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膨胀记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83816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65.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锅炉膨胀记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锅炉膨胀记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锅炉膨胀记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锅炉膨胀记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锅炉膨胀记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锅炉膨胀记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锅炉膨胀记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锅炉膨胀记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锅炉膨胀记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锅炉膨胀记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锅炉膨胀记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锅炉膨胀记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锅炉膨胀记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锅炉膨胀记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锅炉膨胀记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锅炉膨胀记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锅炉膨胀记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锅炉膨胀记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锅炉膨胀记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锅炉膨胀记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锅炉膨胀记录.docx

《锅炉膨胀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炉膨胀记录.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锅炉膨胀记录.docx

锅炉膨胀记录

久泰能源内蒙古有限公司资源综合利用热电联产工程

#1锅炉整体启动方案

施工作业指导书

迪尔集团有限公司

2009年8月

久泰能源内蒙古有限公司资源综合利用热电联产工程

#1锅炉整体启动方案

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文件编号:

序号

文件名称

页次

备注

1

设备概况

2

编制依据

3

整体启动的目的

4

.锅炉整体启动的范围

5

整体启动应具备的条件

6

整体启动前的检查与准备

7

整体启动

8

整体启动中的注意事项

9

运行的控制与调整

10

锅炉的压火及热备用

11

故障停炉和事故紧急停炉

12

启动中的组织与分工

13

.整套正常启动

1设备概况

久泰能源内蒙古有限公司热电联产工程,锅炉由济南锅炉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其型号为

YG-240/9.8-M5型,是高压参数,自然循环流化床锅炉。

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室为膜式水冷壁全悬吊结构,炉膛内有水冷屏、过热屏,炉膛出口有旋风分离器,尾部竖井有高低温过热器省煤器和卧式空气预热器。

过热蒸汽温度调节采用两级给水喷水

除布置在尾部竖井外的省煤器及空气

锅炉采用集中下降管,分散下降管与水冷壁下联连箱相连减温器。

本炉为室内布置,采用独立式全钢焊接结构,紧身封闭。

预热器采用支承结构外,其余均为悬吊式结构

2.锅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有关数据

2.1主要设计参数(ECR工况)

锅炉排烟温度

2.2设计燃料特性

设计煤种为烟煤,分析值如下表:

名称

灰份

水份

挥发份

发热量

符号

C

hT

O

st

A

W

7

^Qdw

单位

%

%

%

%

%

%

%

%

kJ/kg

数值

57.94

3.93

10.93

0.87

1.32

17.41

8.00

38.55

22039

2.3主要辅机设备规范

 

引风机(鞍山华冠风机制造有限公司)

型号

风量n^h

风压Pa

工作温度c

转速rpm

AYX130-5NO25.6F

300000

8300

145

860

 

引风机配用电动机(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型号

功率kw

电压V

电流A

转速rpm

YKK6300-6

1120

10000

78.2

995

 

引风机配液力偶合器(大连创思福液力偶合器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型号

额定转速r/min

功率范围KW

YOTCGP920

1000

400--1170

一次风机(鞍山华冠风机制造有限公司)

型号

风量n^h

风压Pa

工作温度c

转速rpm

AGX170-2ANO16.6D

105000

14500

20

1480

一次风机配用电动机(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型号

功率kw

电压V

电流A

转速rpm

YKK500-4

630

10000

44.9

1490

二次风机(鞍山华冠风机制造有限公司)

 

型号

风量m^h

风压Pa

工作温度c

转速rpm

AGX75-6ENO16D

82500

10800

20

1440

二次风机配用电动机(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型号

功率kw

电压V

电流A

转速rpm

YKK450-4

355

10000

25.3

1489

二次风机配液力偶合器(大连创思福液力偶合器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型号

额定转速r/min

功率范围KW

YOTCGP580

1500

115--400

返料风机(鞍山华冠风机制造有限公司)

 

