小。

广东是中国风力发电最早的地区之一,风速可媲美全球最大风电国德国,发展风电不仅可为广东高速发展的经济提供能源,也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据此回答4~5题。

4.中国广东、德国分居亚欧大陆东西两侧,两者相比(  )

A.风速相当,但盛行风向不同

B.盛行风向相同,但风能的利用率有异

C.盛行风向相同,但风速差别很大

D.风能的利用率相同,但盛行风向差异很大

5.关于广东发展风电的背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广东风力发电经验丰富,电力需求增长快

B.广东综合运输网络不够健全,导致能源运输不畅

C.广东经济基础雄厚,常规能源丰富

D.广东能源消费结构单一,环境污染日益加剧

答案 4.A 5.A

解析 第4题,广东季风交替,德国盛行西风;德国科技发达,风能利用率较高。

第5题,广东人口多,工业发达,电力需求增长快,经济基础雄厚,常规能源短缺;目前广东能源消费结构呈多元化,交通运输发达。

6.(2012·天津文综)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二氧化碳排放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1)图1中甲省的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什么?

请列举两条

原因。

某地理小组的学生考察了中国与新加坡合建的中新天津生态城。

(2)学生发现,生态城所在地有多项可利用的自然资源。

请据图2列举三项。

(3)有学生认为,新加坡重视环保,利用太阳能、风能发电应当很普遍。

经过探究,大家认识到新加坡的太阳能、风能并不丰富。

请参考图3说明原因。

答案 

(1)甲省是全国能源基地(多火电厂;重工业或耗能工业比重大;第二产业比重大),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甲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以传统产业部门为主),GDP相对较低。

(2)荒地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风能、太阳能资源。

(答出其中三项即可)

(3)新加坡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云量多,光照少;终年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风力小。

解析 本题解题的切入点是图中的相关信息、所学的相关知识。

(1)单位GDP二氧化碳的排放,与能源利用的种类、数量、效率等有直接的关系,根据甲省(山西)的能源、经济状况可以说明原因。

(2)根据中新天津生态城的位置及图中的河流等事物,结合天津市的概况可以说明相关的自然资源,注意自然资源的种类(主要包括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等)。

(3)新加坡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阴天多、光照少;低压控制、多上升气流,近地面风力小。

 区域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方法

(1)区域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评价:

能源资源开发要因地制宜,不仅要考虑区域的资源状况,而且要考虑市场和交通条件等,从多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其优越之处。

(2)区域资源开发的不利条件评价:

区域资源开发要结合区域的地理背景和发展规划,分析其存在的不利条件。

如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主要有煤炭外运能力不足和水资源短缺等。

考点二 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1.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产业转型。

(1)改造传统工业。

(2)发展新兴产业。

(3)重视发展第三产业。

2.依托科研机构和高校推进产业转型。

3.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

4.大力开展环境保护。

1.鲁尔区的可持续发展探索

从鲁尔区面临发展危机之初,就开始了整治并寻求新发展的探索,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措施

具体做法

改造传统工业

实行集中化、合理化改造,减少企业数量,扩大生产规模

调整产业结构

大力引进和发展新兴工业及服务业,使产业结构趋向多元化

调整工业布局

新企业安排在核心地区的边缘地带,钢铁企业布局在莱茵河沿岸港口周边地区

发展科技与交通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络;建立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

治理与保护环境

整治河流,控制大气污染,美化环境,加强环境管理

2.德国鲁尔区与山西能源基地的比较

山西能源基地煤炭资源丰富,但产业结构单一,环境问题明显。

这和德国鲁尔区综合整治前有些相似。

因此,在学习山西能源基地建设措施时,不妨借鉴德国鲁尔区的一些经验。

可用下表加以联系对比:

项目

德国鲁尔区

我国山西能源基地建设

开发条件

煤炭、水源丰富

离铁矿区近

交通便利

市场广阔

煤炭储量丰富

开采条件好

但水源不足

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市场广阔

存在问题

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世界性钢铁过剩

环境问题严重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运力不足

环境问题突出

措施

调整产业结构

调整工业布局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发展新兴工业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扩大煤炭开采量

发展交通,提高外运能力

加强煤炭加工转换

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12·江苏地理)下图是1990~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与GDP增长变化图。

能源与GDP增长的关系是GDP增长速度取决于地区能源储量大小。

(×)

解析 GDP的增长与能源消费量有关系,但却不一定与当地的能源储量大小有关。

(2)(2012·江苏地理)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随着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逐步改善,秸秆利用问题日益突出。

