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899280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docx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docx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7月)

语文试题

第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独立不迁是屈原人格美的核心。

它包含两方面:

一是对养育了自己的故乡的热爱与依恋;二是在政治斗争中坚持原则,决不随波逐流。

屈原的一生便是独立不迁的最好诠释。

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美政理想,屡遭打击,毫不动摇,正如他在《离骚》中所说的: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他也曾打算像战国时代一般士大夫那样周游列国。

去寻找了解自己的君主。

但是,对于自小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的深挚感情,使屈原不能他迁,最后只好身投汨罗,以死来殉自己的祖国和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

与独立不迁相着,屈原在诗歌《橘颂》中还提出两条为人的准则:

无求与苏世。

《橘颂》中说: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一个人胸怀坦荡,不图私利,

不干人,不屈己,才能顶天立地,保持独立的人格。

《橘颂》又说: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必须头脑清醒,是非明辨,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而不至于随波逐流。

无求与苏世浸透在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里,使之臻于更坚实、更完美的境地。

《渔父》的中心思想也是独立不迁。

不过这首诗人们多以为伪作。

王逸既说是屈原之所作,又说是楚人追记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本来就自相矛盾。

但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已采用它的内容作为事实来叙述,因此可以设想,这篇作品的文字虽然不一定出自屈原之手,而渔父与屈原的问答却实有其事。

屈原的答话可以作为了解屈原思想的可靠资料。

渔父问屈原何以被放逐,他答曰: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又问他:

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

他答曰:

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渔父和屈原对话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

渔父大概是一个逃避现实的隐者,他不满意社会的黑暗,但他的态度是与世推移,随波运流。

屈原则不然,他要保持自己的清高和清醒,不肯同流合污。

这当然会陷入孤立,但他不怕孤立,决不会投合世俗而改变自己的态度。

正如他所说的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独立不迁的人格还表现为对正直的追求与维护。

屈原批评那种背绳墨以追曲的行为,发出伏辩以死直的誓言。

在《涉江》中,他表示:

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在儒家的典籍中,治水有功却被天帝处死的鲧一直是个反面人物,那么繇到底犯了什么天条会被天帝处死呢?

《山海经》说: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原来,鲧的罪行是私自窃取了天帝的息壤去填洪水以拯

救人类。

这样说来,他简直就是一个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

屈原对这样一个英雄深表同情和赞赏,从这可以看出屈原自己人格的崇高。

屈原明知自己的结果会和鲧一样悲惨,但是他决不屈己从俗,而始终保持着独立不迁的人格,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啊!

(选自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有删改)

1.下列关于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求与苏世浸透在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里,独立不迁使屈原的人格臻于更坚实、更完美的境地。

B.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包含对故乡的热爱与依恋以及在政治斗争中坚持原则而决不随波逐流两个方面。

C.独立不迁贯穿于屈原的一生:

坚持理想,虽遭打击而不动摇;依恋故土,虽然不被理解而不他迁,等等。

D.独立不迁体现了屈原和隐者截然不同的人格:

隐者与世推移,随波逐流;屈原决不投合世俗而改变自己。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和结构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屈原最后投身泪罗,以死明志,这是因为楚国国君没有理解他,重用他,他的美政理想无法实现。

B.屈原以无求与苏世的为人准则要求自己并努力践行,这使他独立不迁的人格更为坚实和完美。

C.屈原认为鲧是一个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因而对他深表同情和赞赏,这也可以让人看出屈原自己崇高的人格。

D.全文采用了总分的结构方式,阐述了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的丰富内涵,结构谨严。

3.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观点的一项是(

A.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体现了屈原坚持自己的美政理想、屡遭打击而毫不动摇的精神。

B.胸怀坦荡,不图私利,不干人,不屈己,做一个顶天立地、保持独立人格的人,这是屈原的为人准则之一。

C.文中引王逸和司马迁关于《渔父》相关资料的目的是为了证明渔夫和屈原对话是真实的,史料价值是不可忽视的。

D.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在《离骚》《橘颂》《涉江》等作品中都得到了体现,如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题。

