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及用药_001.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3889605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4.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吸系统疾病及用药_00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呼吸系统疾病及用药_00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呼吸系统疾病及用药_00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呼吸系统疾病及用药_00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呼吸系统疾病及用药_00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呼吸系统疾病及用药_001.ppt_第6页
第6页 / 共65页
呼吸系统疾病及用药_001.ppt_第7页
第7页 / 共65页
呼吸系统疾病及用药_001.ppt_第8页
第8页 / 共65页
呼吸系统疾病及用药_001.ppt_第9页
第9页 / 共65页
呼吸系统疾病及用药_001.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65页
呼吸系统疾病及用药_001.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65页
呼吸系统疾病及用药_001.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65页
呼吸系统疾病及用药_001.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65页
呼吸系统疾病及用药_001.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65页
呼吸系统疾病及用药_001.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65页
呼吸系统疾病及用药_001.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65页
呼吸系统疾病及用药_001.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65页
呼吸系统疾病及用药_001.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65页
呼吸系统疾病及用药_001.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65页
呼吸系统疾病及用药_001.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65页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呼吸系统疾病及用药_001.ppt

《呼吸系统疾病及用药_00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吸系统疾病及用药_001.ppt(6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呼吸系统疾病及用药_001.ppt

呼吸系统疾病及用药,童晓斌,呼吸系统解剖,目录,咽炎(扁桃体炎),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1.病因:

常因受凉,过度疲劳,烟酒过度等致全身及局部抵抗力下降,病原微生物乘虚而入而引发本病。

营养不良,患慢性心、肾、关节疾病,生活及工作环境不佳,经常接触高温、粉尘、有害刺激气体等皆易罹本病。

病原微生物主要为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流行性感冒杆菌及病毒。

咽炎在中医又叫“梅核气”,其病因认为是与“肝气郁结”、“痰湿内阻”有关。

一、咽炎,2、分类:

依据病程的长短和病理改变性质的不同,分为急性咽炎,慢性咽炎两大类。

a.急性咽炎:

是咽粘膜,并波及粘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急性炎症,常继发于急性鼻炎或急性扁桃体之后或为上呼吸道感染之一部分。

亦常为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或为急性传染病之前驱症状。

b.慢性咽炎:

主要为咽黏膜慢性炎症,弥漫性炎症常为上呼吸道慢性卡他性炎症的一部分,局限性炎症则多伴有咽淋巴样组织的炎症。

慢性咽炎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常规的药物治疗中,比较顽固,且反复发作,以中年人多见。

从病理上可分为两类:

a.慢性单纯性及肥厚性咽炎b.慢性粒性咽炎及咽侧炎,一、咽炎,3、症状:

急性咽喉炎的主要症状是起病急,初起时咽部干燥,灼热;继而疼痛,吞咽唾液时咽痛往往比进食时更为明显;可伴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和四肢酸痛;侵及喉部,可伴声嘶和咳嗽。

慢性咽喉炎的主要症状是咽部不适,干、痒、胀,分泌物多而灼痛,易干呕,有异物感,咯之不出,吞之不下。

以上症状尤其会在说话稍多、食用刺激性食物后、疲劳或天气变化时加重。

一、咽炎,4.危害咽炎虽不是大病、重病,但因其发病率高,患病人数多,容易被轻视等原因,往往会影响身体健康和人们正常的工作、生活。

急性咽炎患者除咽痛外,还可出现发热、怕冷、头痛、周身酸痛、食欲差,大便干、口干渴等全身中毒反应。

有细菌感染时,血液白细胞数升高。

如果咽痛剧烈,影响吞咽,还会造成体内营养、代谢失调。

如果治疗不及时,或反复发作,可转为慢性;若感染向上蔓延,波及耳、鼻,可导致急性鼻炎、鼻窦炎,急性中耳炎;向下发展,可侵犯喉、气管等下呼吸道,引起急性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及肺炎;若致病菌及毒素侵入血液循环,则可引起全身并发症,如急性肾炎、脓毒血症、风湿病等,对身体危害极大。

