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场普通建筑用花岗岩矿资源量地质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03942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29.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石场普通建筑用花岗岩矿资源量地质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采石场普通建筑用花岗岩矿资源量地质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采石场普通建筑用花岗岩矿资源量地质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采石场普通建筑用花岗岩矿资源量地质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采石场普通建筑用花岗岩矿资源量地质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采石场普通建筑用花岗岩矿资源量地质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采石场普通建筑用花岗岩矿资源量地质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采石场普通建筑用花岗岩矿资源量地质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采石场普通建筑用花岗岩矿资源量地质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采石场普通建筑用花岗岩矿资源量地质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采石场普通建筑用花岗岩矿资源量地质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采石场普通建筑用花岗岩矿资源量地质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采石场普通建筑用花岗岩矿资源量地质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采石场普通建筑用花岗岩矿资源量地质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采石场普通建筑用花岗岩矿资源量地质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采石场普通建筑用花岗岩矿资源量地质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采石场普通建筑用花岗岩矿资源量地质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采石场普通建筑用花岗岩矿资源量地质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采石场普通建筑用花岗岩矿资源量地质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采石场普通建筑用花岗岩矿资源量地质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采石场普通建筑用花岗岩矿资源量地质报告.docx

《采石场普通建筑用花岗岩矿资源量地质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石场普通建筑用花岗岩矿资源量地质报告.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采石场普通建筑用花岗岩矿资源量地质报告.docx

采石场普通建筑用花岗岩矿资源量地质报告

江西省XXXXXXX采石场普通建筑用花岗岩矿(扩界)资源储量地质报告

 

XXXXXXXXX

2016年7月

江西省XXXXXXXX采石场普通建筑用

花岗岩矿(扩界)资源储量地质报告

 

报告编写单位:

*****

队长:

****

技术负责:

****

报告编写:

***

报告审查:

***

计算机成图:

***

 

报告提交单位:

*****

提交时间:

2016年7月

正文目录

附图目录

顺序号

图号

图名

比例尺

1

1

江西省******采石场普通建筑用花岗岩矿(扩界)地形地质及采掘现状图

1∶2000

2

2

江西省********普通建筑用花岗岩矿(扩界)资源储量估算图

1∶2000

3

3

江西省********普通建筑用花岗岩矿(扩界)勘探线剖面图

1∶2000

附表目录

1、剖面面积测定表

2、块段资源储量计算表

3、采损、保有、新增资源储量总表

附件目录

4、****字[2016]001号文

5、检验报告

6、岩矿鉴定报告

7、江西省********普通建筑用花岗岩矿采矿许可证复印件

8、编写单位资质证书复印件

9、矿产资源储量报告编写委托书

10、委托单位承诺书

11、编写单位承诺书

12、安全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13、营业执照复印件

14、********2012年储量评审备案证明、储量评审意见书

第一章前言

第一节概述

一、工作目的和任务

1、项目原由

********向****县国土资源局申请采矿权扩界,**县国土资源局于2016年X月X日以遂采复字[2016]001号文批准同意预划定矿区范围。

江西省******地质队受矿业主委托,按照现行地质勘查技术规范,对该矿扩界矿区开展资源储量地质勘查工作,并编制《江西省********普通建筑用花岗岩矿(扩界)资源储量地质报告》。

2、工作目标和任务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地质报告编写规定》(国资发[2007]26号)文件要求,江西省********地质队以现有的勘查、采矿工程为基础,通过GPS、全站仪等地质、测量工作,依据**县国土资源局****字[2016]001号文,重新估算资源储量,基本查明扩界矿区范围内累计动用、保有与累计查明资源储量,为矿山延续采矿证提供依据。

具体任务是:

