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综合练习52 Word版含答案doc.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896868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7.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综合练习52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综合练习52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综合练习52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综合练习52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综合练习52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综合练习52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综合练习52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综合练习52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综合练习52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综合练习52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综合练习52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综合练习52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综合练习52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综合练习52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综合练习52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综合练习52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综合练习52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综合练习52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综合练习52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综合练习52 Word版含答案doc.docx

《高三语文综合练习52 Word版含答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综合练习52 Word版含答案doc.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语文综合练习52 Word版含答案doc.docx

高三语文综合练习52Word版含答案doc

北京市2017届高三综合练习

高三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将学校、班级、姓名填在弥封线内;

3.将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上;

4.考试结束,将试卷与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7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化妆品寥若辰星标识(shí)心广体胖(pán)

B.孰不知相辅相成着(zhāo)急发生口角(jué)

C.荧光屏贸然行事揩(kāi)油犯罪未遂(suì)

D.流水账鞭辟入理结束(shù)量体裁衣(liá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李实哲是个胸无城府的天才棋手,围棋下得出神入化,在出席新闻发布会时却常常出言无忌,因为自己的直率他付出过不少代价。

B.足坛反赌扫黑接近尾声,对于涉嫌行贿的俱乐部是否会受处罚,足协一位官员的表态似是而非:

“一切要等审判结束后才有结果。

C.上海的婚宴普遍在晚上举行,一般选择在吉时6:

08开宴,可是总有些接到请柬的不速之客姗姗来迟,这让婚宴主办者颇为尴尬。

D.部分司机认为高速公路宽阔,只要车少就可天马行空地自由驰骋,其实这种想法十分危险,因为人在大意时反应速度会大大降低。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日,美国宇航局的探测器有史以来第一次直接探测到的来自太阳系之外的粒子,这一发现首次让我们有机会一窥所谓的“恒星际介质”。

B.今年,北京将新增20万亩林地,主要种植在受污染物影响较大的地方,如高速路或主干道的路边,对尾气削减和扬尘会有很好的作用。

C.“1·28”中国公民被劫持事件发生后,苏丹政府全力解救,并表态将采取切实措施确保所有在苏中资企业的安全,避免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D.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流入地学习多年后回乡参加高考,很难适应家乡的考试要求,据悉,我国将出台允许这类考生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政策。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唐代白居易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其作品《卖炭翁》《石壕吏》《琵琶行》均体现出现实主义风格。

B.中国古代史书有多种体例,主要有编年体(如《左传》)、国别体(如《战国策》)、纪传体(如《史记》)等,有些史书具有较强的文学性。

C.鲁迅的名作《祝福》,选自他的短篇小说集《彷徨》,小说中祥林嫂、柳妈、鲁四老爷等人物生活的典型环境——鲁镇,是旧中国的缩影。

D.讽刺喜剧《威尼斯商人》是英国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之一,该剧塑造了夏洛克这一唯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

5.下列依次在①②③处填入的句子或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①。

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

从几座坍弛的来看,塔心竖一木桩,②。

历来住持莫高窟的僧侣都不③,从这里也可找见证明。

夕阳西下,朔风凛冽,这个破落的塔群更显得悲凉。

A.①空地上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②基座垒以青砖,四周以黄泥塑成③富余

B.①几座僧人圆寂塔高高低低地建在空地上②基座垒以青砖,四周以黄泥塑成③富裕

C.①几座僧人圆寂塔高高低低地建在空地上②四周以黄泥塑成,基座垒以青砖③富余

D.①空地上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②四周以黄泥塑成,基座垒以青砖③富裕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尝试观上古记,三王①之佐,其名无不荣者,其实②无不安者,功大也。

《诗》云“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三王之佐,皆能以公及其私矣。

俗主之佐,其欲名实也,与三王之佐同,而其名无不辱者,其实无不危者,无公故也。

皆患其身不贵于国也,而不患其主之不贵于天下也;皆患其家之不富也,而不患其国之不大也。

此所以欲荣而愈辱,欲安而益危。

民之治乱在于有司,今处官则荒乱,临财则贪得,列近则持谀,将众则疲怯,以此厚望于主,岂不难哉!