慢性咽炎的人经常感到咽部不适,稍一受凉、劳累,或讲话多、较长时间没喝水,便觉咽痛、灼热加重,咽痒引起阵阵刺激性咳嗽,影响休息。

若是干燥或萎缩性咽炎,则咽干明显,讲话和咽唾液也感费劲,需频频饮水湿润,甚至夜间也需要起床喝几次水,但也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很快就又感咽干;有的人吃饭时需用汤水才能将干硬的食物咽下去。

一、咽炎,5.治疗急性咽炎:

a.一般疗法:

休息,多喝水,吃稀软食物,禁烟酒,不吃辛辣和过于油腻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上述方法对急性咽炎的早日痊愈十分重要、但往往被病人及家长所忽视而造成病势迁延或并发其他疾病。

如果因咽痛而影响进食者,应给予静脉输液,补充营养。

咽痛剧烈或体温较高者,可口服或肌肉注射安痛定、柴胡注射液等退烧类药物。

b.局部治疗:

含服铁笛片片、华素片、六神丸等;用复方硼砂液、洗必泰漱口液、温淡盐水含漱;发病初期可用1碘甘油或2硝酸银液涂擦咽壁,以助炎症消退;雾化或熏气治疗,吸入药气,对局部炎症有效,病人也感到舒适。

c.抗感染治疗:

病毒感染者,可选用抗病毒药,如吗啉呱、ABOB、干扰素等;细菌感染者,可口服或注射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

中成药对病毒和细菌感染均有较好疗效。

一、咽炎,5.治疗慢性咽炎:

多为急性咽炎治疗不及时转化而来,在慢性期抗菌药物一般不需要使用,而要注意预防慢性咽炎的反复发作,基本做到:

1.及时治疗鼻、口腔、下呼吸道疾病,包括病牙;2.勿饮烈性酒和吸烟,饮食时避免辛辣、酸等强刺激调味品;3.改善工作生活环境,结合设备的改造,减少粉尘、有害气体对身体的刺激;4.生活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及时治疗各种慢性疾病,保持每天通便,清晨用淡盐水漱口或少量饮用淡盐水(高血压、肾病患者勿饮盐开水);5.适当控制用声,用声不当、用声过度、长期持续演讲和演唱对咽喉炎治疗不利。

一、咽炎,扁桃体炎,扁桃体炎:

通常所说的扁桃体其实是腭扁桃体,因为人类除了腭扁桃体外,还有咽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和舌扁桃体,这些共同组成了咽淋巴环的内环。

腭扁桃体是一对扁卵圆形的组织,位于扁桃体窝内,它的表面有一些小的凹陷,称为扁桃体隐窝。

当扁桃体发生炎症的时候,脱落上皮、淋巴细胞及细菌会堆积在隐窝开口处,此时扁桃体表面就会出现点状豆渣样物。

发病原因:

口咽部易遭受病菌的侵袭而发炎,这些细菌可能是外界侵入的,亦可能隐藏于扁桃体隐窝内。

正常情况下,由于扁桃体表面上皮完整和粘液腺不断分泌,可将细菌随同脱落的上皮细胞从隐窝口排出,因此保持着机体的健康。

当机体因寒冷,潮湿,过度劳累,烟酒过度等原因造成抵抗力下降,细菌繁殖加强,扁桃体上皮防御机能减弱,腺体分泌机能降低时,扁桃体就会遭受细菌感染而发炎。

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扁桃体炎的致病原以溶血性链球菌为主,其他如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以及病毒等也可引起,1.急性扁桃体炎:

急性扁桃体炎是腭扁桃体的一种非特异性急性炎症,常伴有一定程度的咽粘膜及咽淋巴组织的急性炎症。

常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50岁以上少见。

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

起病急、寒战、高热、可达3940C,一般持续35天,尤其是幼儿可因高热而抽搐、呕吐或昏睡、食欲不振等。

(2)、局部症状:

咽疼是最明显的症状,吞咽或咳嗽时加重,剧烈者可放射至耳部,此乃神经反射所致,幼儿常因不能吞咽而哭闹不安。

儿童若因扁桃体肿大影响呼吸时可妨碍其睡眠,夜间常惊醒不安。

2.慢性扁桃体炎:

在儿童多表现为扁桃体肥大,在成人多表现为炎性改变,即反复发作急性扁桃体炎。

据对615岁小学生调查,本病发病率为22.04%。

这是由于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因隐窝引流不畅,细菌易在隐窝内繁殖,此时的扁桃体成为细菌隐匿的场所,一旦抵抗力下降,扁桃体炎症随之而来。

慢性扁桃体炎也可发生于某些急性传染病之后。

临床表现:

1.反复发作的咽痛。

2.经常咽部不适,异物感,发干,痒,刺激性咳嗽。

3.口臭。

4.由于经常咽下分泌物及隐窝中的细菌毒素,对胃肠敏感病人可引起消化障碍。

5.由于毒素吸收,可引起头痛、四肢无力和低热。

6.儿童过度肥大的扁桃体可影响呼吸、吞咽、语言障碍。

若伴有腺样体肥大可引起鼻塞、鼾声及中耳炎症状。

扁桃体炎的危害:

1.局部并发症:

炎症可向周围扩散,最常见的是扁桃体周围脓肿;向上可引起急性中耳炎、鼻炎、鼻窦炎;向下引起急性喉炎、支气管炎、肺炎等。

2.全身并发症:

与各个器官对链球菌所产生的变态反应有关。

有急性关节炎、风湿热、急性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急性肾炎等,应特别警惕心肌炎病人的突然死亡。

非手术治疗1.药物治疗:

急性扁桃体炎,慢性扁桃体炎急性发作期以抗生素治疗为主,药物使用要足量足疗程。

可以辅助一些清热解毒、减轻症状的中医药口服。

2.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减少上呼吸道感染的几率。

3.适当服用维生素C等药物。

手术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每年45次以上,或有扁桃体周围脓肿病史。

扁桃体过度肥大,妨碍呼吸、吞咽及言语者,这种现象在儿童多见。

长期低热,全身检查除扁桃体炎外无其它病变者。

由于扁桃体炎而导致的肾炎、风:

湿等病,应在医生指导下择期手术,喉炎是指喉部粘膜的一般性病菌感染所引起的慢性炎症。

1.分类:

因病变程度的不同,可分为慢性单纯性喉炎、肥厚性喉炎和萎缩性喉炎。

2.症状:

a、慢性单纯性喉炎:

喉粘膜弥漫性充血,红肿,声带失去原有的珠白色,呈粉红色,边缘变钝,粘膜表面可见有稠厚粘液,常在声门间连成粘液丝。

b、肥厚性喉炎:

喉粘膜肥厚,以杓间区较明显,声带也肥厚,不能向中线靠而闭合不良,室带常肥厚而遮盖部分声带,杓会厌襞亦可增厚。

c、萎缩性喉炎:

喉粘膜干燥、变薄而发亮,杓间区、声门下常有黄绿色或黑褐色干痂,如将痂皮咳清,可见粘膜表面有少量渗血。

声带变薄。

其张力减弱。

二、喉炎,左图:

急性喉炎伴声带小结右图:

慢性喉炎伴声带充血,3.治疗a.去除刺激因素:

戒除烟酒。

注意声带适当休息,减少发声,禁止大声叫喊,纠正发音方法。

积极治疗鼻咽、下呼吸道感染,使呼吸道通畅,减少邻近器官病变的分泌物对喉部的刺激。

b.酌情应用雾化吸入法:

将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及地塞米松等抗炎、消肿药物注入雾化器内,病人口含雾化器之喷出口,接上氧气或高压气泵使药液雾化。

连续作深呼吸,使雾化药液吸入喉部。

每日12次每疗程6次。

可作23疗程。

c.选用保喉片、金嗓清音丸、黄氏响声丸等中药。

二、喉炎,4.预防a.及时治疗急性喉炎,防止演变成慢性。

b.防止过度用嗓,对于教师,文艺工作者要注意正确的发声方法,感冒期间尤须注意。

c.加强劳动防护,对生产过程中的有害气体、粉尘等需妥善处理。

二、喉炎,中医理论-肺,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覆盖于心之上。

肺有分叶,左二右三,共五叶。

肺经肺系(指气管、支气管等)与喉、鼻相连,故称喉为肺之门户,鼻为肺之外窍。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