材料一

畸形化的天价片酬现象,说到底还是中国影视产业不成熟的产物。

产生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在于制作成本还未形成合理的分配机制,重大牌明星的眼球效应而轻后续的技术制作,而这些正是形成天价片酬的重要原因。

天价片酬现象存在多年,却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改观。

这表明单纯的市场调节或许难以改变,但主管部门的干预调节如何适度和有效,同样考验智慧。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通告中表示,将指导行业协会联合大型影视公司抓紧制定抵制天价片酬的行业自律公约。

通过行业自身的调节形成合理机制,这或许也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方法。

(摘编自《长江商报》2016年8月31日)

材料二2012年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以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为根本任务。

对照目前影视业发展现状,笔者认为一些影视产品偏离了先进文化方向,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比如现在清宫剧流行,剧情雷同模式化,荧屏上豪华贵气的宫廷别院、披金戴银的皇室贵胄,演绎着奢华糜烂、纸醉金迷、尔虞我诈的宫廷生活,主子、奴才互称,如此文化产品只是传播封建、享乐、奴役等思想,难以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难以提供正能量。

当前影视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制约,或许并不是资金问题,如果真缺钱,明星大腕高额片酬从而何来?

当前影视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许是专业人才素质、创意、产权保护、文化价值观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解决,影视产品就无法成为社会的正能量,而钱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炒作影视类公司另一个直接的社会负效应就是财富更趋两极分化。

明星们的片酬动不动就上百万、上千万,影视公司上市后影视明星作为股东,其财富又将被股市放大,千万富翁变成亿万富翁,亿万富翁其钱财则变得不计其数。

明星们趁着股市文化的缺陷暴富两次,其财富远超过其贡献的社会价值,这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也是不公平的。

(摘编自腾讯网,2017年03月02日,有删改)

材料三

近年来,影视创作日益繁荣,但大量悬浮于现实的玄幻剧、言情剧占据荧幕,既不能给观众的生活以指导,也不能深化人对现实的思考。

电视剧《白鹿原》通过精心的制作,让观众真切感受到现

实主义的魅力,呼唤现实主义重新回到观众的视野中。

当下影视角色常常流于扁平化、脸谱化和同质化,缺少人味儿和烟火气,更缺乏文化内涵,这与影视创作脱离现实的土壤有很大关系。

《白鹿原》以强烈的现实关照塑造了持重的白嘉轩,狡黠的鹿子霖,憨直的鹿三等一系列生动的形象,通过细腻生动的细节描写还原了角色的复杂性,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原《中国艺术报》总编辑李树声指出,《白鹿原》所塑造的人物都是原型人物,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白鹿原》中每一个活生生的人物都是一个文化史实,是20世纪文化反思的捷径,也是本世纪文化良知的成功展示。

特别是白嘉轩、鹿子霖,他们经常手执烟袋,对坐在祠堂两侧,暗喻他们对应传统文化的不同侧面。

影视作品要接地气,还要有地域色彩。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伟国认为,电视剧艺术只有植根于本民族的生活,深挖有地域文化的空间,民情的风俗、习俗等,追溯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心理,积极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才能自然而然地表现出地域的风土人情,语言特点和文化精神。

(来源《光明日报》2017年7月2日)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中国影视产业不成熟是畸形化的天价片酬现象的根本原因,制作成本还未形成合理的分配机制间接促进了现象的盛行。

B.

要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变,培育优势产业链条和产业集,构建产业竞争新优势,最需发展的产业绝非影视业。

C.