今有人于此,修身会计则可耻,临财物资赆则为己。

若此而富者,非盗则无所取。

故荣富非自至也,缘功伐也。

今功伐甚薄而所望厚,诬也;无功伐而求荣富,诈也。

诈诬之道,君子不由。

人之议多曰:

“上用我,则国必无患。

”然用己未必是也。

己有患,用己于国,恶得无患乎?

而莫若修身自贤。

己,可制也;释其所制而夺乎其所不制,悖。

则未用其治国治官,宜也。

若夫内事亲,外交友,虽可达也,然事亲未孝,交友未笃,是所未达,恶能善之矣?

故论人无以其所未达,而用其所已达。

古之事君者,必先用能,然后任;必反情③,然后受。

主虽过与,臣不徒取。

忠臣之行,近知本矣。

(取材自《吕氏春秋·务本》,有改动)

[注]①三王:

指夏﹑商﹑周三代之君。

②实:

实利,包括地位、俸禄等。

③反情:

内省,省察自己。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临财物资赆则为己赆:

财物

B.故荣富非自至也,缘功伐也伐:

功劳

C.交友未笃笃:

忠厚

D.恶能善之矣善:

认为好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其欲名实也,与三王之佐同

②主虽过与,臣不徒取

B.①而其名无不辱者

②此所以欲荣而愈辱

C.①皆患其家之不富也

②诈诬之道,君子不由

D.①以此厚望于主

②己有患,用己于国,恶得无患乎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皆患其身不贵于国也

理解:

(他们)都忧虑自身不能在国内显贵

B.修身会计则可耻

理解:

(认为)修养自身、合理地支配钱财是可耻的

C.然用己未必是也

理解:

但是任用自己的君王不一定会这样做

D.古之事君者,必先用能,然后任

理解:

古代侍奉君主的人,一定先贡献才能,然后才担任官职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首段引《诗经》的话来说明“为公”与“顾私”的联系。

B.作者认为百官应替君王治理好百姓,方能获得显贵之位。

C.能侍奉父母、结交朋友的人,作者认为用其治国必无患。

D.最后一段总结全文,指出了事君者应该有的姿态和品行。

 

第二部分(123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10.第二大题文言文《吕氏春秋·务本》中最后一句说“忠臣之行,近知本矣”,意思是“忠臣行事,接近于懂得什么是根本”。

这里所说的“根本”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请就其中一点,结合自己的积累谈谈对“知本”这一问题的认识。

(不少于200字)(10分)

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

(5分)

晏子死景公操玉加于晏子而哭之章子谏曰非礼也公曰昔者吾与夫子游于公邑之上一日而三不听寡人今其孰能然吾失夫子则亡何礼之有哀尽而去。

——《晏子春秋·外篇下》

12.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任选其中4道题)。

(8分)

(1)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_______,_______。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诗经·氓》)

(2)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_____,_______;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王羲之《兰亭集序》)

(3)暧暧远人村,_______。

狗吠深巷中,________。

(陶渊明《归园田居》)

(4)______,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5)_______,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

(6)_______,最难将息。

_______,怎敌他、晚来风急?

(李清照《声声慢》)

1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其后问题。

(7分)

定风波

李珣

雁过秋空夜未央①,隔窗烟月锁莲塘。

往事岂堪容易想,惆怅,故人迢递在潇湘。

纵有回文②重叠意,谁寄?

解鬟临镜泣残妆。

沉水香消金鸭③冷,愁永。

候虫声接杵声④长。

[注]①央:

尽。

②回文:

前秦才女苏蕙作回文诗以传情意。

③金鸭:

如鸭形的金属香炉。

④杵声:

以杵捣物声,此指制作寒衣发出的声音。

 

(1)下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雁过秋空夜未央”,开篇写北雁南归、长夜漫漫,点明具体时间。

B.“隔窗烟月锁莲塘”的“锁”字,既写景致特征又含人物观景心情。

C.“沉水香消金鸭冷”写香不觉间已燃尽,以香消炉冷表现时间推移。

D.末句“候虫声接杵声长”写周围环境的喧闹使人物的愁绪得以排遣。

(2)全词抒发了主人公长夜难眠之愁,说说引发主人公愁绪的原因有哪些?