型号

风量m/min

风压Pa

工作温度c

转速rpm

250Hb

83.35

24900

20

29000

返料风机配用电动机(重庆赛里盟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型号

功率kw

电压V

电流A

转速rpm

AGX75-7NO0.7D

132

380

242.3

2980

2.4燃烧设备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值

1

床卜燃烧器

型式

/

蜗壳式油燃烧器

数量

2

床上燃烧器

型式

/

数量

4

油枪

数量

6

雾化方式

机械压力雾化

雾化片孔径

mm

©3.2/©4.5

雾化压力

MPa

2.45(选0.6〜2.0)

油压2.45MPa时出力

Kg/h

400/500

2

布风板

面积

2m

31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DL/T5047—1995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DL/T5047—1995

《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

《电力基本建设热力设备化学监督导则》SDJJ03-1988

《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DL/T561—1995

《火电工程调试技术手册》

《锅炉设计说明书》YG-240/9.8—M1

《锅炉使用说明书》YG-240/9.8—M1

《循环流化床调试技术与运行》

《锅炉运行规程》(电力部1993

3.整体启动的目的

3.1锅炉安装完毕后的首次启动是对各设备及各系统设计、制造、安装的一次全面性检查,通过试运,发现并消除设备存在的缺陷和暴露出来的问题,为机组今后的安全经济运行和顺利投产做好准备。

3.2按照《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的有关规定要求,对施工、设计和设备质量进行考评,检查设备能否达到额定出力,是否合乎设计要求。

4.锅炉整体启动的范围

锅炉进入整体启动,要求以下系统应能投入使用;

4.1.炉前燃油系统;

4.2.锅炉烟风系统;

4.3.锅炉汽水系统;

4.4.锅炉减温水系统;

4.5.给煤设备;

4.6.锅炉疏放水系统;

4.7.消防系统;

4.8.锅炉照明系统;

4.9.除尘及其辅助装置;

4.10.锅炉汽水取样系统;

4.11.锅炉加药系统;

4.12.输煤系统;

4.13除渣系统

4.14与以上系统及其辅机相关的热工信号、仪表、联锁保护,热工自动已具备投入条件。

5.整体启动应具备的条件

5.1施工方面

5.1.1锅炉下列系统安装、调试完毕并经过验收:

5.1.1.1锅炉本体及保温;

5.1.1.2汽水系统及保温;

5.1.1.3锅炉烟风系统及密封、冷却系统;

5.1.1.4燃油系统、吹扫系统;

5.1.1.5破碎、筛分、输煤系统(包括给煤机及其煤量计量装置)、石灰石系统;

5.1.1.6灰渣系统及排污系统;

5.1.1.7除尘器系统;

5.1.1.8吹灰系统;

5.1.1.9化学加药系统;

5.1.1.10汽、水取样装置;

5.1.1.11火检密封风系统;

5.1.1.12工业水系统;

5.1.1.13消防系统、火灾报警系统(要通过消防局验收);

5.1.1.14热控系统的伴热和保温;

5.1.1.15启动用辅助汽源可正常投入;

5.1.2锅炉一次、二次、引风机、返料风机、石灰石风机联合试运验收完毕,具备投运条件;

5.1.3锅炉水压试验完毕,经验收合格;

5.1.4锅炉烘炉完毕,并验收合格;

5.1.5锅炉冷态标定及流化试验完毕;

5.1.6锅炉酸洗工作完毕,经验收合格;

5.1.7锅炉吹管结束,系统恢复完毕;

5.1.8燃烧系统调试完毕并具备投运条件;

5.1.9锅炉侧热工系统具备投运条件:

5.1.9.1DCS、FSSS等系统已调试完毕,具备投运条件;

5.1.9.2辅机联锁试验完毕,具备分阶段投运条件;

5.1.9.3机组大联锁保护调试完毕,具备投运条件;

5.1.9.4火检装置已安装调试完毕,具备投运条件;

5.1.9.5点火油系统已调试完毕,具备投运条件;

5.1.9.6除渣、除灰、给煤系统已调试完毕,具备投运条件;

5.1.9.7锅炉吹灰系统已调试完毕,具备投运条件;

5.1.9.8热工各保护调试完毕并具备投入条件;

5.1.9.9每一系统均有保护、连锁试验卡,并经过签证认可;

