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大兴区届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大兴一模北京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04642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大兴区届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大兴一模北京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北京市大兴区届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大兴一模北京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北京市大兴区届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大兴一模北京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北京市大兴区届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大兴一模北京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北京市大兴区届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大兴一模北京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北京市大兴区届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大兴一模北京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北京市大兴区届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大兴一模北京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北京市大兴区届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大兴一模北京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北京市大兴区届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大兴一模北京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北京市大兴区届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大兴一模北京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北京市大兴区届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大兴一模北京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北京市大兴区届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大兴一模北京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北京市大兴区届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大兴一模北京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北京市大兴区届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大兴一模北京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北京市大兴区届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大兴一模北京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北京市大兴区届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大兴一模北京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北京市大兴区届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大兴一模北京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北京市大兴区届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大兴一模北京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大兴区届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大兴一模北京版.docx

《北京市大兴区届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大兴一模北京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大兴区届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大兴一模北京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市大兴区届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大兴一模北京版.docx

北京市大兴区届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大兴一模北京版

大兴区2012—2013学年高三“一模”试卷

语文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7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脉博靓(jìng)妆饮鸩止渴毋(wù)庸置疑

B.告罄畏葸xǐ优柔寡断力能扛(gāng)鼎

C.安详恶劣(luè)凤凰涅磐舐(shì)犊情深

D.梦魇剔(tì)除张惶失措钟灵毓(yù)秀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在众多名人自传中,那些“伪名人自传”不可与杨绛先生的《我们仨》相提并论。

B.冷空气的到来虽让“压城”雾霾暂时偃旗息鼓,但人们对霾从何而来的追问并未止息。

C.吃喝重在面子,餐桌成了秀场,铺张浪费,暴殄天物,使优秀的饮食文化成了面子文化。

D在这阳春三月,公园里来来往往的人们如坐春风,欢歌一片,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景。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积极应对安全事故,高效组织应急求援工作,根据市政府

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相关会议精神,特制定本局安全工作应急预案。

B.空气和水被人为的污染了,不仅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而且也是人类剥夺自己生存的

铁证。

C.绿叶幼儿园的操场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一场名为“爱的正能量、温暖你我他”的爱心

义卖活动正在举行。

D.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不仅需要相关部门从严监管,企业遵纪守法,更重要的还取决于企业是否建立起

科学高效的食品安全保证体系和相关制度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国别体史书《战国策》文辞优美,语言生动,描写了邹忌、荆轲等众多个性鲜明的历史

人物,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B.南北朝的《木兰诗》被称为我国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

中的光辉诗篇,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双璧”。

C.沈从文的《边城》叙写了一个情节曲折的爱情故事,描绘了优美的自然风景和独特的

民俗风情,歌颂了纯朴善良的人性,洋溢着浓厚的湘西乡土气息。

D.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他所创作的四大剧为《李尔王》

《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到过的江南小镇很多,闭眼就能想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离

她们只有几尺远的乌蓬船上正升起一缕白白的炊烟。

女人正在埠头上浣洗,

②穿镇而过的狭窄河道,

③民居楼板底下就是水,

④傍河而筑的民居,

⑤一座座雕刻精致的石桥,

⑥石阶的埠头从楼板下一级级伸出来,

A.②⑥④③⑤①⑥B.⑤③④②①C.⑥②④③①⑤D.②⑤④③⑥①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傅竖眼,本清河人。