⑴系统收集、整理矿山以往地质勘查、矿山开采和矿山经营等各项资料。

⑵以现有资料和勘查、采矿工程为基础,开展矿区地质测量。

⑶调查核实矿区范围内的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等基本地质特征。

⑷调查核实矿体分布范围、形态、产状以及矿石质量特征。

⑸调查了解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⑹核实、圈定采空区位置和范围。

⑺重新估算扩界矿区资源储量,编制《江西省********普通建筑用花岗岩矿(扩界)资源储量地质报告》。

二、矿区位置与交通

江西省********普通建筑用花岗岩矿(扩界)矿区位于**县县城146°方位直距约4.5km的****镇境内。

矿区位置地理坐标(西安80坐标):

东经1**°32′8.09″~1**°32′15.30″,北纬**°17′15.01″~**°17′26.41″。

矿区中心位置地理坐标:

东经1**°29′53″,北纬**°16′18″。

矿区有简易公路通**县城至**公路,交通较便利。

(详见矿区交通位置图)。

 

矿区交通位置图

三、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

矿区所在区域属丘陵地貌,海拔标高+300米至+150米,相对高差最大为150米,地形坡角8°~50°,局部坡角50°以上。

矿区周围居民点较少,附近居民以农业为主,兼营林业、手工业。

矿区所在地植被发育,以乔木为主。

矿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4~6月为雨季,年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10℃。

年均气温在18.5℃左右,年均降雨量1600毫米左右。

区内经济条件尚可,农作物有水稻、油菜、花生等,林业有松、杉等木材产出,除此之外,当地村民还常外出打工、经商、采矿,经济状况尚好。

四、矿区范围

矿区范围由**县国土资源局划定,由K1~K4四个拐点封闭圈定,矿区面积0.07km2,采矿许可证号:

C*****31****,有效期限:

自2014年10月31日至2016年10月31日。

原采矿许可证开采深度+250~+200米标高区间。

本次扩界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见表1。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西安80坐标系)表1

拐点编号

K1

K2

K3

K4

X

***08800

***9150

***9150

****8800

Y

****53689

***3689

****3489

****3489

第二节以往地质工作概况

1960~1974年,江西省*********大队在本区一带进行过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基本查明了矿区所处的区域地质背景。

据江西省区域地质资料,矿区及周围大面积出露燕山中期侵入的花岗二长岩(γη52

(2)b)。

2011年11月,****地质队对矿区进行了地质勘查工作,施工浅井4个共计2.53m3,实测1:

2000地质剖面共计525米,取样6件,并编制了《江西省********普通建筑用花岗岩矿资源量地质报告》,估算了矿区内+250~+210米标高区间、0.042km2范围内矿石总资源量(332+333)62.75万m3,其中332类资源量31.39万m3,333类资源量31.36万m3。

2012年3月6日通过评审(****【2012】004号),2012年3月20日***市国土资源局备案(****国土资储备字【2012】007号)。

第三节本次工作情况

一、工作经过

本次工作于2016年7月进行,具体工作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资料收集阶段

收集了矿山开采资料。

2、野外工作阶段

通过地质剖面实测和野外填图及采坑测量,并利用矿山现有采掘工程调查矿区基本地质特征、矿体特征以及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3、室内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阶段

在整理和分析收集野外工作中获得的地质资料基础上,编制矿区地形地质采掘现状图、勘探线剖面图、资源储量估算图并编写《报告》。

二、完成工作量

本次工作完成的各项实物工作量详见下表。

完成实物工作量一览表表2

工作项目

计量单位

工作量

1:

2000地质草测

km2

0.1

实测1:

2000地质剖面

m

620(3条)

完成矿区地质点观测/面积

个/m2

45/50020

三、取得主要地质成果

1、初步查明矿区的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等基本地质特征。

2、基本查明矿体形态、产状、厚度、分布范围及矿石质量。

3、初步查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及环境地质条件。

4、通过估算,基本查明资源储量情况。

扩深矿区范围内各类资源储量列表如下:

资源储量汇总表表3

类别

资源储量(万m3)

备注

保有332

74.08

新增333

297.40

采损122b

60.30

累计探明

(332+333+122b)