(4分)

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5题。

许多行业都希望创制出柔软而有弹性的电子产品,但要制造这类产品,首先要有合适的底板。

如果将电子电路附着在柔韧而有弹性的底板上,将会对一些行业产生巨大影响,并使“智能产品”无处不在。

如可以检测食品变质与否的包装,可以抗感染的医用绷带,可以监测物体表面裂缝或结构损坏的涂料,可以像纸一样折叠起来的电子屏等等。

美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新的可行性技术,能以较低成本大规模生产柔性底板。

新技术使用一种高弹性的聚酰亚胺聚合物作基底,用激光在其上切割出边长3.3毫米的六边形蜂窝图案,然后将提纯到99%的半导体单壁碳纳米管①溶液均匀地沉积到基底上,形成薄膜晶体管阵列,制出了具有优良导电性的薄膜晶体管网底板。

这项技术再与金属喷墨打印相结合,在未来可制造成本低廉的柔韧而有弹性的电子产品。

此项研究报告的首席作者塔卡哈斯说:

“高弹性的聚合物具有卓越的柔韧性。

激光切割的可拉伸的六边形蜂窝图案的基板,可以拉长60%。

在未来,还可通过改变孔的大小或优化网格设计,改进其伸展性。

单壁碳纳米管,之所以成为塑料电子产品的顶级半导体材料,主要是因为它具有流动性高的电子。

然而,以往这种纳米管网开/关电流比率较低,这成为电子应用领域的重大问题。

该项研究将碳纳米管溶液提纯到99%,极大地提高了开/关电流比率。

改进后的单壁碳纳米管薄膜晶体管底板,被该研究小组用来制作“电子皮肤”。

研究人员研制了一种新传感器,能够对触摸有感觉。

该电子皮肤由96个传感器像素阵列组成,每个像素由一个薄膜晶体管控制,能感知24平方厘米范围内的压力分布,灵敏度大大提高。

塔卡哈斯说:

“在未来,我们应该能改进我们的底板技术,通过添加各种传感器或其它功能组件来拓展这种底板的应用,有望研发出多种有弹性的电子新产品。

注:

①单壁碳纳米管:

一种碳分子纳米材料。

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与柔韧性,可拉伸。

14.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如果将相应的电子电路附着在柔韧的薄膜晶体管网底板上,可制作出能检测食品变质与否的包等“智能产品”。

B.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的新技术需要与金属喷墨打印相结合,才能以较低成本制造出导电性能优良的柔性底板。

C.单壁碳纳米管具有流动性高的电子,提高其溶液的纯度,能有效地解决这种纳米管网开/关电流比率较低的问题。

D.美研究人员以新开发的“柔性底板”为基础,使用新型传感器,制作出了一种“电子皮肤”,其灵敏度大大提高。

15、美研究人员开发出的新“技术”,给其“底板”带来了哪些特点?

(5分)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

肖邦之夜

①四季之夜,秋夜在北京最美。

去年北京的秋夜,因有一夜是傅聪①演奏的“肖邦之夜”,更是平添了一分难得的美丽与温馨。

  ②音乐并非与北京无缘。

北京有无数的夜晚,歌吹乐喧,有的是“迪斯科”和伪摇滚,也不乏酒吧的靡靡之音,还有大街上劣质音箱里迸发出的燥热的电子乐声。

只是没有肖邦,肖邦似乎在遥远的巴黎或者华沙。

  ③是傅聪①为我们带来了肖邦,从异国他乡,从夜的深处。

④傅聪走上台来,一件黑色的燕尾服,和18年前回国演奏时好像没什么两样。

他的手指还是那样的美,虽然缠着绷带,却依然柔若无骨,触动琴键时连琴键也变得柔软得如一匹黑白相间的丝绸。

我坐在楼上的第一排,他的手指看得格外清楚,清风临水一般掠过琴键,那美妙的琴声便像是荡漾起一圈圈清澈动人的涟漪,偌大的剧场和我的心都被这琴声抚摸得有些湿润了。

  ⑤看傅聪坐在钢琴前弹奏,让我不禁想起了柏辽兹当年看肖邦在钢琴前演奏时曾经说过的话:

“他变成了一位诗人,歌颂着自己幻想中的主人公奥西安式的爱情和骑士风度的功勋,歌唱着他遥远的祖国。

”在我眼中,傅聪和肖邦在钢琴旁叠印着,融为一体。

想想他和肖邦共同的身世,萍飘絮泊,浪迹天涯,便越会体味出柏辽兹话中的滋味。

⑥说实话,傅聪带来的肖邦的钢琴曲,我有许多的遗憾。

我并不大想听肖邦的前奏曲,虽然才华横溢,但怎么也脱不出练习曲的痕迹,是太小的小品。

而我想听的那些情爱缠绵、美丽而忧郁的夜曲,他此次并未演奏,比如被誉为“抒情诗篇”的升F大调和降D大调夜曲。

但他毕竟为我们带来了那样动听的、明朗而宁静的降B小调、降E大调夜曲,凝神谛听,琴里关山,梦中明月。

还有他年轻时弹奏、得到了肖邦钢琴比赛大奖而就此走向世界的、他最拿手的玛祖卡……这就够了,因为它们毕竟都是玲珑剔透的诗。

在一个枫树已不再那样火红、银杏已不再那样金黄的“污染”严重的季节,在一个包括音乐在内的文化世界变得王纲解体却王旗频变的季节,一颗赤子之心尚存,一粒诗的种子尚存,不仅保护得那样好,还能让它绽放出如此美丽清新的花朵来,已是实属不易之事了。

⑦是的,“肖邦之夜”并非抒情之夜。

那样,就误会了肖邦,也误会了傅聪。

听肖邦,确实能听出美丽与缠绵;但的确也能听出断鸿声远、天涯望尽,听出万里寒烟、一片冰心,听出心律如歌、思念似海……

⑧演出结束了,大家拼命地为他鼓掌,他双手抱在胸前深深地向大家鞠躬。

⑨那晚的夜色真好,好像真的滤掉了许多喧嚣和浊热,好像真的充溢着几分宁静和沉思,好像真的在路的远方、在夜的深处有关切的呼唤和等待……是因为有这美妙的琴声,像花香一样弥散在夜色之中;是因为有“肖邦”向我们走来,用那有些冰凉却柔软的手指,用那善感的心和美好的音乐,将夜色和我们一起拥抱。

我知道以后会有许许多多的夜晚在等待着我们,但肖邦之夜并不会多。

许多的美好,就是这样的短暂易逝,却会长久地印在我们的生命里。

⑩回家的路上,肖邦渐远。

起风了,吹起的尘埃飘荡在秋日的夜空,与落叶同飞。

1998、10(有删节)

注:

①傅聪,世界著名钢琴艺术家。

1959年,因其父傅雷(大翻译家)被划为右派,出走英国,后加入英国国籍。

文革期间不能回国。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北京的秋夜最美,夜色浸润了作者细腻的心,也为傅聪演奏的“肖邦之夜”,平添了一分难得的美丽与温馨。

B、第②段写北京夜晚音乐的喧闹浅俗,为肖邦音乐会铺垫了底色,不仅可反衬其高雅,也表达着作者的好恶。

C、文中对傅聪“手指”及琴声的描写,优美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他高超的演奏技巧及其动人心弦的艺术效果。

D、傅聪那晚弹奏的降B小调、降E大调夜曲,歌颂着奥西安式的爱情和骑士风度的功勋,犹如玲珑剔透的诗。

E、作者以细腻的笔调,将自己对肖邦、傅聪及其音乐的深刻理解与挚爱娓娓道来,行文中包含着丰富的情感。

17.

(1)第⑥段中作者认为“这就够了”的原因是什么?

(3分)

(2)“是的,‘肖邦之夜’并非抒情之夜。

”这里的“情”,指的是什么感情?

作者为什么说“那样,就误会了肖邦,也误会了傅聪”?

(3分)

18、请赏析文章结尾段中的画线语句。

(5分)

19、本文表现出作者对文化艺术怎样的态度?