5.1.10投运的设备和管道已命名并有标志,所有的阀门已挂牌;

5.1.11锅炉承压部件及压力容器通过锅检中心、锅监委检查认可,电厂已向锅检中心办理相应的使用登记,取得允许使用的证书;

5.1.12分部试运中的缺陷已消除,投入的设备及系统经分部试运合格,并经质检部门及有关单位签证验收;

5.1.13系统隔离完备,安全可靠;

5.1.14汽机、电气侧已具备整套启动条件。

5.1.15锅炉蒸汽严密性试验、安全阀整定工作已完成。

5.2生产、按装、调试方面

5.2.1机组运行人员、检修人员、调试人员配齐,运行人员经考试合格,并熟悉《锅炉运行规程》具备在异常情况下按规程规定处理事故和异常事件的能力;

5.2.2记录表格齐全;

5.2.3试运现场已具备运行及事故处理规程、系统图、安全用具、运行用具等;

5.2.4备用设备、接口、系统有明显的标志牌;

5.2.5照明良好,达到使用要求,楼梯、平台畅通,危险处设防护拦;

5.2.6具备足够的燃料(油、煤)、化学药品及其它必需的材料备品和工具。

6.整体启动前的检查及准备

6.1.就地事故按钮试验;

62热工信号试验;

63油枪符合设计要求,并进行了油枪雾化试验;

64点火油枪经过打火试验,并已标出点火位置;

6.5.对布风板、返料器风帽小孔检查,保证其畅通;

6.6.对原煤仓进行检查,清除内部杂物;

6.7.对锅炉支吊架进行检查,并检查其受力是否正常;对锅炉各膨胀指示器进行检查,基准点指示正确并做好记录;

6.8.与有关人员联系,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6.8.1.汽机值班人员:

给水系统做好上水前的准备工作;

6.8.2.热工值班人员:

将各仪表及操作装置置于工作状态,并负责检查或更换点火用热电偶;

6.8.3.燃料值班人员:

原煤斗上煤;

6.8.4.电气值班人员:

锅炉电气设备送电;

6.8.5.化学值班人员:

做好炉水品质化验的准备工作;

6.8.6.准备好足够的点炉材料,底料的粒度不大于10mm粒度为5mn以下的占80咖宜,底料中可燃物含量应不大于3%

6.9.值长布置各专责人员按《锅炉运行规程》的要求,对锅炉各系统及所属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将锅炉汽水系统、烟风系统的各阀门、挡板置于相应状态。

做好启动上水前的准备工作,将发现的问题汇报试运指挥部,及时联系消缺;

6.10.锅炉上水;

6.11.汽包就地水位计投入,且照明良好,清晰,否则不予上水,同时投入电接点、平衡容器

水位计。

6.12.水质应化验合格,其温度<90°C。

上水时间夏季不得少于2小时,冬季不得少于4小时,当水温接近汽包壁温时,可以加快进水速度。

6.13.控制进水温度与汽包壁温度差三40C,否则不得进水;

6.14.运行人员应做好上水前、后膨胀指示值的记录;

6.15.水位上至汽包水位计-100mm寸,停止上水,注意水位应无变化,否则要查明原因。

6.16.DCS系统工作正常,微机显示值与实际设备状态相符;

6.17.投入风机的油、水系统;

6.18.油燃烧器的火检必须清洁;

7.整体启动

7.1.机组的启动应得到试运指挥部的批准,准备工作完成后,由试运指挥部下达锅炉启动的指令;

7.2.锅炉启动的工作:

7.2.1.对炉内进行检查、清扫,清除杂物,特别应对流化床及返料阀内风帽进行仔细检查,风帽通风小孔应无堵塞。

床下风室内及返料小床内应无积灰;

7.2.2.在炉底均匀铺设粒度0〜10mm勺沸腾炉渣,炉渣含碳量控制在w5%厚度控制在500mm左右

(本项及前一项可放入准备阶段进行),并做好流化试验准备;

7.2.3.顺序启动引风机、一次风机,注意风机轴承振动、电压、电流、温度在规定范围,调节引风机转速,维持炉膛负压-20〜-50Pa;

