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改扩建工程投资申请立项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902076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101.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院改扩建工程投资申请立项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中医院改扩建工程投资申请立项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中医院改扩建工程投资申请立项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中医院改扩建工程投资申请立项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中医院改扩建工程投资申请立项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中医院改扩建工程投资申请立项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中医院改扩建工程投资申请立项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中医院改扩建工程投资申请立项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中医院改扩建工程投资申请立项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中医院改扩建工程投资申请立项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中医院改扩建工程投资申请立项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中医院改扩建工程投资申请立项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中医院改扩建工程投资申请立项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中医院改扩建工程投资申请立项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中医院改扩建工程投资申请立项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中医院改扩建工程投资申请立项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中医院改扩建工程投资申请立项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中医院改扩建工程投资申请立项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中医院改扩建工程投资申请立项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中医院改扩建工程投资申请立项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院改扩建工程投资申请立项书.docx

《中医院改扩建工程投资申请立项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院改扩建工程投资申请立项书.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医院改扩建工程投资申请立项书.docx

中医院改扩建工程投资申请立项书

 

本溪满族自治县中医院改扩建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1、总论

1.1概述

1.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项目名称:

本溪满族自治县中医院改扩建工程

建设单位:

本溪满族自治县中医院

法人代表:

王保卫

建设场址:

本溪满族自治县小市镇康泰街1号

建设性质:

改扩建

1.1.2编制依据

(1)《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医药工作的意见》(国中医发[2003]35号)

(2)《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2010版

(3)《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建标110-2008)

(4)《中医医院建设标准》(建标106-2008)

(5)本溪满族自治县总体规划

(6)本溪满族自治县卫生工作发展规划

(7)《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方法与应用》

(8)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

1.1.3编制原则

(1)符合本溪满族自治县总体规划和卫生工作发展规划。

(2)符合医学技术进步的形势,促进医疗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建筑构造以人为本,在满足各项基本需要的同时,做到功能适用、流程科学、安全卫生、经济合理。

1.2项目概况

1.2.1建设规模

本溪满族自治县中医院改扩建工程规划用地面积1077.4m2,总建筑面积7530m2。

其中,新建住院楼7230m2,改造综合门诊楼三层手术室300m2。

项目建成后,床位数达到200张。

1.2.2实施进度

项目建设期19个月,2012年7月至2014年1月底。

1.2.3投资估算

项目投资总额为1800万元。

1.2.4资金筹措方案

全部自筹

1.3研究范围

(1)提出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2)医疗市场分析

(3)场址选择及建设条件

(4)建设方案

(5)工程招标

(6)总图运输

(7)环境保护

(8)消防

(9)节能

(10)组织机构、劳动定员及培训

(11)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12)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3)社会效益分析

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详见表1-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表1-1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经济指标

1

总投资

万元

1800

1.1

其中:

工程费用

万元

1433

1.2

其他费用

万元

234

1.3

预备费用

万元

133

2

资金筹措

万元

1800

全部自筹

技术指标

1

占地面积

1077.4

2

总建筑面积

7530

2.1

新建建筑面积

7230

2.2

改建建筑面积

300

3

建成后床位数

200

 

2、项目提出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本溪满族自治县位于辽东半岛腹地,东与桓仁、宽甸相临,西与本溪、辽阳接壤,南与丹东毗临,北接沈阳、抚顺。

全县总面积3344平方公里,地貌特征为“八山一水一分田”,属于北温带大陆季风气候。

全县辖11个乡镇,总人口30万人,有汉、满、回、蒙、鲜等15个民族。

县城小市镇常住人口15万人。

中医药是我国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智慧结晶和经验总结,几千年来,为我国人民防病治病和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独特的诊疗方法和有效方剂,在防治重大传染性疾病、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也是大有作为的。

在2003年防治非典的斗争中,中医药就已显示出了这方面的特色和优势。

本溪满族自治县中医院为本地区唯一一所中医医院,是国家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患者来自本溪县及沈阳、本溪、抚顺、辽阳、丹东等地,日门诊量400余人次,年住院患者4320人次,病床使用率112%,中医治疗率86%。

医院占地面积8200㎡,现有职工156人,领导机构5人,设置一级临床科室及医技科室19个,行政科室13个。

现有全国基层名中医、省级名中医等名老中医,国家农村重点专科、省级重点专科、市级重点专科等独具中医特色、深受广大农村患者欢迎的科室,在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中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本溪满族自治县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医疗、预防保健的要求不断提高,现有的业务用房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

