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88663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3.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预防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预防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预防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预防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预防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预防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预防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预防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预防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预防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预防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预防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预防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预防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预防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预防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预防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预防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预防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预防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docx

《预防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预防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docx

预防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目录

“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大纲1

“预防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4

“全科医学教育”课程教学大纲4

“环境医学”课程教学大纲5

“医用电子显微技术”课程教学大纲6

“机能综合实验设计”课程教学大纲32

“医学分子遗传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34

“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

IntroductiontoMedicalBioinformatics

课程编号:

BASM2017

学时:

32学分:

1.5

适用对象:

临床医学专业五、七年制,预防医学、法医学、口腔医学专业

先修课程:

分子生物学、计算机网络基础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1]楚雍烈主编,《医用生物信息学概论》,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

[2]罗静初主编,《生物信息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性质:

选修课

目的:

使学生学习、掌握生物信息学的先进理论知识和技术。

掌握信息时代彼此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医学知识必不可少的现代工具和技术手段。

二、教学基本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生物信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熟悉生物信息学的相关技术方法,特别是分子生物学中常用的关键技术及常用软件。

2.考虑到生物信息学实践性很强的特点,结合生物医学实际,设计了一些实验供学生练习操作,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术。

要求学生熟悉生物信息学的常用网络技术方法,掌握网络技术基本要领。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绪论

1.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的产生背景

2.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的发展

3.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的重要性

4.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的信息学基础

1.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中的计算机基础知识

2.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中的互联网基础知识

第三章生物信息学的医学分子生物学基础

1.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中的分子生物学理论基础知识

2.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中的分子遗传学技术简介

第四章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资源检索工具

1.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资源的通用新检索工具

2.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资源的专业搜索引擎

3.综合运用搜索工具获得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

第五章生物信息学的互联网浏览和文件传输

1.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信息资源的网上浏览

2.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信息资源的网上检索

3.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信息资源的网上传输和交流

4.文档阅读和图像浏览

第六章生物信息学的信息中心和数据库

1.生物信息学的重要信息中心

2.生物信息学的主要数据库

第七章核酸序列比对分析

1.核酸序列同源性分析

2.酶切位点分析及物理图谱

第八章生物信息学与核酸检测技术

1.PCR引物的设计与优化

2.核酸杂交探针设计

3.基因芯片与生物信息学

第九章生物信息学与生物制药

1.生物制药中的生物信息学

2.核酸药物的设计

第十章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分析

1.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分析

2.蛋白质基本结构与特性分析

3.蛋白质的高级结构、功能预测、功能域的判定

第十一章基因组学与生物信息学

1.基因组结构分析

2.基因的定位

3.电子克隆。

第十二章生物医学资源检索与获取

1.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的网络资源来源及分类

2.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文献数据库检索

3.特殊网络医学资源

四、实践环节

1.生物医学网络原始文献的获取2学时

2.核酸序列的搜索与分析2学时

3.PCR引物设计的原理和方法2学时

4.基因组分析和蛋白质序列分析2学时

五、课内学时分配

内容

参考学时

1

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绪论

2

2

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的信息学基础

2

3

生物信息学的医学分子生物学基础

2

4

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资源检索工具

2

5

生物信息学的互联网浏览和文件传输

2

6

生物信息学的信息中心和数据库

2

7

核酸序列比对分析

2

8

生物信息学与核酸检测技术

2

9

生物信息学与生物制药

2

10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分析

2

11

基因组学与生物信息学

2

12

生物医学资源检索与获取

2

大纲制定者:

楚雍烈执笔

大纲校对者:

陈静宏

大纲审定者:

徐纪茹

大纲批准者:

徐纪茹

 

“预防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

Generalityofpreventivemedicine

课程编号:

PUBH2001

学时:

16学分:

1

适用对象:

临床医学专业五、七年制,预防医学、法医学、护理学专业

先修课程:

生物学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1]仲来福主编,《卫生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傅华主编,《预防医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王学良主编,《预防医学》,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性质:

预防医学作为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预防的观点出发,研究外界环境因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阐明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规律,提出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的理论根据和措施的原则,以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提高劳动能力的目的。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己进入综合预防保健的时代,也就是说,要通过三级医疗保健服务,把医疗、预防结合起来,将专业队伍和群众紧密地结合起来,为广大群众防病保健的目标而贡献力量。