7.2.4.调整引风机、一次风机出力使总风量达到临界流化风量,使料层保持在低速流化状态;

7.2.5.检查一切正常后,切换点火风门,关闭一次风正常风门,维持炉膛出口压力为-50Pa〜-100Pa;打开炉门检查底料是否达到低速流化状态;正常后关闭炉门。

7.2.6.开启返料风机、适当开启返料风左右风门,以防返料异常;

7.2.7.启动点火油泵打循环,开启火检冷却风,通风3〜5分钟后、开启高能点火枪打火试验;

7.3.锅炉点火:

7.3.1.联系值长、汽机、化学、燃料等专业,准备锅炉点火;司炉接到命令,对该炉进行全面检查,做好点炉准备;

7.3.2.调整燃烧风使总风量达到最低流化风量,使料层处于微流化状态,安排点火电钮处、油阀控制处各一人,吹扫完成后,先按点火按钮再开油阀,控制油压为i.5MPa此时自观察孔处观察油枪是否着火,若点火不成功应立即停油枪,并重新吹扫3〜5分钟,再重新点火;

733.点火成功后,撤出高能点火枪,根据油枪火焰情况,调整燃烧风门,保证油充分燃烧,火焰应发白发亮,且火焰平稳;

7.3.4.根据着火情况及风室温度同样依次投入床下另一支油枪;随着点火器内燃烧温度的上升,调整燃烧风及一次风正常风门(稍开5%,严格控制风室温度v700C;并调整总风量至流化风量(由冷态试验确定);视情况开启二次风机,投入床上其余油枪;根据着火情况调整二次风风量;开始预热底料。

7.3.5.锅炉点火初期,特别是初次点火,应控制温升速度500C以下时,v5C/min,750C以下时,v3C/min,用进油量、风量、给煤量联合控制。

7.3.6.当床温升至500C时,可稍开投播煤风,启动两台给煤机,少量加煤,3min左右,观察温升情况;当床温,升至550C,有火星时,再持续少量投煤;注意维持床温的稳定上升,速度v5C/min,床温上升过快时可适当增加一次风量,减少给煤量,防止低温和高温结焦,维持床温的稳定上升;

7.3.7当床温上升到750C时,且有上升趋势时,关小油枪油量、至依次退出油枪(先床下后床上)当床温上升到850C〜900C时、油枪全退出、全开油系统循环门;四台给煤机全投运,严格控制总给煤量、维持燃烧、床温稳定,切换一次风正常风门;床温调整通过调整给煤量与一次风量来控制,但是任何情况下一次风量不得低于最低流化风量;

7.3.8油枪退出程序:

关闭该油枪手动门、电动调整门,开启吹扫风把油管及油枪中存油吹入炉子;然后退出油枪,5分钟后关闭吹扫风,维持点火风门开启,以冷却燃烧器;床上油枪点火风门可以参与二次风配风调整;床下油枪点火风门30分钟后或视情况关闭;

7.3.9根据负荷情况调整风煤比,适当调整给煤机转速和一次风门控制炉温在850C〜950C左右,当锅炉燃烧正常后,控制氧量在4〜6%之间;通过排渣维持流化床压降在规定范围内(床压在8500±500Pa。

7310当锅炉负荷达到30沏上时,可根据氧量值的变化,开大二次风机调节风门,适当调整左右

二次风门,调整燃烧正常后,锅炉进入正常运行状态。

7.3.11根据汽温情况投入减温水;减温水门应缓慢开启,依据汽温变化调整减温水量。

7.3.锅炉升压

7.3.1•锅炉自冷态点火到升至额定汽压的时间约在4小时左右,锅炉投煤后,压力升高的速度将变快,应严加控制,防止超压安全阀起跳;锅炉升压参照附图的升压曲线进行;

7.3.2.升压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燃烧,以保持炉内温度的均匀上升,使承压部件受热均衡膨胀,控制饱和蒸汽温度每小时升高80C〜100C;锅炉升温参照附图的升温曲线进行;