原住院楼建于1985年,砖混结构,地基现已下沉,墙体出现多处裂缝沉陷,不具备抗自然灾害及抗震能力。

医院儿科独具中医特色,深受群众信赖,是省级重点专科,但病床数和布局设施与国家标准要求具有一定差距,不能满足患者需要。

内科由于患者数量不断增加,病房出现加床现象,并占有医院会议室,存在医疗事故隐患。

康复科成立以来,由于对各种慢性疾病、老年病治疗有独特的治疗方法,效果显著,但受房间布局影响,各种仪器、设备得不到充分利用,患者治疗受到限制,科室服务项目不能全面展开。

急诊室、重症监护室、手术室受房间限制达不到国家要求标准。

为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龙头建设,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广大病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环境,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发展纲要》,为达到县级中医院的建设标准,本溪满族自治县中医院提出本溪满族自治县中医院改扩建工程。

项目建成后,医院科室布局更加合理,床位数达到200张,极大的改善住院患者的就医环境。

综上所述,项目建设是必要的,十分可行。

 

3、医疗市场分析

3.1医疗市场的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重视健康,发展与健康有关的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卫生保健的需求进一步增加。

医疗服务市场和医疗保健服务领域是21世纪中国最重要的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市场。

我国加入WTO后,医疗市场开放程度加大,韩国SK集团在中国开设的第一家控股合资医院——北京爱康医院的成立,标志着跨国集团进军中国医疗市场时代的开始。

据专家预测,医疗服务业的市场容量预计在6000亿元以上。

资本市场对医疗领域的青睐,对我国医院产生了巨大冲击,传统的医院服务模式受到严峻挑战,竞争的加剧促进了国内医疗机构的改组与改制。

为应对医疗服务市场各个层面的激烈竞争,医院管理将逐步从片面重视医院的业务发展、经济效益向全面关注医院的服务营销战略和品牌效应、提高医院的社会知名度和竞争能力方向转变;逐渐向以患者为中心强调医疗更强调保健、注重医疗水平更注重服务的方向发展。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拓展服务领域,在保证社会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供给的前提下,提供以人为本的多样化服务,满足社会多层次、多样化卫生服务需求,是医疗机构面临的首要问题。

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开展多元化医疗投资,是今后医疗市场发展的主流趋势。

3.2辽宁省医疗市场分析

辽宁省下辖14个省辖市,17个县级市。

全省总人口4200万人。

辽宁省是全国卫生资源大省,医疗机构规模较大,特大型医疗机构在全国各省排列中位居前茅。

2003年,辽宁省卫生部门医疗机构(不含中医院)住院患者平均每床日费用277.34元,比上年增加了18.4%,其中“药品费”122.13元,占44%。

在医疗机构中“城市医院”每床日费用315.69元,比上年增加了17.7%,其中“药品费”133.73元,占42%。

全省卫生部门医疗机构(不含中医院)出院者平均医药总费用为2945元,比上年增加了17.5%,其中“城市医院”4599元,比上年增加了17.9%。

近年来,辽宁省医疗卫生领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明显增多,疫情突变、意外伤害事件陡增;医疗费用增长加快,对医疗市场的需求不断扩大。

3.3本溪市医疗市场分析

本溪市位于辽宁省东南部山区,全市总面积8411km2,人口156.46万人。

行政区域包括平山、明山、溪湖、南芬四区及本溪、桓仁两个满族自治县。

本溪市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是一座以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为主导的重工业城市。

1993年,本溪市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较大城市,是联合国确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二十一世纪议程”试点市之一,2001年又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2003年末,全市拥有卫生机构117家。

其中,医院38家、卫生院46家、妇幼保健院7家、专科疾病防治院3家、疗养院3家、卫生监督所2家及8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3万人,其中执业医生3074人、执业助理医师534人、注册护士3737人、药剂人员852人、检验人员537人、其它卫生技术人员754人。

全市编制床位10083张,实有床位8624张,标准床位6899张,床位利用率66.15%。

全市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数456万人次。

本溪市各综合性医院根据医疗市场发展趋势,依靠医院设备及技术力量优势,针对不同收入患者对医疗费用、医疗服务的承受能力,开展了不同层次、满足不同需求的医疗服务,明确了医院的功能定位及目标市场,促进了本溪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持续提高。

