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复习名师点拨第2章汉字.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898927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5.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升初语文复习名师点拨第2章汉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小升初语文复习名师点拨第2章汉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小升初语文复习名师点拨第2章汉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小升初语文复习名师点拨第2章汉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小升初语文复习名师点拨第2章汉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小升初语文复习名师点拨第2章汉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小升初语文复习名师点拨第2章汉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小升初语文复习名师点拨第2章汉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小升初语文复习名师点拨第2章汉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小升初语文复习名师点拨第2章汉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小升初语文复习名师点拨第2章汉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小升初语文复习名师点拨第2章汉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小升初语文复习名师点拨第2章汉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小升初语文复习名师点拨第2章汉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小升初语文复习名师点拨第2章汉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小升初语文复习名师点拨第2章汉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小升初语文复习名师点拨第2章汉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小升初语文复习名师点拨第2章汉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小升初语文复习名师点拨第2章汉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小升初语文复习名师点拨第2章汉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升初语文复习名师点拨第2章汉字.docx

《小升初语文复习名师点拨第2章汉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升初语文复习名师点拨第2章汉字.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升初语文复习名师点拨第2章汉字.docx

小升初语文复习名师点拨第2章汉字

第二章汉字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第6点规定:

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

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第一节汉字的演变和造字法

一、汉字的演变

汉字从最早的甲骨文开始,经过了四千多年的演变,才形成了今天的方块字,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二、汉字的造字法

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象形:

是根据东西的形状和特征,用简单的线条描绘出来的文字,例如:

 

指事:

指事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的造字法,用指事法造出的字是指事字。

指事字分两种:

一种是纯象征性符号构成的,例如:

一、二、三、四等,这类指事字很少;另一类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提示性符号构成的,如“刃”在“刀”上加一点,表示刀口。

会意:

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

例如“酒”字,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水”合起来,表达字义;“解”字的剖拆字义,是以用“刀”把“牛”和“角”分开来字达;“鸣”指鸟的叫声,于是用“口”和“鸟”组成而成。

形声:

形声字由两部份组成:

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

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

例如“樱”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婴”,表示它的发音与“婴”字一样;“篮”字形旁是“竹”,表示它是竹制物品,声旁是“监”,表示它的发音与“监”字相近;“齿”字的下方是形旁,画出了牙齿的形状,上方的“止”是声旁,表示这个字的相近读音。

第二节汉字基本笔画

1.汉字的笔画有30多种,基本笔画有八种,即点、横、竖、撇、捺、提、折、钩。

汉字笔画名称表

笔画

名    称

例 字

 

笔画

名    称

例 字

广

横   钩

横折钩

横折弯钩

丿

横折斜钩

横撇弯钩

横折折折钩

撇 点

竖折折钩

竖 提

竖   弯

横折提

横折弯

沿

弯 钩

横   折

竖 钩

竖   折

竖弯钩

撇   折

斜 钩

横   撇

卧 钩

横折折撇

2.每种笔画的书写要领

(1)横法运笔要领:

 

逆锋起笔,中锋运笔,回锋收笔; 

(2)竖法运笔要领:

 

逆锋起笔,中锋下行,回锋收笔; 

(3)撇法运笔要领:

 

逆锋起笔,中锋行笔,露锋收笔; 

根据不同笔势的撇画,行笔和收笔各有区别:

 

短撇:

逆锋起笔,折锋顿笔,啄势短收; 

长撇:

逆锋起笔,折锋顿笔,延锋长收; 

平撇:

逆锋起笔,折锋顿笔,转锋平收; 

(4)点法运笔要领:

 

露锋落笔,侧锋转笔,回锋提收; 

(5)捺法运笔要领:

 

逆锋起笔,转笔徐行,中部展锋,驻笔提收; 

(6)钩法运笔要领:

 

逆锋起笔,转笔下行,在钩处要转锋顿笔、围锋蓄势,左转提收; 

(7)挑法运笔要领:

 

逆锋起笔,折锋顿笔,提笔挑出; 

(8)折法运笔要领:

 