沉毅壮烈,少有父风。

入国,镇南王肃见而异之,且奇其父节,倾心礼敬,表为参军。

从肃征伐,累有战功,稍迁给事中、步兵校尉、左中郎将,常为统军,东西征伐。

世宗时为建武将军,讨扬州贼。

破之,仍镇于合肥,萧衍民归之者数千户。

后武兴氐杨集义反叛,推其兄子绍先为主,攻围关城。

梁州刺史邢峦遣竖眼讨之。

集义众逆战,频破走之,乘胜追北,仍克武兴。

还洛,诏假节,行南兖州事。

竖眼善于绥抚,南人多归之。

  竖眼性既清素,不营产业,衣食之外,俸禄粟帛皆以飨赐夷首,赈恤士卒。

抚蜀人以恩信为本,保境安民,不以小利侵窃。

远近杂夷相率款谒,仰其德化,思为魏民矣。

是以蜀民请军者旬月相继,世宗甚嘉之。

肃宗初,屡请解州,乃以元法僧代之。

益州民追随恋泣者数百里。

  朝廷以西南为忧,乃驿征竖眼于淮南。

既至,率步骑三千以讨张齐。

竖眼三日之中,转战二百余里,甲不去身,频致九捷。

张齐引兵西退,遂奔葭萌。

蜀民闻竖眼复为刺史,人人喜悦,迎于路者日有百数。

竖眼至州,白水以东,民皆宁业。

  竖眼表求解州,不许,仍转梁州刺史。

梁州之人既得竖眼为牧,人咸自贺。

而竖眼至州,遇患不堪综理,其子敬绍险暴不仁,聚货耽色,甚为民害,远近怨望焉。

敬绍颇览书传,微有胆力,而奢淫倜傥,轻为残害。

又见天下多事,阴怀异图,欲杜绝四方,擅据南郑。

令其妾兄唐崐仑扇搅于外,聚众围城,敬绍谋为内应。

贼围既合,其事泄露,在城兵武执敬绍,白竖眼而杀之。

竖眼耻恚发疾,遂卒。

永安中,赠征东将军、吏部尚书、齐州刺史。

《选自《魏书列传五十八﹒傅竖眼》,有删节》

[注]①氐:

我国古代民族

6.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稍迁给事中稍:

逐渐,慢慢

B.集义众逆战逆:

抵触,违背

C.行南兖州事行:

代理,处理

D.远近怨望焉望:

埋怨,责怪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不以小利侵窃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B.迎于路者日有百数不拘于时,学于余

C.梁州之人既得竖眼为牧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D.远近怨望焉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镇南王肃见而异之,且奇其父节

镇南王肃见到他觉得他与众不同,并且称奇他父亲的节操

B.俸禄粟帛皆以飨赐夷首,赈恤士卒

所得的俸禄衣食都用来赠送赏赐夷人首领,赈济抚恤士卒

C.是以蜀民请军者旬月相继,世宗甚嘉之

因此宴请军队的蜀地百姓旬月之间络绎不绝,世宗极力赞美他

D.敬绍颇览书传,微有胆力,而奢淫倜傥,轻为残害

敬绍读书颇多,略有胆力,但骄奢淫逸放荡不羁,随意残害百姓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推举兄长之子做君主的叛贼杨集义,竖眼接连攻克,并且乘胜追击。

B.竖眼做事深得民心,以至远近的少数民族都来叩拜,想要成为北魏百姓。

C.竖眼之子谋逆反叛,终招致杀身之祸,可见,竖眼也有教子无方的不足。

D.竖眼能征善武,屡立战功;多地为官,遇到任何复杂问题都能总揽管理。

第二部分(123分)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24分。

10.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

(5分)

故有道之士未遇时,隐匿分窜,勤以待时。

时至,有从布衣而为天子者,有从千乘而得天下者,有从卑贱而佐三王者,有从匹夫而报万乘者。

故圣人之所贵,唯时也。

水冻方固后稷不种后稷之种必待春故人虽智而不遇时无功方叶之茂美终日采之秋霜既下众林皆羸事之难易不在小大务在知时。

取材于《韩非子•说林上》

11.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做其中4道题)。

(8分)

①气象万千,衔远山,吞长江;,横无际涯。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策扶老以流憩,。

,鸟倦飞而知还。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③,而后人哀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④千呼万唤始出来,。

,未成曲调先有情。

(白居易《琵琶行》)

⑤,须行即骑访名山。

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⑥千古江山,。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4题.(11分)

清江曲

苏庠①

属玉②双飞水满塘,菰蒲③深处浴鸳鸯。

白蘋满棹归来晚,秋著芦花两岸霜。

扁舟系岸依林樾,萧萧两鬓吹华发。

万事不理醉复醒,长占烟波弄明月。

【注】①苏庠:

宋代诗人。

一生主要过着遁迹江湖的隐居生活。

清江,泛指诗人居处附近的清澈江河。

②属玉,水鸟名。

③菰蒲,水草。

后句中“白蘋”与此同义。

12.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勾勒出独特的江湖之景。

以属玉、鸳鸯、菰蒲、白蘋、芦花、扁舟、林樾等景物,呈现了诗人的生活环境。

B.第三句中,“晚”字点出诗人驾舟归来的时间,从侧面表现了诗人徜徉清江,流连忘返的情致。

C.第四句,诗人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所见:

雪白的芦花连成一片,好像是给两岸铺上了一层浓霜。

D.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两岸芦花”、“萧萧秋风”等意象渲染了清冷萧索的氛围,与诗人心境浑然一体。

结合本诗最后两句,谈谈这首诗中的诗人形象。

(4分)

14.苏轼曾对此诗大为赞赏:

“此篇若置太白集中,谁复疑其非也?