请你针对作者的态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不少于200字)(10分)

 

六、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

有这样一句电影台词:

“你如果不出去走走,就会以为这里是全世界。

你是否认同这句话中的观念?

它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感悟。

要求:

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高三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27分,每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C

A

D

A

D

B

B

C

C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C[A项应为“寥若晨星”、“标识(zhì)”,B项应为“殊不知”、“着(zháo)急”,D项应为“鞭辟入里”、量(liàng)体裁衣]

2.A[“胸无城府”指为人坦率,恰合语境。

B项“似是而非”指好像对,实际上并不对。

此处应用“模棱两可”。

C项“不速之客”指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

与“接到请柬”相矛盾。

D项“天马行空”比喻诗文、书法等气势豪放,不受拘束;多作谓语或定语。

此处使用对象不当。

]

3.D[A项结构残缺,应将“直接探测到的”中的“的”改为“了”。

B项“林地”“种植”主谓搭配不当,将“种植”改为“分布”;成分赘余,“高速路或主干道的路边”中,将“路边”改为“旁边”;成分残缺,“扬尘”后应加“抑制”。

C项不合逻辑,应为“再次发生”。

]

4.A[《石壕吏》是杜甫的作品。

]

5.D[①“空地”与前语境顶针相接。

②“四周”紧承前语境的“塔心”。

③富裕:

财物充裕(形容词)。

富余:

足够而有剩余(动词)。

这里应用富裕。

]

二、每小题3分,共12分。

6.B[伐:

功劳]

7.B[B项中两个“而”均为连词,表转折,“却”。

A项中“与”①为介词,“跟”;“与”②为动词,给予。

C项中“之”①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之”②为助词,“的”。

D项中“于”①为介词,“向,从”;“于”②为介词,“在”。

]

8.C[理解:

但是如果真的任用他,未必是这样(指“国必无患”)]

9.C[文章第三段“内事亲,外交友,虽可达也,然……”是说能侍奉父母、结交朋友的人并非具有最高修养的人。

故“用其治国必无患”于文无据。

]

 

第二部分(共123分)

三、(30分)

10.第一问:

①为国家建功是个人获得荣华富贵的根本;②修身自贤是治国治官、建功立业的根本。

第二问(略)[评分标准:

本题10分。

第一问4分,每点2分。

第二问4分,要结合积累有分析;表达准确、简洁、有条理,2分。

]

11.晏子死/景公操玉加于晏子而哭之/章子谏曰/非礼也/公曰/昔者//吾与夫子游于公邑之上/一日而三不听寡人/今其孰能然/吾失夫子则亡/何礼之有/哀尽而去[评分标准:

本题5分。

标记“/”处,每断对2处,得1分;每断错2处,扣1分,扣完为止。

标记“//”之处,可断可不断,不赋分。

]

12.

(1)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2)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3)依依墟里烟鸡鸣桑树颠

(4)使六国各爱其人谁得而族灭也

(5)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6)乍暖还寒时候三杯两盏淡酒

[本题8分。

每句1分,多字、丢字、写错字一律不给分。

限选其中4道题作答,超过4道题则以前4道题为准。

若文字涉及版本区别,酌情处理。

]

13.

(1)D(3分)[末句“写周围环境的喧闹使人物的愁绪得以排遣”错。

末句以声衬静,突出周围的冷寂及人物的长夜难眠,进一步表现了愁苦之深重。

]

(2)a美好往事不堪回首(1分);b与故人天涯相隔(2分);c对故人的心意无法传递(1分)[评分标准:

本题4分。

其中“与故人天涯相隔”为核心。

答“寂寞冷清”“冷夜无依”“青春空度”,可酌情给1分。

]

四、(8分)

14.B(3分)(“新技术需要……才能生产出……”的表述不合文意,“柔性底板”已制出;两者结合,可制造的是“成本低廉的柔韧而有弹性的电子产品”。

15.①选用高弹性聚合物,具有较强的柔韧性。

②通过图案切割,具有更强的延展性。

③使用提纯的碳纳米管溶液,具有更优良的导电性。

④造价低廉,可大规模生产。

(5分。

四点每点1分,有“柔韧性”“延展性”“导电性”等关键词即可;对“新技术”的表述完整1分。

五、(25分)