逆锋起笔,中锋行笔,至折笔处折锋顿笔、挫锋,驻笔提收。

3.汉字笔顺规则

规则一:

先横后竖       例字:

下(一横二竖三点)注:

上(一竖二横三横)

规则二:

先撇后捺       例字:

木(一横二竖三撇四捺)

规则三:

从上而下       例字:

完(先写宝盖再写元)

规则四:

从左到右       例字:

川(一竖撇二短竖三长竖)

规则五:

从外到内       例字:

问(先写门字框再写口)

规则六:

先里头后封口   例字:

日(一竖二横折三横四横)

规则七:

先中间后两边   例字:

水(一竖钩二横撇三小撇四捺)注:

火(左点、小撇、竖撇、捺。

规则八:

从内到外       例字:

凶(先写里边的ㄨ,再写ㄩ)

下面各字提醒教师在教学中注意:

“里”笔顺为:

先写“甲”字,再写横、横。

“方”笔顺为:

点、横、横折钩、撇。

“乃”笔顺为:

横折折折勾、撇。

“及”笔顺为:

先写撇,再写横折折撇,后写捺

“必”笔顺为:

左点、卧钩、右点、撇、右点。

“皮”笔顺为:

横钩、竖撇、竖、横撇、捺。

“匕”先写撇,后写竖弯钩。

“贯”上边是先写竖折,再写横折,第三笔写里面的竖,最后写长横。

  

“登”的右上角先写两撇,再写捺。

 

第三节 汉字间架结构表

结构方式

例字

间架比例

独体结构

米、日

 方正

品字形结构

品、森

 各部分相等

上下结构

思、华

 上下相等

霜、花

 上小下大

基、想

 上大下小

上中下结构

意、

 上中下相等

褒、裹

 上中下不等

左右结构

村、联

 左右相等

伟、搞

 左窄右宽

刚、郭

 左宽右窄

左中右结构

街、坳

 左中右相等

滩、傲

 左中右不等

全包围结构

圆、国

 全包围

半包围结构

医、叵

 左包右

庆、尾

 左上包右下

匀、句

 右上包左下

遍、建

 左下包右上

闻、闲

 上包下

函、凶

 下包上

 

第四节识字教学

汉字源源流长,博大精深,是承载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

郭沫若先生曾说:

“识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

”人生聪明识字始,汉字教学与人的发展关系之重大,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识字教学历来就是一个难点。

从古至今,对识字教学的研究,尤其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一刻也未停止过。

汉字数量繁多,构字方法又不同,因此,在识字教学中,设计教法要因字而异。

一、识字方法

通常可以采用的识字方法有运用形近字的比较法识字,运用熟字加、减、换部件的方法识字等。

在教学中具体操作形式如下:

(1)读一读:

读你认识的生字(自由读、指名读、集体读、领读、分组读、开火车读。

(2)找一找:

①找声母相同的字。

②找韵母相同的字。

③找声调相同的字。

④找偏旁、部首相同的字。

⑤找结构相同的字。

⑥找结构特点相同的字.

⑦找这些字在什么地方出现过(可以是课文、也可以是其他书籍、报刊、商标、标识……)赋予它一个语言环境,便于学生今后正确运用。

(3)猜一猜:

①是动词的,做动作让学生猜。

例如:

做抱的动作,让学生猜是哪个字?

②说出这个字的特征,让学生猜。

可根据学生情况按如下步骤进行:

这个字是什么结构、左面是什么、右面是什么、这个字有多少画……

③老师或学生站在黑板前书空,学生在下面猜。

④听字谜猜字。

例如:

或烧横山(灵)

⑤反义词猜字。

注:

这个猜字的过程既可以在识字前进行,也可以在识字后巩固练习时进行。

(4)说一说:

学生认真观察生字,注意观察它可以用学习过的哪个字帮助我们识记?

它与熟字的区别方法是什么?