宫廷剧流行,剧情雷同模式化,这种文化产品不能反映当下的现实生活和传播正能量;更多的是反映传统封建思想,对影视业发展不利。

D.《白鹿原》作为一部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电视剧,所塑造的人物都是原型人物,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5.结合材料,请简要分析当下影视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4分)

6.前期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引发了热议,堪称是良心大作。

结合材料,你认为影视业怎样才能出精、出良心大作?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战争

[美]迈尔尼

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住进了医院,我的军旅生涯就此黯然结束。

我对自己很失望,对这场战争也很失望。

一天深夜,我想给一位朋友打,接线生把我的接到了一位妇女的线上,她当时也正准备跟别人通话。

我是格罗斯文诺8829,我听见她对接线生说,我要的是汉姆普斯特的号码,你接错了,那个倒霉蛋并不想跟我通话。

?

哦,我想是。

我忙插嘴。

她的声音很柔和,也很清晰,我立刻喜欢上了它。

我们相互致歉后,挂上了话筒。

可是两分钟后,我又拨通了她的号码,也许是命中注定我们要通话,我们在中交谈了20多分钟。

你干吗三更半夜找人说话呢她问。

我跟她说了原因,然后反问那么你呢?

她说她老母亲睡不好觉,她常常深夜打与她聊聊天,之后我们又谈了谈彼此正在读的几本书,还有这场战争。

最后我说:

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

是吗?

好了,就到这里吧,晚安,祝你做个好梦。

她说。

第二天整整一天,我老在想昨晚的对话情形,想她的机智、大方、热情和幽默感。

当然还有那悦耳的口音,那么富有魅力,像乐曲一样老在我的脑海里回

旋。

到了晚上,我兼职什么也看不进。

午夜时,格罗斯文诺8823老在我脑海里闪现。

我实在难以忍受,颤抖着拨了那个号码。

线彼端的铃声刚响,就马上被

人接起来。

哈罗?

是我。

我说,真对不起,打扰你了,我们继续谈昨晚的话题,行吗?

没说行还是不行,她立即谈起了巴尔扎克的小说《贝姨》。

不到两分钟,我们就相互开起玩笑,好像是多年的至交。

这次我们谈了45分钟。

午夜时光和

相互的不认识,打破了两人初交时的拘谨。

我们提议彼此介绍一下各自的身份,可是她婉言谢绝了。

她说这会把事情全弄糟,不过她留下了我的号码。

我一再许诺为她保留,直到战争结束。

于是她说了一些她的情况,17岁时她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男人,以后一直分居。

她今年36岁,唯一的儿子在前不久的一次空袭中被炸死了,年仅18岁。

他是她的一切。

她常常跟他说话,好像他还活着。

她形容他像朝霞一样美,就跟她自己一样,于是她给我留下了一幅美丽的肖像,我说她一定很美,她笑了,问道:

你怎么知道的?

我们越来越相互依赖,什么都谈。

我们在大部分话题上看法相似,包括对战争的看法,我们开始读同样的书,以增加谈话的情趣。

每天夜晚,不管多晚,我们都要通一次话。

如果哪天我因事出城,没能通话,她就会埋怨说她那天晚上寂寞得辗难眠。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愈来愈渴望见到她。

我有时吓唬她说我要找辆出租车立刻奔到她跟前。

可是她不允许,她说如果我们相见后发现彼此并不相爱,她会死掉的。

整整12个月,我是在期待中度过的。

我们的爱情虽然近在咫尺,却绕过了狂暴的感情波澜,正平稳地驶向永恒的彼岸。

通话的魅力胜过了秋波和拥抱。

一天晚上,我刚从乡间赶回伦敦,就连忙拿起话筒拨她的号码。

一阵嘶哑的尖叫声代替了往日那清脆悦耳的银铃声,我顿时感到一阵晕眩。

这意味着那条线出了故障或者被拆除了。

第二天仍旧是嘶哑的尖叫。

我找到接线生,请求他们帮我查查格罗斯文诺8829的,起先他们不理睬我,因为我说不出她的名字。

后来一位富有同情心的接线小姐答应帮我查查。

当然可以。

她说,你好像很焦急。

是吗?

嗯,这个号码所属的那片区域前天夜里挨了炸弹,号码主人叫……

谢谢,我说,别说了,请你别说了。

我放下了话筒。

(沈东子译,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小说以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开头,不仅是为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更是为了强调这是的一段亲身经历。

B.得知事情真相时我只说了句别说了,请你别说了,就放下了话筒,这看似不合常情的表现,背后传达的却是难以言说的悲哀。

C.