”你是否认同此观点?

请任选一个角度,说说理由。

(4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12分)

①3D打印机又称三维打印机,与普通打印机的原理相同,通过电子制图、数据传输、激光扫描、材料熔化等一系列技术,使特定金属粉或者记忆材料熔化,再经过一层层打印。

每一层的打印过程分为两步,首先在需要成型的区域喷洒一层特殊胶水,然后喷洒一层均匀的粉末,粉末遇到胶水会迅速固化黏结,这样在一层胶水一层粉末的交替下,最终把电子模型图变成实物。

②3D打印技术由于不像传统制作工艺“车、洗、磨”那样把原料削去,大幅减少了材料浪费。

以飞机上使用的钛合金整体叶盘为例,锻件毛坯重量为1500公斤,使用铣削加工等传统制造方法进行成型时经过加工切削打磨后,最终零件则只有100公斤,只利用了原有材料的6.67%。

3D打印技术的魅力还在于它简化了生产制造过程,不需要在工厂进行操作,不需要开发工业模具,只要有足够的材料配以严密的数据,用打印机就可以打印出所需要物品,大大缩短产品的研制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

3D打印技术可以在目的地精准打印,这又省去了物流、配送、上货等时间,企业再也用不着各种商品堆积如山的巨大仓库了,这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并节省运输成本。

人们可以先少量打印出某个产品,然后观望市场对这种产品的反应,如果该产品有市场的话,就可以接着再多打印一些。

对投资者和新兴公司来说,这不啻为一个好消息,因为制造新产品的风险和成本都降低了。

③尽管3D打印的应用前景为世人看好,但目前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目前个人3D打印机售价在2000美元左右,而用于原型制造和大型结构件直接制造的3D打印机售价在20万~200万美元之间。

此外,3D打印的一切优点都必须建立在可打印材料的选择范围足够多的前提之上。

目前,不但能够用于3D打印的材料非常有限,主要为塑料、陶瓷等容易塑形的材料,而且很多材料的强度和硬度都无法达到预期,主要应用于模型、玩具等产品领域。

对于金属材料来说,如果液化打印则难以成型;采用粉末冶金方式,除高温还需高压,技术难度很高,因此,诸多金属材料在短期很难实际应用。

3D打印是材质一层层堆积成形,每一层都有厚度,而层和层之间粘结再紧密,其产品精度和性能也无法和传统模具整体浇铸的零件相媲美。

另外,真正设计一个模型,特别是一个复杂的模型需要大量的工程,如需有结构方面的知识,需有精细的技巧,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用塑料熔融打印来举例,如果在一个复杂部件内部没有设计合理的支撑,打印的结果很可能是会变形的。

④目前,3D打印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主要还是在产品研发过程中的设计验证。

如在进行批量生产之前,先通过3D技术打印出样品,及时发现产品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设计的样品进行功能测试等。

隶属于欧洲宇航防务集团(EADS)的一个科研小组已使用该技术制造出了飞机起落架的支架和其他飞机零件,其打印出的支架同一只鞋子的大小一样。

他们有信心在不久的将来打印出更多的飞机零件,包括飞机的整个机翼等。

⑤3D打印技术要成为主流的生产制造技术尚需时日。

但我们也可以确定,3D打印技术将不仅导致制造业经济发生重大变革,知识产权、社会安全等规则也将被改变。

为此人们应该从现在开始考虑这种技术的长远影响,通过法律限制3D打印技术的肆意使用。

15.下列关于3D打印机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3D打印机与普通打印机的原理相同,操作程序也相同,不同之处是前者打印的成品是立体的实物,后者打印的成品是电子模型图。

B.目前3D打印机主要应用的是塑料、陶瓷等材料,金属材料因使用技术难度大而难以应用。

缺乏理想的材料限制了3D打印机的应用范围。

C.3D打印技术目前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主要是设计验证新产品,也有实力强大的科研机构将此技术用于生产,如欧洲宇航防务集团已能打印供飞机使用的起落架的支架。

D.人们已经预料到3D打印机未来可能产生的诸多负面影响,因此希望法律能够限制这个技术的飞速发展。

16.根据文意推断,如果3D打印技术能够普遍应用时,下列哪一项不会成为现实?

