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期艺术欣赏课程期末复习指南.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896526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5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期艺术欣赏课程期末复习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春期艺术欣赏课程期末复习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春期艺术欣赏课程期末复习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春期艺术欣赏课程期末复习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春期艺术欣赏课程期末复习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春期艺术欣赏课程期末复习指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春期艺术欣赏课程期末复习指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8页
春期艺术欣赏课程期末复习指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8页
春期艺术欣赏课程期末复习指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8页
春期艺术欣赏课程期末复习指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8页
春期艺术欣赏课程期末复习指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8页
春期艺术欣赏课程期末复习指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8页
春期艺术欣赏课程期末复习指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8页
春期艺术欣赏课程期末复习指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8页
春期艺术欣赏课程期末复习指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8页
春期艺术欣赏课程期末复习指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8页
春期艺术欣赏课程期末复习指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8页
春期艺术欣赏课程期末复习指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8页
春期艺术欣赏课程期末复习指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8页
春期艺术欣赏课程期末复习指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期艺术欣赏课程期末复习指南.docx

《春期艺术欣赏课程期末复习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期艺术欣赏课程期末复习指南.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春期艺术欣赏课程期末复习指南.docx

春期艺术欣赏课程期末复习指南

09年春期《艺术欣赏》课程期末复习指南

辅导教师肖亚非

2009年6月

第一部分:

复习应考基本要求

(一)考核目的

考核学生对各种艺术欣赏门类的基本理论、掌握课程中涉及到的十一种艺术门类的艺术特点、艺术语言,以及各艺术门类的代表作品和欣赏方法;学会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环境,将所学的欣赏理论和欣赏方法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培养学生正确分析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欣赏理念,既注重理论知识的积累,更注重利用这些理论知识分析客观现实。

(二)考核方式

开卷、笔试、90分钟

(三)适用范围、教材

本课程期末复习指导适用范围为成人教育本科/专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选修课程。

考试命题的教材是由杨辛、谢孟主编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1994年10月第一版《艺术赏析概要》教材。

(四)命题依据

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艺术欣赏课程的教案大纲、教材、实施意见。

(五)考试要求

本课程的考试重点包括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两个方面,主要考核学生对艺术欣赏的基本理论、主要代表人物和作品、欣赏方法的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

(六)考题类型及比重

考题类型及分数比重大致为:

填空题(16%);单项选择题(10%);判断正误(10%);简答题(40%);分析论述题(24%)

(七)应试要注意的问题:

1、同学们这段时间需要通看一遍教材,熟悉教材的篇章结构。

2、考试时试卷书写要工整,一定要注意认真审题,每个问题均要回答。

不能留空白。

3、本课程试卷题量较大,一定要注意把握时间,先易后难。

4、解答简答题时,需要写出题目中的要点便可;解答判断题时,回答正确、或错误(或按考题要求做);解答阐述题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进行阐述,不联系实际的阐述题在评分时要扣去一定的分数。

5、考试时资料一定要带齐:

教材、复习资料、平时作业等并要熟悉,到时翻查资料可以速度快一些,以节省考试的时间。

6、特别提醒同学们不能忽视开卷考试,开卷考试往往在答题的要求上比闭卷要高。

7、考试时一定要沉着应战获得好成绩。

第二部分期末复习重点范围

第一章艺术欣赏引论

1.一般理解:

艺术欣赏的本质。

2.掌握:

艺术欣赏与艺术创造。

3.重点掌握:

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艺术欣赏方法。

第二章建筑艺术欣赏

1.一般理解:

(1)苏州网师园

(2)河南登封法王寺塔

(3)上海龙华塔

(4)拉萨布达拉宫

2.掌握:

(1)[法国]朗香教堂

(2)[印度]泰姬陵

(3)北京天坛

(4)北京颐和园

(5)山西应县释迦塔

3.重点掌握:

(1)[希腊]雅典帕提侬神庙

(2)[法国]巴黎圣母院

(3)[意大利]罗马圣彼得教堂

(4)北京城和北京宫殿

第三章绘画艺术欣赏

1.一般理解:

(1)[意大利]拉斐尔《椅中圣母》

(2)[意大利]乔尔乔涅《躺着的维纳斯》

(3)[西班牙]委拉斯开兹《纺织女》

(4)[法国]达维特《拿破仑加冕式》

(5)[南宋]马远《踏歌图》

(6)[清]朱耷《荷石水禽图》

(7)[近代]任颐《女娲补天》

2.掌握:

(1)[意大利]达 芬奇《岩间圣母》

(2)[佛兰德斯]鲁本斯《劫夺吕西普的女儿》

(3)[荷兰]凡 高《夜间星辰》

(4)[隋]展子虔《游春图》

(5)[唐]周 《簪花仕女图》

(6)[南唐]董源《潇湘图》(18)[元]倪璜《渔庄秋霁图》

(7)[清]石涛《山水》

(8)[近代]吴昌硕《桃实图》

3.重点掌握:

(1)[意大利]波堤切利《春》

(2)[法国]德拉克洛瓦《希阿岛的屠杀》

(3)[法国]莫奈《日出 印象》

(4)[俄国]列宾《伏尔加河纤夫》

(5)[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

(6)[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

(7)[清]郑燮《墨竹图》

第四章雕塑艺术欣赏

1.一般理解:

(1)秦始皇陵的将军俑

(2)[北魏]云岗石窟20窟大佛

(3)[西魏]麦积山123窟童女供养人

(4)[梁]南京箫绩墓前石兽

(5)[宋]四川大足十二圆觉洞

(6)[明]湖北武当山天柱峰顶铜殿中捧剑武士像

(7)[清]云南昆明筇竹寺罗汉像

(8)[德国]囊勃尔格教堂的乌塔像

(9)[意大利]贝尔尼尼《圣徒升天》

(10)[法国]马育《“地中海”女坐像》

(11)[法国]德斯比欧《妇女头像》

(12)[英国]亨利摩尔《皇帝与皇后》

2.掌握:

(1)[战国]青铜器物架

(2)[唐]龙门石窟奉先寺卢舍那大佛

(3)[唐]龙门石窟奉先夺卢舍那大佛两侧傍立力士

(4)[北宋]山西晋祠侍女群塑像

(5)[元]杭州灵隐寺飞来峰石窟趺坐观音像

(6)[希腊]美隆地区的维纳斯

(7)[法国]罗丹《思想者》

(8)[法国]布尔德尔《赫克里斯射怪鸟》

(9)[罗马尼亚]布朗古希《丽达》

3.重点掌握:

(1)[商]人面鼎

(2)[西汉]霍去病墓前石马、石猪、石虾蟆

(3)[北魏]云岗石窟8窟鸠摩罗天

(4)[唐]敦煌莫高窟彩塑菩萨

(5)[明]山西平遥双林寺韦驮像

(6)[埃及]狮身人面像

(7)[奥地利]维纽伦的维纳斯

(8)[希腊]M隆《掷铁饼者》

(9)[意大利]M开朗琪罗《大卫像》

(10)[意大利]M开朗琪罗《挣扎的奴隶》

(11)[法国]柳特《巴黎凯旋门上的马赛曲浮雕》

(12)[法国]乌桐《伏尔泰像》

第五章工艺美术欣赏

1.一般理解:

(1)[夏商之际]乳丁纹平底爵

(2)[汉]漆耳杯

(3)[东晋]青瓷多耳罐

2.掌握:

(1)[商]鸟鱼形玉佩

(2)[战国时期]彩漆动物座屏

3.重点掌握:

(1)[新石器时期]彩陶三足

(2)[西周前期]利簋

第六章书法艺术欣赏

1.一般理解:

(1)[唐]张旭《古诗四帖》

2.掌握:

(1)[北宋]黄庭坚《幽兰赋》

3.重点掌握:

(1)[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

(2)[唐]颜真卿《祭侄文稿》

(3)[现代]徐悲鸿《<八十七神仙卷>跋

 第七章音乐艺术欣赏

1.一般理解:

(1)交响诗《前奏曲》(李斯特)

2.掌握:

(1)小提琴协奏曲《梁山泊与祝英台》(何占豪、陈钢作曲)

(2)《G小调第40交响曲》(莫扎特)

(3)《黄河大合唱》(光未然词,冼星海曲)

3.重点掌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词,聂耳曲)

(2)《第五(“命运”)交响曲》(贝多芬)

第八章舞蹈艺术欣赏

1.一般理解:

(1)舞剧《宝莲灯》

(2)男子独舞《残春》

(3)舞蹈诗《长城》

2.掌握:

(1)舞剧《无字碑》

(2)女子独舞《雀之灵》

(3)山乡风情歌舞《黄河儿女情》(9)大型群舞《俺从黄河来》

3.重点掌握:

(1)舞剧《丝路花雨》

(2)三人舞《金山战鼓》

第九章戏剧艺术欣赏

1.掌握:

(1)[瑞士]迪伦马特《贵妇还乡》(又作《老妇还乡》

2.重点掌握:

(1)[曹禺]《北京人》

第十章戏曲艺术欣赏

1.一般理解:

(1)川剧《打红台》

(2)蒲剧《打神告庙》

(3)蒲剧《挂画》

(4)吉剧《包公陪情》

(5)湘剧《百花赠剑》

(6)莆仙戏《百花赠剑》

2.掌握:

(1)山西梆子《杀驿》

(2)京剧《赤桑镇》

(3)京剧《花田错》

3.重点掌握:

(1)京剧《投军别窑》

(2)川剧《评雪辨踪》

第十一章摄影艺术欣赏

1.一般理解:

(1)江波《黎明的钟声》

(2)[日本]滨谷浩《插秧女》

(3)张阴增《鹅场》

(4)郑鸣《倒闭后的滋味》

2.掌握:

(1)[美国]路易斯 海因《童工》

(2)简庆福《一湖春水晓帆风》

(3)丁爱民《喜盈门》

(4)杨晓利《城市之光》

3.重点掌握:

(1)吴印咸《白求恩大夫》

(2)[美国]尤金 史密斯《到森林里去》

(3)陈复礼《千里共婵娟》

第十二章电影艺术欣赏

1.一般理解:

(1)《天云山传奇》

(2)《三个和尚》

(3)[香港]《似水流年》

(4)[中意英]《末代皇帝》

(5)[美国]《克莱默夫妇》

(6)[英国]《甘地传》

2.掌握:

(1)《黄土地》

(2)《城南旧事》

(3)[苏联]《雁南飞》

(4)[美国]《雨中曲》

3.重点掌握:

(1)[苏联]《这里的黎明静俏俏》

(2)[美国]《现代启示录》

第三部分综合练习题

注:

“p1.2”表示教材的页数

一、填空

1.武生名角杨小楼有“活子龙”之称,盖叫天有“活武松”之誉。

2.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通过点画运动来表现一定情感、意蕴的艺术。

3.西方古典绘画的美学倾向是典雅与和谐。

4.《海燕》是作曲家秦咏诚“读高尔基同名散文诗有感”而写的声乐协奏曲。

5.在雕塑的方圆结合中,我国往往以方为主,而希腊的雕刻则往往以圆为主。

6.湖北武当山的环境艺术将山岳、河流、建筑、雕塑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以雕塑作为最后的点睛之笔。