这是高标准的卫生服务,不具备牢固的预防医学知识和技能是无法完成这一崇高任务的。

目的:

《预防医学概论》这门课程的开设,是在总结以往教学的基础上,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的结果。

传统的预防医学教学,往往将预防医学分为《卫生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或《医学统计学》)和《社会医学》等若干门课程,分别讲授和学习,很难使学生对预防医学形成一个整体的印象。

《预防医学概论》的开设目的,就是希望通过《预防医学概论》的教学,使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对预防医学形成一个初步的整体印象,对预防医学有一个大体的了解,树立预防为主的观点,认识预防医学的特点和战略地位,培养学习兴趣,为今后学习预防医学的有关课程作好准备。

任务:

该课程是预防医学系列课程中最早与以学生见面的,是医学教育特别是预防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课程主要讲授卫生工作方针、环境、食物、劳动生产、社会心理、预防保健策略等内容。

通过预防医学概论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学习预防医学的兴趣,树立预防为主的观点,学习预防医学的思维方法,并希望能从学习中得到灵感和启发,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学习本课程是为了让学生对预防医学形成一个初步的整体印象,对预防医学有一个大体的了解,树立预防为主的观点,认识预防医学的特点和战略地位,培养学习兴趣,为今后学习预防医学的有关课程作好准备。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绪论

l.了解预防医学的定义。

2.熟悉预防医学的研究对象、目的和内容。

3.熟悉预防医学的战略地位,熟悉卫生保健策略。

4.了解预防医学的历史。

第一章中国卫生工作方针与三级预防

1.了解我国以往的卫生工作方针,掌握我国现阶段的卫生工作方针。

2.了解我国卫生保健工作的主要成就。

3.掌握三级预防的概念与措施。

4.熟悉我国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

第二章环境和健康

1.了解环境的概念、范围及构成因素。

2.了解生态系统、食物链和生态平衡的概念。

3.熟悉环境的卫生学特征。

4.掌握环境因素与健康的关系特征。

第三章食物与健康

1.熟悉营养与营养素的概念与分类。

2.掌握营养素供给量与参考摄入量的概念。

3.掌握食物与健康的关系。

4.熟悉我国膳食指南,了解世界营养目标。

第四章劳动生产与健康

1.熟悉职业性有害因素。

2.掌握职业性疾患的概念与分类。

3.掌握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预防。

第五章社会心理与健康

1.了解社会心理因素。

2.掌握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的关系。

3.熟悉社会防治。

第六章预防保健策略

1.熟悉全球卫生战略的目标、政策和相关指标。

2.掌握我国卫生战略的目标。

第七章卫生法规和卫生监督

1.熟悉有关卫生法规和标准的制定步骤、意义和用途。

2.熟悉卫生监督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3.熟悉我国主要的卫生法规和标准。

第八章初级卫生保健和社区卫生服务

1.掌握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和特点。

2.熟悉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以及全科医生的特点。

3.社会大卫生的概念。

四、课内学时分配

内容

参考学时

绪论

2

1

中国卫生工作方针与三级预防

2

2

环境和健康

2

3

食物与健康

2

4

劳动生产与健康

2

5

社会心理与健康

3

6

预防保健策略

1

7

卫生法规和卫生监督

1

8

初级卫生保健和社区卫生服务

1

大纲制定者:

李宇飞执笔

大纲校对者:

任峰玲

大纲审定者:

张振军

大纲批准者:

张瑞娟

 

“全科医学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

TheeducationofGenerralPractice/FamilyMedicine

课程编号:

BASM2020

学时:

32学分:

2

适用对象:

临床医学专业五、七年制,预防医学、法医学专业

先修课程:

选修课必选课程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1]王改兰主编,《全科医学基础》,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0

[2]JerryM.Burger主编,《人格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3]张春兴主编,《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性质:

“全科医学教育”课程,属培养全科医生的基础知识,亦属医学生的普修课程。

将医学与人文、医疗与家庭融为一体,渗透了医学的生物属性与社会属性,从另一角度展示医学。

目的:

转变医学观念,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任务:

①教育学生同情病人、善待病人、善待医学;

②通过授课,增强学生人文素质,懂得医学是生物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共同体现。

③促使毕业后选择全科医生职业,或做专科医生时能与全科医生良好合作;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接受高等教育,具有基本的医学知识;

2.具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具有PBL教学及实践演练环境。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全科医学产生的历史与科学性