3.4医疗服务营销策略

(1)低成本竞争战略

低成本竞争战略体现在提供相同的医疗产品或服务,成本费用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或主要竞争对手。

本溪满族自治县中医院通过不断加强医院的内部管理及独特的技术优势,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千方百计减轻病人负担。

本溪满族自治县中医院具备“高效、低耗、优质”低成本竞争优势,采用低成本竞争战略是可行的。

(2)差异化竞争战略

差异化竞争战略体现在经营管理、医疗技术、服务质量等诸多方面有别于同行。

本溪满族自治县中医院通过差异化竞争战略的实践迅速创新、吸引潜在患者、简化就医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加大医学科学研究力度,形成特色专科品牌,不断占据新的医疗细分市场。

(3)重点集中竞争战略

重点集中竞争战略是因势利导,选拔优秀人才和优势科室加以重点扶持和培养。

本溪满族自治县中医院通过重点集中竞争战略,建立快速高效的信息系统,及时获取最新医疗市场信息,针对特殊的患者群体开展特色服务,扩大市场份额。

3.5医疗风险分析

医学科学发展的局限性、疾病的复杂性、诊断的模糊性、病情的突变性等,使医疗服务具有较高风险。

采取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设立规避医疗风险的职能部门,从各个环节查找和杜绝差错;设立医院医疗风险基金等措施,能够尽最大可能规避医疗风险。

 

4、场址选择及建设条件

4.1场址选择

4.1.1选址原则

(1)充分利用本溪满族自治县中医院场地容量、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2)在满足医院使用功能与环境要求前提下,方便患者就医,有利于患者治疗。

(3)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避免环境污染。

(4)有足够清洁适用的水源,雨水、污水排除方便。

临近城市道路,便于设置出入口,交通条件便捷。

(5)适当考虑未来发展。

4.1.2场址基本要求

(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

(2)供水、供电、交通等基础设施满足项目建设需要。

(3)根据气象条件,使建筑物的朝向、间距、自然通风和院区绿化达到最佳,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环境。

(4)满足安全、卫生、使用功能等各方面基本要求。

合理确定功能分区,避免或减少院内交叉感染。

(5)便于科学组织人流和物流。

4.1.3场址选择

项目选址位于本溪满族自治县小市镇康泰街1号,本溪满族自治县中医院院内。

用地北临育才街,南临康泰街,西临长江路,东临春光路,交通便捷,城市基础配套设施齐全,符合本溪满族自治县中医院改扩建工程建设要求。

4.2建设条件

4.2.1气象条件

气温极端最高:

33.8℃

气温极端最低:

-33.3℃

年平均气温:

7.3℃

年平均相对湿度:

63%

年平均降雨量:

856.6mm

积雪最大厚度:

170mm

最大冻土层深度:

1400mm

初霜时间:

10月5日

冻结日期:

开始11月7日

化通:

3月28日

无霜期:

162天/年

结冰期:

150天/年

日照时间:

2520.8小时/年

日照占可照时间:

57%

风向:

夏季以东风、南风、西南风为主,冬季多西北风,全年主导风向为东风。

最大风速:

2.1m/s

年平均风速:

2.8m/s

大风日:

4天/年

频率:

20%

4.2.2主要协作条件

(1)给排水

本溪满族自治县中医院院内给、排水管网已经形成,给水水源由院内给水管网供给。

排水采取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沉淀处理后排入康泰街排水暗渠。

医疗废水排入医院内污水处理站。

地面水通过道路两侧集水井及暗管收集后排至康泰街排水暗渠。

(2)供电

供电线路引至本溪满族自治县中医院原有箱变,满足项目建设需要。

(3)通讯

通讯线路引至本溪满族自治县中医院院内原有通讯线路,满足项目建设需要。

(4)热源

供暖利用县供热公司集中供热,能够满足项目建成后冬季供暖需要。

5、建设方案

5.1建筑构思

本溪满族自治县中医院为现代风格的公共建筑,贯彻对“人”的关切、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原则;追求中医医疗建筑的高情感、人情味。