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话中有话,既委婉地表达了我对女主人公的喜爱之情,又为两人进一步交往作了铺垫。

D.小说不仅描写了战时一对普通恋人的悲欢离合,也以真实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画卷,表现了民众的必胜信念。

E.接线生的失误让两人相识,心灵的需要让他们相恋,无情的轰炸让他们永别,小说情节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设计自然而精巧。

8.小说中这一物象在全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请简要分析它的作用。

(4分)

9.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

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

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

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

陆生至,尉佗椎结箕踞见陆生。

陆生因说佗曰:

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

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

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惟汉王先入关,据咸阳。

项籍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

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灭之。

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

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

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

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

汉诚闻之,掘烧君王先人冢墓,夷种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越则杀王已降汉,如反覆手耳。

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

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

因问陆生曰:

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

陆生曰:

王似贤。

复问:

我孰与皇帝贤?

陆曰:

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

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

尉佗大笑曰:

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

乃大悦陆生,留与饮数月。

曰:

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

陆生拜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

归报,高祖大悦,拜为太中大夫。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

秦时已并天下。

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

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

嚣死,佗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

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

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

汉十一年,遣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

(节选自《史记南越列传》)

[注]椎结:

同椎髻,发髻梳成一撮,形状如椎。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B.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C.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D.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箕踞,坐时两腿前伸,形如箕,是一种前倨后恭的表现。

《战国策燕策三》: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

B.足下,敬词。

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都可用。

《战国策秦策二》:

愿为足下扫室布席,幸无我逐也。

C.剖符,符,凭信。

古代分封诸侯或封赏功臣时,将符一分为二,一留帝王处,一授诸侯或功臣,称为剖符。

《史记》:

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

D.北面,面北,面向北。

指臣服于人。

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朝见君主时是面向北的。

《史记项羽本纪》:

汉王曰:

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贾极具政治才干。

他深受高祖信任,跟随高祖平定天下;代表朝廷出使南越,成功游说尉佗归顺汉王朝,得到高祖的肯定,被任命为太中大夫。

B.尉佗自傲自大。

与陆贾会面时,他举止无礼,态度轻慢;认为自己既有将相之才,亦有帝王之能,且南越君民同心,足以与汉王朝分庭抗礼。

C.尉佗亦能审时度势。

他本为龙川令,受命于任嚣,代任南海

尉,趁天下大乱统一了南越;后听从陆贾的劝导与建议,接受朝廷封赏,臣服于汉王朝。

D.陆贾游说技巧高超。

为说服尉佗,他从国力、军事等方面分析了对方可能面临的情势,进而使其醒悟到只有遵从朝廷的约束才能保住切身利益。

13.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

译文:

(2)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雁门胡人歌

崔颢

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

解放胡鹰逐塞乌,能将代马猎秋田,

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

阁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

【注】代部;这里指雁门。

代马,骏马的名称,产于古代漠北。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联不仅交代了雁门郡内山势的高峻,还写出了雁门胡人居住地与燕国相接,靠近边地的位置特点。

B.在诗中既写出了边地民族飞鹰走马、游猎塞上的独特生活场景,又写出了他们好酒安时的生活习惯。

C.颈联有版本作雾里,比雨里更能表现边地百姓误将野火和峰烟当作烽火而时时紧张的心理。

D.