7.在中国现代画坛上,潘天寿以画荷著称,李苦禅以画鹰闻名,

而徐悲鸿画的马是一种具有奋发向上精神的象征形象。

8.建筑拥有不同寻常的艺术表现力,它的表现性和抽象性使它可以超脱于具体的束缚而拥有巨大的涵括力量。

9.紫禁城沿中轴线可分为三大段,其中段是宫殿区乃至整个北京城的核心和高潮。

10.如刺绣以产地命名,我国最著名的有苏绣、湘绣、蜀绣、粤绣等。

11.工艺美术可分为实用美术和装饰美术两大类。

12.交响音乐中在真正的再现部出现之前,要再现的音乐主题先在其他调性上出现,叫做假再现。

13.舞蹈语言在舞台呈现的基本特征,可以用“内在激情有形可见的动作流”来概括。

14.重在“赏心”,是建筑艺术精神属性的最高层次的要求。

15.罗马圣彼得教堂是文艺复兴时期建筑艺术最杰出的代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之一。

16.绘画区别于雕塑、建筑等其它造型艺术的特征是其实体的平面性。

17.我国古代人物画的题材可分为宗教人物、历史人物和现实人物三类。

18.书法创作中的“计白当黑”就是把空白作为一种表现因素,它和点画的实体具有同等美学价值。

19.舞剧《丝路花语》的艺术特色,可以用题材新、立意新、构思新和舞蹈新来概括。

20.瓷器作为一种实用与欣赏、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工艺美术品,它的艺术价值除了表现在造型和装饰方面,还要看瓷器的外形美与整个瓷质的有机结合,而射又与瓷器的工艺技术密切相关。

21.剪影照片具有写意的特征,它不注重笔墨的工细,而追求神韵的表达。

22.蒙太奇决定着一部影片内容的取舍、结构和节奏的安排。

23、欣赏人像摄影应重视神情、手势、姿态、环境和细节等因素。

24.在戏剧艺术中,“动作”具有双重本性;对人的行动的摹仿性和对行动主体的心理活动内容的揭示性。

25.戏剧的艺术语言,主要是指演员“表演艺术”的表现手段。

26.三人舞《金山战鼓》以南宋名将梁红玉擂鼓战金兵的故事为背景,热情地歌颂了这位大义凛然的巾帼英雄。

27.乌桐的《伏尔泰像》刻画了一位睿智的哲人,以高度敏锐的观察力不知疲倦地批判着、鞭鞑着

一切不合理现象。

28.《图画展览会》是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根据其他参观展览会寻到的印象写成的一部独特

的钢琴套曲。

29.歌剧《威廉·退尔》的主题,是歌颂瑞士的民族英雄威廉·退尔,带领山区人民反抗奥地利暴政的斗争。

30.用蚌壳作为镶嵌装饰,是我国周代(朝代)漆器工艺的一种非常流行的手法。

31.一般可以从完整与个性两个方面来鉴赏电影的导演艺术。

32.海派画家任颐的《木兰从军》、《女娲补天》等作品,以其主题思想的鲜明和人物气质的饱满开创了人物画的新面貌。

33.“实用”、“经济”、“美观”是工艺美术创作设计的基本原则。

34.风光摄影不但要表现自然的美,更重要的是,要表现人对自然美的感受,表现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和审美情趣。

35.电影是以银幕上的画面与声音为媒介,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形象的一门艺术。