431.78

第二章矿区地质

第一节区域地质概况

矿区位于华南褶皱系赣中南褶隆赣西南坳陷大湖山~芙蓉山隆褶断束之**县境内。

区域内广泛出露第四系和白垩系、石炭系、泥盆系、寒武系、上震旦系地层,区域内岩浆岩体主要为燕山期花岗岩,区域构造以北东向断裂为主,区域内金属矿产主要有金、钨等,非金属矿产以硅石、饰面石材和高岭土为主,次有萤石等。

第二节矿区地质

(1)地层

第四系(Q):

上部岩性主要为灰褐色、灰黑色耕植土、淤泥土、亚粘土;下部岩性主要为灰黄色~棕红色粘土,地层厚度3~8米不等,主要分布于矿区东南部低洼地带。

(2)构造

矿区岩浆岩构造裂隙发育,主要构造裂隙面有140°∠46°,58°∠72°°,340°∠75°三组构造裂隙和140°∠27°、215°∠46°两组次要裂隙。

140°∠46°、58°∠72°主要裂隙为原生构造裂隙,其余为后期构造裂隙。

纵横交错的构造裂隙将花岗岩岩体切割成大小不等的块状,在0.7~1.5米范围内,岩体有构造面2~3组;局部和浅部为风化层,呈碎裂构造,0.25~0.5米范围内构造面达3条以上,为碎裂构造。

(3)岩浆岩

矿区及周围大面积出露燕山中期侵入的花岗二长岩(γη52

(2)b),岩石呈灰色~灰白色,中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

主要矿物有石英、斜长石、钾长石、黑云母等,少量角闪石。

副矿物磷灰石。

矿区花岗岩体节理、裂隙发育,据原采场及地表浅井揭露,矿区岩体主要有140°∠46°、58°∠72°、340°∠75°三组主要裂隙,和140°∠27°、215°∠46°两组次要裂隙。

原采场和浅井揭露矿区范围内地表风化层厚0.5~7米。

第三章矿床特征

第一节矿体特征

矿区矿体为燕山中期侵入的花岗二长岩(γη52

(2)b),呈灰~灰白色,呈中细粒不等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在矿区大面积出露,矿体在矿区出露最高标高+267米,最低标高+194米。

据原采场和浅井揭露,矿区范围内,矿体浅部风化层厚0.5~7米,矿区+200米标高以上非矿体体积约占矿体体积的10%左右,即矿区矿体含矿率取90%。

第二节矿石质量

矿区矿石为燕山中期花岗二长岩,主要矿物有石英、斜长石、钾长石、黑云母等,少量角闪石。

副矿物磷灰石。

见较明显的绢云母化,绿泥石化。

主要造岩矿物含量约为石英12%,微斜长石35%,中-更斜长石37%,黑云母13%,角闪石2%。

矿区取岩石样1个,送有MA资质的江西省***********进行抗压强度检测,样品最低抗压强度106.3Mpa,最大抗压强度137.7Mpa,平均抗压强度120Mpa(详见表4),以上数据符合人工碎石工业指标(GB/T16485—2001)要求。

目估压碎值、松散堆积密度等指标也符合人工碎石工业指标(GB/T16485—2001):

岩浆岩水饱和状态下(Mpa)≥80Mpa,压碎值10~30%,表观密度>2500(kg/m3),松散堆积密度>1350(kg/m3),空隙率<47%,有害杂质(硫化物、碳酸盐)<0.5~1.5%,针片状和片状颗粒含量<5~25%的要求。

矿区矿石为花岗二长岩,平均抗压强度大于120Mpa,孔隙率0.5~4%,密度2.3~2.8t/m3,目估压碎值、表观密度、松松堆积密度等指标均符合工业要求手册国家标准(GB/T16485—2001)相关标准。

矿区花岗岩未作放射性检测,未发现放射性超标记录及反应。

矿区矿石化学性质稳定,抗风化、耐酸碱性能强,为较好的普通建筑用石,可以用作普通建筑拌合料用碎石。

 

