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民政局)(一).doc

上传人:0****4 文档编号:13891394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民政局)(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民政局)(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民政局)(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民政局)(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民政局)(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民政局)(一).doc

《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民政局)(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民政局)(一).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民政局)(一).doc

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民政局)

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民政局)2021年区民政局紧紧围绕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大局,大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化改革补短板,优化服务惠民生,统筹推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治理、双拥优抚安置、社会事务和民族宗教侨务等各项业务全面发展,市区折子工程、为民办实事、政府绩效考核任务等重点工作圆满完成,取得显著成绩,全区民政事业呈现稳中有进、不断向好的良好态势,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一、2021年工作情况

(一)基本民生保障改善有力

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机制更为完善,区困难群众救助服务中心和街乡镇社会救助服务所全部挂牌成立,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救助标准持续提升,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月人均900元提高至1000元。

加大低收入农户帮扶力度,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农户全部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强力助推脱贫攻坚。

截至2021年11月末,xx区共有城乡低保对象3146户4614人,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5746.21万元;共有特困供养对象213人,累计发放生活费和照料费531.64万元;为3392名社救对象办理医疗救助,累计发放医疗救助金1101.89万元;为36户、81人,发放临时救助金18.6万元;为105户困难对象发放因病致贫救助金87.5万元;为69名困难家庭大学生,发放高等教育助学金30.72万元;年度累计为9445名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5439.67万元、为8950名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1109.7万元。

取得市级福彩公益金304.6万元扶持资金,购买专业社会组织服务,对城乡低保困难家庭开展助老、助残、助教等个案帮扶且录入精准救助系统354户,建立社会救助对象帮扶台账3129户。

据统计,我区354户个案服务中,社会救助对象共305户,非社会救助对象49户;老年人159户,占比45%;残疾人122户,占比35%;儿童14户,占比4%;其他(以重大疾病救助为主)56户,占比16%。

临时救助、医疗救助、慈善救助等专项救助渠道畅通,全部落实到位。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及时,得到妥善安置。

积极响应和落实市区对口帮扶蒙藏地区机制,给予两地对口单位130万元帮扶资金和54.2万元帮扶物资。

(二)社会福利保障日趋完善

养老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升,《xx区养老机构辐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补贴办法》印发实施,取得国家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资格,xx区养老行业协会成立并发挥有效作用。

养老服务设施更加完善和便民,30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如期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营,区级养老院工程增项增资方案完成审批,区级养老指导中心建设前期论证、选址等工作全面启动。

以区政府名义印发《xx区关于加强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保障工作实施方案》,全区建成儿童成长驿站3家。

生活困难残疾人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累计发放21.6万人次,6930.4万元,残疾人两项政策执行落实到位。

(三)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创新深入推进

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牵头制定完成《改革工作总体方案》和《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明确改革时间表路线图。

行政区划调整取得阶段成果,潞源街道、通运街道相继挂牌成立。

积极推进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牵头制定《xx区2021年度吹哨报到考评工作方案》、《关于落实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区内部门开展主动服务的通知》,搭建完成吹哨报到考核信息化平台并投入使用,为全区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顺利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持续推进社区减负工作,建立社区工作清单制度和社区工作准入制度。

农村社区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打造69个特色社区服务项目。

开展三社联动服务项目15项,组织开展各类服务活动419次,惠及居民67200余人次。

社工队伍不断壮大,开展2021年社工考前培训707人次,组织乡土社工项目培训1304人次。

社会组织管理扶持机制不断健全,审批登记实现优化服务、只跑一趟,建立社会组织诚信承诺制度和红黑榜发布制度,年检率91%居全市第一。

22家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工作提前完成,成立区民政局社会组织综合党委,投入300万元扶持社会组织开展260余场次公益服务活动并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四)民政公共服务提质增效

婚姻登记服务更为便捷,婚姻登记档案实现即时电子化,通过购买服务提供婚姻家庭辅导、为行动不便人群上门登记、为金婚老人举办专场颁证等免费服务。

殡葬管理平稳有序,取得全国殡葬改革试点资格。

全力配合城市副中心建设,圆满完成925名征地超转人员接收安置任务,累计接收资金42514万元,征地超转人员生活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

福利彩票销售累计达3.62亿元,位居全市第四名。

民族宗教侨务保持和谐稳定,少数民族乡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成功举办区第九届民族学校传统体育运动会,各宗教团体、宗教场所依法活动平稳安定。

(五)国防和军队保障更加有力

组织开展区领导走进军营参加军事日活动、好军嫂评选、军地青年手拉手等十余项双拥共建活动,军地关系和谐融洽。

退役军人优待抚恤政策全面落实,累计发放抚恤金、生活补助金、两节慰问金、取暖费等各类优抚金7303万元。

退役士兵和军休干部接收安置稳步有序,圆满完成年度退役士官安置任务,准确发放退役士兵政策性资金2179.2万元。

二、2021年工作计划

(一)重改革,做实基层社会治理

有序推进行政区划调整,不断优化城市副中心区划设置,启动城市副中心范围内撤村建居试点工作,加快解决街道乡镇交叉管理问题。

深入推进街镇管理改革,持续深化街巷吹哨、部门报到改革,将改革向党建引领深化、向街道机构改革深化、向社区治理深化、向解决群众问题深化。

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强乡镇服务能力建设实施意见,全面提升乡镇的民生服务能力。

提高社区工作者工资待遇,全面开展社区工作者能力素质提升工程。

全面推进社区(村)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制定全面推进社区改革的1+x政策体系。

持续推进社区减负,出台社区依法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和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事项清单。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管理,加大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资金支持力度。

圆满完成2021年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

(二)重提质,做优养老服务体系

高标准制定养老事业发展规划,摸清全区老年人口底数,开展55周岁以上老年人需求摸底调查,研究制定分类保障制度暂行办法和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规划。

完善加强养老扶持政策,出台区级养老服务分类保障意见和三级养老服务体系辐射意见,调整完善养老驿站建设运营扶持政策,推进养老机构星级评定并出台奖励政策,制定农村养老事业发展规划和支持政策。

加快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区级养老院建成并投入运营,完成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选址建设工作,开工建设3个乡镇养老照料中心,高水平完成7家养老院改造提升工作,建成运营30家养老服务驿站,完成1200户家庭适老化改造。

持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组织开展全区养老机构专业培训和家庭照护人员技能培训,为托底和困境保障老年人开展健康体检,探索建设医养结合信息化系统,实施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

积极推进智慧养老,研究开发区级养老服务信息管理系统,根据评估结果对有需求的家庭和个人试点安装智能化养老产品。

大力营造良好氛围,举办京津冀养老服务业智汇论坛、养老服务行业创新创投大赛,建立xx老龄宣传平台,大力营造孝老、敬老、尊老、爱老社会氛围。

(三)重统筹,做好民政设施布局

编制民政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统筹规划养老、儿童、社区服务、救助、慈善、殡葬、婚姻登记等服务设施。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公共服务为目标,以副中心群众的迫切需求为出发点,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为各项民政服务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硬件基础。

(四)重普惠,做好各项民政保障

突出时效性、精准性、便利性,持续提升社会救助水平。

推进专项社会事务体系建设,突出便民利民惠民导向,紧密结合城市副中心城市化进程,促进婚姻、殡葬、福彩、超转等民政专项社会事务高质量发展。

依法加强对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和宗教场所的规范化管理。

第6页共6页

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