36.从晋人王羲之最有代表性的行书来看,从他与前人的关系来看,“妍美”应是《兰亭集序》的主要艺术风格。

37.在摄影的表现手法上,对画面主体的处理有两种,一是直接突出;二是环境烘托。

38.在艺术欣赏中,欣赏者产生的审美愉悦来自对艺术创造的美的发现,和欣赏者对艺术形象的

“再创造”。

39.在西方绘画史上,常用“巴洛克”这个词来概括17世纪绘画的时代特征。

二、单项选择

1.雕塑艺术大师(A),以接近几何体的构成表达极为概括的抽象的思想,开辟了现代雕刻的新路。

A、马育   B、乌桐   

C、M开朗琪罗   D、罗丹

2.(D)是表现性艺术的典型代表。

A、绘画与戏剧B、戏剧与电影

C、电影与建筑D、建筑与音乐

3.欧洲中世纪哥特教堂体现了(D)。

A、封建皇权的至高无上B、人对柔美的追求

C、人和大自然的亲切融合D、神权在生活中的绝对地位

4.(A)是理性抽象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

A、蒙德里安B、康定斯基

C、毕加索D、凡·高

5.达·芬奇的名作《最后的晚餐》反映的是(A)。

A、宗教内容B、神话故事

C、现实生活内容D、民间传说

6.(B)的花鸟画题材已不限于传统文人的“四君子”等寒窗清供之物,而是将生活现实中的普通物象收入画幅。

A、徐悲鸿B、齐白石

C、吴昌硕D、潘天寿

7.“慷慨者逆声而击节,酝籍者见密而高蹈,浮慧者观绮而跃心,爱奇者闻而惊听。

”这段话出自《文心雕龙》的(A)篇。

A、《知音》B、《情采》

C、《神思》D、《声律》

8.(D)充分体现了印度艺术和中国艺术的融合。

A、山西平遥双林寺韦驮像

B、敦煌盛唐彩塑菩萨

C、龙门石窟奉先寺卢舍那大佛

D、云岗石窟第8窟的高浮雕“鸠摩罗天”

9.法国大作家雨果称建筑艺术的杰出作品为(A)。

A、“石头的史书”B、“凝固的音乐”

C、“颠峰性的艺术成就”D、“具有双重性的造型艺术”

10.我国古代漆器工艺的高峰是在(A)。

A、汉代B、周代

C、秦代D、唐代

11.《雀之灵》与《残春》都是(B)。

A、双人舞B、独舞

C、三人舞D、群舞

12.(D)都属于线型结构的舞剧。

A、《丝路花语》与《无字碑》B、《秦始皇》与《文成公主》

C、《无字碑》与《小刀会》D、《玉卿嫂》与《宝莲灯》

13.《鳟鱼五重奏》(作品第114号)是曲作家(D)的作品。

A、舒曼B、勃拉姆斯

C、帕格尼尼D、舒伯特

14.一般认为,贝多芬的顶峰之作是(A)