下图是秸秆利用方式示意图。

图中既能提供生活能源,又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的秸秆利用方式是④。

(√)

解析 ④方式既可以产生沼气,充当生活能源,又可以产生沼渣和沼液充当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2011·安徽文综)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下图表示我国1978~2005年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

完成2~3题。

2.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分别对应图中的(  )

A.a、b、cB.c、b、a

C.c、a、bD.b、c、a

3.当前能缩小能源生产重心与能源消费重心东西间距的是(  )

A.西电东送

B.西气东输

C.陕西煤炭资源开发

D.东海油气资源开发

答案 2.B 3.D

解析 第2题,重心变化规律的分析是该题的难点,“重心变化”这一名词考生不易理解,但却是解题的关键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北的油气产量增产空间越来越小,相反,中西部的煤、水电等的开发越来越快,能源生产重心从东北向西南方向转移,故曲线c代表能源生产总量重心变化轨迹。

东南沿海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几十年的迅猛发展使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都向南偏移,其中体现改革开放经济成果的GDP的重心更靠近东南沿海。

故曲线b和a分别代表消费总量重心和GDP重心的变化轨迹。

第3题,能源生产的重心偏西,能源消费的重心偏东,要缩小这个东西间距,就要在东部建设能源生产基地,故D项正确,而A、B、C项发展的均是西部的能源基地。

4.(2012·重庆文综)与化石能源相比,种植木薯、发展木薯燃料乙醇的优点是(  )

A.节约土地资源

B.原料有可再生性

C.减少原料运输量

D.原料适宜长期储存

答案 B

解析 化石燃料属于非可再生资源,而木薯作为一种作物可以重复种植,其作为燃料乙醇的原料当然具有可再生性。

5.(2012·浙江文综)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胜利油田在渤海采取“海油陆采”的方式开采石油,即建设自海岸线向海中延伸的入海道路,在入海道路的末端建设人工岛,并在岛上钻井开采海底石油,这种开采方式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简析“海油陆采”一般在什么自然条件下进行。

答案 石油资源靠近陆地;浅海;潮汐和波浪等影响较小。

(可任答两点)

解析 “海油陆采”解决了浅海地区建造海上钻井平台投入高、运行费用高、安全风险大等问题。

6.(2011·四川文综)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亚马孙河河口位置图。

(1)许多大河河口地区有丰富的潮汐能资源。

据材料,分析亚马孙河河口潮汐潮位高的

原因。

(2)简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

答案 

(1)河口为三角形(或喇叭形),潮水涌入由宽变窄,潮位被推高;河口受东北信风(或信风)影响,信风顺潮流方向推高潮位(或风助潮势);该河流年径流量大,入海口河水逆潮流顶托抬高潮位。

(2)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的热力差异显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纬度低,热带气旋活动频繁;滨海地区昼夜海陆热力差异形成昼夜更替的风(或海陆风);下垫面平坦(海面平滑),阻力(摩擦力)小,对风力削弱作用小。

因此,风能资源丰富。

解析 

(1)亚马孙河河口潮汐潮位高的原因主要从河口三角洲形状、河口风向、河流径流量等方面考虑。

(2)影响风能资源的因素主要从海陆间气压差、地面摩擦力等方面考虑。

 地理意义、影响型

地理意义是指某事物所产生的地理方面的影响。

意义实质上是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意义、作用、积极影响的含义相同。

意义类设问的基本形式是针对某一地理事物来设问,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在××方面的意义”“运用××知识(原理),分析研究××对××的意义”等。

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来看,以开放性为特征的地理意义类设问有增加的趋势。

地理环境具有显著的整体性特征,因此分析自然地理事物的地理意义时,通常从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岩石、土壤、城市、交通、产业等)来组织答案,对各要素的影响有则回答,没有则舍弃。

人文地理事物的地理意义应该围绕经济、生态、政治和战略四个方面来宏观把握,并按照试题的具体要求,从四个方面或其中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微观深入分析。

例如三峡工程的地理意义可总结如下:

防洪(提高荆江河段防洪标准;减轻洞庭湖泥沙淤积;缓解洪水对武汉市的威胁;大幅度减少分蓄洪造成的损失);发电(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缓解华中、华东地区能源紧张状况);航运(改善川江航运条件;增加下游枯水期的流量,河口淤泥减少,提高了河口的通航能力);供水和灌溉;水产养殖;旅游;水电代替火电,减轻大气污染;调节局部气候;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就业。