再说说可以组哪些词,可以用组的词造哪些句。

例如:

学习“拆”时,学生就可以根据学过的“折”字帮助识记。

“拆”东西一定会拆得很零碎,所以“斤”字上有一点,代表拆下来的零件。

(5)字形演示:

识字教学最初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儿童攻下字形关。

培养他们辨析字形的能力,掌握书写汉字的基本技能。

多媒体技术可将死板的方块字演变成一幅幅生动的图画,将儿童必须牢记的知识,变成了有趣的形象,提高了识字的效果。

如果没有这个条件,教师也可以自己制作教具进行直观演示。

(6)编儿歌辨字形:

朗朗上口的儿歌,学生容易记住和背诵。

为了学生能准确地记住形近字,采用遍儿歌的形式来帮助学生记字形。

如:

识记“坐”字时可用顺口溜“两人土上坐“;再如“春”字总有学生把下面写成“目”字,针对这个问题,我编了这样的顺口溜“三人见日,春来到”。

这样的顺口溜十分有助于学生准确记忆字形。

(7)归类识字:

“跑、泡、炮、抱”这几个字在读音和字形上都很相似,就可以放在一起来识记,识记是还可以选择下面的顺口溜:

用水泡、用手抱、有脚跑、火放炮。

(8)生活识字

要拓宽识字渠道,就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作为母语教育,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可以说生活是知识的海洋。

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空间识字,不仅是识字本身的需要,也是现代化多元化教育的需要。

因此,在教学时要考虑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识字。

如果教师能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必将使学生跨入更大的识字乐园,也必将在这个广阔的世界里有更多、更新奇的发现。

当然,教师要给学生制造展示成果的机会,这样会大大激励他们主动识字的热情。

二、巩固识字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规律进行测试:

第一天学的知识,第二天保持率只剩33.3%,第三天保持27.8%,第六天保持率降到25.4%,其遗忘规律是从快到慢过渡的。

遗忘是有特征的,而记忆也是有规律的。

心理学指出完整的记忆过程,必须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识记和保持是再认和回忆的前提,再认和回忆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和表现。

因此,只有科学地抓住遗忘规律进行反遗忘识字教学,才能扬长避短,才能进行有效的因材施教,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那么,根据儿童“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在识字教学课后两三天内进行复习、巩固尤为重要。

第五节 写字教学

一、汉字的间架结构

汉字分为独体字、上下结构、左右结构、上中下结构、左中右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品字形结构。

二、字形结构的分析

写字教学中经常会涉及到对字形的分析过程。

对于汉字字形的分析应该宜简不宜繁,要有利于小学生的学习。

例如“湖”分成“氵”和“胡”,是左右结构,但在书写时可以按照三部分来安排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再如:

“景”是上下结构,上边是日字头,下边是“京”;而写字时则可按四个部分来分析安排间架结构:

“日、亠、口、小”。

三、每一种结构中都有各自的特点,如何处理好生字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把字写得美观呢?

(1)充分发挥田字方格的作用。

学生入学时,老师就要把田字格各部分名称讲清楚。

因为学生很长一段时间都要在田字格内书写汉字。

如横中线、竖中线、左中线、右中线、上中线、下中线、左半格、右半格、左上半格、左下半格、右上半格、右上半格,掌握了这些名称对今后写好每个字,确定写好这个字的每一笔的位置也就是定准位起到一个关键作用。

在实际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标示上中线的中间、下中线的中间……开始学生标示的可能会不够准确,但慢慢地,情况就会逐渐好转,这个训练十分有助于他们很快进入模仿、观察汉字的学习阶段。

如:

“大”字横的起笔,田字格中的范字是从左中线的中间起笔,写到右中线的中间收笔。

如果学生能准确找到两个中间的位置,对于他规范书写横这一比就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汉字中很多笔画在书写时都是从田字格某一条线的中间起笔或收笔的,中间位置找对了,对于准确、美观安排生字的位置会起到很大的帮助。

所以这个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2)重视基本笔画、基本偏旁的教学

笔画和偏旁是构成汉字的基本部件,也是写好汉字的重要保证。

所以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基本笔画和偏旁写法的教学。

例如:

左点、右点的区别就要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进行正确书写。

有的学生在写竖心旁时常会犯这样的错误:

左短竖、右短竖、长竖,如果学生了解了左点、右点的写法与区别,就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

再如:

心字底的一、二笔位置;三点水的一笔和二、三笔的位置;木字旁的一、二笔位置;走之旁的写法;言字旁的写法;反犬旁的写法等等,都要让学生掌握规范的书写要领。

(3)找出关键笔画。

例如:

在教学生写“迹”这个字时,首先引导学生找出结构特点是里高外低,再发现关键笔画是亦字的撇要写到竖中线上,这样就把迹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定好了,然后再引导学生找出走之旁的捺的写法,最后让学生按照刚才讲述的要点去写这个字,写出来的字就比较美观了。

(4)依据结构特点找规律,恰当安排位置。

例如:

左右结构的字笔顺规则是从左到右,左窄右宽的字右半部分要穿过竖中线伸到左半格。

教学这一特点可结合具体汉字进行:

左窄右宽的字好象两个人同睡一张床,一个胖些,一个瘦些,如果把床分成两半,瘦的人觉得地方大,有些浪费空间。

胖的人觉得地方小,不够用。

怎么办呢?

可以互相帮助吗,左让右。

(如“江”字)

(5)规范执笔姿势

执笔姿势和运笔方法一直是写字教学中的难点,我们通过多媒体绘制执笔姿势图,从各个侧面加以演示,在此基础上演示范字的书写,突出运笔过程中快慢,轻重的细微变化,使学生看得清楚,听得明白,做得正确,写字就会有很大进步。

另外还要持之以恒,长抓不懈。

学生写字时,教师要随时纠正学生在书写中的错误姿势。

有的班级在写字前会由一个同学带头说几句顺口溜:

“头放正,脚放平,左手按住右手写”,都可以很好的提示学生按正确姿势写字。

(6)重视规律的发现

在书写汉字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很多规律性的东西,如提手旁、木字旁、三点水等基本上所占位置及写法都差不多,要经常帮助学生整理,还有“一字无二捺”“里高外低”“头齐脚齐”“上不顶天,下不踩地,左右不碰壁”等等,都要注意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不断提高学生独立写字的能力。

也为将来脱离田字格写字做好过渡。

(7)教师自身要对汉字热爱,有一定的书写基本功。

学生都有“向师性”,所以课前老师要多次练习板书,课上给学生一个优秀的示范。

对于学生产生写好字的愿望能起到激励作用。

 

第六节 查字典

1.音序查字法

(1)什么是音序查字法

只知道字的读音,还想知道这个字的写法和字义时就用音序查字法。

(2)查字方法

①看清要查的音节第一个字母是什么,在字典的《音节表》里查到这个大写字母。

②在查到的大写字母下面找到音节,再看它右边标的页数。

这个数字就是这个音节在字典中的页数。

翻到指定的页码查到音节以后,再按四声的顺序,找到所查字的音节,就查到要查的字了。

如:

想查踢球的“踢”字怎么写,可根据它的读音,先从“汉语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到t的大写字母“T”,再查“ti”这个音节,看清它右边标明的页码是哪一页,然后按照页码在字典正文部分的这一页找到“ti”这个音节,再按音节的声调顺序找,就可以找到“踢”字。

2.部首查字法

(1)什么是部首查字法

知道某一个字的字形,还想知道这个字的读音和字义时就用部首查字法。

(2)偏旁和部首

作为组成汉字的构件,无论是独立成字的,还是不能独立成字的,无论在左、在右、在上、在下、在中间、在周围都属偏旁。

为了查字方便,字典把部首相同的字归为一类,把这个相同的部首放在这一类字的前面,称为部首。

“火”部首:

灯、烛、灵、灭、烂……

“艹”部首:

艺、节、花、苏、芳……

简单说,偏旁包括部首,而部首不一定含有偏旁。

(3)怎样确定部首

部首查字法首先就是要确定部首,如果一个字的两个部分都是部首,该怎么提取部首呢?