肺气以宣发肃降为基本运行形式。

肺在五脏六腑中位置最高,覆盖诸脏,故有“华盖”之称。

肺叶娇嫩,不耐寒热燥湿诸邪之侵;肺又上通鼻窍,外合皮毛,与自然界息息相通,易受外邪侵袭,故有“娇脏”之称。

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在志为悲(忧),在液为涕。

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互属络于肺与大肠,相为表里。

肺在五行中属金,为阳中之阴,与自然界秋气相通应。

时令至秋,暑去而凉生,草木皆凋。

人体肺脏主清肃下行,为阳中之阴,同气相求,故与秋气相应。

秋季之肃杀,是对夏气生长太过的削减;肺气之肃降,是对心火上炎太过的制约。

肺与秋气相通,故肺金之气应秋而旺,肺的制约和收敛功能强盛。

时至秋日,人体气血运行也随“秋收”之气而衰落,逐渐向“冬藏”过渡。

故养生家强调,人气亦当顺应秋气而渐收。

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治疗肺病时,秋季不可过分发散肺气,而应顺其敛降之性。

此外,秋季气候多清凉干燥,而肺为清虚之脏,喜润恶燥,故秋季易见肺燥之证,临床常见干咳无痰、口鼻干燥、皮肤干裂等症。

气管炎(chronicbronchitis)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粘膜炎性变化,粘液分泌增多,临床上以长期咳嗽、咯痰或伴有喘息为主要特征。

本病早期症状较轻,多在冬季发作,春暖后缓解,且病程缓慢,故不为人们注意。

晚期病变进展,并发阻塞性,肺功能遭受损害,影响健康及劳动力极大。

本病为我国常见多发病之一,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吸烟患者明显高于不吸烟患者,在我国患病率北方高于南方,农村较城市发病率稍高。

三、气管炎,病因气喘支气管炎多数由于感风寒或风热,使肺气闭塞、宿降失常而致气喘,慢性支气管炎后期,气喘成为经常性,轻者活动气短,重者喘息不能平卧,面色黧黑,面浮足肿,是由于病久肺肾两虚,使肺虚不能降气,肾亏不能降气所致。

三、气管炎,症状:

(一)咳嗽其特点是长期反复咳嗽,多在寒冷季节、气温骤变时发生,早晚咳嗽频繁,白昼减轻。

(二)咯痰多为白色粘痰,或白色泡沫痰,早晚痰多。

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且为粘液脓性痰。

(三)喘息部分患者可出现支气管痉挛,引起喘息,多在急性期发作。

(四)体征早期可无异常体征或仅有呼吸音粗糙,随病情发展肺部可闻及干、湿罗音急性发作期干湿罗音明显增多,咳嗽咯痰后罗音可减少。

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可闻及哮鸣音,三、气管炎,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治疗1.控制感染轻者可口服抗生素,较重病人用肌注或静脉滴注抗生素(青霉素类,头孢等)2.祛痰、镇咳氯化铵合剂、溴己新、化痰片、乙酰半胱氨酸,中成药常用止咳宁嗽(风寒感冒引起)、咳喘宁、咳特灵等。

对老年体弱无力痰者或痰量较多者,应以祛痰为主,协助排痰,畅通呼吸道。

应避免应用强的镇咳剂,如可待因等。

以免抑制中枢及加重呼吸道阻塞和炎症,导致病情恶化。

3.解痉、平喘常选用氨茶碱、特布他林(terbutaline)等口服或用沙丁胺醇(salbutamol)等吸入剂。

若气道舒张剂使用后气道仍有持续阻塞,可使用皮质激素,泼尼松2040mg/d。

4.气雾疗法气雾湿化吸入或加复方安息香酊,可稀释气管内的分泌物,有利排痰。

如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目前超声雾化吸入有一定帮助,亦可加入抗生素及痰液稀释剂。

三、气管炎,气管炎的诊断要点

(1)常有受凉、过度疲劳或其它诱因史。

(2)临床表现为咳嗽、咯痰伴畏寒、发热、头痛及四肢酸痛等症状。

(3)两肺呼吸音增粗、散在干湿罗音。

(4)白细胞计数多正常,X线检查肺部多正常或纹理增粗。

三、气管炎,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非特异性炎症。

多数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主要为鼻病毒、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及风疹病毒等。

