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立春习俗.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05344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立春习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东北立春习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东北立春习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东北立春习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东北立春习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东北立春习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东北立春习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东北立春习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东北立春习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东北立春习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东北立春习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东北立春习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东北立春习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东北立春习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北立春习俗.docx

《东北立春习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北立春习俗.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东北立春习俗.docx

东北立春习俗

东北立春习俗

【篇一:

各节气风俗】

1,元旦,吃饺子。

2,大寒北方吃饺子“小寒大寒无风自寒”。

小寒、大寒早上吃糯米饭驱寒是

传统习俗。

3,立春立春亦称“打春”、“咬春”,又叫“报春”,咬春的吃春盘、春饼、

春卷、咬萝卜习俗等。

下面小编就为您推荐15款有特色的春饼、春卷菜谱,希望您吃出吉祥,既饱了口福,也得了祝福,十全十美。

4,春节春卷,饺子蒸年糕新年必吃年糕,南北同风。

吃年糕以祝愿生活“年年高”。

必吃豆芽菜,因黄豆芽形似“如意”;每餐必食鱼头,但不能吃光,叫做“吃剩有鱼(余)”。

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日食品,究其原因有四个:

一是按照古代的习俗,饺子是过年祭祀后食用的食品。

过年时,讲究守岁时包,辞岁时吃,即到子时吃,此时为两年之交、迎新辞旧的时刻,具有特殊意义,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预示新的一年里交上好运。

二是饺子形如元宝。

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

三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喜气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

5,元宵节,南方人吃汤圆,主要祈求全家团团圆圆。

北方人要吃元宵。

说到元宵,不少人

以为汤圆就是元宵。

其实元宵和汤圆尽管在原料、外形上差别不大,实际是两种东西。

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制作工艺上。

做汤圆相对简单,一般是先将糯米粉用水调和成皮,然后将馅“包”好即成。

而元宵在制作上要繁琐得多:

首先需将面和好,把凝固的馅切成小块,过一遍水后,再扔进盛满糯米面的笸箩内滚,一边滚一边洒水,直到馅料沾满糯米面滚成圆球方才大功告成。

6,二月二,吃猪蹄、头肉。

7,惊蛰,吃梨是北方的民间习俗。

农民在惊蛰日要吃梨,意为与害虫别离。

在山东的一些

地区,农民在惊蛰日要在庭院之中生火炉烙煎饼,意为烟熏火燎整死了害虫。

8,春分,按照老北京的习俗,春分得吃驴打滚,以求避邪祈福。

驴打滚又叫豆面糕,豆面

糕毫无疑问,以黄豆面为主要原料。

9,清明,清明吃鸡蛋,如同端午节吃粽子、中秋吃月饼一样重要,每到该日,此俗绝不可少。

10,端午节,清早要出门去郊外,野地或公园等地方散步,叫做“踏青”。

折一些树枝或买些艾草回来,系上各种颜色的葫芦挂在门沿和窗户上。

纸葫芦原先是个人家自己做的,现在大多是买的。

有的人家还会扎一些小小的笤秫,和葫芦挂在一起有扫除百病的含义。

采回来的艾草(蒿子)放在水里用来洗脸。

小孩子的手脚腕上带“五彩线”,是用红黄蓝绿黑白等颜色的细线拧在一起的。

脖子上带着香包,花花绿绿各色式样的都有。

除了吃粽子之外,还要吃茶叶蛋或用艾蒿煮鸡蛋。

11,夏至、冬至,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亦或冬至饺子夏至面。

12,头伏、二伏,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13,立秋,在我们东北,家里一般是吃饺子或者包子。

我们习惯叫“抢秋膘”。

14,中秋节,古代月饼被作为祭品于中秋节所食。

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于唐朝开始。

北宋之时,该种饼被称为“宫饼”,在宫廷内流行,但也流传到民间,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

后来演变成圆形,寓意团圆美好。

中秋节基本上每家每户都会吃月饼,这才有节日的气氛,节日的味道!