我们“按照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外后内”的方法来提取部首。

具体地说,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左右都是部首的,先查左边,如:

休、相

②上下都是部首的,先查上边,如:

早、空

③内外都是部首的,先查外边,如:

闷、困

④左右上角与中间都是部首的,先查中间,如:

坐。

⑤下、左上角或右、左上角都有部首的,取下或取右,不取左上角。

如:

“渠”,查“木”部,不查“氵”部;查“凯”,查“几”部,不查“山”部;查“别”,查“刂”部,不查“口”部

⑥汉字的部首中有单笔和多笔的,取多笔不取单笔。

如:

“灭”,查“火”部,不查“一”部。

⑦不好确定部首的字,就以起笔的笔形为部首。

字典中把横

(一)、竖(丨)、撇(丿)、点(丶)折(乙,包括乛乚等笔形),作为5个单笔部首。

如:

才,一部;上,丨部;长,丿部。

⑧如果在字典中查字的第一笔或你认为的部首,没查到这个字时,就应该考虑整个字了。

也就是常说的“字本身就是部首”。

如:

见在“见部”,酉是在“酉部”,麻在“麻部”。

这类字并不多,我们也可以和学生一起将这些字收集和总结起来。

以上这些都是确定汉字部首的基本方法,在日常的学习中,要熟练掌握,最好是引导学生多想多翻阅字典(如新华字典),特别是要熟悉部首目录,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4)部首查字方法

第一步:

确定部首、找页码。

第二步:

数除去部首剩几画

第三步:

检字表找字。

第四步:

看字典页数。

 

如查“障”字,先确定它的部首是“阝”,按“阝”的笔画数在“部首目录”中找到“阝”部的页码,然后根据部首页码,在“查字表”里找到“阝”部,把要查的“障”字除去“阝”部,按照“章”的笔画数,在“阝”部11画中找出“障”字的页码,再翻到字典正文的此页就可查到“障”字。

3.数笔画查字法

按要查的字的笔画多少查字典的方法,叫“数笔画法”。

一般的字,知道读音,用音序检字法,不知道读音,用部首检字法,上述两种检字法都无法查找,就在《难检字笔画索引》里面查,这时,就用数笔画的办法查。

这种方法检字速度慢,因此,在《新华字典》里只有少部分不好查的字才用这种方法。

查字的步骤是:

(1)数清要查字的笔画数,然后在“笔画查字表”中找到相应的笔画数这一项;

(2)弄清要查字的第一笔的笔形(笔画多的还要看第二笔),在确定笔形的栏内就可以找到要查的字了。

如:

“噩”,16画。

在“笔画查字表”中先找16画这一项,再看第一笔是“一”,第二笔是“丨”,就在“一丨”这栏中找到“噩”字在字典中的页码,根据页码就能在正文中查到字了。

部首名称表

形状

名称

例字

 