A.如果车里的一个零件坏了,厂家就会把这个零件的3D数据发给离你最近的打印点,直接打印出零件来安装上。

B.如果将来货物的制造模式都是通过购买3D打印机和材料,从网上下载设计文件自行打印,那么“盗版”也会变得更加猖獗。

C.从网上下载设计文件,然后用3D打印机和材料,就可以自己在家中打印出一把枪,而警方却毫不知情。

D.当公司能够在需求产品的地方打印出急需的产品时,各类传统的制造工厂和物流公司将会消失。

17.重点阅读第②段,概括3D打印技术具有哪些优势。

(3分)

18.阅读第③段,完成填空。

作者分别从3D打印机的   、   、   和建模难度等方面介绍了3D打印机面临的诸多挑战。

(3分)

五、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2题。

(27分)

香香的端午

谢冕

①端午是香香的,香飘万家。

最初是菖蒲、艾蒿的香味,后来是雄黄酒,是年轻女性胸前、腋下的香囊,那香囊里充填着香香的沉香、木香、丁香碾成的粉末,再后来就是竹叶包裹的粽子,满街满巷飘浮着粽叶的清香。

进入五月,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都浮动着端午特有的香气,隐隐地、若有若无地散发在逐渐浓郁的节日的气氛中。

时序已是初夏,也许茉莉正在悄然开放,也许含笑正在蓓蕾,也许白玉兰正在高处的枝叶间发出诱人的暗香,但此刻充盈着这城市的,是端午特有的香气。

这是让人着迷的香香的端午!

②“端取乎正,午得其中”,除了香香的,端午也是端端的。

这节日恰在一年的中间,元宵以后,中秋以前,这是这一时段最盛大的节日。

古时民间庆典,大抵总与节候有关,端午时节,天气转热,百虫萌动,百毒衍生,蕴含在这个节日仪式背后的,也就是造成端午的香香的气味的,正是适应节候去瘟避邪的动机。

端午到了,家家门楣插上红纸围束的艾蒿和菖蒲,说是门上悬剑,妖魔却步,实是借那些植物分泌的香气驱虫。

让小孩们饮雄黄酒,给女孩们额前点朱砂痣,那些香囊其中装的也是一些中药材的粉末。

这些举措,无不指向这个盛夏到来之前消毒祛魔的实际,所谓的“菖蒲似剑斩千邪”即指此。

③我们的祖先是智慧的,他们能够把实用的动机予以诗化,使人们在充满诗意的仪式中享受节日的愉悦。

记得幼时,节日临近,家家都贴起对联——在福州,对联不光是春节张贴,一般节庆也都贴的——记得一副对联是:

“海国中天传令节,江城五月落梅花”。

那时似懂非懂,倒是记住了,直到如今。

福州近海,原是“海国”无疑,闽江贯穿福州城,说是“江城”,更是贴切。

然而,农历五月天,挥汗如雨,哪有什么梅花?

梅花又怎么会“落”?

不懂了。

后来读唐诗,方知其句出自李白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

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上吹玉笛,

江城五月落梅花。

④由此才知道“梅花”是笛曲名,汉乐府的名曲有叫“梅花落”,也叫“梅花引”的。

⑤端午的诗情远不止这些,这个节日是为一位伟大的诗人而设,全中国的百姓都在用各自的方式怀念屈原,但龙舟竞渡在有水的地方倒是不分南北的一致。

我曾在汉江上游的安康观看过盛大的龙舟节。

“扒龙船”(福州话)是为了寻找那位为理想投江的诗人——结果成就了一项惊天动地、万民同乐的竞技;包粽子,据说是给溺水的诗人送食物的,结果成就了一方传统美食。

全中国的人们都在这天包粽子纪念诗人,但全中国的人们都用自己的方式包。

广西的枕头粽,浙江的火腿粽,厦门和泉州的肉粽堪称粽中极致,最为富丽堂皇——它是咸肉粽:

火腿、鸡、松花、花生——恨不得把所有的美味囊括其中。

⑥在福州,母亲包的粽子非常结实,她总是把专用的草绳固定在一处,一头用牙咬着绳子的另一端,拼全力把粽子勒得紧紧的——母亲此时有一种惊人的爆发力——因为母亲的缘故,到了北方之后,常常感叹他们包的粽子总松松垮垮的,好像总在敷衍,比母亲的手艺差多了。

福州粽子大体用花生或赤豆和着糯米做材料,不咸也不甜,糯米加上很重的碱(这是福州粽子的特色),橙黄色深到发暗,糯米碱面的香气,加上竹叶的香气,非常的迷人。

吃时蘸糖,与别处的粽子不同,它靠的是本色的味道。

⑦闽都端午活动的重心是龙舟竞渡。

闽江流过城市中心,是极佳的竞赛场所。

竞渡之前来自四乡的龙舟分别在闽江各处整装待发,龙潭角、鸭姆洲、仓霞洲各处都有健儿的身影。

当然正式的比赛是在江面开阔处,万寿桥下是中心,龙舟从上渡方向顺流而下,到了中洲,正是冲刺的时节,此时锣鼓喧天千舟齐发,气势极为雄伟。

当日我家住仓前山程浦头,离江甚远,也还是冒着夏日的苦暑前往观战。

这时候热辣辣的太阳直接照射着,毫无遮拦,即使如此,也不能减去我们的热情。

清代董平章有一首榕城竹枝词写的就是这个场面:

凉船过处水生风,

鳌鼓声喧万桨同。

若个锦标先夺得,

蒲葵扇系手巾红。

⑧龙舟赛事缘起于悲苦的寻觅,而终于化成了民间的节日喜乐。

渐至今日,不仅中国,遍及世界各处,成为一项体育项目。

这是中国人伟大的创造。

正如我在关于清明的那篇文字说的,我们的祖先能够化解人间的苦难,将悲怆转化为现世的享乐。

清明如此,端午也如此。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文章开头点题,写出端午特有的香气。

这香气来自包括菖蒲、艾蒿、香囊、粽叶、茉莉、含笑和白玉兰等。

B.“菖蒲似剑斩千邪”中的“似剑”,表面指菖蒲形状像剑,实指它分泌的香气有消毒驱虫的功效。

C.文章引用对联“海国中天传令节,江城五月落梅花”,旨在说明“我”严谨的治学态度。

D.文章写各地不同样式的粽子,目的是衬托母亲包的粽子结实,凸显福州的粽子味道最本色。

E.谢冕的这篇文章,再现了家乡的人文风俗并揭示其文化意蕴,写出自己对故乡、对民族文化的深厚情感。

20.作者的笔下,端午是诗意非常浓郁的节日。

“端午的诗意”在文中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6分)

21.文中有两处分别引用了李白和董平章的诗句,请指出这两处引用的作用。

(5分)

22.文中说“我们的祖先能够化解人间的苦难,将悲怆转化为现世的享乐”,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请联系你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要求200字以上。

(12分)

六、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

央视的一些栏目如《我想上春晚》、《星光大道》、《非常6+1》等等,给草根们搭建了一个个展现自我的平台,提供了一次次获得成功的机会。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平台和机会,许许多多怀揣梦想的草根达人,如阿宝、凤凰传奇、李玉刚、大衣哥、草帽姐、杨光、刘大成等等,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获得了成功带来的荣耀。

上面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感悟。

要求:

选好角度,明确立意,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北京市大兴区2013年高三统一练习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B

A.脉搏毋(wú)庸置疑

C.恶劣(liè)凤凰涅槃

D.剔除(tī)张皇失措

2.D.如坐春风:

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3.C.A.并列不当,搭配不当,重复B.残缺D.一面和两面不搭配

4.B.《孔雀东南飞》被称为我国我国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

中的光辉诗篇,与南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

5.D.②⑤④③⑥①

6.B(逆:

迎,迎战)

7.A(A介词,因为;B介词,在,到;介词,表被动;C助词,的;指示代词,这D代词,他,指敬绍;句末语气词,了。

8.C(“请”在这里是“请求”的意思,“军”在这里是动词“从军、参军”的意思。

9.D(竖眼任梁州刺史时,“遇患不堪综理”。

10.断句:

故有道之士未遇时,隐匿分窜,勤以待时。

时至,有从布衣而为天子者,有从千乘而得天下者,有从卑贱而佐三王者,有从匹夫而报万乘者。

故圣人之所贵,唯时也。

水冻方固/后稷不种/后稷之种//必待春/故人虽智//而不遇时/无功/方叶之茂美/终日采之/秋霜既下/众林皆羸/事之难易//不在小大/务在知时。

11.默写

①朝晖夕阴,浩浩汤汤

②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

③秦人不暇自哀,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④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

⑤且放白鹿青崖间。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⑥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

12.D本诗不是律诗,氛围也不是“清冷萧索”。

13.本诗最末两句表现了一个孤高出尘(寄情山水、纵酒行乐、洒脱飘逸、闲适自在、自由不羁)的隐逸者形象。

“万事不理”,指不问人事,不与世事。

“弄明月”,赏玩月色。

诗人意在表明:

我就喜欢这种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生活,万事都不必、也不愿去理会,每日除了醉和醒,便是小船轻舟,优哉游哉地在烟波江上,观赏风景月色。

这些都表现了诗人自得其乐的心情,从而生动描绘出一个吟啸江湖、惬意自在的隐者形象。

14.给分标准:

是否赞同,明确观点。

(1分)——必须有相应的分析。

选取角度,本诗特点,李诗特点,各自分析。

(2分)——角度必须一致。

表述语言。

(1分)

15.B A“操作程序也相同”错,C“供飞机使用”错,D“限制这个技术的飞速发展”错。

16.D由第三段段末可知,“各类传统的制造工厂和物流公司将消失”错。

17.优点:

A减少了材料浪费;B简化了生产制造过程;C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并节省运输成本;D降低制造新产品的风险和成本。

(答出任意3点即可得满分)

18.价格、使用材料、产品质量(答“精度和性能”也可)(答对1点给1分)

19.B、E

20.

(1)蕴含在这个节日仪式背后的,也就是造成端午的香香的气味的,正是适应节候去瘟避邪的动机。

(2)他们能够把实用的动机予以诗化,使人们在充满诗意的仪式中享受节日的愉悦。

在福州,对联不光是春节张贴,一般节庆也都贴的.

(3)“扒龙船”(福州话)是为了寻找那位为理想投江的诗人——结果成就了一项惊天动地、万民同乐的竞技;包粽子,据说是给溺水的诗人送食物的,结果成就了一方传统美食。

21.引用李白的诗,是为了证明福州对联中的“梅花落”有出处,从而间接证明福州的节日仪式充满诗意;

引用董平章的诗,可以再现清朝的赛龙舟的场面,说明龙舟竞渡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

文章多处引用古诗,也增添了文章的文学性。

22.我们的祖先能把原本是记念苦难的活动仪式化、节日化,并逐渐赋予这仪式和节日以现世的积极健康喜乐人情化的内容。

(2分)这是我们民族“不忘过去,更着眼现世和未来”的生活观的表现。

(1分)

包粽子,据说是给溺水的诗人送食物的,结果成就了一方传统美食。

龙舟赛事缘起于悲苦的寻觅,而终于化成了民间的节日喜乐。

(2分)

联系生活阅历恰当(2分),并能加以分析。

(1分)

语言(4分)

参考译文:

1.所以有道之士没有遇到时机的时候,就到处隐匿藏伏起来,甘受劳苦来等待时机。

时机一到,有的从平民而成为天子,有的从诸侯而得到天下,有的从卑贱的地位进而辅佐三王,有的从普通百姓进而能向万乘之主报仇。

所以圣人所看重的,只是时机。

水冻得正坚固时,后稷不去耕种,后稷耕种,一定要等待春天到来。

所以人即使有智慧,但如果遇不到时机,也不能建立功业。

正当树叶长得繁茂的时候,可以整天采摘;等到秋霜降下以后,所有的树木树叶都落尽了。

事情的难易,不在于大小,关键在于掌握时机。

2.傅竖眼,原本是清河人。

性格深沉勇毅慷慨壮烈,少时有父亲的风范。

进入魏国,镇南王拓跋肃见到他觉得他与众不同,并且称奇他父亲的节操,对他倾尽真心以礼敬待,上表请求作为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