15,重阳节,饮菊花酒、吃羊肉面、吃花糕是重阳节的三大饮食习俗。

16,立冬,北吃饺子南吃鸭,一般的习俗。

17,冬至,冬至又称为冬节,南北方的习俗不一,北方通常吃馄饨和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

【篇二:

东北味道之一——酸菜】

今天我们应该珍惜的不是酸菜那熟悉的味道,而是与父母围在酸菜缸前渍酸菜、捞酸菜的浓浓亲情。

院子里的大爷大妈们又开始搬运冬菜了,每年这个时节,这是他们必做的功课。

那些跟随了多年,搬多少次家也不肯丢掉的酸菜缸和压缸石又一次派上用场,每家每户几百斤大白菜将在其中转化成美味,可供一家老小吃上一冬。

酸菜是东北人的冬季当家菜。

过去,不管家里什么出身,有钱没钱,酸菜缸都是少不了的。

张作霖的大帅府当年就有七八口大酸菜缸,可一家人还是吃得舔嘴巴舌。

张学良的弟弟张学思文革临终前,最想吃的居然还是家乡的酸菜。

关于酸菜的制作,清代文人徐宗亮在《黑龙江纪略》里有这样的描述:

“至秋末则惟黄芽白一种,土人以盐水浸之,贮翁中留供冬春之需,谓之酸菜,调羹颇佳。

”其实,东北人把制作酸菜的过程称为“渍(ji)酸菜”这个“渍”的发音很有东北话的特点:

动作形象、表现力强。

因为制作酸菜的时候,为了保证发酵顺利,通常要把白菜用热水烫一下,然后迅速“激”以凉水后再入缸。

如果听谁吵吵“腌酸菜”,那他要么不是地道的东北人,要么腌的不是东北酸菜。

在中国,提到酸菜,大约分几路风格:

除了以东北和华北北部为代表的这种大缸酸白菜,还有南方和四川的酸荠菜,著名的川菜酸菜鱼,就是用这种酸菜制作的。

至于四川泡菜和朝鲜泡菜,也可归于酸菜一例,但现在更像是佐餐小菜而非席上大菜。

发酵腌制,是先民保存蔬菜的一种传统手段,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当时称为“菹”,《诗经》既有“疆场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的句子。

但是,现代意义上的酸菜的出现,应该只是清朝以后的事。

白菜原产中国,在先秦时期,那些类似今天小白菜的蔬菜被统称为葑,虽有栽种但并不受重视。

大约在东汉时演化为品质不错的菘,才开始成为百姓欢迎的蔬菜,到宋元朝时民间开始称其为“白菜”。

但这种菜只在长江下游太湖地区长得好,尤以扬州出产为上佳。

引种到北方就变得“色香味尽去”颇有点“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意思。

明代以前的白菜与现在的抱心大白菜不同,多是散叶菜。

大白菜(结球白菜)的大量种植推广则是从明代的浙江地区开始,并逐步向北方传播。

到清代康乾盛世时,在中国北方,大白菜已经取代了散叶白菜,且产量超过南方。

华北、山东出产的大白菜品质出众,并开始沿京杭大运河销往江浙以至华南。

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说:

“大概是物以希(稀)为贵罢。

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

这其中,菜叶淡黄、有“北笋”之称的黄芽白,成为制作酸菜的上好食材。

可见,大白菜原非东北所产,我们现在吃到的东北酸菜,大体应该是清季以来,由山东、河北闯关东的民众带到关外的技艺,或者是他们在关外为冬季保存蔬食而创制出的一种技艺。

但不管怎样,这酸爽一味确是在东北发扬光大起来,并成为东北菜、甚至东北文化的代表。

要说酸菜落户东北还真是对了路,这东西吃油,非重油肥肉不能激发出其鲜酸。

这恰与东北满族嗜食猪肉,特别是白煮肉的习俗相得益彰。

从此,切成细丝的酸菜与煮得半熟的五花三层白肉融于一锅,小火慢炖。

氤氲满屋之际,酸菜吸取了白肉的油脂,口感由柴变腴;白肉则在酸菜汤中成功瘦身,去腻增香,如果再放上几片现灌的血肠同炖,就更绝了。

白肉、血肠可蘸韭花、蒜泥大嚼,酸菜肉汤不连干两大碗都不能过瘾。

如果能再加上点蛎鳇、大虾,就更是锦上添花了,这是吃酸菜最隆重的形式。

不仅中国,即使在域外德国,也有与中国酸菜形态及口味极其相似的甘蓝酸菜,而且吃法也差不多,需配上德国烤猪肩才好。

除了炖白肉,酸菜还可以炖排骨、炖拆骨肉?

?