1.医学发展的历史回顾

2.全科医学是时代的产物

3.全科医疗、全科医学、全科医生

第二章全科医生的态度、知识、技能

1.全科医生的知识、技能

2.“持续性的医患关系”、“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识疾病”(PBL分组)

第三章以病人为中心的照顾

1.以病人为中心的照顾超越疾病的诊断(PBL分组)

2.全科医师的临床策略

第四章以家庭为单位的照顾

1.家庭的定义、结构和功能

2.“人格与成长”、“保持患者的原意”的临床意义

3.家庭生活周期

4.临终关怀、安乐死、濒死经验

5.家庭危机及家庭评估

第五章以社区为范围的照顾

1.社区、社区医学及影响社区健康的因素

2.社区诊断(PBL分组)

第六章全科医师诊疗模式

1.新医学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

(PBL分组)

2.接诊技能、沟通技巧

四、实践环节

1.社区医疗实践(校外)4学时

2.接诊技能、查体演练4学时

五、课内学时分配

内容

参考学时

1

全科医学产生的历史与科学性

6学时

2

全科医生的态度、知识、技能

4学时

3

以病人为中心的照顾

4学时

4

以家庭为单位的照顾

10学时

5

以社区为范围的照顾

4学时

6

全科医师诊疗模式

4学时

大纲制定者:

王改兰执笔

大纲校对者:

王改兰

大纲审定者:

王改兰

大纲批准者:

宋彬

“环境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

EnvironmentalMedicine

课程编号:

PUBH3003

学时:

16学分:

1

适用对象:

临床医学专业五、七年制,预防医学、法医学专业

先修课程:

生物学、化学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1]郭新彪主编,《环境医学》,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

[2]王振刚主编,《环境医学》,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

[3]宋广舜王绍汉主编,《环境医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4]蔡宏道鲁生业主编,《环境医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环境医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主要研究环境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因素与人体健康,包括生活质量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对人群健康有利的因素、消除和改善不利的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措施。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掌握环境医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学会开展环境医学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同时结合教学内容:

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环境医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第二节环境医学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环境医学的发展和面临的问题

第二章环境流行病学

第一节环境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

第二节环境流行病学调查中常见的偏倚及防止

第三章环境毒理学

第一节环境毒理学的常用实验方法

第二节环境危险因素的健康效应评价方法

第四章全球重大环境问题

第五章公害及公害病

第六章环境激素

四、课内学时分配

内容

参考学时

1

绪论

2

2

环境流行病学

4

3

环境毒理学

4

4

全球重大环境问题

2

5

公害及公害病

2

6

环境激素

2

大纲制定者:

霍东红执笔

大纲审定者:

任峰玲

大纲校对者:

于燕

大纲批准者:

张瑞娟

 

“医用电子显微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

Electronmicroscopytechniqueinmedicine

课程编号:

BASM2022

学时:

24学分:

1

适用对象:

临床医学专业五、七年制,预防医学、法医学、口腔医学专业

先修课程:

组织胚胎学、解剖学、病理学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1]博爱华等主编,《医用电子显微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2]李伯勤等主编,《医学超微结构基础》,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性质:

基础选修课

目的:

了解电镜技术及电镜在医学生物学方面的应用

任务:

使学生了解电镜的用途、掌握电镜一般的技术及知识

二、教学基本要求

1.知道电镜在医学生物学方面的应用

2.了解电镜的成像原理

3.掌握电镜样品取材要求

4.电镜下能识别正常细胞核、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溶酶体等结构。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1.电镜在医学生物学方面的应用

2.电镜的结构及基本原理

3.实验:

电镜结构及操作示教

第二章电镜技术

1.超薄切片制作法概述

2.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的样品制作

3.实验:

超薄切片制作过程示教

4.实习:

电镜样品的制作

第三章电镜下细胞超微结构及病理

1、细胞核的正常超微结构及一般病理变化

2、细胞器的正常超微结构及一般病理变化

四、实践环节

1、电镜操作、超薄切片制作示教,4学时

2、电镜样品制作:

取材-固定,2学时

3、电镜下细胞超微结构观察,6学时

五、课内学时分配

内容

参考学时

1

绪论/电镜原理及结构

4

2

超薄切片制作法概述/示教/实习

6

3

细胞超微结构及观察

14

 

大纲制定者:

陈明霞执笔

大纲校对者:

陈明霞

大纲审定者:

陈明霞

大纲批准者:

陈明霞

 

“机能综合实验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

课程编号:

BASM3026

学时:

24学分:

0.5

适用对象:

临床医学专业五、七年制,法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专业

先修课程:

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文献检索、医学统计学、实验动物学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1]袁秉祥,《机能实验学教程》,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ISBN7-5605-1685-8/R·14

[2]胡还忠,《医学机能学实验教程》,科学出版社,2005,ISBN7-03016084-3

[3]卢建华,《医学科研思维与创新》,科学出版社,2002,ISBN7-03-010790-X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机能综合实验设计》课是在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文献检索、医学统计学等前期课程的基础上构筑的旨在系统训练本科生初步科研能力的一门实践课。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医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初步掌握医学研究的实验设计方法和步骤,并能自主实施设计方案和正确的统计、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撰写书面实验报告。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计划20学时。

包括:

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操作;数据处理;结果分析;论文写作和论文答辩。

掌握:

机能学专题实验的设计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科研论文的写作格式;科研基本过程的注意事项:

选题、设计、实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论文写作。

了解:

查阅文献路径;设计和数据处理的关系;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和维护。

通过对专题论文的答辩,对选题、设计和研究水平及论文写作质量来进行评比和记分。

四、课内学时分配

内容

参考学时

1

医学研究基本知识介绍

4

2

文献查询、选题、设计实验

(课外)

3

实验设计方案讨论

(1)

4

4

实验设计方案讨论

(2)

4

5

实施设计方案

6

数据处理及论文撰写(课外)

7

论文报告及答辩

4

大纲制定者:

杜克莘执笔

大纲校对者:

杜克莘

大纲审定者:

杜克莘

大纲批准者:

杜克莘

“医学分子遗传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

Medicalmoleculargeneticspanorama

课程编码:

BASM3017

学时:

16学分:

1

适用对象:

临床医学专业五、七年制,法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专业

先修课程:

医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1]徐晋麟等,《现代遗传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01

[2]贺林,《解码生命》,科学出版社,2001

[3]M.谢纳,《生物芯片分析》,科学出版社,2004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医学分子遗传学导论是贯通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的连接课程,其目的是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解决或探讨遗传学问题,从而提高医学生科学思辨能力。

本课程以本校实际科研工作为实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每年增加新的科学研究前沿内容,为将来学生的升造或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遗传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了解疾病基因定位、克隆的基本方法。

3.了解基因功能研究技术。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医学分子遗传学导论包括基因组基本知识,基因定位、克隆的技术,基因诊断与治疗,基因功能学研究技术等章节。

由于每年调整新的内容,因此本大纲非定型教学大纲。

第一章基因组的基本知识

1.基因组:

DNA的组成成分:

单一序列、中度重复序列、高度重复序列(卫星DNA、小卫星DNA、微卫星DNA);遗传多态性;EST、STS。

基因的结构:

断裂基因、基因的进化。

2.基因组研究技术

PCR技术:

各种类型PCR技术及其特点。

基因组分析技术:

YAC、BAC、PAC;染色体步行法;测序。

分子杂交技术:

探针制备,SOUTHERN、NORTHERN和WESTERN,以及斑点杂交。

基因重组技术:

载体、目的片段的获得、重组的鉴定。

第二章基因定位和克隆技术

1.连锁分析的原理

遗传的基本规律

连锁分析实例

关联分析

2.因定位的方法

剂量效应

连锁分析

细胞杂交法

同源序列比较法

染色体畸变分析法

3.基因克隆的思路

生物信息学与遗传病临床分析

基因克隆的实例分析

第三章基因诊断与治疗

1.基因诊断的实例分析

2.基因治疗的策略

基因治疗的原则

基因治疗的手段

基因治疗的实例分析

第四章基因功能研究技术

1.基因敲除技术

同源重组的原理

转基因动物的构建与鉴定

2.RNAi技术

3.生物芯片技术

基因芯片技术

蛋白芯片技术

四、实践环节

生物医学实验研究中心参观

五、课内学时分配

内容

参考学时

1

基因组的基本知识

5

2

基因定位和克隆技术

5

3

基因诊断与治疗

2

4

基因功能研究技术

4

大纲制定者:

黄辰执笔

大纲审定者:

宋土生

大纲批准者:

俞晓瑞

大纲校对者:

宋土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