较常见的细菌为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流感杆菌、沙门氏菌属和白喉杆菌等。

此外气温突变、粉尘、烟雾和刺激性气体也能引起支气管炎。

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为特征。

分类:

慢性支气管炎和急性支气管炎两种。

急性支气管炎以流鼻涕、发热、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并有咽声音嘶哑、喉痛、轻微胸骨后摩擦痛。

初期痰少,呈粘性,以后变为脓性。

烟尘和冷空气等刺激都能使咳嗽加重。

慢性支气管炎主要表现为长期咳嗽,特别是早晚咳嗽加重。

如果继发感染则发热、怕冷、咳脓痰。

冬季,是此病的高发季节。

四、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与急性支气管炎两者区别较易,可根据下述三方面鉴别:

(1)病史:

急性支气管炎一般在发病前无支气管炎的病史,即无慢性咳嗽、咳痰及喘息等病史。

而慢性支气管炎既往均有上述呼吸道病史。

(2)病程及症状:

急性支气管炎起病较快,开始为干咳,以后咳粘痰或脓性痰。

常伴胸骨后闷胀或疼痛发热等全身症状多在35天内好转,但咳嗽、咳痰症状常持续23周才恢复。

而慢性支气管炎则以长期、反复而逐渐加重的咳嗽为突出症状,伴有咳痰。

咳痰症状与感染与否有关,时轻时重。

还可伴有喘息,病程迁延。

(3)并发症:

急性支气管炎多不伴有阻塞性肺气肿及肺心病,而慢性支气管炎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伴有上述疾病。

四、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应与一些疾病做鉴别诊断

(1)支气管哮喘:

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应与支气管哮喘相鉴别。

哮喘常于幼年或青年突然起病,一般无慢性咳嗽、咳痰史,以发作性哮喘为特征。

发作时两肺布满哮鸣音,缓解后可无症状,常有个人或家族过敏性疾病史。

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多见于中、老年,一般以咳嗽、咳痰伴发喘息及哮鸣音为主要临床表现,感染控制后症状多可缓解,但肺部可听到哮鸣音。

典型病例不难区别,但哮喘并发慢支和(或)肺气肿则难予区别。

(2)支气管扩张:

具有咳嗽、咳痰反复发作的特点,合并感染时有大量脓痰,或有反复和多、少不等的咯血史。

肺部以湿口罗音为主,多位于一侧且固定在下肺。

可有杵状指(趾)。

X线检查常见下肺纹理粗乱或呈卷发状。

支气管造影或CT检查可以鉴别。

(3)肺结核:

肺结核患者多有结核中毒症状或局部症状(如发热、乏力、盗汗、消瘦、咯血等)。

经X线检查和痰结核菌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4)肺癌:

患者年龄常在40岁以上,特别是有多年吸烟史,发生刺激性咳嗽,常有反复发生或持续的血痰,或者慢性咳嗽性质发生改变。

X线检查可发现有块状阴影或结节状阴影,或阻塞性肺炎,经抗生素治疗,未能完全消散,应考虑肺癌的可能。

查痰脱落细胞及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一般可明确诊断。

(5)矽肺及其他尘肺:

有粉尘和职业病接触史。

X线检查有矽结节、肺门阴影扩大、肺纹理增多。

四、支气管炎,治疗1.缓解期:

(1)慢支发作期以抗感染为重点,兼顾祛痰,止咳、平喘。

常用抗菌药有青霉素,庆大霉素,头孢类等,

(2)祛痰止咳平喘药,有氨茶碱,咳特灵等。

川贝枇杷膏,强力枇杷露(不得过量或久服),川贝止咳糖浆,痰咳净,橘红片,化痰片(颗粒、口服液)等。

(3)病情顽固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2.急性发作期:

与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治疗相同。

四、支气管炎,并发症介绍1.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

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使气管腔狭窄,形成不完全阻塞,吸气时气体容易进入肺泡,呼气时由于胸膜腔内压增加使气管闭塞,肺泡充气过度。

同时慢性炎症破坏小支气管壁软骨,使之塌陷,也影响呼气时气体排出。

肺部慢性炎症使一些炎症细胞释放蛋白分解酶增加,损害肺组织、肺泡壁,形成肺气肿、肺大疱。

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血液供应减少,肺组织营养差,肺泡壁弹性减退,促使肺气肿发生。