岩石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4

序号

项目名称

技术要求

破坏强度(KN)

抗压强度(Mpa)

平均值(Mpa)

单项结论

1

单轴抗压强度(饱和状态)

268.7

107.2

120

284.7

113.5

345.2

137.7

310.0

123.4

330.8

131.9

267.2

106.3

第四章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第一节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矿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600毫米左右,4~7月为雨季,大气降雨为矿区水主要来源,对采场露天开采有影响。

矿区地表无水体,地形坡角8°~50°,地表迳流条件好;矿区矿体开采标高高于当地浸蚀基准面;矿体覆盖层和风化层厚0.5~7米之间,第四系孔隙潜水弱;矿区岩层构造裂隙较发育,含基岩裂隙水弱。

大气降水为矿区充水主要水源,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第二节矿区工程地质条件

一、矿区矿体和围岩工程地质条件

矿区及外围大面积分布花岗岩,矿体和围岩较致密坚硬,为稳固岩层和稳固性较好岩石。

但矿区岩石构造裂隙较发育,构造裂隙面、节理裂隙面均为岩石软弱面,由于这些软弱面的存在,降低了岩石的稳定性。

开采过程中,边坡管理不善,易发生崩塌、滑坡及岩石滚落事故。

二、矿体及围岩物理力学性质

矿区矿石为花岗岩,岩石平均抗压强度大于120Mpa,为坚硬稳固岩体,矿区矿石为较好的普通建筑用石。

3、矿区矿体开采注意事项

矿区矿体构造裂隙发育,露天边坡维护不当,或未按设计留设边坡,可能诱发滑坡、崩塌、石块滚落事故,采场露天开采,必须加强边坡管理,预防以上事故发生。

总体上看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属稳定~中等稳定类型。

第三节矿区环境地质条件

一、区域地质构造稳定性

矿区及周围未见明显断裂构造。

按1990年版“中国地震烈度区划江西部分”,矿区位于地震烈度小于6度区内,区域稳定性较好。

矿区及周边为发现可能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体。

2、矿山开采对环境影响和防止措施

1、采场边坡管理

加强边坡管理及维护,按规定的坡角和尺寸留设边坡及保安平台,避免诱发滑坡、崩塌、石块滚落事故。

2、水土流失预防

采场的矿体为花岗岩,开采的矿石未围隔存放,或排土场未按规定排放废石和废土,易被流水冲刷和搬运,形成泥砂淤积和水土流失,污染排土场下部农田。

矿区开采过程中应按规定对废土、废石围隔存放,尽量减少水土流失。

3、粉尘、噪音防治

矿区岩石爆破、汽车装卸等采矿作业会产生大量粉尘,采区洒水降尘方法降低粉尘污染。

打眼爆破,压风机运行,汽车运输等采矿作业会产生较多噪音。

矿区距居民点较远,采矿噪音对附近居民影响较小。

矿区应尽量避免安排夜间作业,减少噪音污染。

4、土地复垦和绿化

矿山开采过程中需对开采结束区进行覆土绿化,废石场也应及时绿化。

三、环境地质条件类型

综上所述,矿区环境地质条件为简单类型。

第5章勘查工作及质量评述

第1节勘查工作布置

1、勘查工作方法

矿区矿体为花岗二长岩,矿体在矿区及周围大面积分布,赋存稳定,开采技术条件简单。

根据矿区特点,勘查工作方法为:

按勘探线布置剥土工程,探明风化层厚度和了解矿石赋存特征并控制矿体;通过采样并进行检测了解岩石力学性质从而确定矿石质量。

2、工程控制间距的确定

矿区范围小,规模为小型,矿区构造为简单类型;矿区矿体形态简单,内部结构简单。

根据《固体矿产勘查规范总则》,矿区地质勘查类型为简单(Ⅰ类型)。

矿区开采技术条件为简单类型(Ⅰ类型)。

目前,国家尚未制定普通建筑用石地质勘查规范,根据矿区矿体赋存简单、稳定的特点和矿区及周围大面积分布花岗岩体的具体情况,根据矿区范围确定,工程控制间距大于55米。

3、勘查工程布置

根据确定的工程控制间距及采区实际,沿矿区自北向南布置勘探线,其中2~4线勘探线间距为55米,4~6线勘探线间距为69米,其余勘探线间距均为75米。

第2节勘查工程质量评述

1、地质测量工作

区域地质资料利用前人工作成果。

地形图采用1:

5万地形图经电子扫描放大到1:

2千地形图作底图,现场根据矿区边界用地质罗盘标定勘探线方向,用手持式GPS定位仪测定勘探线基点位置,用地质罗盘测定地质观测点矿体构造裂隙产状,所编绘的地形地质图基本能满足地质测量要求。

二、地质观测点

根据划定的矿区范围,通过地质测量基本查明勘查区地层、构造、构造断裂或节理与矿体的关系,基本查明普通建筑用花岗岩矿的分布范围,基本控制并圈定矿体。

3、采样及测试工作

取新鲜岩石样进行矿石抗压强度测试,检测矿石抗压强度在106.3~137.7Mpa之间,平均抗压强度120Mpa,矿石质量符合普通建筑用石标准。

第6章资源储量估算

第一节资源储量估算的工业指标和范围

一、开采技术条件

目前国家未颁发普通建筑用石的勘查规范和标准。

碎石为天然岩石如花岗岩、石英砂岩等坚硬岩石经机械压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大于4.75mm的岩石颗粒。

碎石主要用途是混凝土料集料,用作铁路、公路道砟和底砟等。

据地质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的《矿产资源工业要求手册》和国家标准(GB/T14685-2001)中《建筑卵石、碎石》规定,普通建筑用石开采技术条件为覆盖层小于1米,可采厚度大于1米,剥采比<0.2:

1。

矿区矿体为花岗岩,花岗岩浅部风化壳0.5~1米,矿体开采技术条件符合工业手册中国家标准要求。

二、物理性能

矿区矿石为花岗岩,为致密坚硬岩石,有较强的抗压强度,有优良的抗风化、耐酸碱、抗腐蚀性能。

三、工业指标

国家标准(GB/T14685-2001),普通建筑用碎石(岩浆岩)主要指标为:

抗压强度≥80Mpa;

压碎值<10~30%;

表观密度>2500(kg/m3);

松散堆积密度>1350(kg/m3);

空隙率<47%,

矿区矿石质量符合以上指标要求。

4、资源储量估算范围

燕山期花岗二长岩在矿区及外围广泛出露,矿区矿体赋存稳定,分布整个矿区,矿体出露标高为+267~+194米。

根据本次地质工作情况,并考虑山坡露天采石场已有的开采高度,确定资源储量估算范围为:

矿区资源储量估算范围由J1~J4四个拐点组成,面积为0.07km2,即扩界矿区范围,资源储量估算上界标高为+267米,下界标高为+150米。

本次资源储量估算时间截至2016年7月31日。

资源储量估算范围拐点坐标表表5

坐标

拐点

X80

Y80

J1

J2

J3

J4

估算范围面积:

0.07km2,估算标高:

+267~+150米。

资源储量估算范围与采矿权范围关系图

第二节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和块段划分

一、资源储量估算方法

矿区矿体为花岗岩,矿体赋存稳定,在矿区及外围大面积分布。

矿区矿体由原采坑揭露和地面勘探线控制,矿体特征和矿石质量已初步了解。

根据矿区矿体赋存特征和矿体揭露控制情况,采用平行垂直断面法估算矿区资源储量。

2、块段划分

矿区矿体为花岗岩,矿体编号为Ⅰ号矿体,采用平行垂直断面法,在+267米至+150米标高区间划分14个资源储量块段:

其中划分5个块段为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类,划分5个块段为推断的资源量333类,划分4个块段为采损的储量122b类。