形状

名称

例字

两点水

次、冷、准

止字旁

秃宝盖

军、写、冠

户字旁

十字儿

示字旁

言字旁

论、计、识

王字旁

立刀旁

制、别、剑

木字旁

村、杜、极

八字旁

谷、分、公

车字旁

辆、输、轻

人字头

仓、全、合

日字旁

暇、明、暗

厂字旁

原、压、历

冒字头

冒、暑、显

力字旁

父字头

爹、斧、釜

又字旁

牛字旁

牵、特、物

单人旁

反文旁

敏、故、

单耳刀

斤字头

双耳刀

爪字头

建字旁

月字旁

腹、肋、膛

包字头

穴宝盖

穿、空、窟

私字儿

立字旁

三框儿

目字旁

盲、瞳、盯

同字框

田字旁

男、胃、累

三点水

石字旁

研、砂、磊

三撇儿

矢字旁

竖心旁

病字旁

宝盖儿

衣字旁

广

广字旁

金字旁

夕字旁

皿字头

走之旁

皿字底

孟、盖、

寸字旁

禾木旁

秋、秀、秒

提手旁

白字旁

提土旁

鸟字旁

草字头

米字旁

粒、糕、料

大字头

西

西字头

栗、要、

小字头

页字旁

口字旁

舌字旁

方框儿

缶字旁

缸、缺、

门字框

耳字旁

耽、职、

巾字旁

虫字旁

山字旁

虎字头

虑、虚、虎

双人旁

竹字头

管、篮

反犬旁

舟字旁

食字旁

走字旁

尸字头

足字旁

距、踞、跳

弓字旁

角字旁

触、解、

子字旁

身字旁

女字旁

鱼字旁

鲜、鳄、鳔

绞丝旁

隹字旁

马字旁

雨字头

露、霜、零

四点底

齿

齿字旁

方字旁

革字旁

靴、鞭、勒

手字旁

骨字旁

欠字旁

音字旁

韶、韵

火字旁

心字旁

 

 

第七节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

一、形近字

1.形近字是指字形相近的字,主要有四种类型:

笔画长短不同,如“刀”与“力”;

笔画多少不同,如“折”与“拆”;

偏旁部首不同,如“燥”与“躁”;

个别部件不同,如“受”与“爱”;

2.区别形近字要找到正确有效的方法。

(1)口诀区别法。

(耳东陈,耳车阵)

(2)偏旁表义区分法。

(慌的竖心旁表示心理活动,而荒的草字头表示花草。

(3)故事情境辅助法。

(如:

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区分“既”与“即”这两个字时想了这样一个办法,“既”的右边部首是四画,而这个字的声调是去声,即第四声;“即”的右边“卩”有两画,恰巧这个字的声调是阳平,即第二声。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一遍又一遍的抄写识记常常会徒劳无功,有时动动脑子、找找规律,识字就变得如此轻松。

总之,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找到自己喜欢的识记、区别方法,同时教师也要认真钻研,总结、发现好的方法教授给学生。

二、同音字

1.同音字是指读音相同字形不同的字。

2.对学过的同音字要能够辨析它们的意义,准确使用。

如“燥”与“躁”同音字,也是形近字,学生在使用时往往不够准确。

这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要充分发挥出来,引导学生找到区别识记它们的好方法,而且识记方法还要巧妙。

比如,有火烤着,湿着的东西就会干燥;人一着急,就会急得直跺脚。

三、多音字

1.多音字是指因意义不同而有两个以上读音的字。

2.认读多音字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读音。

要记住学过的多音字的几种读音,并会根据不同读音组词。

如“奔”字有两个读音,在“投奔、奔头儿、”等词中,读音是“bèn”,在“奔波、奔跑、奔走”等词中读音为“bēn”。

再如“地”字,当其作“助词,表示它前面的词或词组是状语”时读音为“de”;在“大地、地方、地球”等词中读音为“dì”。

 

第八节 纠正错别字

错别字包括错字和别字两部分。

错字就是笔画、偏旁或部首有错误,不成汉字了。

别字是指误用形体相近、字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了另一个字。

常见的别字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字形混淆。

如:

“钞票”写成“纱票”。

②字音混淆。

如:

“锻炼”写成“锻练”。

③不明字义。

如:

如“甜言蜜语”写成“甜言密语”。

防止和纠正错别字,要注意:

①区别形近字,记住笔画,不要多笔或少笔;②要根据词语的意思辨别同音字。

附:

当代汉语出版物中最常见的100个错别字 

所列举的100个最常见错别字,大致可分为五种情况:

 

(一)是读音相同相近:

如“食不果腹”误为“食不裹腹”,“粗犷”误为“粗旷”; 

(二)是字形相似:

如“气概”误为“气慨”,“辐射”误为“幅射”; 

(三)是意义混淆:

如“凑合”误为“凑和”,“针砭”误为“针贬”; 

(四)是不明典故:

如“墨守成规”误为“默守成规”,不知道“墨”是战国时的“墨翟”,“黄粱美梦”误为“黄梁美梦”,不知道“黄粱”指的是做饭的小米; 

(五)是忽视语文法规:

如“重叠”误为“重迭”,“天翻地覆”误为“天翻地复”。

 

差错率最高的十个字是(后面为正确的字):

 

松驰——松弛 

既使——即使 

渲泄——宣泄 

九洲——九州 

挖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