7.3.3.伴随着点火过程,锅炉压力逐渐升高,在压力升高的过程中,进行以下操作;

7.3.3.1.上水前和上水后,升压过程中运行人员要按以下压力检查和记录各膨胀指示器数值:

⑴0.40MPa;

⑵1.00MPa;

⑶2.00MPa;

⑷4.00MPa;

(5)6.00MPa;

(6)8.00MPa;

⑺9.80MPa;

7.3.3.2.若发现膨胀不正常,必须查明原因并消除后,方可继续升压。

甲方和安装单位共同派专人记录以上压力下膨胀指示器数值,全部完成后交调试人员。

7.3.3.3.汽压升至0.05〜0.1MPa时,冲洗锅炉汽包水位计,核对其它水位计是否与汽包的就地水位相一致,并记录误差值。

7.3.3.4.汽压升至0.15〜0.20MPaP寸,关闭汽包空气门、关闭减温器联箱疏水门、包墙下集箱、低过、屏过、高过进口集箱疏水门,此时高过出口集箱主蒸汽连接管上各疏水门保持打开;

7.3.3.5.汽压升至0.3MPa且过热器的温度高于饱和温度,打开对空排汽门,约开至20%

7336汽压升至0.3〜0.5MPa时,热紧法兰、人孔、手孔等处的螺丝,热工冲洗各仪表管道;

并化验炉水、蒸汽品质;依次进行水冷壁下联箱排污放水,此时应注意汽包水位,在锅炉进水时应关闭汽包至省煤器入口的再循环门、水冷套进口集箱至省煤器入口的再循环门以及混合集箱至省煤器出水管之间的再循环门;

733.7.联系汽机后开主汽门旁路进行暖管。

(单元机组滑参数启动)

733.8.关闭过热器疏水门;调节对空排汽门,保持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至少超过饱和温度15C,且使蒸汽流量大于10%控制锅筒内的温升速率,使汽包壁温差不超过40C。

733.9.在升压过程中,加强排污,定期化验汽水品质。

7.3.3.10.当汽压升至3.5〜3.9MPa时,稳定压力,对锅炉进行全面检查,如发现异常现象,应停止升压,待缺陷消除后方可继续升压,若受热面、承压件出现泄漏时,应停炉降压后处理。

7.3.3.11.当汽压升至5.0〜6.0MPa寸,通知化学化验汽水品质,对锅炉进行全面检查。

7.3.3.12.当汽压升至8.0〜9.0MPa时,化验水汽品质,温度达到500C以上,压力低于运行炉0.05〜0.1Mpa,汽温低于运行炉汽温10C〜15C,蒸汽品质合格、暖管合格(暖管在30min以上),准予并炉。

7.3.3.13.并炉完毕,关闭所有疏水,根据汽压关闭生火排汽。

7.3.3.14.进行燃烧初调整,稳定运行4~6小时,全面检查系统。

7.3.3.15.根据负荷和炉膛负压情况适时投入第二台引风机、一次风机、二次风机。

7.3.4.负荷升至额定负荷的80%以上,投入有关自动。

7.3.5.锅炉带100%负荷时进行下列试验:

7.3.6.燃烧初调整试验;

7.3.7.主要辅机振动测试;

7.3.8.配合汽机进行试验;

7.3.9.锅炉进行全面吹灰,并进行全面测试。

7.3.10.调整完毕,工况稳定后,测量、记录以下参数:

a.炉膛出口氧量、排烟烟气成分;

b.排烟温度;

c.入炉煤工业分析、筛分分析;

d.飞灰、炉渣取样;

e.各运行数据;

f.各受热面壁温;

g.燃油消耗量等。

7.4.参数达到设计要求。

锅炉即可进入72+24小时试运行,并投入联锁。

8.整体启动中注意事项

8.1.在启动初期应特别注意,要求严格控制风室温度v700C。

8.2.应注意水位和料层床温、各部烟温、汽温和管壁温度是否正常,不正常时应及时调整,防止料层的低温结焦和高温结焦。

8.3.在上水过程中应检查汽包人孔门及各部的阀门、法兰、堵头等是否有漏水现象。

当发现漏水时应停止上水并进行处理。

当锅炉水位升至汽包水位的-100mm寸,停止上水。

以后水位应不变,若水位有明显变化,应查明原因予以消除。

8.4.严格控制升温升压速度,以使炉膛热负荷分布均匀。

整个升温、升压过程力求平缓、均匀,在以下各个阶段检查并记录锅炉膨胀指示器数值。

8.4.1.锅炉上水前、上水后;