总之一定要与肉类同烧才好,切不可与

其他蔬菜混炒,否则结果是两败俱伤。

唯一可与酸菜炒在一起的非肉类食材大概就是粉条了,二者结合名曰“吉菜粉儿”是东北饭馆里的常见菜。

它是春饼最妙的搭档之一,东北逢农历立春,实则天气料峭,除了韭菜豆芽外,饼里再卷上点“吉菜粉儿”,加上嫩葱白,一口要下去,酸、鲜、香,又脆又韧的馅儿料让很多人站起离桌才发现吃多了。

包饺子是酸菜的节日形式,虽然现在东北冬季蔬菜丰富,馅儿料的选择也不拘一格,但每到过年,酸菜猪肉馅饺子总是少不了的。

有多少漂泊外地的游子,千里迢迢赶回家,就为了吃上这一口儿酸香。

过去吃不上白面的时候,东北人用苞米面包酸菜包子,土话叫“酸菜篓”,指的是清一色用酸菜包的饺子或包子。

现在超市、市场上里偶尔也能见到,当然已经是改良版的了。

酸菜离了油离了肉,口感定然是寡淡发柴,但物质不丰富的年代,也只好一切从简,以朴素形式待之。

酸菜汤、土豆丝、萝卜条、白菜片,曾是东北人冬天餐桌上的不变之物。

但朴素到了极致往往就会升华,窃以为酸菜最高级的吃法就是从冰冷刺骨的缸水中捞出一棵肥胖酸菜,一层一层剥下菜帮,一直剥到最后,露出嫩黄色的菜心,小心翼翼捧在手里,撕下一块放入口中,酸凉脆爽,才是这棵完美转化后的黄芽白的精粹所在。

过去,家家户户吃酸菜的时候,有多少小孩在妈妈身边翘首以盼,直到这一小截酸菜心落入自己手中,那才叫如获至宝。

渍酸菜的手艺如何,曾经是衡量东北妇女持家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酸菜这东西一家一个味儿,手艺好的,色香味俱佳;手艺不好的,不仅颜色发黑,还会有股腐败的味道。

高手必会名声在外,每年一定要多渍一些,不但留出自己吃的,还要给亲戚朋友左邻右舍解解馋。

曾有大学用科学手段对东北三省的家庭自制酸菜从外观口味等方面做过检验评估,结果是辽宁的酸菜最好吃,其次是吉林的,再次是黑龙江。

并由此得出结论:

酸菜的好吃与否和地理位置有关系,纬度越高,酸菜的品质越差一些。

另一个关于酸菜的科学问题是它健康与否,一种说法是白菜经过乳酸菌发酵后营养丰富,一种说法则是酸菜含有亚硝酸盐,不宜多吃。

新的研究表明,酸菜在发酵过程中的确会

产生亚硝酸盐,但如果发酵时间足够,亚硝酸盐的残留量会远远低于国家标准。

而且发酵40-60天的酸菜口味和营养是最好的。

作为物质不丰富、科技不发达时代保存蔬菜的手段,到今天酸菜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更丰富的姿态出现,从四川火锅里的涮酸菜,到韩式烧烤的烤酸菜,甚至连酸菜心也清洗后直接装盘,隆重登上了高档饭店的餐桌。

如今,连60后几乎都不会渍酸菜了,随着年轻一代的成长,可以想象,家家户户摆酸菜缸的情形最终也会消失。

未来我们能吃到的酸菜恐怕都是工业化生产的了。

所以今天我们应该珍惜的不是那熟悉的味道,而是那与父母围在酸菜缸前渍酸菜、捞酸菜的浓浓亲情。

【篇三:

何谓民俗】

何谓民俗?

婚丧嫁娶?

传统节日?

迷信陋习?

民族歌舞?

一、民俗是一种生存方式

“有四相即是众生,无四相即为佛也。

生活相也就是生活的样子,一种生活的方式,不是我们所想像的古老的,古老的只是一个面,关键是它是活的,活态的生活相。

它在生活层面表现为生活的习惯和生活的技艺。

二、民俗是一种文化模式

从文化的层面看,民俗是什么?

民俗是一种文化的模式。

所谓模式,是一种样式,它概括了某种日常生活的规范或范式。

民俗作为一种文化模式,作为一个国家种族的管理手段在历史上是很多的。

许多民俗在文化层面都体现着本民族的文化模式。

这些民俗的样式,一般没有文字规定,往往象风一样流动。

鱿鱼炒鸡片---游龙戏凤;鸡蛇同烧---龙凤呈祥;虾仁炒鸡蛋---花好月圆;黄瓜炒鸡肝鸭肉---苦凤怜鸾;菠菜炒番茄---翠柳啼红;鸡汤炖雀肉---鸠集凤池;黄花菜焖全菇---美女簪花公鸡与母鸡同盘---鸾凤和鸣;鹅掌炖白蘑菇---雪泥鸿爪

三、民俗是民族思想文化的源头

哲学的层面,民俗就是一个族群独特的,特有的,思想文化的起点和思考的原型。

民俗

追根溯源是什么?

就是一个民族思想文化的源头。

这个原点都在我们身边,我们只是往往没有意识到,没有解密。

民俗归根到底是什么?