练出高分

一、选择题

读“某国部分区域图”,回答1~3题。

1.图中①工业区形成的资源基础是(  )

A.铁矿B.煤炭C.水源D.风能

2.20世纪70年代,该区的钢铁工业也开始衰落,原因之一是世界钢铁市场竞争激烈。

当时,该区钢铁产品在亚洲的主要竞争对手来自(  )

A.印度B.中国C.韩国D.日本

3.目前,在以下货物中,经②河运入该国且运输量最大的是(  )

A.煤炭B.铁矿石C.钢材D.机械

答案 1.B 2.D 3.B

解析 第1题,图中①工业区是鲁尔区,当地煤炭资源丰富,煤炭是鲁尔区发展的资源基础。

第2题,在亚洲,印度、中国钢铁市场较大,不会大量出口,韩国出口量小,日本是世界著名的钢铁出口国,对德国鲁尔区的影响最大。

第3题,②河是莱茵河,德国发展钢铁工业的铁矿石主要经莱茵河输入,钢材、机械是鲁尔区的输出产品。

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在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方面,德国鲁尔区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据此回答4~5题。

4.鲁尔区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走向衰落,其中衰落最为明显的部门是(  )

①机械工业 ②钢铁工业 ③化学工业 ④煤炭工业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5.德国鲁尔区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的措施有(  )

①改善投资环境,鼓励新兴产业迁入 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③煤炭企业数量减少,规模扩大 ④调整企业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②④

答案 4.B 5.A

解析 第4题,鲁尔区的主导工业部门是煤炭和钢铁工业。

第5题,③④说法属于鲁尔区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同时鲁尔区还改善投资环境,鼓励新兴产业迁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这都属于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的措施。

近年来,一轮煤炭开发的热潮正在新疆广阔的大地上如火如荼地进行。

30多家大企业大集团的40多个重大投资项目相继奠基开工,投资总额超过1000亿元。

据此回答6~7题。

6.山西和新疆发展煤炭工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

A.距市场距离远B.水资源短缺

C.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D.交通不便

7.下列措施不利于新疆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大力增加原煤的开采数量,提高经济效益

B.加大煤炭的加工转换,提高附加值

C.促进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

D.解决煤炭生产和利用导致的环境问题

答案 6.B 7.A

解析 第6题,山西省水资源相对不足,新疆水资源贫乏,两省区发展煤炭工业面临的共同问题是水资源短缺。

第7题,一味增加原煤的产量是粗放的生产方式,易导致资源的枯竭,不利于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读“2012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8~9题。

8.与2005年相比,我国2012年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增幅最大的是(  )

A.煤炭B.石油

C.天然气D.水电

9.下列关于2012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天然气取代煤炭,成为我国最主要消费能源

B.核电的消费总量与2005年基本持平

C.水电所占比重有所增加

D.可再生能源的消费量大幅下降

答案 8.C 9.C

解析 第8题,由图可知,与2005年相比,天然气增长2.5%,增幅最大。

第9题,从能源消费比重看,煤炭仍然是最主要的能源,天然气、水电、其他可再生能源比重有所增加。

核电消费比重与2005年持平,但总量增加。

下图表示中国的大庆油田、俄罗斯的罗马什金油田、杜玛兹油田和土库曼斯坦的古姆达格油田采油速度与最大采油速度之间的比值随投产时间的变化曲线图(比值为“1”时,即达到“巅峰时刻”)。

读图完成10~11题。

10.图示曲线反映了(  )

A.古姆达格油田开采时间最晚

B.大庆油田稳产、高产时间最长

C.罗马什金油田储油量最大

D.杜玛兹油田的开采率最高

11.有关石油资源利用与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世界上利用的石油资源主要来自中亚地区的油田

B.近年来中国石油产量保持平稳增加的态势,生产量大于消费量

C.应对石油危机的主要措施是降低石油价格

D.中国石油利用的效率远低于发达国家,节油潜力很大

答案 10.B 11.D

解析 第10题,图示横坐标表示油田的投产时间;纵坐标表示采油速度与最大采油速度之间的比值,不能表示油田开采时间的早晚和油田的储油量。

大庆油田从投产第25年到40年的15年间采油速度一直保持在最大采油速度,因而大庆油田稳产、高产时间最长。

第11题,目前世界上利用的石油资源主要来自中东地区的油田;近年来,随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石油消费量大于生产量,且石油利用效率远低于发达国家,节油潜力大;提高石油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抑制消费的功效。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1980年和2012年工业结构简图”。

读图完成12~13题。

12.与1980年相比,该地区2012年(  )