16.A、D(A项“北京的秋夜……为‘肖邦之夜’平添……温馨”错,应为音乐会为北京秋夜平添温馨。

D项傅聪那晚弹奏的降B小调、降E大调夜曲,“琴里关山,梦中明月”,蕴含着的是思乡爱国的情感。

“歌颂……爱情和骑士风度的功勋”,是柏辽兹当年看的肖邦的演奏时说的话。

)[本题4分,每项2分。

]

17.

(1)降E大调夜曲等也很动听、且玛祖卡是他最拿手的。

演奏的曲子都如“玲珑剔透的诗”。

在当下文化浮躁的时代,傅聪对古典音乐的坚守,已属不易。

[本题3分,每点1分。

]

(2)“情”指的是“美丽而忧郁”的缠绵情爱。

因为肖邦、傅聪的个人经历,去国思乡之情是他们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忽略了这一点,就是对他们的误解。

[本题3分。

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其中“个人经历”1分,“去国思乡之情”1分。

]

18.[本题5分]写秋夜风起,呼应首段的秋夜;构成对比;表达音乐会结束后回到现实文化环境的落寞。

(或“写风吹尘埃,暗示低俗浮躁的文化空气还会风靡;呼应第二段对现实喧闹音乐的描述;表达了对现实文化环境的清醒与无奈。

”)(3分,每点1分)融情于景;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2分,答出两点即可)

19.[本题10分。

作者看法的概括2分;自己评价的观点1分,论述说理充分5分;语言表达,2分。

](注意:

评价作者观点,不能一味议论“古典与流行”的问题。

作者看法概括及评价观点示例:

1.作者推崇以肖邦为代表的古典音乐,否定通俗的流行音乐。

我认为,这种看法有失偏颇。

2.作者热爱傅聪、肖邦代表的高雅艺术,贬斥喧闹浅薄的通俗音乐。

我认为,这种态度很有现实意义。

3.作者认为现在的文化世界“王纲解体”“王旗频变”,并对此极为不满。

我认为他的不满没什么道理。

六、(60分)

20.(略)[按2011年高考北京卷统一评阅标准执行。

]

作文评分参考

类别

评分要求

评分说明

一类卷

(60—50分)

紧扣题意、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语言流畅、表达得体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以50分为基准分,向上浮动。

符合一类卷的基本要求,有创意、有文采的文章可得55分以上。

二类卷

(49—40分)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语言通顺、表达大致得体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以40分为基准分,向上浮动。

符合二类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个方面比较突出的文章可得45分以上。

三类卷

(39—30分)

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

以30分为基准分,向上浮动。

符合三类文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较好的文章可得35分以上。

四类卷

(29—0分)

偏离题意、立意不当

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结构不完整、条理混乱

以29分为基准分,向下浮动。

说明:

每3个错别字减1分,重复的不计。

字数不足,每少50个字减1分。

标题空缺,减2分。

附:

【古文阅读参考译文】

曾试看上世古书,三王的辅臣,声誉没有不荣耀的,地位没有不安稳的,(这是由于他们)功劳大的缘故。

《诗经》上说“好雨落在公田里,一并下在私田上”,三王的辅臣,都能凭借有功于公家,从而获得自己的私利。

平庸君主的辅臣,他们希望得到名誉地位的心情跟三王的辅臣是相同的,可是他们的名声没有不蒙受耻辱的,他们的地位没有不岌岌可危的,(这是由于他们)没有为公家立功的缘故。

(他们)都忧虑自身不能在国内显贵,却不忧虑自己的君主不能在天下显贵;(他们)都忧虑自己的家族不够富足,却不忧虑自己的国家领土不能扩大。

这就是他们希望得到荣耀反而更加耻辱,希望得到安定反而更加危险的原因。

人民治理得好坏在于百官,如今(世人)居官就放纵悖乱,面对钱财就贪得无厌,官位得以接近君主就阿谀奉承,统率军队就倦怠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