颔联生动摹写了雁门胡人的日常生活状态,形象再现了边地少数民族好勇尚武,粗犷豪迈的精神面貌。

E.全诗运用虚实相生的写法,既有野火烧山和雨湿孤峰的自然之景;也有时时醉向酒家眠的想象之景。

15.诗歌的尾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写出了桃花依旧、人面不见的物是人非之感;李煜《虞美人》中的词句

也写出了这样的感受,由此勾起无穷的亡国伤感之情。

(2)《琵琶行》中,白居易在描写琵琶女与五陵年少奏乐饮酒的奢华欢愉场面的两句是

(3)《渔家做》下片中,范仲淹以声色点染出戍边战士不寐时所闻所见的句子是

第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有人以为,谣言往敏感上靠,就可以占领话语权高地,谣言编得越敏感,辟谣者越会投鼠忌器。

导弹发射室内,崔玉晓果断地按下发射按钮,而碧海之上,导弹腾空而起,拖着震人心魄的尾焰一蹴而就。

市场监管局在春安行动节日食品大排查中,帮助两家脏乱差的馒头店进行规范整治、改头换面,消除了食品安全隐患。

演讲列举了英国脱欧、美国大选陷入哗众取宠等例子,告诉同学们网络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切忌人云亦云,需要有自己的思考。

对待西方文化,不可一味排斥,但也不能东施效颦,学些文化跟哲学的皮毛;应以持平的心态看待中西文化各自的优劣。

中方对4月3日发生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市地铁的恐怖袭击事件深感震惊并予以强烈谴责,对一切危害公共安全的言行不赞一词。

A、

B、C、

D、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滴滴与优步中国火速合并,加上网约车新政的出台,使滴滴面临着巨大的型考验,因此谣言应声而起,滴滴出行公关部人士对此迅速给予了回应。

B.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化征信模式发展自从开始成熟,征信机构向信息提供者付费获取信息,制作如个人信用报告及个人信用评分等个人征信产品,使用者需付费获得这些产品。

C.《三体》被不少学者、媒体人乃至创业者、企业家热捧的原因,是它打破了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界限,其中呈现的中华形象和宏大视野使它走出了纯文学的局限空间造成的。

D.虽然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了不少资金,但目前我国农村文化仍旧处于有阵地却缺乏后续文化建设设施完善。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无论富贵贫贱,通达潦倒,欢喜哀愁,离不开酒。

说魏晋南北朝的文人饮酒是隐逸中略带悲剧情调,那么唐朝文人饮酒更多的是放浪和旷达。

唐代文人之醉酒,

有忘记现实痛苦的因素,更多的是壮志豪情的抒发和对未来的展望。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盛唐之盛,不仅在于锦绣繁华,满目俊才,

也少不了诗情勃兴,酒气恣横。

有人说整个盛唐的诗歌都是由酒香酿成的。

A总是如果而/但是从而

B却与其所以虽然反而/

C可是倘若那么既/所以

D都如果/固然且因此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每到研究生录取季节,媒体上都会有某校某宿舍一锅端考取研究生的消息,有的学校还利用新媒体主动宣传。

虽没什么新鲜感,但多少能读出的新意,就是仍有不少人习惯用升学率之类的视角来看考研,甚至评价某所大学的办学质量。

在教育需求发生结构性变化,对高质量、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日益增长,教育体系、结构和布局面临深刻挑战的今天,这种过于偏狭的媒体视角,________

(1)__________。

今天,__________

(2)___

______。

考不考研,是个人根据自身和家庭条件作出的理性选择。

_______(3)________,客观上会给人带来考研高于一切的错觉,进而形成误导。

对于已经是成人的大学生来说,无论是就业还是考研,只要能作出符合自身情况的理性选择,都值得褒奖,没有必要区分高下,尤其没有必要在宣传一锅端考研时,无意中贬抑大学生的其他选择。

21.下面的文稿在表达和形式上有五处不妥,请指出并改正。

(5分)

通告

为高温期间用电通畅,我公司决定对辖区电网进行维护,现将有关事宜宣布如下:

维护将于2017年7月25日7时至29日19时施工。

涉及范围:

东到云中路,西到牧马路,南至长征街,北至雁门大道。

对维护工作给贵用户造成的不便,我们深表不安。

请予理解和支持。

如有疑问,欢迎垂询。

2017年7月20日

市电力公司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要求:

结合材料的内容、寓意及生活实际作文,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8届高三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1.A(偷换概念原文是说无求与苏世使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