在做到建筑结构良好,布局合理,结构体系规范的同时,注重环境品质的优化和提高,建筑造型力求简洁,具有朴素、典雅的卫生行业特点。

县中医院的规划和设计,通过建筑造型空间设计,建筑装修材料、构造方法及明朗、亲切的色彩等。

通过室外环境设计形成良好的院内小气候。

项目建成后力求与本溪满族自治县中医院院内的其他建筑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

5.2建设原则

(1)建筑形象具有卫生建筑内涵、特色鲜明。

(2)内部使用功能分区合理,通道出入口明确。

(3)室内环境设计舒适、温馨,突出人性关怀。

(4)室外环境设计艺术、优美,具有园林风情。

(5)建筑总体布局协调、紧凑,尽量缩短彼此空间距离。

5.3建筑工程

5.3.1编制依据

(1)《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2010版

(2)《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建标110-2008)

(3)《中医医院建设标准》(建标106-2008)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6)《公共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DB21/T1899-2011)

5.3.2医院现状

本溪满族自治县中医院现有总建筑面积9600m2,由旧住院楼、旧门诊楼、综合门诊楼组成。

(1)旧住院楼

旧住院楼建于1985年,建筑面积2400m2,三层砖混结构,层高3.6m。

旧住院楼建筑面积和使用功能明细表

表5-1

序号

名称

建筑面积(m2)

使用功能

1

一层

800

体检中心、均等化办公室

2

二层

800

产科和手术室

3

三层

800

理疗康复中心

合计

2400

(2)旧门诊楼

旧门诊楼建于1990年,建筑面积1700m2,四层砖混结构,层高3.6m。

旧门诊楼建筑面积和使用功能明细表

表5-2

序号

名称

建筑面积(m2)

使用功能

1

一层

425

急诊科、化验室

2

二层

425

门诊妇科、档案室

3

三层

425

行政办公室、小会议室

4

四层

425

儿科

合计

1700

(3)综合门诊楼

综合门诊楼建于2008年,建筑面积5500m2,地下一层、地上五层、附属二层框架结构,层高3.6m,顶层层高3.3m。

综合门诊楼建筑面积和使用功能明细表

表5-3

序号

名称

建筑面积(m2)

使用功能

1

地下一层

100

配电室、柴油发电机组、消防泵房、消防水池

2

一层

1050

康复中心、针灸、理疗、推拿、预防保健、

健康教育、中心供氧站

3

二层

1050

骨伤科

4

三层

1050

妇产科、产房、手术室

5

四层

1050

外科

6

五层

800

内科

7

主体后西侧楼一层

200

中西药库、煎药室

8

主体后西侧楼一层

200

供应室、一次性物品库

合计

5500

5.3.3建设规模和内容

本溪满族自治县中医院改扩建工程占地面积1077.4m2,总建筑面积7530m2。

主要建设内容为拆除旧住院楼和旧门诊楼,在旧门诊楼原址上新建住院楼,与原综合门诊楼形成连体建筑,购置电梯两部。

新建住院楼为地上十一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7230m2;同时改造综合门诊楼三层手术室300m2。

新建住院楼建筑面积和使用功能明细表

表5-4

序号

名称

建筑面积(m2)

使用功能

1

一层

693

急诊科、结算中心

2

二层

693

检验科、血库、腔镜室、超声、

心电、体检中心、门诊

3

三层

693

妇产科、儿保、防疫、妇科门诊、计划生育

4

四层

693

儿科

5

五层

693

ICU病房、术后观察室、病案室、

中医示范教学培训室

6

六层

693

针灸理疗康复中心

7

七层

693

内二科

8

八层

693

内一科

9

九层

693

外科

10

十层

693

手术室

11

十一层

300

高位水箱、电梯房

合计

7230

改造工程明细表

表5-5

序号

名称

建筑面积(m2)

改造内容

1

改造综合门诊楼三层手术室

300

地面铺瓷砖,墙面刮大白、部分墙面铺瓷砖,安装彩钢板门,棚吊顶

5.4结构工程

5.4.1编制依据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4)《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

(5)《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5.4.2结构安全等级

建筑物的结构安全等级均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

5.4.3抗震设防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本溪满族自治县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地震加速度为0.05g。

由于本工程为重点设防类(乙类)建筑,所以抗震措施提高一度,按7度考虑。

5.4.4结构形式

新建住院楼为地上十一层框架结构,层高3.6m,最高层3.3m。

5.4.5基础

桩基础。

5.4.6抗震构造措施

严格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和《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有关规定执行。

5.4.7主要结构设计数据

风荷载:

0.45KN/㎡

雪荷载:

0.55KN/㎡

灰荷载:

0.3KN/㎡

上人屋面:

1.5KN/㎡

不上人屋面:

0.7KN/㎡

地震基本烈度:

7度

室外夏季通风计算温度:

28℃

室外冬季通风计算温度:

-12℃

5.4.8主要建筑装饰材料

5.4.8.1主要建筑材料

主要建筑材料详见表5-5。

 

建筑材料表

表5-5

序号

部位

材料

备注

1

地面

水磨石、大理石

2

屋面

细石混凝土、钢结构金属屋面

3

门窗

白色塑钢窗

4

内墙面

大白涂料

5

外墙面

仿石涂料、玻璃幕墙、粘贴面砖

6

散水

细石混凝土

5.4.8.2主要结构材料

(1)混凝土:

C20、C30

(2)钢筋:

HPB300、HRB335

(3)混合砂浆:

M10、M7.5、M5

5.4.8.3室内外装修

5.4.8.3.1装饰风格

根据本溪满族自治县中医院的发展趋向及中医院的平面功能布置,建筑外装饰风格追求贴近自然、错落有致的群体特征,通过变化丰富的室外空间及生动的光影效果,使建筑形象富有活力,以创造出本溪满族自治县中医院现代、高雅的生态医院环境。

5.4.8.3.2主要装饰材料

装修材料的选择,要符合建筑物室外及室内空间需要,选择无毒、环保材料,全面表现出医院装饰的实用性和美观性,并满足《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要求。

(1)饰面石材:

天然大理石、花岗岩及人造石材等。

(2)瓷砖:

无釉砖等。

(3)木材:

胶合板、饰面防火板等。

(4)玻璃:

平板玻璃、磨砂玻璃、镀膜反射玻璃等。

(5)金属饰面材:

铝板等。

5.5给排水工程

5.5.1编制依据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12)

(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6)《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21/1627-2008)

(7)《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

5.5.2给水系统

(1)水源

本溪满族自治县中医院院内给、排水管网已经形成,给水水源由院内给水管网供给。

(2)用水量预测

新建住院楼医务人员定员80人,改造手术室医务人员定员4人,项目建成后床位数达到200张。

医务人员用水定员按150升/人·日,床位按200升/床·日。

消防用水根据《建筑设计防水规范》的要求;项目其它用水主要为道路喷洒用水和绿化用水,道路广场用水按2.0L/m2日计,绿化用水按2.0L/m2日计;未预见用水量根据设计规范有关规定按用水量的10%考虑,则该项建成后的总用水量为64.5m3/日。

(3)给水系统

由市政管网引入至各用水点。

低层区采用直供方式供水,高层区采用加压的供水方式,室内给水管材采用PPR管,管径50mm,管路敷设采用暗装敷设方式。

室内消防竖管为两条或两条以上,每两条竖管组成环状。

室外消火栓沿消防道路靠建筑物一侧环状均匀布置,间距≤120m,室外消火栓距路边≤2m。

室内消火栓用水量15L/s,室外消火栓用水量25L/s,火灾延续时间2h。

本工程高位水箱设置在新建住院楼的顶层,容积18m3。

5.5.3排水系统

生活污水主要为各种生活污水。

根据一般性规律,日最大生活污水量为按供水负荷的80%计算,为51.6m3/日。

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方式,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沉淀处理后排入康泰街排水暗渠。

医疗废水排入医院内污水处理站,达标后排入康泰街污水管网。

地面水通过道路两侧集水井及暗管收集后排至康泰街排水暗渠。

室外排水管采用钢筋砼管,室内排水管采用PVC管。

5.6电气

5.6.1编制依据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6)《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50034-2004)

(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8)《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5.6.2供电电源

本工程采用双回路供电,一路引自市政供电管网,一路为自备柴油发电机组。

由中医院原有配电间以直埋电缆方式引出。

原有配电间和柴油发电机组设置在综合门诊楼地下一层。

变压器容量660KVA。

5.6.3变配电系统

(1)负荷等级

根据负荷性质和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程度,供电负荷为一级负荷。

(2)负荷估算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7230平方米,按60w/㎡考虑,负荷系数本项目总用电负荷为145.8KW,全年用电量为118.7万KW·h。

5.6.4供配电系统

进户导线采用W22型0.6/1KV铠装电力电缆地下直埋引至室内配电间,电压为380/220V。

本工程室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