A.矿产资源储量减少

B.新兴工业迅猛发展

C.已无环境污染

D.失业人口明显增加

13.目前,该地区已发展成为我国综合性工业基地,社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为此,2012年以来该地区采取的有效措施可能有(  )

①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②传统工业全部向外转移 ③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 ④大力开发水电,并禁止煤炭开采 ⑤加强环境管理,提高绿地面积

A.①②③B.①③⑤

C.①③④D.③④⑤

答案 12.A 13.B

解析 第12题,图示该地区1980年、2012年的工业结构均为资源型工业,故大量消耗矿产资源导致该地区的矿产资源储量减少。

第13题,传统工业“全部向外转移”与“禁止煤炭开采”明显与2012年工业结构简图中的内容不符。

二、综合题

1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我国某地区略图

材料二 两城市气候资料图

材料三 由河南省三门峡市、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和陕西省渭南市,共同构成了晋陕豫三省边缘“黄河金三角区域”(图1中阴影区域)。

区域内煤炭开采能力约1亿吨,占全国的4%;氧化铝产能610万吨,约占全国的35%,是全国最大的炼铝业基地。

材料四 铝工业的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矿山、冶炼和加工三大领域,其中尤以电解铝能耗为最大。

1吨铝锭综合交流电耗为14622度,相当于3.2吨标准煤;炼1吨铝综合能耗为9.6吨标准煤。

因此,按9.6吨标准煤/吨铝计算,排放二氧化碳21.8吨、碳5.8吨。

(1)石家庄与太原两城市纬度相仿、距离相近,但气候差异比较大。

两城市中全年各月气温偏低的是哪一个?

主要原因是什么?

(2)“黄河金三角区域”苹果种植面积近700万亩,年产苹果700余万吨,是世界苹果主产区中唯一符合苹果七项生态指标的最佳优生区。

简述该区域苹果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

(3)“黄河金三角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但由于交通运输的制约,限制了煤炭经济的发展。

请提出三条既能减轻交通运输压力又能将煤炭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的具体措施。

(4)该区域大力发展炼铝工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

试从资源、能源和交通运输方面简析“黄河金三角区域”成为全国最大的炼铝业基地的区位条件。

答案 

(1)太原。

 太原地处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海拔高;石家庄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海拔低。

(2)该区域位于黄土高原,土层深厚而肥沃;地处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降水、热量适中;日照充足,日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黄河及其支流为其提供灌溉水源。

(3)科技创新,对煤炭进行深加工(延长煤炭产业链);建设坑口电站,将电力输往其他地区;在本地建设耗能工业。

(4)大气污染(二氧化碳排放量过大)。

有丰富的煤炭和水能,提供了充足的能源保证;附近有丰富的铝矿资源;有陇海线等铁路线经过,交通便利。

解析 第

(1)题,注意“各月气温偏低”这一信息,说明不是受冬夏季风影响的结果,只能从常年存在的因素分析,即海拔高低不同。

(2)题,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光照、水分和热量、干湿地区,特别强调昼夜温差与光照)、土壤、灌溉水源等。

第(3)题,要把煤炭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又不增加交通压力的措施,只能是从变输煤为输电,以及在当地充分利用煤炭资源两个角度分析。

第(4)题,炼铝工业是高耗能工业,发展炼铝工业必然要扩大发电工业规模,从而带来更多的二氧化碳排放;工业基地区位条件可从资源和能源优势、交通等角度分析。

15.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示意2010年上半年我国主要能源进口统计数据。

材料二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2013年2月27日发布的《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对于普通用户自建的发电设施所产生的清洁能源,公司将按国家规定电价予以全额收购。

分布式电源是指位于用户建筑附近,单个装机容量不超过6兆瓦的以自发自用为主的发电设备,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所有清洁能源。

(1)根据材料一描述我国能源利用方面的特征。

(2)分析我国推广分布式电源的重要意义。

(3)评价分布式电源在新疆大规模建设可利用的主要资源类型及发展的条件。

答案 

(1)我国能源进口量大,对外依存度较高;能源进口增长速度快。

(2)可增加我国的能源供应,缓解能源供需矛盾;改善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光伏产业等的发展。

(3)太阳能。

 气候干旱,光照充足,发电量大;新疆经济发展水平低,能源消费需求小,市场较小;基础设施不完善,不

利于分布式电源设备的建设和电能的输送。

解析 第

(1)题,材料一反映的主要是我国能源的进口总量和增长速度,可从这两方面进行描述。

(2)题,分布式电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