块段划分情况见下表:

块段划分表表6

类别

块段编号

标高区间

剖面编号

剖面距离(m)

备注

332

Ⅰ-332-1

+267~+200

3

75

1

332

Ⅰ-332-2

+262~+200

1

75

0

332

Ⅰ-332-3

+257~+200

0

75

2

332

Ⅰ-332-4

+257~+200

2

55

4

332

Ⅰ-332-5

+251~+200

4

69

6

333

Ⅰ-333-1

+200~+150

3

75

1

333

Ⅰ-333-2

+200~+150

1

75

0

333

Ⅰ-333-3

+200~+150

0

75

2

333

Ⅰ-333-4

+200~+150

2

55

4

333

Ⅰ-333-5

+200~+150

4

69

6

122b

Ⅰ-122b-1

+267~+210

1

75

采损

0

122b

Ⅰ-122b-2

+262~+194

0

75

采损

2

122b

Ⅰ-122b-3

+257~+194

2

55

采损

4

122b

Ⅰ-122b-4

+257~+195

4

60

采损

6

第三节资源储量估算参数公式与结果

1、估算参数

面积(S):

块段面积在勘探线剖面图上利用MapGis软件直接读取。

块段高度(L):

为块段相邻勘探线的垂直距离。

2、估算公式:

①当顶底面积相对面积差不超过40%,用棱柱体公式:

②当顶底面积相对面积差大于或等于40%时,用截锥体公式:

③当只有一个块段面控制,向另一截面作线形尖灭,用楔形体公式:

④当只有一个块段面控制,向另一截面作点形尖灭,用锥形体公式:

其中:

Q—资源量(m3)

S顶、S底—块段顶底面积(m2)

L—顶底垂直间距(m)

K—含矿率(%)

3、估算结果:

估算结果如下: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表表7

类别

块段编号

标高区间

剖面编号

剖面距离(m)

面积(m2)

面积比(%)

估算公式

体积(m3)

含矿率(%)

矿石量(万m3)

备注

332

Ⅰ-332-1

+267~+200

3

75

6523.7

46

Q2

370951.7

90

33.39

1

3521.4

332

Ⅰ-332-2

+262~+200

1

75

3521.4

70

Q2

162323.5

90

14.61

0

1049.3

332

Ⅰ-332-3

+257~+200

0

75

1049.3

45

Q2

109658.9

90

9.87

2

1918.3

332

Ⅰ-332-4

+257~+200

2

55

1918.3

67

Q2

67096.1

90

6.04

4

636.5

332

Ⅰ-332-5

+251~+200

4

69

636.5

78

Q2

113013.5

90

10.17

6

2915

小计

74.08

333

Ⅰ-333-1

+200~+150

3

75

10003.1

1

Q1

747558.8

90

67.28

1

9931.8

333

Ⅰ-333-2

+200~+150

1

75

9931.8

11

Q1

704628.8

90

63.42

0

8858.3

333

Ⅰ-333-3

+200~+150

0

75

8858.3

5

Q1

682890.0

90

61.46

2

9352.1

333

Ⅰ-333-4

+200~+150

2

55

9352.1

1

Q1

511579.8

90

46.04

4

9250.8

333

Ⅰ-333-5

+200~+150

4

69

9250.8

6

Q1

657777.0

90

59.20

6

9815.2

小计

297.40

122b

Ⅰ-122b-1

+267~+210

1

75

1263.8

63

Q2

167800.8

90

15.10

采损

0

3381.1

122b

Ⅰ-122b-2

+262~+194

0

75

3381.1

42

Q2

198352.4

90

17.85

采损

2

1971.3

122b

Ⅰ-122b-3

+257~+194

2

55

1971.3

37

Q1

140838.5

90

12.68

采损

4

3150.1

122b

Ⅰ-122b-4

+257~+195

4

60

3150.1

27

Q1

163023.0

90

14.67

采损

6

2284.0

小计

60.30

保有

332

74.08

新增

333

297.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