民俗归根到底是“人俗”,是社会民众中的传承性的生活文化。

如果说我们一个人有生物的生命,那么我们也有文化的生命。

人是生物生命和文化生命的双重复合体。

如果生命的基因是dna,那么文化的基因就是——从哲学理念上的民俗。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包括:

㈠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㈡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㈢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㈣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㈤传统体育和游艺;㈥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2001);古琴(2003);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2005);蒙古族长调民歌花儿;柯尔克孜族玛纳斯史诗;妈祖信仰;蒙古族呼麦;福建南音;热贡艺术;中国传统蚕桑丝织技艺藏戏;浙江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宣纸传统制作技法;西安鼓乐;越剧;中医针灸(2010);京剧

篆刻(2009);雕版印刷技艺;书法;剪纸;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南京云锦织造技艺;端午节;朝鲜族农乐舞;格萨尔史诗;侗族大歌

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羌年(2009);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麦西来普(2010);帆船水密舱壁制作;木版活字印刷术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民俗与民俗学

一、民俗的定义

广义的概念

民俗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以城乡民间生活为研究对象的;就民族而言,既研究文明民族的民间生活,也研究后进民族的民间生活。

狭义的概念

一是认为民俗是文化遗留物,是一个已发展到较高文化阶段的民族中所残存的原始观念与习俗的遗留物;二是认为民俗是精神文化;三是民俗为民间文学;四是认为民俗为传统文化

民俗是在民众中传承的社会文化传统,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被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这种社会生活文化既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也是民众现实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民俗事象的种类

物质民俗——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

社会民俗——称制度民俗,它指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社会关系的惯例,它所关涉的是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

精神民俗——指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

它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的过程中形成的集体心理习惯。

语言民俗——指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包括民俗语言与民间文学。

江湖黑话

男子——江湖术语叫“孙食”媳妇——江沏术语叫“果食”

喝酒——江湖术语叫“抿山”吃饭——江湖术语叫“安根”

一——江湖黑话叫“柳”二——江湖黑话叫“月”

三——江湖黑话叫“汪”四—一江湖黑话叫“载”

五——江湖黑话叫“中”六——江湖黑话叫“申”

七——江湖黑话叫“行”八——江湖黑话叫“掌”

九——江湖黑话叫“爱”十——江湖黑话叫“句”

东——江湖术语叫“倒”南——江湖术语叫“阳”

西——江湖术语叫“切”北——江湖术语叫“密”

说书的——江湖术语叫“团柴的”算卦的——江湖术语叫“做金点的”

刘——江湖术语叫“顺水万”王——江湖术语叫“虎头万”

李——江湖术语叫“一脚门万”白——江湖术语叫“雪花万”

第二节民俗的基本特征

一集体性

是民俗在产生、流传过程中所体现的基本特征,也是民俗的本质特征。

民俗在刚刚形成时结构和内容往往比较简单,而在以后的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则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丰满,这正是集体再加工的结果。

集体性体现了民俗文化的整体意识,也决定了民俗的价值取向,这是民俗文化的生命力所在。

二传承性和扩布性

传承性,指民俗文化在时间上传衍的连续性。

扩布性,指民俗文化在空间伸展上的蔓延性。

民俗文化的传承,是由它的功能决定的。

这种功能系统体现着教化的职能,传承只不过是一种形式和手段。

民俗文化的横向扩布包含着对异民族民俗文化价值取向的判断、吸收(或拒绝)、消化和加工。

正常的扩布;非正常的扩布

三稳定性与变异性

稳定性是指民俗一旦产生,就会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及生活方式长期相对的固定下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一般来说取决于经济基础和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变异性是指在民俗传承和扩布过程中引起的自发和渐进的变化。

中国傩园

民俗发生变异的原因——社会环境①外来文化的影响②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运用——移风易俗

身着凤冠霞帔的新娘三十年代东北农村中西合璧式的婚礼

二十年代天津基督教青年会的集体婚礼三四十年代北京旧官僚家庭的西式婚礼

四地域性

地域性是指民俗在空间上显示出来的地理特征和乡土气息。

产生地域性的原因:

①自然环境-封闭的自然环境②社会环境-宗教环境、语言环境、文化环境等

第三节民俗的社会功能

五教化功能,是指民俗在个人行为过程中的教育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规范功能,指民俗对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所具有的约束和控制作用。