A、《第九(合唱)交响曲》   B、《第三(英雄)交响曲》

C、《第六(田园)交响曲》   D、《第五(命运)交响曲》

15.(C)是欣赏戏剧的一个重要的价值标准。

A、丰富性B、情节曲折

C、真实性D、感染力

16.(D)这两出京剧的表演以武打取胜。

A、《二进宫》与《柜中缘》B、《辕门斩子》与《十八罗汉斗悟空》

C、《四进士》与《三岔口》D、《雁荡山》与《火烧裴元庆》

17.欣赏电影最主要欣赏(D)。

A、电影的综合艺术B、电影的表演艺术

C、电影的摄影艺术D、电影的导演艺术

18.尤金•史密斯的摄影名作《到森林里去》是从(B)拍摄的。

A、正面角度B、背面角度

C、仰角D、俯角

19.(D)是构成戏剧欣赏的基本特征,也是戏剧艺术特有的魅力之所在。

A、观众与导演之间的现场直接交流

B、观众与演员之间的现场直接交流

C、观众之间的现场相互影响

D、观众与演员之间的现场直接交流,观众之间的现场相互影响

20.根据雕塑艺术作品的形象是否具体,在表现方法上,有具象和(A)之别。

A、抽象B、浮雕

C、圆雕D、镂雕

三、判断正误

1.形体绘画中不仅指具体物象的形貌,而且指这种形貌所暗示的情感性特征。

2.罗丹的《思想者》是“地狱之门”这件作品中的核心人物,也概括了作者的主要思想。

3.“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和中国油画的统称。

错p36

4.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通过电画运动来表现一定情感、意蕴的艺术。

5.印象派的主要贡献是绘画内容方面的革新。

错p44

6.重在“悦目”,是建筑的精神属性的最高层次的要求。

7.西周前期的作品利簋是装用品的器物。

错p72

8.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扬琴都是西洋乐器。

错p102

9.音乐作品中最突出、最富有乐思特征的部分便是它的主题。

10.旋律是最主要的音乐语言。

11.既流动持续,又有形可见,这便是舞与诗、乐的主要区别。

12.乌桐的《伏尔泰像》是市民反侵略的象征。

错p65

13.建筑的群体组合也可以说是环境艺术的一种重要方面。

14.山西应县释迦塔和上海龙华塔都是楼阁式木塔。

错p30

15.湖北武当山环境艺术的主题是歌颂代表南方的大神——真武大帝。

错p62

16.网师园是苏州著名的皇家园林。

错p28

17.《黄河大合唱》的第八乐章是男生合唱《怒吼吧!

黄河》。

错p125

18.笛、长笛、短笛、管子都是民族乐器。

错p102

19.高腔腔系剧种的主奏乐器为不同形制的板胡。

错p171

20.戏曲的虚拟完全打破了西方戏剧“三一律”的结构形式。

21.观众欣赏戏剧是与演员所扮演的角色进行现场直接交流,而这种直接交流是以错的。

错p159

22.全景主要用以突出人物的神情或者物体细腻的质感。

错p195

23.在顺光条件下拍摄人像用侧面的效果最佳。

错p198

24.《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将现在时(战争)处理为彩色画面,跟过去时(和平)的黑白画面作对比,强烈表达了女战士门对美好生活的眷念之情。

错p216

四、简述

1.为什么说欣赏舞蹈不仅要有艺术的“眼光”,而且还要有艺术的“心灵”?

p152

2.简要回答戏曲的艺术特征,并举例。

答题要点:

首先,戏剧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戏曲的综合性指它不仅能把唱做念打四种表演手段有机地融为一体,而且指它能把不同的艺术有机地融为一体。

其次,戏曲是一门虚拟性艺术,戏曲的虚拟性指“略形传神,以神制形”的表演特点,戏曲演员表演时多用虚拟动作,不用实物或只用部分实物,依靠某些特定的表演动作来暗示舞台上并不存在的实物或情景。

比如,演员手中一根马鞭就表示正在策马奔驰,一只船桨就意味着荡舟江湖等。

戏曲舞台上的道具布景也具有虚拟性。

戏曲舞台大多不用布景,常常只用很少的几件道具,传统的戏曲舞台常常只设简单的一桌一椅,他在不同的剧情条件下,通过演员不同的表演动作,可以展示出不同的环境,既可以表现剧中的官员升堂、宾主宴会,也可以表现接待宾朋、家庭闲叙等场面,还可以当作门、窗、床、山、楼等布景。

戏曲舞台的时空也具有极大的虚拟性。

以《三岔口》为例,它表现的是在夜间漆黑时刻的店房里的肉搏战。

而该剧在舞台上表演时是在灯光耀眼的情况下通过演员表演给观众造成黑夜的感觉。

舞台上二人的打斗及面部细微的表情被淋漓尽致地表现在观众面前。

这就是戏曲采用虚拟性的原理来处理夜斗的场面。

如果舞台上真是漆黑一片的话,观众又怎能欣赏到《三岔口》那精彩的“夜斗”表演艺术美呢?

3.简要说明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的关系?

答题要点:

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艺术欣赏是艺术批评的实践基础,艺术批评则是艺术欣赏的理论升华。

主要表现是:

(1)艺术欣赏始终是一种感性活动过程,而艺术批评则是经过感性活动而达到的理性认识,其结果是一种理论形态。

(2)欣赏活动带有显著的个性特点和主观随意性。

艺术批评虽然也带有个性,但它应是客观的,具有普遍性的,是一种美与丑的普遍的社会标准。

4.绘画艺术的语言有哪些?

怎样借助它们去欣赏具体作品?