8.4.2.汽压力分别达到0.4MPa1.0MPa2.0MPa4.0MPa6.0MPa8.0MPa9.8Mpa时,检查膨胀情况,如发现膨胀不正常时,必须查明原因并消除不正常情况后方可继续升压。

8.5.锅炉点火后的首次升压,应缓慢平稳,控制饱和温升不大于50C/小时,汽包上、下壁温差小于40r,如温差大时,可采取加强定期排污、降低升压速度。

8.6.加强给煤机的监视,防止断煤及棚煤现象,断煤时应及时采取措施。

8.7.加强返料温度监视,防止返料超温而结焦

8.8.防止发生尾部烟道二次燃烧,应注意:

8.8.1.油枪初次点火不着火或燃烧不良灭火,应停油通风5〜10分钟,查明原因方可重新点火。

8.8.2.点火过程中应经常监视和检查油枪雾化及油枪着火情况,防止油枪雾化片漏油、积碳。

8.8.3.须经常监视烟道各点烟温及空预器的烟风温差,发现异常应立即处理。

8.8.4.锅炉点火烧油期间,禁止投用除尘器。

8.8.5.并炉后,注意观察烟风温度,防止出现燃烧偏流,在调整燃烧时,应注意四台给煤机给煤量平衡,调整平稳。

8.9.密切监视水位,进行定期排污时要加强上下联系。

9.运行的控制与调整

9.1.主要安全经济指标

9.1.1.汽包水位在"零水位"±30mm最大=±50mm汽包上、下壁温差小于40C。

9.1.2.主汽压力9.8±0050.1MPa

+5

9.1.3.主汽温度:

540-10C。

9.1.4.床温:

850〜950C。

9.1.5.炉膛负压-20〜-50Pa。

(炉膛出口)

9.1.6.炉膛出口烟气含氧量:

3〜6%。

9.1.7.燃油压力:

0.6-2.45MPa。

9.1.8.根据化验的结果,进行排污,排污由化学人员通知和监督。

9.2.燃烧调整

9.2.1.运行中除了按照运行规程对锅炉的水位、汽压和汽温进行监视和调整外,还需结合该炉的燃

烧特点进行燃烧调整。

922.在锅炉负荷变化时,应及时调整给煤量和风量,保持锅炉汽压和汽温稳定,在增加蒸发量时,

应先加风后加煤;减少锅炉蒸发量时,应先减煤后减风,特别注意在改变风、煤量时,应交替、缓慢进行。

9.2.3.运行中应对炉温加强监视,炉温过高时容易结焦,炉温过低时容易灭火,一般炉温控制在850〜

950C,最高不应超过980C,最低不应低于700C。

当炉温升高时,可适当开大一次风门,增加一次风量;当炉温降低时,可增大给煤量和二次风量;当床温过高、过低及需要较大范围的改变时,则通过调整给煤量和风量来调控。

超过93OC时、减煤,低于800C时、加大给煤量,若温度继续下降至650C时,应立即停炉,查明原因后再启动。

9.2.4.运行中要加强返料器床温的监视和控制。

控制返料器床温最高不超过990C,当返料器床温升速过快时,应适当减少给煤量和负荷。

9.2.5.正常运行时料层差压应保持在800(〜9500Pa之间、极限值100000pa炉膛差压应保持在500〜

1500Pa之间,料层差压和炉膛差压可以通过炉底放渣和旋风返料器底部放灰来控制。

运行中,为保证负荷稳定,应用放渣来控制料层差压。

9.2.6.一、二次风投入和调整的基本原则是:

一次风调整流化、炉温和料层差压,二次风控制总风

量,燃烧稳定后投入二次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