娱乐功能,是指民俗能对社会成员心理产生愉快的调剂作用。

审美功能,是指民俗能对社会成员心理产生悦耳悦目和悦神悦意的审美作用。

维系功能,是指民俗统一人们的行为与思想,使社会成员保持向心力和凝聚力。

第四节民俗的发生

一、征服自然发展生产的需要

中国民俗是在自己固有的客观环境、生活状况以及赖以生存的首要的物质生产活动中,逐步形成的。

⑴生存的基本前提:

衣食;⑵人类最初的民居:

巢居、穴居等。

拉斯科洞壁画

二、种族繁衍发展自身的要求

滋生中国民俗的又一个客观基础是人自身的生产。

三、民众群体心理的认同

一个民俗事象的最终形成,总是有同一实践的反复剌激,在一群人的心底里留下了同一个感受,即“共同感”,或“我们感”。

再在此相同的感受与实践反复的双向交融中,形成一定的表现程式,沉淀折射文化状的混浊的意识团,民俗便正式诞生了。

1、中国崇红习俗2、龙的崇拜信仰习俗的形成

中西龙的比较西——邪恶、凶狠;中——祥瑞、尊贵

与龙相关的节日习俗

龙抬头节——时值惊蛰、春分时节,民俗认为蛰伏一冬的龙在这一天正抬头活动,以后的雨水也就多起来了。

由于中国北方多旱少雨,将引入家中,图的是风调雨顺,于是也就产生了“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端午节——赛龙舟是端午节的重要内容,古时皇家龙舟的制作极为奢华,头、尾、鳞皆雕镂金饰,舟上建层楼台观,槛曲安设御座,两舷各三桨,气势雄伟,金碧辉煌。

四、统治阶级思想的渗透与衍化

中国历代统治阶级统治思想的力量对中国民俗的产生和

发展也有着一定影响,常常是起到一种有效的催化剂作用,

有时甚至充任导火索。

清明节寒食节寒食节又称为禁火节,寒食节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做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第二章物质生产民俗

物质生产民俗主要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地域性;季节性;功能性;科学性

第一节农业民俗

一.中国两大农耕系统及其耕作民俗

所谓“刀耕火种”,就是指在秋季将荒山荒地的大树砍倒,待来年春暖花开,冰雪消融后,再放火烧荒。

这样既温暖了地气,增强了地力,同时也消灭了荒山荒地间的虫卵。

——旱作农业

所谓的“火耕水耨”就是把地里前一年留下的枯草用火烧掉,然后把水稻直播田中,待禾苗长到七八寸时,再割除杂草,灌水灭绝,这种方法历史上一直沿用。

——稻作农业基诺族妇女在刀耕火种

二、农业民俗的传承方式

主要是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的

农谚是人类生产经验与生活经验的科学总结

“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四伏种荞麦”反映的是农耕与农时的关系;

“深耪棉花浅耪瓜,不深不浅耪芝麻”,讲的是各种农活与生产技术之间的关系

三、农业生产民俗的传承内容

(一)信仰传承

土地有灵的观念

土地神--“社神”、“社公”;汉代土地神的世俗化-土地娶妻;“社”-祭土地的组织;“社火”-社的传统祭仪

龙王信仰

始于唐,兴于宋,至明清达到高潮

布雨集团——龙王兄弟五个、风伯、雨师、雷公、电母四位辅助神灵

布雨活动的管理层面--玉皇大帝与龙母;布雨活动的督察层面--雨官、四眼天师、四值功曹

(二)祭神习俗

祭天;祭地;祭雨神

(三)节气习俗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立春,24个节气之首,每年2月4日或5日打春牛咬春

农谚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人勤地不懒,秋后粮仓满。

雨水,在2月19日或20日;表示天渐回暖,雨量增多。

拉保保回娘屋农谚:

麦子洗洗脸,一垄添一碗。

种地别夸嘴,全凭肥和水。

惊蛰,一般在每年3月4日~7日。

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

农谚:

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

春分,在3月20日或21日;表示春季中间,昼夜等长。

春分竖蛋

农谚:

春分麦起身,肥水要紧跟

清明,在4月4日或5日;表示天气晴朗温暖,草木返青。

家家蒸清明果互赠、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

寒食节(介子推)

谷雨,在4月20日或21日;表示降水明显增多,有利谷物生长。

谷雨传说

农谚:

谷雨前,好种棉。

林木果园早喷药,花儿过密酌情剪

立夏,在5月5日或6日;表示夏季开始。

立夏称人斗蛋游戏

农谚:

小猪要动大猪静,放羊满天星为佳。

玉米花生继续种,红麻黄姜和芝麻。

小满,在5月21日或22日;表示麦类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农谚:

麦黄不喜风,有风减收成。

小满麦渐黄,夏至稻花香。

芒种,在6月5日或6日;表示夏收(麦类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大忙季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