一般由慢性支气管炎发展成为肺气肿需要6年以上。

2.肺心病,由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至发展为肺心病是一个慢性过程,一般需要6-10年。

一般肺气肿形成之后,肺泡内压力增加,造成毛细血管腔受压,使肺循环阻力增加。

同时因为呼吸功能不全及缺氧,可引起肺小血管反射性痉挛,进一步使肺动脉压增高,肺动脉压力增加加重了右心室的负担,右心室为了要克服增高的阻力,就会逐渐肥厚,最终发生右心室扩张,终至右心衰竭,这就是肺心病了。

四、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的预防

(1)戒烟: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不但要首先戒烟,而且还要避免被动吸烟,因为烟中的化学物质如焦油、尼古丁、氰氢酸等,可作用于植物神经,引起支气管的痉挛,从而增加呼吸道阻力;另外,还可损伤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及其纤毛,使支气管粘膜分泌物增多,降低肺的净化功能,易引起病原菌在肺及支气管内的繁殖,致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

(2)注意保暖:

在气候变冷的季节,患者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因为寒冷一方面可降低支气管的防御功能,另一方面可反射地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粘膜血液循环障碍和分泌物排出受阻,可发生继发性感染。

(3)加强锻炼: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缓解期要作适当的体育锻炼,以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和心、肺的贮备能力。

(4)预防感冒:

注意个人保护,预防感冒发生,有条件者可做耐寒锻炼以预防感冒。

(5)做好环境保护:

避免烟雾、粉尘和刺激性气体对呼吸道的影响,以免诱发慢性支气管炎。

四、支气管炎,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

症状:

发热,呼吸急促,持久干咳,可能有单边胸痛,深呼吸和咳嗽时胸痛,有小量痰或大量痰,可能含有血丝。

幼儿患上肺炎,症状常不明显,可能有轻微咳嗽或完全没有咳嗽。

肺炎可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以及放射线,吸入性异物等理化因素引起。

五、肺炎,分类1、病理形态学的分类:

将肺炎分成大叶肺炎、支气管肺炎、间质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等。

2、根据病原体种类:

包括细菌性肺炎,常见细菌有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嗜血流感杆菌等。

病毒性肺炎,常见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

另外还有真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等。

3、根据病程分类:

分为急性肺炎、迁延性肺炎及慢性肺炎,一般迁延性肺炎病程长达13月,超过3个月则为慢性肺炎。

五、肺炎,病理多种细菌均可引起大叶性肺炎,但绝大多数为肺炎链球菌,其中以型致病力最强。

肺炎链球菌为革兰阳性球菌,有荚膜,其致病力是由于高分子多糖体的荚膜对组织的侵袭作用。

少数为肺炎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肺炎链球菌为口腔及鼻咽部的正常寄生菌群,若呼吸道的排菌自净功能及机体的抵抗力正常时,不引发肺炎。

当机体受寒、过度疲劳、醉酒、感冒、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等使呼吸道防御功能被削弱,细菌侵入肺泡通过变态反应使肺泡壁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浆液及纤维素渗出,富含蛋白的渗出物中细菌迅速繁殖,并通过肺泡间孔或呼吸细支气管向邻近肺组织蔓延,波及一个肺段或整个肺叶。

大叶间的蔓延系带菌的渗出液经叶支气管播散所致。

五、肺炎,诊断血常规检查包括血白细胞总数,各种白细胞在白细胞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正常人白细胞总数在410109个/L,中性白细胞百分比小于70%,如果白细胞总数超过10109个/L,中性白细胞百分比超过70%,我们就说这个病人的血象高,这是细菌性肺炎常见的血象改变。

X线胸片检查:

通过给病人进行X线胸片检查,可以直接了解肺部的变化,这是诊断肺炎的重要手段。

虽然通过血象和X线胸片可以诊断肺炎,但肺炎是由什么病原体引起的,是由细菌,还是由病毒,支原体,真菌等引起的,细菌的种类是什么,上述两项检查就不能告诉我们了,只能合理的取患者的痰、血做培养有可能真正找出致病菌。