答题要点:

绘画是一种艺术实践活动,运用线条、色彩、造型和构图,依据一定的形式法则进行搭配组合,完成传达精神内涵的任务。

完成绘画作品不仅是表现形式的作用,而且还要有内容的体现,精神内容的传达,既所谓的绘画主题。

绘画的内容与形式,密切相连,形式是观念、情感和技术的体现。

由此看来绘画语言实际上是包含了技巧、形式和内容的有机融合。

它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画家的感情是靠其特有的绘画语言表现。

这种语言的运用,是根据画家自身的艺术表现力就愈强,愈具特色。

所以,对绘画语言所占有的深度和广度是检验画家艺术水准高低的标准。

   由于不同的艺术家对绘画语言具有不同的运用,必然会产生多姿多彩、风格各异的绘画作品来。

纵观绘画史,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的差异。

在欧洲,自达•芬奇开始,就形成了一种传统的写实主义画法,艺术家通过“研究光线揭示形式的方式,通过发展并运用直线透视法来获得景深幻觉的规则通过研究人体解剖,艺术家给他们的作品注入了一种全新的现实主义感。

”他们的艺术作品弘扬了“人文主义”,在绘画的总体风格上,姿势华丽、典雅、宏伟、和谐,写实技术娴熟,形成了我们称之为“古典主义”的画风。

区别与古典画风的印象派画家们,用光与色描绘自然和抒发自己的感情,他们擅长表现阳光和色彩。

他们对瞬息万变的光色变化非常敏感,注重色彩的表现,画家运用分色技术,将色彩合理组合,使画面变得明快绚丽。

印象派画家不再因袭传统的画法,他们的作品则替我们诠释了光色的功用形。

在色彩的表现里,印象派画家完美地表现了一种抒情风格,他们很好地运用了绘画语言,给作品注入了抒情性外表美。

在西画造型过程中,主要使用形体与色彩语言,即便没有线的使用,其造型行为不会受到重大影响,其绘画形态的构架依然能成立。

即使用线界定轮廓,如在轮廓之外辅上调子……

5.简要说明建筑艺术是一种表现性艺术,举例说明。

P16

6.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谈谈应如何欣赏实用工艺品?

p75

7.试着理解“戏剧情景是戏剧作品的中心问题”,并举例加以说明。

P159

8.构成戏曲流派的核心是什么?

p172

9.简述书法中“神采”与“法度”的关系?

答题要点:

“神采”指书法作品所显现的一种精神气韵,它贵在“天趣”,即能自然流露出书法家的情感,“既雕既琢,复归于璞”,达到一种很高的审美境界。

但书法中的“神采”都是凭借布白、结构、用笔,按照美的规律,遵循一定形式法则来表现的。

因此“神采”的表现离不开一定的“法度”。

各种不同的书体均有各自的法度,它们都是书法家美的创造的经验总结。

我们可以通过赏析书法作品的用笔、结构、布白诸方面,更深刻了解书法家的创造,进而以最能表现情思、意蕴的地方去发现作品之美。

10.简述当代中国画创新的几种类型?

p49

答题要点:

A.以古开今型——以继承为主,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等,均在大胆突破传统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B.中西融合型——吸收外来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如徐悲鸿融形体素描于中国画中,林风眠等将光与彩色同中国的写意相结合;

C.师法自然型——继续前人传统,但更加注意面对现实生活之所得,如李可染从投身自然山川中寻得独特乐趣,并探索出表现自然山川的独特方法。

11.简述雕塑艺术的特点。

P54

12.简要说明戏曲的虚拟性特征,并举例说明。

P167

13.联系音乐作品的实际,如何理解“音乐是声音的艺术”。

P88-93

14.试比较故事影片(不含舞台艺术片)中的表演与话剧的舞台表演的异同。

答案要点:

A.故事片中的表演与话剧的舞台表演—样,都是演员按剧本规定的情境和角色的思想感情,运用语言和动作创造角色形象,并与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