医生就可以有针对性的采用对病原体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了。

血常规、胸部X线检查及痰的检查是患有肺炎病人进行的最基本检查,除此之外还有胸部CT检查(医学上称为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但是如果病人在同一部位反复发生肺炎或X线胸片上有其它可疑的病变,而一般检查难以明确诊断时,就需要进行胸部CT检查或其他更进一步的检查。

五、肺炎,治疗支原体肺炎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与一般肺炎的治疗原则基本相同,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1.一般治疗:

呼吸道隔离,由于支原体感染可造成流行,且患儿病后排支原体的之间较长,可达1-2个月,婴儿时期仅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在重复感染后才发生肺炎,同时在感染支原体期间容易再感染其它病毒,导致病情加重迁延不愈。

因此,对患儿或有密切接触史的小儿,应尽可能做到呼吸道隔离,以防止再感染和交叉感染。

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供给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及足够的液体。

保持口腔卫生及呼吸道通畅,经常给患儿翻身、拍背、变换体位,促进分泌物排出、必要时可适当吸痰,清除粘稠分泌物。

氧疗,对病情严重有缺氧表现者,或气道梗阻现象严重者,应及时给氧。

其目的在于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改善因低氧血症造成的组织缺氧。

给氧方法与一般肺炎相同。

2.对症:

祛痰,平喘两方面,加强翻身、拍背、雾化、吸痰外,可选用氯化铵、溴己新、痰易净等祛痰剂。

由于咳嗽是支原体肺炎最突出的临床表现,频繁而剧烈的咳嗽将影响患儿的睡眠和休息,可适当给予镇静剂如水合氯醛或苯巴比妥,酌情给予小剂量可待因镇咳,但次数不宜过多。

对喘憋严重者,可选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氨茶碱口服,46mg/(kg次),每6小时1次,或吸入舒喘灵。

五、肺炎,3.抗生素的应用根据支原体微生物学特征,凡能阻碍微生物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等,对支原体无效。

因此,治疗支原体感染,应选用能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包括大环内脂类(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四环素类(四环素、土霉素、地美环素)、氯霉素类(氯霉素、甲砜霉素)等。

此外,尚有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万古霉素及磺胺类如SMZ等可供选用。

4.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对急性期病情发展迅速严重的支原体肺炎或肺部病变迁延而出现肺不张、肺间质纤维化、支气管扩张或有肺外并发症者,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如氢化可的松或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每次510mg/kg,静滴;或地塞米松0.10.25mg/(kg次),静滴;或强的松12mg/(kgd),分次口服,一般疗程35d。

应用激素时注意排出结核等感染。

五、肺炎,衣原体肺炎的治疗肺炎衣原体(chlamydiapneumoniae)为新发现的一种衣原体,主要引起呼吸道和肺部感染。

衣原体肺炎的治疗原则与一般肺炎的治疗原则大致相同。

葡萄球菌性肺炎治疗一般病死率为30%40%。

造成死亡的部分原因是大多数病人伴有严重的合并症。

然而有些成年人本来很健康,但在流感后得了这种肺炎,病情发展快,最后导致死亡。

抗生素疗效慢,恢复期长。

大多数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青霉素酶,且对甲氧西林的耐药性正在增加。

一般主张用一种能抗青霉素酶的青霉素(如苯唑西林或萘夫西林2g,静脉注射,每46小时1次。

另一类主要药物是头孢菌素:

常用的为头孢噻吩或头孢孟多2g,静脉注射,每46小时1次,头孢唑啉0。

51。

0g,静脉注射,每8小时1次,或头孢呋辛750mg,静脉注射,每68小时1次。

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效果不如第一代或第二代制剂。

林可霉素600mg静脉注射,每68小时1次对90%95%菌株有效。

一般认为,对甲氧西林耐药的菌株,对所有-内酰胺抗生素均有抵抗力。

在许多医院,此类菌株占医院获得性葡萄球菌的30%40%,而仅占社区获得性感染的5%。

如怀疑或经体外药敏试验证明对甲氧西林耐药,一般用万古霉素。

常用剂量为1g静脉注射,每12小时1次;有肾功能衰竭时适当调整用量。

五、肺炎,小儿肺炎治疗小儿肺炎是临床常见病,四季均易发生,以冬春季为多。

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影响孩子发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